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1187A - 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1187A
CN102131187A CN2010100343662A CN201010034366A CN102131187A CN 102131187 A CN102131187 A CN 102131187A CN 2010100343662 A CN2010100343662 A CN 2010100343662A CN 201010034366 A CN201010034366 A CN 201010034366A CN 102131187 A CN102131187 A CN 102131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vate network
digital mobile
mobile terminal
network digital
central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343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瑞清
华梓梁
谢晓明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UNGUANG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UNGUANG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UNGUANG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UNGUANG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0343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311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31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11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其方法。通过将IP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中包括一个中心站、通信模块、以及多个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当其中一个移动终端向本区域中的目标移动设备发起通信请求时,该中心站不进行任何处理,由发起通信请求的移动终端直接与目标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如果目标移动终端不在本区域中,则本区域中的中心站将该通信请求转发给目标移动终端所在的中心站,由该中心站将该通信请求发送给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从而扩大了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实际通信距离,并且组网灵活、建设和维护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公众移动通信和专网移动通信是移动通信的两大应用领域。其中公众移动通信为公众所熟知并被广泛使用,例如GSM系统、CDMA系统、3G网络等。
而专网移动通信则以具体的行业应用或某些特定领域的应用为主,其具有公众移动通信系统所无法替代的下述优点。首先,专网移动通信具有独有的用户优先级,也就是说,专网的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并且一般会限制通信时长,因此就可以首先保证高等级用户的通信,从而在紧急事态发生时可以保证调度指挥命令的及时下达;此外,专网移动通信系统的抗损毁性较好,因为其具有多重备份、基站独立工作等特点,所以即便基站与控制中心之间的链路被中断,也可以保证基站内的用户之间的有效通信,而一般的公网移动通信系统只要链路断了就无法再发挥作用了。另外,专网移动通信终端具有一键呼叫功能,也就是说可以真正做到按下PPT开关就可以通话,因此专网移动通信终端的一般呼叫时长都是毫秒级别的,这是非常快捷的;而一般公网移动通信终端的一次呼叫需要按下多个键进行拨号呼叫,因此呼叫建立需要几秒钟甚至十几秒的时间,这在平常看似无所谓,但是在救灾、应急等紧急情况下是很受限的。除了上述优点之外,专网移动通信还具有高可靠保密性、灵活多变的组网功能、一次投入以后不需按月交纳服务费、强大的调度指挥功能及为各行业量身定做的行业应用功能等诸多优点。
专网移动通信目前主要包括对讲机、无中心系统和集群系统三大类。专网移动通信,以其更简单灵活的组网方式、更少的投入、更优的性价比在许多特殊的行业与应用领域中发挥着其它通信系统无法替代的作用。
如上所述,作为移动通信工具,专网移动通信终端与公众网移动电话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然而,在目前的专网移动通信中,终端与终端间的通信距离非常有限,常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通话距离一般为3-5公里,在城区内由于有高大建筑物的阻挡,因此其实际通话距离还会相对短些。
现有技术虽然也在致力于解决实现专网移动通信终端长距离、跨区域通信这一问题,但是现有技术的解决方式主要是在通信系统中引入基站和交换控制中心,并对专网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改造,形成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而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此外,由于基站和交换控制中心位置固定,所以其组网方式也不够灵活。同时,当分布在较广区域内的专网移动通信终端要实现互联互通时,需要架设大量的基站和交换设备,这会导致整个专网移动通信系统的造价十分高昂。
由此可见,采用上述与组建公众移动通信网相同的思路来实现专网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必须花费大量资金用来建设必需的基站设备,其系统造价和灵活性往往无法满足专业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价格比的要求,这成为组建移动通信专网的一大瓶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专网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专网移动通信终端的通信距离较短、跨地域的专网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不畅、组网成本高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以及一种专网数字移动通信方法。
本发明的专网数字移动通信方法包括:将IP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中包括一个中心站、与该中心站通信耦合的通信模块、以及多个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所述每个区域对应于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号段;当位于一个区域中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发起通信请求时,该通信请求通过无线信道发送给本区域中的通信模块以及本区域中的其它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所述本区域中的通信模块将该通信请求发送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本区域中的中心站对该通信请求进行解析,如果该通信请求的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位于同一区域中,则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不对该通信请求进行进一步处理,由发起通信请求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直接与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如果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不在同一区域中,则本区域中的中心站将该通信请求转发给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所在区域中的目标中心站,该目标中心站将该通信请求发送给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
优选地,所述解析步骤包括从通信请求中提取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在预先存储的数据库中根据该号码进行查询,以找到与该号码匹配的条目,然后通过该条目来判断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是否位于同一区域中。
优选地,所述条目包括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以及其所对应的、与其处于同一区域中的中心站的IP地址。
优选地,当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不在同一区域中时,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根据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来在数据库中查询与该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位于同一区域中的目标中心站的IP地址,并通过IP网络将所述通信请求发送到该IP地址所对应的目标中心站。
本发明的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中心站、多个与中心站通信耦合的通信模块,以及与多个通信模块进行通信的多个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所述多个中心站之间通过IP网络通信连接,所述多个中心站分属于多个不同的IP网络区域;每个IP网络区域中具有一个中心站、至少一个通信模块、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模块通信的多个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每个所述中心站包括存储单元、处理单元以及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关于所述多个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和多个中心站的信息;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对应的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其所属的中心站所接收到的通信请求进行解析,如果该通信请求的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接收到该通信请求的中心站位于同一IP网络区域中,则所述处理单元不对该通信请求进行进一步处理,由发起通信请求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直接与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如果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接收到该通信请求的中心站不在同一IP网络区域中,则所述处理单元将该通信请求转发给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所在区域中的目标中心站,该目标中心站将该通信请求发送给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
优选地,所述关于所述多个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和多个中心站的信息包括所述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内的所有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以及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所对应的中心站的IP地址。
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对其所属的中心站所接收到的通信请求进行解析包括:从通信请求中提取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根据该号码进行查询,以找到与该号码对应的中心站的IP地址,从而判断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接收到该通信请求的中心站是否位于同一IP网络区域中。
优选地,当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最初接收到该通信请求的中心站不在同一IP网络区域中时,所述最初接收到该通信请求的中心站根据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来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查询与该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位于同一IP网络区域中的目标中心站的I P地址,并通过IP网络将所述通信请求发送到该IP地址所对应的目标中心站。
优选地,所述中心站使用ACCESS数据库来注册、添加、删除和更新所述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号码和中心站IP地址。
优选地,所述中心站使用UDP协议在IP网络上传输数据。
优选地,所述中心站与所述通信模块之间采用RS232串口通信协议进行串口通信。
优选地,采用MFC的MSCOMM控件实现所述串口通信。
优选地,所述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工作频段为900MHz。
优选地,所述中心站还包括用户界面,所述用户界面用于实现人机交互,以使用户可以通过该用户界面对中心站进行管理。
通过上面描述的技术方案可知,利用具有转发功能的中心站通过IP网络进行通信请求的转发能够将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通信距离有效地延长,使得跨地域的专网移动通信终端之间可以有效地实现互联互通。此外,由于该方案基于IP网络,从而组网简单,不必要求额外的硬件设备支持,因而大大地提高了专网移动通信系统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中心站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通过IP网络实现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之间长距离、跨区域通信的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优选为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简称无中心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IP网络被划分为多个区域A1、A2、A3,每个区域中包括一个中心站CS1、CS2、CS3,与中心站通信耦合的通信模块CM1、CM2、CM3,以及多个专网数字移动终端T,其中每个区域A1、A2、A3分别对应于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号段。
上述中心站CS1、CS2、CS3在整个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把来自于发出呼叫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例如数字对讲机)的数据转发给目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其作用与转发台相同。上述通信模块可以为固定式基站(如CM1、CM3所示)或者是便携式移动台(如CM2所示)。
如图2所示,上述每个中心站CS1、CS2、CS3均包含存储单元1、处理单元2、通信接口3以及用户界面4。所述存储单元1用于存储整个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内的所有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例如数字对讲机)的号码和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所在区域的中心站的IP地址。所述通信接口3用于与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单元2用于对专网数字移动终端T的号码及其所在区域中心站IP地址进行注册、删除、更新,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以及通过IP网络将所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其它区域的中心站。所述用户界面4用于实现人机交互,以使用户可以通过该用户界面4对中心站进行内容添加、删除、改变、特定参数设置等相关操作。
下面对中心站CS1、CS2、CS3的处理单元2进行详细说明。
中心站的处理单元2包括管理模块21、通信控制模块22、传输控制模块23。
其中管理模块21用于管理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T的号码和各中心站的IP地址。所述管理可以采用Access数据库,但并不仅限于采用Access数据库,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其它数据库,如Mysql数据库等。以Access数据库为例,其具有使用简单,费用低廉,对机器配置要求低等特点,其数据库编程接口是MFC ODBC类,所设计的数据库表格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字段——中心站IP地址字段和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号码字段,而同一个IP地址可能要对应许多不同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号码。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它字段,例如中心站所在地字段、专网数字移动终端T是否处于漫游状态等字段。该管理模块21与用户界面4(UI)相接,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用户界面4方便地管理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号码和中心站IP地址,用户可以进行的管理操作包括添加、删除、修改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号码和/或中心站的IP地址。
所述添加优选为:当新增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用户时,添加该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以及其所对应的中心站IP地址。
所述删除优选为:删除上述存储单元1中所存储的不需要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同时删除其所在的整条数据记录。
所述修改优选包括对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号码进行修改和对中心站IP地址进行修改。其中对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号码进行修改优选为:当中心站所在区域中的某一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更换号码时,对上述存储单元1中所存储的相应号码进行修改,而该号码所对应的中心站IP地址则保持不变。而对中心站IP地址进行修改则优选为:当更换另一台机器作为中心站时,将存储单元1中所存储的被更换中心站的IP地址记录全部改为更换后的中心站的IP地址,同时保持与被更换中心站对应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不变。
中心站的通信控制模块22用于使中心站与和该中心站相耦合的通信模块进行串口通信。该通信控制模块22也与用户界面4(UI)相接,以便于用户通过用户界面4设置串口端口号、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等相关内容。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心站与和其相耦合的通信模块之间采用但不仅限于RS232串口进行通信,利用串口的数据传输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由技术人员自行设计所需的数据交换规则,即通信协议。本发明中优选设计的中心站与通信模块间的通信协议如下表1所示。
表1中心站与通信模块间通信协议的设计
Figure G2010100343662D00071
下面对上述协议进行简要的说明:
(1)起始符:起始符为1个字节,取值为0x7E。
(2)源ID:源ID是发送数据(即发起通信请求)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ID,其取值为7位数字串。
(3)目的ID:目的ID是接收数据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ID,其取值为7位数字串,且后4位可以为通配符*,表示该位可以为任意数字。
(4)数据类型:数据类型表示通信数据的用途,根据通信的数据作用的不同,把数据分为以下几类,具体如表2所示:
表2数据类型分类
(5)数据帧说明:占1字节,其说明如表3:
表3数据帧说明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该字节的Bit1只在传输文件、短信息时有意义,传输语音时无意义;Bit2只在传输文件时有意义。传输文件时,第一帧为文件名,从第二帧开始为文件内容。
(6)数据部分长度:数据部分长度指数据部分的长度,其为1个字节,取值为0-255。
(7)数据部分:数据部分为实际传输的数据,其内容可以为空。
(8)校验和:校验和的计算方法为从起始符开始到数据部分的最后一个字节,逐字节求和,然后按模256求余数。
(9)结束符:结束符为1个字节,取值为0x7E。
此外,在实现中心站与和该中心站相耦合的通信模块的串口通信时,本发明优选使用MFC的MSCOMM控件,串口的某些属性是用户可设置的,例如串口的端口选择,串口通信的波特率,以及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的选择等。使用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的一个重要函数是OnComm()函数,这个函数是用来处理串口消息事件的;例如每当串口接收到数据,就会产生一个串口接收数据缓冲区中有字符的消息事件,OnComm()函数就会执行,在OnComm()函数加入相应的处理代码就能实现想要的功能,具体的串口通信过程可以按照上面所提到的串口通信协议来实现。在工作过程中,当中心站接收到串口的数据(即通信请求)时,其可以解析出所接收的数据所表征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ID,即目标ID。因为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是唯一的,所以根据此目的ID查找该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所对应的中心站的IP地址。若查询所得的IP地址就是本地中心站的IP地址,则说明被呼号码就在本区域,此时该中心站不对该通信请求进行处理,而是由发起通信请求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直接与被呼叫(即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否则,如果查询所得的IP地址不是本地中心站的IP地址,则说明被呼号码不在本区域,此时接收到数据的中心站将根据其所查询得到的中心站IP地址来通过Internet将其所接收到的数据(即通信请求)转发到与其所查询得到的中心站IP地址相对应的远端中心站,而该远端中心站在接收到转发数据后,将通过串口将接收到的转发通信请求发送给与该远端中心站所耦合的通信模块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将上述转发的通信请求发送给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
如前所述,每个中心站还包括有传输控制模块23,其用于控制通过IP网络所进行的数据传输。考虑到数据传输的实时性,通过IP网络传输数据时优选采用UDP协议,优选使用但不仅限于使用WINDOWS系统的WINSOCK API网络编程接口。
由于各中心站是对等关系,所以本发明中并没有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为了提高接收数据的成功率和数据传输效率,中心站之间的通信程序使用了两个套接字,一个套接字用来接收数据,另一个用来发送数据,发送和接收数据使用不同的端口。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中使用UDP的数据报套接字编程方案,具体如下:
(1)创建套接字,调用socket函数,socket函数原型为:
SOCKET socket(int af,int type,int protocol);其中intaf为指定网络地址类型;int type为套接字类型;int protocol为指定网络协议,一般取0,表示默认为TCP/IP。
(2)将本地地址和服务端口绑定,这个过程调用bind函数完成,该函数原型为:int bind(SOCKET s,const struct sockaddr*name,int namelen),此处应该注意将主机字节转换为网络字节;此处的SOCKET s为标识未捆绑套接字句柄,const struct sockaddr *name为赋予套接字的地址,int namelen为地址的长度。
(3)当收到串口传来的数据,并查到相应的中心站IP地址后,调用sendto函数发送数据,sendto函数原型为:
int sendto(SOCKET s,const char *buf,int len,int flags);此处的const char *buf为发送数据的缓冲,int len为指明发送的字节数,int flags为标志位,其标识发送数据包不要路由出去或数据应该被带外传送。
(4)接收端等待接收数据,当收到数据时调用recfrom函数接收,函数原型为:
int recfrom(SOCKET s,char *buf,int len,int flags,structsockaddr*from,int*fromlen);此处的char*buf为接收数据缓冲区,int len为指明接收的字节数,int flags为标志位,其标识发送数据包不要路由出去或数据应该被带外传送;struct sockaddr *from为sockaddr结构指针,int*fromlen为指向地址结构长度的指针。
(5)调用closesocket函数关闭套接字,该函数原型为:intclosesocket(SOCKET s)。
在进行UDP编程时,除了根据串口通信协议从串口传来的数据中解出有用的字段(如目的ID),此外并不进行其他处理,而是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全部通过IP网络向与目的ID相对应的远端中心站进行传输。当该远端中心站接收到数据后,通过串口和与其耦合的通信模块进行通信,而对数据的处理则由该远端中心站的通信模块根据串口通信协议来完成。
上述通信模块CM1、CM2、CM3与其所对应的中心站CS1、CS2、CS3之间通信的应用层协议采用AT指令集来实现,全部AT指令集主要分成下述两部分:
(1)串口处理部分:其负责对AT指令的解析及应用(发起呼叫或发送短信)调用(调用呼叫层的函数),并返回结果;负责对收到呼叫层信息(来电、短信数据)以规定的方式在串口中显示;负责DEBUG数据的输出。
(2)协议处理部分:其包括呼叫层、数据链路层、串口应用层;
其中呼叫层用于填写呼叫结构或短信结构,调用呼叫或短信发送程序;
数据链路层用于完成结构体的基本初始化,结合呼叫层传递来的数据按照协议进行打包处理,并把打包数据继续传递到下一层进行″发射″;对从下一层收到的数据按照协议进行解包,并把数据传递到呼叫层。(呼叫层调用串口输出程序输出结果)。
而串口应用层则假设串口的波特率固定,根据模块的要求进行格式设置(例如N81);通过串口的收发数据均为ASCII码,另外规定AT指令均以<CR>结尾。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中AT指令的各模式的应用方式:
(1)初始模式,通信模块CM1、CM2、CM3在正常工作状态情况下将向串口回送OK,表明串口可用;当串口设置完成后,首先发送测试命令,如果返回OK,则说明串口工作正常。
AT指令为:AT
例如:
Test command>
AT
Response>
OK
(2)呼叫模式,由中心站向通信模块发出呼叫指令:串口通讯正常后,就可以进行拨叫通信模块,发送指令,同时对号码合法性进行检查,检查电话位数及号码是否符合规则,如果合法,则进行呼叫。
AT指令为:AT“7位号码”
例如:呼叫号码为1234567
主叫方操作
Test command>
AT1234567
Response>收到对方的回应
ACK/Error/NACK/TIMEOUT
进行呼叫...
被叫方显示
Call in Indicator>RING 1234567
(3)短信模式,在中心站和通信模块之间传送短信息的指令:进行短信发送,发送指令,同时对号码合法性进行检查,检查电话位数及号码是否符合规则,如果合法,进行短信发送,确认对方收到该数据则向串口输出,将收到的短信直接在超级终端显示。
AT指令为:AT+CMGS=“7位号码”
例如:发送短信号码为1234567
Test command>短信发送
AT+CMGS=1234567
Response>如果确认对方收到该数据则向串口输出
OK
Test command>短信息
message test
被叫方显示
message test
(4)挂机模式,通信模块向中心站发出挂机请求:发送指令,进行挂机。
AT指令为:ATAO
例如:
Test command>
ATAO
Response>
Disconnect
(5)其他模式:对不符合语义的指令进行分析处理,并返回ERROR,不进行任何操作。
例如:
Test command>
DFADFA
Response>
ERROR
上面对本发明所述的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下面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具体通信方法。
当位于一个区域中的某一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例如,数字对讲机)拨号发起一次通信请求时,该通信请求通过无线信道发送给本区域中的通信模块以及本区域中的其它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所述本区域中的通信模块将该通信请求发送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本区域中的中心站对所接收到的通信请求进行解析,该解析优选为从所接收到的通信请求中提取被叫(即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即ID),然后在存储单元1中针对该号码进行查询;如果发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与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在同一区域内,则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不对该通信请求进行处理,而是由发起通信请求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直接与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如果发现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不在同一区域中,则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将根据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来查询其所在区域的中心站的IP地址,然后将所接收到的通信请求通过IP网转发到与所查询得到的IP地址相对应的中心站(即目标中心站),该目标中心站将该通信请求发送给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
以上描述的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同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公开内容的各种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本领域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所得到的任何修改、变换、替换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专网数字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IP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中包括一个中心站、与该中心站通信耦合的通信模块、以及多个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所述每个区域对应于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号段;
当位于一个区域中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发起通信请求时,该通信请求通过无线信道发送给本区域中的通信模块以及本区域中的其它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所述本区域中的通信模块将该通信请求发送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
本区域中的中心站对该通信请求进行解析,
如果该通信请求的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位于同一区域中,则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不对该通信请求进行进一步处理,由发起通信请求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直接与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如果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不在同一区域中,则本区域中的中心站将该通信请求转发给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所在区域中的目标中心站,该目标中心站将该通信请求发送给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步骤包括从通信请求中提取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在预先存储的数据库中根据该号码进行查询,以找到与该号码匹配的条目,然后通过该条目来判断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是否位于同一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目包括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以及其所对应的、与其处于同一区域中的中心站的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不在同一区域中时,所述本区域中的中心站根据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来在数据库中查询与该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位于同一区域中的目标中心站的IP地址,并通过IP网络将所述通信请求发送到该IP地址所对应的目标中心站。
5.一种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其包括:多个中心站、多个与中心站通信耦合的通信模块,以及与多个通信模块进行通信的多个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中心站之间通过IP网络通信连接,所述多个中心站分属于多个不同的IP网络区域;每个IP网络区域中具有一个中心站、至少一个通信模块、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模块通信的多个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每个所述中心站包括存储单元、处理单元以及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关于所述多个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和多个中心站的信息;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对应的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其所属的中心站所接收到的通信请求进行解析,如果该通信请求的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接收到该通信请求的中心站位于同一IP网络区域中,则所述处理单元不对该通信请求进行进一步处理,由发起通信请求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直接与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如果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接收到该通信请求的中心站不在同一IP网络区域中,则所述处理单元将该通信请求转发给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所在区域中的目标中心站,该目标中心站将该通信请求发送给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于所述多个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和多个中心站的信息包括所述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内的所有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以及各专网数字移动终端所对应的中心站的IP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对其所属的中心站所接收到的通信请求进行解析包括:从通信请求中提取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根据该号码进行查询,以找到与该号码对应的中心站的IP地址,从而判断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接收到该通信请求的中心站是否位于同一IP网络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5-7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与所述接收到该通信请求的中心站不在同一IP网络区域中时,所述接收到该通信请求的中心站根据所述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号码来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查询与该目标专网数字移动终端位于同一IP网络区域中的目标中心站的IP地址,并通过IP网络将所述通信请求发送到该IP地址所对应的目标中心站。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站使用ACCESS数据库来注册、添加、删除和更新所述专网数字移动终端号码和中心站IP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网数字移动终端的工作频段为900MHz。
CN2010100343662A 2010-01-20 2010-01-20 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21311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343662A CN102131187A (zh) 2010-01-20 2010-01-20 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343662A CN102131187A (zh) 2010-01-20 2010-01-20 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1187A true CN102131187A (zh) 2011-07-20

Family

ID=44269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343662A Pending CN102131187A (zh) 2010-01-20 2010-01-20 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3118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2272A (zh) * 2013-08-12 2013-11-20 科立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两个小型无线专网直通互联的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5323250A (zh) * 2015-11-09 2016-02-10 广东微沃通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tt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8768677A (zh) * 2018-05-02 2018-11-06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广播通信系统
CN113365296A (zh) * 2020-03-05 2021-09-0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中心站的网络配置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2272A (zh) * 2013-08-12 2013-11-20 科立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两个小型无线专网直通互联的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3402272B (zh) * 2013-08-12 2016-06-01 科立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两个小型无线专网直通互联的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5323250A (zh) * 2015-11-09 2016-02-10 广东微沃通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tt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5323250B (zh) * 2015-11-09 2019-02-05 广东微沃通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tt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8768677A (zh) * 2018-05-02 2018-11-06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广播通信系统
CN113365296A (zh) * 2020-03-05 2021-09-0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中心站的网络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13365296B (zh) * 2020-03-05 2022-11-08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中心站的网络配置方法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96033B1 (en) Mobile apparatus enabling inter-network communication
CN101133611B (zh) 用于轮询无线单元的方法
BRPI0612523A2 (pt) entrega de serviços de comunicações em regiões em desenvolvimento
CN100592752C (zh) 利用蓝牙终端进行直接话音电话呼叫的方法
CN101714266A (zh) 一种实现考勤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KR20020028919A (ko) 통신 장치에서 데이타를 라우팅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4023328A (zh) 一种运营商移动蜂窝网络接入系统及相应的通信方法
CN102291699A (zh) 一种ip信息与sms短消息结合的手机短信发送系统及方法
CN101390362A (zh) 包含多个用户应用共享的用户代理的sip多用户媒体客户端
US8571585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a terminal profile
CN102131187A (zh) 专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US20050227682A1 (en) Method of supplying service configuration data to a mobile telephony device by means of a computerized terminal
CN100515132C (zh) 用于在移动网络与无线网络之间漫游的方法和系统
CN102572613A (zh) 一种基于无线互联网的数字对讲系统及方法
JP5518099B2 (ja) ゲートウェイサーバ及び移動通信端末の識別情報を利用した通信路の開設方法
CN101075996B (zh) 一种综合接入网关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101018212B (zh) 支持多种短信业务的综合业务系统及短信业务实现方法
CN202190407U (zh) 一种ip信息与sms短消息结合的手机短信发送系统
CN101389048B (zh) 提供无线通讯装置间传送资料的方法
CN101163147B (zh) Parlay网关到无线智能网协议的适配装置及方法
CN101272423B (zh) 彩铃业务系统中对指定中继电路进行拨号测试的方法
CN100375576C (zh) 非呼叫转移方式实现中国联通g2c业务的装置和方法
CN1956559B (zh) 双模电话发送和接收短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2340761A (zh) 用于数字无线电话-网络语音电话网络漫游的系统与方法
JP4334186B2 (ja) 移動体通信機器によるインターネット電話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