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8660B - 一种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8660B
CN102148660B CN201010119282.9A CN201010119282A CN102148660B CN 102148660 B CN102148660 B CN 102148660B CN 201010119282 A CN201010119282 A CN 201010119282A CN 102148660 B CN102148660 B CN 1021486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ascending control
upper strata
dispatch request
discontinu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92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8660A (zh
Inventor
赵沛
刘建平
孙耀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echip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Nanji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Nanji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Nanjing Branch
Priority to CN2010101192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8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8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8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此方法包括:根据基站侧非连续发射检测的结果及用户设备上报的上行控制信道信息判断用户设备采用的上行控制信道模式,并确定基站侧上报的上行控制信道模式信息。本发明主要针对LTE上行控制信道处理,提出了一种上行控制信道非连续发射检测及模式判断的方法和装置,在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的基础上有效的分离了PUCCH的不同格式,降低了硬件实现的复杂度,节约了硬件实现的资源,提高了基站侧解PUCCH信息的效率,实现了上行控制信道的快速接收处理,为LTE上下行流量提供了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数字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中一种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UCCH)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上行物理信道,PUCCH信道负责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UCI)的周期上报,上行控制信息包括:
HARQ-ACK即交互式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HARQ)的指示信号。当基站发给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的传输块(TB)不能被UE正常解调和解码时,UE会反馈一个否认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简称NAK)信号指示基站重新传递TB块;如果UE能够正常解调和解码,则反馈肯定应答ACK(Acknowledge,简称ACK);
SR即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简称SR),UE向基站申请资源调度的信息。
CQI即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UE向基站反馈当前信道的质量,基站根据CQI级数的反馈,调整当前的调制方式。如果信道质量较高,则可以采用较高阶的调制方式;反之则采用较低阶的调制方式。
PMI即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指示当前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
RI即秩指示(Rank indicator),在发射分集的情况下RI恒等于1;在空间复用下,RI指示为预编码的层数。
不同的控制信息或者控制信息的组合以不同的模式发送。PUCCH支持下面的信息传输组合:
HARQ-ACK在PUCCH模式1a或者1b上传输,和ACK/NACK的比特数相关。
HARQ-ACK复用PUCCH模式1b传输。
SR用PUCCH模式1传输。
HARQ-ACK和SR用PUCCH模式1a或者1b传输。
CQI用PUCCH模式2传输。
另外,在正常CP下,使用PUCCH的模式2a或者2b传输CQI和HARQ-ACK;在扩展CP和正常CP下,使用PUCCH的模式2传输CQI。
当基站要求用户在PUCCH上报HARQ-ACK、SR、CQI信息,会在下行发送这些指示消息。由于链路的原因,UE可能不能正确接收到这些下行指示信息,则UE不能在PUCCH上传输控制信息。基站侧实时进行非连续发射(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简称DTX)检测,判断UE发送的数据是否连续。同时,UE对于不同的上行控制信息(UCI)会选择不同的PUCCH模式进行传输,而在基站侧对不同的传输模式有不同的处理流程,基站侧需要对PUCCH的模式进行判断。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将非连续发射(DTX)和PUCCH模式判断结合的方法,以提高基站侧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提高基站侧的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方法,根据基站侧非连续发射检测的结果及用户设备上报的上行控制信道信息判断用户设备采用的上行控制信道模式,并确定基站侧上报的上行控制信道模式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基站侧在上层下发的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且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基站侧在上层下发的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有效时,进行调度请求检测,在确定用户设备未发出调度请求后,判断上层下发的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并且应答消息发送指示结果为有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调度请求无效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调度请求无效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基站侧在上层下发的同时上报应答消息和信道质量信息的指示无效,在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且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有效,且应答消息发送指示有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时根据邻小区测量接收信号强度进行非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连续发射状态的判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系统,包括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上行控制信道信息获取模块,上报模块,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用于对上行信号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上行控制信道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上行信号中获取上行控制信道信息;上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以及上行控制信道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信息判断用户设备采用的上行控制信道模式,并确定基站侧上报的上行控制信道模式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还用于在上层下发的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且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将检测结果通知至上报模块;所述上报模块,还用于在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在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还包括调度请求检测模块;所述调度请求检测模块,用于在上层下发的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有效时,进行调度请求检测,在确定用户设备未发出调度请求后,通知所述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所述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还用于收到所述调度请求检测模块的通知后,并且判断上层下发的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并且应答消息发送指示结果为有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将检测结果通知至上报模块;所述上报模块,还用于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调度请求无效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调度请求无效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还用于在上层下发的同时上报应答消息和信道质量信息的指示无效,在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且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有效,且应答消息发送指示有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将检测结果通知至上报模块;所述上报模块,还用于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还用于在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时根据邻小区测量接收信号强度进行非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连续发射状态的判决。
本发明主要针对LTE上行控制信道处理,提出了一种上行控制信道非连续发射检测及模式判断的方法和装置,在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的基础上有效的分离了PUCCH的不同格式,降低了硬件实现的复杂度,节约了硬件实现的资源,提高了基站侧解PUCCH信息的效率,实现了上行控制信道的快速接收处理,为LTE上下行流量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非连续发射检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Simultaneous-AN-and-CQI为1且正常循环前缀的模式判断图;
图3是本发明Simultaneous-AN-and-CQI为1且扩展循环前缀的模式判断图;
图4是本发明Simultaneous-AN-and-CQI为0的模式判断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调度请求检测模块,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上报模块;以及与上报模块相连的上行控制信道信息获取模块。
上行控制信道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上行信号中获取上行控制信道信息。
调度请求检测模块用于在上层下发的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有效时,进行调度请求检测,在确定用户设备未发出调度请求后,通知所述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
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用于对上行信号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还用于在上层下发的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且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将检测结果通知至上报模块;还用于收到所述调度请求检测模块的通知后,并且判断上层下发的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并且应答消息发送指示结果为有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将检测结果通知至上报模块;还用于在上层下发的同时上报应答消息和信道质量信息的指示无效,在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且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有效,且应答消息发送指示有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将检测结果通知至上报模块。
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在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时根据邻小区测量接收信号强度进行非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连续发射状态的判决。
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所进行的非连续发射检测是针对移动终端返回的应答消息的检测。
上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以及上行控制信道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信息判断用户设备采用的上行控制信道模式,并确定基站侧上报的上行控制信道模式信息。
上报模块还用于在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在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上报模块还用于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调度请求无效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调度请求无效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上报模块,还用于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根据基站侧非连续发射检测的结果及用户设备上报的上行控制信道信息判断用户设备采用的上行控制信道模式,并确定基站侧上报的上行控制信道模式信息。
基站侧在上层下发的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且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基站侧在上层下发的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有效时,进行调度请求检测,在确定用户设备未发出调度请求后,判断上层下发的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并且应答消息发送指示结果为有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调度请求无效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调度请求无效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本发明中当上层下发参数ACK/NACK和CQI同时发射指示(Simultaneous-AN-and-CQI)为1且正常循环前缀情况下,模式判断的过程如图2所示。根据上层下发的参数包SR周期指示(SR_Period_Flag)、CQI周期指示(CQI_Period_Flag)、ACK/NACK周期指示(ACK_Send_Flag)、ACK/NACK码流个数(uNumAck)开始进行模式判断。
对应于图2,当SR_Period_Flag=0时,模式判断的真值表见表1;当SR_Period_Flag=1时,模式判断的真值表见表2。
表1 当sr_period_flag=0时对应的模式判断
编号 sr_period_flag cqi_period_flag k_send_flag bSimultANAndCqi ucNumOfAck cp_type  使用的资源format_mode 上报结果
1 0 0 x x 2 x form_1b   DTX=1:DTX=1DTX=0:ACK/NACK(2BIT)
2 0 0 x x 1 x form_1a   DTX=1:DTX=1DTX=0:ACK/NACK(1BIT)
3 0 1 0 x x x   form_2 CQI
4 0 1 1 1 2 Normal_Cp   form_2b   CQIACK/NACK 2bit
5 0 1 1 1 1 Normal_Cp   form_2a   CQIACK/NACK 1bit
6 0 1 1 1 2   Extended_Cp   form_2   CQIACK/NACK 2bit
7 0 1 1 1 1   Extended_Cp   form_2   CQIACK/NACK 1bit
8 0 1 1 0 1 x form_1a   DTX=1:DTX=1DTX=0:ACK/NACK(1BIT)
9 0 1 1 0 2 x form_1b   DTX=1:DTX=1DTX=0:ACK/NACK(2BIT)
如图2及表1所示,当SR_Period_Flag为0,CQI_Period_Flag为1,ACK_Send_Flag为0,此时为模式2,输出CQI信息;若ACK_Send_Flag为1,uNumAck为1,输出模式2a,若uNumAck为2,输出模式2b;最后输出ACK/NACK信息和CQI信息。
当SR_Period_Flag为0,CQI_Period_Flag为0,此时要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DTX)。若DTX为1,则上报此信息;若DTX为0,uNumAck为1,输出模式1a,若uNumAck为2,输出模式1b;最后输出ACK/NACK。
表2 当sr_period_flag=1时对应的模式判断
编号   sr_period_flag   SR检测结果 cqi_period_flag ack_send_flag bSimultANAndCqi ucNumOfAck cp_type   使用的资源format_mode 上报结果
  1   1   1   x   0   x   x   x   form1   sr=1
2 1 1 x 1 x 1 x  form_1a   sr=1ack/nack(1bit)
3 1 1 x 1 x 2 x  form_1b   sr=1ack/nack(2bit)
  4   1   0   0   0   x   x   x  No Info   sr=0
5 1 0 0 1 x 1 x form_1a   dtx=1:dtx=1dtx=0:ack/nack(1bit)
6 1 0 0 1 x 2 x form_1b   dtx=1:dtx=1dtx=0:ack/nack(2bit)
7 1 0 1 0 x x x  form_2 上报CQI
8 1 0 1 1 1 1   Normal_Cp  form_2a   上报CQIack/nack(1bit)
9 1 0 1 1 1 2 Normal_Cp  form_2bnpucch (2) 上报CQIack/nack(2bit)
10 1 0 1 1 1 1   Extended_Cp  form_1a   上报CQIack/nack(1bit)
11 1 0 1 1 1 2   Extended_Cp  form_1b   上报CQIack/nack(2bit)
12 1 0 1 1 0 1 x form_1a   dtx=1:dtx=1dtx=0:ack/nack(1bit)
13 1 0 1 1 0 2 x form_1b   dtx=1:dtx=1dtx=0:ack/nack(2bit)
如图2及表2所示,当SR_Period_Flag为1,此时要进行SR检测,过程与DTX检测相同。若SR检测为0,CQI_Period_Flag为1,ACK_Send_Flag为0,则输出模式2同时上报SR=0和CQI信息;若SR检测为0,CQI_Period_Flag为1,ACK_Send_Flag为1,此时uNumAck为1,输出模式2a,若uNumAck为2,输出模式2b;最后上报SR=0、ACK/NACK信息和CQI信息。若SR检测为0,CQI_Period_Flag为0,ACK_Send_Flag为1,此时要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DTX)。若DTX为1,则上报此信息;若DTX为0,uNumAck为1,输出模式1a,若uNumAck为2,输出模式1b;最后输出ACK/NACK信息、DTX=0和SR=0信息;若SR检测为0,CQI_Period_Flag为0,ACK_Send_Flag也为0,则只上报SR=0信息。
当SR_Period_Flag为1,SR检测为1,若ACK_Send_Flag为0,则输出模式1同时上报SR=1;若ACK_Send_Flag为1,uNumAck为1,输出模式1a,若uNumAck为2,输出模式1b;最后上报ACK/NACK、SR=1和DTX=X信息。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中当上层下发参数Simultaneous-AN-and-CQI为1且扩展循环前缀情况下,模式判断的过程如图3所示。其主要过程与图2基本相同,但由于基于扩展循环前缀情况,图3中基站侧确定的PUCCH模式中不包括模式1a和1b。
如图4所示,上层下发参数Simultaneous-AN-and-CQI为0且与循环前缀类型无关的情形下,模式判断的过程如图4所示。其主要过程与图2基本相同,但图4中SR_Period_Flag为0,CQI_Period_Flag为1,ACK_Send_Flag为1时需进行DTX检测;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并且,SR_Period_Flag为1,SR检测结果为0,CQI_Period_Flag为1,ACK_Send_Flag为1时,也需进行DTX检测,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及调度请求无效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非调度请求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本发明中,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时根据邻小区测量接收信号强度进行非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连续发射状态的判决。邻小区测量接收信号强度是多个用户以及噪声的功率和,同噪声分量一样,在一段时间一段时频资源内,是个相对稳定的值。由此避免了在整个码域资源,求解噪声功率的困难,降低了门限比较的复杂度。
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根据已有的目标用户终端(UE)参考序列(CAZAC序列)和正交Walsh序列对数据符号位置上的数据进行解扩;
基站侧接收到的接收信号Y由下列公式描述:
Y=XH+IN
取数据符号位置数据,
Yd=XdHd+IN
用目标UE的参考信号序列和Walsh正交序列解扩,
d ^ ant ue ( 0 ) ( t ) = Σ n = 0 11 Σ l = 0,1,5,6 Y d · r u , v ( α ue ( l , t ) ) * ( n ) · w n oc ( t ) ue * ( l ′ ( l ) )
式中(·)*为复数共轭运算,“.”为同维列向量点对点相乘或标量与列向量相乘。“ant”为接收天线编号,“ue”为用户编号。
步骤b),用已有的目标用户终端(UE)参考序列(CAZAC序列)和正交Walsh序列对导频符号位置上的数据进行解扩;
对参考符号位置数据做相同操作,得
H ~ ant ue ( t ) = Σ n = 0 11 Σ l = 2,3,4 Y p · r u , v ( α ue ( l , t ) ) * ( n ) · w n oc ( t ) ue * ( l ′ ( l ) ) .
所述步骤a)和b)中,通过解CAZAC序列和解WALSH正交序列之后,得到的
Figure GSA00000026580100113
才是将其他正交用户的干扰去除,得到不含干扰的目标用户的信息;
步骤c),根据上面求得的数据符号的解扩数据和导频符号的解扩数据,求取该用户在此物理资源(RB)上的能量;
步骤d),设置门限判决的阈值,进行门限判决;如果非连续发射检测的结果为1则上报此信息(物理层向MAC层上报);如果非连续发射检测的结果为0则继续进行模式判断。
在此步骤d)中,用邻小区测量中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carrier作为一个参数来代替噪声功率,进行DTX判决。RSSIcarrier的计算方法为:
RSSI carrier = Σ n , l , s | Y ( n , l , s ) | 2 K , K为参与计算的子载波个数
在PUCCH的一个RB内,多个用户码分,且相互独立。RSSIcarrier实际上是多个用户以及噪声的功率和,它同噪声分量一样,在一段时间一段时频资源内,是个相对稳定的值。我们通过Carrier RSSI的求取公式确定一个门限Tthreshold
| d ^ ant ue ( 0 ) | 2 + | H ^ ant ue | 2 RSSI carrier > T threshold , 连续发送
| d ^ ant ue ( 0 ) | 2 + | H ^ ant ue | 2 RSSI carrier < T threshold , 非连续发射DTX
步骤e),将非连续发射检测的计算模块作为公共计算模块,通过与上层下发的小区参数和用户终端(UE)参数相结合进行逻辑判断,分离出最终的模式信息。
在此步骤e)中,将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作为模式判断的公共模块,实现了模式判断与非连续发射检测的有效结合,使非连续发射检测信息与模式判断信息同时上报,降低了硬件实现的复杂度,为正确解出PUCCH信息提供了高效的方法。
本发明在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的基础上有效的分离了PUCCH的不同格式,降低了硬件实现的复杂度,节约了硬件实现的资源,提高了基站侧解PUCCH信息的效率,实现了上行控制信道的快速接收处理,为LTE上下行流量提供了保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基站侧非连续发射检测的结果及用户设备上报的上行控制信道信息判断用户设备采用的上行控制信道模式,并确定基站侧上报的上行控制信道模式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站侧在上层下发的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且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道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道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站侧在上层下发的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有效时,进行调度请求检测,在确定用户设备未发出调度请求后,判断上层下发的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并且应答消息发送指示结果为有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道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调度请求无效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道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调度请求无效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侧在上层下发的同时上报应答消息和信道质量信息的指示无效,在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且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有效,且应答消息发送指示有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道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道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时根据邻小区测量接收信号强度进行非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连续发射状态的判决。
6.一种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上行控制信道信息获取模块,上报模块,
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用于对上行信号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
上行控制信道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上行信号中获取上行控制信道信息;
上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以及上行控制信道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信息判断用户设备采用的上行控制信道模式,并确定基站侧上报的上行控制信道模式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还用于在上层下发的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且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将检测结果通知至上报模块;
所述上报模块,还用于在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道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在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道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调度请求检测模块;
所述调度请求检测模块,用于在上层下发的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有效时,进行调度请求检测,在确定用户设备未发出调度请求后,通知所述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
所述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还用于收到所述调度请求检测模块的通知后,并且判断上层下发的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并且应答消息发送指示结果为有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将检测结果通知至上报模块;
所述上报模块,还用于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道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调度请求无效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道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调度请求无效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还用于在上层下发的同时上报应答消息和信道质量信息的指示无效,在调度请求周期指示结果为无效,且信道质量周期指示结果为有效,且应答消息发送指示有效时,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将检测结果通知至上报模块;
所述上报模块,还用于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没有上行控制信道信息传输时,上报非连续发射状态,判断物理上层控制信道上有上行控制信道信息传输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控制信道模式1a或1b,并上报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连续发射检测模块,还用于在进行非连续发射检测时根据邻小区测量接收信号强度进行非连续发射状态以及连续发射状态的判决。
CN201010119282.9A 2010-02-04 2010-02-04 一种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148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9282.9A CN102148660B (zh) 2010-02-04 2010-02-04 一种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9282.9A CN102148660B (zh) 2010-02-04 2010-02-04 一种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8660A CN102148660A (zh) 2011-08-10
CN102148660B true CN102148660B (zh) 2014-05-07

Family

ID=44422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9282.9A Active CN102148660B (zh) 2010-02-04 2010-02-04 一种对上行控制信道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86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8094B (zh) * 2013-05-20 2017-08-1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非连续传输检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8307A (zh) * 2008-09-26 2009-03-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
WO2009100220A2 (en) * 2008-02-08 2009-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signaling over a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N101635987A (zh) * 2008-07-25 2010-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下行接收状态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0220A2 (en) * 2008-02-08 2009-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signaling over a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N101635987A (zh) * 2008-07-25 2010-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下行接收状态的方法
CN101378307A (zh) * 2008-09-26 2009-03-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larification that there is no ACK/NACK multiplexing for configuration 5;Ericsson;《3GPP TSG-RAN1 Meeting #55》;20081114;全文 *
Ericsson.Clarification that there is no ACK/NACK multiplexing for configuration 5.《3GPP TSG-RAN1 Meeting #55》.200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8660A (zh) 201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9969B (zh) 一种harq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ue、基站和系统
CN104247313B (zh) 对各个资源的变化自适应的控制信令传输
CN10180989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检测控制信息的方法
US9008034B2 (en) Base station and broadcast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3248468B (zh) 解调导频信号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2858014B (zh) 控制信令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1682382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CN10326025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3037511B (zh) 一种增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指示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869049B (zh) 传输控制信道指示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139916B (zh) 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78942A (zh) 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493578A (zh) 终端、基站、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N101878610A (zh)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控制信息发送方法
CN102273252A (zh) 针对多个下行链路载波操作的控制信道反馈
CN102468917A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和接收方法、终端以及基站
CN101969663B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205970A (zh) 基站、终端、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1389135B (zh)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利用高速分组接入增强实现寻呼的方法
CN103002579A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312446A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371270A (zh) 一种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08800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HARQ feedback and retransmission
CN103391624A (zh) 一种处理e-pdcch的方法和设备
CN103491640A (zh) 终端设备的调度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ANJING BRANCH OF ZTE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TE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309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057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210012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929

Address after: 210012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No. 68, Bauhinia Road, Yuhuata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Branch of ZTE Corp.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Applicant before: ZTE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07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Patentee after: ZTE Corp.

Address before: 210012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No. 68, Bauhinia Road, Yuhuata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Branch of ZTE Corp.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9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Patentee after: ZTE Corp.

Patentee after: SANECHIP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30

Address after: 518055 Zhongxing Industrial Park, Liuxian Avenue,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NECHIP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Ministry of justice, Zhongxing building,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Patentee before: SANECHIPS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