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3207A - 获取内容的方法及重定向节点 - Google Patents

获取内容的方法及重定向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3207A
CN102143207A CN2010106013717A CN201010601371A CN102143207A CN 102143207 A CN102143207 A CN 102143207A CN 2010106013717 A CN2010106013717 A CN 2010106013717A CN 201010601371 A CN201010601371 A CN 201010601371A CN 102143207 A CN102143207 A CN 102143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registered nodes
content
terminal node
content regist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013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3207B (zh
Inventor
张毅
陈寒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igu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6013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32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3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320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83698 priority patent/WO201207595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3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3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3Data redirection of data network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内容的方法及重定向节点,属于信息领域。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节点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该网络访问请求用于获取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该内容登记节点登记了具有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且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与终端节点的距离小于其它内容登记节点与终端节点的距离;将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节点,使终端节点通过向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查询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以获取所需内容。本发明通过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从而使内容登记节点的选择更具针对性,不仅能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还可减少不必要的远程流量。

Description

获取内容的方法及重定向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获取内容的方法及重定向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网络需求的不断加大,P2P(Peer-to-Peer,点对点)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P2P系统中,终端节点间彼此充当服务器,每个终端节点可以直接连接到其它用户的终端节点上交换文件,以获取所需内容,使得在网络上的沟通变得更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
现有技术中的终端节点在获取内容时,先通过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协议访问Web服务器以获取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其中,内容登记节点在P2P系统中负责登记各终端节点具有什么样的内容,以便在其它终端节点获取内容时提供查询服务。因此,终端节点在获取到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之后,通过向内容登记节点进行内容查询,从而获取到具有所需内容的节点地址,并依此获取内容。
现有技术中的终端节点在获取内容时,由于P2P系统在选择内容登记节点时不具针对性,往往占用较多的网络资源,容易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使内容登记节点的选择更具针对性,从而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远程流量,改善用户体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内容的方法及重定向节点。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取内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节点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所述网络访问请求用于获取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所述内容登记节点登记了具有所述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
根据所述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登记了具有所述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且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与所述终端节点的距离小于其它内容登记节点与所述终端节点的距离;
将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节点,使所述终端节点通过向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查询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以获取所需内容。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重定向节点,所述重定向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节点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所述网络访问请求用于获取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所述内容登记节点登记了具有所述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登记了具有所述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且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与所述终端节点的距离小于其它内容登记节点与所述终端节点的距离;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选择模块选择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节点,使所述终端节点通过向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查询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以获取所需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并将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节点,使终端节点通过向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查询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以获取所需内容,不仅可以使选择的内容登记节点更具针对性,还能减少不必要的远程流量,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的目的,进而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获取内容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获取内容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重定向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重定向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内容的方法,该方法流程具体如下:
101:接收终端节点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该网络访问请求用于获取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该内容登记节点登记了具有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
102: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该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登记了具有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且该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与终端节点的距离小于其它内容登记节点与终端节点的距离;
103:将该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节点,使终端节点通过向该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查询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以获取所需内容。
其中,接收到的终端节点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是终端节点向域名服务DNS设备发送访问网络服务器的域名查询请求并接收到DNS设备返回的本节点地址后发送的,该网络服务器用于提供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
具体地,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具体包括:
将各个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映射为对应的物理位置;
根据各个内容登记节点的物理位置与终端节点的物理位置之间的距离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
进一步地,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之后,还包括:
如果选择出一个以上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则根据各个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负载情况对选择出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进行筛选。
例如,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出离终端节点位置近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为A和B,由于仿真内容登记节点A的负载大于仿真内容登记节点B的负载,因此,为了提高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响应速度,将仿真内容登记节点B的地址返回给终端节点。
可选地,将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节点之前,还包括:
根据网络访问请求向网络服务器请求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
相应地,将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节点,具体包括:
将网络服务器返回的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更改为选择出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并发送给终端节点。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接收终端节点发送的内容提供节点查询请求,该内容提供节点查询请求用于获取具有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
如果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未缓存终端节点所需内容,则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将查找到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返回给终端节点;
如果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缓存了终端节点所需内容,则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将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返回给终端节点,或者,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将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及查找到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一并返回给终端节点。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与终端节点距离小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并将该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节点,使终端节点通过向该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查询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以获取所需内容,不仅使内容登记节点的选择更具针对性,还能减少不必要的远程流量,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另外,在选择出一个以上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时,根据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负载情况对选择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进行筛选,从而可以提高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响应速度,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内容的方法,该方法在不对现有P2P系统提出修改的情况下,实现网络资源使用的优化,进而减少不必要的远程流量,加速内容的传送,改善用户的体验。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以采用本地DNS(DomainName System/Service,域名系统/服务)设备及应用层网关共同完成重定向功能为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具体如下:
201:本地DNS设备接收终端节点发送的访问网络服务器的DNS查询请求,本地DNS设备通过DNS路由线路进行查询之后,向终端节点返回DNS查询结果,该DNS查询结果中携带HTTP ALG(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应用层网关)的地址,以指示终端节点将HTTP ALG作为访问目标;
具体地,终端节点可以为用户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本实施例不对具体的终端节点进行限定。对于DNS设备,除了可以提供域名查询服务,还可以根据域名查询对应的IP地址,而网络服务器能够提供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因而终端节点在向DNS设备发送访问网络服务器的DNS查询请求时,通过在该DNS查询请求中携带网络服务器的域名,即可触发DNS设备根据网络服务器的域名查找网络服务器的IP地址,并通过DNS路由线路返回给终端节点。
由于网络服务器在选择内容登记节点时不具针对性,如果网络服务器提供的内容登记节点与终端节点的距离较远,则终端节点在根据该内容登记节点的查询结果请求获取内容时,将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并增加不必要的远程流量;另外,由于传输距离较远,导致内容的传送速度降低。对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将终端节点原本访问的原内容登记节点重定向到离终端节点位置近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使终端节点向位置近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查询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远程流量,具体过程详见后续步骤。
以网络服务器的地址为IP2,HTTP ALG的地址为IP1为例,则根据该步骤,DNS设备通过DNS路由线路进行查询之后,向终端节点返回的DNS查询结果为HTTP ALG的地址工P1。
202:HTTP ALG接收终端节点根据HTTP ALG的地址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该网络访问请求用于获取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HTTP ALG向网络服务器请求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后,将网络服务器返回的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改为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并发送给终端节点;
其中,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相当于P2P代理,本实施例及其它实施例中提到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和网络服务器返回的内容登记节点均可以理解为P2P系统中的Tracker。也就是说,该步骤中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及网络服务器返回的内容登记节点均具有Tracker所具备的负责登记各终端节点具有什么样的内容,以供其它终端节点在需要获取内容时提供查询服务的功能。具有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节点称为内容提供节点,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及网络服务器返回的内容登记节点均登记了具有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另外,内容登记节点可以存在多个,且替换内容登记节点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是由HTTP ALG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进行选择的,且选择出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与终端节点的距离小于其它内容登记节点与终端节点的距离。
具体选择时,HTTP ALG可先将各个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映射为对应的物理位置;再根据各个内容登记节点的物理位置与终端节点的物理位置之间的距离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其中,物理位置可细化到具体的经纬度,每个地址均可被映射为对应的物理位置,例如,地址1.2.3.4被映射后的物理位置为北纬40度。每个地址与其物理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可被预先存储在一个信息数据库中,则HTTP ALG可通过查询该信息数据库实现将获取到的各个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映射为对应的物理位置,而该信息数据库可预先设置在HTTP ALG中。
例如,如果同时存在5个内容登记节点,则在将这5个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映射为物理位置后,如果有3个内容登记节点的物理位置与终端节点的物理位置处于不同的经纬度,而另外2个内容登记节点的物理位置与终端节点的物理位置处于相同的经纬度,则可认为与终端节点的物理位置处于相同经纬度的2个内容登记节点与终端节点的距离均小于其他内容登记节点与终端节点的距离,因而可将这2个内容登记节点作为选择出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进一步地,在选择出一个以上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之后,还可以根据各个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负载情况对选择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进行筛选,例如,最终在已选择的2个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中筛选出负载较小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登记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时,除了可以根据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负载情况进行筛选,还可以采用其它筛选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地,将网络服务器返回的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更改为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时,本实施例不对更改的具体方式进行限定。以网络服务器返回的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为IP3,而HTTP ALG选择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为IP4,终端节点向HTTP ALG发送的访问网络的请求中携带HTTP://IP1/.Host.pps.com为例,则HTTP ALG在接收到该访问网络的请求后,将HTTP://IP1/.Host.pps.com更改为HTTP://IP2/.Host.pps.com发送给网络服务器,并在接收到网络服务器返回的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IP3之后,将该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IP3更改为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IP4返回给终端节点,使终端节点将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作为内容登记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HTTP ALG向网络服务器请求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并将网络服务器返回的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改为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为可选步骤,之所以采取该步骤,是为了解决格式不兼容的问题。例如,对于终端节点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响应格式是经网络服务器进行特殊处理的,则HTTP ALG需要先向网络服务器请求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以获知响应格式,并根据响应格式将网络服务器返回的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修改为选择出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从而规避格式不兼容的问题。在不存在格式不兼容的问题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也可以在HTTP ALG接收到终端节点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后,由HTTP ALG直接将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节点,从而减少响应时间,提高响应速度。HTTP ALG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向终端节点返回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203: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接收终端节点根据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的内容提供节点查询请求,该内容提供节点查询请求用于获取具有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
针对该步骤,由于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具有负责登记各终端节点具有什么样的内容的功能,因此,仿真内容登记节点能够给出具有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但在此之前,仿真内容登记节点需先确定终端节点需要什么内容,为此,终端节点发送的内容提供节点查询请求中应至少携带所需内容的描述信息,例如,该内容的名称、类型等等,以使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可以根据该内容的描述信息查找能提供该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
例如,终端节点发送的内容提供节点查询请求中携带了所需内容的名称为视频文件X,则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在接收到该内容提供节点查询请求后,在登记过的终端节点中查找具有该视频文件X的终端节点,并将查找到的终端节点作为内容提供节点。
204: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向终端节点返回内容提供节点查询结果;
具体地,当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查找到具有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后,可以直接将查找到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作为内容提供节点查询结果返回给终端节点。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除具有Tracker所具备的功能外,还可以同其它终端节点一样,具备缓存内容的功能。因此,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接收到终端节点发送的内容提供节点查询请求后,先判断自身是否缓存了终端节点所需内容,如果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未缓存终端节点所需内容,则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直接将查找到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作为内容提供节点查询结果返回给终端节点;如果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缓存了终端节点所需内容,该种情况下,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也相当于内容提供节点,则该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在向终端节点返回内容提供节点查询结果时,可以仅将自身的地址返回给终端节点,也可以将自身的地址及查找到的其它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一并返回给终端节点,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在查找到内容提供节点后,还可以对查找到的内容提供节点进行选择,例如,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离终端节点位置较近的内容提供节点。具体选择时,可按照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方式,将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映射为物理位置后,通过比较各个内容提供节点与终端节点的位置距离,选择出离终端节点位置近的内容提供节点。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各个内容提供节点的负载情况对选择出的内容提供节点进行筛选,以进一步实现终端节点在较近的位置获取所需内容。
例如,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查找到的内容提供节点A、B和C均具有终端节点所需的内容,但由于内容提供节点A与终端节点属于不同的网络区域,而内容提供节点B和C与终端节点属于相同的网络区域,因此,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可以选择仅将内容提供节点B和C的地址作为查询结果返回给终端节点。或是将内容提供节点B和C中离终端节点最近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作为查询结果返回给终端节点。
另外,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向终端节点返回的节点查询结果中可以包括多个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本实施例不对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向终端节点返回查询结果的方式进行限定,每个内容提供节点均可作为终端节点的对等节点,则本实施例仅以对等节点列表的形式将查询结果返给终端节点为例,该对等节点列表中包含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
205: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接收终端节点发送的内容获取请求,该内容获取请求用于请求终端节点所需内容;
针对该步骤,终端节点还可以选择向内容提供节点查询结果中的其它内容提供节点发送内容获取请求,该步骤仅以终端节点在接收到内容提供节点查询结果后,选择向仿真内容登记节点请求获取所需内容为例进行说明。如果终端节点选择向查询结果中的其它内容提供节点发送内容获取请求,其它内容提供节点处理内容获取请求的方式同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处理内容获取请求的方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为了使仿真内容登记节点获知终端节点所请求的内容,终端节点发送的内容获取请求中应至少包括所请求的内容的描述信息,本实施例不对内容的具体描述信息进行限定,例如,包括该内容的名称、类型等。
206: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查询自身缓存了该终端节点所请求的内容,则将该内容返回给终端节点。
针对该步骤,由于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缓存了终端节点所请求的内容,因而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在接收到终端节点发送的内容获取请求后,直接将该内容返回给终端节点。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将选择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节点,并在终端节点向仿真内容登记节点进行内容提供节点查询时,通过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内容提供节点,使终端节点可以在离终端节点近的位置获取内容,从而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远程流量;另外,根据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及内容提供节点的负载情况对选择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及内容提供节点进行筛选,从而可以加速内容的传送,改善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定向节点,该重定向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终端节点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该网络访问请求用于获取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该内容登记节点登记了具有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
选择模块302,用于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该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登记了具有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且该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与终端节点的距离小于其它内容登记节点与终端节点的距离;
发送模块303,用于将选择模块302选择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节点,使终端节点通过向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查询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以获取所需内容。
其中,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重定向节点执行重定向操作之前,终端节点将向网络服务器请求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由于网络服务器在向终端节点提供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时,不会考虑内容登记节点与终端节点的位置关系,而本实施例提供的重定向节点为了使终端节点能够向距离终端节点位置近的内容登记节点进行内容查询,将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重定向到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出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而该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不仅登记了具有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且该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与终端节点的距离小于其它内容登记节点与终端节点的距离,因而终端节点向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查询内容提供节点以获取所需内容时,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远程流量。
其中,接收模块301接收到的终端节点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是在终端节点向DNS设备发送访问网络服务器的域名查询请求并接收到DNS设备返回的本节点地址后发送的,该网络服务器用于提供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
具体地,选择模块302,具体用于将各个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映射为对应的物理位置;并根据各个内容登记节点的物理位置与终端节点的物理位置之间的距离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
优选地,选择模块302,还用于在选择出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为一个以上时,根据各个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负载情况对选择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进行筛选。
例如,选择模块302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出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为A和B,由于仿真内容登记节点A的负载大于仿真内容登记节点B的负载,为了提高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响应速度,选择模块402可以根据负载情况将负载大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A筛选出来,使发送模块403将选择模块选择出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B的地址返回给终端节点,因此,终端节点即可从位置近且负载小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B处查询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远程流量,还可提高响应速度,进而加快获取内容的速率。
优选地,参见图4,该重定向节点还包括:
请求模块304,用于根据接收模块301接收到的网络访问请求向网络服务器请求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
相应地,发送模块303,具体用于将网络服务器返回的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更改为选择模块302选择出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并发送给终端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重定向节点之所以向网络服务器请求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并将获取的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改为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是为了解决格式不兼容的问题。例如,对于终端节点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响应格式是经网络服务器进行特殊处理的,则重定向节点需要先向网络服务器请求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以获知响应格式,并根据响应格式将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修改为选择出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从而规避格式不兼容的问题。在不存在格式不兼容的问题时,重定向节点接收到终端节点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后,重定向节点可以直接将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节点,从而减少响应时间,提高响应速度。重定向节点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向终端节点返回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重定向节点可以为P2P系统中的应用层网关ALG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重定向节点,在根据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并将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终端节点,使终端节点通过向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查询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以获取内容,从而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远程流量;另外,在选择出一个以上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时,根据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负载情况对选择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进行筛选,进而加速内容的传送,改善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重定向节点在终端节点获取内容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重定向节点与获取内容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利用软件实现,相应的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光盘或硬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获取内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节点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所述网络访问请求用于获取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所述内容登记节点登记了具有所述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
根据所述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登记了具有所述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且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与所述终端节点的距离小于其它内容登记节点与所述终端节点的距离;
将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节点,使所述终端节点通过向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查询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以获取所需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所述终端节点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是所述终端节点向域名服务DNS设备发送访问网络服务器的域名查询请求并接收到所述DNS设备返回的本节点地址后发送的,所述网络服务器用于提供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具体包括:
将各个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映射为对应的物理位置;
根据各个内容登记节点的物理位置与所述终端节点的物理位置之间的距离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之后,还包括:
如果选择出一个以上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则根据各个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负载情况对选择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进行筛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节点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访问请求向网络服务器请求所述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
相应地,所述将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节点,具体包括:
将所述网络服务器返回的所述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更改为选择出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并将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接收所述终端节点发送的内容提供节点查询请求,所述内容提供节点查询请求用于获取具有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
如果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未缓存所述终端节点所需内容,则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将查找到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返回给所述终端节点;
如果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缓存了所述终端节点所需内容,则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将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返回给所述终端节点,或者,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将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及查找到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一并返回给所述终端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由点对点P2P系统中的应用层网关ALG实现的。
8.一种重定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定向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节点发送的网络访问请求,所述网络访问请求用于获取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所述内容登记节点登记了具有所述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节点的位置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登记了具有所述终端节点所需内容的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且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与所述终端节点的距离小于其它内容登记节点与所述终端节点的距离;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选择模块选择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节点,使所述终端节点通过向所述仿真内容登记节点查询内容提供节点的地址以获取所需内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定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网络访问请求,是所述终端节点向域名服务DNS设备发送访问网络服务器的域名查询请求并接收到所述DNS设备返回的本节点地址后发送的,所述网络服务器用于提供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定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将各个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映射为对应的物理位置;并根据各个内容登记节点的物理位置与所述终端节点的物理位置之间的距离选择仿真内容登记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定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在选择出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为一个以上时,根据各个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负载情况对选择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进行筛选。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定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定向节点,还包括:
请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网络访问请求向所述网络服务器请求所述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
相应地,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网络服务器返回的所述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更改为所述选择模块选择出的仿真内容登记节点的地址,并发送给所述终端节点。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重定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定向节点为点对点P2P系统中的应用层网关ALG。
CN2010106013717A 2010-12-10 2010-12-10 获取内容的方法及重定向节点 Active CN102143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13717A CN102143207B (zh) 2010-12-10 2010-12-10 获取内容的方法及重定向节点
PCT/CN2011/083698 WO2012075954A1 (zh) 2010-12-10 2011-12-08 获取内容的方法及重定向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13717A CN102143207B (zh) 2010-12-10 2010-12-10 获取内容的方法及重定向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3207A true CN102143207A (zh) 2011-08-03
CN102143207B CN102143207B (zh) 2013-10-09

Family

ID=44410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013717A Active CN102143207B (zh) 2010-12-10 2010-12-10 获取内容的方法及重定向节点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3207B (zh)
WO (1) WO201207595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5954A1 (zh) * 2010-12-10 201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内容的方法及重定向节点
WO2013056552A1 (zh) * 2011-10-20 2013-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210195B2 (en) 2011-10-20 2015-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service data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30516A1 (en) * 2004-12-21 2008-06-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P2p Overplay Network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222424A (zh) * 2007-12-24 2008-07-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和该网络中基于内容的调度方法
CN101710871A (zh) * 2009-10-23 2010-05-1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本地调度机制实现p2p流量优化的方法和设备
CN101714987A (zh) * 2009-11-16 2010-05-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P2p播放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23763A1 (en) * 2004-03-12 2006-11-22 THOMSON Licensing Cache server network and method of schedu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files
CN102143207B (zh) * 2010-12-10 2013-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内容的方法及重定向节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30516A1 (en) * 2004-12-21 2008-06-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P2p Overplay Network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222424A (zh) * 2007-12-24 2008-07-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和该网络中基于内容的调度方法
CN101710871A (zh) * 2009-10-23 2010-05-1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本地调度机制实现p2p流量优化的方法和设备
CN101714987A (zh) * 2009-11-16 2010-05-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P2p播放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5954A1 (zh) * 2010-12-10 201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内容的方法及重定向节点
WO2013056552A1 (zh) * 2011-10-20 2013-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210195B2 (en) 2011-10-20 2015-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service dat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75954A1 (zh) 2012-06-14
CN102143207B (zh)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21692A1 (en) Translation of resource identifiers using popularity information upon client request
US20190044787A1 (en) Point of presence management in request routing
EP2266064B1 (en) Request routing
CN101729591B (zh) 一种用户引导装置、系统和方法
JP6146950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コンポーネントを使用してルーティングをリクエスト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8756341B1 (en) Request routing utilizing popularity information
US9003035B1 (en) Point of presence management in request routing
EP2356577B1 (en) Request routing and updating routing information utilizing client location information
CN102047243A (zh) 基于类别请求路由
CN101600000A (zh) IPv6用户访问IPv4站点的数据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3312749B (zh) 一种应用层流量优化服务器的发现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143243A (zh) 动态路由处理方法和装置及其家庭网关
CN105610930A (zh) 一种基于dns的数据优选方法
CN109067936A (zh) 一种域名解析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84223A (zh)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10225144A (zh) 获取及提供服务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管理服务器
CN112866424A (zh) 域名查询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2143207B (zh) 获取内容的方法及重定向节点
EP3422674A1 (en) A method of resolving a domain name by a dns server to a plurality of ip addresses based on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user equipment
KR20100054661A (ko) 복수의 cdn 사업자를 통한 컨텐츠 분배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422469B (zh) IPv4/IPv6流量智能调度方法、装置和调度系统
KR101160542B1 (ko) 복수의 cdn 사업자를 통한 컨텐츠 분배시스템 및 방법, 그 컨텐츠 제공자 네임서버
KR101137249B1 (ko) 복수의 cdn 사업자를 통한 컨텐츠 분배시스템 및 방법, 그 컨텐츠서버
KR101109524B1 (ko) 복수의 cdn 사업자를 통한 컨텐츠 분배시스템 및 방법, 그 컨텐츠 제공자 네임서버
KR20100054660A (ko) 복수의 cdn 사업자를 통한 컨텐츠 분배시스템 및 방법, 그 컨텐츠서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WEIB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1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129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100080 HAIDIAN,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04

Address after: 100080 room 401A, building 27, 1 Xin Lu,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Weib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Z-GOOD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WEIB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2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0 HAIDIAN, BEIJING TO: 100085 HAIDIAN,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19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No. 33 Xiaoying Road 1 1F06 room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IGU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room 401A, building 27, 1 Xin Lu,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Weib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