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3210A - 通信系统及手持式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及手持式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3210A
CN102123210A CN2010100018191A CN201010001819A CN102123210A CN 102123210 A CN102123210 A CN 102123210A CN 2010100018191 A CN2010100018191 A CN 2010100018191A CN 201010001819 A CN201010001819 A CN 201010001819A CN 102123210 A CN102123210 A CN 102123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module
communication
audio frequency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18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中
连家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0018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232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23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32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一基站系统以及复数个通信装置。该些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通信装置、一第二通信装置以及一第三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通信装置系以电信通信方式来与该基站系统进行通信,该第二通信装置借由该基站系统与该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该第三通信装置借由该基站系统与该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以及该第一通信装置将自该基站系统所接收的该第二通信装置所发出的一第一音频信号借由该基站系统转送至该第三通信装置。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及手持式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方通话(multi-party call)功能的通信系统以及应用于该通信系统的手持式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是近年来极为热门的产业领域,因此,各式各样的移动通信技术便不断地推陈出新。以移动电话(Mobile Phone)的电信系统为例,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以及个人手提电话系统(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便是目前被业界广泛使用的移动电话系统。一般而言,各种电信系统均支持多方通话的功能,而相关技术规范便会定义多方通话的详细建立流程及运作机制,举例来说,依据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Institute,ETSI)的技术规范TS 02.84及TS 03.84,多方通话的功能便可普遍的实作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
多方通话是指移动电话客户于通话中可呼叫另一人或多人而达到多方通话的目的。多方通话犹如可随时随地进行的小型会议,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免除参加会议往返奔波的辛劳,并节省时间及金钱。然而,在部分国家或地区中,多方通话是自行选购的电信服务,使用者必须向当地的电信业者申请多方通话服务,并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然而,现有的多方通话系统具有不易操作的缺点,复杂的操作步骤使得使用者却步并降低其使用的意愿,致使多方通话无法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除此的外,复杂的步骤亦拉长了建立多方通话所需耗费的操作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方通话功能的通信系统以及应用于该通信系统的手持式通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系公开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一基站系统以及复数个通信装置。该些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通信装置、一第二通信装置以及一第三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通信装置系以电信通信方式来与该基站系统进行通信,该第二通信装置借由该基站系统与该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该第三通信装置借由该基站系统与该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以及该第一通信装置将自该基站系统所接收的该第二通信装置所发出的一第一音频信号借由该基站系统转送至该第三通信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系公开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一基站系统以及复数个通信装置。该些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通信装置、一第二通信装置以及一第三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通信装置系以电信通信方式来与该基站系统进行通信,该第二通信装置借由该基站系统与该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该第三通信装置借由该基站系统与该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以及该第一通信装置混合自该基站系统所接收的该第二通信装置所发出的一第一音频信号以及该第三通信装置所发出的一第二音频信号来产生一音频输出。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系公开一种手持式通信装置。该手持式通信装置包括一第一通信模块以及一第二通信模块。该第一通信模块系用以自一基站系统接收一第一通信装置所发出的一第一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一音频输出。该第二通信模块系耦接于该第一通信模块,用以将对应该第一音频输出的一音频输出,经由该基站系统传输至一第二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第二通信模块均以电信通信方式来与该基站系统进行通信。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系公开一种手持式通信装置。该手持式通信装置包括一第一通信模块、一第二通信模块以及一混合电路。该第一通信模块系用以自一基站系统接收一第一通信装置所发出的一第一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一音频输出。该第二通信模块系用以自该基站系统接收一第二通信装置所发出的一第二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二音频输出。该混合电路系耦接于该第一通信模块与该第二通信模块,用以混合该第一音频输出以及该第二音频输出以产生一音频输出。其中该第一、第二通信模块均以电信通信方式来与该基站系统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手持式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包含图1所示的手持式通信装置的一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包含复数个图1所示的手持式通信装置的一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应用于图3中所示的手持式通信装置的图形操控接口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100_1~100_4  手持式通信装置
110、110_1~110_4  第一通信模块
120、120_1、120_3  第二通信模块
130、130_1、130_3  混合电路
140                输入装置
142、142_1、142_3  麦克风
144、144_1         网络模块
150                输出装置
210、310           基站系统
220                第二通信装置
222、232           通信模块
230                第三通信装置
320_1~320_m       笔记型计算机
330_1~330_m       桌上型计算机
410、420、430、440 图形
450                会议区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请求项当中所提及的“包含”系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系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手持式通信装置100的示意图。手持式通信装置100包括(但不限于)一第一通信模块110、一第二通信模块120以及一混合电路130。请注意,图1所示的手持式通信装置100中通信模块的个数仅作为范例说明的用,本发明手持式通信装置并未局限于两个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110系用以自一基站系统接收一第一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一音频输出Sout1。第二通信模块120系耦接于第一通信模块110,用以自该基站系统接收一第二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二音频输出Sout2。混合电路130系耦接于第一通信模块110与第二通信模块120,用以至少混合第一音频输出Sout1以及第二音频输出Sout2以产生一音频输出Smix。第一通信模块110以及第二通信模块120均系以电信通信方式来与该基站系统进行通信,举例来说,手持式通信装置100(例如手机)安装有两张用户识别(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SIM)卡,分别对应第一通信模块110以及第二通信模块120,而经由不同门号来分别与该基站系统进行通信。
此外,手持式通信装置100另包括一输入装置140以及一网络模块144。输入装置140系耦接于第一通信模块110、第二通信模块120以及混合电路130,其包括(但不限于)一麦克风142。麦克风142系用以接收一第三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三音频输出Sout3。网络模块144系耦接于第一通信模块110、第二通信模块120、混合电路130以及输入装置140,其系通过网络(例如互联网)接收一第四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四音频输出Sout4。网络模块144可从混合电路130接收音频输出Smix并通过网络发送出去。
再者,手持式通信装置100另可包括一输出装置150(例如一喇叭),耦接于混合电路130,用以播放音频输出Smix(其包括第一通信模块110与第二通信模块120所接收的音频内容)。
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包含图1所示的手持式通信装置100的一通信系统200的示意图。如图2中所示,通信系统200包括(但不限于)一基站系统210、手持式通信装置100(其为一第一通信装置)、一第二通信装置220以及一第三通信装置230。在此实施例中,基站系统210包含复数个基站210_1~210_n。第二通信装置220具有一通信模块222,用以与基站210_1进行通信。第三通信装置230亦具有一通信模块232,用以与基站210_2进行通信。请注意,在此实施例中,基站210_1、基站210_2皆为支持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信规格的基站,但此仅是作为范例说明的用,并非本发明的限制,基站210_1、基站210_2亦可分别为支持不同通信规格的基站,例如基站210_1为支持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信规格的基站,而基站210_2则为支持个人手提电话系统(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通信规格的基站,反的亦然。此外,第二通信装置220以及第三通信装置230亦可以是手持式通信装置,并可具有相同于或不同于手持式通信装置100的电路架构(如图1所示),这些设计上的变化亦属本发明的范畴。
当手持式通信装置100欲与第二通信装置220以及第三通信装置230进行多方通话时,第二通信装置220传送一第一音频信号Sfirst至基站210_1以与手持式通信装置100进行通信,第三通信装置230传送一第二音频信号Ssecond至基站210_2以与手持式通信装置100进行通信。接着,手持式通信装置100中的第一通信模块110自基站210_1接收第二通信装置220的通信模块222所发出的第一音频信号Sfirst来产生第一音频输出Sout1,手持式通信装置100中的第二通信模块120自基站210_2接收第三通信装置230的通信模块232所发出的第二音频信号Ssecond来产生第二音频输出Sout2。手持式通信装置100中的麦克风142另可接收一第三音频信号Sthird以产生一第三音频输出Sout3。混合电路130接收第一音频输出Sout1、第二音频输出Sout2以及第三音频输出Sout3后,混合第一音频输出Sout1、第二音频输出Sout2以产生一第一混合音频输出Smix1,混合第一音频输出Sout1、第三音频输出Sout3以产生一第二混合音频输出Smix2,以及混合第二音频输出Sout2、第三音频输出Sout3以产生一第三混合音频输出Smix3
第一通信模块110从混合电路130接收第三混合音频输出Smix3并经由适当调变而转换为一第三混合音频信号Sms3,并通过基站210_1将第三混合音频信号Sms3传送至第二通信装置220的通信模块222。第二通信模块120从混合电路130接收第二混合音频输出Smix2并转换为一第二混合音频信号Sms2,并通过基站210_2将第二混合音频信号Sms2传送至第三通信装置230的通信模块232。如此一来便可达成多方通话。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220传送第一音频信号Sfirst至基站210_1以与手持式通信装置100进行通信,第三通信装置230传送第二音频信号Ssecond至基站210_2以与手持式通信装置100进行通信。手持式通信装置100中的第一通信模块110自基站210_1接收第二通信装置220的通信模块222所发出的第一音频信号Sfirst来产生第一音频输出Sout1,手持式通信装置100中的第二通信模块120自基站210_2接收第三通信装置230的通信模块232所发出的第二音频信号Ssecond来产生第二音频输出Sout2。若手持式通信装置100中的麦克风142未接收到任何音频信号,因此,相较于前一实施例,混合电路130于此一实施例中不会自输入装置140接收到任何音频输出,换言的,手持式通信装置100中的第一通信模块110可从混合电路130接收第二音频输出Sout2并经由调变而转换成第二音频信号Ssecond,并借由基站210_1将第二音频信号Ssecond转送至第二通信装置220。而手持式通信装置100中的第二通信模块120则从混合电路130接收第一音频输出Sout1并经由调变而转换成第一音频信号Sfirst,并借由基站210_2将第一音频信号Sfirst转送至第三通信装置230。如此一来,可直接利用本发明的手持式通信装置100(无需通过电信业者所提供的额外服务)来达到电话转接的功能,若手持式通信装置100于另一实施例中具有两个以上的通信模块,即便手持式通信装置100本身不参与多方通话,则借由上述手持式通信装置100的电话转接功能,亦可在无需通过电信业者所提供的多方通话服务的下,让与手持式通信装置100的多个通信模块分别建立电信通信连结的多个通信装置的间可进行多方通话。
请注意,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220的通信模块222以及第三通信装置230的通信模块232皆是电信模块,并以电信通信方式来与基站210_1、基站210_2进行通信,但这并非本发明的限制。通信模块222、通信模块232亦可为网络模块,并通过一互联网连接至基站210_1、基站210_2。
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3,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包含复数个图1所示的手持式通信装置100的一通信系统300的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通信系统300包括(但不限于)一基站系统310、复数个手持式通信装置(例如100_1~100_4)、至少一笔记型计算机(例如320_1)以及至少一桌上型计算机(例如330_1)。请注意,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仅作为范例说明的用,并非为本发明的限制。当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1欲与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2~100_4、笔记型计算机320_1以及桌上型计算机330_1进行多方通话时,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2中第一通信模块110_2传送一第一音频信号Sfirst″至基站系统310以与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1进行通信,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4中第一通信模块110_4传送一第三音频信号Sthird″至基站系统310以与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3进行通信。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3中的第一通信模块110_3自基站系统310接收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4中第一通信模块110_4所发出的第三音频信号Sthird″来产生一第三音频输出Sout3″。此外,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3中的麦克风142_3接收一第二音频信号Sseocond″以产生一第二音频输出Sout2″。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3中的混合电路130_3接收第二音频输出Sout2″以及第三音频输出Sout3″后,混合第二音频输出Sout2″、第三音频输出Sout3″以产生一第一混合音频输出Smix1″。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3中第二通信模块120_3接收第一混合音频输出Smix1″并转换为一第一混合音频信号Sms1″,并通过基站系统310将第一混合音频信号Sms1″传送至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1的第二通信模块120_1。笔记型计算机320_1以及桌上型计算机330_1通过互联网与网络语音应用程序(例如:Skype或MSN)来分别传送一第四音频信号Sfourth″、一第五音频信号Sfifth″至基站系统310以与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1进行通信。请注意,在此实施例中,笔记型计算机320_1使用Skype来进行语音通话,而桌上型计算机330_1则是通过MSN来进行语音通话,然而,此仅是用来作为范例说明,并非本发明的限制。
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1中的第一通信模块110_1自基站系统310接收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2中的第一通信模块110_2所发出的第一音频信号Sfirst″来产生第一音频输出Sout1″,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1中的第二通信模块120_1自基站系统310接收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3中的第二通信模块120_3所发出的第一混合音频信号Sms1″来产生一第一混合音频输出Smsout1″。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1中的麦克风142_1接收一第六音频信号Ssixth″以产生一第六音频输出Sout6″。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1中的网络模块144_1系通过网络(例如互联网)连接至基站系统310,并接收第四音频信号Sfourth″、第五音频信号Sfifth″来分别产生一第四音频输出Sout4″、一第五音频输出Sout5″。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1中的混合电路130_1接收第一音频输出Sout1″、第一混合音频输出Smsout1″、第四音频输出Sout4″、第五音频输出Sout5″以及第六音频输出Sout6″后,将第一混合音频输出Smsout1″作信号分离来产生第二音频输出Sout2″以及第三音频输出Sout3″。此时,混合电路130_1可依据不同的需求来混合上述的音频输出,再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10_1、第二通信模块120_1或网络模块144_1将混合后的音频输出传送至基站系统310,例如混合电路130_1将第二音频输出Sout2″、第三音频输出Sout3″、第四音频输出Sout4″、第五音频输出Sout5″以及第六音频输出Sout6″混合后产生一第二混合音频输出Smsout2″,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1中的第一通信模块110_1接收第二混合音频输出Smsout2″并转换为一第二混合音频信号Sms2″,再通过基站系统310将第二混合音频信号Sms2″传送至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2的第一通信模块110_2。
另外,手持式通信装置100可利用一种图形方式操作多方通话替代文字选单模式,方便使用者进行多方通话。请参考图4,图4为应用于图3中所示的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1的图形操控接口的示意图。如图4中所示,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1与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2、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3、笔记型计算机320_1以及桌上型计算机330_1的通话状况分别以图示410、420、430、440来表示。若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1、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2、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3以及笔记型计算机320_1需要进行多方通话,使用者将图标410拖曳至图标420,此时会产生一个内含有图标410、图标420的会议区450,此时再将图示430拖曳入会议区450,便可完成此一多方通话的操作,若要将手持式通信装置100_2退出此多方通话,只要将图示410拖曳出会议区450,便可完成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方通话功能的通信系统以及应用于该通信系统的手持式通信装置,借由手持式通信装置的两组通信模块以及混合电路,该通信系统中的手持式通信装置可从两个不同的通信装置接收音频信号,经由混合电路混合后再发送出去,如此便可达成多方通话或是电话转接的功能。此外,本发明的手持式通信装置亦可通过互联网与更多连接于网络上的电子装置进行多方通话,而不需要像电信业者申请多方通话的服务。且由于本发明的手持式通信装置具有图形方式操作的接口,可有效的减少建立多方通话所需耗费的操作时间。请注意,手持式通信装置仅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任何具有本发明的通信架构的通信装置均属本发明的范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22)

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基站系统;以及
复数个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通信装置、一第二通信装置以及一第三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通信装置系以电信通信方式来与该基站系统进行通信,该第二通信装置借由该基站系统与该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该第三通信装置借由该基站系统与该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以及该第一通信装置将自该基站系统所接收的该第二通信装置所发出的一第一音频信号借由该基站系统转送至该第三通信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站系统包括一基站,该第二通信装置具有至少一通信模块以与该基站进行通信,该第三通信装置具有至少一通信模块以与该基站进行通信,以及该第一通信装置包括:
一第一通信模块,用以自该基站接收该第二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所发出的该第一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一音频输出;以及
一第二通信模块,耦接于该第一通信模块,用以自该第一通信模块接收该第一音频输出,并经由该基站将该第一音频输出传输至该第三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系为一网络模块或一电信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站系统包括对应一第一电信通信规格的一第一基站以及对应异于该第一电信通信规格的一第二电信通信规格的一第二基站,该第二通信装置具有至少一通信模块以与该第一基站进行通信,该第三通信装置具有至少一通信模块以与该第二基站进行通信,以及该第一通信装置包括:
一第一通信模块,用以自该第一基站接收该第二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所发出的该第一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一音频输出;以及
一第二通信模块,耦接于该第一通信模块,用以自该第一通信模块接收该第一音频输出,并经由该第二基站将该第一音频输出传输至该第三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系为一网络模块或一电信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信装置另将自该基站系统所接收的该第二通信装置所发出的该第一音频信号与该第一通信装置本身所接收的一第二音频信号混合后,再转送至该第三通信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站系统包括一基站,该第二通信装置具有至少一通信模块以与该基站进行通信,该第三通信装置具有至少一通信模块以与该基站进行通信,以及该第一通信装置包括:
一第一通信模块,用以自该基站接收该第二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所发出的该第一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一音频输出;
一输入装置,用以接收该第二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二音频输出;
一混合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模块与该输入装置,用以混合该第一音频输出与该第二音频输出来产生一第三音频输出;以及
一第二通信模块,耦接于该混合电路,用以自该混合电路接收该第三音频输出,并经由该基站将该第三音频输出传输至该第三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系为一网络模块或一电信模块。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站系统包括对应一第一电信通信规格的一第一基站以及对应异于该第一电信通信规格的一第二电信通信规格的一第二基站,该第二通信装置具有至少一通信模块以与该第一基站进行通信,该第三通信装置具有至少一通信模块以与该第二基站进行通信,以及该第一通信装置包括:
一第一通信模块,用以自该第一基站接收该第二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所发出的该第一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一音频输出;
一输入装置,用以接收该第二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二音频输出;
一混合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模块与该输入装置,用以混合该第一音频输出与该第二音频输出来产生一第三音频输出;以及
一第二通信模块,耦接于该混合电路,用以自该混合电路接收该第三音频输出,并经由该第二基站将该第三音频输出传输至该第三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系为一网络模块或一电信模块。
1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基站系统;以及
复数个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通信装置、一第二通信装置以及一第三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通信装置系以电信通信方式来与该基站系统进行通信,该第二通信装置借由该基站系统与该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该第三通信装置借由该基站系统与该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以及该第一通信装置混合自该基站系统所接收的该第二通信装置所发出的一第一音频信号以及该第三通信装置所发出的一第二音频信号来产生一音频输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站系统包括一基站,该第二通信装置具有至少一通信模块以与该基站进行通信,该第三通信装置具有至少一通信模块以与该基站进行通信,以及该第一通信装置包括:
一第一通信模块,用以自该基站接收该第二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所发出的该第一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一音频输出;
一第二通信模块,用以自该基站接收该第三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所发出的该第二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二音频输出;以及
一混合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模块与该第二通信模块,用以混合该第一音频输出以及该第二音频输出以产生该音频输出。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系为一网络模块或一电信模块。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站系统包括对应一第一电信通信规格的一第一基站以及对应异于该第一电信通信规格的一第二电信通信规格的一第二基站,该第二通信装置具有至少一通信模块以与该第一基站进行通信,该第三通信装置具有至少一通信模块以与该第二基站进行通信,以及该第一通信装置包括:
一第一通信模块,用以自该第一基站接收该第二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所发出的该第一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一音频输出;
一第二通信模块,用以自该第二基站接收该第三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所发出的该第二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二音频输出;以及
一混合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模块与该第二通信模块,用以混合该第一音频输出以及该第二音频输出以产生该音频输出。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通信装置的该通信模块系为一网络模块或一电信模块。
16.一种手持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第一通信模块,用以自一基站系统接收一第一通信装置所发出的一第一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一音频输出;以及
一第二通信模块,耦接于该第一通信模块,用以将对应该第一音频输出的一音频输出,经由该基站系统传输至一第二通信装置;
其中该第一、第二通信模块均以电信通信方式来与该基站系统进行通信。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手持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另包括:
一输入装置,用以接收一第二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二音频输出;
一混合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模块、该输入装置以及该第二通信模块,用以混合该第一音频输出与该第二音频输出来产生该音频输出至该第二通信模块。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手持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站系统包括一基站,以及该第一、第二通信模块均与该基站进行通信。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手持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站系统包括对应一第一电信通信规格的一第一基站以及对应异于该第一电信通信规格的一第二电信通信规格的一第二基站,该第一通信模块系与该第一基站进行通信,以及该第二通信模块系与该第二基站进行通信。
20.一种手持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第一通信模块,用以自一基站系统接收一第一通信装置所发出的一第一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一音频输出;
一第二通信模块,用以自该基站系统接收一第二通信装置所发出的一第二音频信号,以产生一第二音频输出;以及
一混合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模块与该第二通信模块,用以混合该第一音频输出以及该第二音频输出以产生一音频输出;
其中该第一、第二通信模块均以电信通信方式来与该基站系统进行通信。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手持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站系统包括一基站,以及该第一、第二通信模块均与该基站进行通信。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手持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站系统包括对应一第一电信通信规格的一第一基站以及对应异于该第一电信通信规格的一第二电信通信规格的一第二基站,该第一通信模块系与该第一基站进行通信,以及该第二通信模块系与该第二基站进行通信。
CN2010100018191A 2010-01-07 2010-01-07 通信系统及手持式通信装置 Pending CN1021232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18191A CN102123210A (zh) 2010-01-07 2010-01-07 通信系统及手持式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18191A CN102123210A (zh) 2010-01-07 2010-01-07 通信系统及手持式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3210A true CN102123210A (zh) 2011-07-13

Family

ID=44251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18191A Pending CN102123210A (zh) 2010-01-07 2010-01-07 通信系统及手持式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232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4031A (zh) * 2016-11-08 2018-05-2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多卡终端及其业务处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20510A (en) * 2003-12-05 2005-06-16 Mediatek Inc Method of managing multiple calls of mobile phone
US20060199573A1 (en) * 2004-12-02 2006-09-07 Yu-Sheng Lin Mobile unit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establishing a multi-party call
US20070189269A1 (en) * 2006-02-13 2007-08-16 Tp Lab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le party telephone call
CN101193443A (zh) * 2006-12-01 2008-06-04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蜂窝移动通讯与网络语音通讯间群组通话的移动通讯装置
CN101489322A (zh) * 2008-01-17 2009-07-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模移动终端和使用其执行电话会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20510A (en) * 2003-12-05 2005-06-16 Mediatek Inc Method of managing multiple calls of mobile phone
US20060199573A1 (en) * 2004-12-02 2006-09-07 Yu-Sheng Lin Mobile unit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establishing a multi-party call
US20070189269A1 (en) * 2006-02-13 2007-08-16 Tp Lab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le party telephone call
CN101193443A (zh) * 2006-12-01 2008-06-04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蜂窝移动通讯与网络语音通讯间群组通话的移动通讯装置
CN101489322A (zh) * 2008-01-17 2009-07-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模移动终端和使用其执行电话会议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4031A (zh) * 2016-11-08 2018-05-2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多卡终端及其业务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2378A (zh) 跨平台融合通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1422024A (zh) 从外部设备对移动通信设备的呼叫发起进行的载波类型选择
CN101374310A (zh) 一种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系统
CN101800801A (zh) 一种手机及其实现多方通话的方法
CN101005679A (zh) 具多方通话功能的多模多待移动通信终端
CN101489322A (zh) 多模移动终端和使用其执行电话会议的方法
CN101330697A (zh) 多模移动终端的一致用户界面
CA2629737C (en)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 with ip network application
CN100568890C (zh) 一种自动调整菜单焦点位置的方法
CN102123210A (zh) 通信系统及手持式通信装置
CN101102334B (zh) 在终端设备和移动终端间建立消息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932564A (zh) 一种融合VoIP/IM与移动通信技术的通信代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0941205Y (zh) 具语音通讯功能的计算机外设
CN101426054A (zh) 一种手机终端发送短信的方法及手机终端
CN100370855C (zh) 无线终端
CN101986731B (zh) 一种无线通信及遥控系统和无线通信及遥控方法
CN102076123B (zh) 通信终端、通信子系统、应用子系统和多模通信方法
CN100481744C (zh) 一种单工语音/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EP1903832B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 splitting and a splitter board
EP1931153A2 (en) System with a device for combining the operation fo GSM phones with internet telephony
CN103237139A (zh) 多方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2970357A (zh) 基于自组网的嵌入式设备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7436747A (zh) 终端应用程序的操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201571074U (zh) 跨平台融合通讯系统
KR200299934Y1 (ko) 시리얼 포트(rs-232c)를 이용하여 컴퓨터와 연결되는 전화 통화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