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5917A - 航天器的磁推进器 - Google Patents
航天器的磁推进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85917A CN102085917A CN 200910249902 CN200910249902A CN102085917A CN 102085917 A CN102085917 A CN 102085917A CN 200910249902 CN200910249902 CN 200910249902 CN 200910249902 A CN200910249902 A CN 200910249902A CN 102085917 A CN102085917 A CN 1020859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cecraft
- supply system
- propelling unit
- metal ball
-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磁推进器主要包括电源系统、驱动部件、可伸缩的金属杆、杆两端设置有金属球,电源系统与驱动部件上设置的导电环电连接,通过动连接的电刷电连接到金属杆和金属球上。本发明的航天器推进器的优点在于无需工质、寿命不受燃料影响且卫星所需携带的燃料量减少,降低了发射重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间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利用磁场对航天器进行推进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航天器的轨道机动、轨道保持都是利用化学推进器。化学推进器必须使用推进剂,而受到运载火箭发射重量的限制,航天器所能携带的燃料是有限的。所以燃料问题就成为制约我国航天器长寿命的瓶颈。从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来看,各国都将特种推进技术作为研发的重点。以电推进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推进技术已经应用在国外航天器上。但是电推进仍需要工质,不能摆脱受燃料限制的问题。
本发明利用的是电流在磁场中所受的洛伦兹力作用,为航天器提供动力。电流在磁场中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满足以下公式:
F=∫LId1×B
地磁场磁力线是从地磁北极出发回到地磁南极的闭合曲线。航天器运行的轨道在地磁场范围内,当航天器上有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成一定角度时,该导线就会产生力的作用。从电动力学理论我们不难得到,受力的方向永远是垂直于磁力线的。也就是说理论上“磁发动机”可以提供除了沿磁力线方向外任何方向的动量增量。
要在长直导线中产生电流,就必须有电流回路的形成。而且这一回路不能在航天器内部形成,否则回路各边电流在磁场中共同受力的效果会相互抵消,无法提供动量的增量。航天器所在的空间环境中有一定浓度的等离子存在。等离子体是由正离子和电子组成的,可以为导电回路提供载流子。如附图3,当电子被负极收集从而形成导电通路,形成电流。
目前国外利用同一原理的航天器推进技术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在机理和工程设计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停留在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阶段。NASA,Nobie H.Stone等人在利用地磁场为航天器提供动力和发电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开展了空间试验,得到了一些科学数据。Marshall中心的John A.Main等人设计了一种相同原理的空间系绳发动机,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
然而,目前都没有提出一种具体结构的航天器磁推进器,来实现磁场对航天器的推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天器的推进器,该推进器结构简单,且较少地的受到燃料的限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航天器磁推进器主要包括电源系统、驱动部件、可伸缩的金属杆、杆两端设置有金属球,电源系统与驱动部件上设置的导电环电连接,通过动连接的电刷电连接到金属杆和金属球上。
其中,驱动部件是使金属杆和金属球围绕对称中心旋转的驱动部件。
其中,金属球的直径为3-5m。
其中,金属杆长度范围为30m-50m。
其中,电源系统为直流电源,其电压范围优选300V-500V。
进一步,电源系统为磁发动机提供形成电流所必须的电动势。
本发明的航天器推进器的优点在于无需工质、寿命不受燃料影响且卫星所需携带的燃料量减少,降低了发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航天器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金属球;2为金属杆;3为驱动部件;4为电源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明白,实施方式仅为例示的目的,并不旨在对其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定。
参照图1,本发明的航天器磁推进器主要包括下部的电源系统4、电源系统4上设置有驱动部件3,驱动部件3用于驱动其上设置的金属杆2围绕杆的对称中心旋转,金属杆2可伸缩、杆两端分别设置有金属球1,电源系统4与驱动部件3上设置的导电环电连接并为驱动部件3供电,并通过动连接的电刷电连接到金属杆2和金属球1上。优选地,金属球1的直径为3-5m,且金属杆2的长度范围为30m-50m。并且,电源系统为直流电源,其电压范围优选在300V-500V。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说明,但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但这些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所附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航天器磁推进器,主要包括电源系统、驱动部件、可伸缩的金属杆、杆两端分别设置有金属球,其特征在于,电源系统与驱动部件上设置的导电环电连接,通过动连接的电刷电连接到金属杆和金属球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磁推进器,其中,驱动部件是使金属杆和金属球围绕对称中心旋转的驱动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天器磁推进器,其中,所述金属球的直径为3-5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天器磁推进器,其中,所述金属杆长度范围为30m-50m。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天器磁推进器,其中,电源系统为直流电源,其电压范围优选300V-500V。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天器磁推进器,其中,电源系统为磁发动机提供形成电流所必须的电动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249902 CN102085917A (zh) | 2009-12-04 | 2009-12-04 | 航天器的磁推进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249902 CN102085917A (zh) | 2009-12-04 | 2009-12-04 | 航天器的磁推进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85917A true CN102085917A (zh) | 2011-06-08 |
Family
ID=44097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249902 Pending CN102085917A (zh) | 2009-12-04 | 2009-12-04 | 航天器的磁推进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8591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00854A (zh) * | 2013-11-25 | 2014-02-26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利用空间等离子体和磁场作用的航天器助推系统 |
CN104554825A (zh) * | 2014-12-08 | 2015-04-29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航天器磁推进装置 |
-
2009
- 2009-12-04 CN CN 200910249902 patent/CN10208591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00854A (zh) * | 2013-11-25 | 2014-02-26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利用空间等离子体和磁场作用的航天器助推系统 |
CN103600854B (zh) * | 2013-11-25 | 2017-01-11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利用空间等离子体和磁场作用的航天器助推系统 |
CN104554825A (zh) * | 2014-12-08 | 2015-04-29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航天器磁推进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97656B (zh) | 吸气式螺旋波电推进装置 | |
CN103600854B (zh) | 利用空间等离子体和磁场作用的航天器助推系统 | |
US9796487B2 (en) | Fuel-free spacecraft propelling system based on spatial atomic oxygen and propelling method | |
Ahedo et al. | Analysis of bare-tether systems for deorbiting low-earth-orbit satellites | |
CN104554825B (zh) | 航天器磁推进装置 | |
WO2015190527A1 (ja) | スペースデブリの軌道降下方法、軌道降下システム、及び、人工衛星の軌道変換方法、軌道変換システム | |
CN102862687B (zh) | 低轨航天器磁推进装置 | |
CN102774511A (zh) | 基于螺旋波等离子体的航天器电位主动控制装置及其应用 | |
CN107387347B (zh) | 用于立方体卫星的空心阴极推力器 | |
CN104483972A (zh) | 一种航天器流体环反作用执行机构 | |
CN105591452A (zh) | 一种均衡发电球形机器人 | |
CN204334449U (zh) | 空间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机构 | |
Yang et al. | Development of 2D maneuverable robotic fish propelled by multiple 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 artificial fins | |
CN102085917A (zh) | 航天器的磁推进器 | |
CN105217057A (zh) | 一种基于绳系对接的星间能量传输装置 | |
WO2017081351A1 (es) | Sistema de propulsión en órbita por medio de cables conductores flotantes | |
Sanmartin et al. | Electrodynamic tether at Jupiter—I: Capture operation and constraints | |
CN106143844A (zh) | 可充电的机器鱼 | |
KR20220026748A (ko) | 전기장 추력기 및 그의 추력 생성 방법 | |
ES2562713A1 (es) | Sistema de generación de potencia eléctrica en órbita por medio de cables conductores flotantes | |
CN201426103Y (zh) | 航天新动力 | |
Vignoli et al. | Power generation with electrodynamic tethers | |
CN113328598A (zh) | 一种动能收集装置、方法和应用 | |
CN206894535U (zh) | 涡激振动发电装置 | |
CN102765494A (zh) | 用于返回舱再入减速的磁阻力伞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