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6205B - 系统消息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系统消息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6205B
CN102056205B CN200910209641.7A CN200910209641A CN102056205B CN 102056205 B CN102056205 B CN 102056205B CN 200910209641 A CN200910209641 A CN 200910209641A CN 102056205 B CN102056205 B CN 102056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adjacent area
point sets
frequency point
preliminary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96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6205A (zh
Inventor
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2096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620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5350 priority patent/WO201105063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056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6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6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62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在上述方法中,在对初始邻区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之前,将初始邻区频点集合作为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执行以下步骤:判断步骤,检测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是否会引起编码异常,如果是,则执行删除步骤;否则,执行编码步骤;删除步骤,删除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中一个频点,以获得更新邻区频点集合,并将更新邻区频点集合作为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执行判断步骤;编码步骤,对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根据本发明,提高了系统消息编码异常的处理能力,降低了用户终端切换失败事件发生的概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系统消息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信系统中,除了由于邻区配置不当而使得用户终端搜索不到邻区,还有可能因为可切换的邻区列表没有下发给用户终端,从而导致用户终端切换失败的现象发生。
上述可切换的邻区列表没有下发给用户终端的现象主要是由系统消息编码异常引起的,以下部分以GSM通信系统为例对系统消息编码异常现象进行说明:在3GPP TS 44.008协议中规定,频点的编码与频差、频点个数直接相关。在特定频段的频点组合中,常常会出现因频段原因导致的频差过大且频点个数多的情况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频点个数超过了协议中编码所允许的与特定频差相关的频点编码的容量,从而导致系统消息编码失败,不能正常下发,最终导致用户终端因为不能找到邻区而切换失败。
在传统的通信系统中,邻区配置通常是通过手工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以上问题还可以通过人工避免(比如,发现问题后由人工主动对邻区进行删减)或者采用更加智能的方法,在配置服务器界面处理中,在配置频点时,进行自动判断和提示,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但是,在具有自动邻区配置功能的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简称为BSC)中,由于自动邻区配置使用的是基站给定特定频段和频点范围后自动扫频提供的频点,BSC自动进行频点和邻区规划,人工不参与邻区的具体配置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导致编码异常的频点组合。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缺少对将要进行系统消息编码的邻区频点是否会出现编码异常进行判断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对将要进行系统消息编码的邻区频点是否会出现编码异常进行判断,而导致系统消息编码失败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方法包括:在对初始邻区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之前,将初始邻区频点集合作为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执行以下步骤:
判断步骤,检测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是否会引起编码异常,如果是,则执行删除步骤;否则,执行编码步骤;
删除步骤,删除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中一个频点,以获得更新邻区频点集合,并将更新邻区频点集合作为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执行判断步骤;
编码步骤,对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存储模块、编码异常检测模块、频点删除模块以及系统消息编码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将要进行系统消息编码的邻区频点集合;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接收模块接收到的邻区频点集合;编码异常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是否会引起编码异常,如果是,则触发频点删除模块,否则,触发系统消息编码模块;频点删除模块,用于删除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中一个频点,并在删除后触发编码异常检测模块;系统消息编码模块,用于对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
通过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改进的系统消息编码处理的技术方案,在该方案中,在对初始邻区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之前,首先对该邻区频点集合做编码异常检测,当检测到该邻区频点集合会出现编码异常时,删除该邻区频点集合的一个频点,然后对删除频点后的邻区频点集合再次进行编码异常检测。依此类推,直至最终获得可正常编码的邻区频点集合。并使用该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通过本发明的上述至少一个方案,解决了由于系统消息编码异常而导致用户终端切换失败的问题,进而降低了用户终端切换失败的概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频点排序的详细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排序规则一的排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排序规则二的排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排序规则三的排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对系统消息编码异常问题处理不当,会导致可切换的邻区列表没有下发给用户终端,或是因为邻区配置不当而使得用户终端搜索不到邻区,最终导致用户终端切换失败。针对该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方案,该方案在对初始邻区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之前,将初始邻区频点集合进行预处理,首先检测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是否会引起编码异常,如果否,对初始邻区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如果是,则删除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中的一个频点,于是产生了一个新的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然后以此新的邻区频点集合为输入,再重新进行上述的检测处理过程,直至最终产生了一个不会引起编码异常的邻区频点集合,对该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在对初始邻区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之前,首先将初始邻区频点集合作为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然后执行以下步骤(步骤101-步骤103):
步骤101,检测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是否会引起编码异常,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2;否则,执行步骤103;
步骤102,删除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中一个频点,以获得更新邻区频点集合,并将更新邻区频点集合作为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重新执行步骤101;
步骤103,对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
以下进一步描述上述步骤101、步骤102的细节。
(一)步骤101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判断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是否会引起编码异常:
步骤1、根据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提供的频点信息,获取频点个数,并计算出频差,其中,频差为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最大频点值与最小频点值之差;
步骤2、将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频点个数与根据相应频差在系统消息编码规则中所对应的可以处理的频点个数进行比较,如果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个数小于或等于系统消息编码规则中频差所对应的频点个数,则认为该邻区频点集合编码正常,否则,则认为该频点集合编码异常。
在确定预处理频点集合会引起编码异常后,需要对预处理频点集合进行排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排序规则,针对每种排序方式,选择删除的节点。
规则一
采用重要优先级排序规则对预处理频点集合进行排序,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对预处理频点集合进行排序:
步骤1、通过比对与频点相关联的小区标识(Cell Identity)对应的小区的重要性级别,将上述邻区频点集合的频点按照重要级别划分为重要性不同的频点子集合;
步骤2、对步骤1中得到的频点子集合进行排序,获得频点队列。
规则二
采用容量优先级排序规则对预处理频点集合进行排序,该规则中提到的容量,是指可编码的频点个数,也就是频点容量。因为在邻区频点集合中,每个频点的存在与否都可能导致整个集合的整体频差变化,于是就可能容纳不同个数的频点,因此,容量优先级排序规则的目的是找出导致邻区频点集合频差大的频点(频差大,可容纳的频点就少),根据对频差和频点容量的影响力进行排序,采用这个规则的目的是删除那些影响频点容量的频点、尽量保证最大多数的频点下发,从而更加提高切换成功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以下步骤对初始频点集合进行排序:
步骤1、确定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其中,频差容量为该频点与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其他频点的频率差值之和;
步骤2、根据每个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对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获得频点队列;
规则三
结合重要优先级排序规则以及容量优先级排序规则对预处理频点集合进行排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以下步骤对预处理频点集合进行排序:
步骤1、根据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对应的小区的重要性,确定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重要性级别;
步骤2、确定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其中,上述频差容量为该频点与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其他频点的频率差值之和;
步骤3、根据频点重要性级别,对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获得第一频点队列,其中,第一频点队列按照频点重要性级别划分为多个区间;
步骤4、对于第一频点队列中在多个区间中的每个区间内,根据该区间的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对每个区间内的频点进行排序,以获得第二频点队列。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在判断出初始邻区频点集合会引起编码异常时,按照上述规则对初始邻区频点集合进行排序,在后续的循环处理中,由于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中的频点已按照上述规则进行排序,因此,在判断出该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会引起编码异常时,不需要再次对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中的频点进行排序,因此,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只需要对初始邻区频点集合中的频点进行排序,对于除初始邻区频点集合外的其它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可以不再进行排序。
(二)步骤102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步骤是对步骤101得到编码异常的邻区频点集合进行删除操作,具体可以删除邻区频点集合中的任一频点,也可以根据初始邻区频点集合采用的排序规则选择删除某一频点。
优选地,针对上述三种初始频点集合排序规则,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选择删除的频点:
(一)、如果初始频点集合按照上述规则一进行排序,则删除频点队列中重要性级别最低的一个频点。
(二)如果初始频点集合按照上述规则二进行排序、则删除频点队列中频差容量的级别最低的一个频点。
(三)如果初始频点集合按照上述规则三进行排序,则删除第二频点队列中重要性级别最低的区间内频差容量级别最低的一个频点。
按照上述方法,BSC最终确定了不会影响系统消息编码的邻区频点集合,并根据该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发送给终端。并且,BSC还需要保存该邻区频点集合,以将该邻区频点集合应用在其它需要使用邻区频点集合的方面,以保证系统使用的一致性,例如,用于核实终端上报的终端搜索到邻区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终端接收到系统消息并根据系统消息进行小区搜索后,向BSC汇报测量报告,测量报告中携带终端根据系统消息邻区内容搜索到的邻小区信息,BSC根据保存的用于系统编码的邻区频点集合,对测量报告进行判断,判断测量报告中的小区信息是否与上述邻区频点集合的小区信息是否一致,以确保终端搜索到正确的邻区。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对如何判断邻区频点集合中各个频点的重要级别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中,在系统消息编码的异常检测的处理过程中,对于初始邻区频点集合中的频点重要级别的判断,主要是借助全球小区标识码(Cell Global Identity,简称为CGI)来实现,具体判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提取出初始邻区频点集合中所有频点对应的小区标识码,即CGI码;2)根据预先设置的系统消息编码规则判断CGI码的重要性;3)根据频点对应的CGI码重要性确定频点的重要性级别。
CGI码的重要性判别标准具体如下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CGI码一般是由8位二进制码表示,如表1所示,另外,CGI码的重要性是由高4位码或是由低4位码来确定,判断规则是预先设定好的判断规则:
表1
  高4位码   低4位码
  1010   0000
  1101   0000
  1001   1000
  1000   1111
  1101   1010
如表1所述,每一行为一个CGI码。如果预先指定CGI码重要性级别由低4位决定,且如果预先设定的编码规则规定1111、1010、1000、0000重要级别依次降低,则可以确定与第4行CGI码对应的频点重要性最高,其后依此类推,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与第一行CGI码、第二行CGI码对应的频点的重要级别相同。
然后可以根据重要级别的排序结果,删除邻区频点集合中重要级别最低的频点。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对如何判断频点的容量优先级进行说明。
具体地,容量优先级是指,当邻区频点集合中,某个频点和其他所有频点的频差之和(即本频点值减其他频点的差值)比较大时,依据协议GSM0408,会导致整体可编码的个数减少。
依据上述的容量优先级理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据上述的容量优先级排序规则,对于初始邻区频点集合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出所有单个频点与其他所有频点的频差之和;
步骤2、比较步骤1中得到的频点与其他所有频点的频差之和,并依据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有频点进行排序。
具体地,上述序列中排在最后的频点的容量优先级最低。
然后可以根据排序结果,删除邻区频点集合中频差容量级别最低的频点,在本实施例中,即为排在队尾的频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上述步骤2中频点的排序还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在这种情况下,排在队首的频点的容量优先级最差,在这种情况下,最后删除的为排在队首的频点。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结合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所述的频点重要级别和容量优先级判断方法,图2是本实施例中对频点排序的详细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对初始邻区频点集合中频点排序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对待下发的邻区频点集经过重要优先级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后,将分为重要性1子集合,重要性2子集合、重要性3子集合、......、重要性n的不同子集合。其中,重要性可从1到n递减,也可以是从1到n递增。在本实施例中,以1到n递减为例,并且,每个子集合内部因重要性相同,无优先级关系。
步骤202、对于每个子集合,都分别采用频差容量优先级排序规则进行排序。通过上述的排序处理,每个子集合内部因频差容量的关系,产生了优先级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优先级最低排在最后为例。
步骤203、最后输出综合排序结果,在本实施例中,是以重要性为大的排序,以频差容量情况为小的排序进行排序。
然后可以根据综合排序的结果,删除排序后的邻区频点集合中的最后一个频点(即优先级最低的且其频差容量的级别最低的一个频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装置。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上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35、存储模块34、编码异常检测模块30、频点删除模块31和系统消息编码模块32,其中,接收模块35,用于接收将要进行系统消息编码的初始邻区频点集合;存储模块34,用于存储接收模块35接收到的初始邻区频点集合;编码异常检测模块30,用于检测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是否会引起编码异常,如果是,则触发频点删除模块31,否则,触发系统消息编码模块32;频点删除模块31,用于删除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中一个频点,并在删除后触发编码异常检测模块30;系统消息编码模块32,用于对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
优选地,如图3所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排序模块33,在编码异常检测模块30检测到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会引起编码异常时,在触发频点删除模块31之前,用于对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
优选地,如果选择上述规则一对邻区频点集合进行排序,则,如图4所示,上述排序模块33可以包括以下子模块:重要性级别确定子模块330、重要性排序子模块331,其中,重要性级别确定子模块330,用于根据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对应的小区的重要性,确定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重要性级别;重要性排序子模块331,用于根据频点重要性级别,对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
并且,上述频点删除模块31根据以下原则选择删除的频点:删除上述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中频差容量的级别最低的一个频点。
优选地,如果选择上述规则二对初始邻区频点集合进行排序,则,如图5所示,上述排序模块33可以由以下子模块构成:频差容量级别确定子模块332、频差容量级别排序子模块333,其中,频差容量级别确定子模块332,用于确定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其中,上述频差容量为该频点与邻区频点集合的其他频点的频率差值之和;频差容量级别排序子模块333,用于根据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对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
并且,上述频点删除模块31根据以下原则选择删除的频点:删除上述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中的频差容量的级别最低的一个频点。
优选地,如果选择上述规则二对邻区频点集合进行排序,则如图6所示,上述排序模块33还可以由以下子模块组成:重要性级别确定子模块334、频差容量级别确定子模块335、重要性排序子模块336、频差容量级别排序子模块337,其中,重要性级别确定子模块334,用于根据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中每个频点对应的小区的重要性,确定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重要性级别;频差容量级别确定子模块335,用于确定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其中,频差容量为该频点与邻区频点集合的其他频点的频率差值之和;重要性排序子模块336,根据频点重要性级别,对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获得第一频点排序结果,其中,第一频点排序结果按照频点重要性级别划分为多个区间;频差容量级别排序子模块337,用于根据每个区间的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对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区间内的频点进行排序。
并且,上述频点删除模块31根据以下原则选择删除的频点:删除上述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中重要性级别最低的区间内频差容量级别最低的一个频点。
优选地,上述排序模块33可以只对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初始邻区频点集合进行排序,在频点删除模块31删除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一个频点后,由于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还是按顺序排列的,因此,排序模块33可以不再对存储模块34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进行排序。
本发明实施例虽然以GSM系统为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也可适用于各种协议中系统消息的应用,具体实现过程与GSM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消息编码处理方案,在对系统消息编码之前,首先要检测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是否会引起系统消息编码异常,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删除引起异常的频点处理,从而减少了用户终端切换失败的几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应该能够联想到,使用其它移动通信系统,比如PHS(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手持电话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或一些3G移动通信系统等,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如这里所描述的,术语“存储介质”可以表示用于存储数据的一种或多种装置,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RAM、磁心存储器、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存装置和/或用于存储信息的其他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或固定存储装置、光存储装置、无线通道或能够存储、容纳、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他介质。
另外,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硬件描述语言或其组合来实现实施例。当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码来实现时,可以在诸如存储介质的机器可读介质中存储用于执行必要任务的程序代码或码段。(多个)处理器可以执行必要任务。码段可以表示进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行程序、子例行程序、模块、对象、软件包、类、或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语言的任意组合。通过传输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或存储内容来将码段耦合到另一码段或硬件电路。信息、自变量、参数、数据等可以经由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的任意合适方式来传递、传输、或传送。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对初始邻区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之前,将初始邻区频点集合作为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执行以下步骤:
判断步骤,检测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是否会引起编码异常,如果是,则执行删除步骤;否则,执行编码步骤;
所述删除步骤,删除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中一个频点,以获得更新邻区频点集合,并将所述更新邻区频点集合作为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执行所述判断步骤;
所述编码步骤,对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是否会引起编码异常包括:
根据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频差、频点个数以及系统消息编码规则,检测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是否会引起编码异常,其中,所述频差为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最大频点值与最小频点值之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下情况下确定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会引起编码异常:
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频点个数超过所述系统消息编码规则中限定的所述频差对应的频点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会引起编码异常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获得频点队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包括:
根据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对应的小区的重要性,确定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重要性级别;
根据频点重要性级别,对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获得频点队列;
则删除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中一个频点包括:删除所述频点队列中重要性级别最低的一个频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包括:
确定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其中,所述频差容量为该频点与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其他频点的频率差值之和;
根据所述每个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对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获得频点队列;
则删除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中一个频点包括:删除所述频点队列中频差容量的级别最低的一个频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包括:
根据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对应的小区的重要性,确定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重要性级别;
确定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其中,所述频差容量为该频点与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其他频点的频率差值之和;
根据频点重要性级别,对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获得第一频点队列,其中,所述第一频点队列按照频点重要性级别划分为多个区间;
对于所述第一频点队列中多个区间,在所述多个区间中的每个区间内,根据每个所述区间的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对每个区间内的频点进行排序,以获得第二频点队列;
则删除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中一个频点包括:删除所述第二频点队列中重要性级别最低的区间内频差容量级别最低的一个频点。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对应的小区的重要性,确定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重要性级别,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系统消息编码规则,判断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对应的小区标识CGI码的重要性;
根据每个频点对应的CGI码的重要性,确定所述预处理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重要性级别。
9.一种系统消息编码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将要进行系统消息编码的邻区频点集合;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邻区频点集合;
编码异常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是否会引起编码异常,如果是,则触发频点删除模块,否则,触发系统消息编码模块;
所述频点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中一个频点,并在删除后触发所述编码异常检测模块;
所述系统消息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进行系统消息编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排序模块,用于在所述编码异常检测模块检测到初始邻区频点集合会引起编码异常时,在触发所述频点删除模块之前,对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序模块包括:
重要性级别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对应的小区的重要性,确定所述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重要性级别;
重要性排序子模块,根据频点重要性级别,对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
则所述频点删除模块根据以下原则选择删除的频点:
删除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中频差容量的级别最低的一个频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点删除模块还包括:
所述排序模块包括:
频差容量级别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其中,所述频差容量为该频点与所述邻区频点集合的其他频点的频率差值之和;
频差容量级别排序子模块,用于根据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对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
则所述频点删除模块根据以下原则选择删除的频点:
删除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中频差容量的级别最低的一个频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点删除模块还包括:
所述排序模块包括:
重要性级别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中每个频点对应的小区的重要性,确定所述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重要性级别;
频差容量级别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邻区频点集合的每个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其中,所述频差容量为该频点与所述邻区频点集合的其他频点的频率差值之和;
重要性排序子模块,根据频点重要性级别,对所述邻区频点集合的所有频点进行.排序,获得频点排序结果,其中,所述频点排序结果按照频点重要性级别划分为多个区间;
频差容量级别排序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区间内的频点的频差容量的级别,对每个区间内的频点进行;
则所述频点删除模块根据以下原则选择删除的频点:
删除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邻区频点集合中重要性级别最低的区间内频差容量级别最低的一个频点。
CN200910209641.7A 2009-11-02 2009-11-02 系统消息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62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9641.7A CN102056205B (zh) 2009-11-02 2009-11-02 系统消息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0/075350 WO2011050634A1 (zh) 2009-11-02 2010-07-21 系统消息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9641.7A CN102056205B (zh) 2009-11-02 2009-11-02 系统消息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6205A CN102056205A (zh) 2011-05-11
CN102056205B true CN102056205B (zh) 2014-04-09

Family

ID=43921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964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6205B (zh) 2009-11-02 2009-11-02 系统消息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56205B (zh)
WO (1) WO2011050634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6086A (zh) * 2002-09-26 2004-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编码方法
WO2004056028A1 (en) * 2002-12-18 2004-07-0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aptive encoding of digital multimedia information
CN1753405A (zh) * 2004-09-24 2006-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消息的编解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6086A (zh) * 2002-09-26 2004-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编码方法
WO2004056028A1 (en) * 2002-12-18 2004-07-0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aptive encoding of digital multimedia information
CN1753405A (zh) * 2004-09-24 2006-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消息的编解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50634A1 (zh) 2011-05-05
CN102056205A (zh) 201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64727B2 (en)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control apparatus
US6501951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nnel reselection
US10064122B2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thereof
CN101873637B (zh) 优先负载平衡的移动通讯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8141817B (zh) 在多无线接入技术(rat)环境下进行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搜索
CN105611583A (zh) 一种缩短多模用户终端搜网选网时延的方法
CN108141801A (zh) 小区重选方法、频点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US10616928B2 (en) Intelligent auto-join of wireless networks
CN108271225B (zh) 一种网络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5704734A (zh) 一种指定类型小区的检测方法、装置和通信终端
CN110913459B (zh) 一种优化多模多频段用户终端选网过程的方法
CN105792301B (zh) 一种切换网络的终端、方法及系统
CN107426731A (zh) 伪基站小区的识别方法与装置
CN113329477A (zh) 小区驻留方法及装置、调制解调器、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N110708732A (zh) 动态自适应网络切换的方法和终端
CN114828125A (zh) 一种语音业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74947B (zh) 测量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EP2719226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f-tuning network search algorithms
CN113692001A (zh) 一种小区驻留选择方法及系统
US20180160364A1 (en) Access point availability prediction
WO2016114971A1 (en) Improving throughput and multi-sim call performance through efficient reuse of cached overhead information
CN107548121B (zh) 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56205B (zh) 系统消息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47655B (zh) 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071590A (zh) 用于共享网络的小区重选方法、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71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