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1564A - 一种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1564A
CN102061564A CN 201110009317 CN201110009317A CN102061564A CN 102061564 A CN102061564 A CN 102061564A CN 201110009317 CN201110009317 CN 201110009317 CN 201110009317 A CN201110009317 A CN 201110009317A CN 102061564 A CN102061564 A CN 102061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jack
spring
needles
latch need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093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靖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XIANG GUOFENG SEWING EQUIPMENT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TONGXIANG GUOFENG SEWING EQUIPMENT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XIANG GUOFENG SEWING EQUIPMENT FACTORY filed Critical TONGXIANG GUOFENG SEWING EQUIPMENT FACTORY
Priority to CN 2011100093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15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61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15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目前没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的织针。本发明由舌针和挺针片组成,其特征是:舌针上侧和下侧均为平面结构,后端设有弹簧针挡条,上侧设置有一个嵌接槽,嵌接槽在舌针和弹簧针挡条之间,弹簧针挡条上侧为坡面结构;挺针片前端为阶梯状,前端的下侧设有嵌接凸块,上侧从前向后设有前针踵和后针踵,前针踵和后针踵上分别设有横向结构的前、后针槽,挺针片下侧设有弹簧针和选针器吸合面,选针器吸合面位于挺针片的后部,弹簧针与挺针片相连的一端在前针踵的正下方,另一端向挺针片后端延伸;挺针片通过嵌接凸块嵌在嵌接槽中。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安全性能高。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脑横机织针,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主要用于电脑横机中。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电脑横机织针多为一体式结构,在电脑横机织针的使用过程中,若一根电脑横机织针上的任意一个部位出现了损坏的现象,就需要更换整根电脑横机织针,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导致资源难以得到合理的利用,不利于节能减排。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和使用织针,目前本领域中普遍认为必须将织针上针锺的结构设置的非常牢固,这样才能够便于控制和使用织针,一旦出现撞针现象,织针上的针锺就会损坏底板三角,从而影响底板三角的精度,甚至还会出现机头变形、针板三角断裂等情况,大大降低电脑横机的使用寿命。
目前也有组合式结构的电脑横机织针,如公开日为2009年11月04日,公开号为CN101570914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磁选针的织针组合,该适用于电磁选针的织针组合由挺针片和舌针组成,挺针片基体的后端下侧或前端上侧设有电磁吸合面,在其基体下侧设有嵌接部和弹性杆,挺针片通过其上嵌接部与舌针嵌接组合成一体,其中挺针片的上侧设有一接受编织三角推抵的针踵。该织针的挺针片只有一个针锺,虽然对应的三角机构只需要对这一个针锺进行推抵控制,设计对应控制三角时不再需要考虑对两个针锺分别控制时的对应位置关系,但是,该种织针的适用面较窄,通用性较差,难以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应用,而且当电脑横机在使用该种织针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撞针现象,挺针片上的针锺就会损坏底板三角,从而影响底板三角的精度,甚至还会出现机头变形、针板三角断裂等情况,大大降低电脑横机的使用寿命。
再如,公开日为2010年01月20日,公开号为CN101629355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织针组合,该织针组合由挺针片和舌针组成,挺针片的基体下侧设有弹性杆,且基体下侧的前端设有嵌接部,后端设有电磁吸合面;舌针置于挺针片前端,其针体上设有嵌接槽;挺针片和舌针通过其上嵌接部与嵌接槽的嵌合连接成一体,其中舌针针体上设有用于被编织三角推抵的前针踵,挺针片基体上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被编织三角推抵的针踵。该织针组合将原设置在挺针片上的前、后针踵分别设置在织针和挺针片上,当编织三角对织针上的前针踵作用时,只会使舌针沿针槽上下移动,不能使挺针片转动,后针踵没有因挺针片转动而落入针槽之虞,但是,当电脑横机在使用该种织针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撞针现象,针锺就会损坏底板三角,从而影响底板三角的精度,甚至还会出现机头变形、针板三角断裂等情况,大大降低电脑横机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该类织针组合的安全性能不高,难以提升电脑横机的整体性能。
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安全性能高,能够合理利用资源且能够有效提升电脑横机整体性能的织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安全性能高,能够合理利用资源且能够有效提升电脑横机整体性能的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由舌针和挺针片组成,所述舌针的前端设置有针钩,其特点在于:所述舌针的上侧和下侧均为平面结构,该舌针的后端设置有弹簧针挡条,所述弹簧针挡条的上侧为坡面结构,所述舌针的上侧设置有一个嵌接槽,该嵌接槽位于舌针和弹簧针挡条之间;所述挺针片的前端为一阶梯状结构,该挺针片前端的下侧设置有与嵌接槽相匹配的嵌接凸块,所述挺针片的上侧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针踵和后针踵,该前针踵和后针踵上分别设置有前针槽和后针槽,所述前针槽和后针槽均为横向结构,所述挺针片的下侧设置有弹簧针和选针器吸合面,所述选针器吸合面位于挺针片的后部,所述弹簧针与挺针片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前针踵的正下方,该弹簧针的另一端向挺针片的后端延伸;所述挺针片通过嵌接凸块嵌接在舌针的嵌接槽中,所述弹簧针挡条与弹簧针相配合。
本发明所述前针踵的两侧均设置有前针槽。
本发明所述后针踵的两侧均设置有后针槽。
本发明所述前针槽和后针槽的槽深均在0.02-0.08mm之间。
本发明所述弹簧针挡条的下侧与舌针的下侧相齐平。
本发明所述前针踵和后针踵的高度均在1-4mm之间。
本发明所述选针器吸合面为斜面结构。
本发明所述前针踵为矩形结构,所述后针踵为倒直角梯形结构。
本发明所述弹簧针的另一端位于后针踵的正下方。
本发明所述舌针的前部设置有一个通孔,该通孔靠近舌针的下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由舌针和挺针片组成,在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的使用过程中,当舌针或者挺针片损坏时,只需更换舌针或者挺针片即可,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挺针片通过嵌接凸块嵌接在舌针的嵌接槽中,使得挺针片与舌针之间的连接更可靠,提高了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整体性能。弹簧针挡条位于弹簧针的正下方,弹簧针挡条与弹簧针相配合,能够有效保护弹簧针。
本发明的前针踵和后针踵上分别设置有前针槽和后针槽,该前针槽和后针槽均为横向结构,当电脑横机在使用本发明中的织针时,一旦出现撞针现象,挺针片上的前针踵和后针踵会分别沿前针槽和后针槽断裂,从而有效保护了电脑横机上的底板三角,有利于确保底板三角的精度,能够有效防止出现机头变形、针板三角断裂等情况,能有效保护针板槽及底板三角的损毁,大大延长了电脑横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中的弹簧针与挺针片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前针踵的正下方,该弹簧针的另一端向挺针片的后端延伸,从而大大减小了织针与电脑横机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织针与电脑横机之间的机械磨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大大减小了电脑横机对织针所需的控制力,有利于电脑横机更加方便、灵活的控制织针,提升了电脑横机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延长电脑横机的使用寿命,能够有效提升电脑横机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舌针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挺针片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由舌针1和挺针片2组成,其中,舌针1的上侧和下侧均为平面结构,该舌针1的前端设置有针钩11,在舌针1的后端设置有弹簧针挡条12,弹簧针挡条12的上侧为坡面结构,该坡面结构中的斜坡高度沿舌针1后端的方向逐渐降低,弹簧针挡条12的下侧与舌针1的下侧相齐平。本实施例中舌针1的上侧设置有一个嵌接槽13,该嵌接槽13位于舌针1和弹簧针挡条12之间。本实施例中舌针1的前部设置有一个通孔34,该通孔34靠近舌针1的下侧。
本实施例中挺针片2的前端为一阶梯状结构,该挺针片2前端的下侧设置有一个嵌接凸块24,该嵌接凸块24的形状和大小均与舌针1上的嵌接槽13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挺针片2的上侧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针踵21和后针踵22,前针踵21和后针踵22的高度均为3mm,本发明中的前针踵21和后针踵22的高度通常在1-4mm之间。本实施例中的前针踵21为矩形结构,后针踵22为倒直角梯形结构。
本实施例在前针踵21的两侧均设置有前针槽31,在后针踵22的两侧均设置有后针槽32,该前针槽31和后针槽32均为横向结构,即前针槽31和后针槽32分别横向分布在前针踵21和后针踵22上,也就是说前针槽31和后针槽32的分布方向与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在工作时的运动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中前针槽31和后针槽32的槽深为0.04mm,本发明中前针槽31和后针槽32的槽深通常在0.02-0.08mm之间,前针槽31和后针槽32的槽深优选在0.03-0.05mm之间。本实施例中的前针槽31为水平状结构,本发明中的前针槽31只要是横向结构的都是可以的,横向结构通常情况下是指前针槽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30°之内都是可以的。本实施例中的后针槽32为水平状结构,本发明中的后针槽32只要是横向结构的都是可以的,横向结构通常情况下是指后针槽3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30°之内都是可以的。
本实施例中挺针片2的下侧设置有选针器吸合面33,选针器吸合面33位于挺针片2的后部,该选针器吸合面33为斜面结构,选针器吸合面33与挺针片2上侧之间的距离在沿挺针片2后端的方向上逐渐降低。本实施例中挺针片2的下侧设置有弹簧针23,该弹簧针23与挺针片2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前针踵31的正下方,弹簧针23的另一端向挺针片2的后端延伸,该弹簧针23的另一端位于后针踵22的正下方。从而大大减小了织针与电脑横机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织针与电脑横机之间的机械磨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大大减小了电脑横机对织针所需的控制力,有利于电脑横机更加方便、灵活的控制织针,提升了电脑横机的整体性能。
本实施例中的挺针片2通过嵌接凸块24嵌接在舌针1的嵌接槽13中,弹簧针挡条12与弹簧针23相配合,能够有效保护弹簧针。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挺针片2是通过嵌接凸块24嵌接在舌针1的嵌接槽13中的,使得挺针片2与舌针1之间的连接更可靠,提高了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整体性能。
本实施例中的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由舌针1和挺针片2组成,在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的使用过程中,当舌针1或者挺针片2损坏时,只需更换舌针1或者挺针片2即可,然后将新的舌针1或者挺针片2安装上去,也就是说无需更换整根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前针踵21和后针踵22上分别设置有前针槽31和后针槽32,该前针槽31和后针槽32均为横向结构,当电脑横机在使用本发明中的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时,一旦出现撞针现象,挺针片2上的前针踵21和后针踵22会分别沿前针槽31和后针槽32断裂,从而有效保护了电脑横机上的底板三角,有利于确保底板三角的精度,能够有效防止出现机头变形、针板三角断裂等情况,能有效保护针板槽及底板三角的损毁,大大延长了电脑横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中前针槽31与前针踵21顶部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只要前针踵21与三角板撞击之后,前针踵21能够沿前针槽31断裂即可,前针槽31在前针踵21上的位置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为公知常识;同理,本发明中后针槽32与后针踵22顶部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性能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延长电脑横机的使用寿命,能够有效提升电脑横机的整体性能。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由舌针和挺针片组成,所述舌针的前端设置有针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针的上侧和下侧均为平面结构,该舌针的后端设置有弹簧针挡条,所述弹簧针挡条的上侧为坡面结构,所述舌针的上侧设置有一个嵌接槽,该嵌接槽位于舌针和弹簧针挡条之间;所述挺针片的前端为一阶梯状结构,该挺针片前端的下侧设置有与嵌接槽相匹配的嵌接凸块,所述挺针片的上侧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针踵和后针踵,该前针踵和后针踵上分别设置有前针槽和后针槽,所述前针槽和后针槽均为横向结构,所述挺针片的下侧设置有弹簧针和选针器吸合面,所述选针器吸合面位于挺针片的后部,所述弹簧针与挺针片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前针踵的正下方,该弹簧针的另一端向挺针片的后端延伸;所述挺针片通过嵌接凸块嵌接在舌针的嵌接槽中,所述弹簧针挡条与弹簧针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针踵的两侧均设置有前针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针踵的两侧均设置有后针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针槽和后针槽的槽深均在0.02-0.08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针挡条的下侧与舌针的下侧相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针踵和后针踵的高度均在1-4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针器吸合面为斜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针踵为矩形结构,所述后针踵为倒直角梯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针的另一端位于后针踵的正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针的前部设置有一个通孔,该通孔靠近舌针的下侧。
CN 201110009317 2011-01-17 2011-01-17 一种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 Pending CN1020615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09317 CN102061564A (zh) 2011-01-17 2011-01-17 一种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09317 CN102061564A (zh) 2011-01-17 2011-01-17 一种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1564A true CN102061564A (zh) 2011-05-18

Family

ID=43997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09317 Pending CN102061564A (zh) 2011-01-17 2011-01-17 一种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615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0861A (zh) * 2011-12-20 2012-07-11 常州思成凯业精密制针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挺针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59989A (en) * 1962-04-17 1964-12-08 Philip Morris Thin butt needle for knitting machines
US3748875A (en) * 1970-05-20 1973-07-31 Vyzk Ustav Pletarsky Working element of a knitt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butt
JPS62191888U (zh) * 1986-05-21 1987-12-05
CN1508313A (zh) * 2002-11-26 2004-06-30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针组
CN101314887A (zh) * 2008-07-16 2008-12-03 冯加林 一种适用于电磁选针的织针组合
CN101476202A (zh) * 2009-01-21 2009-07-08 冯加林 一种三角编织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59989A (en) * 1962-04-17 1964-12-08 Philip Morris Thin butt needle for knitting machines
US3748875A (en) * 1970-05-20 1973-07-31 Vyzk Ustav Pletarsky Working element of a knitt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butt
JPS62191888U (zh) * 1986-05-21 1987-12-05
CN1508313A (zh) * 2002-11-26 2004-06-30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针组
CN101314887A (zh) * 2008-07-16 2008-12-03 冯加林 一种适用于电磁选针的织针组合
CN101476202A (zh) * 2009-01-21 2009-07-08 冯加林 一种三角编织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0861A (zh) * 2011-12-20 2012-07-11 常州思成凯业精密制针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挺针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1564A (zh) 一种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
CN201933279U (zh) 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
CN205241015U (zh) 一种防脱型电梯用挂板
CN102061563B (zh) 一种双段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
CN201933280U (zh) 三段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
CN201933278U (zh) 双段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
CN102061565B (zh) 一种三段组合式电脑横机织针
CN203856177U (zh) 地板枪
CN203091573U (zh) 一种弹性定位装置
CN202369772U (zh) 一种改进的舌针
CN204237971U (zh) 一种织针组
CN211872216U (zh) 一种清针三角
CN201990821U (zh)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针板插片
CN201362783Y (zh) 一种可调换的经编机导纱针
CN201485611U (zh) 52英寸电脑起底针织横机的沉降片控制机构
CN207812007U (zh) 一种导针三角与起针三角合并装置
CN203853439U (zh) 模架垫板
CN204538541U (zh) 开关电器的带锁定装置拉板的抽屉座
CN202572735U (zh) 用于模具的斜顶顶出机构
CN202626503U (zh) 一种电脑横机压针腿的连接结构
CN206091161U (zh) 多向安装板材
CN202492679U (zh) 横机的起针三角
CN206219904U (zh) 一种铁路扣件用垫片
CN204608329U (zh) 一种经编机用针
CN202499968U (zh) 针织横机的中间排针三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