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8738A - 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8738A
CN102148738A CN2010101065984A CN201010106598A CN102148738A CN 102148738 A CN102148738 A CN 102148738A CN 2010101065984 A CN2010101065984 A CN 2010101065984A CN 201010106598 A CN201010106598 A CN 201010106598A CN 102148738 A CN102148738 A CN 102148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access node
router
destination addres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65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若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065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873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80480 priority patent/WO2011095040A1/zh
Priority to EP10845123.8A priority patent/EP2512071B1/en
Publication of CN102148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738A/zh
Priority to US13/566,450 priority patent/US9197451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领域,极大地降低了接入节点设备的复杂度,有效减少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第一接入节点的伪线PW目的地址;通过BGP消息或T-LDP消息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给第二路由器,以使所述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本发明适用于需要进行标签分配的场景。

Description

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伪线(Pseudo Wires,PW)是一种通过包交换网络(Packet Switch Network,PSN)把一个仿真业务的关键要素从一个运营商边缘(Provider Edge,PE)运载到另一个或多个其它PE的机制。通过PSN网络上的一个隧道对多种业务进行仿真,而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隧道是PSN中常用的隧道。
参见图1,显示了一种基于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Pseudo Wire EmulationEdge-to-Edge,PWE3)的无缝(Seamless)MPLS网络。端点运营商边缘(Terminating Provider Edge,T-PE)(如接入节点)采用静态路由(Static Routing),常见的接入节点如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Multiplexer,DLSAM)或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
与接入节点直接相连的用户面运营商边缘(User-facing Provider Edge,U-PE),又称为路由器(Router),将接入节点静态路由扩散到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Routing Protocol,ISIS)域;T-PE利用标签分配协议(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LDP)进行外层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 Path,LSP)标签的分配。Router利用U-PE之间的边界网关协议(Broder Gateway Protocol,BGP)协议扩散内层LSP标签。
在Seamless MPLS网络中,PW是端到端的单段PW(Single Segment PW,SSPW),即从网络一端的接入节点到网络对端的接入节点,不采用多段PW;另外接入节点还支持流标签(Flow label),用于PW的负载均衡,总体上说,T-PE需要支持三层标签(外层LSP标签、PW标签和/或流标签),U-PE需要支持四层标签(外层LSP标签、内层LSP标签、PW标签和/或流标签)。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Seamless MPLS网络中采用端到端MPLS架构,MPLS延伸到接入节点,U-PE如何支持接入节点外层LSP与汇聚网和核心网的拼接,是MPLS全程组网的关键。
并且,由于接入节点如ONU和DSLAM等数量巨大,成本必须较低,所以ONU和DSLAM通常仅是二层设备。但是,为了在接入节点支持MPLS,所有ONU和DSLAM都需要将控制面升级三层,必须支持路由、MPLS标签分配协议、PW标签分配协议等,这给ONU和DSLAM带来了很高的复杂度,成本高,可扩展性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伪线PW目的地址;
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消息或目标标签分发协议T-LDP消息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给第二路由器,以使所述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
一种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PW目的地址;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消息或目标标签分发协议T-LDP消息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给第二路由器,以使所述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
一种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系统,其中,所述网络包括路由器和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预配置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为第一接入节点分配PW目的地址;
所述路由器,用于从所述服务器得到第一接入节点的PW目的地址,获取第一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PW目的地址;以及,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消息或目标标签分发协议T-LDP消息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给第二路由器,以使所述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Seamless MPLS网络中,接入段网络采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核心段网络采用BGP协议或T-LDP协议,由核心段网络中的路由器获取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并能够该标签信息发送到接入节点的非相邻路由器,以将标签信息配置在第二接入节点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的由路由器支持接入节点外层LSP与汇聚网和核心网拼接的方案,且无需要求接入节点支持三层的控制面协议,极大地降低了接入节点设备的复杂度,有效减少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Seamless MPLS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eamless MPLS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eamless MPLS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Seamless MPLS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eamless MPLS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Seamless MPLS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Seamless MPLS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Seamless MPLS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参见图2,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1:获取第一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第一接入节点的PW目的地址;
举例来说,第一接入节点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该端口信息可以通过第一路由器转发。服务器根据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以及预配置的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获得PW目的地址。第一路由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该标签信息中包括PW目的地址。第一路由器根据PW目的地址分配PW标签和/或流标签。
服务器获得PW目的地址后,还可以进一步根据PW目的地址分配PW标签和/或流标签,并向第一路由器发送第一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该标签信息中包括PW目的地址和服务器分配的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
步骤22: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消息或目标标签分发协议(T-LDP)消息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给第二路由器,以使所述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将所述标签信息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
举例来说,第一路由器通过BGP消息或T-LDP消息向第二路由器发送上述标签信息,该标签信息包括PW目的地址以及PW标签和/或流标签。这里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可以是第一路由器或服务器分配的。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将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
第一路由器也可以在通过BGP消息或T-LDP消息向第二路由器发送上述标签信息时,仅在该标签信息中携带PW目的地址。第二路由器将该PW目的地址发送至第二路由器所在管理域中的服务器,该服务器根据PW目的地址分配PW标签和/或流标签,并将PW标签和/或流标签发送给第二路由器,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将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采用该方案时,应当保证第二路由器所在管理域中的服务器所预配置的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与第一管理域中的服务器所预配置的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相同,以及,保证第二管理域中的服务器所分配的到PW目的地址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与第一管理域中的服务器所分配的到PW目的地址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相同,但并不对实现的具体方法进行限制,例如,第二管理域中的服务器可以与第一管理域中的服务器同步进行相同的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间映射关系的配置,以及相同的到PW目的地址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的分配;或者,在第一管理域中的服务器预配置过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或PW标签和/或流标签的分配之后,第一管理域中的服务器与第二管理域中的服务器进行通信,将已得到映射关系、PW标签和/或流标签发送给第二管理域中的服务器并保存。
可选的,上述标签信息还可以包括PW源地址。上述服务器可以由IP边缘节点实现或由新增的专用设备实现。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对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核心段网络中的上层网络设备如路由器(或称之为U-PE)执行上述的步骤21和步骤22。其中,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路由器1至路由器2之间称为核心段网络,将DSLAM1(第一接入节点)至路由器1之间称为接入段网络,将路由器2至DSLAM2(第二接入节点)之间称为接入段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段网络采用非路由协议,例如,采用接入网配置协议进行标签的分配。该接入网配置协议根据接入网的类型不同而不同。例如,接入节点为ONU时,接入网配置协议可以为光网络终端管理和控制接口(ONT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OMCI)协议;接入节点为DLSAM时,接入网配置协议可以为接入网控制协议(Access Node Control Protocol,ANCP);接入节点为以太网交换机时,接入网配置协议为可以以太网操作管理维护(Ethernet Operations,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Ethernet OAM)协议;以上仅为典型的接入网配置协议的应用场景,例如,ANCP也可应用于ONU、OLT或以太网交换机,OMCI也可以应用于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还可以应用TR069协议(一种终端管理协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Seamless MPLS网络中,接入段网络采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核心段网络采用BGP协议或T-LDP协议,由核心段网络中的路由器获取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并能够该标签信息发送到接入节点的非相邻路由器,以将标签信息配置在第二接入节点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的由路由器支持接入节点外层LSP与汇聚网和核心网拼接的方案,且无需要求接入节点支持三层的控制面协议,极大地降低了接入节点设备的复杂度,有效减少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下面对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Seamless MPLS标签分配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eamless MPLS网络架构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T-PE至U-PE之间称为接入段网络,如图3(a)中DSLAM至路由器1之间为接入段网络,以及ONU至路由器2之间为接入段网络,将一端U-PE至另一端U-PE之间称为核心段网络,如图3(a)中的路由器1与路由器2之间称为核心段网络。
与图1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利用ANCP或OMCI或EthernetOAM等对接入节点进行一个或一组LSP外层标签的分配,或进行流标签的分配,利用ANCP、OMCI或者Ethernet OAM结合BGP协议或者T-LDP协议实现单段(Single Segment,SS)PW标签(以下皆简称为PW标签)的分配。
或者,参见图3(b),本发明实施例利用ANCP或OMCI或Ethernet OAM等对接入节点进行一个或一组LSP外层标签的分配,或进行SS PW标签(以下简写为PW标签)的分配,或进行流标签的分配。
基于图3(a)所示的架构,以一端的第一接入节点为DSLAM,对端的第二接入节点为ONU的场景为例进行描述,参见图4,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步骤1:在服务器(例如AAA服务器或策略服务器)中预配置DSLAM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其中该服务器可设置于IP边缘节点(如BNG),或设置于专用的服务器设备上,该服务器设备能够与IP边缘节点进行通信。在此,以上述服务器设置在IP边缘节点为例进行说明。其中,PW目的地址通常为对端接入节点地址。
步骤2:当DSLAM相应的端口上线或被使能,则由DSLAM通过ANCP协议消息上报端口信息给路由器1(U-PE),该ANCP协议消息中可携带一个或一组端口信息,用于请求相应的一个或一组PW目的地址。
路由器1通过ANCP协议消息转发DSLAM端口信息给IP边缘节点,IP边缘节点根据所述上报的端口信息,查询服务器,得到该端口相应的PW目的地址;或者,直接由网络管理平台将DSLAM的端口信息下发给IP边缘节点,IP边缘节点根据所述下发的端口信息,查询服务器,得到该端口信息相应的PW目的地址。通过这种处理,接入节点无需配置PW目的地址,降低了网络管理的复杂度,进而减少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
对不同类型的接入节点可采用不同的消息上报端口信息,例如,当接入节点为ONU时,可以通过OMCI协议消息上报端口信息给IP边缘节点,当接入节点为以太网交换机时,可以通过Ethernet OAM消息上报端口信息给IP边缘节点。
其中,端口信息与AC相对应,对于PON接入,端口信息包含ONU端口信息和/或OLT端口信息,对于DSL接入,端口信息包含DSL端口信息,对于以太网接入,端口信息包含以太网端口信息;AC ID可以就是端口信息,或者是对端口信息的一种逻缉编号。
ONU端口信息或者DSL端口信息可以是接入环路标识(Access LoopIdentifier)或电路标识(Circuit ID),例如,当端口是基于ATM的DSL线路时,DSL端口信息或者ONU端口信息可以为DSLAM/ONU ID atmslot2/port2:vpi.vci,当端口是基于以太网的DSL线路时,DSL端口信息或者ONU端口信息可以为DSLAM/ONU ID eth slot2/port2[:vlan-id];OLT端口信息可以是:Access-Node-Identifier slot1/port1[:vlan-id];
其中,Access-Node-Identifier为OLT的标识,slot1/port1为OLT上的机柜(chassis)号、机架(rack)号、框(frame)号、槽位(slot)号、子槽位(sub-slot)号、端口(port)号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ONUID为ONU标识,slot2/port2为ONU上的机柜(chassis)号、机架(rack)号、框(frame)号、槽位(slot)号、子槽位(sub-slot)号、端口(port)号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vpi.vci为DSL线路上的虚通路标识(Virtual Path Identifier,VPI)和虚通道识别符(Virtual ChannelIdentifier,VCI),VLAN ID为虚拟局域网标识。
ONU端口或者DSL端口或者以太网端口也可以是特定的一类ATM信元、TDM时隙、ETH帧或IP分组,例如ONU端口信息可以包含ATM的VPI和VCI、TDM时隙号、MAC地址、VLAN ID、以太网优先级、IP地址、区分服务码点(DSCP)等。
在建立PW时,通常是为一个端口建立一个PW,上述的端口信息为源端口信息,即当建立第一接入节点至第二接入节点之间的PW时,上述的端口信息为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当建立第二接入节点至第一接入节点之间的PW时,上述端口信息为第二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
该端口信息可以指示PW的颗粒度大小。通过上述的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对应关系,可以确认当前所建立的PW是否为所需的PW。相同描述适用于下述的相关内容。
步骤3:IP边缘节点将通过ANCP协议消息将标签信息发送给路由器1,这时,该标签信息中携带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和其相应的PW目的地址,以使在后续过程中路由器1将这些信息回应给第一接入节点。
步骤4:路由器1根据接收到的端口信息和其相应的PW目的地址,分配第一接入节点到PW目的地址(例如第二接入节点的地址)的一个或一组PW标签及对应的流标签,并将该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携带在标签信息中。
步骤5:路由器1根据实际的需要,分配第一接入节点到路由器1之间的一个或一组LSP标签,例如,当第一接入节点与路由器1之间还未建立LSP时,则路由器1需要建立相应的LSP,分配第一接入节点到路由器1之间的一个LSP标签;或者,当基于不同的用户或业务,需要建立第一接入节点与路由器1之间不同的LSP时,路由器1需要建立相应的多个LSP,分配第一接入节点到路由器1之间的一组LSP标签;或者,当第一接入节点与路由器1之间已经建立LSP,已经分配过第一接入节点到路由器1之间的LSP标签时,这时,可不再进行LSP标签的分配,采用已分配的LSP标签。相同描述适用于下文相关内容。
在现有技术中,当建立第一接入节点和第二接入节点之间的LSP时,因为是基于第一接入节点的请求建立相应的LSP,所以需要为第一接入节点配置LSP对端地址,该LSP对端地址为第二接入节点的地址,且与第一接入节点相对应的第二接入节点的数量通常较多,所以需要为第一接入节点配置多个LSP对端地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LSP目的地址可以放置于服务器中,由接入节点来查询,此时第一接入节点无需配置LSP目的地址;或者,第一接入节点到路由器1之间的一跳LSP路径由路由器1负责通过下游自主标记分配(DownstreamUnsolicited,DU)模式来建立,路由器1到路由器2间的LSP路径另外建立,路由器1到第一接入节点的一跳LSP路径也另外建立,此时第一接入节点也无需配置LSP目的地址;或者,第一接入节点到路由器1之间的一跳LSP路径通过下游按需标记分配(Downstream on Demand,DoD)模式,由第一接入节点向路由器1发起标签分配请求来建立,路由器1到路由器2间的LSP路径另外建立,路由器1到第一接入节点的一跳LSP路径也另外建立,此时只需为第一接入节点的LSP目的地址配置为路由器1的地址即可,从而降低了接入节点的配置复杂度,减少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
步骤6:路由器1通过BGP消息或者T-LDP协议消息,将标签信息发送到路由器2,该标签信息中可以携带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相应的PW目的地址,以及相应的第一接入节点到PW目的地址(例如第二接入节点的地址)的一个或一组PW标签及对应的流标签。
步骤7:路由器2(如OLT)根据实际的需要,分配路由器2与第二接入节点(如ONU)之间的一个或一组LSP标签,例如,当第二接入节点与路由器2之间还未建立LSP时,则路由器2需要建立相应的LSP,分配第二接入节点到路由器2之间的一个LSP标签;或者,当基于不同的用户或业务,需要建立第二接入节点与路由器2之间不同的LSP时,路由器2需要建立相应的多个LSP,分配第二接入节点到路由器2之间的一组LSP标签;或者,当第二接入节点与路由器2之间已经建立LSP,已经分配过第二接入节点到路由器2之间的LSP标签时,这时,可不再进行LSP标签的分配,采用已分配的LSP标签。
步骤8:路由器2通过OMCI协议消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相应的PW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接入节点到PW目的地址(例如第二接入节点的地址)的一个或一组PW标签及对应的流标签,还有路由器2与第二接入节点(如ONU)之间的一个或一组LSP标签,发送并配置到第二接入节点。
步骤9:第二接入节点通过OMCI消息向路由器2做出标签分配应答;
步骤10:当完成在第二接入节点上的各种标签的分配,路由器2可以通过BGP消息或者T-LDP消息,进行PW标签及对应的流标签分配的应答,表明是否成功配置PW标签及对应的流标签于第二接入节点上;如果成功配置PW标签及对应的流标签于第二接入节点上,则继续下述步骤,否则回到步骤4,重新分配PW标签及对应的流标签或放弃建立相应的PW,该步骤为可选的。
步骤11:路由器1通过ANCP协议消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相应的PW目的地址,以及相应的第一接入节点到PW目的地址(例如第二接入节点的地址)的一个或一组PW标签及对应的流标签,还有第一接入节点与路由器1之间的一个或一组LSP标签,配置到第一接入节点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步骤11与步骤6-9相对对立,可以在步骤6-9之前、之后或同时进行。若在步骤10收到流标签分配的应答,已经成功配置PW标签及对应的流标签于第二接入节点上之后,再执行步骤11,则可以避免第一接入节点与第二接入节点的标签配置不一致的情况。
步骤12:第一接入节点通过ANCP消息向路由器1发送标签分配应答;
步骤13:路由器1通过ANCP消息将接收到的标签分配应答转发给IP边缘节点。
进一步的,当接入节点分属于不同的管理域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跨管理域集中式的标签分配流程,参见图5,其中接入节点DSLAM和ONU分别属于不同的管理域,这时,在不同的管理域中由该管理域中的服务器执行标签分配,该服务器可以由IP边缘节点实现,也可以由单独的设备实现,该服务器可以为认证、授权和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AAA)服务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在宽带网络网关(Broadband NetworkGateway,BNG)实现AAA服务器,并由AAA服务器执行标签分配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即BNG1、路由器1(或称为第一路由器)位于第一管理域,BNG2、路由器2(或称为第二路由器)位于第二管理域,这时,所述第二路由器将所述PW目的地址发送至第二管理域中的服务器(BNG2),第二管理域中的服务器根据所述PW目的地址确定第一接入节点的所述标签信息,并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给第二路由器,以使第二路由器将所述标签信息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对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其中,U-PE之间的外层LSP和内层LSP通常在建网时就建立。
步骤1:在服务器(例如AAA服务器或策略服务器)中预配置DSLAM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其中该服务器可设置于IP边缘节点(如BNG),或设置于单独的服务器设备上,且该服务器设备能够与IP边缘节点进行通信。在此,以服务器为AAA服务器且该AAA服务器设置在BNG为例进行说明。其中,PW目的地址通常为对端接入节点(即第二接入节点,如ONU)地址。
DSLAM所处的第一管理域中包括BNG1,ONU所处的第二管理域中包括BNG2。其中,应当保证第二管理域中的BNG2所预配置的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与第一管理域中的BNG1所预配置的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相同,以及,保证第二管理域中的服务器所分配的到PW目的地址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与第一管理域中的服务器所分配的到PW目的地址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相同,但并不对实现的具体方法进行限制,例如,第二管理域中的BNG2可以与第一管理域中的BNG1同步进行相同的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间映射关系的配置,以及相同的到PW目的地址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的分配;或者,在第一管理域中的BNG1预配置过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或者分配过相应PW标签和/或流标签之后,BNG1与第二管理域中的BNG2进行通信,将BNG1中预配置的映射关系、PW标签和/或流标签发送给BNG2,BNG2保存该映射关系。
步骤2:当DSLAM相应的端口上线或被使能,则由DSLAM通过ANCP协议消息上报端口信息给路由器1(U-PE),该ANCP协议消息中可携带一个或一组端口信息,用于请求相应的一个或一组PW目的地址。
路由器1通过ANCP消息将相应端口信息上报给BNG1。
在现有技术中,当建立第一接入节点和第二接入节点之间的LSP时,因为是基于第一接入节点的请求建立相应LSP的,所以需要为第一接入节点配置LSP对端地址,该LSP对端地址为第二接入节点的地址,且与第一接入节点相对应的第二接入节点的数量通常较多,所以需要为第一接入节点配置多个LSP对端地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LSP目的地址可以放置于服务器中,由接入节点来查询,此时第一接入节点无需配置LSP目的地址;或者,第一接入节点到路由器1之间的一跳LSP路径由路由器1负责通过DU模式来建立,路由器1到路由器2间的LSP路径另外建立,路由器1到第一接入节点的一跳LSP路径也另外建立,此时第一接入节点也无需配置LSP目的地址;或者,第一接入节点到路由器1之间的一跳LSP路径通过DoD模式,由第一接入节点向路由器1发起标签分配请求来建立,路由器1到路由器2间的LSP路径另外建立,路由器1到第一接入节点的一跳LSP路径也另外建立,此时只需为第一接入节点的LSP目的地址配置为路由器1的地址即可,从而降低了接入节点的配置复杂度,减少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
步骤3:BNG1根据端口信息和相应的PW目的地址,分配DSLAM到PW目的地址(例如ONU地址)的一个或一组PW标签及对应的流标签;
步骤4:BNG1根据实际的需要,分配DSLAM到路由器1之间的一个或一组LSP标签;例如,当第一接入节点与路由器1之间还未建立LSP时,则BNG1需要建立相应的LSP,分配第一接入节点到路由器1之间的一个LSP标签;或者,当基于不同的用户或业务,需要建立第一接入节点与路由器1之间不同的LSP时,BNG1需要建立相应的多个LSP,分配第一接入节点到路由器1之间的一组LSP标签;或者,当第一接入节点与路由器1之间已经建立LSP,已经分配过第一接入节点到路由器1之间的LSP标签时,这时,可不再进行LSP标签的分配,采用已分配的LSP标签。
步骤5:BNG1通过ANCP协议消息,将标签信息发送给路由器1,该标签信息包括DSLAM的端口信息、相应的PW目的地址,相应的DSLAM到PW目的地址(例如ONU地址)的一个或一组PW标签及对应的流标签,以及DSLAM到路由器1的LSP标签。该标签信息中还可以包括PW源地址。
步骤6:路由器1通过BGP消息或者T-LDP消息,将包含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相应的PW目的地址等的标签信息,发送到第二管理域中路由器2(如OLT)。
步骤7:路由器2通过ANCP协议消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相应的PW目的地址发送给BNG2,并在BNG2请求相应的接入节点到PW目的地址的一个或一组PW标签及对应的流标签,BNG2根据接收到的PW目的地址从已分配的标签中确认上述DSLAM到PW目的地址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并确认是否需要建立路由器2到对端接入节点之间的LSP,当需要时,执行步骤8,当不需要时,向路由器1反馈标签分配应答信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步骤6与步骤7相对独立,可以先执行任一步骤或同时执行。
步骤8:BNG 2根据实际的需要,分配路由器2到第二接入节点(如ONU)之间的一个或一组LSP标签;
步骤9:BNG 2通过ANCP消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相应的PW目的地址,以及DSLAM到PW目的地址(例如第二接入节点的地址)的一个或一组PW标签和/或流标签,路由器2到第二接入节点(ONU)的LSP标签发送给路由器2;
步骤10:路由器2通过OMCI消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相应的PW目的地址,以及相应的接入节点到PW目的地址(例如第二接入节点的地址)的一个或一组PW标签和/或流标签,还有路由器2与第二接入节点(如ONU)之间的一个或一组LSP标签,配置到第二接入节点;
在此,对发送地址和标签所采用的消息类型只是示例性的说明,其中,如果不同接入段的协议不同,可能涉及协议转换,例如ANCP与OMCI之间的协议转换。且可选的,该标签信息中可以包括PW源地址。
步骤11:第二接入节点通过OMCI消息向路由器2发送标签分配应答。
步骤12:路由器2通过ANCP消息向BNG2转发标签分配应答。
步骤13:当完成在第二接入节点上的各种标签的分配,路由器2通过BGP/T-LDP协议消息,向路由器1进行PW标签和/或流标签分配的应答,表明是否成功配置PW标签及对应的流标签于对端接入节点上;
如果成功配置PW标签及对应的流标签于第二接入节点上,则继续下述步骤,否则回到步骤2,重新发起分配PW标签和/或流标签或放弃建立相应的PW。
步骤14:路由器1通过ANCP协议消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相应的PW目的地址,以及DSLAM到PW目的地址的一个或一组PW标签和/或流标签,还有DSLAM与路由器1之间的一个或一组LSP标签,配置到DSLAM上。
步骤15:DSLAM通过ANCP消息向路由器1发送标签分配应答;
步骤16:路由器1通过ANCP消息将接收到的标签分配应答转发给BNG1。
进一步的,基于图3(b)所示的网络架构,对在同一个管理域中的标签分配,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集中式标签分配方法,参见图6,接入节点DSLAM和ONU同属于一个管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服务器(例如AAA服务器或策略服务器)中预配置DSLAM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其中该服务器可设置于IP边缘节点(如BNG),或设置于单独的服务器设备上,且该服务器设备能够与IP边缘节点进行通信。在此,以上述服务器设置在BNG为例进行说明。其中,PW目的地址通常为第二接入节点(对端接入节点)地址。
步骤2:当DSLAM相应的端口上线或被使能,则由DSLAM通过ANCP协议消息上报端口信息给路由器1(U-PE),该ANCP协议消息中可携带一个或一组端口信息,用于请求相应的一个或一组PW目的地址。
路由器1通过ANCP消息将相应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上报给BNG。
在现有技术中,当建立第一接入节点和第二接入节点之间的LSP时,因为是基于第一接入节点的请求建立相应LSP的,所以需要为第一接入节点配置LSP对端地址,该LSP对端地址为第二接入节点的地址,且与第一接入节点相对应的第二接入节点的数量通常较多,所以需要为第一接入节点配置多个LSP对端地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LSP目的地址可以放置于服务器中,由接入节点来查询,此时第一接入节点无需配置LSP目的地址;或者,第一接入节点到路由器1之间的一跳LSP路径由路由器1负责通过DU模式来建立,路由器1到路由器2间的LSP路径另外建立,路由器1到第一接入节点的一跳LSP路径也另外建立,此时第一接入节点也无需配置LSP目的地址;或者,第一接入节点到路由器1之间的一跳LSP路径通过DoD模式,由第一接入节点向路由器1发起标签分配请求来建立,路由器1到路由器2间的LSP路径另外建立,路由器1到第一接入节点的一跳LSP路径也另外建立,此时只需为第一接入节点的LSP目的地址配置为路由器1的地址即可,从而降低了接入节点的配置复杂度,减少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
步骤3:BNG根据上述端口信息和相应的PW目的地址,分配DSLAM到PW目的地址(例如第二接入节点的地址)的一个或一组PW标签和/或流标签;
步骤4:BNG根据实际的需要,分配DSLAM到路由器1之间的一个或一组LSP标签;
步骤5:BNG根据实际的需要,分配路由器2(如OLT)到第二接入节点(如ONU)之间的一个或一组LSP标签;
步骤6:路由器2通过OMCI消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PW目的地址,DSLAM到PW目的地址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路由器2到对端接入节点的LSP标签配置在对端接入节点上。
步骤7:对端接入节点通过OMCI消息向路由器2发送标签分配应答,路由器2将该标签分配应答通过ANCP消息转发给BNG。
步骤8:BNG通过ANCP消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PW目的地址,DSLAM到PW目的地址的PW/Flow标签、DSLAM到路由器1的LSP标签发送给路由器1,再路由器1通过ANCP消息转发给接入节点。
步骤9:DSLAM通过ANCP消息向路由器1发送标签分配应答;路由器1通过ANCP消息将接收到的标签分配应答转发给BNG。
上述进行消息交互时,以采用ANCP消息和OMCI消息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对不同类型的接入节点可以采用不同的消息,并且,可选的,在上述消息中可以携带PW源地址。
由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Seamless MPLS网络中,由核心段网络为接入节点分配PW目的地址,并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进行标签的分配,从而无需为接入节点配置PW目的地址和LSP对端地址,接入节点也无需支持三层的控制面协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极大地降低了接入节点设备的复杂度,有效减少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进一步的,基于图3(a)所示的网络架构,当需要建立第一接入节点到某个与该第一接入节点不相邻的路由器(如路由器2)之间的PW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标签分配流程,参见图7,其中,步骤1至5参见图4中的步骤1至5,
在步骤5之后,先将标签信息配置在第一接入节点(DSLAM)上,再将标签信息发送至路由器2,在图7所示场景中,只建立DSLAM至路由器2之间的PW,无需在第二接入节点上配置标签信息,在步骤5之后,具体包括如下处理:
步骤6:路由器1通过ANCP消息将标签信息配置给DSLAM,该标签信息中可以包含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PW源地址、PW目的地址、DSLAM到路由器2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以及DSLAM到路由器1的LSP标签等。
步骤7:DSLAM通过ANCP消息向路由器1发送标签分配应答;
步骤8:路由器1接收到标签分配应答后,通过BGP消息或T-LDP消息将标签信息发送至路由器2,请求进行PW标签和/或流标签的分配。上述标签信息中包括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PW源地址、PW目的地址、DSLAM到路由器2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等。
步骤9:路由器2通过BGP消息或T-LDP消息向路由器1反馈PW标签和/或流标签的分配应答。
步骤10:路由器1通过ANCP消息将接收到的标签分配应答转发给IP边缘节点(如BNG)。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不对各个步骤的执行次序进行严格限制,例如,在图4所示的流程中,也可以先将标签信息配置在第一接入节点(DSLAM)上,再将标签信息配置在第二接入节点(ONU)上,具体操作时,可以先执行图4中的步骤11、12,再执行步骤6至10,最后执行步骤13;或者,在图7所示的流程中,先执行步骤8和步骤9,再执行步骤6和7,最后执行步骤1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Seamless MPLS网络中,接入段网络采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核心段网络采用BGP协议或T-LDP协议,由核心段网络中的路由器获取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并能够该标签信息发送到接入节点的非相邻路由器,以将标签信息配置在第二接入节点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的由路由器支持接入节点外层LSP与汇聚网和核心网拼接的方案,且无需要求接入节点支持三层的控制面协议,极大地降低了接入节点设备的复杂度,有效减少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主要描述了核心段网络中的服务器预配置有接入节点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由该服务器直接分配接入节点标签信息或者服务器将该PW目的地址发送给路由器,由路由器分配标签信息,这种处理方式,无需在接入节点上手工配置PW目的地址和LSP对端地址,降低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进一步简化了接入节点的复杂度。或者,也可以直接采用在接入节点上配置PW目的地址,由接入节点通过接入网配置协议将PW目的地址发送给核心段网络,在核心段网络中分配标签信息,这种处理方式,降低了对服务器的要求。
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装置,参见图8,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81,用于获取第一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第一接入节点的PW目的地址;
发送单元82,用于通过BGP消息或T-LDP消息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给第二路由器,以使所述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
上述标签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可根据不同的方式获取上述标签信息,例如,参见图9,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83,
所述接收单元83,具体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PW目的地址,或者,用于接收第一接入节点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消息发送的所述PW目的地址;所述获取单元8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PW目的地址分配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
或者,
所述接收单元83,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标签信息;所述获取单元81,具体用于从所述接收单元得到所述标签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标签分配流程中,可以先将标签信息配置在第一接入节点(DSLAM)上,再将标签信息配置在第二接入节点(ONU)上;或者,也可以先将标签信息配置在第二接入节点上,再将标签信息配置在第一接入节点上,
这时,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接入节点配置单元,该第一接入节点配置单元用于在第二路由器将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之后,接收第二路由器发送的(如通过BGP消息或T-LDP消息发送)标签分配应答信息,并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将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一接入节点;或者,该第一接入节点配置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通过BGP消息或T-LDP消息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给第二路由器之前,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将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一接入节点。
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各功能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方式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各功能模块和单元可以单独实现,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单元中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Seamless MPLS网络中,接入段网络采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核心段网络采用BGP协议或T-LDP协议,由核心段网络中的路由器获取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并能够该标签信息发送到接入节点的非相邻路由器,以将标签信息配置在第二接入节点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的由路由器支持接入节点外层LSP与汇聚网和核心网拼接的方案,且无需要求接入节点支持三层的控制面协议,极大地降低了接入节点设备的复杂度,有效减少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系统,包括路由器和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预配置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为第一接入节点分配PW目的地址;所述路由器,用于从所述服务器得到第一接入节点的PW目的地址,获取第一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PW目的地址;以及,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消息或目标标签分发协议T-LDP消息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给第二路由器,以使所述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
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的PW目的地址发送给所述路由器,,所述PW目的地址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以及所述服务器预配置的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路由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PW目的地址分配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
或者,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以及所述服务器预配置的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分配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并将所述PW目的地址、PW标签和/或流标签发送给所述路由器;所述路由器,用于从所述服务器得到所述PW目的地址、PW标签和/或流标签。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中,还可实现一种跨管理域集中式标签分配方法,例如,当所述第二路由器位于第二管理域时,这种场景下,所述第二路由器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至第二管理域中的服务器,第二管理域中的服务器根据所述标签信息确定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并将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发送给第二路由器,以使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将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Seamless MPLS网络中,接入段网络采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核心段网络采用BGP协议或T-LDP协议,由核心段网络中的路由器获取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并能够该标签信息发送到接入节点的非相邻路由器,以将标签信息配置在第二接入节点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的由路由器支持接入节点外层LSP与汇聚网和核心网拼接的方案,且无需要求接入节点支持三层的控制面协议,极大地降低了接入节点设备的复杂度,有效减少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伪线PW目的地址;
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消息或目标标签分发协议T-LDP消息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给第二路由器,以使所述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信息包括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所述获取第一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PW目的地址,所述PW目的地址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以及所述服务器预配置的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获得,根据所述PW目的地址分配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或者,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PW目的地址和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PW目的地址分配的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所述PW目的地址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以及所述服务器预配置的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获得;或者,
接收第一接入节点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消息发送的PW目的地址,根据所述PW目的地址分配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包括:
所述标签信息还包括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所述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将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或者,
所述第二路由器将所述PW目的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路由器所在管理域中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PW目的地址分配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并将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发送给第二路由器,所述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将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路由器将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之后,接收第二路由器发送的标签分配应答信息,并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将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一接入节点。
5.一种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PW目的地址;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消息或目标标签分发协议T-LDP消息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给第二路由器,以使所述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信息包括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PW目的地址,或者,用于接收第一接入节点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消息发送的所述PW目的地址;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PW目的地址分配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或者,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标签信息;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接收单元得到所述标签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接入节点配置单元,
所述第一接入节点配置单元,用于在第二路由器将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之后,接收第二路由器发送的标签分配应答信息,并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将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一接入节点。
8.一种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包括路由器和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预配置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为第一接入节点分配PW目的地址;
所述路由器,用于从所述服务器得到第一接入节点的PW目的地址,获取第一接入节点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PW目的地址;以及,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消息或目标标签分发协议T-LDP消息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给第二路由器,以使所述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将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信息包括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
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PW目的地址发送给所述路由器,所述PW目的地址由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以及所述服务器预配置的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路由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PW目的地址分配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或者,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端口信息以及所述服务器预配置的端口信息与PW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分配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并将所述PW目的地址、PW标签和/或流标签发送给所述路由器;所述路由器,用于从所述服务器得到所述PW目的地址、PW标签和/或流标签。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路由器位于第二管理域,所述第二路由器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至第二管理域中的服务器,第二管理域中的服务器根据所述标签信息确定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并将所述PW标签和/或流标签发送给第二路由器,以使第二路由器利用接入网配置协议将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PW标签和/或流标签配置给第二接入节点。
CN2010101065984A 2010-02-05 2010-02-05 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Pending CN1021487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65984A CN102148738A (zh) 2010-02-05 2010-02-05 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PCT/CN2010/080480 WO2011095040A1 (zh) 2010-02-05 2010-12-30 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EP10845123.8A EP2512071B1 (en) 2010-02-05 2010-12-30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labels in seamles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US13/566,450 US9197451B2 (en) 2010-02-05 2012-08-03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label in seamles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65984A CN102148738A (zh) 2010-02-05 2010-02-05 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8738A true CN102148738A (zh) 2011-08-10

Family

ID=44354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65984A Pending CN102148738A (zh) 2010-02-05 2010-02-05 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97451B2 (zh)
EP (1) EP2512071B1 (zh)
CN (1) CN102148738A (zh)
WO (1) WO201109504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4118A (zh) * 2012-06-06 2012-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签分发方法及设备
CN103618603A (zh) * 2013-11-25 2014-03-05 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4038918A (zh) * 2013-03-05 2014-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蜂窝节点网关、汇聚网关、基站业务开通方法及系统
CN104980362A (zh) * 2014-04-04 2015-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隧道建立方法及设备
WO2016127567A1 (zh) * 2015-02-12 2016-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端到端业务的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027391A (zh) * 2015-03-31 2016-10-12 瞻博网络公司 用于边界网关协议中的标签的语义信息
US9769067B2 (en) 2012-06-06 2017-09-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ffic engineering tunnel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07941B1 (en) * 2012-07-25 2015-04-14 Cisco Technology, Inc. Self-organizing and scalable MPLS VPN transport for LTE
CN104104600B (zh) * 2013-04-01 2018-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sp建立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EP2922252B1 (en) * 2014-03-21 2017-09-13 Juniper Networks, Inc. Selectable service node resources
CN104935506B (zh) * 2014-03-21 2020-03-06 瞻博网络公司 可选择的服务节点资源
US9621429B2 (en) 2014-06-20 2017-04-1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orporating a centralized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SON) in a network
US20160150459A1 (en) * 2014-11-19 2016-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to support heterogeneous network data path discovery
EP3512164B1 (en) * 2016-09-30 2020-12-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seudo wire load sha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L3639481T3 (pl) * 2017-06-12 2022-02-14 Deutsche Telekom Ag Sposób i system ustanowienia ścieżki usługowej w sieci komunikacyjnej
US10924395B2 (en) * 2019-03-19 2021-02-16 Cisco Technology, Inc. Seamless multipoint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mLDP) transport over a bit index explicit replication (BIER) cor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05271A1 (en) * 2007-02-27 2008-08-28 Mustapha Aissaoui Virtual connection route selection apparatus and techniques
CN101505227A (zh) * 2009-03-11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点到多点伪线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631072A (zh) * 2008-07-17 2010-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7210A (zh) * 2003-01-15 2006-04-05 希尔纳公司 用于在光网络上传输分组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7733876B2 (en) * 2005-02-11 2010-06-08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autonomous-system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with autodiscovery and connection signaling
US7710872B2 (en) * 2005-12-14 2010-05-04 Cisco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 for enabling traffic engineering on CE-CE paths across a provider network
WO2007101140A2 (en) * 2006-02-24 2007-09-07 Nortel Networks Ltd. Multi-protocol support over ethernet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US8121126B1 (en) * 2006-09-08 2012-02-21 Juniper Networks, Inc. Layer two (L2) network access node having data plane MPLS
US8705374B1 (en) * 2006-10-31 2014-04-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solating label-switched path impairments
CN101212400B (zh) * 2006-12-25 201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商伪线的双向转发检测会话区分符的方法及系统
US8804534B2 (en) * 2007-05-19 2014-08-12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working between MPLS/IP and Ethernet OAM mechanisms
CN101552711B (zh) * 2008-04-03 201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31548B (zh) 2009-06-24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网络标签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611359B1 (en) * 2009-08-31 2013-12-17 Juniper Networks, Inc. Scaling MPLS across areas of an autonomous system using labeled interior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US8351325B2 (en) * 2010-08-18 2013-01-08 Yr20 Method and system for layer-2 pseudo-wire rapid-deployment service over unknown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05271A1 (en) * 2007-02-27 2008-08-28 Mustapha Aissaoui Virtual connection route selection apparatus and techniques
CN101631072A (zh) * 2008-07-17 2010-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505227A (zh) * 2009-03-11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点到多点伪线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4118B (zh) * 2012-06-06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签分发方法及设备
CN102724118A (zh) * 2012-06-06 2012-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签分发方法及设备
US10554542B2 (en) 2012-06-06 2020-02-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abel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0432514B2 (en) 2012-06-06 2019-10-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ffic engineering tunnel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device
US9893986B2 (en) 2012-06-06 2018-02-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abel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769067B2 (en) 2012-06-06 2017-09-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ffic engineering tunnel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4038918B (zh) * 2013-03-05 2018-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蜂窝节点网关、汇聚网关、基站业务开通方法及系统
CN104038918A (zh) * 2013-03-05 2014-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蜂窝节点网关、汇聚网关、基站业务开通方法及系统
CN103618603A (zh) * 2013-11-25 2014-03-05 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4980362A (zh) * 2014-04-04 2015-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隧道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04980362B (zh) * 2014-04-04 2019-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隧道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05991436A (zh) * 2015-02-12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端到端业务的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6127567A1 (zh) * 2015-02-12 2016-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端到端业务的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991436B (zh) * 2015-02-12 2020-0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端到端业务的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027391A (zh) * 2015-03-31 2016-10-12 瞻博网络公司 用于边界网关协议中的标签的语义信息
CN106027391B (zh) * 2015-03-31 2019-05-21 瞻博网络公司 用于边界网关协议中的标签的语义信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95040A1 (zh) 2011-08-11
US20130003740A1 (en) 2013-01-03
EP2512071A4 (en) 2013-04-03
US9197451B2 (en) 2015-11-24
EP2512071B1 (en) 2015-10-28
EP2512071A1 (en)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8738A (zh) 无缝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标签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931548B (zh) 一种接入网络标签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121126B1 (en) Layer two (L2) network access node having data plane MPLS
US8085791B1 (en) Using layer two control protocol (L2CP) for data plane MPLS within an L2 network access node
US728352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a dedicated label switched path for a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over a label switch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338290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virtual access node in optical access network
CN100525227C (zh) 接入网实现综合业务接入的方法
CN1866868B (zh)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流量管理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12543124B (zh) 专线配置的方法和专线系统
CN111654765B (zh) 业务服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光线路终端
WO2016202086A1 (zh) 网络拓扑加入方法和装置
US20070153799A1 (en) Providing services over hybrid networks
CN102148748B (zh) 伪线路由扩散方法、系统和汇聚节点设备
US20120099598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pseudo wire
US20190158392A1 (en) Service label routing n a network
CN101227752B (zh) 一种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的对等通信方法
US759339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layer-2 VPN information
Lee et al. A design of 10 gigabit 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XG-PON1) architecture based o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
CN213585809U (zh) 专线系统
CN100559755C (zh) 自动发现虚拟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31582B (zh) 一种实现以太网二层伪线仿真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Li et al. Multi-Segment Pseudowires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CN101166147A (zh) 宽带接入服务器对三重服务业务进行控制的装置
US2014020529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Control Data in a Preamble
CA255204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ayer-2 and layer-3 vpn discov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