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5720A - 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5720A
CN102055720A CN2009101744130A CN200910174413A CN102055720A CN 102055720 A CN102055720 A CN 102055720A CN 2009101744130 A CN2009101744130 A CN 2009101744130A CN 200910174413 A CN200910174413 A CN 200910174413A CN 102055720 A CN102055720 A CN 102055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qinq
link
available link
logic interf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44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5720B (zh
Inventor
翟健
郁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744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57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55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5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包括:配置多个QinQ接口和一个逻辑接口,并将多个QinQ接口加入逻辑接口;逻辑接口根据预定的规则对报文进行流分类,选择多个QinQ接口对应的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可用链路发送报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装置。本发明实现了动态地分配流量,能够提高网络的使用效率,保证对用户的服务质量,实现了基于QinQ的负载分担、故障检测、多条链路的QoS等功能。

Description

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QinQ是对基于IEEE 802.1q封装的隧道协议的形象称呼,QinQ(即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堆叠)是现实网络中常用的二层隧道协议,主要特点是利用报文的双层vlan tag(标签),使用外层tag+目的mac进行QinQ链路中的二层转发,利用内层tag来选择网络侧的出端口。现有技术的QinQ的网络示意图如图1所示。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当有多条链路时,QinQ不能实现负载分担功能,结果会造成在实际应用中:
①有的链路过于繁忙导致丢包,有的链路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②当某条链路发生故障断掉时,不能及时应用其它链路来转移业务;
从而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不便,并对网络的带宽造成了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QinQ技术存在的当有多条链路时,不能实现负载分担功能,从而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不便,并对网络的带宽造成了浪费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包括:配置多个QinQ接口和一个逻辑接口,并将多个QinQ接口加入逻辑接口;逻辑接口根据预定的规则对报文进行流分类,选择多个QinQ接口对应的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可用链路发送报文。
优选地,预定的规则包括: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对报文进行流分类;或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对报文进行流分类;或根据报文的IP优先级对报文进行流分类;
配置多个QinQ接口和一个逻辑接口包括:配置多个QinQ接口中的每个QinQ接口的限速速率和发送队列的长度。
优选地,逻辑接口根据预定的规则对报文进行流分类,选择多个QinQ接口对应的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可用链路发送报文包括:逻辑接口根据报文获得索引值M,选择多条QinQ链路中的第n条可用链路对报文进行流分类,其中n=M%N,%表示求余运算,N表示可用链路的总数量;判断第n条可用链路当前的发送速率是否超出配置的限速速率;若未超出,则通过第n条可用链路发送报文。
优选地,在上述的方法中,还包括:若超出,则将报文放入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根据配置的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长度,判断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是否已满;若是,则将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队首的报文交由逻辑接口重新选择一条可用链路发送。
优选地,将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队首的报文交由逻辑接口重新选择一条可用链路发送包括:将取出的队首的报文作为紧急报文交由逻辑接口;逻辑接口接收到作为紧急报文的队首的报文后,从多条QinQ链路中选择一条发送队列为空的可用链路发送队首的报文;若多条QinQ链路中的所有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均不为空,则丢弃队首的报文。
优选地,在逻辑接口根据预定的规则对报文进行流分类,选择多个QinQ接口对应的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可用链路发送报文之前还包括:配置多个维护边界点,并将维护边界点与QinQ接口进行一一对应地绑定;配置多个维护边界点将多条QinQ链路中发生异常的链路上报给逻辑接口。
优选地,当多个维护边界点中的一个维护边界点检测到与其绑定的QinQ链路不可用时,维护边界点将QinQ链路不可用的消息上报给逻辑接口;当多个维护边界点中的一个维护边界点检测到与其绑定的QinQ链路恢复可用时,维护边界点将QinQ链路恢复可用的消息上报给逻辑接口。
优选地,在上述的方法中,还包括: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链路接收到带外层标签的报文时,检查报文的外层标签是否正确;若是,则去掉报文的外层标签,并将报文交由逻辑接口根据报文的内层标签选择用户侧的接口发送报文;若否,则丢弃报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装置,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多个QinQ接口和一个逻辑接口,并将多个QinQ接口加入逻辑接口;发送模块,用于逻辑接口根据预定的规则对报文进行流分类,选择多个QinQ接口对应的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可用链路发送报文。
优选地,配置模块还用于配置多个QinQ接口中的每个QinQ接口的限速速率和发送队列的长度;
发送模块包括:流分类单元,用于逻辑接口根据报文获得索引值M,选择多条QinQ链路中的第n条可用链路对报文进行流分类,其中n=M%N,%表示求余运算,N表示可用链路的总数量;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n条可用链路当前的发送速率是否超出配置的限速速率;
执行单元,用于当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第n条可用链路当前的发送速率未超出配置的限速速率时,通过第n条可用链路发送报文。
优选地,执行单元还用于当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第n条可用链路当前的发送速率超出配置的限速速率时,将报文放入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还用于当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已满时,将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队首的报文交由逻辑接口重新选择一条可用链路发送;
判断单元还用于根据配置的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长度,判断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是否已满。
优选地,配置模块还用于配置多个维护边界点,并将维护边界点与QinQ接口进行一一对应地绑定;还用于配置多个维护边界点将多条QinQ链路中发生异常的链路上报给逻辑接口。
优选地,在上述的装置中,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当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链路接收到带外层标签的报文时,检查报文的外层标签是否正确;若是,则去掉报文的外层标签,并将报文交由逻辑接口根据报文的内层标签选择用户侧的接口发送报文;若否,则丢弃报文。
由于将多条QinQ链路绑定为一条逻辑链路,利用802.1ag协议和端口限速功能,动态分配流量,解决了现有QinQ技术存在的当有多条链路时,不能实现负载分担功能,从而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不便,并对网络的带宽造成了浪费的问题,从而能够提高网络的使用效率,保证对用户的服务质量,实现了基于QinQ的负载分担、故障检测、多条链路的QoS等功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QinQ网络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QinQ网络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有一条链路不可用的QinQ网络的示意图之一;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有一条链路不可用的QinQ网络的示意图之二;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有一条链路恢复可用的QinQ网络的示意图之一;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有一条链路恢复可用的QinQ网络的示意图之二;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的配置过程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的发送过程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的链路重新选择过程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的链路恢复过程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的接收过程的流程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配置多个QinQ接口和一个逻辑接口,并将多个QinQ接口加入逻辑接口;
步骤S20,逻辑接口根据预定的规则对报文进行流分类,选择多个QinQ接口对应的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可用链路发送报文。
该实施例由于通过将配置的多个QinQ接口加入配置的一个逻辑接口中,从而将多条QinQ链路绑定为一条逻辑链路,发送报文时逻辑接口根据预定的规则选择一条QinQ链路进行发送,解决了现有QinQ技术存在的当有多条链路时,不能实现负载分担功能,从而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不便,并对网络的带宽造成了浪费的问题。使用该实施例实现了动态地分配流量,能够提高网络的使用效率,保证对用户的服务质量。
其中,预定的规则包括: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对报文进行流分类;或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对报文进行流分类;或根据报文的IP优先级对报文进行流分类。报文的IP头携带有一个6bit的参数,该参数表示报文的优先级。
优选地,步骤S 10包括:配置多个QinQ接口中的每个QinQ接口的限速速率和发送队列的长度。
步骤S20包括:
逻辑接口根据报文获得索引值M,选择多条QinQ链路中的第n条可用链路对报文进行流分类,其中n=M%N,%表示求余运算,N表示可用链路的总数量;
判断第n条可用链路当前的发送速率是否超出配置的限速速率;
若未超出,则通过第n条可用链路发送报文;
若超出,则将报文放入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根据配置的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长度,判断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是否已满;若是,则将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队首的报文交由逻辑接口重新选择一条可用链路发送。
其中,将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队首的报文交由逻辑接口重新选择一条可用链路发送包括:取出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队首的报文;将队首的报文打上紧急标志后交由逻辑接口;逻辑接口根据紧急标志判定队首的报文为紧急报文,从多条QinQ链路中选择一条发送队列为空的可用链路发送队首的报文;若多条QinQ链路中的所有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均不为空,则丢弃队首的报文。
该优选实施例提供了本发明提出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发送报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案。通过该优选实施例能够有效地实现负载分担功能。
优选地,在步骤S20之前还包括:配置多个维护边界点,并将配置的维护边界点与QinQ接口进行一一对应地绑定;配置多个维护边界点将多条QinQ链路中发生异常的链路上报给逻辑接口。配置维护边界点的目的是为了对QinQ链路进行监控,当QinQ链路不可用或恢复可用时,上报给逻辑接口,逻辑接口可以获知QinQ链路是否可用,从而确保为发送的报文选择可用的链路进行发送。
其中,当多个维护边界点中的一个维护边界点检测到与其绑定的QinQ链路不可用(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对端发送的连续性检查消息或者接收到的连续性检查消息带异常标志)时,维护边界点将QinQ链路不可用的消息上报给逻辑接口,并将发送的连续性检查消息添加异常标志;
当多个维护边界点中的一个维护边界点检测到与其绑定的QinQ链路恢复可用(重新收到对端发送的连续性检查消息或者接收到的连续性检查消息不带异常标志)时,维护边界点将QinQ链路恢复可用的消息上报给逻辑接口。
该优选实施例提供了本发明提出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实现故障检测、多条链路的QoS的功能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利用802.1ag协议来进行QinQ链路的监控。
优选地,在上述的方法中,还包括: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链路接收到带外层标签的报文时,检查报文的外层标签是否正确;若是,则去掉报文的外层标签,并将报文交由逻辑接口根据报文的内层标签选择用户侧的接口发送报文;若否,则丢弃报文。
该优选实施例提供了本发明提出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接收报文的具体实施方案。
上述优选实施例通过将多条QinQ链路绑定为一条逻辑链路,实现负载分担、故障检测、多条链路的QoS等功能。
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发送时根据流分类选择QinQ链路
报文必须按照流分类来选择链路,保证单一的流在同一条链路中发送,因为不同的QinQ链路报文的发送时间可能是不同的,如果同一条流选择不同的链路发送,会造成接收端的乱序。流分类原则可以选择根据源IP地址分类,根据目的IP地址分类,或者根据IP优先级分类等等;流分类的结果必须和可用链路的状态相关,如果一条QinQ链路被发现不可用,却被选择为发送链路,这是不正确的。
2、单条链路忙时重新选择链路
为了在单条QinQ链路繁忙时能够保证报文不丢失,本发明使用特殊的QoS机制对报文进行双层QoS管理:a、逻辑接口的发送端口选择;b、单条QinQ链路的限速和队列。报文在发送时,首先由逻辑接口按照流分类选择一条QinQ链路发送,如果超出该条链路的限速,则认为链路繁忙,将报文进入QinQ链路的队列中,当队列满时,从队列头取出报文(这是为了保证报文发送的顺序),重新进入逻辑接口的端口选择流程,逻辑接口根据队列的繁忙程度,重新选择一条链路来发送报文。
3、链路状态改变时改变流分类规则
QinQ链路的一个问题是:链路上可能有多跳,如果中间一跳出现问题,不能迅速被发现。本发明使用802.1ag协议来进行QinQ链路的监控,在QinQ链路的起点和终点配置MEP(维护边界点),通过监听MEP发送的CCM(Continuity Check Message,连续性检查消息)报文,来监视网络的健康状况。配置维护边界点的目的是为了对QinQ链路进行监控,当QinQ链路不可用或恢复可用时,上报给逻辑接口,逻辑接口可以获知QinQ链路是否可用,从而确保为发送的报文选择可用的链路进行发送。
当逻辑接口发现下属的某条QinQ链路上发生故障时,修改流分类规则,从逻辑接口上可用链路的集合中将该条链路删除,保证走该条链路的流选择其它链路发送。
当逻辑接口发现下属的某条QinQ链路上故障恢复时,恢复流分类规则,从逻辑接口中可用链路集合中添加该条链路,保证出现故障之前走该条链路的流恢复到该条链路上来。
4、报文的接收
报文在接收端,接收流程为:QinQ链路收到报文,如果外层标签正确,去掉外层标签,交给逻辑接口处理,逻辑接口根据内层tag,选择报文的用户侧出端口。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的配置过程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2,配置多个QinQ接口;
步骤S804,配置多个MEP(数目和QinQ接口数目相同),使能CCM的发送和接收功能,主vlan为被监测的QinQ的服务vlan;
步骤S806,配置QinQ接口的限速速率和队列长度;
步骤S808,配置逻辑接口,将QinQ接口加入逻辑接口;
步骤S810,将MEP和被监测的QinQ接口绑定;
步骤S812,指定MEP上报异常的逻辑接口。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的发送过程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902,逻辑接口进行流分类,根据流的特性得出索引值M,链路集合中可用的链路数目是N,n=M%N(%表示求余),选择第n条可用链路进行流的分类;
步骤S904,在第n条链路,判断发送速率是否超出链路的限速速率,若否,则转入步骤S906,如是,则转入步骤S908;
步骤S906,将报文通过该第n条可用链路进行发送;
步骤S908,将报文放入第n条链路的FIFO(先入先出)队列;
步骤S910,判断该第n条链路的FIFO队列是否已满,若否,则等待后转入步骤S906,若是,则转入步骤S912;
步骤S912,将队首的报文取出,打紧急标志,重新交给逻辑接口处理;
步骤S914,逻辑接口发现报文是紧急报文,不按照流分类,而是选择一条发送队列为空的链路发送报文;
步骤S916,如果所有链路的发送队列都不为空,将报文丢弃。
如图3所示,语音1通过vlan1发送,语音2通过vlan2发送,vlan1和vlan2均通过监听MEP发送的CCM报文,来监视链路是否可用。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的链路重新选择过程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2,802.1ag的MEP在3.5倍周期内没有收到对端发送的CCM报文,或者接收到的CCM报文带异常标志,上报逻辑端口,且发送的CCM报文加异常标志;
步骤S1004,逻辑端口将该链路从可用链路集合中删除,可用链路数目N-1。
如图4和图5所示,当MEP监视到vlan1不可用(vlan1 down)时,使用vlan2发送语音1和语音2。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的链路恢复过程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2,802.1ag的MEP重新收到对端发送的CCM报文,且对端发送的CCM报文不带异常标志,上报逻辑端口;
步骤S1104,逻辑端口将该链路添加到可用链路集合中,可用链路数目N+1。
如图6和图7所示,当MEP监视到vlan1恢复为可用(vlan1up)时,重新使用vlan1发送语音1。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的接收过程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02,QinQ链路接收到带外层tag的报文;
步骤S1204,检查报文外层tag是否正确,若是,则转入步骤S1208,若否,则转入步骤S1206;
步骤S1206,丢弃报文;
步骤S1208,剥掉报文的外层tag,将报文交给逻辑接口处理;
步骤S 1210,逻辑端口根据内层tag,选择用户侧的接口发送。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装置的示意图,包括:配置模块10,用于配置多个QinQ接口和一个逻辑接口,并将多个QinQ接口加入逻辑接口;发送模块20,用于逻辑接口根据预定的规则对报文进行流分类,选择多个QinQ接口对应的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可用链路发送报文。
该实施例由于通过将配置的多个QinQ接口加入配置的一个逻辑接口中,从而将多条QinQ链路绑定为一条逻辑链路,发送报文时逻辑接口根据预定的规则选择一条QinQ链路进行发送,解决了现有QinQ技术存在的当有多条链路时,不能实现负载分担功能,从而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不便,并对网络的带宽造成了浪费的问题。使用该实施例实现了动态地分配流量,能够提高网络的使用效率,保证对用户的服务质量。
优选地,配置模块10还用于配置多个QinQ接口中的每个QinQ接口的限速速率和发送队列的长度;
发送模块20包括:流分类单元201,用于逻辑接口根据报文获得索引值M,选择多条QinQ链路中的第n条可用链路对报文进行流分类,其中n=M%N,%表示求余运算,N表示可用链路的总数量;判断单元202,用于判断第n条可用链路当前的发送速率是否超出配置的限速速率;执行单元203,用于当判断单元202的判断结果为第n条可用链路当前的发送速率未超出配置的限速速率时,通过第n条可用链路发送报文。
优选地,执行单元203还用于当判断单元202的判断结果为第n条可用链路当前的发送速率超出配置的限速速率时,将报文放入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还用于当判断单元202的判断结果为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已满时,将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队首的报文交由逻辑接口重新选择一条可用链路发送;
判断单元202还用于根据配置的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长度,判断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是否已满。
优选地,配置模块10还用于配置多个维护边界点,并将维护边界点与QinQ接口进行一一对应地绑定;还用于配置多个维护边界点将多条QinQ链路中发生异常的链路上报给逻辑接口。
优选地,在上述的装置中,还包括:接收模块30,用于当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链路接收到带外层标签的报文时,检查报文的外层标签是否正确;若是,则去掉报文的外层标签,并将报文交由逻辑接口根据报文的内层标签选择用户侧的接口发送报文;若否,则丢弃报文。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由于将多条QinQ链路绑定为一条逻辑链路,利用802.1ag协议和端口限速功能,动态分配流量,解决了现有QinQ技术存在的当有多条链路时,不能实现负载分担功能,从而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不便,并对网络的带宽造成了浪费的问题。使用该实施例能够提高网络的使用效率,保证对用户的服务质量。通过将多条QinQ链路绑定为一条逻辑链路,实现负载分担、故障检测、多条链路的QoS等功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多个QinQ接口和一个逻辑接口,并将所述多个QinQ接口加入所述逻辑接口;
所述逻辑接口根据预定的规则对报文进行流分类,选择所述多个QinQ接口对应的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可用链路发送所述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规则包括:
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对报文进行流分类;或
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对报文进行流分类;或
根据报文的IP优先级对报文进行流分类;
配置多个QinQ接口和一个逻辑接口包括:
配置所述多个QinQ接口中的每个QinQ接口的限速速率和发送队列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接口根据预定的规则对报文进行流分类,选择所述多个QinQ接口对应的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可用链路发送所述报文包括:所述逻辑接口根据所述报文获得索引值M,选择所述多条QinQ链路中的第n条可用链路对所述报文进行流分类,其中n=M%N,%表示求余运算,N表示可用链路的总数量;判断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当前的发送速率是否超出配置的限速速率;
若未超出,则通过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发送所述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超出,则将所述报文放入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
根据配置的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长度,判断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是否已满;
若是,则将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队首的报文交由所述逻辑接口重新选择一条可用链路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队首的报文交由所述逻辑接口重新选择一条可用链路发送包括:
将取出的所述队首的报文作为紧急报文交由所述逻辑接口;
所述逻辑接口接收到作为紧急报文的所述队首的报文后,从所述多条QinQ链路中选择一条发送队列为空的可用链路发送所述队首的报文;
若所述多条QinQ链路中的所有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均不为空,则丢弃所述队首的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逻辑接口根据预定的规则对报文进行流分类,选择所述多个QinQ接口对应的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可用链路发送所述报文之前还包括:
配置多个维护边界点,并将维护边界点与所述QinQ接口进行一一对应地绑定;
配置所述多个维护边界点将所述多条QinQ链路中发生异常的链路上报给所述逻辑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多个维护边界点中的一个维护边界点检测到与其绑定的QinQ链路不可用时,所述维护边界点将所述QinQ链路不可用的消息上报给所述逻辑接口;
当所述多个维护边界点中的一个维护边界点检测到与其绑定的QinQ链路恢复可用时,所述维护边界点将所述QinQ链路恢复可用的消息上报给所述逻辑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链路接收到带外层标签的报文时,检查所述报文的外层标签是否正确;
若是,则去掉所述报文的外层标签,并将所述报文交由所述逻辑接口根据所述报文的内层标签选择用户侧的接口发送所述报文;
若否,则丢弃所述报文。
9.一种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多个QinQ接口和一个逻辑接口,并将所述多个QinQ接口加入所述逻辑接口;
发送模块,用于所述逻辑接口根据预定的规则对报文进行流分类,选择所述多个QinQ接口对应的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可用链路发送所述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配置所述多个QinQ接口中的每个QinQ接口的限速速率和发送队列的长度;
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流分类单元,用于所述逻辑接口根据所述报文获得索引值M,选择所述多条QinQ链路中的第n条可用链路对所述报文进行流分类,其中n=M%N,%表示求余运算,N表示可用链路的总数量;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当前的发送速率是否超出配置的限速速率;
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当前的发送速率未超出配置的限速速率时,通过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发送所述报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当前的发送速率超出配置的限速速率时,将所述报文放入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已满时,将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队首的报文交由所述逻辑接口重新选择一条可用链路发送;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根据配置的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的长度,判断所述第n条可用链路的发送队列是否已满。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配置多个维护边界点,并将维护边界点与所述QinQ接口进行一一对应地绑定;还用于配置所述多个维护边界点将所述多条QinQ链路中发生异常的链路上报给所述逻辑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多条QinQ链路中的一条链路接收到带外层标签的报文时,检查所述报文的外层标签是否正确;若是,则去掉所述报文的外层标签,并将所述报文交由所述逻辑接口根据所述报文的内层标签选择用户侧的接口发送所述报文;若否,则丢弃所述报文。
CN200910174413.0A 2009-10-28 2009-10-28 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0557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4413.0A CN102055720B (zh) 2009-10-28 2009-10-28 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4413.0A CN102055720B (zh) 2009-10-28 2009-10-28 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5720A true CN102055720A (zh) 2011-05-11
CN102055720B CN102055720B (zh) 2015-10-21

Family

ID=43959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4413.0A Active CN102055720B (zh) 2009-10-28 2009-10-28 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5572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101A (zh) * 2013-08-01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分担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06302A (zh) * 2015-11-04 2016-02-0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Qinq功能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5763512A (zh) * 2014-12-17 2016-07-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Sdn虚拟化网络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1088802A1 (zh) * 2019-11-07 2021-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业务转发方法、交换机、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WO2022111372A1 (zh) * 2020-11-25 2022-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0936A (zh) * 2003-04-26 2004-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局域网的报文转发优先级控制方法
CN101141380A (zh) * 2006-09-07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报文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27401A (zh) * 2008-02-19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US20080240113A1 (en) * 2007-03-26 2008-10-02 Carmi Arad System and method of modifying data packet tags
CN101447906A (zh) * 2008-12-23 2009-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inQ接入用户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0936A (zh) * 2003-04-26 2004-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局域网的报文转发优先级控制方法
CN101141380A (zh) * 2006-09-07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报文的方法和系统
US20080240113A1 (en) * 2007-03-26 2008-10-02 Carmi Arad System and method of modifying data packet tags
CN101227401A (zh) * 2008-02-19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1447906A (zh) * 2008-12-23 2009-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inQ接入用户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101A (zh) * 2013-08-01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分担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63512A (zh) * 2014-12-17 2016-07-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Sdn虚拟化网络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5763512B (zh) * 2014-12-17 2019-03-1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Sdn虚拟化网络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0476981B2 (en) 2014-12-17 2019-11-12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Flow transmission
CN105306302A (zh) * 2015-11-04 2016-02-0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Qinq功能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5306302B (zh) * 2015-11-04 2018-07-1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Qinq功能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WO2021088802A1 (zh) * 2019-11-07 2021-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业务转发方法、交换机、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WO2022111372A1 (zh) * 2020-11-25 2022-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5720B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5666B (zh) 用于管理分组网的预订用户使用的装置和方法
JP4212476B2 (ja) イーサネット上でsdh/sonet自動保護スイッチング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3490972B (zh) 多链路隧道报文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502048B (zh) 分组网中部分故障的分层处理和传播
EP1903725A1 (en) Packe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acket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055720B (zh) 基于QinQ的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06006632A1 (ja) パケット転送方法及びパケット転送装置
CN102594713B (zh) 一种实现显式拥塞通告的方法及设备
EP2604000A1 (en) Load distribution architecture for processing tunnelled internet protocol traffic
CN103312613A (zh) 业务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WO2011022998A1 (zh) 自动保护倒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597778A (zh) 用于音频视频网络的增强流预留协议
CN101854284A (zh) 动态分配的环路保护和恢复技术中的带宽保留再使用
CN110061914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JP2004523979A (ja) リング・トポロジーに対する選択的保護
WO2012163173A1 (zh) 以太网环保护倒换方法、节点及系统
CN103414725A (zh) 用于检测和过滤数据报文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93656A (zh) 网络中继器、QoS控制方法和存储QoS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
CN100492970C (zh) 网络中继装置和数据包的传送方法
JP2011004298A (ja) パケット転送システム、網管理装置、及び、エッジノード
CN101702658A (zh) 一种环网保护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179510B (zh) 用于虚拟交换系统的主备链路负荷分担方法和装置
CN100464519C (zh) 捆绑链路状态的管理方法
CN101146050B (zh) 帧中继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2097595A1 (zh) 一种共享网状保护实现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