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8695B - 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8695B
CN102148695B CN201010125706.2A CN201010125706A CN102148695B CN 102148695 B CN102148695 B CN 102148695B CN 201010125706 A CN201010125706 A CN 201010125706A CN 102148695 B CN102148695 B CN 102148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change
message
grade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57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8695A (zh
Inventor
肖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257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869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0755 priority patent/WO201109799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8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8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6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04L41/5006Creating or negotiating SLA contracts, guarantees or penal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方法及系统,此方法主要包括:提供商边缘设备向用户边缘设备提供所有可用服务等级和相应的带宽策略;用户边缘设备向提供商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要求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携带期望服务等级,或同时携带当前服务等级和期望服务等级;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返回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同意更改或拒绝更改的指示。本发明在城域以太网使CE设备可实时获取和更改服务等级,克服了UNI-C只能获取当前服务等级对应的带宽策略且无法主动要求UNI-N实时更改当前服务等级的问题,可以随时要求UNI-N更改服务等级,提高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中以太网业务服务等级领域,尤其涉及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太网的网络容量不断增大,从传统的10/100Mbps发展到1Gbps、10Gbps,更高的40Gbps和100Gbps传输速率的以太网也已经出现;同时以太网的传输距离也不断加长,从传统的100M发展到2KM、10KM,支持80KM甚至更远传输距离的以太网也已经出现。以太网的应用也由于技术的发展而越来越广泛,除了继续在局域网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现在的以太网早已大量应用于城域网甚至更大范围的广域网。
作为国际上最重要的以太网标准化组织之一,城域以太网论坛(MetroEthernet Forum,简称MEF)针对以太网在城域和广域的应用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其中就定义了城域以太网与用户网络的连接参考点用户网络接口(User Network Interface,简称UNI)所需支持的一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的实现技术,其中有一种技术被称为以太网本地管理接口(Ethernet LocalManagement Interface,简称E-LMI),该技术定义了一组以太网帧形式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简称PDU)及配套的信令机制,使得UNI的用户侧端口(简称UNI-C)可以周期性地向UNI的网络侧端口(简称UNI-N)查询,获得UNI-C完成自动配置所需信息,并能够在UNI-N的配置发生变化时第一时间获知变化的发生,及时查询获得UNI-C自动同步更新相关配置所需信息。
图1是城域以太网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户网络与城域以太网通过以太网链路相连,用户网络中与城域以太网直接相连的设备称为用户边缘(Customer Edge,简称CE)设备,UNI-C就位于CE设备上,城域以太网中与用户网络直接相连的设备称为提供商边缘(Provider Edge,简称PE)设备,UNI-N就位于PE设备上。
图2是MEF制定的E-LMI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如图2所示,基于E-LMI技术的UNI-C与UNI-N之间的信令交互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CE设备上电后(通常PE设备一直处于上电状态),UNI-C向UNI-N发送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查询消息,消息内容如下表1所示;
表1
  消息类型:状态查询消息方向:从UNI-C到UNI-N
  消息内容
  协议版本(Protocol Version)
  消息类型(Message Type)
  报告类型(Report Type)
  序列号(Sequence Numbers)
  数据实例(Data Instance)
步骤202:UNI-N向UNI-C回复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消息,消息内容如下表2所示,其中信息元“UNI状态”和“EVC状态”(以太网虚连接,Ethernet Virtual Connection)分别包含有带宽策略子信元(BandwidthProfile Sub-Information Element),携带了基于UNI、基于EVC和基于业务类别(Class of Service,简称CoS)的带宽策略,带宽策略子信元的内容如下表3所示;
表2
  消息类型:状态消息方向:从UNI-N到UNI-C
  消息内容:
  协议版本(Protocol Version)
  消息类型(Message Type)
  报告类型(Report Type)
  序列号(Sequence Numbers)
  数据实例(Data Instance)
  用户网络接口状态(UNI Status)
  以太网虚连接状态(EVC Status)
  CE-VLAN ID与EVC映射关系(CE-VLAN ID/EVC Map)
表3
上表3所示的带宽策略子信元包含如下的共14个字节:
带宽策略子信元ID取值为0x71,带宽策略子信元长度取值为0x0C;
CM(Color Mode)取值0或1,表示该带宽策略是否区分业务帧的颜色;CF(Coupling Flag)在CM取值为1时有效,表示该带宽策略对标识为黄色的业务帧的比特率是基于EIR来限定,还是基于CIR+EIR来限定;Per CoS指示最后一个字节的用户优先级是否有效。
CIR量级与CIR乘数一起表示该带宽策略的承诺信息速率(CommittedInformation Rate,简称CIR),计算公式为承诺信息速率CIR=(CIR乘数)*10(CIR量级)[Kbps]。
CBS量级与CBS乘数一起表示该带宽策略的承诺突发尺寸(CommittedBurst Size,简称CBS),计算公式为承诺突发尺寸CBS=(CBS乘数)*10(CBS 量级)[Kbytes]。
EIR量级与EIR乘数一起表示该带宽策略的超出信息速率(ExcessInformation Rate,简称EIR),计算公式为超出信息速率EIR=(EIR乘数)*10(EIR量级)[Kbps]。
EBS量级与EBS乘数一起表示该带宽策略的超出突发尺寸(ExcessBurst Size,简称EBS),计算公式为超出突发尺寸EBS=(EBS乘数)*10(EBS 量级)[Kbytes]。
最后一个字节的每一比特分别表示该带宽策略是否应用于携带该用户优先级的业务帧。
步骤203:UNI-C根据收到的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消息中的配置信息自动更新本地配置,以保持与UNI-N配置的同步,同时把本地数据实例值更新为收到的状态消息中的数据实例值;
步骤204:经过周期T391(一个可配置的定时器)的时间,UNI-C向UNI-N发送报告类型为E-LMI监测的状态查询消息,其中携带了UNI-C本地的数据实例值,该值同步于收到的UNI-N状态消息中携带的数据实例值;
步骤205:UNI-N向UNI-C回复报告类型为E-LMI监测的状态消息,其中携带了UNI-N本地的数据实例值;
步骤206:UNI-N的配置发生了改变,于是本地的数据实例值增大;
步骤207:经过T391的时间,UNI-C向UNI-N发送报告类型为E-LMI监测的状态查询消息;
步骤208:UNI-N向UNI-C回复报告类型为E-LMI监测的状态消息,其中携带了增大后的UNI-N本地的数据实例值;
步骤209:UNI-C把本地数据实例值更新为收到的数据实例值,触发定时器T391重启,并向UNI-N发送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查询消息,要求全面状态的重新同步;
步骤210:UNI-N向UNI-C回复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消息,其中携带了UNI-N上新的配置信息;
步骤211:UNI-C根据收到的新配置信息自动更改本地配置,与UNI-N的新配置同步;
步骤212:经过T391的时间,UNI-C向UNI-N发送报告类型为E-LMI监测的状态查询消息,其中携带了UNI-C本地的数据实例值;
步骤213:UNI-N向UNI-C回复报告类型为E-LMI监测的状态消息,其中携带了UNI-N本地的数据实例值;
步骤214:再经过(N391-1)*T391(N391是一个可配置的计数器)的时间,UNI-C向UNI-N发送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查询消息;
步骤215:UNI-N向UNI-C回复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消息。
步骤215之后,UNI-C会继续周期性地向UNI-N发送状态查询消息,UNI-N则会回复相应报告类型的状态消息。
其中,步骤206、步骤209、步骤210和步骤211相互关联,开始时间独立于其它周期性的步骤。
利用MEF制定的E-LMI技术,UNI-C可以自动获取UNI-N的当前配置信息并完成自动配置,省略了对于CE设备的大量手工配置工作,提高了当PE设备的配置发生变化时相应更改CE设备配置的效率,并能够有效防止手工错配。但是,按照现有技术方案,UNI-C只能被动接收并同步于UNI-N发送过来的,对应于一种当前使用的服务等级的,包含有基于UNI、基于EVC和基于CoS的一组带宽策略,无法实现由UNI-C向UNI-N主动要求更改当前服务等级和相应带宽策略,并在与UNI-N协商一致后自动完成服务等级和相应带宽策略的更改,而此需求是MEF定义的下一代UNI的主要需求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方法及系统,克服UNI-C只能获取当前服务等级对应的带宽策略且无法主动要求UNI-N实时更改当前服务等级的问题,可以随时要求UNI-N更改服务等级,提高系统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方法,包括:用户边缘设备向提供商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要求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携带期望服务等级,或同时携带当前服务等级和期望服务等级,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返回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同意更改或拒绝更改的指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在收到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的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查询消息后,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消息,并在此状态消息中携带运营商能够提供的所有服务等级和相应的带宽策略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只携带期望服务等级时,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判断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的期望服务等级是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能够提供的服务等级时,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否则,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同时携带当前服务等级和期望服务等级时,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收到后,判断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的当前服务等级是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配置的服务等级,并且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的期望服务等级是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能够提供的服务等级时,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否则,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时,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的指示,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根据新的服务等级自动更改带宽策略配置,并在更改完成后增大本地数据实例值,以触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与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配置的同步。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时,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的指示,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保持原带宽策略配置不变,并立即增大本地数据实例值,以触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与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配置的重新同步。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在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的状态消息中携带带宽策略子信元,并且在宽策略子信元的保留比特中携带运营商能够提供的服务等级以及此服务等级的使能状态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系统,包括用户边缘设备和提供商边缘设备;所述用户边缘设备,用于向提供商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要求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携带期望服务等级,或同时携带当前服务等级和期望服务等级;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用于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返回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同意更改或拒绝更改的指示。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还用于在收到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的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查询消息后,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消息,并在此状态消息中携带运营商能够提供的所有服务等级和相应的带宽策略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还用于在收到的所述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只携带期望服务等级时,判断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的期望服务等级是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能够提供的服务等级时,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否则,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还用于在收到的所述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同时携带当前服务等级和期望服务等级时,判断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的当前服务等级是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配置的服务等级,并且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的期望服务等级是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能够提供的服务等级时,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否则,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还用于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时,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的指示;还用于根据新的服务等级自动更改带宽策略配置,并在更改完成后增大本地数据实例值,以触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与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配置的同步。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还用于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时,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的指示,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保持原带宽策略配置不变,并立即增大本地数据实例值,以触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与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配置的重新同步。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在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的状态消息中携带带宽策略子信元,并且在宽策略子信元的保留比特中携带运营商能够提供的服务等级以及此服务等级的使能状态信息。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定义新的PDU和信令机制,在确保其与现有E-LMI技术的PDU和信令机制兼容的同时,使得UNI-C能够向UNI-N提出实时更改当前服务等级的要求,并与E-LMI技术协同完成两端配置的自动同步更改,实现基于当前可用服务等级,按需实时增大或减小以太网业务带宽;并且通过扩展状态信息中带宽策略子信元的个数和携带的内容,使得UNI-C能够实时获取当前服务提供商所能够提供的所有服务等级,以及每一个服务等级所对应的一组基于UNI、基于EVC和基于CoS的带宽策略。本发明在城域以太网使CE设备可实时获取和更改服务等级,克服了UNI-C只能获取当前服务等级对应的带宽策略且无法主动要求UNI-N实时更改当前服务等级的问题,可以随时要求UNI-N更改服务等级,提高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城域以太网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是MEF制定的E-LMI技术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具体实施例中实时获取和更改服务等级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系统,包括用户边缘设备和提供商边缘设备。
所述用户边缘设备用于向提供商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要求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携带期望服务等级,或者同时携带当前服务等级和期望服务等级。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用于在收到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的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查询消息后,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消息,并在此状态消息中携带运营商能够提供的所有服务等级和相应的带宽策略信息。具体的,在状态消息中带宽策略子信元的保留比特中携带运营商能够提供的服务等级以及此服务等级的使能状态信息。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返回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同意更改或拒绝更改的指示。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还用于在收到的所述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只携带期望服务等级时,判断该要求是否合理,即判断此期望服务等级是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能够提供的服务等级时,同意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否则,不同意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还用于在收到的所述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同时携带当前服务等级和期望服务等级时,收到所述状态更改要求消息后,判断该要求是否合理,即判断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的当前服务等级是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配置的服务等级,并且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的期望服务等级是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能够提供的服务等级时,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否则,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还用于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时,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的指示;还用于根据新的服务等级自动更改带宽策略配置,并在更改完成后增大本地数据实例值,以触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与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配置的同步。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还用于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时,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的指示,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保持原带宽策略配置不变,并立即增大本地数据实例值,以触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与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配置的重新同步。
本发明中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方法包括:提供商边缘设备向用户边缘设备提供所有可用服务等级和相应的带宽策略;用户边缘设备向提供商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要求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携带期望服务等级,或同时携带当前服务等级和期望服务等级;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返回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同意更改或拒绝更改的指示;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同意更改要求时,根据新的服务等级自动更改带宽策略配置,并在更改完成后触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与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配置的同步;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不同意更改要求时,保持原带宽策略配置不变,并立即触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与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配置的同步。
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用户边缘设备获取运营商能够提供的所有服务等级和相应的带宽策略信息;
用户边缘设备获取上述信息的方式为:UNI-C向UNI-N发送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查询消息,UNI-N收到后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消息,并在此状态消息中携带运营商能够提供的所有服务等级和相应的带宽策略信息。
依据E-LMI技术,UNI-N会以N391*T391为周期向UNI-C发送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消息,本发明扩展了该状态消息,允许状态消息中的“UNI状态”和“EVC状态”信息元可分别包含多个串行的带宽策略子信元,即允许状态消息包含多组带宽策略子信元,每一组子信元对应于一种服务等级。每个带宽策略子信元包含服务等级和带宽策略各参数值,对应于同一服务等级的一组带宽策略可以由多个带宽策略子信元携带。UNI-N向UNI-C发送的可用服务等级和相应各组带宽策略,既可以源于手工配置,也可以源于网络集中控制软件依照一定算法的计算结果,这里的算法可以基于城域以太网的网络使用状况,也可以基于特定用户的优先级或信用等级,等等。
UNI-N在向UNI-C发送的带宽策略子信元的保留比特(即第三个字节前5个比特)中携带运营商能够提供的服务等级以及此服务等级的使能(Enabled,简称EN)状态信息。其中,服务等级说明(Service LevelSpecification,简称SLS)信息占用4比特,取值范围从0x0到0xF,表示整数值0到15的服务等级;使能状态信息占用1比特,取值为1或0,表示此服务等级当前在用或备用。
步骤A中扩展了E-LMI技术所定义的状态信息中带宽策略子信元的个数,同时扩展了每个带宽策略子信元所携带的信息内容,使其携带所有可用的服务等级和相应的所有可用的各组带宽策略,并标示出在用和备用的不同。使得UNI-C能够实时获取当前服务提供商所能够提供的所有服务等级,以及每一个服务等级所对应的一组基于UNI、基于EVC和基于CoS的带宽策略。
步骤B,用户边缘设备向提供商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要求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携带期望服务等级,或同时携带当前服务等级和期望服务等级,要求实时更改当前服务等级。
用户边缘设备根据用户网络的网络带宽使用情况,同时基于各可用服务等级对应的一组基于UNI、基于EVC和基于CoS的带宽策略,按照系统设定的算法计算出最符合用户需求的期望服务等级,再写入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
步骤C,提供商边缘设备返回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同意更改或拒绝更改的指示。
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的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只包括期望服务等级时,提供商边缘设备判断该要求是否合理,即判断此期望服务等级是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能够提供的服务等级时,同意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否则,不同意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
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的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同时包括期望服务等级和当前服务等级时,提供商边缘设备判断该要求是否合理,即判断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的当前服务等级是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配置的服务等级,并且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的期望服务等级是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能够提供的服务等级时,同意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否则,不同意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
步骤D,提供商边缘设备根据是否同意服务等级的更改而自动执行不同的操作。
提供商边缘设备同意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时,根据新的服务等级自动更改带宽策略配置,并在更改完成后增大本地数据实例值,基于E-LMI技术触发UNI-C的配置同步更改,即触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与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配置的同步;提供商边缘设备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时,保持原带宽策略配置不变,并立即增大本地数据实例值,以触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与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配置的重新同步。
为了与现有E-LMI技术兼容并利于技术人员实现,本发明所定义的PDU(包括状态更改要求消息和状态更改回复消息)都是符合IEEE 802.3标准的以太网帧,并使用与E-LMI技术定义的PDU相一致的以太网目的MAC地址(Destination MAC Address),即01-80-C2-00-00-07;一致的以太网源MAC地址(Source MAC Address),即发送端口的MAC地址;一致的以太类型(Ethertype),即88-EE。PDU所携带的消息内容位于以太类型之后以太网帧的净负荷区域。
具体实施例:
下面以企业大楼通过城域以太网接入Internet(互联网)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企业大楼通过城域以太网接入Internet的应用中,位于企业大楼的CE设备一般为用户网关路由器,位于城域以太网运营商局端的PE设备一般为网络边缘路由器,用户网关路由器上与网络边缘路由器相连的端口为UNI-C,网络边缘路由器上与用户网关路由器相连的端口为UNI-N。
图3是具体实施例中实时获取和更改服务等级的实现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中,UNI-C与UNI-N之间信令交互的内容和过程既符合E-LMI技术的规定,也增加了本发明新增的交互消息和信令机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用户网关路由器上电后(通常网络边缘路由器一直处于上电状态),UNI-C向UNI-N发送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查询消息;
步骤302:UNI-N向UNI-C回复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消息,其中携带了服务提供商当前可提供的所有服务等级和相应带宽策略信息,以及UNI-N本地的数据实例值;
步骤303:UNI-C根据收到的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消息中的配置信息自动更新本地配置,以保持与UNI-N配置的同步,同时把本地数据实例值更新为收到的状态消息中的数据实例值;
步骤304:经过可配置的发送周期T391的时间,UNI-C向UNI-N发送报告类型为E-LMI监测的状态查询消息,其中携带了UNI-C本地的数据实例值,该值同步于收到的UNI-N状态消息中携带的数据实例值;
步骤305:UNI-N向UNI-C回复报告类型为E-LMI监测的状态消息,其中携带了UNI-N本地的数据实例值;
步骤306:UNI-C收到了来自网管系统或控制软件的指令,要求更改当前服务等级,于是向UNI-N发送状态更改要求消息,消息内容如下表4所示;
表4
  消息类型:状态更改要求消息方向:从UNI-C到UNI-N
  消息内容
  协议版本(Protocol Version)
  消息类型(Message Type)
  报告类型(Report Type)
  当前服务等级(Current SLS)
  期望服务等级(Expected SLS)
  数据实例(Data Instance)
协议版本占用1字节,取值为0x02,表示此消息为不同于E-LMI技术的新定义消息;
消息类型占用1字节,取值为0x71,表示此消息的类型为状态更改要求(Status Request);
报告类型占用1字节,取值为0x04,表示此报告类型为服务等级更改(SLS Modification);
当前服务等级占用4比特,取值范围从0x0到0xF,赋值应来自于当前使用的服务等级;
期望服务等级占用4比特,取值范围从0x0到0xF,赋值应来自于当前可用的服务等级;
数据实例占用4字节,取值为UNI-C的本地数据实例值。
步骤307:UNI-N收到状态更改要求消息后,首先检查其中的当前服务等级是否为UNI-N当前配置的服务等级,然后检查其中的期望服务等级是否为UNI-N当前可配的服务等级,判断是否存在不符情况:
若没有不符情况,则UNI-N向UNI-C回复状态更改回复消息,数据实例取值为UNI-N的本地数据实例值,表示同意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消息内容如下表5所示;
若存在不符情况,则UNI-N向UNI-C回复状态更改回复消息,数据实例取值为UNI-N的本地数据实例值加1,表示拒绝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消息内容如下表5所示。
表5
  消息类型:状态更改回复消息方向:从UNI-N到UNI-C
  消息内容
  协议版本(Protocol Version)
  消息类型(Message Type)
  报告类型(Report Type)
  当前服务等级(Current SLS)
  目标服务等级(Targeted SLS)
  数据实例(Data Instance)
协议版本占用1字节,取值为0x02,表示此消息为不同于E-LMI技术的新定义消息;
消息类型占用1字节,取值为0x79,表示此消息的类型为状态更改回复(Status Response);
报告类型占用1字节,取值为0x04,表示此报告类型为服务等级更改(SLS Modification);
当前服务等级占用4比特,取值为从UNI-C接收到的当前服务等级;
目标服务等级占用4比特,取值为从UNI-C接收到的期望服务等级;
数据实例占用4字节,如前所述,取值根据UNI-N是否同意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而不同。
步骤308:依据上一步骤的判断结果:
若在上一步骤中没有不符情况,UNI-N同意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则UNI-N根据新的服务等级自动更改基于UNI、基于EVC和基于CoS的一组带宽策略配置,在更改完成之后自动增大本地数据实例值,以触发后续步骤中UNI-C与UNI-N新配置的自动同步。
若在上一步骤中存在不符情况,UNI-N拒绝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表明当前UNI-C与UNI-N的配置处于不同步状态,则UNI-N不对配置进行更改,只是自动增大本地数据实例值,以触发UNI-C与UNI-N配置的重新同步。
步骤309:经过T391的时间,UNI-C向UNI-N发送报告类型为E-LMI监测的状态查询消息;
步骤310:UNI-N向UNI-C回复报告类型为E-LMI监测的状态消息,其中携带了增大后的UNI-N本地的数据实例值;
步骤311:UNI-C把本地数据实例值更新为收到的数据实例值,触发定时器T391重启,并向UNI-N发送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查询消息,要求全面状态的重新同步;
步骤312:UNI-N向UNI-C回复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消息,其中携带了UNI-N上的当前配置信息;
步骤313:依据步骤307中UNI-N发送的回复消息:
若UNI-C在步骤307中收到了同意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的回复消息,则UNI-C根据收到的配置信息自动更改基于UNI、基于EVC和基于CoS的一组带宽策略配置,与UNI-N的新配置同步,UNI-C所要求的新的端到端以太网业务服务等级得以实施;
若UNI-C在步骤307中收到了拒绝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的回复消息,则UNI-C根据收到的配置信息重新与UNI-N的配置进行同步,端到端的以太网业务还是沿用UNI-N之前所配置的服务等级。
步骤314:经过T391的时间,UNI-C向UNI-N发送报告类型为E-LMI监测的状态查询消息,其中携带了UNI-C本地的数据实例值;
步骤315:UNI-N向UNI-C回复报告类型为E-LMI监测的状态消息,其中携带了UNI-N本地的数据实例值;
步骤316:再经过(N391-1)*T391的时间,UNI-C向UNI-N发送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查询消息;
步骤317:UNI-N向UNI-C回复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消息,其中携带了服务提供商当前可提供的所有服务等级和相应带宽策略信息。
步骤317之后,UNI-C会继续周期性地向UNI-N发送状态查询消息,UNI-N则会回复相应报告类型的状态消息。
其中,步骤306、步骤307、步骤308和步骤311、步骤312、步骤313相互关联,开始时间独立于其它周期性的步骤,且步骤307可与步骤308同时开始。
本发明的应用场景不限于此,所有采用城域以太网实现的应用,都可以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实现实时获取和更改服务等级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提供商边缘设备在收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的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查询消息后,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消息,其中所述状态消息扩展了E-LMI技术所定义的状态消息中带宽策略子信元的个数,同时扩展了每个带宽策略子信元所携带的信息内容,使其携带所有可用的服务等级和相应的所有可用的各组带宽策略,并标示出在用和备用的不同;
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在收到状态消息并获取在用和备用的服务等级和相应的各组带宽策略后,基于各可用服务等级对应的带宽策略、按照系统设定的算法计算出最符合用户需求的期望服务等级,向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要求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同时携带当前服务等级和期望服务等级;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返回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同意更改或拒绝更改的指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收到所述状态更改要求消息后,判断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的当前服务等级是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配置的服务等级,并且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的期望服务等级是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能够提供的服务等级时,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否则,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时,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的指示,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根据新的服务等级自动更改带宽策略配置,并在更改完成后增大本地数据实例值,以触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与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配置的同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时,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的指示,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保持原带宽策略配置不变,并立即增大本地数据实例值,以触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与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配置的重新同步。
5.一种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系统,包括用户边缘设备和提供商边缘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用于在收到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的报告类型为全面状态的状态查询消息后,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消息,其中所述状态消息扩展了E-LMI技术所定义的状态消息中带宽策略子信元的个数,同时扩展了每个带宽策略子信元所携带的信息内容,使其携带所有可用的服务等级和相应的所有可用的各组带宽策略,并标示出在用和备用的不同;以及用于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返回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同意更改或拒绝更改的指示;
所述用户边缘设备,用于在收到状态消息并获取在用和备用的服务等级和相应的各组带宽策略后,基于各可用服务等级对应的带宽策略、按照系统设定的算法计算出最符合用户需求的期望服务等级,向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要求消息,并在此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同时携带当前服务等级和期望服务等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还用于在收到所述状态更改要求消息后,判断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的当前服务等级是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配置的服务等级,并且状态更改要求消息中的期望服务等级是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当前能够提供的服务等级时,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否则,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还用于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时,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的指示;还用于根据新的服务等级自动更改带宽策略配置,并在更改完成后增大本地数据实例值,以触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与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配置的同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还用于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时,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状态更改回复消息,在此状态更改回复消息中携带不同意所述用户边缘设备更改服务等级的要求的指示,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保持原带宽策略配置不变,并立即增大本地数据实例值,以触发所述用户边缘设备与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配置的重新同步。
CN201010125706.2A 2010-02-09 2010-02-09 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8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5706.2A CN102148695B (zh) 2010-02-09 2010-02-09 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PCT/CN2011/070755 WO2011097999A1 (zh) 2010-02-09 2011-01-28 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5706.2A CN102148695B (zh) 2010-02-09 2010-02-09 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8695A CN102148695A (zh) 2011-08-10
CN102148695B true CN102148695B (zh) 2015-08-19

Family

ID=44367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570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8695B (zh) 2010-02-09 2010-02-09 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8695B (zh)
WO (1) WO2011097999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9691A (zh) * 2005-02-08 2006-08-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请求实现通信服务等级业务的方法
CN1859427A (zh) * 2006-03-21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讯网络中对服务质量进行保障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52211A (zh) * 2006-04-07 2007-10-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通信过程中变更通信服务等级的方法
CN101232339A (zh) * 2008-02-18 2008-07-30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动态服务水平协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610493A (zh) * 2009-06-10 2009-12-23 南京邮电大学 下一代网络中基于用户体验质量策略的计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9691A (zh) * 2005-02-08 2006-08-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请求实现通信服务等级业务的方法
CN1859427A (zh) * 2006-03-21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讯网络中对服务质量进行保障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52211A (zh) * 2006-04-07 2007-10-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通信过程中变更通信服务等级的方法
CN101232339A (zh) * 2008-02-18 2008-07-30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动态服务水平协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610493A (zh) * 2009-06-10 2009-12-23 南京邮电大学 下一代网络中基于用户体验质量策略的计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97999A1 (zh) 2011-08-18
CN102148695A (zh) 201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0990B (zh) 一种基于sdn架构的通信网络多维度资源调控方法和系统
CN102223278B (zh) 一种在非以太链路上启用lldp功能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9787921B (zh) Cdn带宽调度方法、采集及调度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EP2086178B1 (en) Link aggregation method and device, mac frame receiving/sending method and system
US966553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elastic network interface and interconnection
CN103229468B (zh) 分组交换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2739505B (zh) 数据中心网络中对虚拟通道的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1272396B2 (en) Frame aggregation method, network setting frame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5308915A (zh) 用于分布式中继控制协议(drcp)中的网络和门户内链路(ipl)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CN101854268A (zh) Ip网络性能测量、服务质量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618677A (zh) 一种网络流量调整方法及系统
WO2018233580A1 (zh) 一种网络中建立转发路径的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WO2016101444A1 (zh) 一种建立pw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53413A (zh) 一种pbb网络中自动拓扑发现及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01280A (zh) 一种多层虚拟覆盖网络接入方法
CN109428766A (zh) 交换机自动部署的软件定义网络系统及其方法
CN107294864A (zh) 一种物联网降低网络拥塞的方法及路由器
CN101350764B (zh) 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CN105262740A (zh) 一种大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546409B (zh) 一种基于trill网络的处理报文的方法和路由桥
CN102624595B (zh) 一种同轴电缆宽带接入业务数据流的标记方法
CN109167729A (zh) 拓扑发现方法、装置及多业务传输网络系统
CN101808031A (zh) 一种路由器的可信改造方法
CN109195199A (zh) 一种ap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2148695B (zh) 城域以太网中管理服务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