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9050A - 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9050A
CN102149050A CN201110024886XA CN201110024886A CN102149050A CN 102149050 A CN102149050 A CN 102149050A CN 201110024886X A CN201110024886X A CN 201110024886XA CN 201110024886 A CN201110024886 A CN 201110024886A CN 102149050 A CN102149050 A CN 102149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c
request
speak
waiting list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48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9050B (zh
Inventor
廖建新
王晶
王纯
李炜
刘海鹏
朱晓民
张磊
徐童
张乐剑
沈奇威
王敬宇
樊利民
程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 20111002488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9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9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9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9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90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将参与会话的所有PoC用户的发言权请求保存在全局等待队列中,并按先来先服务的排队策略,依次向对应的poC用户授予发言权,该方法还包括:当参与会话的PoC用户分属于多个PoC服务器时,全局等待队列由当前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来维护,并当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发生变化时,全局等待队列转发至下一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处,由下一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PoC服务器继续对全局等待队列维护。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既能满足PoC系统对发言权请求等待的要求、又能克服发言权集中式控制技术的缺点。

Description

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第三代3G(3rd Generation)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3G标志应用之一的PoC(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业务也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PoC是一种即时的双向集群通信业务,移动终端用户只需像使用对讲机一样按下一个键而无需进行拨号就可以快速地与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多个用户快速建立起半双工多媒体会话,具有信号覆盖范围广、网络资源利用率高、计费方式灵活等特点,被视为继短消息业务之后的下一代杀手级业务。
参见图1,介绍现有技术中基于IMS系统的PoC会话网络架构示意图。由于PoC会话中用户移动终端数目以及地理位置的不确定性,PoC会话控制规则规定在1个会话中允许存在多个PoC服务器,其中一个PoC服务器负责完成对PoC会话的集中控制、信令转发等操作,其他PoC服务器负责转发各种控制信令和媒体流。每个子网的PoC用户终端都通过本子网唯一的1个PoC服务器同外界联系。如图1所示,该PoC会话涉及3个子网,共包含3个PoC服务器和6个PoC用户终端,其中每个子网的PoC服务器负责管理各自下属的2个PoC用户终端、并作为本子网同其它子网通信的唯一接口。
半双工是PoC的基本业务属性之一,在会话中任意时刻,最多只允许有1个用户发言,其它用户处于接听状态。有发言需求的用户通过按键来竞争会话中唯一的1个发言权。为了避免其他用户后续还得发送发言权请求消息对网络造成的负担,同时避免用户使用PoC业务的感受不好,OMA(Open Mobile Alliance)为PoC系统提出了集中式发言权控制技术TBCP(Talk Burst Control Protocol)。在TBCP中,中心控制节点(通常是某一PoC服务器)负责发言权请求的插入、取消、查询以及发言权分配等操作,不同子网的PoC用户终端发送过来的发言权请求都通过各自的PoC服务器汇总到中心控制节点处的全局请求队列中保存,所述全局请求队列是1个基于FCFS(first come first serve)策略的发言权请求队列。由于在整个会话过程中,全局请求队列所在位置保持不变,始终位于中心控制节点处。如果中心控制节点出现负载过重甚至故障,发言权相关控制消息的处理就会受其影响而导致等待时延变长,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因此TBCP具有集中式机制固有的缺点:中心控制节点维护成本高、容易产生控制瓶颈、健壮性不好、扩展性差等。
如何既能满足PoC系统对发言权请求等待的要求、又能克服发言权集中式控制技术的缺点?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并已引起许多科技人员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既能满足PoC系统对发言权请求等待的要求、又能克服发言权集中式控制技术的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方法,将参与会话的所有PoC用户发出的发言权请求保存在全局等待队列中,并按照先来先服务的排队策略,依次向所述全局等待队列中发言权请求所对应的PoC用户授予发言权,该方法还包括:
当参与本次会话的PoC用户分属于多个PoC服务器时,所述全局等待队列由当前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来维护,并当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发生变化时,所述全局等待队列被转发至下一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处,由下一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继续对所述全局等待队列进行维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系统,包括有参与PoC会话的若干个PoC用户终端以及PoC用户终端所属的PoC服务器,其中:
PoC服务器,通过网络和其他PoC服务器、下属的PoC用户终端相连,接收其他PoC服务器发送来的全局等待队列,负责对所述全局等待队列进行维护,并根据先来先服务的排队策略,依次向所述全局等待队列中发言权请求所对应的PoC用户终端授予发言权,如果即将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终端不属于其管辖范围内时,将所述全局等待队列转发至下一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终端所属的PoC服务器处,其中所述全局等待队列用于保存参与会话的所有PoC用户终端的发言权请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存会话中所有发言权请求的全局等待队列位置随当前发言的PoC用户所属子网的变化而动态变化,改变了TBCP下始终由一个固定的PoC服务器来维护全局请求队列,从而既能满足PoC系统对发言权请求等待的要求、又能克服发言权集中式控制技术的缺点,消除局部负载瓶颈、满足可扩展性及健壮性的要求,并极大提升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和友好性,提高应用的服务水平及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IMS系统的PoC会话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全局等待队列在会话过程中随发言者位置的变化而移动的示意图。
图3是当PoC用户请求发言权时,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流程图。
图4是当前发言的PoC用户结束发言时,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流程图。
图5是当PoC用户查询其排队等待位置时,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流程图。
图6是当已发出发言权请求消息的PoC用户撤销发言权请求时,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应用的一个实施例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实施例中,PoC用户请求、释放、查询和撤销发言权的信令交互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保存会话中所有发言权请求的全局等待队列位置随当前发言的PoC用户所属子网的变化而动态变化,所述全局等待队列位置可以随之迁移到下一发言的PoC用户所属子网的PoC服务器处,改变了TBCP下始终由一个固定的PoC服务器来维护全局请求队列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减小一旦该固定的PoC服务器失效而导致全局请求队列失效的概率,同时减轻了该固定的PoC服务器处的负载。
本发明提供一种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方法,将参与会话的所有PoC用户发出的发言权请求保存在全局等待队列中,并按照先来先服务的排队策略,依次向所述全局等待队列中发言权请求所对应的PoC用户授予发言权,该方法还包括:
当参与本次会话的PoC用户分属于多个PoC服务器时,所述全局等待队列由当前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来维护,并当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发生变化时,所述全局等待队列被转发至下一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处,由下一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继续对所述全局等待队列进行维护。
参见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全局等待队列在会话过程中随发言者位置的变化而移动的示意图。当PoC用户-A1正在发言时,PoC用户-A1所属的PoC服务器-A是当前保存有全局等待队列的PoC服务器。由于全局等待队列中的下一个发言者是PoC用户-C1,则当PoC用户-A1发言完毕后,所述全局等待队列会转发至PoC用户-C1所属的PoC服务器-C处。
所述全局等待队列中的每一项发言权请求可以包含有如下信息:PoC用户标识、时间戳、全局位置标识。其中,PoC用户标识是发出该发言权请求的PoC用户的唯一标识;时间戳是该发言权请求的发出时间信息;全局位置标识是该发言权请求在全局等待队列中的排序位置信息,所述全局位置标识可以是一个从0开始递增的非负整数S,当S=0,则表示所述发言权请求对应的PoC用户正授予发言权,当S越大,则表示所述发言权请求在全局等待队列中的排序位置越靠后,例如S=1表示所述发言权请求对应的PoC用户是处于第1位的等待用户,S=2表示所述发言权请求对应的PoC用户是处于第2位的等待用户。所述全局位置标识可以根据发言权请求的时间戳,并按照先来先服务的排队策略来确定。
当某个PoC用户向所属PoC服务器发起会话请求时,所述发起会话请求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将和其他参与会话的若干个PoC服务器协商建立本次会话。在本次会话建立过程中,本发明还包括有:
发起会话请求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在本地生成一个全局等待队列,并根据所述会话请求生成相应的发言权请求,然后将所述发言权请求插入到全局等待队列中,将第一次发言权授予发起会话请求的PoC用户,同时还向其他参与会话的PoC服务器发送全局队列保存通知消息,所述全局队列保存通知消息中包含有发起会话请求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标识,其中: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所生成的发言权请求,其PoC用户标识和时间戳分别对应于发起会话请求的PoC用户标识和时间戳信息,其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为0。
在本次会话过程中,参与会话的PoC用户可以通过请求、释放、查询或撤销等发言权控制消息,请求对发言权进行相关操作。本发明的发言权控制消息可以采用TBCP中的现有消息,并使用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实现消息承载。
下面将进一步描述会话过程中,当PoC用户发出请求、释放、查询或撤销等发言权控制消息时,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流程,为了方便描述,发出所述发言权控制消息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简称为PoC请求服务器。
如图3所示,当PoC用户请求发言权,向所属PoC服务器发送发言权请求消息时,本发明进一步包括有:
步骤A1、PoC请求服务器检查本地是否存在有全局等待队列?如果是,则转向步骤A2;如果否,则PoC请求服务器从接收到的全局队列保存通知消息中读取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标识,并向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转发所述发言权请求消息,继续下一步骤A2;
步骤A2、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按照先来先服务的排队策略,将所述发言权请求消息的发出时间和全局等待队列中所有发言权请求的时间戳逐一比较,将所述发言权请求消息所对应的发言权请求插入到全局等待队列中,并确定所述全局等待队列中时间戳早于所述发言权请求消息的发出时间的发言权请求个数N,然后将新插入的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更新为N,同时还将全局等待队列中排在所述新插入的发言权请求后的所有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加1;
步骤A3、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向发出发言权请求的PoC用户返回所述插入的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
如图4所示,当前发言的PoC用户结束发言,向所属PoC服务器发送发言权释放消息时,本发明进一步包括有:
步骤B1、PoC请求服务器从本地的全局等待队列中删除结束发言的PoC用户对应的发言权请求,并将全局等待队列中所有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减1。
步骤B2、PoC请求服务器读取全局等待队列中全局位置标识为0的发言权请求的PoC用户标识,判断是否是自身下属的PoC用户?如果是,则向所述PoC用户发送发言权授予通知消息,本流程结束;如果否,则分别向所述PoC用户的所属PoC服务器和参与会话的其他PoC服务器发送发言权授予通知消息和全局队列保存通知消息,所述发言权授予通知消息中包含有全局等待队列内容,所述全局队列保存通知消息中包含有全局位置标识为0的发言权请求的PoC用户的所属PoC服务器标识,也即是全局等待队列被发送至的PoC服务器标识,最后向结束发言的PoC用户返回释放成功应答消息。
步骤B3、当PoC服务器接收到发言权授予通知消息时,从发言权授予通知消息中提取全局等待队列内容,并在本地生成相应的全局等待队列,最后向其中全局位置标识为0的发言权请求的PoC用户授予发言权。
如图5所示,当PoC用户查询其排队等待位置,向所属PoC服务器发送发言权查询消息时,本发明进一步包括有:
步骤C1、PoC请求服务器检查本地是否存在有全局等待队列?如果是,则转向步骤C2;如果否,则PoC请求服务器从所接收到的全局队列保存通知消息中读取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标识,并向所述PoC服务器转发发言权查询消息,继续下一步骤C2;
步骤C2、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从全局等待队列中查找所述PoC用户的发言权请求,并将所述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返回给查询的PoC用户。
如图6所示,当已发出发言权请求消息的PoC用户撤销发言权请求,向所属PoC服务器发送发言权撤销消息时,本发明进一步包括有:
步骤D1、PoC请求服务器检查本地是否存在有全局等待队列?如果是,则转向步骤D2;如果否,则PoC请求服务器从所接收到的全局队列保存通知消息中读取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标识,并向所述PoC服务器转发发言权撤销消息,继续下一步骤D2;
步骤D2、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从全局等待队列中删除所述被撤销的发言权请求,并将全局等待队列中所有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和所述被撤销的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逐一比较,若所述被撤销的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小于全局等待队列中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则将全局等待队列中的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减1;
步骤D3、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向撤销发言权的PoC用户返回撤销成功应答消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系统,包括有参与PoC会话的若干个PoC用户终端以及PoC用户终端所属的PoC服务器,其中:
PoC服务器,通过网络和其他PoC服务器、下属的PoC用户终端相连,接收其他PoC服务器发送来的全局等待队列,负责对所述全局等待队列进行维护,并根据先来先服务的排队策略,依次向所述全局等待队列中发言权请求所对应的PoC用户终端授予发言权,如果即将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终端不属于其管辖范围内时,将所述全局等待队列转发至下一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终端所属的PoC服务器处,其中所述全局等待队列用于保存参与会话的所有PoC用户终端的发言权请求。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会话涉及3个子网,每个子网分别包含各自的PoC服务器和1个PoC用户终端,分别是:PoC服务器-1、PoC服务器-2、PoC服务器-3、PoC用户终端-1、PoC用户终端-2和PoC用户终端-3。图8(a)、(b)、(c)、(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中PoC用户请求、释放、查询和撤销发言权的信令交互流程图。
如图8(a)所示,PoC服务器-3下属的PoC用户终端-3当前处于发言中,当PoC用户终端-2请求发言,发起发言权请求消息时,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令交互流程如下:
步骤a1-a2、PoC服务器-2将PoC用户终端-2的发言权请求消息转发给PoC服务器-3;(对应于图3的步骤A1)
步骤a 3、PoC服务器-3将PoC用户终端-2发出的发言权请求插入到保存在本地的全局等待队列中;(对应于图3的步骤A2)
步骤a4-a5、PoC服务器-3向PoC用户终端-2返回所述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对应于图3的步骤A3)
如图8(b)所示,当PoC用户终端-3结束发言,发出发言权释放消息时,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令交互流程如下:
步骤b1-b4、PoC服务器-3从本地的全局等待队列中找到全局位置标识为0的发言权请求对应于PoC用户终端-1,向PoC服务器-1发送包含有全局等待队列内容的发言权授予通知消息,同时向PoC服务器-2发送全局队列保存通知消息;(对应于图4的步骤B1、B2)
步骤b5、PoC服务器-1在本地生成相应的全局等待队列,并通知PoC用户终端-1发言。(对应于图4的步骤B3)
如图8(c)所示,当PoC用户终端-2查询发言权,发出发言权查询消息时,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令交互流程如下:
步骤c1-c2、PoC服务器-2将PoC用户终端-2的发言权查询消息转发给PoC服务器-1;(对应于图5的步骤C1)
步骤c3-c5、PoC服务器-1从本地的全局等待队列中查找PoC用户终端-2的发言权请求,并将所述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返回给PoC用户终端-2。(对应于图5的步骤C2)
如图8(d)所示,当PoC用户终端-2撤销已发出的发言权请求,发出发言权撤销消息时,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令交互流程如下:
步骤d1-d2、PoC服务器-2将PoC用户终端-2的发言权撤销消息转发给PoC服务器-1;(对应于图6的步骤D1)
步骤d3、PoC服务器-1从本地的全局等待队列中删除所述被撤销的发言权请求;(对应于图6的步骤D2)
步骤d4-d5、PoC服务器-1向PoC用户终端-2返回撤销成功应答消息。(对应于图6的步骤D3)
值得注意的是,当参与会话的某一个PoC服务器由于负载过重导致消息处理时延严重超时甚至当机时,只要发生故障的PoC服务器不是当前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就不会对发言权的控制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是当前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发生故障,则可能导致发言权的控制失败。由于在PoC会话中采用的是媒体流的集中转发控制机制,会话中所有的媒体流都要集中到中心控制节点(某个固定的PoC服务器)处转发,那么在该中心控制节点处由负载过重导致的故障概率会远远大于其它PoC服务器。本发明中全局等待队列将动态地在不同PoC服务器间移动,从而由于PoC服务器故障而导致发言权控制失效的概率大致可估算为:l/n,其中n为参与会话的PoC服务器数目,如果参与PoC服务器数目越多,则发言权控制失效的概率将越低。
申请人通过大量的仿真实施实验,并将本发明与TBCP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当中心控制节点出现过载情况时,本发明比TBCP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并在网络规模较大情况下,本发明比TBCP的效率更高。
参见图9,介绍申请人对本发明进行仿真实验的结果图。图9的横坐标表示中心控制节点处RTP包的到达率,纵坐标表示1条发言权请求的1个平均竞争周期。可以明显看出,当中心控制节点负载没有超过特定阈值时,本发明(MQ)和TBCP的请求等待时延基本相同;当超过阈值后,TBCP下的时延急剧增大,而本发明的变化很小。原因在于,TBCP的全局等待队列始终由中心控制节点来维护并处理,而本发明每隔一段时间则变换为不同的PoC服务器来处理。显然当中心控制节点超载产生控制瓶颈后,对中心控制节点的不同依赖程度将影响到效率。
下表1介绍了在本发明和TBCP下,会话中PoC服务器数目和请求的一个周期长度的关系表。如表1所示,当网络规模不大(PoC服务器数目小于20)时,本发明和TBCP的差别不大。但是当网络规模较大(如表1中PoC服务器数目为40)时,TBCP由于集中式的控制方式导致中心控制节点处负载超重,请求消息的平均等待时延急剧增大,而本发明的性能稳定性明显要优于TBCP。
表1请求的一个周期长度和会话中PoC服务器数目关系表
  服务器数目   本发明(秒)   TBCP(秒)
  5   0.350   0.350
  10   0.352   0.353
  20   0.352   0.354
  40   0.536   0.797

Claims (10)

1.一种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参与会话的所有PoC用户发出的发言权请求保存在全局等待队列中,并按照先来先服务的排队策略,依次向所述全局等待队列中发言权请求所对应的PoC用户授予发言权,该方法还包括:
当参与本次会话的PoC用户分属于多个PoC服务器时,所述全局等待队列由当前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来维护,并当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发生变化时,所述全局等待队列被转发至下一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处,由下一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继续对所述全局等待队列进行维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局等待队列中的每一项发言权请求包含有如下信息:
PoC用户标识,是发出该发言权请求的PoC用户的唯一标识;
时间戳,是该发言权请求的发出时间;
全局位置标识,是该发言权请求在全局等待队列中的排序位置信息,所述全局位置标识可以是一个从0开始递增的非负整数S,当S=0,则表示所述发言权请求对应的PoC用户正授予发言权,当S越大,则表示所述发言权请求在全局等待队列中的排序位置越靠后,所述全局位置标识可以根据发言权请求的时间戳,并按照先来先服务的排队策略来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个PoC用户向所属PoC服务器发起会话请求时,所述发起会话请求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将和其他参与会话的若干个PoC服务器协商建立本次会话,在本次会话建立过程中,还包括有:
发起会话请求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在本地生成一个全局等待队列,并根据所述会话请求生成相应的发言权请求,然后将所述发言权请求插入到全局等待队列中,将第一次发言权授予发起会话请求的PoC用户,同时还向其他参与会话的PoC服务器发送全局队列保存通知消息,所述全局队列保存通知消息中包含有发起会话请求的PoC用户所属的PoC服务器标识,其中: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所生成的发言权请求,其PoC用户标识和时间戳分别对应于发起会话请求的PoC用户标识和时间戳信息,其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为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参与会话的PoC用户可以通过请求、释放、查询或撤销的发言权控制消息,请求对发言权进行相关操作,所述发言权控制消息采用集中式发言权控制技术TBCP中的消息,并使用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实现消息承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PoC用户请求发言权,向所属PoC服务器发送发言权请求消息时,所述请求发言的PoC用户的所属PoC服务器简称为PoC请求服务器,进一步包括有:
步骤A1、PoC请求服务器检查本地是否存在有全局等待队列?如果是,则转向步骤A2;如果否,则PoC请求服务器从接收到的全局队列保存通知消息中读取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标识,并向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转发所述发言权请求消息,继续下一步骤A2;
步骤A2、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按照先来先服务的排队策略,将所述发言权请求消息的发出时间和全局等待队列中所有发言权请求的时间戳逐一比较,将所述发言权请求消息所对应的发言权请求插入到全局等待队列中,并确定所述全局等待队列中时间戳早于所述发言权请求消息的发出时间的发言权请求个数N,然后将新插入的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更新为N,同时还将全局等待队列中排在所述新插入的发言权请求后的所有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加1;
步骤A3、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向发出发言权请求的PoC用户返回所述插入的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发言的PoC用户结束发言,向所属PoC服务器发送发言权释放消息时,所述结束发言的PoC用户的所属PoC服务器简称为PoC请求服务器,进一步包括有:
步骤B1、PoC请求服务器从本地的全局等待队列中删除结束发言的PoC用户对应的发言权请求,并将全局等待队列中所有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减1;
步骤B2、PoC请求服务器读取全局等待队列中全局位置标识为0的发言权请求的PoC用户标识,判断是否是自身下属的PoC用户?如果是,则向所述PoC用户发送发言权授予通知消息,本流程结束;如果否,则分别向所述PoC用户的所属PoC服务器和参与会话的其他PoC服务器发送发言权授予通知消息和全局队列保存通知消息,所述发言权授予通知消息中包含有全局等待队列内容,所述全局队列保存通知消息中包含有全局位置标识为0的发言权请求的PoC用户的所属PoC服务器标识,最后向结束发言的PoC用户返回释放成功应答消息;
步骤B3、当PoC服务器接收到发言权授予通知消息时,从发言权授予通知消息中提取全局等待队列内容,并在本地生成相应的全局等待队列,最后向其中全局位置标识为0的发言权请求的PoC用户授予发言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PoC用户查询其排队等待位置,向所属PoC服务器发送发言权查询消息时,所述查询的PoC用户的所属PoC服务器简称为PoC请求服务器,进一步包括有:
步骤C1、PoC请求服务器检查本地是否存在有全局等待队列?如果是,则转向步骤C2;如果否,则PoC请求服务器从所接收到的全局队列保存通知消息中读取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标识,并向所述PoC服务器转发发言权查询消息,继续下一步骤C2;
步骤C2、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从全局等待队列中查找所述PoC用户的发言权请求,并将所述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返回给查询的PoC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已发出发言权请求消息的PoC用户撤销发言权请求,向所属PoC服务器发送发言权撤销消息时,所述撤销发言权请求的PoC用户的所属PoC服务器简称为PoC请求服务器,进一步包括有:
步骤D1、PoC请求服务器检查本地是否存在有全局等待队列?如果是,则转向步骤D2;如果否,则PoC请求服务器从所接收到的全局队列保存通知消息中读取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标识,并向所述PoC服务器转发发言权撤销消息,继续下一步骤D2;
步骤D2、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从全局等待队列中删除所述被撤销的发言权请求,并将全局等待队列中所有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和所述被撤销的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逐一比较,若所述被撤销的发言权请求的全局队列位置小于全局等待队列中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则将全局等待队列中的发言权请求的全局位置标识减1;
步骤D3、全局等待队列所在的PoC服务器向撤销发言权的PoC用户返回撤销成功应答消息。
9.一种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参与PoC会话的若干个PoC用户终端以及PoC用户终端所属的PoC服务器,其中:
PoC服务器,通过网络和其他PoC服务器、下属的PoC用户终端相连,接收其他PoC服务器发送来的全局等待队列,负责对所述全局等待队列进行维护,并根据先来先服务的排队策略,依次向所述全局等待队列中发言权请求所对应的PoC用户终端授予发言权,如果即将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终端不属于其管辖范围内时,将所述全局等待队列转发至下一授予发言权的PoC用户终端所属的PoC服务器处,其中所述全局等待队列用于保存参与会话的所有PoC用户终端的发言权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局等待队列中的每一项发言权请求包含有如下信息:
PoC用户标识,是发出该发言权请求的PoC用户的唯一标识;
时间戳,是该发言权请求的发出时间;
全局位置标识,是该发言权请求在全局等待队列中的排序位置信息,所述全局位置标识可以是一个从0开始递增的非负整数S,当S=0,则表示所述发言权请求对应的PoC用户正授予发言权,当S越大,则表示所述发言权请求在全局等待队列中的排序位置越靠后,所述全局位置标识可以根据发言权请求的时间戳,并按照先来先服务的排队策略来确定。
CN 201110024886 2011-01-24 2011-01-24 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9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24886 CN102149050B (zh) 2011-01-24 2011-01-24 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24886 CN102149050B (zh) 2011-01-24 2011-01-24 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9050A true CN102149050A (zh) 2011-08-10
CN102149050B CN102149050B (zh) 2013-09-18

Family

ID=44422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2488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9050B (zh) 2011-01-24 2011-01-24 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905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2002A (zh) * 2013-12-17 2014-04-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语音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541381A (zh) * 2017-01-06 2018-09-14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
CN111600808A (zh) * 2020-05-21 2020-08-28 深圳市极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即时通讯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95133A1 (en) * 2005-03-11 2006-09-14 Vodafone Group Plc Communicating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in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ession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95133A1 (en) * 2005-03-11 2006-09-14 Vodafone Group Plc Communicating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in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ess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PEN MOBILE ALLIANCE: "《OMA PoC System Description Candidate Version 2.1》", 22 December 2009 *
OPEN MOBILE ALLIANCE: "《PoC User Plane Candidate Version 2.0》", 22 September 2009 *
SHANKAR M. BANIK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Distributed Floor Control Protocols on Overlay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
刘海鹏 等: "PoC 中一种负载均衡与时延优化的RTP 媒体流转发机制", 《通信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2002A (zh) * 2013-12-17 2014-04-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语音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702002B (zh) * 2013-12-17 2017-04-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语音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541381A (zh) * 2017-01-06 2018-09-14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
CN108541381B (zh) * 2017-01-06 2022-02-1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
CN111600808A (zh) * 2020-05-21 2020-08-28 深圳市极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即时通讯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9050B (zh)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7880B (zh) 基于蜂窝上的即按即说用户的应答模式的呼叫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0559898C (zh) 用于将新成员加入组通信网中的组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38201B (zh) 在无线一键通网络中识别响应客户机的方法和系统
CA2971857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group call in a multiple wireless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29001A (zh) 在无线一键通网络中用于给予通话权的方法和系统
CN102355631B (zh) 传输和施加发言权控制方案的用户设备、服务器及方法
CN101156476A (zh) 在无线一键通网络中执行媒体存储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13493A (zh) 用于在poc系统中开启ad-hoc poc会话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01682409A (zh) 管理预建立的会话的方法、实现该方法的无线一键通话系统和无线一键通话用户设备
US10200539B2 (en) Relaying device, au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ying method
KR100652655B1 (ko) 발언권 제어를 위한 피티티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194372B2 (en) Relaying device, audio-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ying method for relaying audio signal
US2010002931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service controll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3024684A (zh) 一种单呼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1707745B (zh) 一种选择通话群组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0477862C (zh) 一种确定集中控制服务器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49050B (zh) 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移动队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24682A (zh)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半双工单呼业务的方法
US9955322B2 (en) Relaying device, au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ying method
CN101371463B (zh) PoC系统中提供媒体发送时间信息的终端设备和方法以及使用该设备和方法的PoC系统
US796603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viding single PoC group session
CN101115073A (zh) PoC业务的会话释放方法和系统
CN102075874B (zh) 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分布式队列控制的方法
CN101103592A (zh)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传送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7483756B (zh) 语音呼叫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