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8228B - 一种基于压缩前传的多源单中继协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压缩前传的多源单中继协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8228B
CN102118228B CN 201110021166 CN201110021166A CN102118228B CN 102118228 B CN102118228 B CN 102118228B CN 201110021166 CN201110021166 CN 201110021166 CN 201110021166 A CN201110021166 A CN 201110021166A CN 102118228 B CN102118228 B CN 1021182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relaying
base station
signal
sd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2116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8228A (zh
Inventor
张海超
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to CN 20111002116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8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8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8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8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82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前传的多源单中继的协作方法,特征是在多源单中继条件下,多个用户使用码长相同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对发送信息进行编码,中继节点采用压缩前传与网络编码相结合的技术进行协作通信,目的节点采用联合迭代译码算法对接收信息进行译码获取源发送信息。本发明方法克服了中继在通信中会出现中断的情况,能够保证中继在通信过程中始终起到辅助通信作用,并且通过迭代译码算法获取一定的分集增益,从而提高了通信质量并节省通信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压缩前传的多源单中继协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数字信息传输的协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压缩前传的多源单中继协作通信系统的协作方法。
背景技术
《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信息理论学报》(IEEE Transactions onInformation Theory,vol.53,issue.10,October 2007,pp.3714-3722)提出的在基于两用户协作通信系统中采用一种目前被称为网络编码自适应解码前传的方法,能够同时为两个用户提供分集增益,保证用户的通信质量,并且节省通信所需资源。然而在多源单中继系统中采用网络编码自适应解码前传方式进行协作通信,中继节点解码效果受到用户到中继链路性能的制约。在中继节点不能正确解码所有用户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中继发生中断,不能进行协作通信;在中继节点能够正确解码两个以上用户发送数据但又不能正确解码所有用户发送数据时,中继很难决定为哪些用户进行协作通信,中继也会发生中断;在中继节点只能正确解码一个用户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中继只能为正确解码的用户进行协作通信,导致用户间出现不公平。因此网络编码自适应解码前传方法受到中继解码效果的制约,使得中继只能在正确译码所有用户发送数据时进行有效的协作通信。故现有网络编码自适应解码前传方法对多源单中继系统性能的提升是有限的。而基于压缩前传方式的中继在不能正确解码用户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具有优势,中继仍然可以将自身观察到的关于用户发送数据的信息转发给基站,从而辅助基站解码用户发送数据。所以对于多源单中继系统,压缩前传与网络编码相结合的方法值得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压缩前传的多源单中继的协作方法,以解决多个用户不能同时利用中继进行协作的问题,从而提高系统容量和信道的使用效率,改善用户的通信质量。
本发明基于压缩前传的多源单中继的协作方法,用户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编码器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将数据调制后发送给基站和中继;中继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转发数据,然后对转发数据进行调制并发送给基站;基站接收信号并进行联合译码;其特征在于包括:
(1)在第1时隙,即用户发送时隙,N个协作用户Si,i=1,2,…,N,采用码长相同的LDPC码对信息数据进行编码,然后经过调制分别得到发送信号xi,每个用户采用不同的信道分别以功率Psi将其同时发送给基站D和中继R;
由于受到路径损耗和噪声的影响,基站接收到的用户Si发送的信号为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11
中继接收到的用户Si发送的信号为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12
式中,nsdi,nsri分别为各路接收信号中的噪声分量;Csdi,Csri分别为各条链路的信道系数;上列各式中的i=1,2,…,N;
(2)中继将所接收到的各用户Si发送的信号ysri分别送入各自的LDPC译码器,各译码器采用软输入软输出译码算法译码后得到码字对数似然比LLRsri,该对数似然比LLRsri的取值范围是整个实数区间;采用1比特量化压缩方法量化该对数似然比LLRsri,分别得到量化信息wi;然后采用网络编码,即对量化信息wi进行异或操作,得到网络编码信息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21
将编码信息w调制后得到调制信号xr;在第2时隙,即中继发送时隙,中继将该调制信号xr转发给基站;
(3)经过无线信道后,基站接收到的中继发送信号为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22
其中,nr是噪声分量,Crd是信道系数,Pr是中继发送功率;
然后基站对接收到的N份用户发送信息和1份中继发送信息进行联合译码,获得源发送数据;
用户和中继采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方式,各条信道噪声均为高斯白噪声,在基站已知各用户到基站的信道系数Csdi和噪声方差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23
并且已知中继到基站信道系数Crd和噪声方差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24
的条件下,基站进行联合译码,具体步骤如下:
a.联合译码器根据接收到的N份用户发送信号ysdi以及各用户信道信息Csdi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25
分别计算初始对数似然比 LLR si = 2 C sdi P si y sdi σ i 2 ;
b.联合译码器将各用户的初始对数似然比LLRsi分别送入各自的LDPC译码器,各译码器经过译码后得到关于各用户发送信号xi的估计值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27
c.联合译码器根据所有的估计值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28
以及接收到的中继发送信号yr,分别计算每个用户的合并接收信号和联合对数似然比LLRxi,计算方法如下:
用户Si的合并接收信号为 y ^ xi = y sdi C sdi P si + y r C rd P r Π k ≠ i x ^ k ,
用户Si的联合对数似然比 LLR xi = 4 y ^ xi σ i 2 C sdi 2 P si + σ r 2 C rd 2 P r ;
d.联合译码器将各用户的联合对数似然比LLRxi再次送入各自的LDPC译码器,各译码器经过译码后得到新的估计值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212
联合译码器根据新的估计值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213
重新计算每个用户的合并接收信号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214
和联合对数似然比LLRxi,联合译码器再次对更新的联合对数似然比LLRxi进行译码,从而形成一种迭代译码方法。
在本发明基于压缩前传的多源单中继的协作方法中,所述用户Si的合并接收信号 y ^ xi = y sdi C sdi P si + y r C rd P r Π k ≠ i x ^ k 和用户Si的联合对数似然比 LLR xi = 4 y ^ xi σ i 2 C sdi 2 P si + σ r 2 C rd 2 P r 是这样推导得到的:由于联合迭代译码器获取分集增益基于中继所采用的压缩前传与网络编码相结合的技术,中继对1比特的量化信息wi分别进行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后的信号为xi′,在中继上进行网络编码后再调制得到发送信号xr,由于xr等效为则基站接收中继发送信号为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34
在理想的情况下xi′=xi,那么基站接收中继发送信号可以表示为 y r = C rd P r Π i = 1 N x i + n r ;
为获取用户S1发送信号,基站对接收到的用户发送信号ysdi,i=2,3,…,N进行译码并判决,得到其他用户发送信号xi的估计值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36
如果译码完全正确,则得到估计值与原发送信号相等,即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37
从而关于发送信号x1的合并接收信号为:
y x 1 = y sd 1 C sd 1 P s 1 + y r C rd P r Π i = 2 N x i = 2 x 1 + n sd 1 C sd 1 P s 1 + n r C rd P r Π i = 2 N x i
合并接收信号yx1的条件概率密度f(yx1|x1,x2,…,xN)服从
N ( 2 x 1 , σ 1 2 C sd 1 2 P s 1 + σ r 2 C rd 2 P r ( Π i = 2 N x i ) 2 ) 的高斯分布;由于 ( Π i = 2 N x i ) 2 = 1 , 则f(yx1|x1,x2,…,xN)的表达式为:
f ( y x 1 | x 1 , x 2 , · · · , x N ) = 1 2 π ( σ 1 2 C sd 1 2 P s 1 + σ r 2 C rd 2 P r ) exp { - ( y x 1 - 2 x 1 ) 2 2 ( σ 1 2 C sd 1 2 P s 1 + σ r 2 C rd 2 P r ) }
根据上式计算出用户S1的联合对数似然比:
LLR x 1 = log [ f ( y x 1 | x 1 = 1 , x 2 , · · · , x N ) f ( y x 1 | x 1 = - 1 , x 1 , · · · , x N ) ] = 4 y x 1 σ 1 2 C sd 1 2 P s 1 + σ r 2 C rd 2 P r
然后,将计算出的联合对数似然比作为LDPC译码器的输入,采用软输入软输出算法进行译码,从而得到用户发送信号x1
在实际的多源单中继系统中,由于受到中继解码误差的影响,量化信息wi的调制信号xi′与用户发送信号xi存在误差,导致基站接收信号yr与值之间存在一定偏差;另外,中继在在联合译码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在对其他用户译码过程时,译码结果存在误差,即不能保证其他用户的发送信号估计值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41
与原发送信号xi相等,因此要根据用户发送信号的估计值和实际接收到的信号yr来计算联合对数似然比LLRx1
用户S1的合并接收信号yx1的估计值为 y ^ xi = y sd 1 C sd 1 P s 1 + y r C rd P r Π i = 2 N x ^ i ,
用户S1的联合对数似然比 LLR x 1 = 4 y ^ x 1 σ i 2 C sd 1 2 P s 1 + σ r 2 C rd 2 P r ;
为获取其他用户发送数据,联合译码器在计算合并接收信号和联合对数似然比时,采用与用户S1相同的方法。
由于本发明采取了压缩前传与网络编码相结合的技术以及迭代译码的方法,与网络编码自适应解码前传技术所采用的解码前传与网络编码结合的技术相比较,克服了中继在协作通信中会出现中断或不能进行网络编码的情况,能够保证中继在通信过程中始终起到辅助通信作用,并且通过迭代译码算法获取一定的分集增益,从而提高了通信质量并节省通信资源。
在采用网络编码自适应解码前传技术的协作通信系统中,中继在通信中是否起到协作作用取决于中继能否对用户发送的数据进行正确译码,只有中继对所有用户发送的数据能够正确译码,中继才能对用户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并转发编码数据;在实际通信时,中继不能保证对用户发送信息进行正确译码,并且在多个用户同时通过单个中继进行协作通信是,中继同时正确译码的概率进一步降低,所以采用网络编码自适应解码前传方法的中继会发生中断,不能进行协作。而此时中继接收到的关于用户的观察信息对于基站的译码仍然是有帮助的,在这种情况下,中继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压缩前传中继方法,仍然能够转发有用信息,并使得基站获得分集增益。
本发明由于中继采用的是软输入软输出译码算法,如果中继解码完全正确,那么中继工作的方式相当于解码前传方式,能够达到现有技术的性能;即使解码不正确,仍然可以对译码所得的软信息进行量化压缩并进行网络编码,然后将这些编码后的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采用本发明中的迭代译码算法,可以有效利用中继转发信息,获取分集增益,提高通信质量。
与现有方法相比较,本发明更适合于实际的通信环境,能够提高中继在协作通信中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中继作用,而且实现复杂度并没有明显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两源单中继通信系统模型及传输时隙分配示意图。
图2为两源单中继通信系统迭代译码器示意图。
图3为两用户距离中继均为9.5m时,两源单中继系统不同中继方法误码率与用户发射功率关系比较示意图。
图4为三源单中继通信系统模型及传输时隙分配示意图。
图5为三用户距离中继均为9.5m时,三源单中继系统不同中继方法误码率与用户发射功率关系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两源单中继通信系统模型为基础来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模型如图1所示,系统中有两个用户S1,S2、一个中继R和一个基站D,其中实线表示用户发送时隙,虚线表示中继发送时隙。用户S1,S2与中继R和基站D之间的系统参数设置如下:
用户到基站的距离为dsd1=dsd2=dsd=10m;
用户到中继的距离为dsr1=dsr2=dsr=9.5m;
中继到基站的距离为drd=3.15m;
且用户到基站直达链路信道系数为Csd1=Csd2=Csd=1,路径损耗因子r=3。经计算, C sr 1 = C sr 2 = C sr = C sd ( d sd d dr ) r / 2 = 1.08 . 设置两个用户发送功率相等为Ps1=Ps2=Ps,中继发送功率Pr;各用户到基站链路噪声方差均为1,即σ2=1,且中继到基站链路噪声方差也为1,即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52
所以可以计算出各条链路接收信噪比:
用户到基站接收信噪比为 SNR sd = 10 log 10 ( C sd 2 P s σ 2 ) = 10 log 10 ( C sd 2 P s ) ;
用户到中继接收信噪比为 SNR sr = 10 log 10 ( C sr 2 P s σ 2 ) = 10 log 10 ( C sr 2 P s ) ;
由于用户距离中继更近,所以中继接收信噪比相比于基站接收信噪比有固定增益 ΔSNR = SNR sr - SNR sd = 10 log 10 ( C sr 2 C sd 2 ) = 0.67 dB .
(1)两个用户S1,S2均采用码长n=1800、码率R=0.5的系统LDPC码对信息比特进行编码,生成1800比特的码字,再分别利用BPSK调制将码字调制成发送信号x1,x2,然后在用户发送时隙将调制信号以功率Ps发送给中继和基站,发送时两个用户采用不同信道。
(2)中继接收到用户发送来的信号ysr1,ysr2,分别利用LDPC码和积译码算法进行迭代译码,经过一定的迭代次数或解码正确后,输出所有码字软信息LLRsr1,LLRsr2。然后中继分别对码字软信息LLRsr1,LLRsr2进行1比特量化压缩分别得到量化数据w1,w2,其长度均为1800比特。中继采用网络编码技术,即对量化数据w1,w2进行异或操作得到编码数据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61
然后对编码数据w进行BPSK调制得到发送信号xr,在中继发送时隙将调制信号xr以功率Pr发送给基站。
(3)基站在用户发送时隙分别接收到来自两个用户S1,S2的信号ysd1,ysd2,在中继发送时隙接收到中继发送的信号yr。基站将三个接收信号输入到图2所示的迭代译码器进行迭代译码。该迭代译码器由一个初始对数似然比计算模块E、两个和积算法译码器模块D1和D2以及两个联合对数似然比计算模块C1和C2构成,迭代译码器工作过程如下:
a.迭代译码器模块E首先根据接收信号ysd1计算初始对数似然比,输入到和积算法译码器模块D1,启动迭代译码器,然后计算初始对数似然比模块E从系统中断开;
b.译码器D1经过译码得到关于发送信号x1的估计值然后将结果输入到计算对数似然比模块C2;
c.计算对数似然比模块C2根据估计值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63
以及公式 y ^ x 2 = y sd 2 C sd 2 P s 2 + y r C rd P r x ^ 1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65
计算出联合对数似然比LLRx2,然后将结果输入到译码器模块D2;
d.译码器D2经过对联合对数似然比LLRx2译码得到估计值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66
然后将结果输入到计算对数似然比模块C1;
e.计算对数似然比模块C1根据估计值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67
以及公式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68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69
计算出联合对数似然比LLRx1,然后将结果输入到译码器模块D1;
f.迭代译码器进行循环迭代,直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者解码正确,然后输出解码所得信号x1,x2
在中继发射功率Pr=-3dB,即中继到基站链路信噪比为SNRrd=12dB的情况下,图3给出了本发明中所采用方法的用户发送功率Ps和误码率关系曲线以及其他两种方法的用户发送功率和误码率关系曲线,对于每种方法,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信道实现1000次,在高信噪比情况下信道实现10000次。三种方法的相同点在于:用户与中继和基站的位置相同,相应的信道系数和噪声相同;用户发送功率相同;用户采用的编码方法相同。三种方法的不同点:本方法即曲线A所示方法,采用网络编码压缩前传技术使得中继在任何情况下都参与协作通信;曲线B所示网络编码自适应解码前传方法,中继在不能完全正确解码时,存在不能进行协作或不能为两个用户同时进行协作通信的情况;曲线C所示是没有中继协作的情况。从图3所示三条误码率曲线对比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发送功率情况下,本方法具有最优的误码率性能;从另一方面看,对于误码率为10-4的情况,本方法需要的用户发射功率约为0.5dB,网络编码自适应解码前传方法需要用户发送功率约1dB,而不采用中继进行协作通信用户发送功率大约为1.7dB,所以本方法相对于网络编码自适应解码前传方法节约功率0.5dB,相对于不使用中继的情况节约功率1.2dB,可见本方法能够提高无线通信质量,或者在相同通信质量要求下节约通信所需发送功率。
实施例2:
在用户密集的区域,多个用户同时与基站进行通信,这些用户到中继的距离及它们到基站的距离分别相等,如图4所示,此时可以利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进行多用户协作通信。本实施例以三用户协作为模型介绍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法,三个用户与中继R和基站D之间的系统参数设置如下:
用户到基站的距离为dsd=10m;
用户到中继的距离为dsr=9.5m;
中继到基站的距离为drd=3.15m;
且用户到基站直达链路信道系数为Csd=1,路径损耗因子r=3。经过计算,设置所有用户端发送功率相等且为Ps,中继发送功率Pr;各用户到基站链路噪声方差均为1,即σ2=1,且中继到基站链路噪声方差也为1,即
Figure GDA00002519696700072
多用户单中继协作通信步骤如下:
(1)所有用户均采用码长n=1800、码率R=0.5的系统LDPC码对信息比特进行编码,生成1800比特的码字,再分别利用BPSK调制将码字调制成发送信号,然后在用户发送时隙将调制信号以相同功率Ps发送给中继和基站,发送时多个用户采用不同信道。
(2)中继接收到多个用户发送来的信号,分别利用LDPC码的和积译码算法进行迭代译码,经过一定的迭代次数或解码正确后,输出所有码字比特的软信息;然后中继分别对码字软信息进行1比特量化压缩分别得到,其长度均为1800比特;中继采用网络编码技术,即对每个用户的压缩结果进行网络编码得到中继发送数据w,然后对w进行BPSK调制得到调制信号xr,在中继发送时隙将调制信号xr以功率Pr发送给基站。
(3)基站在用户发送时隙分别接收到来自多个用户的信号,在中继发送时隙接收到中继发送的信号yr,基站将这些接收信号输入到迭代译码器进行迭代译码得到多个用户的原始发送信息。
在中继发射功率Pr=-3dB,即中继到基站链路信噪比为SNRrd=12dB的情况下,图5给出了本发明中所采用方法的用户发送功率Ps和误码率关系曲线以及其他两种方法的用户发送功率和误码率关系曲线,对于每种方法,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信道实现1000次,在高信噪比情况下信道实现10000次。三种方法的相同点在于:用户与中继和基站的位置相同,相应的信道系数和噪声相同;用户发送功率相同;用户采用的编码方法相同。三种方法的不同点:本方法即曲线U所示方法,采用网络编码压缩前传技术使得中继在任何情况下都参与协作通信;曲线V示网络编码自适应解码前传方法,中继在不能完全正确解码时,存在不能进行协作或不能为两个用户同时进行协作通信的情况;曲线K所示是没有中继协作的情况。从图5所示三条误码率曲线对比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发送功率情况下,本方法具有最优的误码率性能;从另一方面看,对于误码率为10-4的情况,本方法需要的用户发射功率约为0.7dB,网络编码自适应解码前传方法需要用户发送功率约1.1dB,而不采用中继进行协作通信用户发送功率大约为1.7dB,所以本方法相对于网络编码自适应解码前传方法节约功率0.4dB,相对于不使用中继的情况节约功率1dB,可见本方法能够提高无线通信质量,或者在相同通信质量要求下节约通信所需发送功率。

Claims (1)

1.一种基于压缩前传的多源单中继的协作方法,用户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编码器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将数据调制后发送给基站和中继;中继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转发数据,然后对转发数据进行调制并发送给基站;基站接收信号并进行联合译码;其特征在于包括:
(1)在第1时隙,即用户发送时隙,N个协作用户Si,i=1,2,…,N,采用码长相同的LDPC码对信息数据进行编码,然后经过调制分别得到发送信号xi,每个用户采用不同的信道分别以功率Psi将其同时发送给基站D和中继R;
由于受到路径损耗和噪声的影响,基站接收到的用户Si发送的信号为
Figure FDA00002519696600011
中继接收到的用户Si发送的信号为
Figure FDA00002519696600012
式中,nsdi,nsri分别为各路接收信号中的噪声分量;Csdi,Csri分别为各条链路的信道系数;上列各式中的i=1,2,…,N;
(2)中继将所接收到的各用户Si发送的信号ysri分别送入各自的LDPC译码器,各译码器采用软输入软输出译码算法译码后得到码字对数似然比LLRsri,该对数似然比LLRsri的取值范围是整个实数区间;采用1比特量化压缩方法量化该对数似然比LLRsri,分别得到量化信息wi;然后采用网络编码,即对量化信息wi进行异或操作,得到网络编码信息
Figure FDA00002519696600013
将编码信息w调制后得到调制信号xr;在第2时隙,即中继发送时隙,中继将该调制信号xr转发给基站;
(3)经过无线信道后,基站接收到的中继发送信号为
Figure FDA00002519696600014
其中,nr是噪声分量,Crd是信道系数,Pr是中继发送功率;
然后基站对接收到的N份用户发送信息和1份中继发送信息进行联合译码,获得源发送数据;
用户和中继采用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方式,各条信道噪声均为高斯白噪声,在基站已知各用户到基站的信道系数Csdi和噪声方差
Figure FDA00002519696600015
并且已知中继到基站信道系数Crd和噪声方差
Figure FDA00002519696600016
的条件下,基站进行联合译码,具体步骤如下:
a.联合译码器根据接收到的N份用户发送信号ysdi以及各用户信道信息Csdi
Figure FDA00002519696600017
分别计算初始对数似然比 LLR si = 2 C sdi P si y sdi σ i 2 ;
b.联合译码器将各用户的初始对数似然比LLRsi分别送入各自的LDPC译码器,各译码器经过译码后得到关于各用户发送信号xi的估计值
Figure FDA00002519696600019
c.联合译码器根据所有的估计值
Figure FDA000025196966000110
以及接收到的中继发送信号yr,分别计算每个用户的合并接收信号
Figure FDA000025196966000111
和联合对数似然比LLRxi,计算方法如下:
用户Si的合并接收信号为 y ^ xi = y sdi C sdi P si + y r C rd P r Π k ≠ i x ^ k ,
用户Si的联合对数似然比 LLR xi = 4 y ^ xi σ i 2 C sdi 2 P si + σ r 2 C rd 2 P r ;
d.联合译码器将各用户的联合对数似然比LLRxi再次送入各自的LDPC译码器,各译码器经过译码后得到新的估计值
Figure FDA00002519696600023
联合译码器根据新的估计值
Figure FDA00002519696600024
重新计算每个用户的合并接收信号
Figure FDA00002519696600025
和联合对数似然比LLRxi,联合译码器再次对更新的联合对数似然比LLRxi进行译码,从而形成一种迭代译码方法。
CN 201110021166 2011-01-19 2011-01-19 一种基于压缩前传的多源单中继协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182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21166 CN102118228B (zh) 2011-01-19 2011-01-19 一种基于压缩前传的多源单中继协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21166 CN102118228B (zh) 2011-01-19 2011-01-19 一种基于压缩前传的多源单中继协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8228A CN102118228A (zh) 2011-07-06
CN102118228B true CN102118228B (zh) 2013-04-17

Family

ID=44216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2116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18228B (zh) 2011-01-19 2011-01-19 一种基于压缩前传的多源单中继协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82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4770A (zh) * 2012-05-23 2012-09-19 东南大学 一种在无线中继系统中的信息传输方法
CN102868486B (zh) * 2012-08-29 2014-12-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ar4ja码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协作通信方法
CN104704760B (zh) * 2012-09-24 2018-01-05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多信源动态网络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US9031143B2 (en) * 2012-12-03 2015-05-12 Broadcom Corporation Adaptive decoding based on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CN104539397B (zh) * 2015-01-19 2018-0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交分多址接入中继系统的去噪互信息保持量化转发方法
CN104735796B (zh) * 2015-04-03 2018-02-23 东南大学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多源单中继系统的协作中继方法
US10820322B2 (en) * 2016-06-30 2020-10-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ducing bit rate requirement over an uplink fronthaul link
US10257844B2 (en) * 2017-01-17 2019-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combining scheme with broadcast beam-sweeping and beam-index indic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211A (zh) * 2008-10-30 2009-03-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可获得多阶分集的中继协作通信方法
CN101442394A (zh) * 2008-11-10 2009-05-2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可迭代译码的网络编码协作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619455D0 (en) * 2006-10-02 2006-11-08 Fujitsu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211A (zh) * 2008-10-30 2009-03-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可获得多阶分集的中继协作通信方法
CN101442394A (zh) * 2008-11-10 2009-05-2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可迭代译码的网络编码协作通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ianoush Hosseini等.Relay Selection and Max-Mi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Source OFDM-Based Mesh Networks.《Communications (ICC),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10,第1-6页.
Relay Selection and Max-Mi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Source OFDM-Based Mesh Networks;Kianoush Hosseini等;《Communications (ICC),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100527;第1-6页 *
俞菲等.基于中继协作与选择的有效分集方案.《通信学报》.2010,第31卷(第8期),第45-53页.
基于中继协作与选择的有效分集方案;俞菲等;《通信学报》;20100831;第31卷(第8期);第45-5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8228A (zh) 201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8228B (zh) 一种基于压缩前传的多源单中继协作方法
AbdulHussein et al. Rateless coding for hybrid free-space optical and radio-frequency communication
EP1855394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relaying either soft information or hard decoded bits
EP2202894B1 (en) Relay station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akki et al. On the performance of RF-FSO links with and without hybrid ARQ
EP2202904B1 (en) A relay station and a decoder
CN106100795B (zh) 一种基于Plotkin构造和信息位重休眠的Polar码编码协作方法
CN107995692B (zh) 一种云接入网上行无速率传输机制
CN101119336A (zh) 可变速率的软信息转发
CN101848060B (zh) 一种自适应网络编码协作中继方法
JP4459904B2 (ja) 無線によるリレーベースの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2つのノード間で信頼性のあるデジタル通信を可能にするための中継局及び方法
CN101420291A (zh) 中继系统中网络与信道编码的联合译码方法
CN104935411B (zh) 一种基于分集的无速率码联合度数动态译码方法
CN103338091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非二进制ldpc码的协作传输方法
Zlatanov et al. On the capacity of the two-hop half-duplex relay channel
US8588112B2 (en) Transmission for half-duplex relay in fading channel and rateless code configuration
CN109450594A (zh) 云接入网上行链路的无速率码度数分布优化方法
CN113438023B (zh) 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中极化码级联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4954099A (zh) 译码迭代次数约束下累积无率码的优化设计方法
Schwandter et al. A practical forwarding scheme for wireless relay channels based on the quantization of log-likelihood ratios
Zhou et al. Outage probability of correlated binary source transmission over fading multiple access channels
CN105554813A (zh) 一种在无线中继系统基于随机映射码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2487315A (zh) 多源多中继协作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协作通信系统
Azmi et al. Soft decode-and-forward using LDPC coding in half-duplex relay channels
CN110380803B (zh) 一种基于ldpc码传输的自适应功率分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