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1345A - 状态通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状态通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1345A
CN102111345A CN2010106228761A CN201010622876A CN102111345A CN 102111345 A CN102111345 A CN 102111345A CN 2010106228761 A CN2010106228761 A CN 2010106228761A CN 201010622876 A CN201010622876 A CN 201010622876A CN 102111345 A CN102111345 A CN 102111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bag
requested
client
not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228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1345B (zh
Inventor
唐峤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zhou Taiyu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zhou Taiyu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zhou Taiyu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zhou Taiyu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6228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1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1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1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1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1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状态通知方法,通过客户端对变更频度低的持久类状态进行缓存,客户端登录时,向服务器提交缓存的状态版本号信息,服务器通过版本号控制缓存的更新,只向客户端同步新变更的状态。本发明提供了状态通知的一种优化实现方法,解决了客户端登录时,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的初始状态通信量、网络流量过大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状态通知系统,包括:发送模块、判断模块、打包模块和解析保存模块。

Description

状态通知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信与状态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状态通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IMPS业务是由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e,IM)业务和状态服务(Presence)业务组成的。
Presence业务,就是使得参与实体(人或者应用)通过网络实时发布和修改自己的个性化信息,比如:位置、心情、连通性(外出就餐、开会)等,同时参与实体可以通过订阅、授权等方式控制存在信息的发布范围。
此系统包括IMPS客户端与服务器,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用户状态的设置指令,服务器存储此用户的状态,并传送给需要此用户状态的客户端。
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同步状态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PULL方式,客户端在需要展示状态时从服务器查询或者定时从服务器查询。此方法常用于客户端与服务器使用短连接的情况。
第二种方法是PUSH方式,服务器在状态发生变更时主动向客户端发送状态变更通知。此方法用于客户端与服务器使用长连接的情况。
一般的状态通知实现方式为:
客户端在登录服务器时,向服务器请求订阅好友的状态,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好友的初始状态,然后在被订阅者的状态更新后,向订阅者发送状态变更通知。
这个方式的缺点为:服务器向客户端登录时发送好友的初始状态,对于昵称、头像这些持久的状态,一般情况下用户很少修改,但即使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也需要全部推送给客户端,增加了通信量,浪费了网络流量,这个问题对于手机客户端尤其严重。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客户端登录时,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的初始状态通信量、网络流量过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状态通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修改了自身状态的客户端将修改的状态项发送至服务器;
S2: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修改的状态项是否为持久类状态,若是,则根据所述修改的状态项更新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与所述修改了自身状态的客户端对应用户的状态集,并为所述状态集分配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否,则将所述修改的状态项作为状态集,所述持久类状态为设置后一直有效的状态,所述状态集中包括若干状态项;
S3:所述服务器根据请求客户端登录时生成的订阅请求包,将所述服务器中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所述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
S4:所述请求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状态通知包后,对所述状态通知包进行解析,判断所述状态通知包中是否有状态版本号,若是,则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保存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否,则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不保存所述状态集。
其中,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
S5:请求客户端显示解析出的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所包括的所有状态项。
其中,步骤S3中,具体包括步骤:
S31:所述请求客户端登录时,将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中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订阅请求包,并将所述订阅请求包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S32: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订阅请求包进行解析,判断所述订阅请求包中是否存在状态版本号;
S33:若是,则比较订阅请求包中的状态版本号和与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相同,则不发送状态通知包至所述请求客户端,若不同,则将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所述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若否,则将所有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
其中,步骤S31中的订阅请求包中还包括状态列表,所述状态列表为所述请求客户端请求的状态项;
所述状态通知包中的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只包括所述请求客户端请求的状态项。
其中,步骤S3中,若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大于预定数量,所述服务器使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累计至预定数量时,打包发送一次,若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小于等于预定数量时,直接打包发送。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状态通知系统,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修改了自身状态的客户端将修改的状态项发送至服务器;
判断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修改的状态项是否为持久类状态,若是,则根据所述修改的状态项更新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与所述修改了自身状态的客户端对应用户的状态集,并为所述状态集分配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否,则将所述修改的状态项作为状态集,所述持久类状态为设置后一直有效的状态,所述状态集中包括若干状态项;
打包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请求客户端登录时生成的订阅请求包,将所述服务器中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所述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
解析保存模块,用于所述请求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状态通知包后,对所述状态通知包进行解析,判断所述状态通知包中是否有状态版本号,若是,则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保存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否,则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不保存所述状态集。
其中,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请求客户端显示解析出的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所包括的所有状态项。
其中,所述打包模块中具体包括:
打包子模块,用于所述请求客户端登录时,将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中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订阅请求包,并将所述订阅请求包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解析判断子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订阅请求包进行解析,判断所述订阅请求包中是否存在状态版本号;
发送子模块,用于若是,则比较订阅请求包中的状态版本号和与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相同,则不发送状态通知包至所述请求客户端,若不同,则将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所述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若否,则将所有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
其中,所述打包子模块中的订阅请求包中还包括状态列表,所述状态列表为所述请求客户端请求的状态项;
所述状态通知包中的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只包括所述请求客户端请求的状态项。
其中,所述打包模块中,若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大于预定数量,所述服务器使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累计至预定数量时,打包发送一次,若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小于等于预定数量时,直接打包发送。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状态通知的一种优化实现方法,解决客户端登录时,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的初始状态通信量、网络流量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状态通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状态通知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IMPS系统中的状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线类,如在线状态(在线、忙碌、离开),在线设备类型(PC、手机)等,客户端离线后就无效,这类状态变更频繁,客户端的每次登录都会导致状态变更(由离线变为在线),另一类是持久类,如昵称、心情、头像等,设置后一直有效,这类状态变更频度低,大部分客户端在设置一次后就很少修改。
为实现解决客户端登录时,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的初始状态通信量、网络流量过大的问题,客户端对变更频度低的持久类状态进行缓存,客户端登录时,向服务器提交缓存的状态版本号信息,服务器通过版本号控制缓存的更新,只向客户端同步新变更的状态。
图1是按照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状态通知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1:修改了自身状态的客户端将修改的状态项发送至服务器,所述修改的状态项发送至服务器通过状态更新包发送,所述状态更新包中包括消息类型、业务号、所述修改了自身状态的客户端账号、所述修改的状态项等数据信息,所述消息类型用于分辨数据包是状态更新包、状态通知包,还是订阅请求包;
S2: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修改的状态项是否为持久类状态,若是,则根据所述修改的状态项更新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与所述修改了自身状态的客户端对应用户的状态集,并为所述状态集分配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新分配的版本号比已有的版本号大),若否,则表明所述修改的状态项为在线类状态,不分配状态版本号,将所述修改的状态项作为状态集;
S3:所述服务器根据请求客户端登录时生成的订阅请求包,将所述服务器中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所述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
S4:所述请求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状态通知包后,对所述状态通知包进行解析,判断所述状态通知包中是否有状态版本号,若是,则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保存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否,则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不保存所述状态集。
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
S5:请求客户端显示解析出的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所包括的所有状态项。
步骤S3中,具体包括步骤:
S31:所述请求客户端登录时(请求客户端登陆时,对被请求用户的在线类信息,被请求用户默认显示离线;对被请求用户的持久类信息,若本地有缓存信息,则默认显示缓存信息),将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中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订阅请求包,并将所述订阅请求包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订阅请求包中包括:消息类型、业务号、被请求用户账号以及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中与被请求用户账号对应的状态版本号(如没有状态版本号,则将状态版本号设置为0);
S32: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订阅请求包进行解析,判断所述订阅请求包中是否存在状态版本号(判断时,若状态版本号为0,则判定为不存在版本号);
S33:若是,则比较订阅请求包中的状态版本号和与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相同,则不发送状态通知包至所述请求客户端,若不同,则将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所述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若否,则将所有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所述状态通知包中包括:信息类型、业务号、被请求用户账号、被请求用户的在线类状态、被请求用户的持久类状态以及与所述持久类状态对应的状态版本号。
由于不同的客户端,需要显示的状态集不一样,比如手机客户端只需要昵称与心情,而PC客户端除了昵称、心情,还需要头像、动态、位置等等,由客户端在订阅请求中提交状态列表,服务器在发送状态通知时,只传递客户端请求的状态项,优选地,步骤S31中的订阅请求包中还包括状态列表,所述状态列表为所述请求客户端请求的状态项;
所述状态通知包中的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只包括所述请求客户端请求的状态项。
用户登录时,如果用户好友很多,服务器可能会向客户端发送大量状态数据,如果每个状态通知包只有一个好友的信息,会造成消息头的额外流量开销。如果全部好友的状态都在一个包里发送,则又会导致一个包过大,不利于网络传输。因此,使用队列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就组包发送,该数量可根据业务情况进行调整,步骤S3中,若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大于预定数量(本实施方式中,预定数量为50个),所述服务器使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累计至预定数量时,打包发送一次,若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小于等于预定数量时,直接打包发送,以下例来说明步骤S3中的发送:若被请求用户的数量为110个,预定数量为50个,则首先将50个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进行打包发送一次,再将50个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进行打包发送一次,最后将剩余的10个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进行打包发送一次;若被请求用户的数量为30个,预定数量为50个,则直接将30个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进行打包发送。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状态通知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修改了自身状态的客户端将修改的状态项发送至服务器;
判断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修改的状态项是否为持久类状态,若是,则根据所述修改的状态项更新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与所述修改了自身状态的客户端对应用户的状态集,并为所述状态集分配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否,则将所述修改的状态项作为状态集,所述持久类状态为设置后一直有效的状态,所述状态集中包括若干状态项;
打包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请求客户端登录时生成的订阅请求包,将所述服务器中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所述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
解析保存模块,用于所述请求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状态通知包后,对所述状态通知包进行解析,判断所述状态通知包中是否有状态版本号,若是,则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保存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否,则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不保存所述状态集。
所述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请求客户端显示解析出的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所包括的所有状态项。
所述打包模块中具体包括:
打包子模块,用于所述请求客户端登录时,将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中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订阅请求包,并将所述订阅请求包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解析判断子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订阅请求包进行解析,判断所述订阅请求包中是否存在状态版本号;
发送子模块,用于若是,则比较订阅请求包中的状态版本号和与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相同,则不发送状态通知包至所述请求客户端,若不同,则将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所述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若否,则将所有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
所述打包子模块中的订阅请求包中还包括状态列表,所述状态列表为所述请求客户端请求的状态项;
所述状态通知包中的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只包括所述请求客户端请求的状态项。
所述打包模块中,若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大于预定数量,所述服务器使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累计至预定数量时,打包发送一次,若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小于等于预定数量时,直接打包发送。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状态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修改了自身状态的客户端将修改的状态项发送至服务器;
S2: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修改的状态项是否为持久类状态,若是,则根据所述修改的状态项更新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与所述修改了自身状态的客户端对应用户的状态集,并为所述状态集分配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否,则将所述修改的状态项作为状态集,所述持久类状态为设置后一直有效的状态,所述状态集中包括若干状态项;
S3:所述服务器根据请求客户端登录时生成的订阅请求包,将所述服务器中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所述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
S4:所述请求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状态通知包后,对所述状态通知包进行解析,判断所述状态通知包中是否有状态版本号,若是,则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保存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否,则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不保存所述状态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状态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
S5:请求客户端显示解析出的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所包括的所有状态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状态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具体包括步骤:
S31:所述请求客户端登录时,将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中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订阅请求包,并将所述订阅请求包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S32: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订阅请求包进行解析,判断所述订阅请求包中是否存在状态版本号;
S33:若是,则比较订阅请求包中的状态版本号和与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相同,则不发送状态通知包至所述请求客户端,若不同,则将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所述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若否,则将所有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状态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的订阅请求包中还包括状态列表,所述状态列表为所述请求客户端请求的状态项;
所述状态通知包中的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只包括所述请求客户端请求的状态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状态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若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大于预定数量,所述服务器使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累计至预定数量时,打包发送一次,若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小于等于预定数量时,直接打包发送。
6.一种状态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修改了自身状态的客户端将修改的状态项发送至服务器;
判断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修改的状态项是否为持久类状态,若是,则根据所述修改的状态项更新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与所述修改了自身状态的客户端对应用户的状态集,并为所述状态集分配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否,则将所述修改的状态项作为状态集,所述持久类状态为设置后一直有效的状态,所述状态集中包括若干状态项;
打包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请求客户端登录时生成的订阅请求包,将所述服务器中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所述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
解析保存模块,用于所述请求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状态通知包后,对所述状态通知包进行解析,判断所述状态通知包中是否有状态版本号,若是,则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保存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否,则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不保存所述状态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状态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请求客户端显示解析出的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所包括的所有状态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状态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包模块中具体包括:
打包子模块,用于所述请求客户端登录时,将所述请求客户端的本地缓存中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订阅请求包,并将所述订阅请求包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解析判断子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订阅请求包进行解析,判断所述订阅请求包中是否存在状态版本号;
发送子模块,用于若是,则比较订阅请求包中的状态版本号和与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对应的状态版本号,若相同,则不发送状态通知包至所述请求客户端,若不同,则将所述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所述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若否,则将所有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和对应的状态版本号打包生成状态通知包,并将状态通知包发送至所述请求客户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状态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包子模块中的订阅请求包中还包括状态列表,所述状态列表为所述请求客户端请求的状态项;
所述状态通知包中的被请求用户的状态集只包括所述请求客户端请求的状态项。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状态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包模块中,若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大于预定数量,所述服务器使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累计至预定数量时,打包发送一次,若所述被请求用户的数量小于等于预定数量时,直接打包发送。
CN 201010622876 2010-12-29 2010-12-29 状态通知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111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622876 CN102111345B (zh) 2010-12-29 2010-12-29 状态通知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622876 CN102111345B (zh) 2010-12-29 2010-12-29 状态通知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1345A true CN102111345A (zh) 2011-06-29
CN102111345B CN102111345B (zh) 2013-11-06

Family

ID=44175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622876 Active CN102111345B (zh) 2010-12-29 2010-12-29 状态通知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134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656A (zh) * 2012-08-29 2012-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即时通信应用的状态控制、修改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7219815A1 (zh) * 2016-06-24 2017-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系统、消息发送方法和装置、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3422790A (zh) * 2020-06-08 2021-09-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29103A1 (en) * 2001-03-12 2002-09-12 Birkler J?Ouml;Rgen Instant messaging presence service protocol
CN1708014A (zh) * 2004-06-08 2005-12-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同步imps客户端状态信息的方法
CN1716939A (zh) * 2004-07-03 2006-01-04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ptt服务的列表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1087262A (zh) * 2006-06-07 2007-12-12 阿里巴巴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处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29103A1 (en) * 2001-03-12 2002-09-12 Birkler J?Ouml;Rgen Instant messaging presence service protocol
CN1708014A (zh) * 2004-06-08 2005-12-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同步imps客户端状态信息的方法
CN1716939A (zh) * 2004-07-03 2006-01-04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ptt服务的列表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1087262A (zh) * 2006-06-07 2007-12-12 阿里巴巴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处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TTHEW SYME.PHILIP GOLDIE著;于涛等译: "《网络性能优化-内容交换技术》", 31 December 2004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656A (zh) * 2012-08-29 2012-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即时通信应用的状态控制、修改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7219815A1 (zh) * 2016-06-24 2017-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系统、消息发送方法和装置、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3422790A (zh) * 2020-06-08 2021-09-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1345B (zh) 201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13763B1 (en) Managing rich presence collections
US8108345B2 (en) Managing rich presence collections in a single request
CA2644124C (en) Managing rich presence collections
US5768508A (en)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information transfer
WO2018133306A1 (zh) 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调度方法和设备
EP246153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synchronization i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N110149392A (zh) 一种推送消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EP1292081A2 (en) Presence watcher proxy
JP2004531798A5 (zh)
JP2014527665A (ja) 通知メッセージの管理
CN103297934B (zh) 信息推送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US980715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CPNS enabler
CN101425093A (zh) 基于社会性网络关系链的联系人动态内容聚合方法及系统
CN102035864B (zh) 一种开放式服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US20090007143A1 (en) Server quota notification
US9009245B2 (en) Messenger client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messages in messenger client
WO2009049380A1 (en) Presence-awareness for wireless devices
CN102111345B (zh) 状态通知方法及系统
CN101707789A (zh) 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KR20140045242A (ko) 전자장치, 서버 및 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CN100425041C (zh) 一种企业即时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1542990B (zh) 通信系统中的递送报告
CN110213155B (zh)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存储介质
US20030084124A1 (en) Automatic information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KR100673169B1 (ko) 모바일 인스턴트 메시징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818, 8 / F, 34 Haidia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ULTRAPOWER SOFT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9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wanquanzhuang Road No. 28 Wanliu new building A block 5 layer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ULTRAPOWER SOFTWARE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