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1825A - 区分Direct Tunnel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区分Direct Tunnel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1825A
CN102111825A CN2010101429340A CN201010142934A CN102111825A CN 102111825 A CN102111825 A CN 102111825A CN 2010101429340 A CN2010101429340 A CN 2010101429340A CN 201010142934 A CN201010142934 A CN 201010142934A CN 102111825 A CN102111825 A CN 102111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gw
henb
enb
direct tunnel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29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胡成
张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0101429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18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1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1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LGW,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指示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的通知;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信息,并为所述UE选择正确的direct tunnel传输上下行的数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得LGW知道使用哪条Direct Tunnel,从而完善了LGW和HeNB/eNB分设的LIPA/SIPTO架构中的不足。

Description

区分Direct Tunnel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GW(Local Gateway,本地网关)和HeNB/eNB(家庭演进基站/演进基站)分设时LGW区分DirectTunnel(直通隧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LIPA(Local IP Access,本地IP接入)/SIPTO(Selected IP TrafficOffload,选择性IP分流)技术中,存在一种流行的技术方案:在现有的H(e)NB(家庭演进基站)系统中,增设LGW(Local Gateway,本地网关),当启用LIPA/SIPTO功能时,LGW和H(e)NB使用Direct Tunnel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LIPA/SIPTO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在这种架构中,当UE请求LIPA接入时,可能会通过特殊APN(Access PointName,接入点名称)或特殊的Attach(附着)类型,向MME(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表明请求进行LIPA接入,MME此时会选择LGW(Local Gate-way,本地网关)来为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服务,此时的LIPA接入的最小粒度为PDN Connection级别。MME也可能根据网络状况和UE请求的服务类型,让HeNB做SIPTO,MME可以使用特殊APN或特殊的标识向L-GW表明此连接用于SIPTO,此时SIPTO服务的最小粒度是PDN Connection级别。
当UE进入空闲态,即UE经过S1 Release过程之后,Direct Tunnel(直通隧道)应处于不激活状态,当有下行数据时,LGW通过S5/S8-U Tunnel触发SGW发Paging信令。
当UE进入连接态,即UE发起Service Request过程之后,MME会通过S1-MME接口将S5PGW TEID(LGW分配)告诉给HeNB,HeNB将此TEID存放在Radio Bearer Context中,最后TEID的分配情况如图2所示。此时,LGW和HeNB之间可以使用Direct Tunnel传送数据:对于下行数据,LGW需要先进行EPS Bearer绑定上,找到对应的S5PGW TEID,然后LGW将数据包发往Direct Tunnel,此数据包应携带S5PGW TEID信息,当HeNB收到这个包之后,根据包中的S5PGW TEID,找到对应的E-RAB Context和Radio Bearer,然后发送到UE;对于上行数据,HeNB需要查看其E-RABContext中是否有S5PGW TEID的信息,如果有,则HeNB选择DirectTunnel,向LGW传送数据。
在LIPA/SIPTO技术方案中,有一种方案采用LGW与H(e)NB分设的方法,这样一个LGW可能连接多个HeNB/eNB,LGW和HeNB/eNB之间采用Direct Tunnel技术。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LGW需要知道下行数据是发往哪一个HeNB/eNB的,即LGW不能正确选择哪一条Direct Tunnel,特别是当UE在不同的HeNB/eNB间切换时,现有机制没有办法使得LGW感知HeNB/eNB的变化,即LGW不知道同一个UE此时使用了不同的DirectTunnel,如果此时LGW有下行数据,LGW将无法保证将下行数据发往正确的HeNB/eNB。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提出了一种LGW和HeNB/eNB分设时LGW区分Direct Tunnel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区分直通隧道DirectTunnel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地网关LGW接收用于指示用户设备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的通知;所述LGW保存所述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信息,并为所述UE选择正确的direct tunnel传输上下行的数据。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系统,包括MME和LGW,所述MME,用于当UE进入连接态或发生切换时,将UE所在的HeNB/eNB标识报告给LGW,所述HeNB/eNB标识可用于指示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所述LGW,用于接收HeNB/eNB标识,并根据HeNB/eNB标识为所述UE选择正确的direct tunnel传输上下行的数据。
本发明再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系统,包括HeNB/eNB和LGW,所述HeNB/eNB,用于当UE进入连接态后,通过DirectTunnel向所述LGW发送一个伪数据包dummy packet,所述dummy packet携带有S5-PGW TEID;所述LGW,用于根据所述S5-PGW TEID建立S5-PGWTEID和Direct Tunnel的对应关系表,通过所述S5-PGW TEID获取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以为所述UE选择正确的direct tunnel传输上下行的数据。
本发明再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LGW,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指示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的通知;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信息,并为所述UE选择正确的direct tunnel传输上下行的数据。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得LGW知道使用哪条Direct Tunnel,从而完善了LGW和HeNB/eNB分设的LIPA/SIPTO架构中的不足。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LIPA/SIPTO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TEID的分配情况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UE Requested PDN Connectivity或Attach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Service Request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X2-HO with a SGW changed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X2-HO without any SGW changed过程;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S1-HO过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UE Requested PDN Connectivity或Attach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Service Request过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X2-HO with a SGW changed过程;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X2-HO without any SGW changed过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S1-HO过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区分Direct Tunnel的系统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区分Direct Tunne1的系统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LGW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HeNB/eNB和LGW分设场景下,UE在不同的HeNB/eNB间进行切换时,通知LGW关于HeNB/eNB变化的方法。
实施例一:
1.MME在UE进入连接态或发生切换时,将UE所在的HeNB/eNB标识报告给LGW,其中这一标识可以是HeNB/eNB的ID,也可以是其IP地址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2.LGW使用HeNB/eNB标识来获得UE服务的HeNB/eNB信息,从而选择正确的direct tunnel传输上下行的数据,LGW在保存的UE的Context中保存用来标识Direct Tunnel的HeNB/eNB标识。
3.当有下行数据到达时,LGW根据保存的UE的信息选择出为这一UE服务的HeNB/eNB以及LGW与这一HeNB/eNB相连的Direct Tunnel,然后,LGW将在这条Direct Tunnel上将数据发送出去。
对于Direct Tunnel标识的管理,涉及以下流程: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UE Requested PDN Connectivity或Attach过程示意图。其中,
步骤2~3.MME在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通知到SGW,SGW转发给LGW。LGW在UE Context中记录HeNB/eNB标识,作为LGW选择使用该条通往该HeNB/eNB的Direct Tunnel的标识。
其余步骤,可参考协议TS23.4015.10.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到LGW与现有核心网的接口可能是L-S5(LGW与SGW)接口,也可能是LGW和MME直接相连的接口(例如L-S11),因此,如果采用LGW和MME直接相连的接口,则MME直接在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通知给LGW。需要说明的是无论使用哪种接口,对本发明仅可能有消息流程上的影响,不存在对技术发方案本身影响。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Service Request过程示意图。其中步骤1~7,10~12可参考协议TS23.4015.3.4。
步骤8.MME判断此时UE接入的HeNB/eNB是否变化(MME可以通过UE Context中的ECGI来获得UE进入Idle态时,UE所处的HeNB/eNB,从而判读HeNB/eNB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在Modify Bearer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
步骤9.如果SGW收到的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中携带了HeNB/eNB标识,则需要转发至LGW。LGW在UE的Context中记录该HeNB/eNB标识,作为LGW选择使用该条通往该HeNB/eNB的DirectTunnel的标识。
若采用LGW和MME直接相连的接口,则MME直接在Modify Bearer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通知给LGW。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X2-HO with a SGW changed过程示意图(此过程仅对H(e)NB系统无效),其中步骤1,4~8可参考协议TS23.4015.5.1.1.3。
步骤2.MME在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通知到SGW。
步骤3.SGW在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中将HeNB/eNB标识通知给LGW,LGW在UE的Context中记录HeNB/eNB标识,作为LGW选择使用该条通往该HeNB/eNB的Direct Tunnel的标识。
若采用LGW和MME直接相连的接口,则MME直接在Create Session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通知给LGW。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X2-HO without any SGW changed过程示意图(此过程仅对H(e)NB系统无效)。其中,步骤1,4~8可参考协议TS23.4015.5.1.1.3。
步骤2.MME在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到SGW。
步骤3a.如果SGW收到的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中携带了HeNB/eNB标识,则需要转发至LGW。LGW在UE的Context中记录该HeNB/eNB标识,作为LGW选择使用该条通往该HeNB/eNB的DirectTunnel的标识。
若采用LGW和MME直接相连的接口,则MME直接在Modify Bearer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通知给LGW。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S1-HO过程的示意图。其中,步骤1~14,16a~21b步,参考协议TS23.4015.5.1.2.2。
步骤15.MME在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到SGW。
步骤16.如果SGW收到的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中携带了HeNB/eNB标识,则需要转发至LGW。LGW在UE的Context中记录该HeNB/eNB标识,作为LGW选择使用该条通往该HeNB/eNB的DirectTunnel的标识。
若采用LGW和MME直接相连的接口,则MME直接在Modify Bearer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通知给LGW。
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过HeNB/eNB的ID来标识与LGW相连的不同的Direct Tunnel,MME通过在GTP-C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来通知LGW,如何确定使用中的Direct Tunnel。该方法简单易行,对现有机制改动不大。
实施例二:
1.当UE进入连接态后,HeNB/eNB立刻通过Direct Tunnel向LGW发送一个dummy packet,该dummy packet携带S5-PGW TEID;
2.LGW收到这个packet之后,建立S5-PGW TEID和Direct Tunnel的对应关系表,使得LGW知道目前UE正在使用哪个Direct Tunnel进行数据传输,以后的上下行数据都经由该Direct Tunnel传递。
3.若UE在连接态移动到另外一个HeNB/eNB,当UE与目标HeNB/eNB建立连接后,目标HeNB/eNB立刻通过Direct Tunnel向LGW发送一个dummy packet,该dummy packet携带同样的S5-PGW TEID(LGW没有变化,所以S5-U TEID不会变);
4.LGW收到这个packet之后,立即更新S5-U TEID和Direct Tunnel的对应关系表,使得LGW知道Direct Tunnel的变化,以后的上下行数据都经由新的Direct Tunnel传递。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UE Requested PDN Connectivity或Attach过程示意图。
步骤X,HeNB/eNB发送Dummy Packet给LGW,该dummy packet携带S5-PGW TEID,LGW收到这个packet之后,建立S5-PGW TEID和DirectTunnel的对应关系表,使得LGW知道目前UE正在使用哪个Direct Tunnel进行数据传输,以后的上下行数据都经由该Direct Tunnel传递。
其余步骤,参考协议TS23.4015.10.2。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Service Request过程示意图。
步骤X,HeNB/eNB发送Dummy Packet给LGW,该dummy packet携带S5-PGW TEID,LGW收到这个packet之后,建立S5-PGW TEID和DirectTunnel的对应关系表,使得LGW知道目前UE正在使用哪个Direct Tunnel进行数据传输,以后的上下行数据都经由该Direct Tunnel传递。
其余步骤,参考协议TS23.4015.3.4。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X2-HO with a SGW changed过程示意图(此过程仅对H(e)NB系统无效)。
步骤X,HeNB/eNB发送Dummy Packet给LGW,该dummy packet携带S5-PGW TEID,LGW收到这个packet之后,建立S5-PGW TEID和Direct Tunnel的对应关系表,使得LGW知道目前UE正在使用哪个DirectTunnel进行数据传输,以后的上下行数据都经由该Direct Tunnel传递。
其余步骤,参考协议TS23.4015.5.1.1.3。
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X2-HO without any SGW changed过程示意图(此过程仅对H(e)NB系统无效)。
步骤X,HeNB/eNB发送Dummy Packet给LGW,该dummy packet携带S5-PGW TEID,LGW收到这个packet之后,建立S5-PGW TEID和DirectTunnel的对应关系表,使得LGW知道目前UE正在使用哪个Direct Tunnel进行数据传输,以后的上下行数据都经由该Direct Tunnel传递。
其余步骤,参考协议TS23.4015.5.1.1.3。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S1-HO过程示意图。
步骤X步,HeNB/eNB发送Dummy Packet给LGW,该dummy packet携带S5-PGW TEID,LGW收到这个packet之后,建立S5-PGW TEID和Direct Tunnel的对应关系表,使得LGW知道目前UE正在使用哪个DirectTunnel进行数据传输,以后的上下行数据都经由该Direct Tunnel传递。
其余步骤,参考协议TS23.4015.5.1.2.2。
本发明实施例二通过HeNB/eNB发送的第一个特殊的Dummy packet,来通知LGW,数据流所经过的Direct Tunnel的变化,LGW利用S5-U TEID节点内唯一性,将其与Direct Tunnel绑定,只要发现Dummy packet的S5-UTEID出现在哪条Direct Tunnel,就认为这条Direct Tunnel正被使用。该方法可以避免在核心网内的进行信令交互以通知LGW关于使用的DirectTunnel的信息,但需要在eNB和LGW增加逻辑进行dummy packet的收发。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区分Direct Tunnel的系统结构图。该系统包括MME100和LGW120。MME110用于当UE进入连接态或发生切换时,将UE所在的HeNB/eNB标识报告给LGW120,HeNB/eNB标识可用于指示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LGW120用于接收HeNB/eNB标识,并根据HeNB/eNB标识为UE选择正确的direct tunnel传输上下行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MME110在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通知到LGW120,LGW120在UE Context中记录HeNB/eNB标识,作为LGW120选择使用该条通往该HeNB/eNB的Direct Tunnel的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判断此时UE接入的HeNB/eNB发生变化时,MME110在向SGW发送的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SGW将其转发至LGW120,LGW120在UE的Context中记录HeNB/eNB标识,作为LGW120选择使用该条通往该HeNB/eNB的Direct Tunnel的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MME110在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发送到SGW,SGW将HeNB/eNB标识转发给LGW120,LGW120在UE的Context中记录HeNB/eNB标识,作为LGW120选择使用该条通往该HeNB/eNB的Direct Tunnel的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MME110在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发送到SGW,SGW将HeNB/eNB标识转发至LGW120,LGW120在UE的Context中记录该HeNB/eNB标识,作为LGW120选择使用该条通往该HeNB/eNB的Direct Tunnel的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MME110在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发送到SGW,SGW将HeNB/eNB标识转发至LGW120,LGW120在UE的Context中记录该HeNB/eNB标识,作为LGW120选择使用该条通往该HeNB/eNB的Direct Tunnel的标识。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区分Direct Tunnel的系统结构图。该系统包括HeNB/eNB210和LGW220,HeNB/eNB210用于当UE进入连接态后,通过Direct Tunnel向LGW220发送一个伪数据包dummy packet,所述dummy packet携带有S5-PGW TEID。LGW220用于根据S5-PGW TEID建立S5-PGW TEID和Direct Tunnel的对应关系表,通过S5-PGW TEID获取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以为UE选择正确的direct tunnel传输上下行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UE在连接态移动到另外一个HeNB/eNB(目标HeNB/eNB230)时,目标HeNB/eNB230建立连接后通过Direct Tunnel向LGW220发送dummy packet,所述dummy packet携带同样的S5-PGW TEID,LGW220更新S5-U TEID和Direct Tunnel的对应关系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建立UE-HeNB/eNB-LGW之间的上行通道完成后,HeNB/eNB210通过Direct Tunnel向LGW220发送所述dummypacket。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无线承载建立完成之后,HeNB/eNB210通过Direct Tunnel向LGW220发送所述dummy packet。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切换完成之后,目标HeNB/eNB230通过Direct Tunnel向LGW220发送所述dummy packet。
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LGW结构图,该LGW300包括接收模块310和选择模块320。接收模块310用于接收用于指示UE所使用的directtunnel的通知。选择模块320用于根据接收模块310接收的所述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信息,并为UE选择正确的direct tunnel传输上下行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指示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的通知为MME在所述UE进入连接态或发生切换时向LGW发送的UE所在的HeNB/eNB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指示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的通知为在所述UE进入连接态后,HeNB/eNB通过Direct Tunnel向所述LGW发送的dummy packet,其中所述dummy packet携带有S5-PGW TEID,所述LGW建立有S5-PGW TEID和Direct Tunnel的对应关系表,通过所述S5-PGW TEID能够获取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得LGW知道使用哪条Direct Tunnel,从而完善了LGW和HeNB/eNB分设的LIPA/SIPTO架构中的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22)

1.一种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本地网关LGW接收用于指示用户设备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的通知;
所述LGW保存所述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信息,并为所述UE选择正确的direct tunnel传输上下行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GW接收用于指示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的通知包括:
当所述UE进入连接态或发生切换时,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将UE所在的家庭演进基站/演进基站HeNB/eNB标识报告给LGW,所述HeNB/eNB标识可用于指示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ME将UE所在的HeNB/eNB标识报告给LGW包括:
当所述MME判断此时UE接入的HeNB/eNB发生变化时,在向服务网关SGW发送的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所述SGW将其转发至所述LGW,所述LGW在UE的Context中记录HeNB/eNB标识,作为LGW选择使用该条通往该HeNB/eNB的Direct Tunnel的标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ME将UE所在的HeNB/eNB标识报告给LGW包括:
所述MME在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发送到SGW;
所述SGW将HeNB/eNB标识转发给所述LGW,所述LGW在UE的Context中记录HeNB/eNB标识,作为LGW选择使用该条通往该HeNB/eNB的Direct Tunnel的标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ME将UE所在的HeNB/eNB标识报告给LGW包括:
如果MME和LGW之间有直接相连的接口,则MME直接通过两者之间的接口将UE所在的HeNB/eNB标识报告给LGW。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GW接收用于指示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的通知包括:
当所述UE进入连接态后,所述HeNB/eNB通过Direct Tunnel向所述LGW发送一个伪数据包dummy packet,所述dummy packet携带有S5-PGW TEID,所述LGW建立有S5-PGW TEID和Direct Tunnel的对应关系表,通过所述S5-PGW TEID能够获取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UE在连接态移动到另外一个HeNB/eNB时,目标HeNB/eNB建立连接后通过Direct Tunnel向所述LGW发送dummy packet,所述dummy packet携带同样的S5-PGW TEID,所述LGW更新S5-U TEID和Direct Tunnel的对应关系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建立UE-HeNB/eNB-LGW之间的上行通道完成后,所述HeNB/eNB通过Direct Tunnel向所述LGW发送所述dummy packet。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无线承载建立完成之后,所述HeNB/eNB通过Direct Tunnel向所述LGW发送所述dummy packet。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切换完成之后,所述目标HeNB/eNB通过Direct Tunnel向所述LGW发送所述dummy packet。
11.一种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ME和LGW,
所述MME,用于当UE进入连接态或发生切换时,将UE所在的HeNB/eNB标识报告给LGW,所述HeNB/eNB标识可用于指示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
所述LGW,用于接收HeNB/eNB标识,并根据HeNB/eNB标识为所述UE选择正确的direct tunnel传输上下行的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判断此时UE接入的HeNB/eNB发生变化时,所述MME在向服务网关SGW发送的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所述SGW将其转发至所述LGW,所述LGW在UE的Context中记录HeNB/eNB标识,作为LGW选择使用该条通往该HeNB/eNB的Direct Tunnel的标识。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ME在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中携带HeNB/eNB标识发送到SGW,所述SGW将HeNB/eNB标识转发给所述LGW,所述LGW在UE的Context中记录HeNB/eNB标识,作为LGW选择使用该条通往该HeNB/eNB的Direct Tunnel的标识。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MME和LGW之间有直接相连的接口,则MME直接通过两者之间的接口将UE所在的HeNB/eNB标识报告给LGW。
15.一种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HeNB/eNB和LGW,
所述HeNB/eNB,用于当UE进入连接态后,通过Direct Tunnel向所述LGW发送一个伪数据包dummy packet,所述dummy packet携带有S5-PGWTEID;
所述LGW,用于根据所述S5-PGW TEID建立S5-PGW TEID和DirectTunnel的对应关系表,通过所述S5-PGW TEID获取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以为所述UE选择正确的direct tunnel传输上下行的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UE在连接态移动到另外一个HeNB/eNB时,目标HeNB/eNB建立连接后通过Direct Tunnel向所述LGW发送dummy packet,所述dummy packet携带同样的S5-PGW TEID,所述LGW更新S5-U TEID和Direct Tunnel的对应关系表。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建立UE-HeNB/eNB-LGW之间的上行通道完成后,所述HeNB/eNB通过Direct Tunnel向所述LGW发送所述dummy packet。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无线承载建立完成之后,所述HeNB/eNB通过Direct Tunnel向所述LGW发送所述dummy packet。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区分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切换完成之后,所述目标HeNB/eNB通过Direct Tunnel向所述LGW发送所述dummy packet。
20.一种LGW,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指示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的通知;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信息,并为所述UE选择正确的direct tunnel传输上下行的数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LGW,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的通知为MME在所述UE进入连接态或发生切换时向LGW发送的UE所在的HeNB/eNB标识。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LGW,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的通知为在所述UE进入连接态后,所述HeNB/eNB通过DirectTunnel向所述LGW发送的dummy packet,其中所述dummy packet携带有S5-PGW TEID,所述LGW建立有S5-PGW TEID和Direct Tunnel的对应关系表,通过所述S5-PGW TEID能够获取UE所使用的direct tunnel。
CN2010101429340A 2010-04-07 2010-04-07 区分Direct Tunnel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Pending CN1021118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29340A CN102111825A (zh) 2010-04-07 2010-04-07 区分Direct Tunnel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29340A CN102111825A (zh) 2010-04-07 2010-04-07 区分Direct Tunnel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1825A true CN102111825A (zh) 2011-06-29

Family

ID=44175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29340A Pending CN102111825A (zh) 2010-04-07 2010-04-07 区分Direct Tunnel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1825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4926A (zh) * 2011-09-22 2013-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00638A (zh) * 2012-01-05 2013-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面数据的本地转出方法、系统及本地网关
CN103582158A (zh) * 2012-07-19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隧道建立方法及网元及网关及系统
CN104170330A (zh) * 2012-03-16 2014-11-26 诺基亚通信公司 通信系统
WO2015013883A1 (zh) * 2013-07-30 2015-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5706487A (zh) * 2013-11-06 2016-06-2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网关装置、核心网装置和通信方法
US10021578B2 (en) 2012-01-05 2018-07-10 Zte Corporation Local forward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r plane data, and local gateway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1780A (zh) * 2007-11-09 2009-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优化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521869A (zh) * 2008-02-25 2009-09-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更新用户设备位置信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1780A (zh) * 2007-11-09 2009-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优化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521869A (zh) * 2008-02-25 2009-09-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更新用户设备位置信息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PANASONIC: "Alternatives for Variant 1 of Solution 1 for LIPA", 《3GPP TSG SA WG2 MEETING #78 TD S2-101071》, 26 February 2010 (2010-02-26), pages 2 *
ZTE: "Proposed solution of architecture variant 1", 《3GPP TSG SA WG2 MEETING #77 TD S2-100007》, 22 January 2010 (2010-01-22)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4926B (zh) * 2011-09-22 2015-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24926A (zh) * 2011-09-22 2013-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US10021578B2 (en) 2012-01-05 2018-07-10 Zte Corporation Local forward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r plane data, and local gateway
WO2013102406A1 (zh) * 2012-01-05 2013-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面数据的本地转出方法、系统及本地网关
US9526123B2 (en) 2012-01-05 2016-12-20 Zte Corporation Local forward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r plane data, and local gateway
CN103200638A (zh) * 2012-01-05 2013-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面数据的本地转出方法、系统及本地网关
CN103200638B (zh) * 2012-01-05 2018-09-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面数据的本地转出方法、系统及本地网关
CN104170330A (zh) * 2012-03-16 2014-11-26 诺基亚通信公司 通信系统
CN104170330B (zh) * 2012-03-16 2018-07-17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82158A (zh) * 2012-07-19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隧道建立方法及网元及网关及系统
WO2015013883A1 (zh) * 2013-07-30 2015-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5706487A (zh) * 2013-11-06 2016-06-2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网关装置、核心网装置和通信方法
US10085267B2 (en) 2013-11-06 2018-09-25 Ne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gateway device, core network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706487B (zh) * 2013-11-06 2019-11-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8771B (zh) 根据ue状态进行数据面通路选择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338655B (zh) 一种用户平面承载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48127B (zh) 支持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EP2248382B1 (en) Path switching between an evolved node b and a mobile management entity
US954481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node
CN102369741B (zh) 用户设备寻呼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705226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mo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11825A (zh) 区分Direct Tunnel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8867471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reporting radio access network element information
CN101400153A (zh) 用户设备通过hnb接入系统直接通信的方法
CN101860910B (zh) 本地网络的承载建立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469852A (zh) 建立本地分流承载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33500A (zh) 临近终端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2131251A (zh) 一种进行数据前转的方法
KR20160042027A (ko) 작은 셀 아키텍처에서 로컬 브레이크아웃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및 장치
EP3175638B1 (en) Multiple carrier attachment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WO2017054611A1 (zh) 用户设备初始附着方法及系统
CN103796249A (zh) 家庭基站系统中区域业务核心网流量卸载方法
CN103582075B (zh) 一种rn支持多种无线接入系统的方法
CN101795442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承载建立的方法
CN103582161A (zh) 一种基于lte系统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2083170B (zh) 选择性ip数据分流激活的通知及输出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50237458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gateway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CN101651592A (zh) 家用基站网关消息处理的方法
CN104105130A (zh) Umts系统和lte系统之间的负载汇报方法和lte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