CN102158893A - 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8893A
CN102158893A CN2010101145048A CN201010114504A CN102158893A CN 102158893 A CN102158893 A CN 102158893A CN 2010101145048 A CN2010101145048 A CN 2010101145048A CN 201010114504 A CN201010114504 A CN 201010114504A CN 102158893 A CN102158893 A CN 102158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carrier frequency
signal quality
district
measurement t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45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58893B (zh
Inventor
陈中明
黄亚达
施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145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588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58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8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58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88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涉及数字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UE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测量任务,并在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满足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时,所述UE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至少包含有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和相对信号质量信息的测量报告。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从可聚合载波中确定某个频点上干扰较小,并且绝对信号较好的小区,保证UE当前进行聚合的分量载波是最优的,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并且减少终端上报测量报告的数量,以节约终端的电能和空口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向移动用户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高级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Evolution Advance,LTE-A)提出了载波聚合技术(Carrier aggregation,CA),其目的是为具有相应能力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提供更大宽带,提高UE的峰值速率。LTE中,系统支持的最大下行传输带宽为20MHz,载波聚合是将两个或者更多的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s,CC)聚合起来支持大于20MHz,最大不超过100MHz的下行传输带宽。上述两个或更多的分量载波聚合成一个小区,称为载波聚合小区。多个载波聚合小区聚合的分量载波会有交集,如图1所示,载波聚合小区1聚合的分量载波是CC1和CC2,载波聚合小区2聚合的分量载波是CC2和CC3,可以将载波聚合小区1的CC2称为CC2上的小区1,载波聚合小区2的CC2称为CC2上的小区2。上述小区1和小区2与LTE中的小区是相同的。
分量载波可以使用LTE已经定义的频段,也可以使用为LTE-A专门新增的频段。基于目前频谱资源紧张,不可能总有频域上连续的分量载波可以分配给运营商使用,因此载波聚合按各分量载波在频域上是否连续,可以分连续的载波聚合和非连续的载波聚合。载波聚合按各分量载波是否在同一频带内,可以分为单频带(single band)的载波聚合和跨频带(multiple frequencybands)的载波聚合,所谓单频带的载波聚合是指参与载波聚合的所有分量载波都在同一个频带内,单频带的载波聚合可以是连续的载波聚合也可以是非连续的载波聚合;所谓跨频带的载波聚合是指参与载波聚合的分量载波可以源自不同的频带。LTE UE只能在一个兼容LTE的分量载波上收发数据,具有载波聚合能力的LTE-A UE(为了描述方便,下文中的UE都是此类UE,除非特别指出),可以同时在多个分量载波上收发数据。
在载波聚合技术中,根据UE自身的能力以及业务需求等因素,网络侧通过信令配置给UE可以使用载波聚合小区中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资源,这些分量载波称为配置的分量载波,该载波聚合小区中其他分量载波称为未配置的分量载波。配置的分量载波和未配置的分量载波可以通过载波管理来进行载波删除、增加、替换等操作。载波管理的这些操作是根据对这些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来确定操作的对象。
为了获得更高的业务体验,载波管理需要在可聚合载波中确定某个频点上干扰较小,并且信号较好的小区,并通过载波增加、删除、替换等操作,保证UE当前进行聚合的分量载波是最优的。举例来说,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包含三个分量载波,分别是CC1,CC2和CC3,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在这三个分量载波上的小区分别称为CC1上的小区1,CC2上的小区1,CC3上的小区1,如果当前UE只使用一个小区(如CC1上的小区1),那么有业务需求需要增加聚合的载波时,网络侧需要从CC2上的小区1,CC3上的小区1中确定干扰小信号好的小区,如果CC2上的小区1,干扰小且信号好,那么网络决定增加CC2上的小区1。
LTE系统中,测量的具体过程是:网络侧将测量控制消息发送给LTE UE,其中,该测量控制消息中包括测量标识、测量对象、报告配置以及测量的其他相关属性。LTE UE根据测量控制消息中的测量对象、报告配置去执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生成测量报告上报给网络侧。每个测量任务都包含测量标识、测量对象属性(如载频(载波的中心频点,即ARFCN),邻区列表等)和报告配置属性(如事件触发上报或周期上报,触发事件由触发条件定义(A1、A2...),触发条件相关的门限、偏移等,TTT(Time To Trigger))。对于事件触发的测量任务,当测量对象满足事件的进入条件(比如邻区信号质量优于门限)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TTT(Time To Trigger)时才被认为是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测量对象。当有测量对象满足事件的触发条件后,上报测量报告给网络侧,上报报告中的测量对象是根据网络设定的测量量来排序的,最优的在前面。特别地,对于事件A3(邻区信号质量优于服务小区一个指定偏移量)的测量任务,可以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信令设定,在已经满足事件A3的进入条件(邻区信号质量优于服务小区加上指定偏移量)的小区满足事件A3的离开条件(邻区信号质量低于服务小区加上指定偏移量)时,再次上报测量报告给网络侧。
为了进行载波管理,可以直接借用LTE系统中定义的测量事件A1,A2,A3,A4。事件A1(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门限),事件A2(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指定门限),事件A3(邻接小区的信号质量比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一个指定的偏移),事件A4(邻接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门限)。对于事件A3和A4,UE需要测量指定载频上的所有小区,并且这些小区中有一个或多个小区满足事件的进入条件就会触发测量报告,而这些测量报告中多数对于网络侧来说是冗余的,这样不仅会浪费终端的电能,而且会浪费空口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以节约UE的电能和空口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测量任务,并在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满足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时,所述UE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至少包含有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和相对信号质量信息的测量报告。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是所述网络侧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信令通知给所述UE的;
或者是通过所述测量任务中的测量对象通知给所述UE的;
其中,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RRC信令将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通知给UE时,通过所述RRC信令指示UE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对象的载频上可与载波聚合服务小区进行聚合的小区为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满足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或者
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或者
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同时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
其中,所述测量事件的条件指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或者指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和离开条件;
当测量事件的条件包括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和离开条件时,所述绝对信号质量满足的测量事件的条件和相对信号质量满足的测量事件的条件为同一条件或不同条件。
所述UE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还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信息的组合:
所述指定载频上所有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
所述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
所述指定载频上所有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
所述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的绝对对信号质量信息。
所述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指所述指定载频上满足所述测量任务的上报条件的小区,其中,所述测量任务的上报条件指:
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门限,或者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小区的信号质量,或者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小区一个指定偏移,或者指定上报小区的个数。
所述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指小区的信号质量;
所述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指分量载波上多个小区的信号质量排序,或者指根据分量载波上某一个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计算出来的该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列表。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6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或者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信号强度低于指定门限。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对象仅包括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7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在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的信号强度在指定载频上的所有小区的信号强度中最强。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8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在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和/或在所述指定载频上的所有小区的信号强度中最强。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9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在多个分量载波上的可聚合程度发生变化,其中,可聚合程度指,各分量载波上的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和相对信号质量进行综合比较的结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UE),其中:
所述网络侧设备,用于向所述UE下发测量任务,以及接收所述UE上报的测量报告;
所述UE,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测量任务,并在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满足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时,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至少包含有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和相对信号质量信息的测量报告。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中,所述网络侧设备,用于通过所述测量任务中的测量对象将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通知给所述UE;或者用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信令将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通知给所述UE的;
其中,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RRC信令将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通知给UE时,通过所述RRC信令指示UE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对象的载频上可与载波聚合服务小区进行聚合的小区为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中,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满足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或者
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或者
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同时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
所述测量事件的条件指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或者指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和离开条件;
当测量事件的条件包括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和离开条件时,所述绝对信号质量满足的测量事件的条件和相对信号质量满足的测量事件的条件为同一条件或不同条件。
所述UE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还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信息的组合:
所述指定载频上所有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
所述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
所述指定载频上所有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
所述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的绝对对信号质量信息。
所述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指所述指定载频上满足所述测量任务的上报条件的小区,其中,所述测量任务的上报条件指:
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门限,或者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小区的信号质量,或者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小区一个指定偏移,或者指定上报小区的个数。
所述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指小区的信号质量;
所述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指分量载波上多个小区的信号质量排序,或者指根据分量载波上某一个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计算出来的该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列表。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6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或者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信号强度低于指定门限。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对象仅包括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7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在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的信号强度在指定载频上的所有小区的信号强度中最强。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8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在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和/或在所述指定载频上的所有小区的信号强度中最强。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9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在多个分量载波上的可聚合程度发生变化,其中,可聚合程度指,各分量载波上的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和相对信号质量进行综合比较的结果。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从可聚合载波中确定某个频点上干扰较小,并且绝对信号较好的小区,保证UE当前进行聚合的分量载波是最优的,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并且减少终端上报测量报告的数量,以节约终端的电能和空口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载波聚合中的小区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载波聚合的小区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1中进行载波综合管理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2中进行载波综合管理的流程图;
图5为本实施例3中进行载波综合管理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4中进行载波综合管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为了确定某个频点上干扰较小,并且信号较好的小区,网络侧需要获取分量载波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还需要获取该指定小区与分量载波上其他各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即网络侧根据分量载波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以及相对信号质量来选择载波管理的对象,因此,UE可以在某一测量任务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满足该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即通过该测量任务中触发上报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来确定)时,将该指定载频上的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和该指定载频上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一起上报给网络侧,这样,可以减少终端上报测量报告的数量同时保证UE当前进行聚合的分量载波是最优的,即节约了UE的电能和空口资源。
其中,网络侧可以通过测量对象将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通知给UE(即测量对象对应的载频上的小区,即为指定载频上的指定小区),网络侧也可以通过RRC信令来通知UE指定载波上的指定小区,也可以通过RRC信令指示UE测量任务中测量对象的载频上可以与载波聚合服务小区进行聚合的小区即为指定载频上的指定小区,指定小区为一个或多个小区;
指定载频上的指定小区满足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指定载频上的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满足测量事件的条件,;
或者指定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满足测量事件的条件,;
或者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满足测量事件的条件的同时指定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也满足测量事件的条件。
其中,测量事件的条件指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或者指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和离开条件,当测量事件的条件包括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和离开条件时,绝对信号质量满足的测量事件的条件和相对信号质量满足的测量事件的条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测量报告的内容(即测量配置指示UE上报的内容)可以包含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和该指定载频上所有或部分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或者测量报告包含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和指定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或者测量报告包括指定载频上所有或部分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包括部分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时,一定要包含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和相对信号质量信息,或者测量报告包括指定载频上所有或部分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包括部分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时,一定要包含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和指定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
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指的是该载频上满足测量任务的上报条件的小区。该上报条件可以是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门限,或者是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小区的信号质量,或者是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小区一个指定偏移,或者是指定上报小区的个数;
绝对信号质量信息是指分量载波上的小区的信号质量,如RSRP。
相对信号质量信息是指分量载波上的多个或所有小区的信号质量排序,或者指根据分量载波上一个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计算出来的该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列表,如RSRQ。
其中,上文所提到的测量事件的条件,以及上报条件,均可以通过测量事件来定义,或者通过RRC信令来指示,或者由规范明确定义(即网络侧和UE事先约定)。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UE)。
网络侧设备,用于向UE下发测量任务,以及接收UE上报的测量报告;
其中,网络侧设备通过测量任务中的测量对象将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通知给UE;或者用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信令将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通知给UE的;
当网络侧设备,通过RRC信令将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通知给UE时,通过RRC信令指示UE测量任务中测量对象的载频上可与载波聚合服务小区进行聚合的小区为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
其中,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
UE,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测量任务,并在该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满足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时,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至少包含有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和相对信号质量信息的测量报告;
其中,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满足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或者
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或者
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同时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
测量事件的条件指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或者指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和离开条件;
当测量事件的条件包括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和离开条件时,绝对信号质量满足的测量事件的条件和相对信号质量满足的测量事件的条件为同一条件或不同条件。
UE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还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信息的组合:
指定载频上所有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
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
指定载频上所有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
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的绝对对信号质量信息。
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指指定载频上满足测量任务的上报条件的小区,其中,测量任务的上报条件指:
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门限,或者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小区的信号质量,或者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小区一个指定偏移,或者指定上报小区的个数。
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指小区的信号质量;
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指分量载波上多个小区的信号质量排序,或者指根据分量载波上某一个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计算出来的该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列表。
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6时,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或者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信号强度低于指定门限。
测量任务中测量对象可以仅包括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
具体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7时,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在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的信号强度在指定载频上的所有小区的信号强度中最强。
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8时,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在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和/或在指定载频上的所有小区的信号强度中最强。
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9时,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在多个分量载波上的可聚合程度发生变化,其中,可聚合程度指,各分量载波上的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和相对信号质量进行综合比较的结果。
下面介绍上述系统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过程。
图2是载波聚合中服务小区和邻接小区示意图,UE驻留在载波聚合小区1中,该载波聚合小区1即载波聚合的服务小区,支持三个分量载波的聚合,CC1、CC2和CC3。载波聚合小区2是载波聚合的邻接小区,支持两个分量载波的聚合,CC1和CC4。载波聚合小区3是载波聚合的邻接小区,支持两个分量载波的聚合,CC2和CC5。载波聚合小区4是载波聚合的邻接小区,支持两个分量载波的聚合,CC1和CC3。
以下实施例中,载波聚合小区中的分量载波可以位于相同频带或不同频带,分量载波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假设,UE发起业务后网络侧给UE配置了载波聚合小区1的CC1,此时,传输测量报告的过程,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301:网络侧设备(例如基站)通过测量配置(包含在RRC连接重配置信令中)为UE配置测量任务;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为UE配置如下测量任务,除了如下举例说明的各测量任务,基站还可以为UE配置其他测量任务:
测量任务1:测量对象为CC1上所有的小区;
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是:CC1上指定小区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即CC1上的A6事件),其中,CC1上指定小区可以通过测量对象来指定,或者通过RRC信令来通知UE,指出指定载频(本实施例中即为CC1)上指定小区是测量任务中测量对象的载频上可以与载波聚合服务小区进行聚合的小区(如果可以进行载波聚合的小区的PCI都是一样的话,那么指定的小区就是测量任务中测量对象的载频上PCI与载波聚合服务小区的PCI一致的小区);并且设置有满足离开条件上报指示(即指示UE,在满足测量事件的离开条件时,也要上报测量报告);
报告配置为:需要UE上报CC1上各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如RSRP等)和相对信号质量(如CC1上各小区的排序等)。其中,A6事件的进入条件是指定载频上的指定小区(本实施例中即为CC1上的小区1)高于指定门限,离开条件是指定载频上的指定小区(本实施例中即为CC1上的小区1)低于指定门限,当CC1上的小区1满足离开条件时,UE需要上报测量报告。
在本实施例中,CC1上的A6事件可以抽象为,指定小区满足条件(即指定小区满足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的要求)时上报无线质量信号列表,其目的是为了确认指定小区在满足指定条件的情况下在该频率上的排序。
为了进一步减少测量报告的信令开销,可以为测量任务设定上报条件,即通过上报条件来限定测量报告的内容,例如,测量报告的内容可以限定为CC1上无线质量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的小区,或者只上报CC1上无线质量信号强度高于指定小区的小区,其中,只上报CC1上无线质量信号强度高于指定小区的小区时,可以上报无线质量信号高于指定小区的邻区列表或者上报包含有指定个数的无线质量信号高于指定小区的邻区列表,这样,可以减少上报小区的个数。
测量任务2:测量对象为CC2上所有的小区;
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是: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在分量载波CC2上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即CC2上的A6事件),并且设置有满足离开条件上报指示(即指示UE,在满足测量事件的离开条件时,也要上报测量报告)。
报告配置为:需要UE上报CC2上各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如RSRP等)和相对信号质量(如CC2上各小区的排序等)。
测量任务3:测量对象为CC3上所有的小区;
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是: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在分量载波CC3上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即CC3上的A6事件),并且设置有满足离开条件上报指示(即指示UE,在满足测量事件的离开条件时,也要上报测量报告)。
报告配置为:需要UE上报CC3上各服务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如RSRP等)和相对信号质量(如CC3上各小区的排序等)。
在其他应用场景中,上述对于测量报告的约定,可以通过RRC信令通知UE,也可以采用默认的机制,即在规范中明确事件A6即包含上述测量报告的特征。为了进一步减少测量报告的信令开销,测量报告的内容(即报告配置)可以只包含CC1上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即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和CC1上各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
特别地,为了更省电,测量任务可以简化为,测量对象是CC1上的小区1(此时,CC1上的小区1即为指定小区),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同上所述的A6事件,报告配置为:上报CC1上小区1的绝对信号质量(如RSRP)和相对信号质量(如RSRQ)。
302:UE根据测量任务执行载波相关的测量,在本实施例中,包含对CC1上小区1、小区2、小区4的测量,对CC2上小区1、小区3的测量,对CC3上小区1、小区4的测量。
303:UE对这些小区的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判断各测量任务中指定小区是否满足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的条件,当判断满足时,则向基站上报测量报告;
例如,UE发现CC1上指定小区(即CCI上的小区1)满足事件A6的进入条件,则上报测量任务1的测量报告给网络侧,其中,上报的内容包含CC1上小区1、小区2、小区4的信号质量(即CC1上小区1、小区2、小区4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以及这些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即小区1的信号质量>小区2的信号质量>小区4的信号质量)。如果测量任1务中指定只上报信号质量高于门限的小区,且小区2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门限,那么测量报告中只需要包含CC1上小区1的绝对信号质量,以及CC1上小区1和小区2的相应信号质量信息(即小区1和小区2的信号质量排序)。
当UE发现CC2上小区1满足事件A6的进入条件时,则上报测量任务2的测量报告给网络侧,其中,上报的内容包含CC2上小区1、小区3的信号质量(即CC2上小区1、小区3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以及这两个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即小区1的信号质量>小区3的信号质量)。如果测量任务中指定只上报信号质量高于门限的小区,且小区3的信号质量低于指定门限,那么测量报告只需要包含CC1上小区1的信号质量,信号质量的排序也只有小区1。
304:基站收到UE上报的测量结果,根据测量结果维护可聚合载波集合;
例如,各分量载波上小区的信号质量状态为,CC1上小区1的信号质量>小区2的信号质量>小区4的信号质量,其中,小区2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门限,CC2上小区1的信号质量>小区3的信号质量,CC3上由于没有上报测量报告,没有相关信息。基站则根据上述可聚合载波集合,管理可聚合载波集合。即基站根据载波上各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和相对信号质量,决定UE当前可聚合的载波集合。从上述测量报告可以看出,CC1上小区1来自小区2的干扰比较强,因此基站决定用CC2上的小区1代替CC1上的小区1。
在上述流程中,也可以将事件A6拆分成两个事件,事件A6-a和事件A6-b。其中,事件A6-a表示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即指定小区)在分量载波CC1上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A6-b表示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即指定小区)在分量载波CC1上的信号强度低于指定门限,对于上述两个事件满足离开条件都不上报。基站根据当前配置的载波和未配置的载波,给配置的载波配置事件A6-b的测量任务,给未配置的载波配置事件A6-a的测量任务。当配置的载波被删除后,将事件A6-b的测量任务删除,增加事件A6-a的测量任务。当未配置的载波被增加后,将事件A6-a的测量任务删除,增加事件A6-b的测量任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UE发起业务后网络侧给UE配置了载波聚合小区1的CC1,此时,传输测量报告的过程,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401:基站通过测量配置(包含在RRC连接重配置信令中)为用户终端配置如下测量任务,除此之外,基站还会为用户终端配置其他测量任务:
测量任务1:测量对象为CC1上所有的小区;
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是: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在分量载波CC1上的信号强度在该分量载波上的所有小区中最优(即CC1上的A7事件),并且设置有满足离开条件上报指示(即指示UE,在满足测量事件的离开条件时,也要上报测量报告)。
报告配置为:需要UE上报CC1上载波聚合小区1的绝对信号质量(如RSRP等)和/或相对信号质量(如RSRQ等)。其中,A7事件的进入条件是CC1上的小区1在CC1上的所有小区中最优,离开条件是CC1上的小区1不是CC1上所有小区中最优,当离开条件满足时,UE需要上报测量报告。
上述对于测量报告的约定,可以通过RRC信令通知UE,也可以采用默认的机制,在规范中明确事件A7即包含上述测量报告的特征。
测量任务2:测量对象为CC2上所有的小区;
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是: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在分量载波CC2上的信号强度在该分量载波上的所有小区的信号强度中最强(即CC2上的A7事件),并且设置有满足离开条件上报指示(即指示UE,在满足测量事件的离开条件时,也要上报测量报告)。
报告配置为:需要UE上报CC2上载波聚合小区1的绝对信号质量(如RSRP等)和/或相对信号质量(如RSRQ等)。
测量任务3:测量对象为CC3上所有的小区;
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是: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在分量载波CC3上的信号强度在该分量载波上的所有小区中最优(即CC3上的A7事件),并且设置有满足离开条件上报指示。
报告配置为:需要UE上报CC3上载波聚合小区1的绝对信号质量(如RSRP等)和/或相对信号质量(如RSRQ等)。
402:UE根据测量任务执行载波相关的测量,在本实施例中,UE进行的测量包含对CC1上小区1、小区2、小区4的测量,对CC2上小区1、小区3的测量,对CC3上小区1、小区4的测量。
403:UE对这些小区的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判断各测量任务中指定小区是否满足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的条件,当判断满足时,则向基站上报测量报告;
例如,UE发现CC1上小区1满足事件A7的进入条件时,上报测量任务1的测量报告给网络侧,其中,测量报告包含CC 1上小区1的RSRP和RSRQ。
若UE发现CC2上小区1满足事件A7的进入条件时,则上报测量任务2的测量报告给网络侧,其中,测量报告包含CC2上小区1的RSRP和RSRQ。
若UE发现CC3上小区1满足事件A7的进入条件时,则上报测量任务3的测量报告给网络侧,其中,测量报告包含CC3上小区1的RSRP和RSRQ。
404:基站收到UE上报的测量结果,并根据测量结果维护可聚合载波集合;
例如,当前CC1,CC2,CC3上的小区1都是所在载波上的最优小区,但是根据这三个小区的RSRQ,得知,三个小区的干扰情况是CC2>CC3>CC1,因此,基站根据上述可聚合载波集合,管理可聚合载波集合,决定UE当前可聚合的载波集合。由于UE业务量增大,需要增加载波,基站根据从上述测量报告可以看出,CC2上小区1的干扰比CC3上的小区1大,因此增加CC3进行载波聚合。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UE发起业务后网络侧给UE配置了载波聚合小区1的CC1、CC2、CC3,此时,传输测量报告的过程,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501:基站通过测量配置(包含在RRC连接重配置信令中)为用户终端配置如下测量任务,除此之外,基站还会为用户终端配置其他测量任务:
测量任务1:测量对象为CC1上所有的小区;
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是: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在分量载波CC1上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并且在该分量载波上的所有小区中最优(即CC1上的A8事件),并且设置有满足离开条件上报指示。
报告配置为:需要UE上报CC1上载波聚合小区1的绝对信号质量(如RSRP等)和相对信号质量(如RSRQ等)。其中A8事件的进入条件是CC1上的小区1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并且在CC1上的所有小区中是最优的,离开条件是CC1上的小区1的信号强度低于指定门限,或者不是CC1上所有小区中的最优,当离开条件满足时,UE需要上报测量报告。
上述对于测量报告的约定,可以通过RRC信令通知UE,也可以采用默认的机制,在规范中明确事件A8即包含上述测量报告的特征。当然上述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可以放大为,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在分量载波CC1上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或者在该分量载波上的所有小区的信号强度中最强。
测量任务2:测量对象为CC2上所有的小区;
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是: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在分量载波CC2上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并且在该分量载波上的所有小区中最优(即CC2上的A8事件),并且设置有满足离开条件上报指示。
报告配置为:需要UE上报CC2上载波聚合小区1的绝对信号质量(如RSRP等)和相对信号质量(如RSRQ等)。
测量任务3:测量对象为CC3上所有的小区;
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是: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在分量载波CC3上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并且在该分量载波上的所有小区中最优(即CC3上的A8事件),并且设置有满足离开条件上报指示。
报告配置为:需要UE上报CC3上载波聚合小区1的绝对信号质量(如RSRP等)和相对信号质量(如RSRQ等)。
502:UE根据测量任务执行载波相关的测量,在本实施例中,UE进行的测量包含对CC1上小区1、小区2、小区4的测量,对CC2上小区1、小区3的测量,对CC3上小区1、小区4的测量。
503:UE对这些小区的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判断各测量任务中指定小区是否满足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的条件,当判断满足时,则向基站上报测量报告;
例如,UE发现CC1上小区1满足事件A8的进入条件时,上报测量任务1的测量报告给网络侧,其中,测量报告包含CC1上小区1的RSRP和RSRQ。
若CC2上小区1满足事件A8的进入条件,则上报测量任务2的测量报告给网络侧,其中,测量报告包含CC2上小区1的RSRP和RSRQ。
若CC3上小区1满足事件A8的进入条件,上报测量任务3的测量报告给网络侧,其中,测量报告包含CC3上小区1的RSRP和RSRQ。
504:基站收到UE上报的测量结果,根据测量结果维护可聚合载波集合;
例如,当前CC1,CC2,CC3上的小区1都是所在载波上的最优小区,但是根据这三个小区的RSRQ,得知,三个小区的干扰情况是CC2>CC3>CC1。UE在后续的测量中发现,CC2上的小区1的信号质量低于指定门限,满足事件A8的离开条件,上报测量任务2的测量报告给网络侧,此时可以包含CC2上小区1的RSRP和RSRQ,也可以不包含。或者是,CC2上的小区1的信号质量不是CC2上所有小区中最优的,也满足事件A8的离开条件,上报测量任务2的测量报告给网络侧,此时可以包含CC2上小区1的RSRP和RSRQ,也可以不包含。上述报告可以包含满足离开条件的原因,如是由于CC2上小区1的信号质量不是CC2上所有小区中最优的,或CC2上小区1的信号质量低于指定门限。
基站根据上述可聚合载波集合,管理可聚合载波集合,决定UE当前可聚合的载波集合。由于CC2上小区1已经不适合进行聚合,因此基站将CC2上的小区1删除。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UE发起业务后网络侧给UE配置了载波聚合小区1的CC1。基站通过RRC信令或系统消息广播通知UE,载波聚合小区1支持的分量载波为CC1,CC2和CC3,此时,传输测量报告的具体过程,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601:基站通过测量配置(包含在RRC连接重配置信令中)为用户终端配置如下测量任务,除此之外,基站还会为用户终端配置其他测量任务:
测量任务1:测量对象为CC1,CC2,CC3上所有的小区;
测量事件是: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在分量载波CC1,CC2,CC3上可聚合程度,不需要上报测量报告(即A9事件)。
报告配置为空,因为不需要UE主动上报测量报告。
上述对于测量任务的约定,可以通过RRC信令通知UE,也可以采用默认的机制,在规范中明确事件A9即包含上述测量报告的特征。
上述测量任务也可以分为三个测量任务,分别测量CC1,CC2,CC3上的所有小区,同时通知UE,这三个测量任务是一个整体,测量事件和上述一致。
上述测量任务也可以将CC1,CC2,CC3上的测量小区限定为指定小区,其中,指定小区可以限定为所有可以进行聚合的小区,在本实施例中,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为CC1上的小区1,CC2上的小区1和CC3上的小区1。
上述评估可聚合程度指的是,各分量载波上的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和相对信号质量进行综合比较的结果。或者说,某个分量载波上的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较好,而且干扰较小,那么该小区的可聚合程度就高,反过来说,某个分量载波上的小区的绝对信号差,或者干扰大,那么该小区的可聚合程度就低。
另外,基站通过RRC信令提供给UE维护可聚合载波集合的策略。上述维护策略和测量任务中触发测量报告上报的策略是一致的,实际情况中也可以不一致,如触发测量报告上报的策略是UE需要增加或删除或替换载波,而UE维护各分量载波上小区的可聚合程度而不管是否有增加或删除载波的需求。
602:UE根据测量任务执行载波相关的测量,本实施例中,UE进行的测量包含对CC1上小区1、小区2、小区4的测量,对CC2上小区1、小区3的测量,对CC3上小区1、小区4的测量。
603:UE根据指定的策略维护可聚合载波集合;
本实施例中,UE根据CC1,CC2,CC3上各小区的测量结果,计算出CC1,CC2,CC3上小区1的可聚合程度排序为CC1>CC2>CC3,可聚合程度越高,说明该小区越适合进行聚合。
604:由于有业务量增加的需求,基站向UE查询可聚合载波集合状态,查询的内容可以是当前载波聚合各分量载波的可聚合程度排序,也可以是除了当前的工作载波(如CC1)外最适合进行聚合的载波,可以通过RRC命令向UE发送查询请求。查询的内容还可以是当前的工作载波中不适合进行聚合的载波。
605:UE响应基站的请求,通知基站当前载波聚合各分量载波的可聚合程度排序为CC1>CC2>CC3。或者,除了当前的工作载波(如CC1)外最适合进行聚合的载波是CC2。UE可以通过测量报告响应基站,也可以通过RRC信令响应基站。
606:基站根据UE的响应,增加CC2,可以通过RRC信令。
以上步骤可以不按照上述顺序执行,如604可以在605以后发生,603可以在605以后发生。
上述实施例针对UE维护可聚合载波的集合,基站在有需求的时候请求UE上报相关信息,另外一种实施方法是,UE维护可聚合载波的集合,当满足指定条件的时候上报给基站,这两种实施方法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这时候,基站配置的测量任务中,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事件A9是载波聚合服务小区在分量载波CC1,CC2,CC3(即此时,指定小区为载波CC1上小区1,CC2上小区1和CC3上小区1)上可聚合程度发生变化。报告配置为:需要UE上报CC1,CC2,CC3上小区1的可聚合程度排序。其中A9事件的进入条件是CC1上的小区1,CC2上的小区1,CC3上的小区1的可聚合程度排序发生变化,当UE发现这个排序发生变化,则将变化后的排序结果上报给网络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测量任务,并在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满足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时,所述UE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至少包含有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和相对信号质量信息的测量报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是所述网络侧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信令通知给所述UE的;
或者是通过所述测量任务中的测量对象通知给所述UE的;
其中,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RRC信令将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通知给UE时,通过所述RRC信令指示UE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对象的载频上可与载波聚合服务小区进行聚合的小区为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满足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或者
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或者
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同时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事件的条件指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或者指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和离开条件;
当测量事件的条件包括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和离开条件时,所述绝对信号质量满足的测量事件的条件和相对信号质量满足的测量事件的条件为同一条件或不同条件。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还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信息的组合:
所述指定载频上所有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
所述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
所述指定载频上所有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
所述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的绝对对信号质量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指所述指定载频上满足所述测量任务的上报条件的小区,其中,所述测量任务的上报条件指:
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门限,或者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小区的信号质量,或者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小区一个指定偏移,或者指定上报小区的个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指小区的信号质量;
所述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指分量载波上多个小区的信号质量排序,或者指根据分量载波上某一个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计算出来的该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列表。
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6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或者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信号强度低于指定门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对象仅包括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
11.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7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在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的信号强度在指定载频上的所有小区的信号强度中最强。
12.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8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在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和/或在所述指定载频上的所有小区的信号强度中最强。
13.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9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在多个分量载波上的可聚合程度发生变化,其中,可聚合程度指,各分量载波上的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和相对信号质量进行综合比较的结果。
14.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UE),其中:
所述网络侧设备,用于向所述UE下发测量任务,以及接收所述UE上报的测量报告;
所述UE,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测量任务,并在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满足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时,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至少包含有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和相对信号质量信息的测量报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侧设备,用于通过所述测量任务中的测量对象将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通知给所述UE;或者用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信令将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通知给所述UE的;
其中,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RRC信令将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通知给UE时,通过所述RRC信令指示UE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对象的载频上可与载波聚合服务小区进行聚合的小区为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满足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或者
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或者
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同时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满足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的条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事件的条件指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或者指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和离开条件;
当测量事件的条件包括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和离开条件时,所述绝对信号质量满足的测量事件的条件和相对信号质量满足的测量事件的条件为同一条件或不同条件。
19.如权利要求14至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UE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还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信息的组合:
所述指定载频上所有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
所述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
所述指定载频上所有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
所述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的绝对对信号质量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定载频上部分小区,指所述指定载频上满足所述测量任务的上报条件的小区,其中,所述测量任务的上报条件指:
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门限,或者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小区的信号质量,或者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指定小区一个指定偏移,或者指定上报小区的个数。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信息指小区的信号质量;
所述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信息指分量载波上多个小区的信号质量排序,或者指根据分量载波上某一个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计算出来的该小区的相对信号质量列表。
22.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6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或者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的信号强度低于指定门限。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对象仅包括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
24.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7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在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的信号强度在指定载频上的所有小区的信号强度中最强。
25.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8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在所述测量任务对应的指定载频上的信号强度高于指定门限和/或在所述指定载频上的所有小区的信号强度中最强。
26.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任务中测量事件为事件A9时,所述测量任务的触发条件指:
所述指定载频上指定小区在多个分量载波上的可聚合程度发生变化,其中,可聚合程度指,各分量载波上的小区的绝对信号质量和相对信号质量进行综合比较的结果。
CN201010114504.8A 2010-02-12 2010-02-12 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588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4504.8A CN102158893B (zh) 2010-02-12 2010-02-12 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4504.8A CN102158893B (zh) 2010-02-12 2010-02-12 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8893A true CN102158893A (zh) 2011-08-17
CN102158893B CN102158893B (zh) 2015-06-03

Family

ID=44440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450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58893B (zh) 2010-02-12 2010-02-12 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5889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048A (zh) * 2012-01-20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测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005260A1 (zh) * 2012-07-02 2014-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900489A (zh) * 2014-01-17 2016-08-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用户装置、干扰降低控制信息通知方法以及干扰降低方法
CN107295593A (zh) * 2016-04-13 2017-10-2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中小区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9257768A (zh) * 2013-01-25 2019-01-22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N110235462A (zh) * 2017-02-02 2019-09-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测量报告发送方法
CN110401969A (zh) * 2018-04-24 2019-11-01 英特尔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控制测量报告触发的装置和方法
CN111526532A (zh) * 2019-02-02 202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2203325A (zh) * 2020-09-30 2021-01-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9900A (zh) * 2002-04-29 2005-08-24 诺基亚公司 避免上行链路干扰的软切换区域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694565A (zh) * 2005-05-20 2005-11-09 上海贝豪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Td-scdma通信系统中切换的方法
CN1809206A (zh) * 2005-01-19 2006-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软切换开销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9900A (zh) * 2002-04-29 2005-08-24 诺基亚公司 避免上行链路干扰的软切换区域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809206A (zh) * 2005-01-19 2006-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软切换开销的控制方法
CN1694565A (zh) * 2005-05-20 2005-11-09 上海贝豪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Td-scdma通信系统中切换的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048B (zh) * 2012-01-20 2018-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测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20048A (zh) * 2012-01-20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测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005260A1 (zh) * 2012-07-02 2014-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828420A (zh) * 2012-07-02 2014-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257768A (zh) * 2013-01-25 2019-01-22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N105900489A (zh) * 2014-01-17 2016-08-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用户装置、干扰降低控制信息通知方法以及干扰降低方法
CN107295593A (zh) * 2016-04-13 2017-10-2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中小区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7295593B (zh) * 2016-04-13 2019-12-2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中小区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0235462A (zh) * 2017-02-02 2019-09-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测量报告发送方法
CN110235462B (zh) * 2017-02-02 2023-03-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测量报告发送方法
CN110401969A (zh) * 2018-04-24 2019-11-01 英特尔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控制测量报告触发的装置和方法
CN111526532A (zh) * 2019-02-02 202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1526532B (zh) * 2019-02-02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2203325A (zh) * 2020-09-30 2021-01-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2203325B (zh) * 2020-09-30 2023-06-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8893B (zh)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8893B (zh) 一种传输测量报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JP5714124B2 (ja) 測定能力の報告方法及びue
CN101932045B (zh) 载波聚合中测量结果的上报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2006664B (zh) 载波聚合场景下的成员载波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KR101389492B1 (ko) 추가 측정 결과의 보고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230110387A1 (en) Adding per-user equipment controls to radio intelligent controller e2 policy
US913781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reporting measurement results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of
US20120295619A1 (en) Selecting a Cell Associated with a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N101127998B (zh) 长期演进系统中终端进行邻小区测量的方法及终端
CN102572917B (zh) 载波聚合中配置测量间隔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1674586A (zh) 一种载波聚合中的测量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014424A (zh)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的测量上报方法和设备
CN102802188A (zh) 业务控制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2137430A (zh) 一种上报mbms业务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91733B (zh) 测量任务的执行方法及系统
CN103517320A (zh) 认知无线电系统邻区关系、基站及邻区关系的控制方法
CN102123425A (zh) 测量处理方法及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281552A (zh)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与装置
CN103067926A (zh) 一种实现资源重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2131206B (zh) 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20151474A1 (zh) 调度终端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2143531A (zh) 载波聚合系统的载波管理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3209426B (zh) 一种在用户终端异频切换前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5120475A (zh) 一种管理辅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49118A (zh) 一种开关多载波管理测量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