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3149B - 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3149B
CN102083149B CN2010102886004A CN201010288600A CN102083149B CN 102083149 B CN102083149 B CN 102083149B CN 2010102886004 A CN2010102886004 A CN 2010102886004A CN 201010288600 A CN201010288600 A CN 201010288600A CN 102083149 B CN102083149 B CN 1020831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power save
network side
side apparatus
parameters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86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3149A (zh
Inventor
贾贝贝
张大钧
谌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0102886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831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83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3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3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3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系统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节能参数值是根据指定的场景确定的,不能满足动态的环境变化和节能需求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管理源小区的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以及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分别向管理每个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对应的节能参数值,用于指示各个第二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满足动态的环境变化和节能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节能技术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环境,同时带来成本增益。目前的移动通信网络的节能有以下几种途径: 
在保证覆盖、容量、服务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优化站址的数量; 
寻找有效的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设备功耗的方法; 
研究开发可持续能源(风能、太阳能等)。 
对于RAN(无线接入网)侧的设备主要是针对高峰期的需求进行节能,比如一个三扇区的小区,每个扇区有4个收发机,这样就有12个收发机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其实并不需要这样,每一个扇区在业务低峰期(比如深夜)只需要保持一个收发机处于待机状态就可以满足业务需求了,如果所有的eNB都能够使用这种节能策略,那么就可以在不影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大量的能源。 
节能的方案主要包含两个基本过程: 
节能激活:通过关闭小区或限制使用部分物理资源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相应的基站进入节能状态; 
节能去激活:开启被关闭的小区或恢复被限制的物理资源的使用,来满足增长的业务需求和QoS(Quality of Service,业务质量)需求,相应的基站从节能激活状态恢复至正常状态。 
目前小区是否进入节能状态是根据预先设定的节能参数值确定的。但是节 能参数值是根据指定的场景确定的,而小区的具体场景是会发生变化的,使得设置的节能参数值不能满足动态的环境变化和节能需求。 
综上所述,目前的节能参数值是根据指定的场景确定的,不能满足动态的环境变化和节能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系统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节能参数值是根据指定的场景确定的,不能满足动态的环境变化和节能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包括: 
管理源小区的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以及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分别向管理每个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对应的节能参数值,用于指示各个第二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包括: 
管理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接收管理源小区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以及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管理每个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对应 的节能参数值,用于指示各个第二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管理源小区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系统,包括: 
管理源小区的第一网络侧设备,用于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以及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分别向管理每个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管理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用于根据收到的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设备能够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调整每个目标小区的节能参数值,从而能够满足动态的环境变化和节能需求,并且可以节省资源,提高整个网络侧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节能参数值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源小区是覆盖小区值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源小区是覆盖小区值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源小区是节能小区值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节能参数更新成功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节能参数更新失败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节能参数更新命令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位置信息报告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管理源小区的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以及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并分别向管理每个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对应的节能参数值,第二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设备能够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调整每个目标小区的节能参数值,从而能够满足动态的环境变化和节能需求。 
其中,资源状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硬件负荷指示信息(Hardware Load Indicator); 
S1接口传输网络层负荷指示信息(S1TNL Load Indicator); 
无线资源状态信息(Radio Resource Status); 
小区容量信息(Composite Available Capacity Group),包括上行和下行小区容量信息。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节能参数值的系统包括:管理源小区的第 一网络侧设备10和管理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20。 
第一网络侧设备10,用于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以及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向管理每个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20发送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第二网络侧设备20,用于根据收到的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其中,第一网络侧设备10确定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可以是源小区,还可以是部分(或全部)邻小区;还可以是源小区和部分(或全部)邻小区。 
如果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中包括源小区(有两种情况,一是源小区是节能小区,目标小区包括该节能小区;二是源小区是覆盖小区,目标小区包括覆盖小区),则第一网络侧设备10和管理源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20是同一个网络侧设备,在发送对应的节能参数值时,是通过网络侧设备的内部接口发送。同时,根据需求还可以将源小区更新的节能参数值通知邻小区。 
覆盖小区是指为某一区域的业务提供基本覆盖的小区,保证终端用户通信的连续性。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部署的初期,覆盖小区一般为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系统的小区;在LTE系统部署的中后期,覆盖小区也可以是LTE系统的小区。 
节能小区是指为特定区域的业务提供增加容量和高数据速率传输的小区,一般为LTE系统的小区,也不排除其他系统的小区。 
其中,不同的应用场景,第一网络侧设备10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以及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列举几种。 
场景一、负荷分布相对均匀。 
如果是负荷分布均匀的场景,第一网络侧设备10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的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不同。 
关于如何确定负荷分布均匀的状态,可以采用下述方法获得: 
方法一:覆盖小区发起周期性或事件性的UE测量报告过程,从而获取UE所在位置的本小区及邻小区的导频信号测量值,通过对比预配置的导频分布映射表,可以获取UE的大概位置信息。如:对于intra系统来说,可以使用A3事件上报来判断位置,报告中有本区和邻区的信号强度,那个邻区的信号强度最强,也就说明了UE处于哪个小区的边缘。如果覆盖小区获知UE在各个位置的分布数量相当,则确定当前负荷分布均匀。 
方法二:覆盖小区针对UE发起周期性的或事件性的AOA(波达角)及Timing Advance(时间提前量)测量过程,通过这两个信息可以粗略估算当前UE所在位置信息。如果覆盖小区获知UE在各个位置的的分布数量相当,则确定当前负荷分布均匀。 
方案三:覆盖小区触发周期性的UE位置信息报告过程,该过程可以通过核心网完成报告过程,具体参见图12。 
此外,也可以触发UE的位置信息报告过程,该过程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完成。如果覆盖小区获知UE在各个位置的的分布数量相当,则确定当前负荷分布均匀。 
方法四:覆盖小区激活控制下的所有节能小区后,通过资源状态信息交互,将各个节能小区与覆盖小区的资源状态相比得到的百分比,均低于或高于某个阈值;或者各个百分比的偏差在(-20%,20%)之内。这样,覆盖小区就确定了当前各节能小区负荷分布相对均匀。 
通过上述四种方法,覆盖小区均可获知网络负荷分布均匀,覆盖小区将调整各个节能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为不同取值,导致部分节能小区自行关闭或开启,从而使得在网络能源消耗最小的约束下,满足各小区负荷均衡,保证网络 服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确定负荷分布均匀的状态并不局限于上述4种方法,任何能够确定负荷分布均匀的状态的方法都适用本发明实施例。 
场景二、负荷分布相对不均匀。 
如果是负荷分布不均匀的场景,则第一网络侧设备10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的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相同。 
关于如何获知负荷分布不均匀的状态,可以采用下述方法获得: 
方法一、二、三同场景一,如果覆盖小区获知UE在各个位置的分布数量相差很多,则确定当前负荷分布不均匀。 
方法四:覆盖小区激活控制下的所有节能小区后,通过资源状态信息交互,将各个节能小区与覆盖小区的资源状态相比得到的百分比,部分低于某个阈值,部分高于某个阈值;或者各个百分比的偏差在(-20%,20%)之外。这样,覆盖小区就确定了当前各节能小区负荷分布相对不均匀。 
通过上述四种方法,覆盖小区均可获知网络负荷分布不均匀,覆盖小区将调整各个节能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为相同取值,导致仅为少量UE服务的部分节能小区自行关闭,而将为大量UE服务的节能小区开启,从而使得在网络能源消耗最小的约束下,满足各小区负荷均衡,保证网络服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确定负荷分布不均匀的状态并不局限于上述4种方法,任何能够确定负荷分布不均匀的状态的方法都适用本发明实施例。 
场景三、多个节能小区分担基本覆盖小区负荷。 
如果多个节能小区分担基本覆盖小区负荷的场景,则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与管理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例如:小区1是基本覆盖小区,小区2、3是节能小区,提供扩展覆盖。覆盖小区1负荷达到门限Th1,触发开启节能小区2;覆盖小区1负荷达到门 限Th1’,节能小区2负荷达到门限Th2,触发开启节能小区3。当节能小区2负荷低于Th2’,则自行关闭;节能小区3负荷低于Th3,则自行关闭。因此,节能小区间通过资源状态信息交互,需要协商各自的节能参数,以避免出现小区2、3同时关闭,使覆盖小区1负荷过重;或者避免出现节能小区2、3各分担少量负荷都无法关闭而浪费能源的情况。从而使得在网络能源消耗最小的约束下,满足各小区负荷均衡,保证网络服务质量。 
场景一和场景二主要应用于覆盖小区和节能小区间协商节能参数的场景,同样也适用于场景三,即节能小区间协商节能参数的场景。此时节能小区通过场景一和二的方法获知负荷分布情况,如果节能小区间负荷分布均匀,则协商调整各自的节能参数为不同取值;如果节能小区间负荷分布不均匀,则协商调整各自的节能参数为相同取值。 
也就是说,在负荷分布均匀,且多个节能小区分担覆盖小区的负荷时,第一网络侧设备10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与管理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20之间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不同;在负荷分布不均匀,且多个节能小区分担覆盖小区的负荷时,第一网络侧设备10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与管理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20之间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相同。 
如果源小区是覆盖小区,第二网络侧设备20管理的目标小区是节能小区(即邻小区),且节能参数值包括负荷门限;第一网络侧设备10在确定目标小区和节能参数值之前,判断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是否大于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以及 
在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大于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后,向所有邻小区发送小区激活消息,并接收来自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相应的,第二网络侧设备20在收到来自第一网络侧设备的小区激活消息后,开启处于关闭状态的小区。这时第二网络侧设备20有两种处理方式,一 是将开启的小区处于开启状态;二是在开启的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小于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后,关闭该小区(关闭后的小区不能发送资源状态信息,但是可以接收节能参数值。并调整节能参数)。 
较佳的,节能参数值还包括持续时长;第一网络侧设备10在确定目标小区和节能参数值之前,判断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是否大于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以及 
在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大于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且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大于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的持续时间大于源小区当前的持续时长后,向所有邻小区发送小区激活消息,并接收来自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相应的,第二网络侧设备20开启处于关闭状态的小区之后,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将开启的小区处于开启状态;二是在开启的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小于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且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小于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的持续时间大于小区当前的持续时长后,关闭该小区。 
具体负荷门限和持续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源小区对应的负荷门限和持续时长,与邻小区对应的负荷门限和持续时长是相互独立的,即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实施中,可以在邻小区设置一种发送资源状态信息的机制,比如收到小区激活消息后,返回资源状态信息;也可以收到小区激活消息,且经过一段时间后返回资源状态信息;还可以收到小区激活消息后,周期返回资源状态信息。具体的机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只要保证收到小区激活消息后可以返回资源状态信息即可。 
还可以不设置发送资源状态信息的机制,这样第一网络侧设备10向所有邻小区发送小区激活消息之后,还需要向所有邻小区发送资源状态请求消息,这样邻小区在收到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就可以返回资源状态信息。 
如果第二网络侧设备20采用处理方式一,在只要满足设定机制或收到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就返回当前的资源状态信息;如果第二网络侧设备20采用处 理方式二,只要小区没有关闭之前,满足设定机制或收到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就返回当前的资源状态信息,如果小区关闭就不返回资源状态信息。 
如果源小区是节能小区,第二网络侧设备20管理的目标小区是节能小区或覆盖小区,第一网络侧设备10在确定目标小区和节能参数值之前,向所有邻小区发送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第二网络侧设备20在收到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后,将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返回给第一网络侧设备10。 
如果源小区和第二网络侧设备20管理的目标小区是同一个覆盖小区,则第一网络侧设备10直接通过内部接口获取覆盖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其中,第二网络侧设备20如果成功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还向第一网络侧设备10发送成功响应消息。 
第二网络侧设备20如果未成功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比如更新的节能参数取值不在第二网络侧设备20的调整范围内、传输失败等原因造成调整参数失败),向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失败消息10;相应的,第一网络侧设备10向返回失败消息或在设定时长内未返回成功消息的第二网络侧设备20重新发送节能参数值。 
其中,如果第一网络侧设备10和第二网络侧设备20是两个独立的设备,则第一网络侧设备通过下列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向第二网络侧设备20发送节能参数值: 
X2接口、S1接口、Iu接口、Iub接口、Iur接口、A/Gb接口、Abis接口和Iur-g接口。 
也就是说,第一网络侧设备10和第二网络侧设备20之间可以通过异系统间的一种或多种接口发送节能参数值。 
如果第一网络侧设备10通过X2接口向第二网络侧设备20发送节能参数值,则第一网络侧设备10还可以将源小区标识和源小区的节能参数值、同第二网络侧设备20管理的目标小区标识和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一起发送。 
其中,发送源小区标识的作用是:第二网络侧设备20收到第一网络侧设备10发送的节能参数值后,将成功响应消息或失败消息正确寻址到源小区; 
发送目标小区标识的作用是:指示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 
发送源小区的节能参数值的作用是:调整源小区的节能参数值,以及向目标小区通知源小区的节能参数值应用于后续的节能参数值调整; 
发送目标小区的节能参数值的作用是:指示目标小区调整相应的节能参数值。 
如果第一网络侧设备10通过S1接口、Iu接口、Iub接口、Iur接口、A/Gb接口、Abis接口和Iur-g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发送节能参数值,则第一网络侧设备10还可以将源小区的节能参数值同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一起发送。 
进一步的,第一网络侧设备10和邻小区之间可以通过X2接口、S1接口、Iu接口、Iub接口、Iur接口、A/Gb接口、Abis接口和Iur-g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交互。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具体覆盖小区和节能小区的类型也不相同,比如应用在eNB overlaid(演进基站覆盖)场景,即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提供基本无线覆盖,覆盖小区一般为UMTS或GSM系统的小区,节能小区一般为LTE系统的小区。但也不排除其它各种场景的可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比如宏基站,演进基站、家庭基站等);也可以是RN(Relay,中继)设备、O&M(Operations & Maintenance,运行和维护)设备或NMS(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网络管理系统);还可以是其它网络侧设备。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确定模块100和第一发送模块110。 
确定模块100,用于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确定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以及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第一发送模块110,用于分别向管理每个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对应的节能参数值,用于指示各个第二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如果源小区是覆盖小区,节能参数值包括负荷门限;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处理模块120。 
第一处理模块120,用于在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大于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后,向所有邻小区发送小区激活消息,并接收来自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其中,节能参数值还包括持续时长;相应的,第一处理模块120还可以在确定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大于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的持续时间大于源小区当前的持续时长后,向所有邻小区发送小区激活消息。 
如果源小区是节能小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获取模块130。 
获取模块130,用于向所有邻小区发送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其中,第一发送模块110还可以向返回失败消息或在设定时长内未返回成功消息的第二网络侧设备,重新发送节能参数值。 
第一发送模块110可以通过X2接口、S1接口、Iu接口、Iub接口、Iur接口、A/Gb接口、Abis接口和Iur-g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发送节能参数值。 
第一发送模块110在通过X2接口发送节能参数值时,将源小区标识、目标小区标识以及源小区的节能参数值同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一起发送;在通过S1接口、Iu接口、Iub接口、Iur接口、A/Gb接口、Abis接口和Iur-g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发送节能参数值时,将源小区的节能参数值同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一起发送。 
确定模块100在负荷分布均匀时,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确定的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不同;在负荷分布不均匀时,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的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相同;在多个节能小区分担覆盖小区的负荷时,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与管理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在负荷分布均匀,且多个节能小区分担覆盖小区的负荷时,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与管理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不同;在负荷分布不均匀,且多个节能小区分担覆盖小区的负荷时,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与管理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相同。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模块140和调整模块150。 
接收模块140,用于接收管理源小区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调整模块150,用于根据收到的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如果目标小区是节能小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激活模块160。 
第一激活模块160,用于在收到来自第一网络侧设备的小区激活消息后,开启处于关闭状态的小区,并将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返回给第一网络侧设备。 
如果目标小区是节能小区,节能参数值包括负荷门限;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激活模块170。 
第二激活模块170,用于在收到来自第一网络侧设备的小区激活消息后,开启处于关闭状态的小区,并在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小于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后,关闭小区。 
其中,节能参数值还可以包括持续时长;相应的,第二激活模块170在确定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小于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的持续时间大于小区当前的持续时长后,关闭小区。 
如果目标小区是覆盖小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发送模块180。 
第二发送模块180,用于在收到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后,将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返回给第一网络侧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回复模块190。 
回复模块190,用于如果成功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向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成功响应消息,如果未成功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向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失败消息;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的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模块200和调整模块210。进一步还可以包括第一激活模块220、第二激活模块230、第二发送模块240和回复模块250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接收模块200、调整模块210、第一激活模块220、第二激活模块230、第二发送模块240和回复模块250分别与图2中的接收模块140、调整模块150、第一激活模块160、第二激活模块170、第二发送模块180和回复模块190的功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401、管理源小区的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以及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步骤402、第一网络侧设备分别向管理每个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对应的节能参数值,用于指示各个第二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步骤401中,第一网络侧设备确定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可 以是源小区,还可以是部分(或全部)邻小区;还可以是源小区和部分(或全部)邻小区。 
如果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中包括源小区(有两种情况,一是源小区是节能小区,目标小区包括该节能小区;二是源小区是覆盖小区,目标小区包括覆盖小区),则第一网络侧设备和管理源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是同一个网络侧设备,在发送对应的节能参数值时,是通过网络侧设备的内部接口发送。 
其中,不同的应用场景,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以及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列举几种。 
场景一、负荷分布相对均匀。 
如果是负荷分布均匀的场景,第一网络侧设备10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的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不同。 
关于如何确定负荷分布均匀的状态,可以采用下述方法获得: 
方法一:覆盖小区发起周期性或事件性的UE测量报告过程,从而获取UE所在位置的本小区及邻小区的导频信号测量值,通过对比预配置的导频分布映射表,可以获取UE的大概位置信息。如:对于intra系统来说,可以使用A3事件上报来判断位置,报告中有本区和邻区的信号强度,那个邻区的信号强度最强,也就说明了UE处于哪个小区的边缘。如果覆盖小区获知UE在各个位置的分布数量相当,则确定当前负荷分布均匀。 
方法二:覆盖小区针对UE发起周期性的或事件性的AOA及Timing Advance测量过程,通过这两个信息可以粗略估算当前UE所在位置信息。如果覆盖小区获知UE在各个位置的的分布数量相当,则确定当前负荷分布均匀。 
方案三:覆盖小区触发周期性的UE位置信息报告过程,该过程可以通过核心网完成报告过程,具体参见图12。 
此外,也可以触发UE的位置信息报告过程,该过程通过RRC消息完成。 如果覆盖小区获知UE在各个位置的的分布数量相当,则确定当前负荷分布均匀。 
方法四:覆盖小区激活控制下的所有节能小区后,通过资源状态信息交互,将各个节能小区与覆盖小区的资源状态相比得到的百分比,均低于或高于某个阈值;或者各个百分比的偏差在(-20%,20%)之内。这样,覆盖小区就确定了当前各节能小区负荷分布相对均匀。 
通过上述四种方法,覆盖小区均可获知网络负荷分布均匀,覆盖小区将调整各个节能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为不同取值,导致部分节能小区自行关闭或开启,从而使得在网络能源消耗最小的约束下,满足各小区负荷均衡,保证网络服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确定负荷分布均匀的状态并不局限于上述4种方法,任何能够确定负荷分布均匀的状态的方法都适用本发明实施例。 
场景二、负荷分布相对不均匀。 
如果是负荷分布不均匀的场景,则第一网络侧设备10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的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相同。 
关于如何获知负荷分布不均匀的状态,可以采用下述方法获得: 
方法一、二、三同场景一,如果覆盖小区获知UE在各个位置的分布数量相差很多,则确定当前负荷分布不均匀。 
方法四:覆盖小区激活控制下的所有节能小区后,通过资源状态信息交互,将各个节能小区与覆盖小区的资源状态相比得到的百分比,部分低于某个阈值,部分高于某个阈值;或者各个百分比的偏差在(-20%,20%)之外。这样,覆盖小区就确定了当前各节能小区负荷分布相对不均匀。 
通过上述四种方法,覆盖小区均可获知网络负荷分布不均匀,覆盖小区将调整各个节能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为相同取值,导致仅为少量UE服务的部分节能小区自行关闭,而将为大量UE服务的节能小区开启,从而使得在网络能 源消耗最小的约束下,满足各小区负荷均衡,保证网络服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确定负荷分布不均匀的状态并不局限于上述4种方法,任何能够确定负荷分布不均匀的状态的方法都适用本发明实施例。 
场景三、多个节能小区分担基本覆盖小区负荷。 
如果多个节能小区分担基本覆盖小区负荷的场景,则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与管理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例如:小区1是基本覆盖小区,小区2、3是节能小区,提供扩展覆盖。覆盖小区1负荷达到门限Th1,触发开启节能小区2;覆盖小区1负荷达到门限Th1’,节能小区2负荷达到门限Th2,触发开启节能小区3。当节能小区2负荷低于Th2’,则自行关闭;节能小区3负荷低于Th3,则自行关闭。因此,节能小区间通过资源状态信息交互,需要协商各自的节能参数,以避免出现小区2、3同时关闭,使覆盖小区1负荷过重;或者避免出现节能小区2、3各分担少量负荷都无法关闭而浪费能源的情况。从而使得在网络能源消耗最小的约束下,满足各小区负荷均衡,保证网络服务质量。 
场景一和场景二主要应用于覆盖小区和节能小区间协商节能参数的场景,同样也适用于场景三,即节能小区间协商节能参数的场景。此时节能小区通过场景一和二的方法获知负荷分布情况,如果节能小区间负荷分布均匀,则协商调整各自的节能参数为不同取值;如果节能小区间负荷分布不均匀,则协商调整各自的节能参数为相同取值。 
也就是说,在负荷分布均匀,且多个节能小区分担覆盖小区的负荷时,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与管理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不同;在负荷分布不均匀,且多个节能小区分担覆盖小区的负荷时,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与管理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相 同。 
如果源小区是覆盖小区,目标小区包括节能小区(即包括邻小区),且节能参数值包括负荷门限;第一网络侧设备在确定目标小区和节能参数值之前,判断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是否大于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以及 
在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大于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后,向所有邻小区发送小区激活消息,并接收来自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较佳的,节能参数值还包括持续时长;第一网络侧设备在确定目标小区和节能参数值之前,判断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是否大于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以及 
在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大于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且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大于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的持续时间大于源小区当前的持续时长后,向所有邻小区发送小区激活消息,并接收来自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具体负荷门限和持续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具体实施中,可以在邻小区设置一种发送资源状态信息的机制,比如收到小区激活消息后,返回资源状态信息;也可以收到小区激活消息,且经过一段时间后返回资源状态信息;还可以收到小区激活消息后,周期返回资源状态信息。具体的机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只要保证收到小区激活消息后可以返回资源状态信息即可。 
还可以不设置发送资源状态信息的机制,这样第一网络侧设备向所有邻小区发送小区激活消息之后,还需要向所有邻小区发送资源状态请求消息,这样邻小区在收到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就可以返回资源状态信息。 
如果源小区是节能小区,目标小区包括覆盖小区和/或节能小区,第一网络侧设备在确定目标小区和节能参数值之前,向所有邻小区发送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如果源小区是覆盖小区,目标小区包括覆盖小区,则第一网络侧设备直接通过内部接口获取覆盖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第一网络侧设备如果收到来自第二网络侧设备的失败消息或在设定时长内没有收到来自第二网络侧设备的成功消息,则向返回失败消息或在设定时长内未返回成功消息的第二网络侧设备,重新发送节能参数值。 
具体可以参见图9和图10,第一网络侧设备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ES Parameter Update(节能参数更新)消息,如果第二网络侧设备调整成功,则返回ES Parameter Update Acknowledge(节能参数确认)消息;如果第二网络侧设备调整失败,则返回ES Parameter Update Failure(节能参数更新失败)消息。 
当然,在实施中还可以不要求第二网络侧设备返回消息,参见图11。第一网络侧设备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ES Parameter Update消息后,不管成功或失败第二网络侧设备都可以不返回任何消息,或者只在成功后才返回消息。 
节能参数更新结构可以参见表1: 
Figure RE-BSA00000279638400191
表1 
节能参数确认消息可以参见表2: 
Figure RE-BSA00000279638400192
表2 
节能参数更新失败消息可以参见表3 
Figure RE-BSA00000279638400201
表3 
节能参数更新失败消息中可能会包含一个Time To Wait IE,表示第一网络侧设备至少等待Time To Wait时间,才能够再次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起ES PARAMETER UPDATE消息。 
如果第一网络侧设备在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ES PARAMETER UPDATE消息后,既没有收到ES PARAMETER UPDATE ACKNOWLEDGE消息,也没有收到ES PARAMETER FAILURE消息,将向第二网络侧设备重新发起ES PARAMETER UPDATE消息,这条新消息的内容和之前的消息内容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表1~3只是举例说明,具体内容的格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化。比如表1中如果不需要发送源小区标识和目标小区标识,则可以修改为下表形式: 
Figure RE-BSA00000279638400202
步骤402中,如果第一网络侧设备和第二网络侧设备是两个独立的设备,则第一网络侧设备通过下列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向第二网络侧设备20发送节能参数值: 
X2接口、S1接口、Iu接口、Iub接口、Iur接口、A/Gb接口、Abis接口和Iur-g接口。 
也就是说,第一网络侧设备和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异系统间的一种或多种接口发送节能参数值。 
如果第一网络侧设备通过X2接口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节能参数值,则第一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将源小区标识、第二网络侧设备管理的目标小区对应的目标小区标识以及源小区的节能参数值同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一起发送。 
如果第一网络侧设备通过S1接口、Iu接口、Iub接口、Iur接口、A/Gb接口、Abis接口和Iur-g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发送节能参数值,则第一网络侧设备10还可以将源小区的节能参数值同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一起发送。 
进一步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和邻小区之间可以通过X2接口、S1接口、Iu接口、Iub接口、Iur接口、A/Gb接口、Abis接口和Iur-g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交互。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比如宏基站,演进基站、家庭基站等);也可以是RN设备、O&M设备或NMS;还可以是其它网络侧设备。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501、管理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接收管理源小区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步骤502、第二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如果源小区是覆盖小区,第二网络侧设备管理的目标小区是节能小区(即邻小区),且节能参数值包括负荷门限;第二网络侧设备在收到来自第一网络侧设备的小区激活消息后,开启处于关闭状态的小区。这时第二网络侧设备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将开启的小区处于开启状态;二是在开启的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小于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后,关闭该小区。 
较佳的,节能参数值还包括持续时长;第二网络侧设备开启处于关闭状态的小区之后,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将开启的小区处于开启状态;二是在开启的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小于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且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小于小区 当前的负荷门限的持续时间大于小区当前的持续时长后,关闭该小区。 
具体负荷门限和持续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源小区对应的负荷门限和持续时长,与邻小区对应的负荷门限和持续时长是相互独立的,即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实施中,可以在邻小区设置一种发送资源状态信息的机制,比如收到小区激活消息后,返回资源状态信息;也可以收到小区激活消息,且经过一段时间后返回资源状态信息;还可以收到小区激活消息后,周期返回资源状态信息。具体的机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只要保证收到小区激活消息后可以返回资源状态信息即可。 
还可以不设置发送资源状态信息的机制,这样邻小区在收到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就可以返回资源状态信息。 
如果第二网络侧设备采用处理方式一,在只要满足设定机制或收到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就返回当前的资源状态信息;如果第二网络侧设备采用处理方式二,只要小区没有关闭之前,满足设定机制或收到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就返回当前的资源状态信息,如果小区关闭就不返回资源状态信息。 
如果源小区是节能小区,第二网络侧设备管理的目标小区是覆盖小区或节能小区,第二网络侧设备在收到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后,将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返回给第一网络侧设备。 
其中,第二网络侧设备如果成功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还向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成功响应消息。 
第二网络侧设备如果未成功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向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失败消息;相应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在收到来自第二网络侧设备的失败消息或在设定时长内没有收到来自第二网络侧设备的成功消息后,向返回失败消息或在设定时长内未返回成功消息的第二网络侧设备,重新发送节能参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RN设备、O&M设备 或NMS;还可以是其它网络侧设备。 
其中,图4和图5可以合成一个流程,形成一个新的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即现执行步骤401和402,然后再执行步骤501和502。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源小区是覆盖小区值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601、第一网络侧设备判断负荷达到门限Th1且大于持续时间T1,通过X2接口发送小区激活消息给全部节能小区; 
步骤602、第二网络侧设备通过X2接口接收来自覆盖小区的小区激活消息,进行小区开启操作; 
步骤603、第二网络侧设备通过X2接口发送节能小区资源状态信息给覆盖小区; 
步骤604、第一网络侧设备通过X2接口接收来自节能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步骤605、第一网络侧设备结合自身以及节能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节能小区的节能参数值,如:提高节能门限为Th3和降低持续时间为T3; 
步骤606、第一网络侧设备通过X2接口发送节能参数更新消息给相关节能小区; 
步骤607、第二网络侧设备通过S1接口接收来自覆盖小区的节能参数更新消息,进行节能参数调整操作; 
步骤608、第二网络侧设备在小区负荷低于调整后的节能门限Th3且大于持续时间T3,关闭节能小区。 
第一网络侧设备向相关节能小区发送节能参数值之后,还可以马上或等待一段时间后判断负荷是否达到门限Th1,以及达到后的时间是否大于持续时间T1,如果是则返回步骤601。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源小区是覆盖小区值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701、第一网络侧设备判断负荷达到门限Th1且大于持续时间T1,通过X2接口发送小区激活消息给全部节能小区 
步骤702、第二网络侧设备通X2接口接收来自覆盖小区的小区激活消息,进行小区开启操作; 
步骤703、第二网络侧设备在负荷低于门限Th2且大于持续时间T2后,关闭节能小区; 
步骤704、第一网络侧设备结合自身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未关闭的节能小区上报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节能小区的节能参数值,如:提高节能门限为Th3和降低持续时间为T3; 
步骤705、第一网络侧设备通过X2接口发送节能参数更新消息给相关节能小区; 
步骤706、第二网络侧设备通过X2接口接收来自覆盖小区的节能参数更新消息,调整节能参数为Th3和T3。 
第一网络侧设备向相关节能小区发送节能参数值之后,还可以马上或等待一段时间后判断负荷是否达到门限Th1,以及达到后的时间是否大于持续时间T1,如果是则返回步骤701。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源小区是节能小区值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801、第一网络侧设备向所有小区发送资源状态请求消息; 
步骤802、管理开启的节能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通过X2接口发送资源状态信息给节能小区; 
步骤803、第一网络侧设备通过X2接口接收来自开启的节能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步骤804、第一网络侧设备结合自身以及收到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节能参数值,如:提高节能门限为Th3和降低持续时间为T3; 
步骤805、第一网络侧设备通过X2接口发送节能参数更新消息; 
步骤806、第二网络侧设备通过X2接口接收来自节能小区的节能参数更新消息,并进行节能参数调整操作。 
步骤801中,第一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设定的时间周期发送资源状态请求消息,也可以根据上层触发发送资源状态请求消息。 
其中图6~图8中,第一网络侧设备和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是通过X2接口进行交互,第一网络侧设备和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通过其他接口(比如S 1接口、Iu接口、Iub接口、Iur接口、A/Gb接口、Abis接口或Iur-g接口)进行交互的方式与通过X2接口进行交互的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 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从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设备能够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调整每个目标小区的节能参数值,从而能够满足动态的环境变化和节能需求,并且可以节省资源,提高整个网络侧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6)

1.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管理源小区的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以及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分别向管理每个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对应的节能参数值,用于指示各个第二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小区是覆盖小区,所述节能参数值包括负荷门限;
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确定目标小区和节能参数值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在所述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大于所述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后,向所有邻小区发送小区激活消息,并接收来自所述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参数值还包括持续时长;
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在所述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大于所述负荷门限后,向所有邻小区发送小区激活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大于所述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源小区当前的持续时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小区是节能小区;
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确定目标小区和节能参数值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向所有邻小区发送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所述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节能参数值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向返回失败消息或在设定时长内未返回成功消息的第二网络侧设备,重新发送节能参数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节能参数值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通过X2接口、S1接口、Iu接口、Iub接口、Iur接口、A/Gb接口、Abis接口和Iur-g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发送节能参数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在通过X2接口发送节能参数值时,将源小区标识、目标小区标识以及源小区的节能参数值同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一起发送;
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在通过S 1接口、Iu接口、Iub接口、Iur接口、A/Gb接口、Abis接口和Iur-g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发送节能参数值时,将源小区的节能参数值同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一起发送。
8.如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和所述邻小区之间通过X2接口、S1接口、Iu接口、Iub接口、Iur接口、A/Gb接口、Abis接口和Iur-g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交互。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确定节能参数值包括:
在负荷分布均匀时,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的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不同;
在负荷分布不均匀时,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的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相同;
在多个节能小区分担覆盖小区的负荷时,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与管理目标小区的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在负荷分布均匀,且多个节能小区分担覆盖小区的负荷时,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与管理目标小区的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不同;
在负荷分布不均匀,且多个节能小区分担覆盖小区的负荷时,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与管理目标小区的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相同。
10.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管理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接收管理源小区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小区是节能小区;
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节能参数值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在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的小区激活消息后,开启处于关闭状态的小区,并将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小区是节能小区,所述节能参数值包括负荷门限;
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节能参数值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在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的小区激活消息后,开启处于关闭状态的小区,并在所述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小于所述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后,关闭所述小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参数值还包括持续时长;
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开启处于关闭状态的小区之后,关闭所述小区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小于所述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小区当前的持续时长。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小区是覆盖小区;
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节能参数值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在收到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后,将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
15.如权利要求10~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如果成功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向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成功响应消息;
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如果未成功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向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失败消息。
16.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网络侧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以及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管理每个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对应的节能参数值,用于指示各个第二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小区是覆盖小区,所述节能参数值包括负荷门限;
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大于所述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后,向所有邻小区发送小区激活消息,并接收来自所述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参数值还包括持续时长;
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源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大于所述源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源小区当前的持续时长后,向所有邻小区发送小区激活消息。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小区是节能小区;
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向所有邻小区发送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所述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返回失败消息或在设定时长内未返回成功消息的第二网络侧设备,重新发送节能参数值。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X2接口、S 1接口、Iu接口、Iub接口、Iur接口、A/Gb接口、Abis接口和Iur-g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发送节能参数值。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通过X2接口发送节能参数值时,将源小区标识、目标小区标识以及源小区的节能参数值同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一起发送;
在通过S1接口、Iu接口、Iub接口、Iur接口、A/Gb接口、Abis接口和Iur-g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发送节能参数值时,将源小区的节能参数值同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一起发送。
23.如权利要求16~22任一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负荷分布均匀时,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的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不同;
在负荷分布不均匀时,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的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相同;
在多个节能小区分担覆盖小区的负荷时,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与管理目标小区的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在负荷分布均匀,且多个节能小区分担覆盖小区的负荷时,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与管理目标小区的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不同;
在负荷分布不均匀,且多个节能小区分担覆盖小区的负荷时,根据源小区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与管理目标小区的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之间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都相同。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管理源小区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小区是节能小区;
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一激活模块,用于在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的小区激活消息后,开启处于关闭状态的小区,并将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小区是节能小区,所述节能参数值包括负荷门限;
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二激活模块,用于在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的小区激活消息后,开启处于关闭状态的小区,并在所述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小于所述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后,关闭所述小区。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参数值还包括持续时长;
所述第二激活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小于所述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小区当前的持续时长后,关闭所述小区。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小区是覆盖小区;
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收到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后,将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
29.如权利要求24~28任一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回复模块,用于如果成功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向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成功响应消息,如果未成功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向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失败消息。
30.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网络侧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管理源小区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小区是节能小区;
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一激活模块,用于在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的小区激活消息后,开启处于关闭状态的小区,并将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小区是节能小区,所述节能参数值包括负荷门限;
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二激活模块,用于在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的小区激活消息后,开启处于关闭状态的小区,并在所述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小于所述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后,关闭所述小区。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参数值还包括持续时长;
所述第二激活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小区的小区负荷值小于所述小区当前的负荷门限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小区当前的持续时长后,关闭所述小区。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小区是覆盖小区;
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收到资源状态请求消息后,将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
35.如权利要求30~34任一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回复模块,用于如果成功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向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成功响应消息,如果未成功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向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失败消息。
36.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管理源小区的第一网络侧设备,用于根据源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小区的资源状态信息,确定需要进行节能参数值调整的目标小区以及确定需要调整的每个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分别向管理每个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对应的节能参数值;
管理目标小区的第二网络侧设备,用于根据收到的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节能参数值,调整目标小区当前的节能参数值。
CN2010102886004A 2010-09-20 2010-09-20 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Active CN102083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86004A CN102083149B (zh) 2010-09-20 2010-09-20 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86004A CN102083149B (zh) 2010-09-20 2010-09-20 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3149A CN102083149A (zh) 2011-06-01
CN102083149B true CN102083149B (zh) 2013-06-05

Family

ID=44088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86004A Active CN102083149B (zh) 2010-09-20 2010-09-20 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831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8699B (zh) * 2011-09-30 2013-08-28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字通信方法
CN103813360B (zh) * 2012-11-13 2017-05-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站激活方法、基站状态转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686857A (zh) * 2013-12-30 2014-03-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负荷均衡方法及基站
CN108271218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543284A (zh) * 2020-04-17 2021-10-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方法、基站、控制单元及存储介质
CN116506926A (zh) * 2022-01-19 2023-07-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配置发送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939586A (zh) * 2022-10-11 2024-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2337A (zh) * 2005-10-14 2008-12-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传送及使用包含用于干扰控制的负载因数的方法及设备
CN101742707B (zh) * 2008-11-25 2013-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下网络节能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3149A (zh) 201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3149B (zh) 一种调整节能参数值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083179B (zh) 一种节能小区的控制处理方法及基站
US9503972B2 (e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energy saving compensation
EP2257085B1 (en) Method for notifying the change of cell information
CN105580449B (zh) 用于功率余量报告的移动台、主控基站及其方法
US884933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node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20864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减少基站的功耗的方法
CN102695251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节能方法
CN104782175B (zh) Lte中的自动相邻关系(anr)期间的强制drx
JP6019233B2 (ja) 端末アクセス方法、システム及び端末
CN105325029A (zh) 支持机器类型通信和小数据通信的演进节点b和用户设备
CN102083145A (zh) 一种节能方法及设备
CN101754296B (zh) 实现无线接入网信息管理的方法、系统和网络设备
EP2436202B1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CN101132643B (zh) 一种无线接入参数自动优化的方法
CN104272857A (zh) 智能选择无线技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38685A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节能操作
CN103327595A (zh)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网络节点及系统
WO2015062060A1 (zh) 一种基站节能的方法及基站
CN102083192A (zh) 小区节能去激活方法、系统和设备
US9961641B2 (en)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power saving,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JP575194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設定方法、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3689024B1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exchanging messag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hehri et al. Optimal matching between energy saving and traffic load for mobil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EP3366057B1 (en) Cell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