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6024B - 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6024B
CN102116024B CN200910227798A CN200910227798A CN102116024B CN 102116024 B CN102116024 B CN 102116024B CN 200910227798 A CN200910227798 A CN 200910227798A CN 200910227798 A CN200910227798 A CN 200910227798A CN 102116024 B CN102116024 B CN 102116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soil
outer tube
static pressure
s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7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6024A (zh
Inventor
吴保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227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6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6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6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6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60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它包括灌注桩,在灌注桩身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灌注桩身是一体的。还包括该静压多径向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方法。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以下优点: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可以利用传统桩基不能利用地基土力学能力,充分利用和提高表层土中存在多层硬土层的端阻力和软土层侧摩阻力,本发明可减少桩的埋深、缩小桩径、实现机械设备小型化、施工工艺简单化、材料和能源节约等;充分利用我国城市地区地基土二元结构特点,结合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特性,把不均匀的地基处理为均匀变形地基,经济、安全、快捷地解决其它桩型不能解决不均匀变形地基问题。

Description

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桥梁桩基工程的灌注桩,还涉及该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松散沉积的地层内,土层之间具备二元结构特征一上部软弱下部逐渐变硬,且二元结构内部可以划分数组次二元结构,形成结构内部的地层软硬相间,图1为这类土的静力触探测试曲线,这种土层结构在冲洪积地貌单元内广泛存在。灌注桩是经济、直观、常用的桩型。成孔工艺多为钻、挖孔或钻成孔后挤扩,传统挤、扩径灌注桩图1扩底桩(夯扩、挤扩桩)的结构图,图2和图3是多分枝承力盘桩的结构图和俯示图,图1中分为钻、挖孔扩底桩和沉管(静压和捶击)夯扩桩,均只对桩端挤扩或夯扩。为了提高单桩承载力和减少地基的沉降变形量,发展形成了挤、扩灌注桩。
传统挤、扩径灌注桩有如下缺点:
1)图1中的成桩工艺和提高桩承载力的原理分析:图1中分为钻、挖孔扩底桩和沉管(静压和捶击)夯扩桩,均只对桩端挤扩或夯扩。前者经过钻或挖成孔扩底后灌注混凝土;后者为沉管到设计深度,填入无水混凝土或建筑垃圾,经过内管静力挤压或内夯管冲击形成扩大端,它们通过端部的简单的扩大提高桩的承载力和减少桩体的变形。桩身和土体的接触面为直面而非曲面,因此,无论是侧摩阻力和端阻力的提高均是局部的、有限的。
2)图2中的成桩工艺和提高桩承载力的原理
图2和图3中为钻孔挤扩桩,采用垂直成孔措施成孔,然后吊装液压挤扩设备在桩孔的设计深度内,对该部位进行局部挤扩,加大局部桩孔直径或形成桩孔分枝孔,然后灌注混凝土,它们通过桩身不同段的桩径加大或增加分枝提高桩的承载力和减少变形。桩身和土体的接触面大部分仍为直面而非曲面,因此,侧摩阻力的提高均是有限的,局部土的端阻力有限提高。
3)扩底桩(夯扩、挤扩桩)的力学特点:钻、挖孔扩底桩的桩周缺少地基土的挤扩效应,既没有增加桩周土的围压力,同时造成桩周土回弹变形,形成松弛状态等,后期灌注混凝土无法改变这种状态,造成桩间土的侧摩阻力没有充分发挥的条件——缺少灌注后围压力增加措施。桩承载力虽然高于此类单桩,也只是简单地通过桩端面积扩大增加桩端阻力而已。夯扩、挤扩桩的桩周具备地基土的挤扩效应,成桩后桩周土的围压力增加,桩端经过动、静等形式的夯、挤扩,形成扩大端,因此,桩体周边均存在围压力增加的条件,桩端阻力提高幅度相对高。但是,此类桩在变径2d以上的长度范围内,由于桩的整体沉降,造成该范围内土内形成变形空间,土的侧摩阻力不能发挥作用,抵消了部分桩端阻力提高的效应。
4)多分枝承力盘桩的力学特点:桩孔系钻孔而成,因此桩周缺少地基土的挤扩效应,既没有增加桩周土的围压力,同时造成桩周土回弹变形,形成松弛状态等,后期灌注混凝土无法改变这种桩周应力状态,造成桩间土的侧摩阻力没有充分发挥的条件。多分枝承力盘桩的承载力虽然高于没有分枝的单桩,也只是单方面地利用桩间土的端阻力而已。
综合上述,1、传统灌注桩的桩身虽然经过多层硬土但无法利用其强度。传统桩基选择埋深深、强度高、变形微小的持力层,忽略了桩身段内其它相对强度较高的土层的利用,本发明通过多次的弱土层内扩径,大大提高了相对硬土层的端阻力的利用。由于对桩身灌注混凝土施加有垂向挤压力,因此,整个桩身存在比传统此类桩的大的围压力,同时,提高了各种土层的侧摩阻力,大大减少了软土层中桩土之间的剪切破坏几率。2、传统灌注桩的施工时,需要大型机械,传统桩基的施工,多采用大型设备和机具——大型钻孔设备、高吨位静压桩设备、液压挤扩设备等来完成。因此,设备运输和现场施工难度很大,电力或燃料油用量大;且受到地基土多层、多相、多力学性等组合的影响,导致成孔和沉桩过程工艺复杂和难度较大,成孔工艺中隐患环节多且不容易控制,管理工作和检测环节多,任何一个工艺环节出现问题可导致失败或产生隐患。3、传统桩体要求强度高和均强度设计,桩身附加应力分布曲线和变形测试数据表明:桩顶下一定深度内,附加应力集中和变形量是其下部深度的数十倍,继续向深度方向两项逐渐趋于零。说明桩身不同部位传递应力的效率不同,承担的荷载不相同。4、传统桩体要求桩端持力层强度高和小变形,传统桩体按照集中应力的设计思路设计,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全部由桩体分担或很少部分由地基土分担。为了承担高荷载和小变形,桩端的持力层的强度必然很高并且变形小才能满足要求。浅部强度适中和变形相对较大的持力层不能满足要求,而强度高和变形小的持力层埋藏很深,因此,传统桩体的桩身长度在厚度巨大的松散沉积层必然很大,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它包括灌注桩,在灌注桩身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灌注桩身是一体的。
上述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所述环形凸起间隔设置在灌注桩身上。
上述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在桩底设有底盘,底盘的直径大于灌注桩桩身的直径,底盘是球状、挤密的混凝土扩大端。
上述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所述环形凸起的中心与地基土中二元结构中软土位置中心相对应。
上述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静压的方式将与桩径相同的外管压入土层内设计标高h处形成桩孔,所述静压的方式是采用静压桩机;
b)外管内灌注混凝土至标高h1,标高h1的高度是从桩孔底端到地基土中第二个二元结构中硬土位置中心a2与第二个二元结构中软土位置中心b2之间的任一点的高度,内管采用静压方式将外管内的混凝土挤压出外管,形成端部扩径,在桩底形成球状、挤密的混凝土扩大端;
c)上拔内管,往外管内灌注混凝土至标高h2,标高h2的高度是从桩孔底端到地基土中第三个二元结构中硬土位置中心a3与第三个二元结构中软中位置中心b3之间任一点的高度,提升外管至第二次扩径高度,外管提升的高度和地基土中第二个二元结构中软土位置中心相对应,外管提升同时内管下压其中的混凝土,形成微微扩径的桩身,即形成高于桩端的第一次扩径;
d)第二次扩径,上拔内管,灌注混凝土至标高h3,标高h3的高度是从桩孔底端到地基土中第四个二元结构中硬土位置中心a4与第四个二元结构中软中位置中心b4之间任一点的高度,提升外管至第二次扩径,外管提升的高度和地基土中第三个二元结构中软土位置中心相对应,外管提升同时下压内管,其中的混凝土形成微微扩径的第二次扩径。
e)循环c、d工艺环节,直至桩身范围内所有的软弱土层段均形成根据设计单桩承载力要求的挤压扩径;
f)到达桩顶设计标高后,把外管内的混凝土在不断提升外管的同时用内管按照设计压力压入桩体内,实现桩顶标高和设计标高等同;
上述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方法,根据工程需要在步骤f)后增加步骤g)将钢筋笼或钢管压入桩身,形成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
上述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方法,所述步骤b)端部扩径的大小由工程设计桩径和机械提供的静压力、扩径处的土层力学强度、挤压密实度来确定;步骤c)外管提升同时内管下压的压力大小由设计桩身强度确定,步骤f)中内管压混凝土的设计压力是根据地基土层力学强度静力触探曲线和设计桩身强度来确定的。
上述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方法,每次扩径的高度由微机内储存的地基土层力学强度静力触探曲线和数据来控制,微机与静压桩机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理论方面,单桩承载力增加规律表明:桩承载力提高与桩周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增加成正比,桩周侧摩阻力与增加桩周面积和围压力成正比,端阻力增加与桩端底面积和桩端土的密实度成正比。所以,在桩身周围增加围压力和桩土接触面积是提高桩承载力根本所在,本发明实现了提高单桩承载力的主控参数较以前所有桩类有很大幅度的增加。承载力设计计算方面,在多层地基土中,把此类桩划分为多个单元扩底桩分别计算,计算方法简单并符合现在规范的要求。
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表明:单桩静载荷试验测试结果显示桩顶经常发生应力集中现象,也就是附加应力在桩顶3~5d范围内容易集中,由于桩周软土分布使得应力扩散速度慢。同时,应力扩散速度与材料的强度和整体刚度成正比,上层单元桩体对附加应力存在一定量的扩散角,下层单元桩同样,依此类推,增加了桩土之间的应力扩散角,既分层分级扩大,形成迅速传递附加应力到地基土深部的效应,减少桩顶的应力集中和破坏现象以及深部沉降变形量。
2、利用桩身内硬土层强度减少桩基工程的深度、机械大型化、工艺复杂化倾向:
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可以利用传统桩基不能利用地基土力学能力:1)充分利用和提高表层土中存在多层硬土层的端阻力和软土层侧摩阻力;2)现在,集中高荷载桩基础的持力层深度大、桩径大、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设备大型化、能源消耗大、混凝凝土消耗量多、废桩头成山、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随处可见,本发明可减少桩的埋深、缩小桩径、实现机械设备小型化、施工工艺简单化、材料和能源节约等;3)充分利用我国城市地区地基土二元结构特点,结合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特性,把不均匀的地基处理为均匀变形地基,经济、安全、快捷地解决其它桩型不能解决不均匀变形地基问题。
3、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的施工工艺简单
混凝土由本人发明的干法花管灌注桩中的混凝土技术制作,且可以定量工厂化拌制,施工现场不需要搅拌设备,因此灌注速度快且不受环境条件的制约。
成孔采用图5的专用设备实施,满足快速成孔和灌注的要求,且现场所需要配重少,采用履带式行走方式——比传统的液压步履行走方式快捷且对地基土扰动少。
外管上拔和内管挤压扩径可以同时完成,减少其它桩型的多种设备同时工作局面,因此,工艺环节少。控制混凝土的压力和扩径量根据地基土的勘察结果预先设定,实现桩身数字化施工(多层扩径桩的数据处理程序),填补目前桩基施工中桩径、混凝土密实度、桩顶标高、桩周土挤密效应等不可控或不可操作的空白。对于新近沉积的吹填土和结构灵敏性土本桩型具有其它桩型不具备的扰动小的作用,且单桩承载力提高幅度高和稳定。
4、环保、文明、节约能源
没有对环境排放废土、废泥浆(除挤扩桩外,其它桩型均有大量的废土、废泥浆排放)、无噪音等,而且桩径小于300mm的桩对环境没有明显地挤土产生的破坏效应,可减少其它夯扩、静压挤扩对环境的挤土破坏效应。
目前,所有桩在地基开挖后均有一定长度桩顶截桩量,城市边缘地区大量堆放废弃桩头;国家规范规定中要求必须预留桩头,其主要原因是成桩过程中,桩顶土压力小,难于形成密实的桩顶的缘故。本发明在桩顶形成时,添加压力于桩身混凝土上,将外管内混凝土压密实于桩顶标高下,形成密实的桩顶,所以不需要预留桩头。
5、可发展性
目前桩机设备均没有和静力触探成果相结合,施工过程和成品桩带有不可避免的盲目性——挤扩位置的不确定和不适宜。通过和勘察成果的结合,可消除盲目性,形成成桩过程环节的数字化控制。
6、可行性与节约性
可行性:1)设计计算、检测等可行性:采用国家规范中扩底桩的设计计算和检测方法对其承载力和变形进行计算和检测,折减系数按照此类桩的施工经验确定。2)机械设备工作数字化:采用新型静压程成孔设备,定量控制和记录及施加成桩压力,形成数字化过程管理。3)工艺简单:依据施工场地的静力触探成果编制单桩施工措施方案,针对性解决地基土的不均匀性,实现均化地基变形的目标。成桩过程和静力触探的容易操作和控制相同,每个环节均有压力显示和混凝土量控制,达到孔内情况初步数字控制和并根据混凝土压力数值指导成桩过程。
节约性:相同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条件下,机械和人工节约20%;建筑材料节约20%;能源节约30%;综合工程造价比相同的桩基节约25%。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挤扩灌注桩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分枝承力盘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示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地基土层静力触探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的一种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它包括灌注桩,在灌注桩身1设有环形凸起2,环形凸起2与灌注桩身1是一体的,所述环形凸起2间隔设置在灌注桩身1上,所述环形凸起的中心与地基土中二元结构中软土位置中心相对应,在桩身底端设有底盘3,底盘3的直径D大于灌注桩桩身的直径d,底盘3是球状、挤密的混凝土扩大端。
上述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静压的方式将与桩径相同的外管压入土层内设计标高h处形成桩孔,所述静压的方式是用静压桩机;
b)外管内灌注混凝土至标高h1,标高h1的高度是从桩孔底端a1到地基土中第二个二元结构E2中硬土位置中心a2与第二个二元结构中软土位置中心b2之间的任一点的高度,内管采用静压方式将外管内的混凝土挤压出外管,形成端部扩径,在桩底形成球状、挤密的混凝土扩大端;
c)上拔内管,往外管内灌注混凝土至标高h2,标高h2的高度是从桩孔底端a1到地基土中第三个二元结构E3中硬土位置中心a3与第三个二元结构中软中位置中心b3之间任一点的高度,提升外管至第二次扩径高度,外管提升的高度和地基土中第二个二元结构中软土位置中心b2相对应,外管提升同时内管下压其中的混凝土,形成微微扩径的桩身,即形成高于桩端的第一次扩径,端部扩径的大小由工程设计桩径和机械提供的静压力、扩径处的土层力学强度、挤压密实度来确定,外管提升同时内管下压的压力大小由设计桩身强度确定;
d)第二次扩径,上拔内管,灌注混凝土至标高h3,标高h3的高度是从桩孔底端a1到地基土中第四个二元结构E4中硬土位置中心a4与第四个二元结构中软中位置中心b4之间任一点的高度,提升外管至第二次扩径,外管提升的高度和地基土中第三个二元结构中软土位置中心b3相对应,外管提升同时下压内管,其中的混凝土形成微微扩径的第二次扩径。
e)循环c、d工艺环节,直至桩身范围内所有的软弱土层段均形成根据设计单桩承载力要求的挤压扩径;
f)到达桩顶设计标高后,把外管内的混凝土在不断提升外管的同时用内管按照设计压力压入桩体内,实现桩顶标高和设计标高等同,内管下压混凝土的设计压力是根据地基土层力学强度静力触探曲线和设计桩身强度来确定的;
g)将钢筋笼或钢管压入桩身,形成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
在上述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方法中,每次扩径的高度由微机内储存的地基土层力学强度静力触探曲线和数据来控制,微机与静压桩机连接。
本发明中外管是空心管,内管是实心管。

Claims (4)

1.一种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方法,所述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的灌注桩身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灌注桩身是一体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用静压的方式将与桩径相同的外管压入土层内设计标高h处形成桩孔;
b)外管内灌注混凝土至标高h1,标高h1的高度是从桩孔底端到地基土中第二个二元结构中硬土位置中心与第二个二元结构中软土位置中心之间的任一点的高度,内管采用静压方式将外管内的混凝土挤压出外管,形成端部扩径,在桩底形成球状、挤密的混凝土扩大端;
c)上拔内管,往外管内灌注混凝土至标高h2,标高h2的高度是从桩孔底端到地基土中第三个二元结构中硬土位置中心与第三个二元结构中软土位置中心之间任一点的高度,提升外管至第一次扩径高度,外管提升至的高度和地基土中第二个二元结构中软土位置中心相对应,外管提升同时内管下压其中的混凝土,形成微微扩径的桩身,即形成高于桩端的第一次扩径;
d)第二次扩径,上拔内管,灌注混凝土至标高h3,标高h3的高度是从桩孔底端到地基土中第四个二元结构中硬土位置中心与第四个二元结构中软土位置中心之间任一点的高度,提升外管至第二次扩径高度,外管提升至的高度和地基土中第三个二元结构中软土位置中心相对应,外管提升同时下压内管,其中的混凝土形成微微扩径的第二次扩径;
e)循环c、d工艺环节,直至桩身范围内所有的软弱土层段均形成根据设计单桩承载力要求的挤压扩径;
f)到达桩顶设计标高后,把外管内的混凝土在不断提升外管的同时用内管按照设计压力压入桩体内,实现桩顶标高和设计标高等同,制得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f)后还包括步骤g)将钢筋笼或钢管压入桩身,形成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端部扩径的大小由工程设计桩径和机械提供的静压力、扩径处的土层力学强度、挤压密实度来确定;步骤c)外管提升同时内管下压的压力大小由设计桩身强度的要求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扩径的高度由微机内储存的地基土层力学强度静力触探曲线和数据来控制。 
CN200910227798A 2009-12-31 2009-12-31 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16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7798A CN102116024B (zh) 2009-12-31 2009-12-31 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7798A CN102116024B (zh) 2009-12-31 2009-12-31 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6024A CN102116024A (zh) 2011-07-06
CN102116024B true CN102116024B (zh) 2012-10-10

Family

ID=44214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77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16024B (zh) 2009-12-31 2009-12-31 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60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6088B (zh) * 2012-11-14 2015-04-01 河海大学 一种加固含硬土夹层软土地基的间断组合桩及施工方法
CN108265710B (zh) * 2018-03-07 2023-07-14 刘寅平 一种后注浆预制空心管树根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459049B (zh) * 2020-11-20 2023-06-27 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实现地下车库咬合桩的装置及咬合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北京交通大学.挤扩支盘灌注桩技术规程.《挤扩支盘灌注桩技术规程(CECS192:2005)》.2006, *
陈新军等.挤扩支盘桩在某铁路工程中的应用.《西部探矿工程》.2003,(第11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6024A (zh) 201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7876A (zh) 一种现浇大直径组合薄壁螺纹管桩的施工方法及其成桩装置
CN102011399A (zh) 一种基于phc桩的多重高喷扩底桩施工方法
CN112942455A (zh) 一种岩溶地基高层建筑物的加固抬升方法
CN105649073A (zh) 一种静钻根植桩的施工方法
CN106869138A (zh) 一种衡重式双排桩支护结构及其基坑开挖方法
CN102116024B (zh) 静压多层径向挤扩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0513704C (zh) 工程改造用叠合桩的成桩方法
CN107700480A (zh) 一种适用于地基处理的混凝土桩
CN108385693B (zh) 一种用于分期地下室支护的等代锚杆支护方法和支护体系
CN102235152A (zh) 高强度加固土层钻孔灌注桩成孔施工方法
CN209837011U (zh) 一种填土地层消减负摩阻力的扩底复合管桩结构
CN111485571A (zh) 深厚圆砾层下伏灰岩地基拱桥基础及其修建方法
CN106958176A (zh) 快速预制拼装式软基处理方法
CN207419452U (zh) 一种适用于地基处理的混凝土桩
Jiang et al. A new large step-tapered hollow pile and its bearing capacity
CN201330403Y (zh) 有侧限结构复合地基
CN201762705U (zh) 一种预制挤扩桩
CN206233232U (zh) 一种上、下部扩大型水泥土复合管桩
CN201857608U (zh) 合成桩
CN213173700U (zh) 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桩
CN101481910B (zh) 基坑边坡处支护的独立桩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
CN213448541U (zh) 深厚圆砾层下伏灰岩地基拱桥基础
CN208088286U (zh) 具有高承载力的喷扩挤压组合桩
CN102888841A (zh) 一种端部螺纹五星形变截面预制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02164598U (zh) 预制挤扩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9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