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3173B -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3173B
CN102123173B CN 201110051071 CN201110051071A CN102123173B CN 102123173 B CN102123173 B CN 102123173B CN 201110051071 CN201110051071 CN 201110051071 CN 201110051071 A CN201110051071 A CN 201110051071A CN 102123173 B CN102123173 B CN 102123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internet
website server
retrieval
instruction
transmiss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5107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3173A (zh
Inventor
苏成春
林子骞
原旭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haiyuan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er And Trans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MING COMMUNICATION Co Ltd SHENZHEN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MING COMMUNICATION Co Ltd SHENZHEN CITY filed Critical DAMING COMMUNICATION Co Ltd SHENZHEN C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05107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231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23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3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3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31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S1.移动互联网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预传输数据检索MD5信息束的请求包;S2.检索存储系统根据请求包对MD5信息束进行检索,并向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检索回执结果;S3.第一网站服务器通过检索存储系统向第二网站服务器发送调用预传输数据的指令,以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移动互联网通过第三方业务平台存储、检索及调用携带MD5信息束的数据,以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该数据,不仅在移动终端间、互联网间及移动终端与互联网间同时实现交叉式无缝对接,还进一步减轻移动互联网间进行大容量数据传输的流量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2004年初提出的802.16/WiMAX加速了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步伐,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和3GPP2(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随即开始3G演进技术E3G的标准化工作,使得无线移动通信领域呈现明显的宽带化和移动化发展趋势,随着移动通信带宽不断提高,互联网日益向移动互联网延伸,尤其随着3G的部署,以及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和WiMax等4G网络在全球电信业大力推进,特别是作为最强大的4G移动通讯主导技术的LTE的突起,并迅速在全球(包括中国)电信市场相继投入试用,国内移动互联网已经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更加速了3G/E3G/4G时代的到来和各种应用的推出,互联网已从桌面PC走向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移动互联网在不断加快跟有线互联网的融合。相比较于有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具有天然的优势,它可以很好满足上下班途中、外出旅行时间、等候时间及户外休闲娱乐时间便捷享受各项互联数据服务,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用户可以借助移动终端(手机、PDA、上网本)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使用互联网上海量的资源。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融合,有人将其定义为通过无线接入设备(包括手机、PDA等)访问互联网,也有人认为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载体是移动终端设备,中间传递是数据。
目前,在移动终端与网络之间进行信息数据传输的领域中,发展得最为成熟的就是PUSH技术。这是一种基于客户服务器的机制,由服务器将信息发往客户端的技术,其应用载体具体可分为:WAP PUSH,即通过WAP的方式将内容PUSH给目的端用户,用户得到的是访问内容的URL,通过WAP方式浏览该内容;另外,就是邮件PUSH(MMS PUSH),即通过邮件服务器以发送邮件方式将内容PUSH给目的端用户,但不管哪种应用系统,都只是解决了数据的单向传输问题,对于需在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之间作交叉式的数据传递就无能为力,因此,用户始终缺乏一个多向、联动式的主动发送和获取信息的能动性。
综上所述,目前的移动互联网间的这种数据传递,在方式上来说还属较初级阶段,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流量问题,对于移动通信网络而言,无线资源非常宝贵,现时的各种数据传递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网络资源,如何在数据传输业务和无线资源消耗之间取得一种新的平衡,是移动互联网广泛推广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2、相对恶劣的信道环境,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链路环境相对于宽带接入网络要恶劣得多,经常可能因为无线信号的多径衰落和信道拥塞等问题造成数据传输的不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移动终端使用覆盖网逻辑拓扑的稳定性;
3、极其有限的数据处理能力,移动终端设备受CPU处理能力、可用存储空间、电池使用时间等限制,与PC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移动终端自身的数据处理能力的限制使得它不可能像互联网中的PC那样,可长时间及过多地扮演数据的处理角色,只能使用已作了预处理的数据流,另外,移动网络终端用户还必须考虑转发数据过程中所消耗的大量电池能量;
4、移动性对数据传输质量的影响,现行数据传输方式,在移动环境下,移动互联网节点的频繁移动会对现有的大型数据传递业务产生巨大的挑战,会造成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尤其会因拓扑的频繁变化,导致大量数据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业务流量问题、信道环境恶劣、数据处理能力有限及移动性对数据传输质量影响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S1.移动互联网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预传输数据检索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的请求包;
S2.检索存储系统根据所述请求包对所述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进行检索,并向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检索回执结果;
S3.第一网站服务器通过检索存储系统向第二网站服务器发送调用预传输数据的指令,以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01.移动互联网请求与第一网站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发送握手请求指令;
S02.第一网站服务器根据所述握手请求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请求响应。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S11.第一网站服务器接收预传输数据检索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的请求;
S12.第一网站服务器根据所述请求授权检索存储系统,以使其对所述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进行检索;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判断检索存储系统上是否存储所述预传输数据,若否,则转步骤S22,若是,则转步骤S25;
S22.生成第一检索回执结果,并将所述第一检索回执结果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至移动互联网;
S23.移动互联网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检索回执结果之后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重新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预传输数据;
S24.第一网站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预传输数据之后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存储指令和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生成指令,则转步骤S3;
S25.生成第二检索回执结果,并向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所述第二检索回执结果,则转步骤S3。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
S31.判断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是否在线,若是,则执行步骤S32,若否,则执行步骤S33;
S32.在第二网站服务器接收到对应的移动互联网发馈的监测回执指令之后,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并根据所述监测回执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传输响应;
S33.在第二网站服务器接收到对应的移动互联网发馈的结束回执指令之后,停止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并根据所述结束回执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传输响应。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
用于移动互联网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预传输数据检索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的请求包的发送模块;
用于检索存储系统根据所述请求包对所述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进行检索,并向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数据存储指令和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生成指令的检索模块;
用于第一网站服务器通过检索存储系统向第二网站服务器发送调用预传输数据的指令,以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的调用模块。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发送模块连接且用于第一网站服务器根据所述握手请求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请求响应的返回模块;
与所述返回模块连接且用于移动互联网请求与第一网站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发送握手请求指令的请求模块。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系统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
用于第一网站服务器接收预传输数据检索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的请求的接收单元;
用于第一网站服务器根据所述请求授权检索存储系统,以使其对所述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进行检索的授权单元;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系统中,所述检索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
用于判断检索存储系统上是否存储所述预传输数据的判断单元;
用于生成第一检索回执结果,并将所述第一检索回执结果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至移动互联网的第一生成单元;
用于移动互联网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检索回执结果之后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重新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预传输数据的第一传输单元;
用于第一网站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预传输数据之后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存储指令和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生成指令的第二传输单元;
用于生成第二检索回执结果,以向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所述第二检索回执结果的第二生成单元。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调用模块连接且用于判断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是否在线的判断模块;
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且用于在第二网站服务器接收到对应的移动互联网发馈的监测回执指令之后,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并根据所述监测回执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传输响应的监测模块;
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且用于在第二网站服务器接收到对应的移动互联网发馈的结束回执指令之后,停止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并根据所述结束回执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传输响应的结束模块。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移动互联网通过第三方业务平台(如第一网站服务器、检索存储系统及第二网站服务器等)进行存储、检索及调用携带MD5信息束的数据,以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该数据,不仅在移动终端间、互联网间及移动终端与互联网间同时实现了交叉式无缝对接,还进一步减轻了移动互联网间进行大容量数据传输的流量负担。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解决了移动互联网间可查询数据传输中的速度、保密和数据发送源头等问题,以及解决了目前数据只能简单地进行单向传输的问题,完整地实现了移动互联网间多向传输,以方便终端用户随时随地进行快捷的数据互递。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中步骤S300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中步骤S400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中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系统的方块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实现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是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移动互联网为移动终端设备或者互联网PC端,其中,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手机、PDA及上网本等等,在移动互联网间传输的是数据,即携带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的预传输数据,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以携带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消息摘要算法第五版)信息束的预传输数据为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该流程图开始执行。
随后,在下一步骤S100,移动互联网请求与第一网站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发送握手请求指令,即移动终端设备或者互联网PC端向第一网站服务器发起传输握手请求命令。
随后,在下一步骤S200,第一网站服务器根据该握手请求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请求响应。
随后,在下一步骤S300,移动互联网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预传输数据检索MD5信息束的请求包,即移动终端设备或者互联网PC端向第一网站服务器发起检索请求命令。
随后,在下一步骤S400,检索存储系统根据该请求包对该MD5信息束进行检索,并向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检索回执结果。
随后,在下一步骤S500,第一网站服务器通过检索存储系统向第二网站服务器发送调用预传输数据的指令,以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应当说明的是,与现有技术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发明进行数据传输的移动互联网是通过对该MD5信息束进行检索,可直接调用检索存储系统上的数据并进行传输,并且,第二网站服务器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以并发的方式推送预传输数据。
最后,该方法的流程图结束。
请参阅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中步骤S300的流程图。步骤S300的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步骤S300的流程图开始执行。
随后,在下一步骤S310,第一网站服务器接收预传输数据检索MD5信息束的请求。
随后,在下一步骤S320,第一网站服务器根据该请求授权检索存储系统,以使其对该MD5信息束进行检索。
最后,该步骤S300的流程图结束。
请参阅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中步骤S400的流程图。步骤S400的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步骤S400的流程图开始执行。
随后,在下一步骤S410,判断检索存储系统上是否存储该预传输数据,若否,则转步骤S420,若是,则转步骤S450。
随后,在下一步骤S420,生成第一检索回执结果,并将该第一检索回执结果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至移动互联网,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第一检索回执结果即为经检索后,第二服务系统中没有存储该预传输数据。
随后,在下一步骤S430,移动互联网在接收到该第一检索回执结果之后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重新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预传输数据。
随后,在下一步骤S440,第一网站服务器在接收到该预传输数据之后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存储指令和MD5信息束生成指令,则转步骤S500。
随后,在下一步骤S450,生成第二检索回执结果,并向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该第二检索回执结果,则转步骤S500,在本发明中,第二检索回执结果为经检索后,第二服务系统中已存储该预传输数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若第二服务系统中已存储该预传输数据,可直接调用。
最后,该步骤S300的流程图结束。
请参阅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中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的流程图。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
首先,在步骤S510中,判断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是否在线,若否,则执行步骤S520,若是,则执行步骤S530。
随后,在下一步骤S520,在第二网站服务器接收到对应的移动互联网发馈的监测回执指令之后,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并根据该监测回执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传输响应。
随后,在下一步骤S530,在第二网站服务器接收到对应的移动互联网发馈的结束回执指令之后,停止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并根据该结束回执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传输响应。
最后,该流程图结束。
请参阅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系统的方块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请求模块1、返回模块2、发送模块3、检索模块4、调用模块5、判断模块6、以及分别与该判断模块6连接的监测模块7及结束模块8,其中,发送模块3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单元31、授权单元32,检索模块4包括依次连接的判断单元41、第一生成子单元42、第一传输子单元43、第二传输子单元44、第二生成子单元45,下面具体说明各个部分的作用:
请求模块1,用于移动互联网请求与第一网站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发送握手请求指令。
返回模块2,用于第一网站服务器根据该握手请求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请求响应。
发送模块3,用于移动互联网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预传输数据检索MD5信息束的请求包。
检索模块4,用于检索存储系统根据该请求包对该MD5信息束进行检索,并向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检索回执结果。
调用模块5,用于第一网站服务器通过检索存储系统向第二网站服务器发送调用预传输数据的指令,以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
判断模块6,用于判断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是否在线。
监测模块7,用于在第二网站服务器接收到对应的移动互联网发馈的监测回执指令之后,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并根据该监测回执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传输响应;
结束模块8,用于在第二网站服务器接收到对应的移动互联网发馈的结束回执指令之后,停止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并根据该结束回执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传输响应。
接收单元31,用于第一网站服务器接收预传输数据检索消MD5信息束的请求。
授权单元32,用于第一网站服务器根据该请求授权检索存储系统,以使其对该MD5信息束进行检索。
判断单元41,用于判断检索存储系统上是否存储该预传输数据。
第一生成单元42,用于生成第一检索回执结果,并将该第一检索回执结果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至移动互联网。
第一传输单元43,用于移动互联网在接收到该第一检索回执结果之后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重新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预传输数据。
第二传输单元44,用于第一网站服务器在接收到该预传输数据之后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存储指令和MD5信息束生成指令。
第二生成单元45,用于生成第二检索回执结果,并向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该第二检索回执结果。
请参阅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实现过程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首先,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或者互联网PC端)向第一网站服务器发送握手请求指令,在第一网站服务器接收到该握手请求指令之后将握手应答指令反馈至移动互联网,以使移动互联网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检索预传输数据的MD5信息束请求指令,然后,检索存储系统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向移动互联网反馈检索结果,若检索结果为否的话,移动互联网重新向第一网站服务器发送预传输数据,以使检索存储系统生成数据存储指令和MD5信息束生成指令,并向第二网站服务器发送传输指令,若检索结果为是的话,第一网站服务器直接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数据调用指令并向第二网站服务器发送传输指令,最后,若对应的移动互联网在线,则第二网站服务器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数据,并根据该监测回执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传输响应,若对应的移动互联网不在线,则第三服务系统停止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数据,并根据该结束回执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传输响应。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网通过第三方业务平台(如第一网站服务器、检索存储系统及第一网站服务器等)进行存储、检索及调用携带MD5信息束的数据,以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该数据,不仅在移动终端间、互联网间及移动终端与互联网间同时实现了交叉式无缝对接;进一步减轻了移动互联网间进行大容量数据传输的流量负担;还解决了移动互联网间可查询数据传输中的速度、保密和数据发送源头等问题,以及解决了目前数据只能简单地进行单向传输的问题,完整地实现了移动互联网间多向传输,以方便终端用户随时随地进行快捷的数据互递。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01.移动互联网请求与第一网站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发送握手请求指令;
S02.第一网站服务器根据所述握手请求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请求响应;
S1.移动互联网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预传输数据检索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的请求包;
S2.检索存储系统根据所述请求包对所述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进行检索,并向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检索回执结果;
S3.第一网站服务器通过检索存储系统向第二网站服务器发送调用预传输数据的指令,以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以并发的方式推送预传输数据;
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S11.第一网站服务器接收预传输数据检索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的请求;
S12.第一网站服务器根据所述请求授权检索存储系统,以使其对所述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进行检索;
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判断检索存储系统上是否存储所述预传输数据,若否,则转步骤S22,若是,则转步骤S25;
S22.生成第一检索回执结果,并将所述第一检索回执结果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至移动互联网;
S23.移动互联网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检索回执结果之后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重新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预传输数据;
S24.第一网站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预传输数据之后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存储指令和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生成指令,则转步骤S3;
S25.生成第二检索回执结果,并向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所述第二检索回执结果,则转步骤S3;
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
S31.判断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是否在线,若是,则执行步骤S32,若否,则执行步骤S33;
S32.在第二网站服务器接收到对应的移动互联网发馈的监测回执指令之后,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并根据所述监测回执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传输响应;
S33.在第二网站服务器接收到对应的移动互联网发馈的结束回执指令之后,停止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并根据所述结束回执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传输响应。
2.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
用于移动互联网请求与第一网站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发送握手请求指令的请求模块;
用于第一网站服务器根据所述握手请求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请求响应的返回模块;
用于移动互联网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预传输数据检索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的请求包的发送模块;
用于检索存储系统根据所述请求包对所述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进行检索,并向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检索回执结果的检索模块;
用于第一网站服务器通过检索存储系统向第二网站服务器发送调用预传输数据的指令,以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以并发的方式推送预传输数据的调用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
用于第一网站服务器接收预传输数据检索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的请求的接收单元;
用于第一网站服务器根据所述请求授权检索存储系统,以使其对所述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进行检索的授权单元;
所述检索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
用于判断检索存储系统上是否存储所述预传输数据的判断单元;
用于生成第一检索回执结果,并将所述第一检索回执结果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至移动互联网的第一生成单元;
用于移动互联网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检索回执结果之后通过第一网站服务器重新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预传输数据的第一传输单元;
用于第一网站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预传输数据之后向检索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存储指令和消息摘要算法信息束生成指令的第二传输单元;
用于生成第二检索回执结果,并向第一网站服务器返回所述第二检索回执结果的第二生成单元;
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调用模块连接且用于判断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是否在线的判断模块;
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且用于在第二网站服务器接收到对应的移动互联网发馈的监测回执指令之后,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并根据所述监测回执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传输响应的监测模块;
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且用于在第二网站服务器接收到对应的移动互联网发馈的结束回执指令之后,停止向对应的移动互联网推送预传输数据,并根据所述结束回执指令向移动互联网返回传输响应的结束模块。
CN 201110051071 2011-03-03 2011-03-03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31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51071 CN102123173B (zh) 2011-03-03 2011-03-03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51071 CN102123173B (zh) 2011-03-03 2011-03-03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3173A CN102123173A (zh) 2011-07-13
CN102123173B true CN102123173B (zh) 2012-12-12

Family

ID=44251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5107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3173B (zh) 2011-03-03 2011-03-03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231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8994B (zh) * 2012-03-28 2019-07-3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特定数据的推送方法及系统以及检索服务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6575A (zh) * 2005-10-28 2007-05-02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之间通过移动应用程序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1272543A (zh) * 2008-04-25 2008-09-24 巴别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
CN101552669A (zh) * 2008-04-02 2009-10-07 林兆祥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77204A (zh) * 2010-05-05 2011-02-16 深圳市大明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微扑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6575A (zh) * 2005-10-28 2007-05-02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之间通过移动应用程序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1552669A (zh) * 2008-04-02 2009-10-07 林兆祥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72543A (zh) * 2008-04-25 2008-09-24 巴别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
CN101977204A (zh) * 2010-05-05 2011-02-16 深圳市大明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微扑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3173A (zh) 201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2259B2 (en)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mobile edge computing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0594766B2 (en) Facilitation of 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s
CN103188260A (zh) 在网关使用基于ip的网络实现ccn的方法及网关
CN110199568A (zh) 一种连接恢复方法、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及用户设备
CN106937329B (zh) 网际协议头置换映射关系的获取方法及网络节点
MX2013015115A (es) Tecnica para manejar trafico de medios de transmision en una entidad de red.
CN103581248A (zh) 内容分发网络cdn服务的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02196591A (zh) 移动终端并行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519036A (zh) 一种发送业务请求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36672B (zh) 多屏互动中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5681260A (zh) 传输云存储文件的方法、融合通信平台、发送端及系统
Ciubotaru et al. Advanced Network Programming–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Network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with Java
CN108781473A (zh) 一种在不同终端间共享文件的方法及设备
CN104378451A (zh) 网络通讯路由选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RU2011141764A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еренаправления сообщений в активный интерфейс многоинтерфейс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CN11039240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10147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06470222A (zh)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及应用服务器
GB2364486A (en)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 particular via a wireless link,in accordance with cl ient capabilities
CN110363979A (zh) 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LoRa遥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Jassal et al. Unity: Collaborative downloading content using co-located socially connected peers
CN102123173B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6230968A (zh) 基于Apache服务器的跨平台文件传输APP软件系统
US20120215869A1 (en) Multimedia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and Domain Name Server
Benedetti et al. An energy efficient and software-defined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 approach to consumer mo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0

Address after: 8d4, building E4, TCL International e city, No. 1001, Zhongshan Park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Business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34 No. 9, West District M,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road, Futian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aming Communic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9

Address after: Room 202, Yuting Plaza, No. 59, Wangqiao Road, Xiongzhou street, Liuhe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0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hehaiyuan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er and transform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8d4, building E4, TCL International e city, No. 1001, Zhongshan Park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Business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