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4946A - 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最优化功率比特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最优化功率比特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4946A
CN102104946A CN201010616846XA CN201010616846A CN102104946A CN 102104946 A CN102104946 A CN 102104946A CN 201010616846X A CN201010616846X A CN 201010616846XA CN 201010616846 A CN201010616846 A CN 201010616846A CN 102104946 A CN102104946 A CN 1021049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bit
subchannel
pow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168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经泽
张朝阳
唐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0106168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049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04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49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02B60/50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最优化功率比特分配方法,本发明在满足总功率限制和特定的系统误比特率性能需求的条件下最大化系统的比特速率,或在满足总比特速率限制和系统误比特率性能需求的条件下最小化系统总功率,从而有效提高频谱和功率的利用率,保障系统误比特率性能,同时极大提升系统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自适应能力。

Description

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最优化功率比特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最优化功率比特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服务的不断增长和越发复杂,人们对频谱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频谱资源日趋匾乏。传统的预先分配、授权使用的频谱管理方式,使某些频段承载的业务量很大,而另一些频段却在大部分时间内没有用户使用,白白浪费了频谱资源。为了有效地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技术受到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并逐渐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感知周围的无线环境特征,在不妨碍授权用户的正常传输的前提下,自适应调整其传输参数,达到合理利用无线频谱资源的目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被认为是最适合认知无线电系统的传输技术。最近,一种新的变换域通信系统(TDCS)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见 “TDCS, OFDM, and MC-CDMA: A Brie Tutorial,” in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vol 43, Issue 9, pp S11 –S16, Sept. 2005. Proceedings, 2, pp,1 1059, 3, 1999.),有望发展成为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另一个分支。通过在变换域设计信号波形,采用一个类噪声的基函数进行数据调制,变换域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低截获率。一种基于OFDM模型的变换域通信系统(见“Detec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OFDM-based transform domain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and Systems Proceedings,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ol. 2. IEEE, 2007, pp. 1332–1336.)被提出,从而有效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为了提高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同时增大传输速率,一种在随机相位中内嵌额外数据符号的变换域通信系统(见“On the utilization of embedded symbol for CCSK BER improvement in TDCS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in Wireless Technology, 2008. EuWiT 2008.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EEE, 2009, pp. 123–126.)被提出。但是上述方法所增大的传输速率非常有限,现有的变换域通信系统将所有的可用子载波都用于传输相同的数据符号,传输效率低下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传统的变换域通信系统的功率分配遵循on-off原则,给每一个可用的子载波平均分配相同的功率。这样的功率分配方法不区分不同子信道的优劣性,因而也无法达到功率分配的最优化。如何根据特定的场景最优化功率分配同时尽可能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推导和仿真表明,在传统的基于MPSK调制方式的变换域通信系统中,系统的误比特率取决于传输的数据符号总能量与使用子信道上的总噪声,而与可用子载波的数量无关。在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上,把总能量平均分配到所有可用子信道上与全部能量放在一个子信道上所获得的误比特率效果是一样的。当可用子信道上的噪声基底都不一样时,若想获得最佳的误比特率性能,很显然应该将所有的能量都放在噪声最小的子信道上。但是对于大部分具有服务质量(QoS)需求的业务而言,没有必要追求最佳的误比特率性能。针对此类业务的传输场景,应该在满足误比特率性能的前提下,最大化系统的传输速率或最小化传输功率。
以此为启发,本专利结合变换域通信技术和资源分配技术,提出一种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及其最优化的功率比特分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变换域通信系统较低的频谱和功率利用率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及其最优化的功率比特分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最优化功率比特分配方法,系统由发送机和接收机组成,系统带宽被划分成                                                
Figure 442089DEST_PATH_IMAGE001
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上具有不同的基底噪声或干扰。根据频谱估计的结果,各子信道被视作具有“空”、“忙”两个状态,子信道上噪声或干扰小于某一门限值时状态为“空”,可以使用该子信道传输数据,反之为“忙”,该子信道不可用。发送机和接收机根据可用信道的信息进行数据的发送调制和接收解调操作。
所述发送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频谱检测:检测无线环境的频谱,将信号变换到频域,得到各子信道频点上数据的能量。
可以采用认知无线电技术中广泛使用的频谱感知算法,具体方法为能量检测算法,循环特征检测算法,匹配滤波器算法等。
2、空闲频谱标记:将每个子信道上数据的能量与某一预先设定的门限值进行比较,大于该门限值的子信道被设定为0,否则设为1,生成频谱幅度序列
Figure 201010616846X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3、随机相位生成:由
Figure 733131DEST_PATH_IMAGE003
级伪随机序列模块生成一组随机整数
Figure 201010616846X100002DEST_PATH_IMAGE004
,根据多进制相位调制(MPSK)调制准则将其映射成随机相位序列
Figure 388234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4、将频谱幅度序列和随机相位序列对应元素相乘得到序列
5、功率缩放:根据功率分配的结果给每个可用子载波分配相应的功率得到基函数序列,其中
Figure 784767DEST_PATH_IMAGE009
为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个子载波上的能量,满足
Figure 43447DEST_PATH_IMAGE01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为每个传输符号周期内的矢量信号序列总能量。
每个可用子载波上的能量
Figure 123530DEST_PATH_IMAGE009
可根据不同的传输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传统的变换域通信系统是将总功率平均分配到所有可用子载波上。本发明中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比特分配方法可以灵活地分配功率,最大化提高功率的利用率。
在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中,每个可用子信道分配不同功率传输不同的数据符号,在接收端进行独立的判决解调。每个可用子信道上的误比特性能都是相对独立的,取决于该子信道上的信噪比,根据MPSK判决准则知,当
Figure 384747DEST_PATH_IMAGE013
时,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当
Figure 427527DEST_PATH_IMAGE015
时,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其中
Figure 296257DEST_PATH_IMAGE017
为第
Figure 362171DEST_PATH_IMAGE010
个子信道上的信噪比,当远大于1时,上式是个较好的近似。假设分配在第
Figure 497934DEST_PATH_IMAGE010
个子信道上的能量为
Figure 990095DEST_PATH_IMAGE009
,该子信道上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则
Figure 605622DEST_PATH_IMAGE019
。系统总的误比特性能为每个实际传输子信道上的误比特性能的加权平均结果,加权系数为该子信道上传输的比特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0
,则系统总的误比特性能公式为:
Figure 756112DEST_PATH_IMAGE021
每个可用子载波上传输的比特数和分配的功率根据一个最优化的功率比特分配算法来决定。对于某些有QoS需求的业务而言,误比特性能只需满足某个门限需求即可,不需要追求误比特性能的最优化。如果总功率足够大,在满足系统误比特性能的前提下应考虑最大化传输的比特数,以增大系统的吞吐量。建立以下最优化模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2
其中
Figure 773484DEST_PATH_IMAGE023
为总的传输比特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
为总功率限制,
Figure 921700DEST_PATH_IMAGE025
为第
Figure 712939DEST_PATH_IMAGE010
个子载波上的功率,满足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6
Figure 165654DEST_PATH_IMAGE027
为一个OFDM符号持续的周期。为系统总的误比特率性能限制。对于速率受限系统,考虑在满足系统总的速率限制和误比特性能需求的前提下,最小化传输功率,建立以下最优化模型:
Figure 538998DEST_PATH_IMAGE029
以上两个最优化模型一个是针对功率受限系统,一个针对速率受限系统。虽然解决的问题不一样,但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噪声基底不一样的情况下,系统每增加一个比特,都可以根据上述推导出来的系统总的误比特性能公式计算出为了达到相应的性能需求,在每一个可用子载波上需要新增的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0
,然后选择在需要新增功率最少的子载波上增加一个比特,如此循环,直到限制条件不再满足时停止。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①令,
Figure 684546DEST_PATH_IMAGE031
②对每个可用子载波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2
,计算在其他子载波功率比特分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在该子载波上新增1比特数据,同时要满足系统误比特率性能需求时该子载波上需要新增的功率;
③选择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4
③  若
Figure 766958DEST_PATH_IMAGE035
(对于第一类问题),或者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6
(对于第二类问题),结束;否则在第
Figure 994808DEST_PATH_IMAGE037
个可用子载波上增加一个比特,更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8
。返回步骤②,从而得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0
Figure 562241DEST_PATH_IMAGE041
④  有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2
得到
Figure 356760DEST_PATH_IMAGE043
,其中,为一个OFDM符号持续的周期。
6、存储:存储基函数序列
Figure 704696DEST_PATH_IMAGE045
。如果在一定时间内频谱检测的结果没有发生变化,则发送数据可以直接利用存储器中的基函数;如果频谱环境发生了变化,则需要从步骤1)开始重新生成新的基函数进行数据调制。
7、MPSK调制:根据比特分配的结果生成传输数据序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6
,将数据序列映射成序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8
,其中
Figure 992643DEST_PATH_IMAGE049
为第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比特数。
每个可用子载波上传输的比特数
Figure 738104DEST_PATH_IMAGE051
是根据比特分配结果得出的。传统的变换域通信系统所有可用子载波上的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2
都是同样的比特数据,大大降低了系统的传输速率。本发明中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比特分配方法可以根据信道情况和性能需求灵活地改变每个可用子信道上传输的比特数据,最大化提高频谱的利用率。
8、调制好的数据序列与基函数序列对应元素相乘得到频域发送数据序列
Figure 897821DEST_PATH_IMAGE053
9)OFDM发射:将频域发送数据序列通过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生成时域信号序列,添加循环前缀后发送出去。
所述接收机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OFDM接收:接收到的信号经过OFDM接收机处理得到频域数据序列
Figure 684249DEST_PATH_IMAGE055
2、空闲频谱标记和随机相位生成:采用与发送机一样的方法和步骤生成频谱幅度序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6
和随机相位序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7
,两个序列的对应元素相乘得到
3、取共轭:对序列
Figure 80781DEST_PATH_IMAGE058
进行取共轭操作,得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9
,将之与频域数据序列
Figure 145820DEST_PATH_IMAGE055
对应元素相乘,消除随机相位,得到序列
4、根据功率比特分配的结果,从序列
Figure 985655DEST_PATH_IMAGE060
中挑选出实际传送数据的子信道分别进行MPSK解调,解调结果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1
作为发送数据符号
Figure 162690DEST_PATH_IMAGE047
的估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一种全新的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利用可用子信道的状态特性,在满足对系统总的误比特率性能限制的条件下,给出传输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最大化系统传输速率时各个子信道上的功率以及传输比特数的最佳值,从而完成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有效可靠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是给定可用子信道个数为8,各子信道上噪声功率谱密度为[1.3 0.3 0.7 0.1 1.9 1.1 0.9 1.7],各子信道上传输比特数为[2 2 1 1 3 3 2 2]时系统误比特率性能的仿真曲线图;
图3是给定可用子信道个数为8,各子信道上噪声功率谱密度为[1.3 0.3 0.7 0.1 1.9 1.1 0.9 1.7]时,系统功率比特分配算法的仿真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最优化功率比特分配方法,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由发送机和接收机组成,系统带宽被划分成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上具有不同的基底噪声或干扰。根据频谱估计的结果,各子信道被视作具有“空”、“忙”两个状态,子信道上噪声或干扰小于0.1时状态为“空”,可以使用该子信道传输数据,反之为“忙”,该子信道不可用。发送机和接收机根据可用信道的信息进行数据的发送调制和接收解调操作。
所述发送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频谱检测:检测无线环境的频谱,将信号变换到频域,得到各子信道频点上数据的能量;
2)空闲频谱标记:将能量大于0.1的子信道设定为0,否则设为1,生成频谱幅度序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3
3)随机相位生成:由
Figure 346601DEST_PATH_IMAGE064
级伪随机序列模块生成一组随机整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5
,根据MPSK调制准则将其映射成随机相位序列
Figure 591769DEST_PATH_IMAGE066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7
4)将频谱幅度序列和随机相位序列对应元素相乘得到序列
Figure 856266DEST_PATH_IMAGE068
5)功率缩放:根据功率分配的结果给每个可用子载波分配相应的功率得到序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9
,其中
Figure 528687DEST_PATH_IMAGE043
为每个子载波上的能量,满足
Figure 449107DEST_PATH_IMAGE07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1
为每个传输符号周期内的矢量信号序列总能量。
6)存储:存储基函数序列
Figure 497966DEST_PATH_IMAGE069
7)MPSK调制:根据比特分配的结果生成传输数据序列
Figure 570964DEST_PATH_IMAGE072
,将数据序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3
映射成序列,其中
Figure 822003DEST_PATH_IMAGE049
Figure 595924DEST_PATH_IMAGE040
为第
Figure 772696DEST_PATH_IMAGE050
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比特数。图2中各可用子信道上传输比特数设为[2 2 1 1 3 3 2 2];
8)调制好的数据序列与基函数序列对应元素相乘得到频域发送数据序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5
9)OFDM发射:将频域发送数据序列通过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生成时域信号序列
Figure 786919DEST_PATH_IMAGE076
,添加循环前缀后发送出去。
所述接收机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OFDM接收:接收到的信号经过OFDM接收机处理得到频域数据序列
2)空闲频谱标记和随机相位生成:采用与发送机一样的方法和步骤生成频谱幅度序列
Figure 744249DEST_PATH_IMAGE078
和随机相位序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9
,两个序列的对应元素相乘得到
Figure 56282DEST_PATH_IMAGE068
3)取共轭:对序列
Figure 854604DEST_PATH_IMAGE068
进行取共轭操作,得到
Figure 226680DEST_PATH_IMAGE080
,将之与频域数据序列
Figure 608989DEST_PATH_IMAGE077
对应元素相乘,消除随机相位,得到序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1
4)根据功率比特分配的结果,从序列中挑选出实际传送数据的子信道分别进行MPSK解调,解调结果
Figure 439858DEST_PATH_IMAGE082
作为发送数据符号
Figure 232103DEST_PATH_IMAGE072
的估计。
在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中,每个可用子信道分配不同功率传输不同的数据符号,在接收端进行独立的判决解调。每个可用子信道上的误比特性能都是相对独立的,取决于该子信道上的信噪比,根据MPSK判决准则知,当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3
时,
Figure 399910DEST_PATH_IMAGE084
,当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5
时, ,其中为第
Figure 200562DEST_PATH_IMAGE050
个子信道上的信噪比,当
Figure 914440DEST_PATH_IMAGE087
远大于1时,上式是个较好的近似。假设分配在第
Figure 271341DEST_PATH_IMAGE050
个子信道上的能量为
Figure 666550DEST_PATH_IMAGE043
,该子信道上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为
Figure 277660DEST_PATH_IMAGE088
,则。系统总的误比特性能为每个实际传输子信道上的误比特性能的加权平均结果,加权系数为该子信道上传输的比特数
Figure 241068DEST_PATH_IMAGE090
,则系统总的误比特性能公式为:
每个可用子载波上传输的比特数和分配的功率根据一个最优化的功率比特分配算法来决定。对于某些有QoS需求的业务而言,误比特性能只需满足某个门限需求即可,不需要追求误比特性能的最优化。如果总功率足够大,在满足系统误比特性能的前提下应考虑最大化传输的比特数,以增大系统的吞吐量。建立以下最优化模型:
Figure 882002DEST_PATH_IMAGE092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93
为总的传输比特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94
为总功率限制,改变
Figure DEST_PATH_IMAGE095
的值使得等效SNR从0到24dB。为系统总的误比特率性能限制。图3中分别假设
Figure DEST_PATH_IMAGE097
对于速率受限系统,考虑在满足系统总的速率限制和误比特性能需求的前提下,最小化传输功率,建立以下最优化模型:
Figure 205536DEST_PATH_IMAGE098
以上两个最优化模型一个是针对功率受限系统,一个针对速率受限系统。虽然解决的问题不一样,但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噪声基底不一样的情况下,系统每增加一个比特,都可以根据上述推导出来的系统总的误比特性能公式计算出为了达到相应的性能需求,在每一个可用子载波上需要新增的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99
,然后选择在需要新增功率最少的子载波上增加一个比特,如此循环,直到限制条件不再满足时停止。该算法的具体步骤为:
(1)令
Figure 943858DEST_PATH_IMAGE100
Figure DEST_PATH_IMAGE101
(2)对每个可用子载波
Figure 78167DEST_PATH_IMAGE102
,计算在其他子载波功率比特分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在该子载波上新增1比特数据,同时要满足系统误比特率性能需求
Figure DEST_PATH_IMAGE103
时该子载波上需要新增的功率
Figure 206398DEST_PATH_IMAGE099
(3)选择
Figure 5727DEST_PATH_IMAGE104
(4)若
Figure DEST_PATH_IMAGE105
(对于第一类问题),或者
Figure 404478DEST_PATH_IMAGE036
(对于第二类问题),算法结束。否则在第
Figure 145907DEST_PATH_IMAGE106
个可用子载波上增加一个比特,更新
Figure DEST_PATH_IMAGE107
Figure 997319DEST_PATH_IMAGE039
。返回步骤(2)。
图2是可用子信道个数为8,各子信道上噪声功率谱密度为[1.3 0.3 0.7 0.1 1.9 1.1 0.9 1.7],各子信道上传输比特数为[2 2 1 1 3 3 2 2]时系统误比特率性能的仿真曲线图,可见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公式完全符合,从而确认了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可行性以及误比特率性能公式的正确性。图3定可用子信道个数为8,各子信道上噪声功率谱密度为[1.3 0.3 0.7 0.1 1.9 1.1 0.9 1.7]时,系统功率比特分配算法的仿真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误比特率门限越低,在相同的总功率条件下,系统的传输速率越大。在相同误比特率门限时,想增大系统传输速率,应该增大系统的总功率。

Claims (2)

1.一种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最优化功率比特分配方法,系统由发送机和接收机等组成,系统带宽被划分成                                                
Figure 201010616846X100001DEST_PATH_IMAGE001
个子信道,各子信道被视作具有“空”、“忙”两个状态,子信道上噪声或干扰小于某一门限值时状态为“空”,可以使用该子信道传输数据,反之为“忙”,该子信道不可用;发送机和接收机根据可用信道的信息进行数据的发送调制和接收解调操作;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机根据可用信道的信息进行数据的发送调制操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频谱检测:检测无线环境的频谱,将信号变换到频域,得到各子信道频点上数据的能量;
(2)空闲频谱标记:将每个子信道上的能量与某一预先设定的门限值进行比较,大于该门限值的子信道被设定为0,否则设为1,生成频谱幅度序列
(3)随机相位生成:由
Figure 201010616846X100001DEST_PATH_IMAGE003
级伪随机序列模块生成一组随机整数
Figure 357789DEST_PATH_IMAGE004
,根据多进制相位调制(MPSK)准则将其映射成随机相位序列
Figure 201010616846X100001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
Figure 757546DEST_PATH_IMAGE006
(4)将频谱幅度序列和随机相位序列对应元素相乘得到序列
Figure 201010616846X100001DEST_PATH_IMAGE007
(5)功率缩放:根据功率分配的结果给每个可用子载波分配相应的功率得到序列
Figure 525651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
Figure 201010616846X100001DEST_PATH_IMAGE009
为每个子载波上的能量,满足
Figure 985451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201010616846X100001DEST_PATH_IMAGE011
为每个传输符号周期内的矢量信号序列总能量;
(6)存储:存储基函数序列
(7)MPSK调制:根据比特分配的结果生成传输数据序列
Figure 855504DEST_PATH_IMAGE012
,将数据序列映射成序列,其中
Figure 436713DEST_PATH_IMAGE014
Figure 201010616846X100001DEST_PATH_IMAGE015
为第
Figure 511985DEST_PATH_IMAGE016
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比特数;
(8)调制好的数据序列与基函数序列对应元素相乘得到频域发送数据序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7
(9)OFDM发射:将频域发送数据序列通过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生成时域信号序列
Figure 519125DEST_PATH_IMAGE018
,添加循环前缀后发送出去;
所述接收机根据可用信道的信息进行数据的接收解调操作,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OFDM接收:接收到的信号经过OFDM接收机处理得到频域数据序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2)空闲频谱标记和随机相位生成:采用与发送机一样的方法和步骤生成频谱幅度序列
Figure 996242DEST_PATH_IMAGE002
和随机相位序列
Figure 876474DEST_PATH_IMAGE005
,两个序列的对应元素相乘得到
Figure 524796DEST_PATH_IMAGE007
(3)取共轭:对序列
Figure 883096DEST_PATH_IMAGE007
进行取共轭操作,得到,将之与频域数据序列
Figure 593749DEST_PATH_IMAGE019
对应元素相乘,消除随机相位,得到序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1
(4)根据功率比特分配的结果,从序列
Figure 643614DEST_PATH_IMAGE021
中挑选出实际传送数据的子信道分别进行MPSK解调,解调结果
Figure 54873DEST_PATH_IMAGE022
作为发送数据符号
Figure 54053DEST_PATH_IMAGE012
的估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最优化功率比特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机操作步骤(5)中的
Figure 463037DEST_PATH_IMAGE009
和步骤(7)中的
Figure 62515DEST_PATH_IMAGE015
通过以下子步骤得到:
①令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3
Figure 215147DEST_PATH_IMAGE024
②对每个可用子载波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5
,计算在其他子载波功率比特分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在该子载波上新增1比特数据,同时要满足系统误比特率性能需求时该子载波上需要新增的功率
Figure 334413DEST_PATH_IMAGE026
选择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7
(对于第一类问题),或者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9
(对于第二类问题),结束;否则在第
Figure 673176DEST_PATH_IMAGE030
个可用子载波上增加一个比特,更新;返回步骤②,从而得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3
Figure 337748DEST_PATH_IMAGE034
得到
Figure 662550DEST_PATH_IMAGE009
,其中,为一个OFDM符号持续的周期。
CN201010616846XA 2010-12-31 2010-12-31 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最优化功率比特分配方法 Pending CN1021049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6846XA CN102104946A (zh) 2010-12-31 2010-12-31 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最优化功率比特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6846XA CN102104946A (zh) 2010-12-31 2010-12-31 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最优化功率比特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4946A true CN102104946A (zh) 2011-06-22

Family

ID=44157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16846XA Pending CN102104946A (zh) 2010-12-31 2010-12-31 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最优化功率比特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0494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8695A (zh) * 2013-07-09 2013-10-2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基于误比特率分布的能量分配方法
CN104506290A (zh) * 2014-12-09 2015-04-08 上海伽利略导航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用户和数据流的比特功率联合分配方法
CN107948109A (zh) * 2017-11-21 2018-04-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认知无线电中能效与谱效折衷的子载波比特联合优化方法
CN109639610A (zh) * 2018-12-18 2019-04-16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面向毫米波通信的采样频偏优化方法及相应的发射机
CN116846421A (zh) * 2023-07-04 2023-10-03 深圳市中航工控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无线电控制射频芯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21875A1 (en) * 2004-08-24 2006-03-02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transmitter,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utilizing an adaptive preamble scheme for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21875A1 (en) * 2004-08-24 2006-03-02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transmitter,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utilizing an adaptive preamble scheme for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IYAN LUO ET AL: "Optimal Bit and Power Allocation in Broadband Cognitive Radio System",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2008.VTC SPRING 2008.IEEE》 *
余官定 等: "OFDM系统功率和比特分配算法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 *
韩川: "认知无线电场景中的变换域通信系统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8695A (zh) * 2013-07-09 2013-10-2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基于误比特率分布的能量分配方法
CN103368695B (zh) * 2013-07-09 2016-08-1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基于误比特率分布的能量分配方法
CN104506290A (zh) * 2014-12-09 2015-04-08 上海伽利略导航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用户和数据流的比特功率联合分配方法
CN107948109A (zh) * 2017-11-21 2018-04-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认知无线电中能效与谱效折衷的子载波比特联合优化方法
CN107948109B (zh) * 2017-11-21 2020-09-0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认知无线电中能效与谱效折衷的子载波比特联合优化方法
CN109639610A (zh) * 2018-12-18 2019-04-16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面向毫米波通信的采样频偏优化方法及相应的发射机
CN109639610B (zh) * 2018-12-18 2021-08-24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面向毫米波通信的采样频偏优化方法及相应的发射机
CN116846421A (zh) * 2023-07-04 2023-10-03 深圳市中航工控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无线电控制射频芯片
CN116846421B (zh) * 2023-07-04 2024-03-08 深圳市中航工控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无线电控制射频芯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0217B (zh) 基于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的gfdm系统的信号发射和接收方法
CN1815933B (zh) Ofdma系统频率时间二维无线资源调度方法
Wong et al. Multiuser subcarrier allocation for OFDM transmission using adaptive modulation
JP2010541431A (ja) Ofdm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での適応ピーク・ツー・アベレージ電力比低減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1682598A (zh) 用于优化具有多个子载波的信号的方法
CN105635025B (zh) Noma上行链路的多用户混合载波方法
CN107332799B (zh) 用于索引调制ofdm系统的星座图设计方法
CN109274629B (zh) Ofdm系统中峰值功率优化方法及发射系统
CN102104946A (zh) 可变速率变换域通信系统的最优化功率比特分配方法
CN108809576A (zh) 参考信号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1262460B (zh) 一种降低峰均比的装置和方法
CN108289022A (zh) 多用户noma的一种自适应等效子载波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10048984B (zh) 一种融合空间调制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通信方法
CN106160991B (zh) 一种用于认知无线电ofdm系统的分布式动态资源分配方法
CN102891822B (zh) 一种多用户ofdm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Alhasson Peak-To-Average-Power-Ratio (PAPR) Reduction Techniques For 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 (OFDM) Transmission
CN103079073A (zh)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系统中面向可伸缩视频的资源分配方法
Al-Mawali et al. Simple discrete bit-loading for OFDM systems i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CN107317783B (zh) 用于索引调制ofdm的自适应调制方法
Wang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heterogeneous services in multiuser OFDM systems
Lu et al. Adaptive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traffic OFDM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CN102571667B (zh) 提高信号干扰噪声比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Tabassum et al. A novel adaptive mode PAPR reduction scheme for NC-OFDM based cognitive radios
CN202153748U (zh) 多用户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CN101990777A (zh) 一种多载波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