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9103A - 光纤分路器 - Google Patents

光纤分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9103A
CN102129103A CN2011100259934A CN201110025993A CN102129103A CN 102129103 A CN102129103 A CN 102129103A CN 2011100259934 A CN2011100259934 A CN 2011100259934A CN 201110025993 A CN201110025993 A CN 201110025993A CN 102129103 A CN102129103 A CN 102129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able
optical
protection tube
outlet modul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59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斌
刘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entury Ma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entury Ma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0/07028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1088613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entury Ma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entury Ma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259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291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29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91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纤分路器,提供了一种用于接收光学元件的壳体,包括主壳体和盖板。主壳体,包括前壁、后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底壁。前壁包括至少一个光缆入口,用于使第一保护管穿过。保护管穿过前壁而固定,用于接收一个第一光缆。主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由穿过前壁的至少一个开口可拆卸地接收,每个光缆出口模块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孔的前面板。每个孔用于使第二保护管穿过,第二保护管穿过光缆出口模块而固定,用于接收一个第二光缆。光缆出口模块还包括底面板和分别位于底面板的两个侧端的两个侧面板。其中,开口的每个侧壁包括两个侧槽,光缆出口模块的每个侧面板包括两个凸起,用于与两个侧槽配合。公开了一种安装光学元件到壳体的方法。

Description

光纤分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设备。更具体地涉及设计用于高密度应用的光纤模块。
背景技术
在通信界,高容量需求正在迅速增长。该需求部分通过增加使用光纤通信设备而满足。即使光纤设备允许比传统铜传输设备更高的传输速度,该需求需要更高程度的光纤密度。这导致高密度光纤管理设备的发展。光纤分路器是一种光纤通信中无源设备的重要元件。需要开发一种具有高密度和小体积的光纤分路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接收光学元件的壳体,以提供高密度光学模块,特别是高密度光纤分路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接收光学元件的壳体,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主体、至少一个第一光缆、以及多个第二光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缆从所述主体的第一端延伸,所述多个第二光缆从所述主体的相对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延伸,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包括互相配合地限定内部的前壁、后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以及用于安装到所述主壳体的盖板,以封闭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内部;其中,所述前壁包括至少一个光缆入口,所述至少一个光缆入口中的每个用于使第一保护管穿过,所述保护管穿过所述前壁而固定并且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缆中的一个;所述主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由穿过所述前壁的至少一个开口可拆卸地接收,每个光缆出口模块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孔的前面板,所述至少两个孔中的每个用于使第二保护管穿过,所述第二保护管穿过所述光缆出口模块而固定并且用于接收所述多个第二光缆中的一个,所述光缆出口模块还包括底面板和分别位于所述底面板的两个侧端的两个侧面板;其中,所述开口的每个侧壁包括两个侧槽,所述光缆出口模块的每个侧面板包括两个凸起,用于与所述两个侧槽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模块,包括如前述的壳体;至少一个第一保护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保护管中的每个穿过所述壳体的一个光缆入口并且穿过所述前壁而固定;多个第二保护管,所述多个第二保护管中的每个穿过所述壳体的一个光缆出口模块的一个孔并且穿过所述光缆出口模块而固定;以及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主体、至少一个第一光缆、以及多个第二光缆,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主体安装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缆中的每个从所述主体的第一端延伸并且由穿过所述壳体的所述前壁而固定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保护管中的一个接收,所述多个第二光缆中的每个从所述主体相对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延伸并且由穿过所述壳体的一个光缆出口模块而固定的所述多个第二保护管中的一个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如前述的光学模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穿过一个贯穿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前壁的光缆入口放置每个第一保护管,并且在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前壁上固定每个第一保护管;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的一个孔放置每个第二保护管,并且在所述光缆出口模块上固定每个第二保护管;安装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主体至所述主壳体中;将每个第一光缆插入到穿过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前壁而固定的一个第一保护管中;将每个第二光缆插入到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而固定的一个第二保护管中;安装所述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至穿过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前壁的所述开口中;以及安装所述盖板至所述主壳体,用于封闭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内部。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壳体、光学模块和方法,可以获得高密度光学模块,例如高密度分光器,并且通过使用可拆卸的光缆出口模块,光学模块的所述第二光缆能够被容易地控制。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将在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变的更加明显,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接收光学元件的壳体的分解图,示出了该壳体的内部特征;
图2是图1的壳体的前视立体图,其中盖板安装到了主壳体上;
图3是图2的壳体的前视图;
图4是图2的壳体的左视图;
图5是图2的壳体的仰视图;
图6是图2的壳体的后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缆出口模块的后视立体图;
图8是图7的光缆出口模块的前视图;
图9是图7的光缆出口模块的左视图;
图10是图7的光缆出口模块的后视图;
图11是图7的光缆出口模块的俯视图;
图12是图7的光缆出口模块的仰视图;
图13是具有多个第二保护管的光缆出口模块的前视立体图;
图14(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光缆出口模块的后视立体图;
图14(b)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光缆出口模块的后视立体图;
图15是图1的主壳体的前视立体图;
图16是图1的主壳体的后视立体图;
图17是图1的主壳体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的主壳体的前视图;
图19是图1的主壳体的左视图;
图20是夹具保持具有较小尺寸的光学元件的主体的示意图;
图21是夹具保持具有较大尺寸的光学元件的主体的示意图;
图22是具有安装于其上的三个图2所示的壳体的固定装置的前视立体图;
图23是将由图1所示的壳体接收的光学元件的立体图;
图24是包括图1所示的壳体以及安装于其中的光学元件的光学模块的立体图,其中盖板被移除;
图25是图24的光学模块的俯视图;
图26是装配图24所示的光学模块的流程图;
其中,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步骤特征/装置(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至图6示出了用于接收光学元件230的壳体100,光学元件230的示意图示出在图23中。
参考图23,光学元件230包括主体231、两个第一光缆232以及多个第二光缆233。第一光缆232从主体231的第一端234延伸。多个第二光缆233从主体231的相对第一端234的第二端235延伸。多个第二光缆233在靠近主体231的第二端235处被紧压为光纤带236,之后被分离为多个单根的光缆233。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和第二光缆是涂层光纤(裸纤),其直径为250μm。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元件230可以是光纤分路器,其将一个输入信号分为多个相同的输出信号。或者,第一光缆232可以是具有多股光纤的多-股光缆,光学元件230可以是将各个股分离成多个第二光缆中的每个的扇出结构。
图1示出了用于接收光学元件230的壳体100的分解图,示出了壳体100的内部特征。壳体100包括主壳体101和用于安装到主壳体101上以封闭主壳体101的内部190的盖板102,该内部190由前壁103、后壁104、第一侧壁105、第二侧壁106和底壁107限定。
主壳体101包括至少一个穿过前壁103的光缆入口108,每个入口用于一个第一保护管310穿过其中(见图24和25)。第一保护管310穿过前壁103而固定,并且配置成接收光学元件230的一个第一光缆232。
在图1至3中,在光学元件230具有两个第一光缆的情况下,前壁103包括两个光缆入口108,一个用于正常使用,另一个用于备用,如图23所示。如果光学元件230仅有一个第一光缆,一个穿过前壁103的光缆入口108即足够。
在图1中,前壁103限定凹部118,光缆入口108穿过此处。通过在凹部118填充硅胶而固定第一保护管31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光缆入口108和第一保护管310的缝隙之间填充硅胶而固定第一保护管310。应当理解,第一保护管310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例如通过胶带或者紧固结构等。
通常,第一保护管310的内径大于第一光缆232的直径,即第一光缆232以间隙配合插入到第一保护管31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保护管310的内径是500μm,第一光缆232的直径是250μm。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保护管的外径是2mm。
仍参考图1,主壳体101包括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109,模块109可拆卸地由穿过前壁103的开口110接收。每个光缆出口模块109具有前面板112,前面板112具有至少两个孔111。每个孔111被配置成容纳一个第二保护管320(见图13,24和25)。每个第二保护管320穿过光缆出口模块109而固定,并且被配置成接收多个第二光缆233中的一个。第二保护管320穿过光缆出口模块109可以通过硅胶、胶带或者紧固结构等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用硅胶填充孔111和第二保护管320之间的缝隙而固定第二保护管320。通过硅胶固定第二保护管320的成本是较低的。通常,第二保护管320的内径大于第二光缆233的直径,即,第二光缆233以间隙配合被插入第二保护管。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保护管320的内径是500μm,第二光缆233的直径是250μm。
在图1至3中,每个光缆出口模块109包括八个穿过前面板112的孔111。两个开口110位于主壳体101的前壁103上。每个开口110能够接收两个光缆出口模块109。
为了保持壳体100的密度,光缆出口模块109应当被设计得尽可能小。由于光缆的易碎性,一体成型在前壁103上的小的光缆出口模块109使得在壳体100中安装光学元件230较困难,特别是使得将每个第二光缆233插入穿过光缆出口模块109上的孔111的第二保护管320中较困难。因此,本发明的光缆出口模块109设计成可拆卸地由穿过前壁103的开口110接收,以便于安装光学元件230。以下详细描述安装光学元件230于壳体100中的方法。
图7至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缆出口模块109。光缆出口模块109具有前面板112,前面板有布置成4列704的八个孔111以容纳八个第二保护管320。有利地,孔111-1的中心至一个邻近孔111-2的中心距离(见图8)小于第二保护管320的外径的1.5倍。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保护管的外径为2mm。从孔111-1的中心至邻近孔111-2的中心的距离是第二保护管320的直径的1.25倍。在图1、7、8和13中,孔111是正八边形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孔111可以是正方形或者圆形的。可以理解,孔的形状可以是各种类型,不限于上述形状。
可选地,光缆出口模块109还可以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701,位于孔111下方并且向壳体100的内部190延伸,用于支撑由穿过孔111而固定的第二保护管320接收的第二光缆233,如图7所示。参考图7,支架701包括底面板706和分别位于底面板706的两个侧端的两个侧面板707,其使得保护管320的插入和固定较容易。多个槽702形成于底面板706的表面用于与第二保护管320配合。可以施加硅胶以在槽702中固定第二保护管320。支架701还可以包括多个隔板,固定于底面板706上用于分离穿过孔111的每列704的第二光缆233。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隔板703位于两个槽702之间。
在两个侧面板707中的每个上有两个凸起705,用于与形成在开口110的两个相对侧壁119上的两个侧槽113配合(见图1),其使得安装光缆出口模块109至穿过前壁103的开口110较容易且成本较低。应当注意,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安装光缆出口模块109至主壳体101的穿过前壁103的开口110中。凸起705和侧槽113仅为示例目的,凸起705和侧槽113的数量不限于此。
光缆出口模块109可以倒置安装,如图1、15和16所示。在这种情形下,穿过孔111的第二光缆233可以由前壁103的底部支撑或者由安装在下面的另一个光缆出口模块的支架支撑。
应当注意,图7至12示出的支架701仅为示例目的。支架701可以是各种形状。例如,支架701可以仅为底面板706。底面板706的形状可以是平的或者曲面的,如图14(a)和14(b)所示。
应当理解,图1示出的四个光缆出口模块109可以一体成型为一个光缆出口模块。光缆出口模块109上的孔111的总数可以根据不同的容量需要而改变,且取决于不同的设计策略,例如光缆的容易管理等,每个光缆出口模块109可以具有不同数目的孔。
图15至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主壳体101。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5-19所示的主壳体101是整体的壳体。参考图15,示出了主壳体101的立体图,邻近第一侧壁105为位于底壁107上的一体成型的夹具114。夹具114和第一侧壁105限定用于保持光学元件230的主体231的凹部115,如图24和25所示。夹具114包括两个挠性悬臂116,分别位于夹具114的两端117并且向第一侧壁105延伸,用于保持不同尺寸的光学元件230的主体231,如图20和21所示。图20示出了夹具114保持较小尺寸的光学元件230的主体231的示意图。图21示出了夹具114保持较大尺寸的光学元件230的主体231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悬臂116变形以保持大尺寸的王体231。
仍参考图15-19,在主壳体101的内部190有两个位于主壳体101的底壁107上的光缆控制结构,第一光缆控制结构用于引导至少一个第一光缆232在至少一个光缆入口108和光学元件230的主体231之间延伸,以及第二光缆控制结构用于引导多个第二光缆233在光学元件230的主体231和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109之间延伸。
第一光缆控制结构包括第一半径限制器121和第二半径限制器122。参考图24和25,两个第一光缆232,当从光学元件230的主体231的第一端234延伸时,在穿过两个光缆入口108之前,被围绕第一半径限制器121环绕,之后围绕第二半径限制器122环绕。第二光缆233从光学元件230的主体231的第二端235延伸,在通到光缆出口模块109之前被围绕第二半径限制器122环绕。
仍参考图15至17,可选地,主壳体101的内部190也包括四个位于底壁107上的薄壁,限定两个光缆引导槽,用于接收从第二半径限制器122延伸的第二光缆233。第一薄壁123和第二薄壁124限定第一光缆引导槽125,用于接收第二光缆233的一部分。第三薄壁126和第四薄壁127限定第二光缆引导槽128,用于接收第二光缆233的其他部分。第一薄壁123和第二侧壁106限定第三光缆引导槽129,用于接收从第一半径限制器121延伸的两个第一光缆232。
应当注意,主壳体101的内部190内的第一及第二光缆的路线布置仅是示例性的,存在其他布置主壳体101的内部190内的第一及第二光缆的路线的方式。
仍参考图15至17,通过多个凸耳130阻止两个第一光缆232和第二光缆233向上移动。凸耳130可以位于每个薄壁123、124、126及127的顶端。在第二半径限制器122的顶端也有四个凸耳130,用于阻止光缆向上移动。也有两个凸耳130分别位于后壁104和第二侧壁106的内侧。应当注意,图15-17中的凸耳130的位置仅为示例目的。凸耳130可以位于光缆通过的任意处。
应当注意,图15-17中的光缆引导槽仅为示例目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仅设计一个光缆引导槽,用于接收多个第二光缆233。可以通过安装到槽上的盖子阻止多个第二光缆233向上移动。
参考图1、15至17,六个凸起131形成于主壳体101的底壁107上。每个凸起中有第一紧固孔132,用于接收紧固件(例如,指旋螺钉,图中未示出)以安装盖板102于主壳体101。六个对应的第二紧固孔133穿过盖板102而布置,如图2所示。在图1和2中,第一和第二紧固孔132和133被配置成接收螺纹类型的紧固件。应当注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紧固结构安装盖板102至主壳体101。
在每个第一和第二侧壁105、106的外表面上有导轨135,用于使壳体100可滑动地被固定装置210接收,如图22所示。固定装置210容纳三个壳体100。对于每个壳体100,固定装置210有分别位于两个相对侧壁212的内侧的两个槽211,形成与一对导轨135配合的轨道。
应当理解,图22的固定装置210仅为示例目的。固定装置210可以设计成容纳任意数目的壳体100。有光学元件230安装于其上的壳体100可以被安装到任何其他的期望的通信设备。
为了易于安装和取走,主壳体101包括至少一个把手141,从前壁103向壳体100的外部延伸。在图1、2、15至17中,主壳体101包括分别位于前壁103的两端的两个把手141,从前壁103向壳体100的外部延伸。把手141可以与主壳体101一体成型,或者可以通过可拆的闩锁或者紧固件(未示出)安装到主壳体101的前壁103。此外,把手141的形状不限于图1、2、15至17示出的形状。把手141可以是为使用者容易持握的各种形状。
图26示出了装配图24和25示出的光学模块240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2601中,穿过一个贯穿主壳体101的前壁103的光缆入口108放置至少一个第一保护管310中的每个,并且穿过主壳体101的前壁103固定每个第一保护管310,如图24、25所示;
然后,在步骤S2602中,穿过光缆出口模块109的一个孔放置多个第二保护管320中的每个,并且穿过光缆出口模块109固定每个第二保护管320,如图13、24和25所示;
然后,在步骤S2603中,安装光学元件230的主体231至主壳体101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光学元件230的主体231由位于主壳体101的底壁107上的夹具114保持,如图24所示;
然后,在步骤S2604中,插入至少一个第一光缆232中的每个到穿过主壳体101的前壁103而固定的一个第一保护管310中;
在步骤S2605中,插入每个第二光缆233到穿过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109而固定的一个第二保护管320中;
在步骤S2606中,安装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109至穿过主壳体101的前壁103的开口110中;以及
在步骤S2607中,安装盖板102至主壳体101,用于封闭主壳体101的内部190。
可选地,在步骤S2604和S2605之后,插入第一保护管310的至少一个第一光缆232中的每个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器330端接,例如FC型或者SC型连接器等。插入第二保护管320的多个第二光缆233中的每个可以通过第二连接器340端接,例如FC型或者SC型连接器等。第一连接器330和第二连接器340可以是不同类型或者相同类型。在图24和25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都是SC型连接器。
应当注意,图26所示的顺序仅为示例目的。在步骤S2601、S2602和S2603之间的顺序没有限制。步骤S2604和S2605之间的顺序也没有限制。
应当注意,以上描述的是示例仅为示例目的,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所有变化例都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在权利要求中,放置于括号中的附图标记不应当理解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词语“包括”不排除未列出在权利要求或者说明书中的元件或者步骤的存在。在元件之前的词语“一个”不排除多个这类元件的存在。在列出几个部件的装置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的一些可以通过同一个硬件或者软件实现。词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使用不象征任何次序。这些词语应当理解为名称。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接收光学元件的壳体,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主体、至少一个第一光缆、以及多个第二光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缆从所述主体的第一端延伸,所述多个第二光缆从所述主体的相对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主壳体,包括前壁、后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底壁,其互相配合地限定内部;以及
盖板,用于安装到所述主壳体上,以封闭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内部;
其中,所述前壁包括至少一个光缆入口,所述至少一个光缆入口中的每个用于使第一保护管穿过,所述保护管穿过所述前壁而固定并且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缆中的一个;
所述主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可拆卸地由穿过所述前壁的至少一个开口接收,每个光缆出口模块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孔的前面板,所述至少两个孔中的每个用于使第二保护管穿过,所述第二保护管穿过所述光缆出口模块而固定并且用于接收所述多个第二光缆中的一个,所述光缆出口模块还包括底面板和分别位于所述底面板的两个侧端的两个侧面板;
其中,所述开口的每个侧壁包括两个侧槽,所述光缆出口模块的每个侧面板包括两个凸起,用于与所述两个侧槽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孔中的一个孔的中心至另一个相邻孔的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保护管的外径的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板包括位于其表面的多个槽,用于与所述多个第二保护管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每个光缆出口模块包括多个位于所述底面板上的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底壁上的一体成型的夹具,所述夹具和所述第一侧壁限定用于保持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主体的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两个挠性悬臂,分别位于所述夹具的两端且向所述第一侧壁延伸,用于保持不同尺寸的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主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底壁的第一光缆控制结构,用于引导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缆在所述至少一个光缆入口和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主体之间延伸;以及
位于所述底壁的第二光缆控制结构,用于引导所述多个第二光缆在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主体和所述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之间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缆控制结构包括第一半径限制器和第二半径限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缆控制结构包括第二半径限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缆控制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光缆引导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导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用于使所述壳体可滑动地被固定装置接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把手,从所述前壁向所述壳体的外部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包括两个开口,所述主体包括四个光缆出口模块,每个开口配置成接收两个光缆出口模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每个光缆出口模块包括八个穿过所述前面板的孔。
15.一种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
至少一个第一保护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保护管中的每个穿过所述壳体的一个光缆入口并且穿过所述前壁而固定;
多个第二保护管,所述多个第二保护管中的每个穿过所述壳体的一个光缆出口模块的一个孔并且穿过所述光缆出口模块而固定;以及
光学元件,包括主体、至少一个第一光缆、以及多个第二光缆,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主体安装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缆中的每个从所述主体的第一端延伸并且由穿过所述壳体的所述前壁而固定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保护管中的一个接收,所述多个第二光缆中的每个从所述主体的相对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延伸并且由穿过所述壳体的一个光缆出口模块而固定的所述多个第二保护管中的一个接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插入所述第一保护管的第一光缆由第一连接器端接,每个插入所述第二保护管的第二光缆由第二连接器端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块是分光器,将一个输入信号分成多个相同的输出信号。
18.一种装配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模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穿过一个贯穿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前壁的光缆入口放置每个第一保护管,并且在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前壁上固定每个第一保护管;
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的一个孔放置每个第二保护管,并且在所述光缆出口模块上固定每个第二保护管;
安装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主体至所述主壳体中;
将每个第一光缆插入到穿过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前壁而固定的一个第一保护管中;
将每个第二光缆插入到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而固定的一个第二保护管中;
安装所述至少一个光缆出口模块至穿过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前壁的所述开口中;以及
安装所述盖板至所述主壳体,用于封闭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内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主体至所述主壳体中的步骤包括:
通过使用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底壁上的用于保持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主体的夹具,安装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主体至所述主壳体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第一连接器端接插入所述第一保护管中的每个第一光缆;以及
使用第二连接器端接插入所述第二保护管中的每个第二光缆。
CN2011100259934A 2010-01-20 2011-01-20 光纤分路器 Pending CN1021291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59934A CN102129103A (zh) 2010-01-20 2011-01-20 光纤分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0/070289 2010-01-20
PCT/CN2010/070289 WO2011088613A1 (en) 2010-01-20 2010-01-20 Housing, optical module including housing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optical module
CN2011100259934A CN102129103A (zh) 2010-01-20 2011-01-20 光纤分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9103A true CN102129103A (zh) 2011-07-20

Family

ID=44267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59934A Pending CN102129103A (zh) 2010-01-20 2011-01-20 光纤分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2910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4905A (zh) * 2013-08-09 2013-10-23 昆明华视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轨式光纤分路器出口模块
CN111801614A (zh) * 2018-03-30 2020-10-20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线缆扇出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4905A (zh) * 2013-08-09 2013-10-23 昆明华视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轨式光纤分路器出口模块
CN111801614A (zh) * 2018-03-30 2020-10-20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线缆扇出装置及其方法
US11428888B2 (en) 2018-03-30 2022-08-30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Cable fan-out arrangements and methods therefo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69350B2 (en) Terminal enclosure with modular aspects and module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terminal enclosure
US20210041652A1 (en) Fiber optic closure
US10802236B2 (en) Fiber optic enclosure for retrofitting pedestals in the field
CN102087392B (zh) 光纤分路器模块
CA2750171C (en) A system for an internal rotating storage spool combined with top and bottom cable access in a fiber distribution terminal
US9513451B2 (en) Optical fibre distribution enclosure
US20200088964A1 (en) Mechanical cable entry port
US11194112B2 (en) Cable fix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US20120189259A1 (en) Pre-terminated fiber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KR20170048241A (ko) 듀플렉스 및 평행한 멀티-섬유 솔루션 사이의 이행을 위한 광 섬유 솔루션
US11815726B2 (en) Fiber optic closure terminals with increased versatility
US10444458B2 (en) Optical fiber management
US8886005B2 (en) Adapter retaining systems
AU2007267993A1 (en) Multi-directional optical splice organizer
CN102129103A (zh) 光纤分路器
WO2011088613A1 (en) Housing, optical module including housing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optical module
CN202083818U (zh) 接收光学元件的壳体及包含该壳体的光学模块
EP2783247B1 (en) Enclosure-less fiber optic terminals
US20160252695A1 (en) Fiber termination point with overlength storage
KR20100032733A (ko) Fdf 광분배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