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3360A - 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及移动站 - Google Patents

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及移动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3360A
CN102123360A CN2010101882881A CN201010188288A CN102123360A CN 102123360 A CN102123360 A CN 102123360A CN 2010101882881 A CN2010101882881 A CN 2010101882881A CN 201010188288 A CN201010188288 A CN 201010188288A CN 102123360 A CN102123360 A CN 102123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robability
signal
wireless messaging
messag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82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3360B (zh
Inventor
林耿仲
蔡宗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23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3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3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3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46Monitoring;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及移动站。所述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包含:当传送信息且发生第一切换时,评估网络状况以产生指示信号;以及根据指示信号重传信息。所述移动站包含:收发器,用于传送以及接收多个信号;无线资源管理子层,用于当收发器正传送信息且发生第一切换时,评估多个网络状况以产生指示信号;以及短消息呼叫管理子层,用于引导收发器以根据指示信号重传信息,其中,指示信号在无线资源管理子层中产生。以上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及移动站能够根据网络状况重传已终止的信息,从而高效地进行信息发送及/或接收。

Description

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及移动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及移动站,特别是关于一种根据网络状态传送数据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以及应用所述无线消息传递方法的移动站。
背景技术
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e Service,以下简称为SMS)允许移动用户之间交换信息,且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允许将信息广播到所有移动用户。信息被发送到提供存储转发机制(store-and-forward mechanism)的短消息服务中心(ShortMessage Service Centre,以下简称为SMSC)。如果信息的接收者是不可达的(reachable),SMSC则将此信息排入队列(queue),并在稍后重传。有鉴于无线资源(radio resource,以下简称为RR)管理层的容量,SMS信息被一段段的发送。当移动站开始透过基站向SMSC发送信息,且发生切换时,移动站将停止信息的发送且网络将丢弃(discard)此信息中的已发送片段。同时,移动站启动定时器来计时,直到达到预定时间(例如,14~23秒,此定时器的值并没有定义于规格“3GPP TS 24.011”或规格“3GPP TS 51.010-1”之中)。当达到预定时间时,移动站将整个信息重新发送到新基站。当移动站将信息重新发送到此新基站,且发生另一切换时,移动站再次停止信息的发送且在计时到预定时间后重传。如果确定此信息的发送程序已经失败多次,移动站将不再发送此信息且将失败通知报告给用户。
此外,当移动站通过基站从SMSC接收信息,且在移动站传送此已接收信息的确认信号之前发生切换时,由于移动站传送的确认信号没有被接收,因此,网络可能尝试向移动站重新发送此信息。其结果是,移动站将反复地接收同一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特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包含:当传送信息且发生第一切换时,评估网络状况以产生指示信号;以及根据指示信号重传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提供了一种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包含:当移动站从网络接收信息,且在移动站成功的传送已接收信息的确认信号之前发生第一切换时,评估网络状况以产生指示信号;以及根据指示信号传送确认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提供了一种移动站,包含:收发器,用于传送以及接收信号;无线资源管理子层,用于当收发器正传送信息且发生第一切换时,评估网络状况以产生指示信号;以及短消息呼叫管理子层,用于引导收发器以根据指示信号重传信息,其中,指示信号在无线资源管理子层中产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提供了一种移动站,包含:收发器,用于传送以及接收通信信号;无线资源管理子层,用于当收发器接收信息,且在收发器传送已接收信息的确认信号之前发生第一切换时,评估网络状况以产生指示信号;以及短消息呼叫管理子层,用于引导收发器以根据指示信号传送确认信号,其中,指示信号在无线资源管理子层中产生。
以上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及移动站,能够根据网络状况重传已终止的信息,从而可以高效地进行信息发送及/或接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站网络状况的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确定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功率,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概率的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比较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与从邻接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概率的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确定当前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质量,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概率的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网络状况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代特定的元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是一个开放式的用语,因此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第一装置可以直接电气连接于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第二装置。
本申请使用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以下简称为GSM)网络系统的术语,例如,移动站以及基站;然而,本申请并不仅限于GSM网络系统。本申请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以及实施此方法的手持装置也可以应用在其他网络系统中,例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以下简称为UMTS)以及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以下简称为LTE)。因此,移动站代表了任意一个具有收发器的手持装置,其中,此收发器能够与无线网络通信,且基站代表了无线网络中的任意一个无线通信站(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ation),例如,节点B(Node B)或演进型节点B(eNode B)。
请参阅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100的示意图。在此实施方式中,移动站使用无线消息传递方法100,且无线消息传递方法100是移动站发起(mobile originating,以下简称为MO)的范例。GSM网络通信协议的第三层被划分为多个子层,包含:呼叫管理(Call Management,以下简称为CM)子层、移动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以下简称为MM)子层以及RR管理子层。各子层负责不同的功能。为了执行由GSM网络支持的功能,例如,进行电话呼叫或发送SMS信息,较高的子层可以发出命令以通知较低的子层来相应的传送信号。RR管理子层负责维持移动站与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以下简称为BSC)之间的连接以及建立或者释放通信信道,RR管理子层也负责无线管理,例如,功率控制、不连续传送、信号传送的时序提前(timing advance)以及切换等。MM子层负责移动管理,以使GSM网络得知移动站的当前位置,MM子层也负责鉴别以及加密(authentication andciphering)。CM子层负责呼叫控制,例如,呼叫的建立或者释放,以及语音或传真通信的选择。CM子层也负责增值服务(supplementary service,以下简称为SS)管理以及SMS管理。其中SMS本身又分成四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以下简称为AL)、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以下简称为TL)、中继层(Relay Layer,以下简称为RL)、以及连接管理层(Connection Management Layer,以下简称为CM)。如图1所示,SM-CM子层负责SMS管理的CM子层。
根据无线消息传递方法100,RR管理子层评估移动站的网络状况,从而在SMS信息的传送因为一个事件(例如,切换或分配任务(assignment))而失败时,产生指示信号Sid。SM-CM子层根据指示信号Sid发出命令,来请求信息重传。
在图1中,当用户欲通过网络(即,图中所示的NW)发送信息(即,图中所示的RP-DATA)时,SM-CM子层接收请求(即,图中所示的SMCP_EST_REQ)。SM-CM子层将MM子层建立(short-message-establish)请求(从而传输短消息)(如图中所示的MMSMS_EST_REQ)发送到MM子层。随后,若连接建立,MM子层向SM-CM子层回复MM子层确认请求(即,如图中所示的MMSMS_EST_CNF)。当SM-CM子层接收到MMSMS_EST_CNF时,其向MM子层发送数据请求(即,如图中所示的MMSMS_DATA_REQ),来请求MM子层在已建立的连接上发送信息(即,图中所示的CP-DATA)。随后,MM子层将CP-DATA传送到RR管理子层,且RR管理子层通过无线电信号将此信息传送到网络中。
当RR管理子层通过基站将信息传送到SMSC,且发生第一切换时,RR管理子层将终止此信息传送。随后,RR管理子层评估移动站的网络状况,以产生指示信号Sid到SM-CM子层。举例而言,当完成第一切换时,RR管理子层评估移动站与基站之间的网络状况,以决定网络状况是否足够良好来重传此信息。换句话说,RR管理子层评估移动站与基站之间的网络状况,以产生评估结果。RR管理子层基于此评估结果产生指示信号Sid到SM-CM子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果评估结果指示了网络状况足够良好,RR管理子层发送指示信号Sid到SM-CM子层,来指示SM-CM子层可以立即重传信息。否则,RR管理子层将不产生指示信号Sid,并继续评估网络状况,直到网络状况良好到足以重传信息。此外,当已产生指示信号Sid时,SM-CM子层可以停止重试定时器(retry timer),其中,当发生第一切换时,此重试定时器开始计时。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RR管理子层产生指示网络状况的指示信号Sid,用于SM-CM子层来决定重传方法。举例而言,SM-CM子层根据指示信号Sid决定立即重传信息、尽力发送此信息、或是继续依赖定时器来重传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网络状况来重传已终止的信息,而不必通过重试定时器计时到固定时间周期来重传已终止的信息。
请参考图2。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站网络状况的评估方法200的流程图。其中,评估方法200可以评估移动站的网络状况,来决定是否立即重传信息。只要可以获得基本相同的结果,图2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不必与图中所示的顺序一致,也不必连续,也就是说,其中可以插入其他步骤。评估方法20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201:决定是否已完成第一切换;
步骤202:当已完成第一切换时,决定是否成功传送整个信息;
步骤203:当没有完整传送整个信息时,评估第二切换发生在移动站上的概率;如果此概率低于标准,进入步骤204,如果此概率不低于标准,进入步骤205;
步骤204:立即重传信息;
步骤205:等待用于重传的重试定时器。
当已完成第一切换,且没有将信息成功地传送到基站时,移动站根据标准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在移动站上的概率,其中,此标准是预定阈值,其指示了在第一切换后发生第二切换的概率。当此概率低于标准时,表示移动站与当前基站之间的路径(即,网络状况)比较稳定,移动站立即重传信息。否则,移动站不会立即重传信息。需要注意,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评估移动站网络状况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RR管理子层决定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确定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功率,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概率的评估方法300的流程图。只要可以获得基本相同的结果,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不必与图中所示的顺序一致,也不必连续,也就是说,其中可以插入其他步骤。此外,应该注意,当完成第一切换时,当前服务小区是对应于移动站的服务小区。评估方法30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01:决定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是否大于预定功率阈值,其中,当前基站对应于当前服务小区;当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大于预定功率阈值时,进入步骤302,以及当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不大于预定功率阈值时,进入步骤304;
步骤302:确定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标准;
步骤303:立即重传信息;
步骤304:确定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不低于标准;
步骤305:不要立即重传信息;
当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大于预定功率阈值时,表示移动站可能靠近(close)当前基站,且网络状况足够良好以将信息重传到当前基站。在这种情形下,移动站立即重传信息。否则,移动站不会立即重传信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RR管理子层将从当前基站(对应于当前服务小区)接收的信号的功率与从一个或多个邻接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相比较,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比较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与从邻接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概率的评估方法400的流程图。只要可以获得基本相同的结果,图4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不必与图中所示的顺序一致,也不必连续,也就是说,其中可以插入其他步骤。此外,应该注意,当完成第一切换时,当前服务小区是对应于移动站的服务小区。评估方法40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401:决定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与从邻接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之间的比值是否大于阈值;当此比值大于阈值时,进入步骤402,以及当此比值不大于阈值时,进入步骤404;
步骤402:确定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标准;
步骤403:立即重传信息;
步骤404:确定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不低于标准;
步骤405:不要立即重传信息;
类似的,当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远大于从任意一个邻接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例如,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比从最靠近的邻接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大10dB)时,表示网络状况足够良好以将信息重传到当前基站。在这种情形下,RR管理子层产生并发送指示信号Sid到SM-CM子层,SM-CM子层决定立即重传信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将当前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质量与预定质量阈值相比较,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确定当前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质量,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概率的评估方法500的流程图。只要可以获得基本相同的结果,图5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不必与图中所示的顺序一致,也不必连续,也就是说,其中可以插入其他步骤。此外,应该注意,当完成第一切换时,当前服务小区是对应于移动站的服务小区。评估方法50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501:决定当前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质量是否高于预定质量阈值;当前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质量高于预定质量阈值时,进入步骤502,以及当前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质量不高于预定质量阈值时,进入步骤504;
步骤502:确定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标准;
步骤503:立即重传信息;
步骤504:确定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不低于标准;
步骤505:不要立即重传信息;
当前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质量高于预定质量阈值(例如,3)时,表示移动站与当前基站之间的路径可能比较通畅或者比较稳定,且网络状况足够良好以将信息重传到基站。在这种情形下,RR管理子层产生并发送指示信号Sid到SM-CM子层,且SM-CM子层指导收发器来立即重传信息。除了本发明图3-5所示的实施方式之外,移动站也可以通过检测其运动或者移动性来决定网络状况,例如,通过检测移动站的速度或者速率,来判断其为静止(stationary)、慢速运动还是快速运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确定移动站为静止时,网络状况被认为为稳定,且将当前重传信息传送到基站具有更高的成功可能性。在这种情形下,移动站可以立即重传信息,而无须等待重试定时器。
应该注意,本发明并不仅限于独立地实施评估方法300、400、500以及运动或移动性的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考虑上述方法中的两种以上的判断或评估结果来评估网络状况。此外,应该注意,第一切换及/或第二切换可以是小区内切换、小区间切换、外部切换以及信道分配中的一种。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网络状况评估方法600的流程图。其中,评估方法600考虑了两种以上的判断或评估结果。只要可以获得基本相同的结果,图6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不必与图中所示的顺序一致,也不必连续,也就是说,其中可以插入其他步骤。评估方法60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601:决定移动站当前是否处于运动状态(moving status);如果是,进入步骤602,否则进入步骤606;
步骤602: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当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标准时,进入步骤603,以及当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不低于标准时,进入步骤605;
步骤603:确定信息的大小;当信息的大小小于第一预定大小阈值时,进入步骤604,以及当信息的大小不小于第一预定大小阈值时,进入步骤605;
步骤604:立即重传信息;
步骤605:不要立即重传信息;
步骤606: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当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标准时,进入步骤604,以及当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不低于标准时,进入步骤607;
步骤607:决定信息的大小;当信息的大小小于第二预定大小阈值时,进入步骤604,以及当信息的大小不小于第二预定大小阈值时,进入步骤605;
当在预定时间(例如,5秒)内,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与从邻接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变化比较稳定时,产生第一结果以指示移动站处于静止状态。否则,第一结果指示移动站处于运动状态(步骤601)。当移动站处于运动状态时,可以实施以上所述的评估方法300、400以及500,用于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来产生第二结果。当第二结果指示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小于标准时(步骤602),指示信号Sid可以指示SM-CM子层来尽力的重传信息,例如,当信息的大小小于第一预定大小阈值时(步骤603),SM-CM子层引导收发器来立即重传信息(步骤604)。
当移动站处于静止状态时,可以实施以上所述的评估方法300、400以及500,用于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来产生第二结果。当第二结果指示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小于标准时(步骤606),RR管理子层产生指示信号Sid到SM-CM子层,来指示可以立即重传信息(步骤604)。否则,指示信号Sid指示可以尽力重传信息,举例而言,移动站确定信息的大小(步骤607),且当信息的大小小于第二预定大小阈值时,SM-CM子层指示可以立即重传信息(步骤604),以及当信息的大小不小于第二预定大小阈值时,暂停重传(步骤605)。一般的,第一预定大小阈值小于第二预定大小阈值。
因此,当SM-CM子层接收到指示网络状况足够良好的指示信号Sid时,SM-CM子层将MMSMS_DATA_REQ发送到MM子层,来请求MM子层再次发送信息(即,图1中所示的CP-DATA)。
请参考图7。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700的示意图。无线消息传递方法700可以应用于图1所述的移动站之中,且无线消息传递方法700是移动站终止(mobile terminating,以下简称为MT)的范例。根据无线消息传递方法700,当移动站接收信息,且在移动站通过基站将已接收的信息的确认信号Sack传送到SMSC之前发生第一切换时,RR管理子层评估网络(如图中所示的NW)的状况,来产生指示信号Sid’。SM-CM子层根据指示信号Sid’,将确认信号Sack传送到基地站。
在正常状况下,当SM-CM子层从MM子层接收指示(即,如图中所示的MMSMS_EST_IND)时,MMSMS_EST_IND向SM-CM子层指示来自基站的信息(即,RP-DATA)是完整的。随后,SM-CM子层将短消息确认请求(MMSMS_DATA_REQ)发送到MM子层,其中,MMSMS_DATA_REQ包含确认信号Sack(即,CP-ACK)。随后,MM子层将确认信号Sack转送到RR管理子层,且MM子层通过无线电信号将确认信号Sack传送到网络中。
然而在图7中,当RR管理子层还没有将确认信号Sack传送到基站,而发生第一切换时,RR管理子层终止此次传送。随后,RR管理子层评估网络状况以产生指示信号Sid’到SM-CM子层。更具体的,当第一切换结束时,RR管理子层评估网络状况以决定网络状况是否足够良好,来重传确认信号Sack。换句话说,RR管理子层评估网络状况来产生评估结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RR管理子层根据网络状况选择性的产生指示信号Sid’到SM-CM子层。如果评估结果指示网络状况足够良好,RR管理子层将指示信号Sid’发送到SM-CM子层,来指示SM-CM子层重传已终止的确认信号Sack。否则,RR管理子层将不会产生指示信号Sid’,且将继续评估网络状况,直到网络状况足够良好来重传确认信号Sack。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RR管理子层通过指示信号Sid’将网络状况转送到SM-CM子层,且SM-CM子层决定是立即传送确认信号Sack,还是等到重试定时器计时结束。与无线消息传递方法100类似,图2所示的评估方法200也可以在这里实施,用于评估移动站的网络状况来决定重传时机。此外,当确认信号Sack没有成功传送到基站时,也可以分别应用图3-5中所示的评估方法300、400以及500,来评估在移动站上发生第二切换的概率。需要注意,在阅读以上关于无线消息传递方法100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无线消息传递方法700的操作,因此为了简洁起见,这里省略无线消息传递方法700的详细描述。当短消息服务SMS接收指示信号Sid’时,SM-CM子层将MMSMS_DATA_REQ发送到MM子层,来请求MM子层再次发送确认信号Sack。
简而言之,由于现有技术仅仅依赖重试定时器,并在预定时间周期后重传信息及/或确认信号Sack,因此可能错过重传的机会。然而,通过使用无线消息传递方法100以及700,如果决定网络状态良好到足以传送信号,则在第一切换结束之后,移动站立即重传信息及/或确认信号Sack。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移动站可以通过基站将信息高效的发送到SMSC或在SMSC高效的接收信息。
虽然本发明已以具体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做一些改动,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无线消息传递方法,该方法包含:
当传送信息且发生第一切换时,评估多个网络状况以产生指示信号;以及
根据该指示信号重传该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评估多个网络状况以产生指示信号的步骤包含:
在无线资源管理子层中评估该多个网络状况,以产生评估结果;以及
参考该评估结果,以产生该指示信号到短消息服务呼叫管理子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切换是小区内切换、小区间切换、外部切换或信道分配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线消息传递方法进一步包含:
根据该指示信号,停止定时器;
其中,当发生该第一切换时,该定时器开始计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根据该指示信号重传该信息的步骤包含:
决定是否已完成该第一切换;
当已完成该第一切换时,决定是否成功传送该信息;
当没有成功传送该信息时,根据该指示信号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以及
根据该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重传该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已完成该第一切换时,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的步骤包含:
决定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是否大于预定功率阈值;以及
当从该当前基站接收的该信号的功率大于该预定功率阈值时,确定该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标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已完成该第一切换时,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的步骤包含:
决定从当前基站接收的第一信号的功率与从邻近基站接收的第二信号的功率的比值是否大于阈值;以及
当该比值大于该阈值时,确定该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标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已完成该第一切换时,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的步骤包含:
决定当前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质量是否高于预定质量阈值;以及
当该当前服务小区的该服务小区质量高于该预定质量阈值时,确定该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标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线消息传递方法进一步包含:
决定是否已完成该第一切换;
当已完成该第一切换时,决定是否成功传送该信息;
当没有成功传送该信息时,根据该指示信号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以产生第一结果,以及决定应用该无线消息传递方法的装置是否处于运动状态,以产生第二结果;以及
根据该第一结果以及该第二结果重传该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根据该第一结果以及该第二结果重传该信息的步骤包含:
当该第一结果显示该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标准,且该第二结果显示该装置未处于运动状态时,立即重传该信息;
当该第一结果显示该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不低于该标准,且该第二结果显示该装置未处于运动状态时,确定该信息的大小,且根据该信息的该大小以及第一预定大小阈值,重传该信息;以及
当该第一结果显示该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该标准,且该第二结果显示该装置处于运动状态时,确定该信息的该大小,且根据该信息的该大小以及第二预定大小阈值,重传该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根据该信息的该大小以及第一预定大小阈值,重传该信息的步骤包含:
当该信息的该大小小于该第一预定大小阈值时,立即重传该信息;以及
该根据该信息的该大小以及第二预定大小阈值,重传该信息的步骤包含:
当该信息的该大小小于该第二预定大小阈值时,立即重传该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的步骤包含:
决定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是否大于预定功率阈值;以及
当从该当前基站接收的该信号的功率大于该预定功率阈值时,确定该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标准。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的步骤包含:
决定从当前基站接收的第一信号的功率与从邻近基站接收的第二信号的功率的比值是否大于阈值;以及
当该比值大于该阈值时,确定该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标准。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的步骤包含:
决定服务小区质量是否高于预定质量阈值;以及
当该服务小区质量高于该预定质量阈值时,确定该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标准。
15.一种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包含:
当移动站从网络接收信息,且在该移动站成功传送已接收的该信息的确认信号之前发生第一切换时,评估多个网络状况以产生指示信号;以及
根据该指示信号传送该确认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评估多个网络状况,以产生指示信号的步骤包含:
在无线资源管理子层,评估该多个网络状况以产生评估结果;以及
参考该评估结果,以产生该指示信号到短消息服务呼叫管理子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根据该指示信号传送该确认信号的步骤包含:
决定是否已完成该第一切换;
当已完成该第一切换时,决定是否成功传送该确认信号;
当没有成功传送该确认信号时,在该移动站上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以及
根据该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重传该确认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在该移动站上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的步骤包含:
决定从当前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功率是否大于预定功率阈值;以及
当从该当前基站接收的该信号的功率大于该预定功率阈值时,确定该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标准。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在该移动站上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的步骤包含:
决定从当前基站接收的第一信号的功率与从邻近基站接收的第二信号的功率的比值是否大于阈值;以及
当该比值大于该阈值时,确定该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标准。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根据该移动站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的步骤包含:
决定当前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质量是否高于预定质量阈值;以及
当该当前服务小区的该服务小区质量高于该预定质量阈值时,确定该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低于标准。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线消息传递方法进一步包含:
决定是否已完成该第一切换;
当已完成该第一切换时,决定是否成功传送该确认信号;
当没有将该确认信号成功地传送到该网络时,根据该指示信号评估第二切换发生的概率,以产生第一结果,并决定该移动站当前是否处于运动状态,以产生第二结果;以及
根据该第一结果以及该第二结果重传该确认信号。
22.一种移动站,包含:
收发器,用于传送以及接收多个信号;
无线资源管理子层,用于当该收发器正传送信息且发生第一切换时,评估多个网络状况以产生指示信号;以及
短消息呼叫管理子层,用于引导该收发器以根据该指示信号重传该信息,其中,该指示信号在该无线资源管理子层中产生。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该短消息呼叫管理子层引导该收发器,以根据该指示信号以及该信息的大小重传该信息。
24.一种移动站,包含:
收发器,用于传送以及接收多个通信信号;
无线资源管理子层,用于当该收发器接收信息,且于该收发器传送已接收的该信息的确认信号之前发生第一切换时,评估多个网络状况以产生指示信号;以及
短消息呼叫管理子层,用于引导该收发器以根据该指示信号传送该确认信号,其中,该指示信号在该无线资源管理子层中产生。
CN201010188288.1A 2010-01-11 2010-06-01 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及移动站 Active CN1021233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685,665 US9100885B2 (en) 2010-01-11 2010-01-11 Wireless messaging method and mobile station
US12/685,665 2010-01-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3360A true CN102123360A (zh) 2011-07-13
CN102123360B CN102123360B (zh) 2014-05-07

Family

ID=44251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8288.1A Active CN102123360B (zh) 2010-01-11 2010-06-01 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及移动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100885B2 (zh)
CN (1) CN102123360B (zh)
TW (1) TWI46107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1602A (zh) * 2012-11-20 2014-06-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4871571A (zh) * 2012-11-02 2015-08-2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Prose中的短消息服务
CN110301144A (zh) * 2017-10-20 2019-10-01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中用于短消息服务重传的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02691A2 (en) * 1996-04-18 1997-10-22 Nec Corporation Network system for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WO2003055240A1 (en) * 2001-12-21 2003-07-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livering messag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060719A (zh) * 2006-04-18 2007-10-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当越区切换时移动通信终端内控制消息传送的方法和装置
US20080089291A1 (en) * 2006-10-12 2008-04-17 Lg Electronics Inc. Handover request method for use in portable internet system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6543A (en) 1991-11-27 1995-03-07 At&T Corp. Signaling arrangements in a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witching system
SE469736B (sv) 1992-02-05 1993-08-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elhantering i radiolaenkar
JPH07284141A (ja) * 1994-04-08 1995-10-2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WO1998037717A1 (en) 1997-02-21 1998-08-27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Securing of short message information during handover
KR100326330B1 (ko) * 1998-05-08 2002-06-26 윤종용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핸드오프장치및방법
US7596378B1 (en) * 1999-09-30 2009-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Idle mode handling in a hybrid GSM/CDMA network
US6438114B1 (en) * 2001-02-05 2002-08-2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multimedia calls us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JP4100076B2 (ja) * 2002-07-15 2008-06-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セルラ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セルラ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移動局
KR100459432B1 (ko) * 2002-08-21 2004-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핸드오버 처리방법
EP1507422A1 (en) 2003-08-14 2005-0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rving base station selection during soft handover
EP1507352B1 (en) 2003-08-14 2007-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ime monitoring of packet retransmissions during soft handover
US7551637B2 (en) 2004-01-23 2009-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ensitive schedul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50088817A (ko) * 2004-03-03 2005-09-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 가입자 단말기의핸드오버에 따른 네트워크 재진입 시스템 및 방법
EP1868311B1 (en) 2006-06-16 2012-02-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Avoidance of retransmission requests in a packet retransmission scheme
US8054802B2 (en) * 2007-10-29 2011-11-08 Alcatel Lucent Hand-off trigger at access technology borders
US8285289B2 (en) * 2008-07-15 2012-10-09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triggering inter-RAT idle handoff
US8264979B2 (en) * 2008-11-26 2012-09-11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radio access capabil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369858B2 (en) * 2009-11-05 2013-02-05 Alcatel Lucent Coordinating macro-cell and private cell operation in overlay wireless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02691A2 (en) * 1996-04-18 1997-10-22 Nec Corporation Network system for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WO2003055240A1 (en) * 2001-12-21 2003-07-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livering messag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060719A (zh) * 2006-04-18 2007-10-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当越区切换时移动通信终端内控制消息传送的方法和装置
US20080089291A1 (en) * 2006-10-12 2008-04-17 Lg Electronics Inc. Handover request method for use in portable internet system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1571A (zh) * 2012-11-02 2015-08-2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Prose中的短消息服务
CN103841602A (zh) * 2012-11-20 2014-06-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3841602B (zh) * 2012-11-20 2017-02-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0301144A (zh) * 2017-10-20 2019-10-01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中用于短消息服务重传的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29043B2 (en) 2017-04-18
US9100885B2 (en) 2015-08-04
US20110171959A1 (en) 2011-07-14
TW201125394A (en) 2011-07-16
TWI461077B (zh) 2014-11-11
CN102123360B (zh) 2014-05-07
US20150304912A1 (en) 2015-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22441B2 (en) Method of utilizing a relay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84682B (zh) 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EP1773009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ell changing procedure
US8711798B2 (en) Provision of downlink packet access services to user equipment i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network
RU2497312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US20070110015A1 (en) Select diversity for radio communications
RU2406248C2 (ru) Непрерывная передача во время изменения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шифрования
EP3079382B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mdt measurements
AU2004240044A1 (en) RRC connection reques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JP2023536001A (ja) サイドリンクリレー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障害処理手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425957B1 (en) Selective 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 (rohc) for a voip call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3460752A (zh) 用于管理用户设备的切换的方法
WO2009026833A1 (fr) Procédé et appareil de configuration de ressources
CN102123360B (zh) 无线消息传递方法及移动站
CN102611542B (zh) 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8702649B (zh) 状态指示的传输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EP2262302A1 (en)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US8737224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apparatus
CN115087051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