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4867B - 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4867B
CN102104867B CN201010143019.3A CN201010143019A CN102104867B CN 102104867 B CN102104867 B CN 102104867B CN 201010143019 A CN201010143019 A CN 201010143019A CN 102104867 B CN102104867 B CN 1021048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link identification
base station
request message
core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30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4867A (zh
Inventor
贾贝贝
汪颖
杨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0101430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0486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2495 priority patent/WO20111241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104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4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4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4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应用于用户终端从源节点切换到目标节点的过程,且目标节点是中继节点,该方法包括:目标中继节点归属的基站向目标中继节点发送或转发切换请求消息,建立用户终端的S1链路标识与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基站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S1链路标识,以及该基站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源S1链路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标识,并向与该核心网节点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转发路径倒换请求消息。采用本发明可解决引入中继节点的网络架构中进行切换时基站无法正确寻址核心网节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系统,为了增加网络覆盖引入了中继节点(Relay Node,以下简称为RN)。RN以无线的方式与基站(DonorEvolved Node B,DeNB)相连。它们之间的无线接口称为Un接口。UE可以在RN与DeNB、RN与RN之间进行切换。
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例如后三代(B 3G:Beyond Third Generation)中或LTE-A,系统将提供更高的峰值数据速率和小区吞吐量,同时也需要更大的带宽。目前2GHz以下的未分配带宽已经很少,B 3G系统需要的部分或全部带宽只能在更高的频段上,例如3GHz以上寻找。频段越高,电波传播衰减的越快,传输距离越短,因此同样覆盖区域下,要保证连续覆盖,需要更多的基站,由于基站通常具有较高的造价,这无疑会增加布网成本。为了解决布网成本以及覆盖问题,各厂商和标准化组织开始研究将中继引入到蜂窝系统中,以增加覆盖。
图1为LTE-A系统引入RN后的网络架构。如图所示,RN通过eNB下的donor cell接入到核心网,RN与核心网之间没有直接的有线接口,每个RN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小区。在此架构下,UE和RN之间的接口称为Uu,而RN和DeNB之间的接口称为Un。一个DeNB下面可以连接多个RN,而一个RN只能连接到一个DeNB上。
如图2所示,在LTE-A Relay网络中,UE在RN与DeNB之间以及RN与RN之间进行切换,有6种典型的切换场景:
(1)DeNB1->RN1
(2)RN1->DeNB1
(3)RN1->RN2
(4)DeNB1->RN3
(5)RN2->DeNB2
(6)RN2->RN3
目前提出了四种候选协议栈架构。在候选架构2和4中,DeNB具有S1AP和X2AP代理功能,RN和DeNB之间只建立一个S1接口和一个X2接口。
目前在X2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寻址核心网的方法是:源eNB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GUMMEI(Globally Unique MMEIdentifier,全球唯一MME标识)信息,GUMMEI信息是MME的全球唯一标识,由PLMN ID、MME Group ID和MME code组成,每一个GUMMEI对应唯一一个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目标eNB根据GUMMEI信息寻址MME,向UE注册的MME发起路径倒换过程。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在候选架构2和4中,当UE发生切换到的目标节点为RN的场景时,目标节点RN向其所属的DeNB发起路径倒换过程,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没有GUMMEI信息,DeNB将无法正确寻址到MME。虽然路径倒换请求消息有source MME UE S1AP ID信息,但是MME UE S1AP ID只在一个MME范围内唯一标识一个UE,有可能出现不同的MME分配给不同UE的MME UES1AP ID相同,当不同的UE同时切换到同一个DeNB下的相同或不同RN时,DeNB无法确定source MME UE S1-AP ID对应着哪个MME,因而仍无法正确寻址到MME。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用以解决引入中继节点的网络架构中进行切换时基站无法正确寻址核心网节点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从源节点切换到目标节点的过程,且目标节点是中继节点,该方法包括:
目标中继节点归属的基站向目标中继节点发送或转发切换请求消息,建立用户终端的S1链路标识与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核心网节点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是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
所述基站在接收到目标中继节点发送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所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S1链路标识,以及该基站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该源S1链路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标识,并向与该核心网节点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转发路径倒换请求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应用于用户终端从源节点切换到目标节点的过程,且目标节点是中继节点,该基站包括:
切换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向目标节点发送或转发切换请求消息,并建立用户终端的S1链路标识与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核心网节点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是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
路径倒换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所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S1链路标识以及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该源S1链路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标识,并向与该核心网节点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转发路径倒换请求消息。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目标节点所属的基站建立用户终端的S1链路标识与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使该目标节点所属的基站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能够根据所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S1链路标识,以及该基站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该源S1链路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标识,并向与该核心网节点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转发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从而实现基站正确寻址核心网节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包含RN的E-UTRAN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中继网络的6种切换场景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UE附着流程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X2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DeNB1->RN1的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RN1->RN2的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DeNB1->RN3的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RN2->RN3的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DeNB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候选架构2和4中DeNB能够解析、读取消息中的信息,分配、替换S1链路标识(S1AP ID),建立并保存与核心网节点标识的映射关系,从而使得DeNB可以正确寻址到核心网节点。
为了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下面首先描述现有技术中UE附着RN的流程以及X2切换流程。
参见图3,为现有技术中UE附着RN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UE接入RN进行附着时,RN向MME发送初始UE消息,包含RN为UE分配一个S1链路标识:eNB UE S1AP ID(记为eNB UE S1AP ID1);DeNB收到该条消息后,将其中的eNB UE S1AP ID1修改为自己为UE分配的eNB UE S1APID(记录为eNB UE S1AP ID2),然后再将该条消息转发给MME。MME收到初始UE消息后,为该UE分配一个S1链路标识:MME UE S1AP ID(记录为MME UE S1AP ID3),与收到的eNB UE S1AP ID2对应存储起来。MME UES1AP ID3在一个MME内唯一标识一个UE。此后MME根据收到的S1-AP消息中的MME UE S1AP ID3来区分UE。MME向RN所属的DeNB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该消息中包含了MME为UE分配的MME UE S1AP ID3。DeNB将收到的MME UE S1AP ID3替换为自己分配的MME UE S1AP ID(记录为MME UE S1AP ID4),和自己为UE分配的eNB UE S1AP ID2、RN为UE分配的eNB UE S1AP ID1一起对应存储起来。然后DeNB将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转发给RN,用于在RN中建立UE上下文。RN将自己为UE分配一个eNB UE S1AP ID1和收到的MME UE S1AP ID4一起对应存储起来。RN随后向MME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进行确认。上述UE附着过程中,各个节点存储的对应关系可如表1所示。
表1
  RN  DeNB  MME
  eNB UE S1AP ID1(RN分配)  eNB UE S1AP ID1(RN分配)
 eNB UE S1AP ID2(DeNB分配)  eNB UE S1AP ID2(DeNB分配)
 MME UE S1AP ID3(MME分配)  MME UE S1AP ID3(MME分配)
  MME UE S1AP ID4(DeNB分配)  MME UE S1AP ID4(DeNB分配)
参见图4,为现有技术中X2切换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源基站根据UE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判决,选择合适的目标小区,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目标基站允许UE接入的话,向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源基站向UE发送切换命令(即RRC连接重配置消息);UE收到切换命令后接入目标小区,向目标小区发送RRC(无线网络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目标基站向核心网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或称路径倒换请求,以下同),MME随后向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发送用户面路径更新请求;S-GW转换下行传输路径后向MME确认,MME再向目标基站确认。目标基站通知源基站释放UE的资源。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分别针对Intra-DeNB切换到RN、Inter-DeNB切换到RN的场景,提供了DeNB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
结合图2所示的切换场景,Intra-DeNB切换到RN的场景可包括:
场景1:基站到该基站下的中继节点的切换,如DeNB1->RN1
场景2:同一基站下的各中继节点之间的切换,如RN1->RN2
针对场景1、2,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述切换过程中,DeNB1向目标RN发送或转发切换请求消息时,建立MME UE S1AP ID(该ID是MME或/和DeNB1分配的,在DeNB1范围内唯一)与UE建立连接时的GUMMEI的对应关系;目标RN向DeNB1发起路径倒换过程中,DeNB1根据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source MME UE S1AP ID以及之前存储的对应关系,找到对应的GUMMEI信息,从而正确寻址到MME以完成路径倒换。
上述切换过程可能需要对现有的基站(流程中的DeNB1)进行改进,如需要由DeNB判断MME UE S1AP ID的唯一性,分配、替换MME UE S1AP ID,建立并保存MME/eNB UE S1AP ID与GUMMEI的对应关系,根据该对应关系查找UE建立连接时的GUMMEI。
结合图2所示的切换场景,Inter-DeNB切换到RN的场景可包括:
场景3:基站到另一基站下的中继节点的切换,如DeNB1->RN3
场景4:不同基站下的中继节点之间的切换,如RN2->RN3
针对场景3、4,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述切换过程中,目标RN所属的DeNB2收到切换请求消息时,读取消息中的GUMMEI和MME UE S1AP ID信息,将消息中的MME UE S1AP ID替换成自己为UE分配的MME UE S1AP ID(在DeNB2范围内唯一),建立并保存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自己分配的MME UE S1AP ID与UE建立连接时的GUMMEI的对应关系;DeNB2收到目标RN发起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消息中携带的source MME UES1AP ID以及之前存储的对应关系,找到对应的GUMMEI信息,从而正确寻址到MME以完成路径倒换。
上述切换过程可能需要对现有的基站(流程中的DeNB2)进行改进,如需要分配和替换MME UE S1AP ID,解析和读取切换请求消息中的MME UES1AP ID和GUMMI信息,建立并保存MME UE S1AP ID与GUMMEI的对应关系,根据该对应关系查找UE建立连接时的GUMMEI。
下面针对以上4种切换场景,用相应实施例对切换过程中基站寻址核心网节点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描述场景1(DeNB1->RN1)的切换过程
UE连接在DeNB1上时,根据现有机制,DeNB1和MME分别存储一对eNB UE S1AP ID(记为eNB UE S1AP ID1)和MME UE S1AP ID(记为MMEUE S1AP ID2),用于标识一条UE相关逻辑S1连接。DeNB1保存相应的GUMMEI信息,用于指示UE连接的MME,如表2a或表2b所示。
当UE进行DeNB1->RN1的切换,DeNB1向RN1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时,消息中携带的MME UE S1AP ID应具有唯一性,为保证该消息中携带的MMEUE S1AP ID的唯一性,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
DeNB1向RN1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需要检索并判断UE建立连接时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在DeNB1内是否唯一,如果唯一,则不需要将MME为该U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替换成DeNB1为该UE分配的相应S1链路标识,但需要建立并保存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与GUMMEI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b所示;如果不唯一,则DeNB1为UE分配MME UE S1AP ID3,并保证该MME UE S1AP ID3在DeNB1范围内唯一,并将MME UE S1AP ID2替换成MME UE S1AP ID3,然后DeNB1建立并保存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自己分配的MME UE S1AP ID3与GUMMEI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a所示。
RN1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保存消息中携带的MME UE S1AP ID2(如表2b所示)或MME UE S1AP ID3(如表2a所示)。
方式二
DeNB1不需要检索并判断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在DeNB1内的唯一性,而是为UE分配MME UE S1AP ID3,并保证该MME UE S1AP ID3在DeNB1范围内唯一,并将MME为U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替换成自己为UE分配的MME UE S1AP ID3,然后DeNB1建立并保存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自己分配的MME UE S1AP ID3与GUMMEI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a所示。
RN1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保存消息中携带的MME UE S1AP ID3(如表2a所示)。当UE成功接入到目标节点RN1后,RN1向DeNB1发起路径倒换过程。RN1为UE分配eNB UE S1AP ID4,并将其携带于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发送给DeNB1。
DeNB1收到RN1发送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如果之前DeNB1将该UE的MME UE S1AP ID2替换成MME UE S1AP ID3,则将该消息中该UE的source MME UE S1AP ID3转换成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如果之前DeNB1未进行标识替换,则对该消息中的MME UE S1AP ID不需要作任何替换,仍是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之后,DeNB1根据之前存储的对应关系,查找到UE建立连接时的MME,将该消息路由到对应的MME,从而实现切换过程中正确寻址到核心网节点。
表2a中示出了各节点所记录的S1链路标识及其对应关系,对应于DeNB1进行标识替换的情况。
表2a:DeNB1->RN1切换中各节点存储的对应关系列表
 RN1   DeNB1   MME
  eNB UE S1AP ID1(DeNB1分配)   eNB UE S1AP ID1(DeNB1分配)
 MME UE S1AP ID2(MME分配)   MME UE S1AP ID2(MME分配)   MME UE S1AP ID2(MME分配)
 MME UE S1AP ID3(DeNB1分配)   MME UE S1AP ID3(DeNB1分配)
 eNB UE S1AP ID4(RN1分配)   eNB UE S1AP ID4(RN1分配)
 GUMMEI’(DeNB1分配)   GUMMEI(UE连接的MME)
表2b中示出了各节点所记录的S1链路标识及其对应关系,对应于DeNB1不进行标识替换的情况。
表2b:DeNB1->RN1切换中各节点存储的对应关系列表
  RN1   DeNB1   MME
  eNB UE S1AP ID1(DeNB1分配)   eNB UE S1AP ID1(DeNB1分配)
  MME UE S 1AP ID2   MME UE S1AP ID2   MME UE S1AP ID2
 (MME分配)  (MME分配)  (MME分配)
 eNB UE S1AP ID4(RN1分配)  eNB UE S1AP ID4(RN1分配)
 GUMMEI’(DeNB1分配)  GUMMEI(UE连接的MME)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eNB1->RN1的X2切换流程可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1、DeNB1根据UE的测量报告决定切换该UE到RN1,并确定出需要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S1链路标识,以及建立S1链路标识与GUMMEI(该GUMMEI为UE连接建立时的GUMMEI)的对应关系。
该步骤中,DeNB1可以采用上述方式一或方式二确定出需要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MME UE SIAP ID,以及建立MME UE SIAP ID与GUMMEI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该步骤,可以得到两种结果:
结果一:DeNB1确定出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MME分配的MME UESIAP ID2,并建立MME UE SIAP ID2与GUMMEI的对应关系,该GUMMEI所对应的MME是DeNB1所记录的该UE连接的MME;
结果二:DeNB1确定出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自己分配的MME UE SIAPID3,并建立MME为该UE分配的MME UE SIAP ID2、DeNB1为该UE分配的MME UE SIAP ID3与GUMMEI的对应关系,该GUMMEI所对应的MME是DeNB1所记录的该UE连接的MME。
步骤2、DeNB1向RN1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携带上述步骤确定出的MME UE S1AP ID。
步骤3、RN1向DeNB1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4~5、DeNB1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并向RN1发送SNStatus Transfer(序列号状态转移)消息。
步骤6、UE从源小区去附着,并同步到目标小区,然后向RN1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步骤7、RN1向DeNB1发送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其中携带相应的sourceMME UE S1AP ID,该source MME UE S1AP ID为DeNB1发送给RN1的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MME UE S1AP ID,此处为MME UE S1AP ID2或MMEUE S1AP ID3。
步骤8、DeNB1根据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的source MME UE S1AP ID以及DeNB记录的对应关系信息,获得UE连接时的GUMMEI信息,并根据该GUMMEI向对应的MME转发路径倒换请求消息。
该步骤中,如果DeNB1在发送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source MMEUE S1AP ID为MME UE S1AP ID2(即DeNB1没有进行S1链路标识替换),则该步骤中DeNB1根据其记录的MME UE S1AP ID2与GUMMEI的对应关系以及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的source MME UE S1AP ID,可以确定出相应UE连接时的MME;如果DeNB1在发送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sourceMME UE S1AP ID为MME UE S1AP ID3(即进行了S1链路标识替换),则该步骤中DeNB1根据其记录的MME UE S1AP ID3、MME UE S1AP ID2与GUMMEI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出相应UE连接时的MME。
如果DeNB1在发送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source MME UE S1APID为MME UE S1AP ID3(即进行了S1链路标识替换),则DeNB1还可进一步根据其所记录的对应关系,将该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的MME UE S1AP ID3替换为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
步骤9、MME向DeNB1返回路径倒换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10、DeNB1向RN1转发路径倒换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11、RN1向DeNB 1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看出,由于DeNB1判决切换后建立了MME UE S1APID与GUMMEI的对应关系,其中,MME UE S1AP ID在DeNB1唯一,GUMMEI为DeNB1在UE附着时记录的该UE所连接的MME的GUMMEI,因此,当DeNB1接收到RN1发送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能够根据该消息中携带的source MME UE S1AP ID,利用DeNB1建立的对应关系,查找到与该source MME UE S1AP ID对应的GUMMEI,从而正确寻址MME。
实施例二:描述场景2(RN1->RN2)的切换过程
UE连接在RN1上时,根据现有机制,RN1、RN1所属的DeNB1和MME分别存储相应S1链路标识,如表3a或表3b所示,包括eNB UE S1AP ID和MME UE S1APID。
当UE在同一个DeNB下的不同RN间进行切换时,如RN1->RN2,RN1向DeNB1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有在UE附着过程(或建立连接过程)中由DeNB1分配的在DeNB1范围内唯一的MME UE S1AP ID3。
DeNB 1收到该切换请求消息后,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
方式一:建立并保存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DeNB1自己分配的MME UE S1AP ID3与对应UE在建立连接时的GUMMEI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3a所示。
方式二:DeNB1重新为UE分配MME UE S1AP ID5供RN2使用,将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MME UE S1AP ID3替换为MME UE S1AP ID5,并可进一步删除MME UE S1AP ID3,然后建立并保存MME分配的MME UE S1APID2、自己分配的MME UE S1AP ID5以及UE建立连接时的GUMMEI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3b所示。
RN2收到DeNB1转发的切换请求消息后,保存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由DeNB1分配的MME UE S1AP ID3(针对方式一)或MME UE S1AP ID5(针对方式二)。
当UE成功接入到RN2后,RN2向DeNB1发起路径倒换过程,RN2为UE分配eNB UE S1AP ID6,并将其携带于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发送给DeNB1。随后DeNB1寻址到MME可包括:
DeNB1根据路径倒换请求中携带的source MME UE S1AP ID(针对方式一,其为MME UE S1AP ID3;针对方式二,其为MME UE S1AP ID5),以及DeNB1根据保存的对应关系,查找到UE建立连接时的MME,将该消息路由到对应的MME,从而实现切换过程中正确寻址到核心网节点。
表3a中示出了各节点所记录的S1链路标识及其对应关系,对应于上述方式一。
表3a:RN1->RN2切换中各节点存储的对应关系列表
 RN2   RN1   DeNB1  MME
  eNB UE S1AP ID1(DeNB1分配)  eNB UE S1AP ID1(DeNB1分配)
  MME UE S1AP ID2(MME分配)  MME UE S1AP ID2(MME分配)
 MME UE S1AP ID3(DeNB1分配)  MME UE S1AP ID3(DeNB1分配)   MME UE S1AP ID3(DeNB1分配)
 eNB UE S1AP ID6(RN2分配)  eNB UE S1AP ID4(RN1分配)   eNB UE S1AP ID4、6(RN1、RN2分配)
 GUMMEI”(DeNB1分配)  GUMMEI’(DeNB1分配)   GUMMEI(UE连接的MME)
表3b中示出了各节点所记录的S1链路标识及其对应关系,对应于上述方式二。
表3a:RN1->RN2切换中各节点存储的对应关系列表
 RN2  RN1   DeNB1  MME
  eNB UE S1AP ID1(DeNB1分配)  eNB UE S1AP ID1(DeNB1分配)
  MME UE S1AP ID2(MME分配)  MME UE S1AP ID2(MME分配)
 MME UE S1AP ID5(DeNB1分配)  MME UE S1AP ID5(DeNB1分配)   MME UE S1AP ID5(DeNB1分配)
 eNB UE S1AP ID6(RN2分配)  eNB UE S1AP ID4(RN1分配)   eNB UE S1AP ID4、6(RN1、RN2分配)
 GUMMEI”(DeNB1分配)  GUMMEI’(DeNB1分配)   GUMMEI(UE连接的MME)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N1->RN2X2切换流程可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1~2、RN1根据UE的测量报告决定切换,并向DeNB1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携带在UE附着过程中由DeNB1分配的MME UE S1AP ID3。
步骤3、DeNB1建立MME UE S1AP ID与该UE建立连接时的GUMMEI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向RN2转发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携带MME UE S1AP ID。
该步骤中,DeNB1可建立该UE的MME UE S1AP ID2、MME UE S1APID3和GUMMEI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保留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MME UES1AP ID3(对应于上述方式一);还可以为RN2分配MME UE S1AP ID5,建立该UE的MME UE S1AP ID2、MME UE S1AP ID5和GUMMEI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用MME UE S1AP ID5替换切换请求消息中的MME UE S1AP ID3(对应于上述方式二)。
步骤4~5、RN2向RN1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6~8、RN1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并向RN2发送序列号状态转移消息。
步骤9、UE从源小区去附着,并同步到目标小区,然后向RN2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步骤10、RN2向DeNB1发送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其中携带相应的sourceMME UE S1AP ID,该source MME UE S1AP ID为DeNB1发送给RN2的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MME UE S1AP ID,此处为MME UE S1AP ID3或MMEUE S1AP ID5。
步骤11、DeNB1根据其记录的MME UE S1AP ID与GUMMEI的对应关系信息,获得与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MME UE S1AP ID对应的UE连接时的GUMMEI信息,并根据该GUMMEI向对应的MME转发路径倒换请求消息。
该步骤中,如果DeNB1在转发切换请求消息时进行了标识替换(即将MME UE S1AP ID3替换为MME UE S1AP ID5),则该步骤中,DeNB1根据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source MME UE S1AP ID5,以及DeNB1保存的MME UE S1AP ID5、MME UE S1AP ID2与GUMMEI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source MME UE S1AP ID对应的MME;如果DeNB1在转发切换请求消息时未进行标识替换,则该步骤中,DeNB1根据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sourceMME UE S1AP ID3,以及DeNB1保存的MME UE S1AP ID3、MME UE S1APID2与GUMMEI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source MME UE S1AP ID对应的MME。
进一步的,DeNB1根据保存的上述对应关系,将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source MME UE S1AP ID替换为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
步骤12~13、MME向RN2返回路径倒换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14~15、RN2向RN1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看出,由于DeNB1在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建立了MME UE S1AP ID与GUMMEI的对应关系,其中,MME UE S1AP ID在DeNB1唯一,GUMMEI为DeNB1在UE附着时记录的该UE所连接的MME的GUMMEI,因此,当DeNB1接收到RN2发送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能够根据该消息中携带的source MME UE S1AP ID,利用DeNB1建立的对应关系,查找到与该source MME UE S1AP ID对应的GUMMEI,从而正确寻址MME。
实施例三:描述场景3(DeNB1->RN3)的切换过程
UE连接在DeNB1上时,DeNB1和MME分别存储相应S1链路标识,如表4所示,包括eNB UE S1AP ID和MME UE S1AP ID。
当UE进行DeNB1->RN3的切换,DeNB1向RN3所属的DeNB2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MME为该U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和该UE在连接DeNB1时的GUMMEI信息;DeNB2从消息中读取MME UE S1APID2和GUMMEI信息,为该UE分配在DeNB2范围内唯一的MME UE S1APID3,并用其替换该消息中的MME UE S1AP ID2,并建立和保存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自己分配的MME UE S1AP ID3与UE建立连接时的GUMMEI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4所示。
RN3收到DeNB2转发的切换请求消息后,保存消息中携带的DeNB2所分配的MME UE S1AP ID3。当UE成功接入到RN3后,RN3向DeNB2发起路径倒换过程,为UE分配eNB UE S1AP ID4,并将其携带于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发送给DeNB2。
DeNB2收到RN3发送的路径转换请求消息后,根据该消息中携带的source MME UE S1AP ID3,以及之前存储的对应关系,查找到UE建立连接时的GUMMEI信息,将该消息路由到对应的MME,实现了切换过程中正确寻址到核心网节点。
表4中示出了各节点所记录的S1链路标识及其对应关系
表4:DeNB1→RN3切换中各节点存储的对应关系列表
  DeNB2   RN3   DeNB1   MME
  eNB UE S1AP ID5   eNB UE S1AP ID1   eNB UE S1AP ID1->5
 (DeNB2分配)  (DeNB1分配)   (DeNB1->DeNB2分配)
 MME UE S1APID2(MME分配)  MME UE S1AP ID2(MME分配)   MME UE S1AP ID2(MME分配)
 MME UE S1AP ID3(DeNB2分配)   MME UE S1APID3(DeNB2分配)
 eNB UE S1AP ID4(RN3分配)   eNB UE S1APID4(RN3分配)
 GUMMEI(UE连接的MME)   GUMMEI’(DeNB2分配)  GUMMEI(UE连接的MME)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eNB1->RN3X2切换流程可如图7所示,包括:
步骤1~2、DeNB1根据UE的测量报告向RN3所属的DeNB2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携带在UE附着过程中由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以及该UE在建立连接时的GUMMEI。
步骤3、DeNB2从接收到的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MME UE S1AP ID2和该UE连接时的GUMMEI,为该UE分配MME UE S1AP ID3,并建立MME UES1AP ID2、MME UE S1AP ID3和该UE连接时的GUMMEI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向RN3转发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携带MME UE S1AP ID3。
步骤4~5、RN3经DeNB2向DeNB1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6~8、DeNB1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并经DeNB2向RN3发送序列号状态转移消息。
步骤9、UE从源小区去附着,并同步到目标小区,然后向RN3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步骤10、RN3向DeNB1发送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其中携带相应的sourceMME UE S1AP ID,该source MME UE S1AP ID为RN3从DeNB2接收到的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MME UE S1AP ID3。
步骤11、DeNB2根据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source MME UE S1APID3,以及DeNB2记录的该UE的MME UE S1AP ID3与GUMMEI的对应关系信息,获得与source MME UE S1AP ID3对应的GUMMEI信息,并根据该GUMMEI向对应的MME转发路径倒换请求消息。
进一步的,DeNB2根据保存的上述对应关系,将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source MME UE S1AP ID3替换为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
步骤12~13、MME向RN3返回路径倒换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14~15、RN3向DeNB1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看出,由于目标RN3所属的DeNB2在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建立了MME UE S1AP ID与GUMMEI的对应关系,其中,MME UES1AP ID在DeNB1唯一,GUMMEI为DeNB1在UE附着时记录的该UE所连接的MME的GUMMEI,因此,当DeNB2接收到RN3发送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能够根据该消息中携带的source MME UE S1AP ID,利用DeNB2建立的对应关系,查找到与该source MME UE S1AP ID对应的GUMMEI,从而正确寻址MME。
实施例四:描述场景4(RN2->RN3)的切换过程
UE连接在RN2上时,RN2、RN2所属的DeNB1和MME分别存储相应S1链路标识,如表5所示,包括eNB UE S1AP ID和MME UE S1AP ID。
当UE进行RN2->RN3切换时,RN2所属的DeNB1收到RN2发送来的切换请求消息后,根据UE附着时在DeNB1中建立的对应关系,将消息中DeNB1分配的MME UE S1AP ID3转换成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并将GUMMEI IE填写为UE连接的MME对应的GUMMEI,然后将该消息转发到RN3所属的DeNB2;
DeNB2从消息中读取MME UE S1AP ID2和GUMMEI信息,为该UE分配在DeNB2范围内唯一的MME UE S1AP ID5,用MME UE S1AP ID5替换切换请求消息中的MME UE S1AP ID2,并建立和保存MME分配的MME UES1AP ID2和自己分配的MME UE S1AP ID5与GUMMEI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5所示。
目标RN3收到DeNB2转发的切换请求消息后,保存其中携带的DeNB2分配的MME UE S1AP ID5。
当UE成功接入到目标RN3后,RN3向DeNB2发起路径倒换过程,RN3为UE分配eNB UE S1AP ID6,随后DeNB2寻址到MME的方法同实施例三。
表5中示出了各节点所记录的S1链路标识及其对应关系
表5:RN2→RN3切换中各节点存储的对应关系列表
  RN3   DeNB2   RN2   DeNB1   MME
  eNB UE S1APID7(DeNB2分配)   eNB UE S1APID1(DeNB1分配)   eNB UE S1APID1->7(DeNB1->DeNB2分配)
  MME UE S1APID2(MME分配)   MME UES1AP ID2(MME分配)   MME UE S1APID2(MME分配)
  MME UE S1APID 5(DeNB2分配)   MME UES1-AP ID5(DeNB2分配)   MME UE S1APID3(DeNB1分配)   MME UES1-AP ID3(DeNB1分配)
  eNB UE S1APID6(RN3分配)   eNB UE S1-APID6(RN3分配)   eNB UE S-AP ID4(RN2分配)   eNB UES1-AP ID4(RN2分配)
  GUMMEI”(DeNB2分配)   GUMMEI(UE连接的MME)   GUMMEI’(DeNB1分配)   GUMMEI(UE连接的MME)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N2->RN3X2切换流程可如图8所示,包括:
步骤1~2、RN2根据UE的测量报告决定切换,并向DeNB1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携带在UE附着过程中由DeNB1分配的MME UE S1AP ID3。
步骤3、DeNB1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根据UE附着时在DeNB1中建立的对应关系(MME UE S1AP ID2与MME UE S1AP ID3的对应关系),将消息中DeNB1分配的MME UE S1AP ID3转换成MME分配的MME UE S1APID2,并将GUMMEI IE填写为UE连接的MME对应的GUMMEI,然后将该消息转发到RN3所属的DeNB2。
步骤4、DeNB2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从消息中读取MME UE S1AP ID2和GUMMEI信息,为该UE分配MME UE S1AP ID5,用MME UE S1AP ID5替换切换请求消息中的MME UE S1AP ID2,并建立和保存MME UE S1AP ID2和MME UE S1AP ID5与读取到的GUMMEI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将该切换请求消息转发到RN3。
步骤5~7、RN3向RN2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8~11、RN2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并向DeNB1发送序列号状态转移消息。
步骤12、UE从源小区去附着,并同步到目标小区,然后向RN3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步骤13、RN3向DeNB2发送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其中携带相应的sourceMME UE S1AP ID,该source MME UE S1AP ID为RN3接收到的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MME UE S1AP ID,此处为MME UE S1AP ID5。
步骤14、DeNB2根据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source MME UE S1APID5,以及DeNB2记录的该UE的MME UE S1AP ID2、MME UE S1AP ID5与GUMMEI的对应关系信息,获得与source MME UE S1AP ID5对应的GUMMEI信息,并根据该GUMMEI向对应的MME转发路径倒换请求消息。
进一步的,DeNB2根据保存的上述对应关系,将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source MME UE S1AP ID5替换为MME分配的MME UE S1AP ID2。
步骤15~16、MME向RN3返回路径倒换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17~19、RN3向RN2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看出,由于源RN2所属的DeNB1将UE连接的GUMMEI信息携带于切换请求消息转发到目标RN3所属的DeNB2,DeNB2在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建立了MME UE S1AP ID与GUMMEI的对应关系,其中,MME UE S1AP ID在DeNB1唯一,GUMMEI为DeNB1在UE附着时记录的该UE所连接的MME的GUMMEI,因此,当DeNB2接收到RN3发送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能够根据该消息中携带的source MME UE S1APID,利用DeNB2建立的对应关系,查找到与该source MME UE S1AP ID对应的GUMMEI,从而正确寻址MME。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设备,可应用于用户终端从源节点切换到目标节点的过程,且目标节点是中继节点。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包括: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路径倒换请求处理模块902,其中:
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用于向目标节点发送或转发切换请求消息,并建立用户终端的S1链路标识与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该核心网节点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是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
路径倒换请求处理模块902,用于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S1链路标识以及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源S1链路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标识,并向与该核心网节点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转发路径倒换请求消息。
该基站设备还可包括存储模块,如数据库903,用于存储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建立的对应关系信息。
以下针对不同切换场景,对该基站的各功能模块进行进一步描述。
针对基站-->该基站下的中继节点的切换场景,上述基站中,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还可用于在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判断该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所分配的S1链路标识是否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如果是,则将该S1链路标识携带于切换请求消息;否则,为该用户终端分配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并将分配的S1链路标识携带于切换请求消息;以及,
若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所分配的S1链路标识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则建立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S1链路标识与该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若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所分配的S1链路标识在该基站范围内不唯一,且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为该用户终端分配了S1链路标识,则建立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该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路径倒换请求处理模块902,还可用于在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了S1链路标识且将其携带于切换请求消息时,根据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建立的对应关系,将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针对基站-->该基站下的中继节点的切换场景(方式一),上述基站中,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还可用于在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并将其携带于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建立的对应关系包括: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该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路径倒换请求处理模块902,还可用于在接收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接收到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针对基站-->该基站下的中继节点的切换场景(方式二),上述基站中,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还可用于在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之后,为用户终端分配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并用其替换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该基站在所述用户终端附着时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所建立的对应关系包括: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该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路径倒换请求处理模块902,还可用于在接收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接收到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该源S1链路标识为该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针对同一基站下的不同中继节点之间进行切换的场景(方式一),上述基站中,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还可用于在转发切换请求消息之前,获取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该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切换请求处理模901块所建立的对应关系包括:获取到的该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核心网节点在所述用户终端连接时为其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所述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路径倒换请求处理模块902,还可用于在接收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接收到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该源S1链路标识为该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针对同一基站下的不同中继节点之间进行切换的场景(方式二),上述基站中,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还可用于在转发切换请求消息之前,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该基站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并且携带在切换请求消息中;切换请求处理模901块所建立的对应关系包括:该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重新分配的S1链路标识、核心网节点在所述用户终端连接时为其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所述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路径倒换请求处理模块902,还可用于在接收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接收到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该源S1链路标识为该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针对基站-->其他基站下的中继节点的切换场景,上述基站中,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还可用于在转发切换请求消息之前,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S1链路标识,并用其替换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从该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携带的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的标识;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所建立的对应关系包括: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路径倒换请求模块902,还可用于在接收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切换请求处理模块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该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该源S1链路标识为该基站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针对归属于不同基站的中继节点间进行切换的场景,上述基站中,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还可用于在转发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之前,将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该基站在所述用户终端附着时分配的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在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添加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的标识;以及,在接收到其他基站转发的切换请求消息后,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用分配的S1链路标识替换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切换请处理模块901所建立的对应关系包括:目标中继节点所属的基站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路径倒换请求处理模块,还可用于在接收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切换请求处理模块901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该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所述源S1链路标识为所述切换请求模块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5)

1.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从源节点切换到目标节点的过程,且目标节点是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中继节点归属的基站向目标中继节点发送或转发切换请求消息,建立用户终端的S1链路标识与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核心网节点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是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
所述基站在接收到目标中继节点发送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所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S1链路标识,以及该基站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该源S1链路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标识,并向与该核心网节点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转发路径倒换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的S1链路标识和所述源S1链路标识,是基站或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节点为基站,所述目标节点为中继节点,该中继节点归属于该基站;
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所分配的S1链路标识是否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如果是,则将该S1链路标识携带于切换请求消息;否则,为该用户终端分配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并将分配的S1链路标识携带于切换请求消息;
若基站判断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所分配的S1链路标识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则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S1链路标识与该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若基站判断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所分配的S1链路标识在该基站范围内不唯一,且该基站为该用户终端分配了S1链路标识,则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该基站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该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接收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还包括:
若所述基站在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了S1链路标识且将其携带于切换请求消息,则该基站根据其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该基站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节点为基站,所述目标节点为中继节点,该中继节点归属于该基站;
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并将其携带于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该基站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该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接收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接收到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该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均为中继节点,且源中继节点和目标中继节点归属同一基站;
基站转发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基站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包括: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核心网节点在所述用户终端连接时为其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所述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均为中继节点,且源中继节点和目标中继节点归属同一基站;
基站接收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之后,还包括: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并用其替换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该基站在所述用户终端附着时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基站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该基站在本次切换中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该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接收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接收到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该源S1链路标识为该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节点为基站,所述目标节点为归属于不同于该基站的中继节点;
源基站将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的标识携带于切换请求消息发送;
目标中继节点所属的基站转发切换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并用其替换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目标中继节点所属的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节点所属的基站接收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还包括:
目标节点所属的基站根据其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该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该源S1链路标识为该基站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均为中继节点,且源中继节点和目标中继节点归属于不同的基站;
目标中继节点所属的基站在转发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
源中继节点所属的基站接收到源中继节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将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该基站在所述用户终端附着时分配的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在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添加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的标识,并将该切换请求消息转发给目标中继节点所属的基站;
目标中继节点所属的基站接收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之后,还包括: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用分配的S1链路标识替换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目标中继节点所属的基站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该基站在本次切换中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节点所属的基站接收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还包括:
目标节点所属的基站根据其所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该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所述源S1链路标识为该基站在本次切换中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13.如权利要求1至7、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为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所述S1链路标识为MME UE S1AP ID,所述核心网节点标识为GUMMEI。
14.一种基站,应用于用户终端从源节点切换到目标节点的过程,且目标节点是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换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向目标节点发送或转发切换请求消息,并建立用户终端的S1链路标识与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核心网节点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是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
路径倒换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所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S1链路标识以及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该源S1链路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标识,并向与该核心网节点标识对应的核心网节点转发路径倒换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的S1链路标识和所述源S1链路标识,是基站或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判断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所分配的S1链路标识是否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如果是,则将该S1链路标识携带于切换请求消息;否则,为该用户终端分配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并将分配的S1链路标识携带于切换请求消息;以及,
若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所分配的S1链路标识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则建立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的S1链路标识与该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若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所分配的S1链路标识在该基站范围内不唯一,且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为该用户终端分配了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则建立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该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倒换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并将其携带于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建立的对应关系包括: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该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倒换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接收到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在转发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之前,获取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该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所建立的对应关系包括:获取到的该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核心网节点在所述用户终端连接时为其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所述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之后,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并用其替换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该基站在所述用户终端附着时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所建立的对应关系包括:核心网节点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该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倒换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接收到的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该源S1链路标识为该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在转发切换请求消息之前,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并用其替换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从该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携带的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的标识;
所述切换请求模块所建立的对应关系包括: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倒换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该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该源S1链路标识为该基站为该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在转发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之前,将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该基站在所述用户终端附着时分配的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在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添加所述用户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节点的标识;以及,在接收到其他基站转发的切换请求消息后,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在该基站范围内唯一的S1链路标识,用分配的S1链路标识替换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所述切换请处理模块所建立的对应关系包括:目标中继节点所属的基站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包括: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以及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核心网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倒换请求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路径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处理模块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将该路径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S1链路标识替换为核心网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所述源S1链路标识为所述切换请求模块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链路标识。
CN201010143019.3A 2010-04-07 2010-04-07 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2104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3019.3A CN102104867B (zh) 2010-04-07 2010-04-07 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PCT/CN2011/072495 WO2011124135A1 (zh) 2010-04-07 2011-04-07 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3019.3A CN102104867B (zh) 2010-04-07 2010-04-07 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4867A CN102104867A (zh) 2011-06-22
CN102104867B true CN102104867B (zh) 2014-06-18

Family

ID=44157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3019.3A Active CN102104867B (zh) 2010-04-07 2010-04-07 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04867B (zh)
WO (1) WO20111241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0789A1 (zh) 2013-01-18 2014-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78453B (zh) * 2014-10-11 2019-1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寻址方法及设备
CN109673003B (zh) * 2017-10-17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的方法、移动性管理网元和通信系统
CN115604770A (zh) * 2021-06-28 2023-01-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Cn) 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中继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5304A (zh) * 2006-11-02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
CN101374325A (zh) * 2007-08-23 2009-02-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小区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72294A (zh) * 2007-12-28 2009-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lex组网下建立连接的方法、寻呼方法、信令处理实体及网络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54667A1 (en) * 2006-04-28 2007-11-01 Joanna Jokinen Inter-MME handover in evolv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374324B (zh) * 2007-08-23 2012-03-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小区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5304A (zh) * 2006-11-02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中继系统的切换方法
CN101374325A (zh) * 2007-08-23 2009-02-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小区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72294A (zh) * 2007-12-28 2009-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lex组网下建立连接的方法、寻呼方法、信令处理实体及网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24135A1 (zh) 2011-10-13
CN102104867A (zh) 201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8812B (zh) 中继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和系统、中继站、控制基站及基站
EP3142416B1 (en) Handover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378273B (zh) 获取邻接基站/中继节点接口信息的方法及无线中继系统
US8620326B2 (en) Handov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6301523B (zh) 中继节点、施主无线电基站以及其中的方法
CN101867985B (zh) 长期演进增强系统中的切换方法、中继节点和施主基站
CN102801822B (zh) 一种本地网关地址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2104996B (zh) 接口连通性信息的发送与接收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096405A (zh) 支持组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US1056091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cquisition of control node information
CN102960051B (zh) 中继节点、施主无线电基站以及其中的方法
CN102104867B (zh) 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18810B (zh) 一种切换时避免路径转换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162774B (zh) 跨MeNB切换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3313326A (zh) 一种支持中继切换的方法
CN102227935B (zh) 切换处理方法与终端路径更改方法及设备
CN107371198A (zh) 小区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40241A (zh) 用户设备上下文相关资源的释放方法和设备
CN102761919A (zh) 一种网关的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02457364B (zh) 一种无线中继系统错误的指示方法及接纳基站
CN101883328A (zh) 实现公共预警消息传送的方法、系统和施主基站
CN106302620A (zh) 配置更新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378145B (zh) 切换方法、接入节点和宿主站点
CN102821375A (zh) 一种用于中继节点切换的信令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244343A (zh) 中继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和系统、中继站、控制基站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3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