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5001A - 适用于小水电丰富地区的智能型进线备自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小水电丰富地区的智能型进线备自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5001A
CN102075001A CN2010102111937A CN201010211193A CN102075001A CN 102075001 A CN102075001 A CN 102075001A CN 2010102111937 A CN2010102111937 A CN 2010102111937A CN 201010211193 A CN201010211193 A CN 201010211193A CN 102075001 A CN102075001 A CN 1020750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unit
circuit
voltag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11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佳
陈兴华
吴国炳
任建峰
杨银国
陈汹
孙玉军
李新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ENTER OF ELECTRIC DISPATCHING AND TRANSFORMING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ENTER OF ELECTRIC DISPATCHING AND TRANSFORMING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ENTER OF ELECTRIC DISPATCHING AND TRANSFORMING,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ENTER OF ELECTRIC DISPATCHING AND TRANSFORMING
Priority to CN2010102111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50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5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50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备用电源自投方法及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其通过测量当前线路的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根据这多个参量值对是否需要进行备自投切换进行综合判断,而不仅仅是依赖于电压值这一种参数值,因而可以大大提高备自投的成功率及响应速度,另外,小水电地区架设线路长,电压弱支撑几率高,因此对小水电丰富地区极为适用,可以大大提高小水电丰富地区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成功率以及响应速度。

Description

适用于小水电丰富地区的智能型进线备自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备用电源自投方法及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结构也日趋复杂,对于供电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网目前的一种应用结构中,是将电压从主网传输到下面的各变电站,再由这些变电站传输给更下端的变压器或者是相应的用电设备,在将电压从主网传输给下端的变电站的过程中,由于传输线路长,传输线路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传输故障,从而导致下端相应的变电站以及用电设备无法及时得到供电。为了弥补这种电网结构的不合理,并能够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同时,尽量降低供电损耗,通常是在架设主线路的同时架设一条备用线路,并在220kV以及以下变电站,采用微机型的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当该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检测到主线路的电压过小时,即切换至采用备用线路来提供电力供应,实现电力供应的不间断,从而成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供电损耗的一个有效手段,成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持续供电的重要措施。
但是,如上所述,这种备用电源自投装置仅仅是根据主线路的电压来判断是否切换电源供应的线路,参见图1所示的电网的接线示意图可以得知,在电网实际的运行运用结构中,电网下端通常会连接的有小水电,当与主网联系比较薄弱的220kV变电站,例如低压等级,接有容量不等的小水电时,在丰水期水电机组满负荷运行,当220kV进线跳开后,就会造成110kV及以下电网孤网运行,出现电压、频率的弱支撑,尤其是220kV的对侧开关跳开时,由于自对侧开关至本侧开关的线路较长,现有的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无法及时得知对侧开关的通断所造成的电压的降低,从而导致备自投的时间过长甚至于备自投失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备用电源自投方法及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其可以大大提高备自投的成功率及响应速度,尤其是小水电丰富地区的备自投的成功率以及响应速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法,包括步骤:
测量当前线路的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当所述电流有效值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或者所述有功功率小于预设有功功率阈值、所述无功功率小于预设无功功率阈值时,判断预切换线路上的电压是否大于预设电压阈值;
若是,判断母线频率是否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
若满足,进行所述预切换线路的准同期并列操作,并判断准同期并列操作是否成功,若成功,则备自投操作成功,若不成功,则切除所有的水电上网线路,判断母线电压是否低于预设最低母线电压阈值,若是,向所述预切换线路的开关发送闭合指令;
若不满足,当母线频率高于预设最高频率阈值时,切除部分水电上网线路,然后返回继续判断母线频率是否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当母线频率低于预设最低频率阈值时,切除所有的水电上网线路,判断母线电压是否低于预设最低母线电压阈值,如果是,向所述预切换线路的开关发送闭合指令。
一种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包括:测量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的电压电流采样单元,测量当前线路频率的频率测量单元,测量并计算当前线路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有功无功单元,根据所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计算当前线路的相位角的相位角计算单元,测量计算母线电压与预切换线路的初相角之差、并根据初相角之差向综合逻辑决策单元发送允许准同期并列标记的自动准同期并列单元,读取数字状态量的数字开入单元,数字开出单元,以及综合逻辑决策单元,所述有功无功单元与所述相位角计算单元相连接,所述电压电流采样单元、频率测量单元、相位角计算单元、自动准同期并列单元、数字开入单元、数字开出单元均与所述综合逻辑决策单元相连接,所述综合逻辑决策单元根据所述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所述当前线路频率、所述相位角、所述允许准同期并列标记、所述数字状态量向所述数字开出单元发送指令,所述数字开出单元根据该指令控制所述预切换线路上的开关的通断。。
根据本发明方案,其在测得当前线路的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后,结合这多种参量值对是否需要进行备自投切换进行综合判断,而不仅仅是依赖于电压值这一种参数值,因而可以大大提高备自投的成功率及响应速度,另外,小水电地区架设线路长,电压弱支撑几率高,因此对小水电丰富地区极为适用,可以大大提高小水电丰富地区的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成功率以及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网接线示意图;
图2是备自投方式下的综合逻辑决策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重合闸方式下的综合逻辑决策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判断启动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考虑到对于具有备用线路的线路连接方式来说,当主线路出现传输故障时,通常是将线路切换至与该主线路的备用线路来进行电力供应,通常将这种方式称之为备自投方式,而对于另外一些变电站等设备来说,由于传输距离太远、相对比较偏远等因素,可能只设置有一条连接线路,即并未为其架设备用线路,因此在线路出现传输故障时,可能需要采用重合闸的方式使当前线路继续闭合来维持线路的稳定,通常将其称之为重合闸方式,以下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是在备自投方式下的备用电源自投方法的综合逻辑决策的原理示意图,在本示例中,是结合图1中的电网接线示意图,并以220kV线路1跳开、合220kV线路2为例进行说明,母线指110kV母线。因此,在本示例中,是以闭合备用线路的开关为例进行说明,此时,可以是将当前线路的备用线路称之为预切换线路。
参见图2所示,该综合逻辑决策过程主要包括有:
程序启动后,测量当前线路(例如图1中所示的的线路1)的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判断线路1上的电流是否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或者所检测得到的有功功率是否小于预设有功功率阈值、所检测得到的无功功率是否小于预设无功功率阈值;
如果线路1上的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或者是检测到的有功功率小于预设有功功率阈值、检测到的无功功率小于预设无功功率阈值,则继续判断线路2,即备用线路上的电压是否大于预设电压阈值,若否,由于线路2上的电压过低,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压值,因而也无法进行备自投,导致备自投失败;
如果线路2上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阈值,说明线路2上的电压足以供应当前的电力需求,继续判断母线频率是否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即判断母线与备用线路的初相角之差是否稳定在第一预设范围之内:
如果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
则进行线路2的准同期并列操作,若准同期并列操作成功,则备自投操作成功,若准同期并列操作不成功,则切除所有的水电上网线路,然后判断母线电压是否低于预设最低母线电压阈值,如果是,则向线路2的开关发送闭合指令,备自投操作成功,如果不是,则母线电压过高,从而导致备自投失败;
如果不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
判断母线频率是高于预设最高频率阈值还是低于预设最低频率阈值:如果母线频率高于预设最高频率阈值,则切除部分水电上网线路,然后返回继续判断母线频率是否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如果母线频率低于预设最低频率阈值,则切除所有的水电上网线路,然后判断母线电压是否低于预设最低母线电压阈值,如果是,则向线路2的开关发送闭合指令,备自投操作成功,如果不是,则母线电压过高,从而导致备自投失败。
如图3所示,是在重合闸方式下的备用电源自投方法的综合逻辑决策的原理示意图,在本示例中,结合图2中的电网接线示意图,是以220kV线路1跳开,合220kV线路1为例进行说明,母线指110kV母线。因此,在本示例中,是以不具备备用线路,再次闭合当前线路的开关为例进行说明,此时,可以是将当前线路称之为预切换线路。
参见图3所示,该综合逻辑决策过程主要包括有:
程序启动后,判断是否接收到线路1的保护跳闸信号,若接收到,测量当前线路(例如图1中所示的的线路1)的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然后判断线路1上的电流是否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或者所检测得到的有功功率是否小于预设有功功率阈值、所检测得到的无功功率是否小于预设无功功率阈值;
如果线路1上的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或者是检测到的有功功率小于预设有功功率阈值、检测到的无功功率小于预设无功功率阈值,则继续判断该线路1的电压是否大于预设电压阈值,若否,由于线路1上的电压过低,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压值,因而也无法进行重合闸,从而导致重合闸的失败;
如果线路1上的电压大于了预设电压阈值,说明线路1上的电压足以供应当前的电力需求,继续判断母线频率是否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即判断母线与当前线路的初相角之差是否稳定在第二预设范围之内:
如果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
则进行线路1的准同期并列操作,若准同期并列操作成功,则重合闸操作成功,若准同期并列操作不成功,则切除所有的水电上网线路,然后判断母线电压是否低于预设最低母线电压阈值,如果是,则向线路1的开关发送闭合指令,重合闸操作成功,如果不是,则母线电压过高,从而导致重合闸失败;
如果不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
判断母线频率是高于预设最高频率阈值还是低于预设最低频率阈值:如果母线频率高于预设最高频率阈值,则切除部分水电上网线路,然后返回继续判断母线频率是否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如果母线频率低于预设最低频率阈值,则切除所有的水电上网线路,然后判断母线电压是否低于预设最低母线电压阈值,如果是,则向线路1的开关发送闭合指令,重合闸操作成功,如果不是,则母线电压过高,从而导致重合闸失败。
其中,这里的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与上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此外,在上述针对备自投、重合闸这两种方式下的决策过程的说明中,各自的预设电流阈值、预设电压阈值、预设有功功率阈值、预设无功功率阈值、预设最高频率阈值、预设最低频率阈值、预设最低母线电压阈值等的设定可以设定为相同值,也可以设定为是不同值,在此不予多加赘述。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备用电源自投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参见图4所示,是本发明的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有:
测量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的电压电流采样单元,测量当前线路频率的频率测量单元,计算当前线路的有功功率P与无功功率Q的有功无功单元,利用所述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计算当前线路的相位角
Figure BSA00000187358900061
的相位角计算单元,测量计算母线电压与预切换线路的初相角之差、并根据初相角之差向综合逻辑决策单元发送允许准同期并列标记的自动准同期并列单元,读取数字状态量的数字开入单元,数字开出单元,以及综合逻辑决策单元,其中,有功无功单元与相位角计算单元相连接,电压电流采样单元、频率测量单元、相位角计算单元、自动准同期并列单元、数字开入单元、以及数字开出单元均与综合逻辑决策单元相连接,综合逻辑决策单元根据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当前线路频率、相位角、允许准同期并列标记、数字状态量等向所述数字开出单元发送指令,数字开出单元根据综合逻辑决策单元发送的该指令控制预切换线路上的开关的通断。
其中,电压电流采样单元在对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进行采样时,可以是每间隔一个时间段ΔTs进行一次A/D(交流/直流)采样,并将经A/D变换后的值放入缓冲区,每次取N个点计算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并将计算得到的电压、电流的有效值保存在内存RAM中以供综合逻辑决策单元进行综合判定。
上述频率测量单元,可以是同时采用硬件检测方式跟软件检测方式对当前线路的频率进行检测,采用硬件检测方式时,可以是运用硬件过零检测法进行检测,通过硬件检测方式检测得到的频率与通过软件检测方式检测得到的频率同时发送给综合逻辑决策单元进行综合判定。
为了提高所检测的频率的有效性,并从而提高综合逻辑决策单元的决策准确度,频率测量单元在分别通过硬件检测方式和软件检测方式检测得到频率后,还对通过硬件检测方式检测得到的频率跟通过软件检测方式检测得到的频率互做合理性校验,若校验结果为相互具备合理性,再将通过这两种检测方式得到的频率均发送给综合逻辑决策单元,否则就不发送。通常情况下,通过硬件检测方式检测到的频率与通过软件检测方式检测到的频率的差距在某个可接受的预设差距范围内时,则可以判定为是相互具备合理性,否则则判定为是相互不具备合理性。
上述有功无功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当前线路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传递给相位角计算单元供其使用,计算得到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的方式可以是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同,相位角计算单元得到有功无功计算单元传递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后,根据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得到当前线路当前的相位角其中
Figure BSA00000187358900072
计算得到的相位角
Figure BSA00000187358900073
发送给综合逻辑决策单元供其进行综合判定。
上述自动准同期并列单元测量母线电压与预切换线路电压的初相角之差,若该初相角之差在可准同期并列的角度范围之内,则向综合逻辑决策单元发送允许准同期并列标记。对于具有备用线路的线路连接方式来说,这里的预切换线路即为当前线路的备用线路,此时,自动准同期并列单元测量的是母线电压与备用线路的初相角之差,如果该初相角之差稳定在第一预设范围之内,则向综合逻辑决策单元发送允许准同期并列标记。而对于另外一些变电站等设备来说,由于传输距离太远、相对比较偏远等因素,可能只设置有一条连接线路,即并未为其架设备用线路,因此需要采用重合闸的方式来维持线路的稳定,此时,这里的预切换线路即为当前线路,此时,自动准同期并列单元测量的是母线电压与当前线路的初相角之差,如果该初相角之差稳定在第二预设范围之内,则向综合逻辑决策单元发送允许准同期并列标记。这里的第一预设范围跟第二预设范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二者之间可以没有相互关联关系。
此外,上述数字开入单元所读取的数字状态量,可以是经过光电隔离或者继电器隔离后的数字状态量,例如开关位置信号、运行方式压板位置信号等等,读取得到的数字状态量传递给综合逻辑决策单元供其进行综合判定。
综合逻辑决策单元结合上述各参数值进行综合判定,若判定结果为需要进行备自投或者重合闸,则向数字开出单元发送相应的指令,数字开出单元根据该指令控制预切换线路上的开关的通断,例如闭合预切换线路上的开关等等。如上所述,当具有备用线路时,采用的为备自投方式,这里的预切换线路为当前线路的备用线路,在不具备备用线路时,采用的是重合闸方式,这里的预切换线路为当前线路。这里的综合逻辑决策单元可以是通过芯片等来实现。
参见图5所示,是本发明方案中的一个判断启动框图,在当前线路的本侧开关跳开、或者电压、频率、相位角等任意一项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都启动备自投的处理过程,实现备自投或者重合闸,保持线路的稳定性。其摒弃了单一的通过电压进行判断的方式,结合多种参数值进行综合判断,因而可以大大提高备自投的成功率和响应速度。
本发明的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在备自投方式下的综合逻辑决策的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示例中,结合图1中的电网接线示意图,是以220kV线路1跳开,合220kV线路2为例进行说明,母线指110kV母线。因此,在本示例中,是以闭合备用线路的开关为例进行说明,此时,预切换线路为当前线路的备用线路。
参见图2所示,该综合逻辑决策过程主要包括有:
装置启动后,判断线路1上的电流是否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或者所检测得到的有功功率是否小于预设有功功率阈值、所检测得到的无功功率是否小于预设无功功率阈值;
如果线路1上的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或者是检测到的有功功率小于预设有功功率阈值、检测到的无功功率小于预设无功功率阈值,则继续判断线路2,即备用线路上的电压是否大于预设电压阈值,若否,由于线路2上的电压过低,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压值,因而也无法进行备自投,从而导致备自投失败;
如果线路2上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阈值,说明线路2上的电压足以供应当前的电力需求,继续判断母线频率是否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即判断母线与备用线路的初相角之差是否稳定在第一预设范围之内;
如果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
则进行线路2的准同期并列操作,若准同期并列操作成功,则备自投操作成功,若准同期并列操作不成功,则切除所有的水电上网线路,然后判断母线电压是否低于预设最低母线电压阈值,如果是,则向线路2的开关发送闭合指令,备自投操作成功,如果不是,则母线电压过高,从而导致备自投失败;
如果不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
判断母线频率是高于预设最高频率阈值还是低于预设最低频率阈值:如果母线频率高于预设最高频率阈值,则切除部分水电上网线路,然后返回继续判断母线频率是否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如果母线频率低于预设最低频率阈值,则切除所有的水电上网线路,然后判断母线电压是否低于预设最低母线电压阈值,如果是,则向线路2的开关发送闭合指令,备自投操作成功,如果不是,则母线电压过高,从而导致备自投失败。
本发明的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在重合闸方式下的综合逻辑决策的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示例中,结合图1中的电网接线示意图,是以220kV线路1跳开,合220kV线路1为例进行说明,母线指110kV母线。因此,在本示例中,是以不具备备用线路,再次闭合当前线路的开关为例进行说明,此时,预切换线路即为当前线路。
参见图3所示,该综合逻辑决策过程主要包括有:
装置启动后,判断是否接收到线路1的保护跳闸信号,若接收到,则判断线路1上的电流是否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或者所检测得到的有功功率是否小于预设有功功率阈值、所检测得到的无功功率是否小于预设无功功率阈值;
如果线路1上的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或者是检测到的有功功率小于预设有功功率阈值、检测到的无功功率小于预设无功功率阈值,则继续判断该线路1的电压是否大于预设电压阈值,若否,由于线路1上的电压过低,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压值,因而也无法进行重合闸,导致重合闸失败;
如果线路1上的电压大于了预设电压阈值,说明线路1上的电压足以供应当前的电力需求,继续判断母线频率是否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即判断母线与当前线路的初相角之差是否稳定在第二预设范围之内。
如果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
则进行线路1的准同期并列操作,若准同期并列操作成功,则重合闸操作成功,若准同期并列操作不成功,则切除所有的水电上网线路,然后判断母线电压是否低于预设最低母线电压阈值,如果是,则向线路1的开关发送闭合指令,重合闸操作成功,如果不是,则母线电压过高,从而导致重合闸失败;
如果不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
判断母线频率是高于预设最高频率阈值还是低于预设最低频率阈值:如果母线频率高于预设最高频率阈值,则切除部分水电上网线路,然后返回继续判断母线频率是否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如果母线频率低于预设最低频率阈值,则切除所有的水电上网线路,然后判断母线电压是否低于预设最低母线电压阈值,如果是,则向线路1的开关发送闭合指令,重合闸操作成功,如果不是,则母线电压过高,从而导致重合闸失败。
此外,在上述针对备自投、重合闸这两种方式下的决策过程的说明中,各自的预设电流阈值、预设电压阈值、预设有功功率阈值、预设无功功率阈值、预设最高频率阈值、预设最低频率阈值、预设最低母线电压阈值等的设定可以设定为相同值,也可以设定为是不同值,在此不予多加赘述。
为了实现与上端设备的通信,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得知该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当前的状态,还可以包括有通信单元,通过该通信单元将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相关信息传输给相应单元或设备,以供工作人员进行观察或者据此进行相关的控制等等。
该通信单元具体还可以包括有远程通信子单元、人机通信子单元:
其中,该远程通信子单元,主要是将该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相关信息上传给调度管理中心,这些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有该装置的模拟量信息、状态量信息、动作信息、异常信息等等,具体可例如所检测得到的电压有效值、电压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等,并从调度管理中心接收并更新该装置的相关定值,接收调度管理中心发送过来的通道对时信息等等,这里的相关定值例如上述预设电流阈值、预设电压阈值、预设有功功率阈值、预设无功功率阈值、预设最高频率阈值、预设最低频率阈值、预设最低母线电压阈值等等,该远程通信子单元可以是通过光纤通信、以太网通信、电力载波、RS485等方式与调度管理中心相连接,根据现场需要等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
该人机通信子单元,主要是将该装置的相关信息,例如装置的模拟量信息、状态量信息、动作信息、异常信息等等,具体可例如所检测得到的电压有效值、电压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等,进行显示以给用户进行观察,或者是将这些相关信息传递给显示设备来进行显示,并接收用户设置的相关信息、将该设置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其他的相关单元,这里的设置的相关信息例如可以是定值、时间等等。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测量当前线路的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当所述电流有效值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或者所述有功功率小于预设有功功率阈值、所述无功功率小于预设无功功率阈值时,判断预切换线路上的电压是否大于预设电压阈值;
若是,判断母线频率是否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
若满足,进行所述预切换线路的准同期并列操作,并判断准同期并列操作是否成功,若成功,则备自投操作成功,若不成功,则切除所有的水电上网线路,判断母线电压是否低于预设最低母线电压阈值,若是,向所述预切换线路的开关发送闭合指令;
若不满足,当母线频率高于预设最高频率阈值时,切除部分水电上网线路,然后返回继续判断母线频率是否满足准同期并列需求;当母线频率低于预设最低频率阈值时,切除所有的水电上网线路,判断母线电压是否低于预设最低母线电压阈值,如果是,向所述预切换线路的开关发送闭合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切换线路为所述当前线路的备用线路;
或者
所述预切换线路为所述当前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率包括用硬件过零检测法检测得到的频率、以及用软件检测法检测得到的频率;
或者
所述频率包括经过互做合理性校验之后的用硬件过零检测法检测得到的频率以及用软件检测法检测得到的频率。
4.一种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的电压电流采样单元,测量当前线路频率的频率测量单元,测量并计算当前线路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有功无功单元,根据所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计算当前线路的相位角的相位角计算单元,测量计算母线电压与预切换线路的初相角之差、并根据初相角之差向综合逻辑决策单元发送允许准同期并列标记的自动准同期并列单元,读取数字状态量的数字开入单元,数字开出单元,以及综合逻辑决策单元,所述有功无功单元与所述相位角计算单元相连接,所述电压电流采样单元、频率测量单元、相位角计算单元、自动准同期并列单元、数字开入单元、数字开出单元均与所述综合逻辑决策单元相连接,所述综合逻辑决策单元根据所述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所述当前线路频率、所述相位角、所述允许准同期并列标记、所述数字状态量向所述数字开出单元发送指令,所述数字开出单元根据该指令控制所述预切换线路上的开关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切换线路为所述当前线路的备用线路;
或者
所述预切换线路为所述当前线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综合逻辑决策单元相连接的通信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包括与调度管理中心相连接的远程通信子单元、人机通信子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通信子单元与所述调度管理中心相连接的方式包括:光纤、以太网、电力载波、或者RS485。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字状态量为经过光电隔离或者继电器隔离后的数字状态量。
和/或
所述数字状态量包括开关位置信号、运行方式压板位置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率包括用硬件过零检测法检测得到的频率以及用软件检测法检测得到的频率;
或者
所述频率包括经过互做合理性校验之后的用硬件过零检测法检测得到的频率以及用软件检测法检测得到的频率。
CN2010102111937A 2010-06-25 2010-06-25 适用于小水电丰富地区的智能型进线备自投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20750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11937A CN102075001A (zh) 2010-06-25 2010-06-25 适用于小水电丰富地区的智能型进线备自投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11937A CN102075001A (zh) 2010-06-25 2010-06-25 适用于小水电丰富地区的智能型进线备自投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5001A true CN102075001A (zh) 2011-05-25

Family

ID=44033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11937A Pending CN102075001A (zh) 2010-06-25 2010-06-25 适用于小水电丰富地区的智能型进线备自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7500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5066A (zh) * 2011-08-25 2013-03-06 阿斯科动力科技公司 用于监控电源的功率分析模块
CN105449682A (zh) * 2014-09-26 2016-03-30 贵州电网公司兴义供电局 一种过负荷控制方法及与备用电源自投的配合方法
CN111130144A (zh) * 2019-12-13 2020-05-08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一种考虑偏差和趋势变化的小水电快速并网方法
CN111130143A (zh) * 2019-12-13 2020-05-08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一种直接比较电压采样值的小水电快速同期方法
CN113824136A (zh) * 2021-11-22 2021-12-2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一种微电网并网多层级多目标自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2047Y (zh) * 1999-12-09 2000-10-18 南京中德保护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智能式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CN2676481Y (zh) * 2004-01-17 2005-02-02 王炎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US20080203820A1 (en) * 2007-02-27 2008-08-28 Sma Technologie Ag Backup power system
CN101364746A (zh) * 2008-09-12 2009-02-11 云南电网公司曲靖供电局 变电站进线断路器自适应式备用电源自投方案
CN201805272U (zh) * 2010-06-25 2011-04-20 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 适用于小水电丰富地区的智能型进线备自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2047Y (zh) * 1999-12-09 2000-10-18 南京中德保护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智能式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CN2676481Y (zh) * 2004-01-17 2005-02-02 王炎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US20080203820A1 (en) * 2007-02-27 2008-08-28 Sma Technologie Ag Backup power system
CN101364746A (zh) * 2008-09-12 2009-02-11 云南电网公司曲靖供电局 变电站进线断路器自适应式备用电源自投方案
CN201805272U (zh) * 2010-06-25 2011-04-20 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 适用于小水电丰富地区的智能型进线备自投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阮桂鑫等: "小水电上网系统备自投和重合闸方式的选择", 《广西电力》 *
陈志峰等: "考虑山区小水电的智能型备自投装置的研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5066A (zh) * 2011-08-25 2013-03-06 阿斯科动力科技公司 用于监控电源的功率分析模块
CN102955066B (zh) * 2011-08-25 2015-07-22 阿斯科动力科技公司 用于监控电源的功率分析模块
US9250274B2 (en) 2011-08-25 2016-02-02 Asco Power Technologies, L.P. Power analysis module for monitoring an electrical power source
CN105449682A (zh) * 2014-09-26 2016-03-30 贵州电网公司兴义供电局 一种过负荷控制方法及与备用电源自投的配合方法
CN111130144A (zh) * 2019-12-13 2020-05-08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一种考虑偏差和趋势变化的小水电快速并网方法
CN111130143A (zh) * 2019-12-13 2020-05-08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一种直接比较电压采样值的小水电快速同期方法
CN111130143B (zh) * 2019-12-13 2021-09-21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一种直接比较电压采样值的小水电快速同期方法
CN111130144B (zh) * 2019-12-13 2021-11-19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一种考虑偏差和趋势变化的小水电快速并网方法
CN113824136A (zh) * 2021-11-22 2021-12-2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一种微电网并网多层级多目标自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824136B (zh) * 2021-11-22 2022-02-1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一种微电网并网多层级多目标自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05272U (zh) 适用于小水电丰富地区的智能型进线备自投装置
CN202948040U (zh) 一种具有用电故障监测保护功能的智能电能表
CN201234165Y (zh) 一种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装置
US10998756B2 (en) Microgri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alfunction
CN103354353B (zh) 一种智能配电网全线速动主保护判别系统及方法
CN202103478U (zh) 智能综合配电箱
CN102830255A (zh) 一种具有用电故障监测保护功能的智能电能表
KR101220773B1 (ko) 스마트 그리드 환경에서 에너지 관리기능을 갖는 지능형 분전반
CN201985627U (zh) 一种配电终端以及使用该配电终端的智能电网系统
CN102075001A (zh) 适用于小水电丰富地区的智能型进线备自投方法及装置
CN102769338A (zh) 配电网合环运行控制方法
CA2777122A1 (en) Head-end system for 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network
CN201910672U (zh) 农村智能配电网建设与管理系统
CN101714777A (zh) 一种电力系统广域备用电源自动投切广域控制系统
CN106340951B (zh) 一种分层分布式智能区域备自投系统
CN102315813B (zh) 变压器经济运行智能控制系统
CN103618385B (zh) 一种提高精度的状态估计数据校正系统及方法
CN109617238A (zh) 一种带测试功能的馈线自动化远程终端装置
CN115051333A (zh) 一种智能配网差动保护与自愈系统
US10033194B2 (en) Intelligent electrical power network device
CN201623529U (zh) 一种电力系统广域备用电源自动投切广域控制系统
CN102064524A (zh) 一种电力系统失步快速解列判断方法
CN201247683Y (zh) 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的控制器
CN202127287U (zh) 配电线路自动化远方终端
CN101969234A (zh)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变压器负荷优化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u Guobing

Inventor after: Chen Xinghua

Inventor after: Yang Wenjia

Inventor after: Ren Jianfeng

Inventor after: Yang Yinguo

Inventor after: Chen Xiong

Inventor after: Sun Yujun

Inventor after: Li Xinchao

Inventor before: Yang Wenjia

Inventor before: Chen Xinghua

Inventor before: Wu Guobing

Inventor before: Ren Jianfeng

Inventor before: Yang Yinguo

Inventor before: Chen Xiong

Inventor before: Sun Yujun

Inventor before: Li Xincha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YANG WENJIA CHEN XINGHUA WU GUOBING REN JIANFENG YANG YINGUO CHEN XIONG SUN YUJUN LI XINCHAO TO: WU GUOBING CHEN XINGHUA YANG WENJIA REN JIANFENG YANG YINGUO CHEN XIONG SUN YUJUN LI XINCHAO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794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5794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