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1266A - 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以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以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1266A
CN102081266A CN2010105444937A CN201010544493A CN102081266A CN 102081266 A CN102081266 A CN 102081266A CN 2010105444937 A CN2010105444937 A CN 2010105444937A CN 201010544493 A CN201010544493 A CN 201010544493A CN 102081266 A CN102081266 A CN 102081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ed electrodes
substrate
display
electrode
electrod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44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444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812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81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12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二维及立体显示器,其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位于显示面板的一侧的屏障面板,其中屏障面板包括第一基底、第一电极层、第一图案化电极、第二基底、第二电极层、第二图案化电极以及液晶层。第一电极层实质上全面覆盖第一基底。第一图案化电极位于第一电极层上方,其中第一电极层与第一图案化电极电性绝缘。第二基底位于第一基底的对向。第二电极层实质上全面覆盖第二基底。第二图案化电极位于第二电极层上方,其中第二电极层与第二图案化电极电性绝缘,且第二图案化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图案化电极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交错。液晶层位于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之间。

Description

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以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以及其驱动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提供二维显示模式、直式(portrait)立体显示模式与横式(landscape)立体显示模式的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立体显示技术大致可分成观赏者可直接裸眼观赏的裸眼式(auto-stereoscopic)以及需配戴特殊设计眼镜观赏的戴眼镜式(stereoscopic)。裸眼式立体显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固定式光栅来控制观赏者左眼与右眼所接收到的影像。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当左、右眼分别观视相同的影像内容但是具有不同视差(parallax)的二影像时,人眼会观察将二影像重叠解读成一立体影像。戴眼镜式立体显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显示器显示左右眼画面,经由头戴式眼镜的选择,让左右眼分别看到左右眼画面以形成立体视觉。
此外,目前许多显示器也已经可以提供直式(portrait)显示模式与横式(landscape)显示模式。然而,上述可以提供直式显示模式与横式显示模式的显示器目前大多只实现在二维显示模式的显示器。随着立体显示器的发展,能够提供直式(portrait)立体显示以及横式(landscape)立体显示模式的立体显示器已经在积极的发展之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以及其驱动方法,其除了可以提供二维显示模式之外,还可以提供直式立体显示模式以及横式立体显示模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二维及立体显示器,其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位于显示面板的一侧的屏障面板,其中屏障面板包括第一基底、第一电极层、第一图案化电极、第二基底、第二电极层、第二图案化电极以及液晶层。第一电极层实质上全面覆盖第一基底。第一图案化电极位于第一电极层上方,其中第一电极层与第一图案化电极电性绝缘。第二基底位于第一基底的对向。第二电极层实质上全面覆盖第二基底。第二图案化电极位于第二电极层上方,其中第二电极层与第二图案化电极电性绝缘,且第二图案化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图案化电极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交错。液晶层位于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之间。
本发明提出一种二维及立体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此驱动方法包括提供显示面板以及位于显示面板的一侧的屏障面板,其中所述屏障面板包括第一基底、第一电极层、第一图案化电极、第二基底、第二电极层、第二图案化电极以及液晶层。第一电极层实质上全面覆盖第一基底。第一图案化电极位于第一电极层上方,其中第一电极层与第一图案化电极电性绝缘。第二基底位于第一基底的对向。第二电极层实质上全面覆盖第二基底。第二图案化电极位于第二电极层上方,其中第二电极层与第二图案化电极电性绝缘,且第二图案化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图案化电极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交错。液晶层位于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之间。当施加第一驱动电压于第一图案化电极,且施加第二驱动电压于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时,所述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为直式立体显示模式,其中第一驱动电压实质上不同于第二驱动电压。当施加第一电压于第二图案化电极时,且施加第二电压于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一图案化电极时,所述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为横式立体显示模式。当同时施加第二电压或第一电压于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第一图案化电极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时,所述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为二维显示模式。
基于上述,本发明在显示面板上所设置的屏障面板上具有特殊的电极设计,通过驱动屏障面板中的电极便可以达到使所述显示器具有二维显示模式以及直式立体显示模式与横式立体显示模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显示面板中的基板与画素数组层的上视示意图。
图3A以及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屏障面板中的电极膜层的示意图。
图4A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以使显示器以直式立体显示模式显示立体影像的示意图。
图4B是使用图4A的驱动方法以使屏障面板产生屏障图案的示意图。
图5A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以使显示器以横式立体显示模式显示立体影像的示意图。
图5B是使用图5A的驱动方法以使屏障面板产生屏障图案的示意图。
图6A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以使显示器以平面显示模式显示2D影像的示意图。
图6B是使用图6A的驱动方法以使屏障面板产生白画面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屏障面板中的电极膜层的示意图。
图8A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以使显示器以直式立体显示模式显示立体影像的示意图。
图8B是使用图8A的驱动方法以使屏障面板产生屏障图案的示意图。
图9A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以使显示器以横式立体显示模式显示立体影像的示意图。
图9B是使用图9A的驱动方法以使屏障面板产生屏障图案的示意图。
图10A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以使显示器以平面显示模式显示2D影像的示意图。
图10B是使用图10A的驱动方法以使屏障面板产生白画面的示意图。
图11以及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屏障面板中的电极膜层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屏障面板
100、110:基底
102、112:电极层
103、113:绝缘层
104、114,106,116:图案化电极
104a,114a,106a,116a:分支部
104b,114b,106b,116b:连接部
104c,114c:辅助连接部
120:液晶层
20:显示面板
200、210:基底
202:画素数组层
220:显示介质层
SL:扫描线
DL:数据线
P:画素结构
T:切换组件
PE:画素电极
A:主动区
B:周边区
V1,V2,V:电压
12、14:屏障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20以及位于显示面板20的一侧的屏障面板10。
显示面板20包括基底(又称为第三基底)200、位于基底200对向的基底(又称为第四基底)210以及设置于基底200及基底210之间显示介质层220。
根据本实施例,基底200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是不透光/反射材料(例如:导电材料、金属、晶圆、陶瓷、或其它可适用的材料)、或是其它可适用的材料。若使用导电材料或金属时,则在基底200上覆盖一层绝缘层(未绘示),以避免短路问题。基底210较佳的是选用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是其它透明材质。另外,位于基底220与基底210之间的显示介质层220可包括液晶分子、电泳显示介质、有机发光显示介质或是其它可适用的介质。
此外,在基底200的表面设置有画素数组层202。位于基底200上的画素数组层202如图2所示。详细而言,基底200包括主动区A以及周边区B,主动区A又可称为显示区。在主动区A内包含有多条信号线(例如是扫描线SL以及数据线DL)以及多个画素结构P。每一画素结构P具有至少一个切换组件T以及与切换组件T电性连接的至少一画素电极PE。
扫描线SL与数据线DL彼此交错设置。换言之,数据线DL的延伸方向与扫描线SL的延伸方向不平行,较佳的是,数据线DL的延伸方向与扫描线SL的延伸方向垂直。另外,扫描线SL1与数据线DL属于不同的膜层。基于导电性的考量,扫描线SL与数据线DL一般是使用金属材料。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它实施例,扫描线SL与数据线DL也可以使用其它导电材料。例如:合金、金属材料的氮化物、金属材料的氧化物、金属材料的氮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材料)、或是金属材料与其它导材料的堆栈层。
每一画素结构P与对应的扫描线SL与数据线DL电性连接。根据本实施例,画素结构P包括切换组件T以及画素电极PE。切换组件T可为底部栅极型薄膜晶体管或是顶部栅极型薄膜晶体管。切换组件T与扫描线SL以及数据线DL电性连接,且画素电极PE与切换组件T电性连接。更详细而言,切换组件T包括栅极、源极以及汲极,其中,栅极与扫描线SL电性连接,源极与数据线DL电性连接,且汲极与画素电极PE电性连接。画素电极PE可为穿透式画素电极、反射式画素电极或是半穿透半反射式画素电极。穿透式画素电极的材质包括金属氧化物,例如是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栈层。反射式画素电极的材质包括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
请继续参考图1,位于基底200对面的基底210可为单纯的空白基底,或是设置有电极层(未绘示)的基底。所述电极层为透明导电层,其材质包括金属氧化物,例如是铟锡氧化物或者是铟锌氧化物。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基板210亦可为设置有彩色滤光数组及/或遮光图案层(未绘示)的基底。
此外,屏障面板10是位于显示面板20的一侧。详细而言,屏障面板10可设置于显示面板20的上方或是下方。
屏障面板10包括第一基底100、第一电极层102、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第二基底110、第二电极层112、第二图案化电极114以及液晶层120。
根据本实施例,第一基底100以及第二基底110彼此相对向设置,且第一基底100以及第二基底110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是其它透明的材料。液晶层120位于第一基底100与第二基底110之间。液晶层120包括向列式液晶分子或是其它适用的液晶分子。
第一电极层102实质上全面覆盖第一基底100,且第二电极层112实质上全面覆盖第二基底110。在此,第一电极层102可全面地覆盖第一基底100,或是第一电极层102是全面地覆盖第一基底100的特定区域,所述特定区域是对应显示面板20的主动区A。类似地,第二电极层112可全面地覆盖第二基底110,或是第二电极层112是全面地覆盖第二基底110的特定区域,所述特定区域是对应显示面板20的主动区A。换言之,第一电极层102以及第二电极层112为未图案化的膜层或者是对应主动区A的处为未图案化的膜层。第一电极层102以及第二电极层112为透明导电层,其材质可为金属氧化物,例如是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栈层。
第一图案化电极104位于第一电极层102上方,且第一电极层102与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电性绝缘。根据本实施例,第一电极层102与第一图案化电极104之间夹有一层绝缘层103,以使第一电极层102与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电性绝缘。第二图案化电极114位于第二电极层112上方,且第二电极层112与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电性绝缘。根据本实施例,第二电极层112与第二图案化电极114之间夹有一层绝缘层113,以使第二电极层112与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电性绝缘。
上述第一图案化电极104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114为透明导电层,其材质可为金属氧化物,例如是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栈层。上述绝缘层103以及绝缘层113的材料包含无机材料(例如: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其它合适的材料、或上述至少二种材料的堆栈层)、有机材料、或其它合适的材料、或上述的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图案化电极104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皆为图案化的膜层,且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交错。上述第一图案化电极104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的图案设计可以有多种实施例,如下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3A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屏障面板中的电极膜层的示意图。为了清楚的绘示屏障面板中的电极膜层的关系,图3A省略绘示第一电极层102以及第一图案化电极104之间的绝缘层103,并且省略绘示第二电极层112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114之间的绝缘层113。请参照图3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图案化电极104包括第一连接部104b以及多个第一分支部104a,且第一分支部104a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部104。类似地,第二图案化电极114包括第二连接部114b以及多个第二分支部114a,且第二分支部114a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114b。特别是,第一分支部104a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分支部114b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交错。根据本实施例,第一分支部104a与第二分支部114a实质上垂直。
更进一步来说,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的第一分支部104a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的第二分支部114a是对应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主动区A中,以控制屏障面板10中的液晶层120的扭转。而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的第一连接部104b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的第二连接部114b是对应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周边区B中,其主要是用来使第一分支部104a以及第二分支部114a电性连接至特定的电位或是电压。
图3B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屏障面板中的电极膜层的示意图。图3B的实施例与图3A的实施例相似,因此在此与图3A相同的组件以相同的符号表示,且不再重复赘述。图3B的实施例与图3A的实施例不同的处在于第一图案化电极104更包括第一辅助连接部104c,其连接第一分支部104a的另一端,且第二图案化电极114更包括第二辅助连接部114c,其连接第二分支部114a的另一端。
当屏障面板10是采用图3A或图3B的电极设计,则使用此屏障面板10与显示面板20组合而成的显示器具有二维显示模式、直式立体显示模式与横式立体显示模式,如下所述。
直式(portrait)立体显示模式
请参照图4A,当欲使所述显示器以直式(portrait)立体显示模式显示3D影像时,使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电压(V1),并且使第一电极层102、第二电极层112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电性连接至第二驱动电压(V2),其中第一驱动电压(V1)实质上不同于第二驱动电压(V2)。一般来说,为了使屏障面板10中的液晶层120达到良好的扭转效果,以使屏障面板10中能够产生良好的屏障图案,第一驱动电压(V1)一般可为液晶层120的扭转驱动电压,其可为交流信号或直流信号,而第二驱动电压(V2)可为接地电压或是0伏特电压。
承上所述,以上述的驱动方式驱动屏障面板中的电极膜层之后,可使屏障面板10产生如图4B所示的屏障图案12。换言之,上述的驱动方式可使屏障面板10产生横向屏障图案12,其可适于使显示器以直式(portrait)立体显示模式显示3D影像。
横式(landscape)立体显示模式
请参照图5A,当欲使所述显示器以横式(landscape)立体显示模式显示3D影像时,使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电压(V1),并且使第一电极层102、第一图案化电极104以及第二电极层112电性连接至第二驱动电压(V2),其中第一驱动电压(V1)实质上不同于第二驱动电压(V2)。类似地,为使屏障面板10中的液晶层120达到良好的扭转效果,第一驱动电压(V1)一般可为液晶层120的扭转驱动电压,其可为交流信号或直流信号,而第二驱动电压(V2)可为接地电压或是0伏特电压。
承上所述,以上述的驱动方式驱动屏障面板中的电极膜层之后,可使屏障面板10产生如图5B所示的屏障图案14。换言之,上述的驱动方式可使屏障面板10产生直向屏障图案14,其适于使显示器以横式(landscape)立体显示模式显示3D影像。
二维(2D)显示模式
请参照图6A,当欲使所述显示器以二维或平面显示模式显示2D影像时,使第一电极层102、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第二电极层112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114均电性连接至驱动电压(V),上述的驱动电压(V)可为第一驱动电压(V1)或是第二驱动电压(V2)。第一驱动电压(V1)例如是液晶层120的扭转驱动电压,而第二驱动电压(V2)可为接地电压或是0伏特电压。
承上所述,以上述的驱动方式驱动屏障面板中的电极膜层之后,可使屏障面板10产生如图6B所示的全白画面。此时,因屏障面板10未有任何屏障图案,因而显示器是以平面显示模式显示2D影像。更详细而言,倘若屏障面板10是属于未施压电压为白画面(normally white)形式的液晶胞的话,那么上述的驱动电压(V)可为接地电压或是0伏特电压,以使屏障面板10呈现全白画面。倘若屏障面板10是属于未施压电压为黑画面(normally black)形式的液晶胞的话,那么第一电极层102与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的驱动电压(V)例如是第二电压(V2),且第二电极层112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的驱动电压(V)例如是第一电压(V1),使得液晶层两侧的电极具有一定的压差,如此可以使屏障面板10呈现全白画面。
第二实施例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屏障面板中的电极膜层的示意图。图7的实施例与图3A的实施例相似,因此在此与图3A相同的组件以相同的符号表示,且不再重复赘述。图7的实施例与图3A的实施例不同的处在于屏障面板更包括第三图案化电极106以及第四图案化电极116。特别是,第三图案化电极106位于第一电极层102上方,且第三图案化电极106与第一电极层102以及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电性绝缘,而且第三图案化电极106与第一图案化电极104交替设置。第四图案化电极116位于第二电极层112上方,且第四图案化电极116与第二电极层112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电性绝缘,而且第四图案化电极116与第二图案化电极114交替设置。实际上,图7省略绘示出位于第一电极层102与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第三图案化电极106之间的绝缘层,并且省略绘示了位于第二电极层112与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第四图案化电极116之间的绝缘层。
类似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图案化电极104包括第一连接部104b以及多个第一分支部104a,且第一分支部104a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部104b。第二图案化电极114包括第二连接部114b以及多个第二分支部114a,且第二分支部114a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114b。第三图案化电极106包括第三连接部106b以及多个第三分支部106a,且第三分支部106a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部106b。第四图案化电极116包括第四连接部116b以及多个第四分支部116a,且第四分支部116a的一端连接第四连接部116b。特别是,第一分支部104a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分支部114b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交错,且第四分支部116a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分支部106a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交错。根据本实施例,第一分支部104a与第二分支部114a实质上垂直,且第四分支部116a与第三分支部106a实质上垂直。
当屏障面板10是采用图7的电极设计,则使用此屏障面板10与显示面板20组合而成的显示器具有二维显示模式、直式立体显示模式与横式立体显示模式,如下所述。
直式(portrait)立体显示模式
请参照图8A,当欲使所述显示器以直式(portrait)立体显示模式显示3D影像时,使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电压(V1),并且使第一电极层102、第二电极层112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第三图案化电极106以及第四图案化电性116电性连接至第二驱动电压(V2),其中第一驱动电压(V1)实质上不同于第二驱动电压(V2)。
一般来说,为了使屏障面板10中的液晶层120达到良好的扭转效果,以使屏障面板10中能够产生良好的屏障图案,第一驱动电压(V1)一般可为液晶层120的扭转驱动电压,其可为交流信号或直流信号,而第二驱动电压(V2)可为接地电压或是0伏特电压。
承上所述,以上述的驱动方式驱动屏障面板中的电极膜层之后,可使屏障面板10产生如图8B所示的屏障图案12。换言之,上述的驱动方式可使屏障面板10产生横向屏障图案12,其可适用于显示器以直式(portrait)立体显示模式显示3D影像。
横式(landscape)立体显示模式
请参照图9A,当欲使所述显示器以横式(landscape)立体显示模式显示3D影像时,使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电压(V1),并且使第一电极层102、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第二电极层112、第三图案化电极106以及第四图案化电性116电性连接至第二驱动电压(V2),其中第一驱动电压(V1)实质上不同于第二驱动电压(V2)。类似地,为使屏障面板10中的液晶层120达到良好的扭转效果。举例来说,第一驱动电压(V1)一般可为液晶层120的扭转驱动电压,其可为交流信号或直流信号,而第二驱动电压(V2)可为接地电压或是0伏特电压。
承上所述,以上述的驱动方式驱动屏障面板中的电极膜层之后,可使屏障面板10产生如图9B所示的屏障图案14。换言之,上述的驱动方式可使屏障面板10产生直向屏障图案14,其可适用于显示器以横式(landscape)立体显示模式显示3D影像。
二维(2D)显示模式
请参照图10A,当欲使所述显示器以二维或平面显示模式显示2D影像时,使第一电极层102、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第二电极层112、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第三图案化电极106以及第四图案化电性116均电性连接至驱动电压(V),上述的驱动电压(V)可为第一驱动电压(V1)或是第二驱动电压(V2)。第一驱动电压(V1)例如是液晶层120的扭转驱动电压,而第二驱动电压(V2)可为接地电压或是0伏特电压。
承上所述,以上述的驱动方式驱动屏障面板中的电极膜层之后,可使屏障面板10产生如图10B所示的全白画面。此时,因屏障面板10未有任何屏障图案,因而显示器是以平面显示模式显示2D影像。更详细而言,倘若屏障面板10是属于未施压电压为白画面(normally white)形式的液晶胞的话,那么上述的驱动电压(V)为接地电压或是0伏特电压,以使屏障面板10呈现全白画面。倘若屏障面板10是属于未施压电压为黑画面(normally black)形式的液晶胞的话,那么第一电极层102、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的驱动电压(V)以及第三图案化电极层106的驱动电压(V)例如是第二电压(V2),且第二电极层112、第二图案化电极114以及第四图案化电极116的驱动电压(V)例如是第一电压(V1),使得液晶层两侧的电极具有一定的压差,如此可以使屏障面板10呈现全白画面。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皆以长条状图案为例来说明,然,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它实施例,第一图案化电极104与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的图案,甚至是第三图案化电极106以及第四图案化电极116的图案还可以是其它种图案设计,例如是阶梯状图案,如图11所示的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的分支部114a。此外,第一图案化电极104与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的图案,甚至是第三图案化电极106以及第四图案化电极116的图案,可以各自是条状图案、阶梯图案或是上述的组合。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第三图案化电极106以及第四图案化电极116的宽度大致上一致,然,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它实施例,第一图案化电极104、第二图案化电极114、第三图案化电极106以及第四图案化电极116的宽度也可以不完全相同,如图12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器中的屏障面板具有特殊的电极设计,通过驱动屏障面板中的电极便可以达到使显示器具有二维显示模式以及直式立体显示模式与横式立体显示模式的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5)

1.一种二维及立体显示器,包括:
一显示面板;以及
一屏障面板,位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该屏障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底;
一第一电极层,实质上全面覆盖该第一基底;
一第一图案化电极,位于该第一电极层上方,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电性绝缘;
一第二基底,位于该第一基底的对向;
一第二电极层,实质上全面覆盖该第二基底;
一第二图案化电极,位于该第二电极层上方,其中该第二电极层与该第二图案化电极电性绝缘,且该第二图案化电极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交错;以及
一液晶层,位于该第一基底与该第二基底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当该第一图案化电极电性连接至一第一驱动电压,且该第一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以及该第二图案化电极电性连接至一第二驱动电压,该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为一直式立体显示模式,其中该第一驱动电压实质上不同于该第二驱动电压,
当该第二图案化电极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压,且该第一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以及该第一图案化电极电性连接至该第二电压,该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为一横式立体显示模式,
当该第一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该第一图案化电极以及该第二图案化电极电性连接至该第二电压或该第一电压,该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为一平面(或二维)显示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包括:
一第一连接部;以及
多个第一分支部,各该第一分支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一连接部;
该第二图案化电极包括:
一第二连接部;以及
多个第二分支部,各该第二分支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分支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分支部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交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部与所述第二分支部实质上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更包括一第一辅助连接部,其连接各该第一分支部的另一端,且该第二图案化电极更包括一第二辅助连接部,其连接各该第二分支部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屏障面板更包括:
一第三图案化电极,位于该第一电极层上方,其中该第三图案化电极与该第一电极层以及该第一图案化电极电性绝缘,且该第三图案化电极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交替设置;以及
一第四图案化电极,位于该第二电极层上方,其中该第四图案化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层以及该第二图案化电极电性绝缘,该第四图案化电极与该第二图案化电极交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图案化电极包括:
一第三连接部;以及
多个第三分支部,各该第三分支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三连接部;
该第四图案化电极包括:
一第四连接部;以及
多个第四分支部,各该第四分支部的一端连接该第四连接部,其中所述第四分支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分支部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交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三基底,该第三基底表面上设置多个画素结构以及多条信号线,每一画素结构与至少一所述信号线电性连接且具有至少一个切换组件以及与该切换组件电性连接的至少一画素电极;
一第四基底,与该第三基底相对应设置;以及
一显示介质层,设置于该第三基底及该第四基底之间。
9.一种二维及立体显示器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包括:
提供一显示面板;以及
提供一屏障面板,位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该屏障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底;
一第一电极层,实质上全面覆盖该第一基底;
一第一图案化电极,位于该第一电极层上方,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电性绝缘;
一第二基底,位于该第一基底的对向;
一第二电极层,实质上全面覆盖该第二基底;
一第二图案化电极,位于该第二电极层上方,其中该第二电极层与该第二图案化电极电性绝缘,且该第二图案化电极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交错;以及
一液晶层,位于该第一基底与该第二基底之间;其中
当施加一第一驱动电压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且施加一第二驱动电压于该第一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以及该第二图案化电极时,该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为一直式立体显示模式,其中该第一驱动电压实质上不同于该第二驱动电压,
当施加该第一电压于该第二图案化电极时,且施加该第二电压于该第一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以及该第一图案化电极时,该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为一横式立体显示模式,以及
当同时施加该第二电压或该第一电压于该第一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该第一图案化电极以及该第二图案化电极时,该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为一平面(2D)显示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图案化电极包括:
一第一连接部;以及
多个第一分支部,各该第一分支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一连接部;
该第二图案化电极包括:
一第二连接部;以及
多个第二分支部,各该第二分支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分支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分支部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交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部与所述第二分支部实质上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更包括一第一辅助连接部,其连接各该第一分支部的另一端,且该第二图案化电极更包括一第二辅助连接部,其连接各该第二分支部的另一端。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屏障面板更包括:
一第三图案化电极,位于该第一电极层上方,其中该第三图案化电极与该第一电极层以及该第一图案化电极电性绝缘,且该第三图案化电极与该第一图案化电极交替设置;以及
一第四图案化电极,位于该第二电极层上方,其中该第四图案化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层以及该第二图案化电极电性绝缘,该第四图案化电极与该第二图案化电极交替设置,
其中当同时施加该第二驱动电压于该第三图案化电极以及该第四图案化电极时,该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为该直式或该横式立体显示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第三图案化电极包括:
一第三连接部;以及
多个第三分支部,各该第三分支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三连接部;
该第四图案化电极包括:
一第四连接部;以及
多个第四分支部,各该第四分支部的一端连接该第四连接部,其中所述第四分支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分支部的延伸方向实质上交错。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维及立体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三基底,该第三基底表面上设置多个画素结构以及多条信号线,每一画素结构与至少一所述信号线电性连接且具有至少一个切换组件以及与该切换组件电性连接的至少一画素电极;
一第四基底,与该第三基底相对应设置;
一显示介质层,设置于该第三基底及该第四基底之间。
CN2010105444937A 2010-11-04 2010-11-04 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以及其驱动方法 Pending CN1020812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44937A CN102081266A (zh) 2010-11-04 2010-11-04 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以及其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44937A CN102081266A (zh) 2010-11-04 2010-11-04 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以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1266A true CN102081266A (zh) 2011-06-01

Family

ID=44087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44937A Pending CN102081266A (zh) 2010-11-04 2010-11-04 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以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8126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2096A (zh) * 2011-11-11 2012-04-04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402013A (zh) * 2011-10-11 2012-04-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裸眼式立体显示面板
CN103207484A (zh) * 2013-03-28 2013-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眼镜及其驱动方法
CN112068361A (zh) * 2020-03-02 2020-12-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7424A (en) * 1998-03-30 2000-12-05 Dimension Technologies, Inc. 2D/3D imaging display
JP2005134663A (ja) * 2003-10-30 2005-05-26 Asahi Glass Co Ltd 多機能表示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スリットマスク形成用のスイッチング液晶パネル
CN1828364A (zh) * 2005-03-04 2006-09-06 三星Sdi株式会社 隔板装置、使用隔板装置的自动立体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KR20060124849A (ko) * 2005-05-26 2006-12-06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패러렉스 베리어 액정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7424A (en) * 1998-03-30 2000-12-05 Dimension Technologies, Inc. 2D/3D imaging display
JP2005134663A (ja) * 2003-10-30 2005-05-26 Asahi Glass Co Ltd 多機能表示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スリットマスク形成用のスイッチング液晶パネル
CN1828364A (zh) * 2005-03-04 2006-09-06 三星Sdi株式会社 隔板装置、使用隔板装置的自动立体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KR20060124849A (ko) * 2005-05-26 2006-12-06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패러렉스 베리어 액정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2013A (zh) * 2011-10-11 2012-04-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裸眼式立体显示面板
CN102402013B (zh) * 2011-10-11 2013-03-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裸眼式立体显示面板
CN102402096A (zh) * 2011-11-11 2012-04-04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207484A (zh) * 2013-03-28 2013-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眼镜及其驱动方法
WO2014153951A1 (zh) * 2013-03-28 2014-10-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眼镜镜片及其驱动方法、3d眼镜
CN103207484B (zh) * 2013-03-28 2015-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眼镜及其驱动方法
CN112068361A (zh) * 2020-03-02 2020-12-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068361B (zh) * 2020-03-02 2022-08-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0719B (zh) 触控裸眼光栅3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和控制方法
CN103293786B (zh) 显示装置和液晶屏障器件
TWI431326B (zh) 二維及立體顯示器以及其驅動方法
CN102541343A (zh) 具有内置触摸屏面板的三维平板显示器
CN100350303C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04133312B (zh)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
TW201205118A (en) Parallax barrie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6653817A (zh) 透明oled显示面板
TW201019018A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CN102981281A (zh) 立体影像显示器及立体影像显示装置
CN102902127A (zh) 电驱动液晶透镜面板与立体显示面板
CN103869566B (zh) 一种像素结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立体显示装置
CN106298809B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4252083B (zh) 一种液晶透镜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932110B (zh) 显示设备
CN102081266A (zh) 二维及立体显示器以及其驱动方法
US8947606B2 (en) Display device capable of switching between a two-dimensional displaying mode and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ing mode
CN101718936B (zh) 显示装置及其液晶透镜
CN102436100A (zh) 液晶狭缝光栅和立体显示装置
KR20130101236A (ko) 배리어 기판, 이를 포함하는 배리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CN101963729A (zh) 显示面板
CN103472650B (zh) 液晶透镜及3d显示装置
CN101419340B (zh) 可切换式光栅及平面显示器
CN104105999B (zh) 立体显示装置
CN102279493A (zh) 像素单元和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