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2721A - 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以及具备该弹簧的铰链组件和便携终端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以及具备该弹簧的铰链组件和便携终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2721A
CN102102721A CN2010105717510A CN201010571751A CN102102721A CN 102102721 A CN102102721 A CN 102102721A CN 2010105717510 A CN2010105717510 A CN 2010105717510A CN 201010571751 A CN201010571751 A CN 201010571751A CN 102102721 A CN102102721 A CN 102102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spring element
line part
deformation curve
curv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717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2721B (zh
Inventor
金起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ANGBAO MOBILE ELECTRONICS PARTS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Mobil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Mobil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Lite On Mobil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02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2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2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27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025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以及具备该弹簧的铰链组件和便携终端机。由于通过在盖体开合时发生变形的变形曲线部上组合不变形的非变形直线部,能够容易实现弹力的增大及调整,并且,能够使用两个左右的线材提供足够的弹力,因此,大幅降低制造成本。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包括变形曲线部和非变形直线部而构成,其中,变形曲线部以圆弧状形成,在便携终端机的盖体开合或者位移时发生变形而提供弹力;非变形曲线部在变形曲线部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向外侧弯曲并以直线状延长形成,在所述变形曲线部变形时不发生变形而支撑所述变形曲线部。

Description

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以及具备该弹簧的铰链组件和便携终端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终端机,特别是涉及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以及具备该弹簧的铰链组件和便携终端机,该弹簧通过在盖体开合时发生变形的变形曲线部上组合不变形的非变形直线部,能够容易实现弹力的增大及调整,并且,能够使用两个左右的线材提供足够的弹力,因此,能够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背景技术
通常,便携终端机可分为有线终端机或无线终端机,作为有线终端机,典型的例如有办公用或家庭用的桌式电话机;作为无线终端机,典型的例如有PCS(个人通讯服务)、移动电话、PDA(个人数字助理)。通常,无线终端机向用户提供便携性及移动性,因此,也称之为移动通信终端机或者便携终端机。
随着技术发达,如上所述的便携终端机已超越单纯传递声音信息的阶段,可向用户提供文字信息、图像信息、游戏等,其种类大致分为直板型(bartype)、具有盖体的翻盖型(flip type)及折叠型(folder type)。
由于折叠型便携终端机具有通话时或者携带时可开合的折叠体(folder)结构,因此解决了直板型、翻盖型中存在的长度长的问题,但是,其存在连接上折叠体和下折叠体的铰链部分容易受损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折叠型便携终端机的问题,提出了使盖体相对于本体沿前后滑动的半自动开合的滑盖型便携终端机。为此,所述滑盖型便携终端机需要使盖体相对于便携终端机的本体可滑动地结合的铰链组件,并且,所述铰链组件必须具备为了进行半自动开合动作而提供弹力的弹簧。下面,说明基于现有技术的滑盖型便携终端机用的弹簧。
图1及图2是用于说明基于现有技术的滑盖型便携终端机用铰链组件的 弹簧的参照图。
图1表示安装在滑盖型便携终端机用铰链组件的弹簧的初始形态,该弹簧是具有以螺旋状卷绕的弹性部51的扭力弹簧50。
所述扭力弹簧50构成为一根圆形断面的线材51连续卷绕成螺旋状,并且其一端和另一端形成为支撑部52,该支撑部52卷绕成圆形且能够由铆钉支撑。这样的传统扭力弹簧50可以仅使用一根在制造上具有优势的圆形断面的线材51来制作,由于完全不需要冲压以及线材之间的接合,因此具有制造费用低的优点。
但是,由于所述扭力弹簧50由卷绕的线材51形成为两层,因此导致厚度增加,并且,在最近的长行程型便携终端机中,提供足够的弹力方面受到了限制。为了克服前述的扭力弹簧50的局限性,也曾试图构成将两个扭力弹簧50配置于一个铰链组件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使设置空间增大的问题,特别是在盖体的开合长度长的长行程型便携终端机中依然存在不能提供足够的弹力的问题。
于是,为了改善扭力弹簧50的上述缺点,最近开发并使用如图2所示的将多个圆弧状的板材元件61叠层而构成的叠板弹簧60。在这种叠板弹簧60中,除了以支撑环63为中心卷绕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支撑部62之外,其他部分相互分离。
由于这种由多个板材61构成的叠板弹簧60相比于扭力弹簧50提供更强的弹力,因此,不仅可靠地进行便携终端机的盖体的开合动作,而且适合应用于长行程型便携终端机。
但是,从放大图可见,在基于现有技术的叠板弹簧60中,由于将板材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支撑部62紧密叠层之后需要利用激光焊接64来接合,因此,为了容易进行激光焊接64,不采用制造成本低的圆形断面的线材,而采用通过拉拔工序或压延工序生产的方形断面的板材61。由此,铰链组件存在弹簧成本所占比重上升的缺点。而且,在采用叠板弹簧60的情况下确保至少采用三个板材61才能在长行程型便携终端机中提供足够的弹力,因此,加重了成本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 供一种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以及具备该弹簧的铰链组件和便携终端机,能够容易增大及调整盖体的半自动开合所需的弹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提供的一种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用于在盖体相对于便携终端机的本体开合或者位移时提供弹力,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包括变形曲线部和非变形直线部而构成,该变形曲线部以圆弧状形成,在便携终端机的盖体开合或者位移时发生变形而提供弹力;该非变形曲线部在所述变形曲线部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向外侧弯曲并以直线状延长形成,在所述变形曲线部变形时不发生变形而支撑所述变形曲线部。
在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非变形直线部分别在所述变形曲线部的两侧形成。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由圆形断面的线材构成。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所述弹簧元件,并且多个所述弹簧元件相互叠层。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弹簧元件中,所述非变形直线部相互接合,所述变形曲线部相互分离。
另一方面,基于本发明的铰链组件的特征在于,具有:
与所述本体结合的底板;
与所述盖体结合且可滑动地结合在所述底板的顶板;以及
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置并提供弹力的弹簧;
所述弹簧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支撑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并且包括变形曲线部和非变形直线部而构成,该变形曲线部以圆弧状形成,在便携终端机的盖体开合时发生变形而提供弹力;该非变形曲线部在所述变形曲线部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向外侧弯曲并以直线状延长形成,在所述变形曲线部变形时不发生变形而支撑所述变形曲线部。
在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非变形直线部分别在所述变形曲线部的两侧形成。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由圆形断面的线材构成。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所述弹簧元件,并且多个所述弹簧 元件相互叠层。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弹簧元件中,所述非变形直线部相互接合,所述变形曲线部相互分离。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叠层的多个所述弹簧元件中,仅一部分弹簧元件具有支撑部,该支撑部在所述非变形直线部末端以卷绕的形态延长形成且支撑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簧元件仅在位于一侧和另一侧中的一方侧的非变形直线部具有支撑部,该支撑部在所述非变形直线部的末端以卷绕的形态延长形成且支撑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弹簧元件的非变形直线部中,位于一侧和另一侧中的一方侧的非变形直线部相互接合,而位于另一方侧的非变形直线部和所述变形曲线部相互分离。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簧元件仅在一侧和另一侧中的一方侧的非变形直线部具有以卷绕的形态延长形成且支撑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支撑部。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还具有辅助弹簧元件,所述辅助弹簧元件不具有直线部而形成为圆弧状。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弹簧元件的一端和另一端支撑在与所述弹簧元件相同的支撑点上。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的一端和所述辅助弹簧元件的一端、所述弹簧元件的另一端和所述辅助弹簧元件的另一端相互叠层而接合,其余部分相互分离。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的一端和所述辅助弹簧元件的一端、所述弹簧元件的另一端和所述辅助弹簧元件的另一端被设置为位于相互不同的段上。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还具有辅助弹簧元件,该辅助弹簧元件在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支撑点不同的邻接位置具有支撑点。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一个本体上设有两个支撑槽的一对支撑部件,以便使所述弹簧和所述辅助弹簧元件的一端彼此、所述弹簧和所述辅助弹簧元件的另一端彼此支撑在邻接的位置。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弹簧不具有直线部而以圆弧状形成, 并且朝与所述弹簧的变形曲线部相同方向弯曲,以便所述便携终端机的盖体开合时不与所述弹簧干涉。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本发明的便携终端机具有前述的弹簧和铰链组件。
基于本发明的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以及具备该弹簧的铰链组件和便携终端机,特别通过在盖体的开合时变形的变形曲线部上组合不变形的非变性直线部的独特的结构,能够容易实现弹力的增大及调整。
而且,由于本发明采用价格低廉的圆形断面的线材,并且通过仅使用两个左右的线材能够提供所需的足够的弹力,因此,能够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本发明通过将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弹簧和不具有非变形直线部而仅具有变形曲线部的弹簧组合,能够实现各种各样的实施形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基于现有技术的滑盖型便携终端机用铰链组件的弹簧的参照图;
图2是用于说明基于现有技术的滑盖型便携终端机用铰链组件的弹簧的图;
图3是具备基于本发明的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的铰链组件的立体图;
图4a是基于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
图4b是基于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图5a是基于第二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
图5b是基于第二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图6(a)~(c)是用于说明采用基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的铰链组件的动作的参照图;
图7a是基于第三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
图7b是基于第三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图8a是基于第四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
图8b是基于第四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图9a是基于第五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
图9b是基于第五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图10a是基于第六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
图10b是基于第六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图11a是基于第七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
图11b是基于第七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图12a是基于第八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
图12b是基于第八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图13a是基于第九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
图13b是基于第九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图14a是基于第十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
图14b是基于第十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图15(a)~(c)是用于说明采用基于第九实施例和第十实施例的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的铰链组件的动作的参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基于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实施例。
图3是具备基于本发明的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的铰链组件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基于本发明的铰链组件具备如下特殊结构的弹簧元件100,该弹簧元件100在便携终端机的盖体开合时通过支撑部件G支撑在顶板20和底板10的状态下发生变形的变形曲线部110上组合不变形的非变性直线部120而构成。本发明通过除了变形曲线部110进一步具有非变形直线部120的特殊的结构,能够容易实现弹簧弹力的增大及调整。
下面,通过各种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
图4a是基于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立体图,图4b是基于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平面图。
如图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由圆形断面线材形成的弹簧元件100构成,该弹簧元件100包括圆弧状的变形曲线部110、直线状的非变形直线部120、分别支撑在底板10和顶板20的支撑部130。
所述变形曲线部110以圆弧状形成,其作用在于,在所述便携终端机的盖体开合或位移时,随着顶板20的位移发生变形而提供弹力。
所述非变形直线部120为所述变形曲线部110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向外侧 弯曲并延长形成为直线状。由此,所述非变形直线部120在所述变形曲线部110发生变形时不变形而支撑所述变形曲线部110。由于这种非变形直线部120具有缩短所述变形曲线部110的扭矩距离的作用,因此,特别适用于像长行程型便携终端机那样盖体的开合距离长而所需弹力强的场合。
所述支撑部130在所述非变形直线部120的末端以卷绕的形态延长形成,该支撑部130以卷绕支撑部件即铆钉140的状态支撑在所述底板10和所述顶板20上。在此,所述铆钉140具有使所述支撑部130可旋转地支撑在其本体的外周面的支撑槽141以及被所述底板10和所述顶板20包夹后因压力被压扁而铆接的突起143。
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这样的特殊结构:在便携终端机的盖体开合时提供弹力以便能够半自动开合的圆弧状的变形曲线部110上,组合不发生变形却能够缩短所述变形曲线部110的扭矩距离的仅起到支撑体作用的非变形直线部120。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由于所述变形曲线部110的宽度小于弹簧元件100的整个宽度,使得所述变形曲线部110的扭矩距离缩短,因此能够提供更强的弹力。特别是构成为能够弯曲的弹簧在便携终端机中容易且合适地调整盖体进行半自动开合所需的弹力,这可通过相对弹簧元件100的整个宽度调整所述非变形直线部120的长度来实现。例如,假设所述弹簧元件100的整个宽度相同,此时所述非变形直线部120的长度越长,所述变形曲线部110的扭矩距离相对地缩短,弹力越增加。相反,所述非变形直线部120的长度越短,所述变形曲线部110的扭矩距离相对地增大,弹力越减小,但是,能够提高克服应力的耐久力。
如上所述,基于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通过所述非变形直线部120在同等大小弹簧的情况下能够确保高弹力,这会成为后面叙述的在构成叠层弹簧时代替制造成本高的方形断面板材而采用制造成本低且生产性良好的圆形断面线材的基础。
图5a是基于第二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图5b是基于第二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如图所示,基于第二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在以下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即由包括圆弧状的变形曲线部110-2、直线状的非变形直线部120-2及分别支撑在底板10和顶板20的支撑部130-2的单个弹簧构成。但是,第二实施例的弹簧由不使用圆形断面的线材而使用方形断面的线材的弹簧元件 100-2构成。虽然这种基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相比于基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在制造成本及生产性方面不如第一实施例,但是,其目的在于表明本发明也能够采用方形断面的线材或板材。
图6是用于说明采用基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的铰链组件的动作的图。
如图所示,由于本发明的铰链组件通过非变形直线部120和变形曲线部110的组合能够提供高弹力,因此,能够适用于开合距离较长的长行程型便携终端机。在图中说明,随着顶板20相对于底板10滑动,基于本发明的弹簧元件100在盖体合上时(a)、便携终端机的盖体打开或合上的中途的过渡时刻(b)及便携终端机的盖体打开(c)时如何进行动作。
重点观察的是,当便携终端机的盖体开合时,变形曲线部110随着顶板20的滑动改变其曲率和形状,但是,非变形直线部120以支撑部130为中心只改变角度而不变形,支撑所述变形曲线部110。这样,本发明的弹簧通过不变形的非变形直线部120使变形曲线部110维持在短的扭矩距离,使得便携终端机的盖体开合时始终确保提供高弹力。
图7a是基于第三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图7b是基于第三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如图所示,基于第三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具有多个基于第一实施例的弹簧元件100,所述弹簧元件100相互叠层。
而且,从所述弹簧元件100的叠层的状态可见,非变形直线部120和卷绕状的支撑部130彼此相互接合,变形曲线部110彼此相互分离。
如上所述,如果具有非变形直线部120的多个弹簧元件100相互叠层构成,则在相同的配置空间,相比于一个弹簧元件100时提供更强的弹力。而且,由于本发明的具有非变形直线部120的弹簧元件100本身可以提供较强的弹力,因此,如第三实施例所示,由两个弹簧元件100叠层构成的弹簧相比于现有的三个不具有非变形直线部120而单纯构成为圆弧状的弹簧元件叠层构成时提供更强的弹力。
此时,由于所述支撑部130以卷绕的形态相互接合,因此,与第一实施例同样,能够通过在本体的外周面设置有一个支撑槽141的铆钉140来支撑在底板10和顶板20上。
图8a是基于第四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图8b是基于第四实 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如图所示,基于第四是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在由多个弹簧元件叠层构成方面与第三实施例相同,但是,其特征在于,不是由采用圆形断面的线材的弹簧元件100构成,而是由采用方形断面的线材的弹簧元件100-2构成。
图9a是基于第五是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图9b是基于第五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如图所示,基于第五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实施例的弹簧元件100的基础上,将不具有支撑部而仅由变形曲线部210和非变形直线部220构成的变形的弹簧元件200叠层而构成。由此,基于第五实施例的弹簧通过使弹簧元件100,200中的一个弹簧元件具有的支撑部130与铆钉140结合,从而被支撑在底板10和顶板20上。
但是,第五实施例的弹簧除了所述支撑部130之外的结构与图7a和图7b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几乎相同,即在弹簧元件100,200之间非变形直线部120,220相互结合,变形曲线部110,210相互分离。
如上所述的第五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将多个弹簧元件100,200叠层时不需要接合支撑部130之间的工序,而只需要接合非变形直线部120,220,因此,制造工序变得简单。
图10a是基于第六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图10b是基于第六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如图所示,基于第六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特征在于,叠层的多个弹簧元件300仅在位于一侧与另一侧中的一方侧的非变形直线部320具有支撑部330,该支撑部330在所述非变形直线部320的末端以卷绕的形态延长形成,而另一方侧仅由直线状的非变性直线部320构成并相互不接合。
在如上构成的第六实施例的弹簧元件300的情况下,支撑部330以卷绕的形态接合在形成于铆钉140本体的外周面的支撑槽141上,而另一方侧的非变形直线部320插入并支撑在变形的铆钉340上。此时,变形的铆钉340在本体上代替支撑槽具有支撑孔341。
根据如上所述的仅在一方侧延长形成的卷绕形态的支撑部330的结构,具有另一方侧能够简单地插入变形的铆钉340的支撑孔341而组装的优点。在此,所述变形的铆钉340与所述支撑孔341一起还具有突起343,该突起343被底板10和顶板20包夹后因压力被压扁而铆接。
图11a是基于第七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图11b是基于第七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如图所示,基于第七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特征在于,叠层的多个弹簧元件300仅在位于一侧与另一侧中的一方侧的非变形直线部320具有支撑部330,该支撑部330在所述非变形直线部320的末端以卷绕的形态延长形成,而另一方侧仅由直线状的非变性直线部320构成,这一点与第六实施例相同。
但是,为了使所述非变形直线部320支撑在底板10或顶板20,第七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不同,代替通过压力才能够进行铆接的具有突起343的铆钉340,具有通过简单地挂在特定部件而能够支撑的形成有半圆形状挂槽353a的挂钩353的支撑部件350。所述支撑部件350具有分别插入所述弹簧元件300的非变形直线部320的插入孔351。
图12a是基于第八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图12b是基于第八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如图所示,基于第八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特征在于,在由变形曲线部110、非变形直线部120及支撑部130构成的弹簧元件100上,叠层不具有直线部而仅由圆弧状的变形曲线部410和支撑部430构成的辅助弹簧元件400而构成。
在此,所述弹簧元件100位于辅助弹簧元件400的内侧,在所述弹簧元件100和辅助弹簧元件400中一侧和另一侧的支撑部130,430相互接合,其余部分则相互分离,并且,弹簧元件100和辅助弹簧元件400的变形曲线部110,410朝相同方向弯曲。
如果将如上所述的第八实施例进行变形,则可以维持所述弹簧元件100和所述辅助弹簧元件400的一端和另一端在同一位置旋转支撑的结构,可以使一端和另一端彼此位于不同的段上。为此,所述弹簧元件100和所述辅助弹簧元件400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支撑部130,430相互不接合而分离,并且需要具备支撑槽141分别形成在两个不同的段的变形的铆钉,以使弹簧元件100的支撑部130和辅助弹簧元件400的支撑部430分别支撑。
图13a是基于第九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图13b是基于第九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如图所示,基于第九实施例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由具有非变形直线 部120的弹簧元件100构成的弹簧和由不具有所述非变形直线部120的辅助弹簧元件400构成的辅助弹簧邻接组成,但分别支撑在不同的支撑点上。
如上所述的第九实施例与前述的第八实施例相比可以期待得到几乎相同的效果,其优点在于,无需接合支撑部130,430,只是个别地需要分别支撑具有非变形直线部120的弹簧元件100和不具有非变形直线部120的辅助弹簧元件400的铆钉140。
图14a是基于第十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立体图,图14b是基于第十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弹簧的平面图。
如图所述,基于第十实施例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与前述的第九实施例相比,由一个本体上设有两个支撑槽441和铆接用突起445,446的支撑部件440构成使弹簧元件100和辅助弹簧元件400的支撑部130,430聚集的组装体。
这样的第十实施例与前述的第八实施例相比可以期待几乎相同的效果,其特征在于,不需要相互接合弹簧元件100和辅助弹簧元件400的支撑部130,430。而且,由于通过一个支撑部件440能够组合弹簧和辅助弹簧,因此,具有在底板10和顶板20上不需要分别设置而是可以同时设置的优点。
图15是用于说明采用基于第九实施例和第十实施例的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的铰链组件的动作的图。
如图所示,在本发明的铰链组件中,虽然相互组合有具有非变形直线部120的弹簧元件100和不具有非变形直线部120而仅形成为圆弧状的辅助弹簧元件400,但是,便携终端机的盖体开合时相互不干涉且能够提供弹力。
在图中说明,随着顶板20相对于底板10滑动,基于本发明的弹簧元件100和辅助弹簧元件400在盖体合上时(a)、便携终端机的盖体打开或合上的中途的过渡时刻(b)及便携终端机的盖体打开(c)时如何相互不干涉地进行动作。
仍然需要关注的是,在便携终端机的盖体开合时,随着顶板20的滑动,弹簧元件100的变形曲线部110改变曲率和形状,而非变形直线部120以支撑部130为中心只改变角度,不发生变形,且支撑所述变形曲线部110。本发明的弹簧通过这种不变形的非变形直线部120维持变形曲线部110的短的扭矩距离,因此,便携终端机的盖体开合时始终确保提供较强的弹力。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允许实施各种变化、变更,并采用均等物。不言而喻,本发明通过使所述实施例适当变形而同等地应用。另外,上述记载的内容并不限定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该便携终端机用弹簧用于在盖体相对于便携终端机的本体开合或者位移时提供弹力,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包括变形曲线部和非变形直线部而构成;该变形曲线部以圆弧状形成,在所述便携终端机的盖体开合或者位移时发生变形而提供弹力;该非变形曲线部在所述变形曲线部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向外侧弯曲并以直线状延长形成,在所述变形曲线部变形时不发生变形而支撑所述变形曲线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变形直线部分别在所述变形曲线部的两侧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元件由圆形断面的线材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所述弹簧元件,并且多个所述弹簧元件相互叠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所述弹簧元件中,所述非变形直线部相互接合,所述变形曲线部相互分离。
6.一种铰链组件,将盖体可滑动地结合在便携终端机的本体上,其特征在于,具有:
与所述本体结合的底板;
与所述盖体结合且可滑动地结合在所述底板的顶板;以及
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置并提供弹力的弹簧;
所述弹簧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支撑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并且包括变形曲线部和非变形直线部而构成,该变形曲线部以圆弧状形成,在便携终端机的盖体开合时发生变形而提供弹力;该非变形曲线部在所述变形曲线部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向外侧弯曲并以直线状延长形成,在所述变形曲线部变形时不发生变形而支撑所述变形曲线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变形直线部分别在所述变形曲线部的两侧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元件由圆形断面的线材构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所述弹簧元件,并且多个所述弹簧元件相互叠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所述弹簧元件中,所述非变形直线部相互接合,所述变形曲线部相互分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叠层的多个所述弹簧元件中,仅一部分弹簧元件具有支撑部,该支撑部在所述非变形直线部末端以卷绕的形态延长形成且支撑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弹簧元件仅在一侧和另一侧中的一方侧的非变形直线部具有支撑部,该支撑部在所述非变形直线部末端以卷绕的形态延长形成且支撑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所述弹簧元件的非变形直线部中,位于一侧和另一侧中的一方侧的非变形直线部相互接合,而位于另一方侧的非变形直线部和所述变形曲线部相互分离。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弹簧元件仅在一侧和另一侧中的一方侧的非变形直线部具有以卷绕的形态延长形成且支撑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支撑部。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还具有辅助弹簧元件,所述辅助弹簧元件不具有直线部而形成为圆弧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弹簧元件的一端和另一端支撑在与所述弹簧元件相同的支撑点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元件的一端和所述辅助弹簧元件的一端、所述弹簧元件的另一端和所述辅助弹簧元件的另一端相互叠层而接合,其余部分相互分离。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元件的一端和所述辅助弹簧元件的一端、所述弹簧元件的另一端和所述辅助弹簧元件的另一端被设置为位于相互不同的段上。
1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辅助弹簧元件,该辅助弹簧元件在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支撑点不同的邻接位置具有支撑点。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个本体上设有两个支撑槽的一对支撑部件,以便使所述弹簧和所述辅助弹簧元件的一端彼此、所述弹簧和所述辅助弹簧元件的另一端彼此支撑在邻接的位置。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弹簧不具有直线部而以圆弧状形成,并且朝与所述弹簧的变形曲线部相同方向弯曲,以便所述便携终端机的盖体开合时不与所述弹簧干涉。
22.一种便携终端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弹簧和权利要求6至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铰链组件。
CN201010571751.0A 2009-10-12 2010-10-12 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以及具备该弹簧的铰链组件和便携终端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027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96904A KR100980034B1 (ko) 2009-10-12 2009-10-12 비변형 직선부를 구비한 휴대단말기용 스프링 및 이를 구비한 힌지모듈과 휴대단말기
KR96904/09 2009-10-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2721A true CN102102721A (zh) 2011-06-22
CN102102721B CN102102721B (zh) 2015-09-09

Family

ID=43009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175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02721B (zh) 2009-10-12 2010-10-12 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以及具备该弹簧的铰链组件和便携终端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980034B1 (zh)
CN (1) CN10210272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9580A (zh) * 2011-07-11 2014-03-19 三菱制钢株式会社 弹簧单元及滑动机构
EP2801731A4 (en) * 2012-01-31 2015-12-09 Mitsubishi Steel Mfg SPRING UNIT AND SLIDING MECHANIS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3460A (zh) * 2005-07-09 2007-01-10 Lg电子株式会社 滑动模块和具有该滑动模块的移动终端
CN101018243A (zh) * 2006-02-09 2007-08-15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便携式设备的滑动机构和便携式电话机
CN200983605Y (zh) * 2006-11-10 2007-11-28 关建国 滑盖式移动电话的滑盖装置
CN201115107Y (zh) * 2007-07-27 2008-09-10 毛连华 滑板定位弹簧
CN201197246Y (zh) * 2008-05-20 2009-02-18 宗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结构及具有该旋转结构的电子装置
KR20090029444A (ko) * 2007-09-18 2009-03-23 주식회사 앤트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양방향 슬라이드 힌지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14551B1 (ko) * 2009-02-16 2009-09-02 김대근 슬라이드 휴대폰용 스프링모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3460A (zh) * 2005-07-09 2007-01-10 Lg电子株式会社 滑动模块和具有该滑动模块的移动终端
CN101018243A (zh) * 2006-02-09 2007-08-15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便携式设备的滑动机构和便携式电话机
CN200983605Y (zh) * 2006-11-10 2007-11-28 关建国 滑盖式移动电话的滑盖装置
CN201115107Y (zh) * 2007-07-27 2008-09-10 毛连华 滑板定位弹簧
KR20090029444A (ko) * 2007-09-18 2009-03-23 주식회사 앤트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양방향 슬라이드 힌지장치
CN201197246Y (zh) * 2008-05-20 2009-02-18 宗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结构及具有该旋转结构的电子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9580A (zh) * 2011-07-11 2014-03-19 三菱制钢株式会社 弹簧单元及滑动机构
US9115751B2 (en) 2011-07-11 2015-08-25 Mitsubishi Steel Mfg. Co., Ltd. Spring unit and sliding mechanism
CN103649580B (zh) * 2011-07-11 2016-01-06 三菱制钢株式会社 弹簧单元及滑动机构
EP2801731A4 (en) * 2012-01-31 2015-12-09 Mitsubishi Steel Mfg SPRING UNIT AND SLIDING MECHANISM
US9243676B2 (en) 2012-01-31 2016-01-26 Mitsubishi Steel Mfg. Co., Ltd. Spring unit and slide mechanis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80034B1 (ko) 2010-09-06
CN102102721B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3510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7967346B2 (en) Slider mechanism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portable terminals
CN100477680C (zh) 移动设备的滑动机构以及移动电话
CN108999882A (zh) 一种柔性屏应用的同轴190度外折转动机构
JP2008170002A (ja) スライドタイプ携帯端末機用スプリング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携帯端末機
US20100154168A1 (en) Hinge device for cellular phone
CN102102721A (zh) 具有非变形直线部的便携终端机用弹簧以及具备该弹簧的铰链组件和便携终端机
EP2425146B1 (en) Spring and spring assembly
CN101548472B (zh) 移动通信终端的滑动装置
CN102056442B (zh) 便携终端机用并列弹簧及具备该弹簧的铰链组件和便携终端机
EP2020804A1 (en) Slider mechanism with zigzag spring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a portable terminal
KR20100063974A (ko) 슬라이드 휴대단말기용 스프링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슬라이드 휴대단말기용 힌지모듈
CN201219278Y (zh) 滑动枢接模组
CN218494076U (zh) 新型弹片组件
KR20120046585A (ko) 슬림형 스프링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슬라이드 타입 휴대단말기의 슬라이드 장치
US839100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liding hinge thereof
CN216957911U (zh) 一种动簧片组件及继电器
KR101124218B1 (ko) 슬라이드 힌지 모듈
KR101156627B1 (ko) 탄성 모듈
KR101094659B1 (ko) 슬림화된 슬라이딩 힌지모듈
KR200430928Y1 (ko) 슬라이딩 핸드폰의 슬라이딩 조립체
KR20100047117A (ko) 스프링 모듈을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KR20080032400A (ko) 슬라이드식 휴대폰의 슬라이드 구동장치
KR20110007916A (ko) 슬라이드 타입 휴대단말기용 스프링
KR20120050560A (ko) 슬림형 스프링 액추에이터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이를 구비한 슬라이드 타입 휴대단말기의 슬라이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ANGZHOU ZHUBAO MOBILE ELECTRONIC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TE-ON MOBILE PTE.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30

Owner name: GUANGBAO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30

Address after: 510760 Guangdong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Road No. 59 Grand View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GUANGBAO MOBILE ELECTRONICS PARTS CO., LTD.

Applicant after: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Singapore

Applicant before: Lite-On Mobile Pte.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