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7669A - 增强恢复过程 - Google Patents

增强恢复过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7669A
CN102037669A CN2008801294880A CN200880129488A CN102037669A CN 102037669 A CN102037669 A CN 102037669A CN 2008801294880 A CN2008801294880 A CN 2008801294880A CN 200880129488 A CN200880129488 A CN 200880129488A CN 102037669 A CN102037669 A CN 102037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number
window
entity
receiver
data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94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7669B (zh
Inventor
J·林德斯科格
R·瓦勒里厄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2037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7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7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7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2Details of sliding window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41Reseque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 H04L1/1851Time-out mechanisms using multiple tim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7Evaluation or update of window size, e.g. using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acknowledged [ACK]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用于例如为3GPP HSDPA符合的用户实体执行正常重新排序或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或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17)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推导与正在从传送器实体传递到接收器实体的分组数据有关的累积质量度量(T2,T3);比较累积质量度量(T2,T3)和预定阈值(T2L,T3L);如果累积质量度量满足预定义准则(15;T2L,T3L),则将对应于最高接收值(HR)的窗口前移到对应于接收的序号(M)的位置;以及设置(16)接收器窗口中的下一预期(NE)值前进到对应于按窗口大小(RECW)确定的窗口的后方位置的位置。

Description

增强恢复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操作一种接收器实体,该接收器实体适合于根据自动重复请求过程接收来自传送器实体的分组数据单元和确认其接收,以及其中分组数据单元从媒体接入协议层到更高协议层的按序输送在该接收器中执行。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户实体(UE)、无线电基站(节点B)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之间的信令。还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除其它之外利用MAC-hs(媒体接入控制高速)和RLC(无线电链路控制层)数据传送协议的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数据接入)业务。
背景技术
HSDPA通过灵活分配下行链路资源,提供从UMTS基站(节点B)到多个用户实体的高速下行链路接入。
在现有技术文档WO2005/034418图3和5中,示出了在用户实体(例如移动台)、节点B(基站)与RNC(通过部件CRNC和SRNC来实现)之间的通信中涉及的协议层。用户实体涉及以下层:PHY(物理层)、MAC-hs(HSDPA媒体接入控制层)、MAC d(媒体接入控制装置)及RLC(无线电链路控制层)。节点B分别经MAC-hs层与用户实体通信,并且经帧协议HS DSCH-FP与RNC通信。
根据HSDPA规范,RLC在协议栈的MAC-hs协议上方操作。RLC层在用户实体和RNC两者中提供到例如TCP/IP的上层通信层的连接。RLC协议和MAC-hs协议均是具有重新传送未正确接收的协议数据单元特征的ARQ(自动重复请求)协议。
如名称所暗示的,3GPP中引入的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技术提供相当大的数据容量优点。从功能观点而言,技术规范3GPP TS25.321涉及MAC(媒体接入控制)架构和各种实体。3GPP 25.211基本上描述来自MAC层的信息如何映射到空中传送的信道上。
与专门定义RNC与UE之间的信道的发行版99(GSM/EDGE)不同,HSDPA引入了用户实体与也称为节点B的基站集(节点B)之间端接的HS-DSCH(高速专用共享信道)信道。由于链路自适应(自适应调制编码-例如,QAM或QPSK)和快速物理层重新传送组合,HSDPA媒体接入控制(MAC-hs)能够实现增大的分组数据吞吐量。因此,除结合WCDMA接入技术外,节点B在用户实体与节点B之间的信道上执行调度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重新传送。上述系统的益处和特征例如已在“WCDMA evolved-High Speed packet dataservices”(出自Stefan Parkwall等人,Ericsson review No.2,2003)中描述。
RLC层
如WO2008/007170中解释的,3GPP中RLC层能够在三种模式中操作:透明模式、未确认模式和确认模式(AM),下述内容将集中在确认模式。
在AM模式中,借助于ARQ(自动重复请求)协议,实现了接收侧发现的未正确接收的PDU(协议数据单元)由传送侧的重新传送。
AM RLC实体由传送侧和接收侧组成,其中,AM RLC实体的传送侧传送RLC PDU,并且AM RLC实体的接收侧接收RLC PDU。
AM RLC实体分别驻留在UE(用户设备)和RNC(无线电网络控制)中。传送侧将RLC SDU(服务数据单元)分段成固定长度的PDU。接收侧将接收的PDU重组成RLC SDU,并将这些单元传送到更高数据层。同样地,从RLC层上方的层接收SDU。在AM模式中,RLC层负责SDU的按序次序的输送。
为有利于按序输送,每个RLC PDU被赋予一个序号0-4095,由此传送器传送带有增大序号模4096的PDU。通过使用序号,接收器能检测缺失的PDU。接收器能配置成在检测到缺失PDU时传送STATUS(状态)消息。STATUS报告可包含对等RLC实体所接收的各个RLC PDU的肯定或否定确认。传送器还能通过在PDU报头中设置轮询标志,请求来自接收器的STATUS消息。除其它状况外,传送器设置轮询标志的状况是:
-缓冲器中的最后PDU;
当在输入缓冲器中只存在一个PDU时。
-轮询计时器期满。
当timer_poll期满,即,传送器更早请求了STATUS,并且启动了timer_poll以再次确保将接收响应时。
-基于窗口。
在STATUS确认到接收侧的接收前,传送器在它能传送的“未解决数据”的量方面受到限制。“未解决数据”与最早未确认的PDU有关。
注意,RLC层的功能性的以上描述只构成实际提供的那些特征的一段小摘录。
选择性重新传送是可能的,例如,如果STATUS消息指示带有序号(SN)3、6和13的PDU缺失,则只需重新传送3、6和13。
MAC-hs层
在有关MAC-hs层的下面示范描述中:
-MAC-hs传送器是节点B。
-MAC-hs接收器是作为移动台或附连到能够接收下行链路3GPPHSDPA业务的PC或任何其它设备的pc卡的UE设备。
MAC-hs PDU按模TSN(传输序号)来编号,从字段0到63循环。
如上提及的,MAC-hs协议提供多个混合ARQ过程(HARQ),由此对于每个HARQ过程,传送器传送MAC-hs PDU,并且等待指示在接收器的接收的ACK、或指示接收器未接收MAC-hs PDU的否定确认(NACK)或缺少响应(DTX)。往返时间涉及从MAC-hs PDU传送开始、直到反馈(ACK/NACK)的接收的时间,它是固定的。在接收NACK或DTX时,MAC-hs传送器重新传送MAC-hs PDU。由于往返时间相对于MAC-HS TTI(传送时间间隔)(即2ms)较长,并且由于多个用户可适合于以时间复用方式接收分组,因此,提供了多个HARQ过程。如果只有一个HARQ过程可用,则工作循环(即,实际传送时间/总的可能传送时间)将很低。通过使用多个HARQ过程,一个HARQ过程能等待响应,同时另一HARQ过程或多个HARQ过程可进行传送。由此,能使得工作循环接近百分百。
MAC-hs协议是半可靠型,也就是说,MAC-hs传送器可选择丢弃或删除已传送且可能已重新传送到MAC-hs接收器的MAC-hs PDU。
通过丢弃用于重新传送的MAC-hs,防止了在MAC-hs接收器已移到另一小区或掉电的情况下或者在接收器由于任何其它原因而不能接收数据时通过无线电链路的不必要传送。因此,在对应于所述分组的第一次传送的预定时间(例如,T1)设置的计时器期满时,或者在所述分组的最大数量的重新传送已执行时,或者基于输入数据缓冲器中太长的等待时间,无论先出现什么情况或它们的组合,在传送器丢弃缓冲的分组。
当PDU以非升序次序接收(这能够由于重新传送而发生)时,MAC-hs接收器利用接收器窗口以用于减轻不必要传送的影响的目的。无论何时成功接收带有等于下一预期TSN的TSN(传送序号)的MAC-hs PDU,接收器能将该PDU输送到RLC层。根据是否已成功接收随后TSN号(即,下一预期TSN+1),也能输送该MAC-hs PDU等等。接收器窗口相应地进行更新。从MAC-hs协议到RLC层的输送以连续次序进行,也称为按序。
按序输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节省了通过非完美信道传送的握手消息(确认信号)的数量。由于方法一般尝试保持同步,因此,它很适合于非时间关键的服务,如web浏览。
然而,如果未接收到传送的分组,或者如果传送实体未接收到接收实体传送的确认消息,则按序输送可能停止。通常通过使用停滞(stall)避免过程来避免后一情况,即,I)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以及II)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以及MAC-hs重置。这些过程已在WO2008/007170中进一步解释。
现有解决方案的问题
在铺展3GPP HSDPA的情形中,将可能存在3GPP HSDPA覆盖不可用的点。此类区域的示例是火车隧道和高速公路隧道。
假设一种场合,其中用户实体正在经HSDPA接收数据并且发生了以下情况:
·RNC具有未解决数据,这意味着数据已传送但尚未得到UE确认,但无未决数据要传送。还假设RNC具有活动的poll_timer,这意味着RNC预期来自UE的STATUS消息应到达并发现所有未解决数据是否已正确接收。
·节点B具有未解决和未决数据要传送,例如,节点B已从RNC接收数据,并且在其传送过程中是“半途的”。
现在假设最终用户驾车进入隧道,并且无线电覆盖丢失。
如果重新获得无线电覆盖所用的时间足够长,则假设发生以下情况:
·节点B将在许多次重新传送后丢弃所有其未解决数据和未决数据。尽管缺少来自UE的反馈,但TSN将增大,如对于成功的MAC-hs传送那样。
节点B将在此场合后不执行任何重新传送。
·RNC中的poll_timer将期满。这触发例如发送的最后PDU的重新传送。poll_timer将重新启动。
在节点B将接收数据,并且节点B将调度新的MAC-hs传送和随后的重新传送。然而,由于无线电覆盖不存在于UE,因此,数据将被丢弃。
·在MAC-hs UE侧,T1计时器可已启动,其在期满时将输送数据到RLC层,这可触发STATUS消息的传送。我们在此假设此类消息的传送由于丢失的无线电覆盖而失败,但成功将不会更改以下行为。要注意的是,在某些信道状况下,可发生上述事件的混合。
最后两个项目符号将再次执行,直到无线电覆盖重新获得......我们现在假设无线电覆盖重新获得......并且发生以下情况:
·节点B成功于其传送,并且数据将由UE重新排序实体来处理。
根据接收的TSN是否在接收器窗口之外,可发生图1所示的三种情形,其中,下一预期TSN=57,并且最高接收HR=1(接收器窗口RECW=32):
情形A)MAC-hs用户实体中的进入PDU在接收器窗口之外(TSN=2..TSN=33)。
·如果TSN<>next_expected_tsn,则将更新接收器窗口,并且可启动T1计时器。在T1计时器期满时,或者紧接着如果TSN=next_eexpected_tsn MAC-hs,则将数据输送到RLC层。
·在UE的RLC层将在RNC PDU中发现轮询标志,并且检测到存在丢失的RNC PDU。STATUS消息将发送到RNC。
·RNC将检测到指示许多RNC PDU的接收失败的STATUS消息。这些PDU的重新传送将发生,并且poll_timer将重新启动。如果这些重新传送成功,则我们现在已纠正丢失的无线电接入造成的错误状况。
情形B)TSN在接收器窗口内并且>=next_expected_tsn(TSN=57..TSN=1):
·该情形类似于情形A,不同之处在于接收器窗口将不更改。
情形C)TSN在接收器窗口内并且<next_expected_tsn(TSN=34..TSN=56)(最坏情况情形)
·数据将被MAC-hs丢弃
·在RNC的Poll_timer将期满,并且新的重新传送将发生。
在重新获得无线电覆盖的时间远远长于UE中的T1计时器的大多数情况下,情形B将不会发生,这是因为T1计时器将已期满,使得图1a所示的以下可能情形发生。
在此处能够看到,RNC明白PDU已丢失所用的时间取决于poll_timer间隔、在UE的T1恢复时间以及TSN是否在接收器窗口内。在上面的情形C中,在RLC层发现丢失的数据前可将receive_window_size*poll_timer视为最坏的情况。我们能够断定它可占用很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停滞避免过程,该过程以更优化的方式防止传送实体与接收实体之间的传送倾向于停滞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此目的已通过一种用于操作接收器实体(RX)的方法来实现,该接收器实体适合于根据自动重复请求过程在给定信道(HS-SCCH)上接收来自传送器实体(TX)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和确认(ACK)所述分组数据单元的接收,该方法基于接收器实体(RX)中分组数据单元从第一协议层(MAC)到更高协议层(RLC)的按序输送,
在接收器实体中使用固定大小的接收器窗口(RECW),接收器窗口与要接收的分组数据单元的序列有关;接收器窗口定义为范围从最高接收序号(HR)减去接收器窗口大小加1到最高接收序号(HR-RECW+1,HR)的序号的间隔;以及其中登记下一预期序号(NE),反映要输送(171;176_3)到更高协议(RLC)层的下一序号,以便维持按序输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监视(10,11)是否能够为进入分组数据单元解码接收器实体(RX)的身份(11);
-监视(13)是否为进入分组数据单元正确解码自动重复请求过程;并且如果是,则读取(14)进入分组数据单元的传送序号(TSN);
-执行
-正常重新排序过程(170,171,180,176_1-176_5,181),其中将具有与下一预期序号对应的序号的接收分组输送到更高协议层(RLC),或者
-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300-302,177,178,176_6,176_7)过程,或者
-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过程(172-175),所述避免过程允许接收器窗口前移而不管下一预期序号未从传送器接收。
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推导与正在从传送器实体传递到接收器实体的分组数据有关的累积质量参数(T2,T3);
-比较累积质量参数(T2,T3)和预定阈值(T2L,T3L);
-如果累积质量参数满足预定义准则(15,8,28),则移动接收器窗口,由此将最高接收值(HR)前进到对应于接收的序号(M)的位置(16,173);以及设置(16)接收器窗口中的下一预期(NE)值前进到对应于按窗口大小(RECW)确定的窗口的后方位置的位置(16,175)。
以上目的还已通过一种接收器实体(RX,30)来实现,该接收器实体适合于根据自动重复请求过程在给定信道(HS-SCCH)上接收来自传送器实体(TX)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和确认(ACK)所述分组数据单元(PDU)的接收。
该接收器实体包括解码单元(33)、自动重复请求处理器(36_1..36..j);重新排序和重组队列(39)、上层协议层(31)以及接收器实体反馈处理器(38)。
接收基于接收器实体(RX)中分组数据单元从第一协议层(MAC)到更高协议层(RLC)的按序输送。接收器实体包括重新排序和重组队列(39)中存储的固定大小的接收器窗口(RECW),该接收器窗口与要接收的分组数据单元的序列有关;接收器窗口定义为范围从最高接收序号(HR)减去接收器窗口大小加1到最高接收序号(HR-RECW+1,HR)的序号的间隔;以及其中登记下一预期序号(NE),反映要输送(171;176_3)到更高协议(RLC)层(31)的下一序号,以便维持按序输送;接收器实体(30)包括适合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控制消息处理机(32)
-监视(10,11)是否能够为进入分组数据单元解码接收器实体(RX)的身份(11);
-监视(13)是否为进入分组数据单元正确解码自动重复请求过程;并且如果是,则读取(14)进入分组数据单元的传送序号(TSN);
-执行
-正常重新排序过程(170,171,180,176_1-176_5,181),其中将具有与下一预期序号对应的序号的接收分组输送到更高协议层(RLC),或者
-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300-302,177,178,176_6,176_7)过程,或者
-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过程(172-175),所述避免过程允许接收器窗口前移而不管下一预期序号未从传送器接收。
该接收器实体适合于
-推导与正在从传送器实体传递到接收器实体的分组数据有关的累积质量参数(T2,T3)。
控制消息处理机(32)比较累积质量参数(T2,T3)和预定阈值(T2L,T3L);
-如果控制消息处理机(32)确定累积质量参数满足预定义准则(15,8,28),则移动接收器窗口,由此将最高接收值(HR)前进到对应于接收的序号(M)的位置(16,173);以及设置(16)接收器窗口中的下一预期(NE)值前进到对应于按窗口大小(RECW)确定的窗口的后方位置的位置(16,175)。
根据本发明,观察到如果由于MAC-hs调度器/MAC-e调度器传送故障而出现复制RLC帧,则例如TCP传送的有序性质可受到损害。此类复制不利地影响最终用户TCP吞吐量。本发明减少了复制的发生。
涉及UE的大部分3GPP相关因特网业务可能是下行链路有关的,例如,在使用例如Internet Explorer的web应用时,UE启动文件下载。数据随后将主要在下行链路方向(相对于如从节点B的观点看到的上行链路方向)中流动。随着例如push email的始终在线(always-on)的应用的量增大,以下情况将变得常见,其中如从节点B看到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中无数据中继,并且其中数据将先从网络侧下行链路到UE。这增大了在无接收的时期后上述情况C情形的频率。根据本发明的增强停滞避免过程提供了更佳的停滞避免属性,同时消除传送RLC复制,这尤其有益于上述业务情形。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接收实体中的MAC HS窗口,其中示出了三个关注区域A、B和C,
图1a示出另一现有技术情形,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节点B实现,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户实体实现,
图4示出与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有关的第一流程图,
图5示出图4的进一步细节,
图6示出图5的进一步细节,
图7示出图4的进一步细节,
图8示出与图4图形并行运行的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有关的流程图,
图9示出与图4图形并行运行的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有关的流程图,
图10-11示出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有关的细节,
图12-13示出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有关的细节,以及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的示范比较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在第一实施例中,UE利用新颖的累积质量参数,该参数在它满足预定义准则时导致修改的恢复过程。
现在将参照图4、5、6、7和8来解释本发明,这些图形示出在UE中同时运行的第一和第二例程。要注意的是,图4示出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有关的第一流程图,并且图5示出图4的进一步细节,而图6示出图5的进一步细节。而且,图7示出图4的进一步细节。
另外应注意的是,在流程图5、6和7中通过示例表示的结果功能性可对应于为符合现有技术要求而进行的基于窗口和基于计时器的停滞过程的一种实现,但从现有技术不可直接知道所示的特定方法。
还应理解的,图4的流程图和图8的流程图构成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两个例程,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旨在并行运行在接收实体中。
在给定示例中,用户实体是接收实体,并且节点B是传送实体,其将下行链路分组数据传递到用户实体。
执行图4所示的第一例程。根据步骤10,监视HS-DSCH信道质量。HS-PDSCH(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HS-SCCH(高速共享控制信道)包括在HS-DSCH概念内,并且这些信道中的至少一个可受到监视。还可例如通过相对于最低预定义质量阈值或CPICH信噪比来测量CPICH信道信号强度或者通过测量HS-DSCH信道块错误或它们的组合,执行信道质量。还将理解,在确定HS-DSCH信道质量时,也可利用平整信道质量级别中波动的平均法。如果识别RNTI参数为等于特定UE,这识别给定UE(步骤11),则预期在HS-PDSCH中有到给定UE的传送。如果不相等,则没有到给定UE的任何传送的指示-此状态表示为DTX-并且例程转到步骤10,如果在步骤11中确定相等,则例程继续到步骤12,在该步骤中,HS-PDSCH被路由到正确的HARQ实体。在步骤13中,询问HARQ过程是否正确解码。如果未正确解码,对应于NACK(未确认)消息,则返回步骤10;如果正确解码,对应于ACK(确认)消息,则参数M设为等于接收的传送序号(TSN),该序号具有如图1所示在0与63之间的值。在步骤15中,调查暂停窗口标志是否为真,该标志可在下面要描述的第二例程中设置。如果不为真,则在UE中执行正常重新排序过程,即,执行至少正常重新排序过程或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过程或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过程。如果步骤15的回答是为真,则在步骤16中,UE将下一预期参数NE设为参数M减去窗口(RECW)大小加1,并且最高接收HR被设为参数M的值,即,窗口前移以便包括带有给定TSN的实际接收分组。之后,暂停窗口标志设为假,并且例程转到步骤17,在该步骤中,执行在图5示出的步骤170-179、180、181、182,包括图6示出的步骤176_1-176_5和图7示出的步骤300-302。那些步骤将在后面解释。
执行图8所示的与上述例程同时进行的第二例程。在步骤1中,监视HS-DSCH信道质量。如果HS-DSCH信道质量是低质量的(步骤2),则通过添加值K来更新T2参数(步骤4)。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即质量高,则参数T2被重置(步骤3),并且例程转到步骤1。从步骤4继续,进一步调查(步骤5)参数是否到达限制TL2,如果未到达,则例程返回步骤1,如果到达,则在步骤7中重置参数T2,并且将设置的暂停窗口标志设为真(步骤8)。
换而言之,提供了:....
一种用于操作接收器实体(RX)的方法,所述接收器实体适合于根据自动重复请求过程在给定信道(HS-SCCH)上接收来自传送器实体(TX)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和确认(ACK)所述分组数据单元的接收,所述方法基于所述接收器实体(RX)中分组数据单元从第一协议层(MAC)到更高协议层(RLC)的按序输送。
在接收器实体中使用固定大小的接收器窗口(RECW),接收器窗口与要接收的分组数据单元的序列有关;接收器窗口定义为范围从最高接收序号(HR)减去接收器窗口大小加1到最高接收序号(HR-RECW+1,HR)的序号的间隔;以及其中登记下一预期序号(NE),反映要输送(171;176_3)到更高协议(RLC)层的下一序号,以便维持按序输送。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监视(10,11)是否能够为进入分组数据单元解码接收器实体(RX)的身份(11);
-监视(13)是否为进入分组数据单元正确解码自动重复请求过程;并且如果是,则读取(14)进入分组数据单元的传送序号(TSN)。
根据该方法,执行
-正常重新排序过程(170,171,180,176_1-176_5,181,182),其中将具有与下一预期序号对应的序号的接收分组输送到更高协议层(RLC),或者
-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300-302,177,178,176_6,176_7)过程,或者
-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过程(172-175),所述避免过程允许接收器窗口前移而不管下一预期序号未从传送器接收。
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推导与正在从传送器实体传递到接收器实体的分组数据有关的累积质量参数(T2,T3);
-比较累积质量参数(T2,T3)和预定阈值(T2L,T3L);
-如果累积质量参数满足预定义准则(15,8,28),则移动接收器窗口,由此将最高接收值(HR)前进到对应于接收序号(M)的位置(16,173);以及设置(16)接收器窗口中的下一预期(NE)值前进到对应于按窗口大小(RECW)所确定的窗口的后方位置的位置(16,175)。
现在将进一步解释图5执行的步骤。来自于图4的步骤15或16,在步骤170中,检查序号M是否等于下一预期序号NE(步骤170)。如果相等,则将PDU输送到RLC层(步骤171),并且下一预期序号增大一(步骤181)。这些步骤构成正常重新排序步骤。如果对170的回答是否定的,则进一步调查接收序号是否在接收器窗口之外(步骤172)。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则继续步骤181,在该步骤中,进一步调查接收的PDU是否低于下一预期序号(181)。如果情况是如此,则丢弃PDU(182),后两个步骤也构成正常重新排序过程。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172中,接收序号M是在窗口之外,则最高接收HR设为等于接收序号(173),并且随后调查NE是否大于HR减接收器窗口RECW加1,换而言之,下一预期序号是在接收器窗口之外还是在接收器窗口之内(步骤174)。如果是大于,则例程转到步骤179停止,如果不大于,则下一预期序号设为等于M减去接收器窗口大小RECW加1(步骤175),换而言之,NE设为窗口的后方。随后,NE根据图6所示步骤176_1-176_5来更新,并且过程转到停止(步骤179)。
如果在步骤181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则在步骤177中例程调查计时器T1是否是活动的,如果是,则继续到步骤179停止,如果不是,则启动计时器T1(步骤178)。步骤177和178形成已在图7中进一步阐明的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过程的部分,图7示出了与图5所示过程并行运行的一个过程。在图7中,在步骤300,测试计时器T1是否已期满,如果未期满,则例程环回到步骤300,如果已期满,则在步骤301中,调查接收的PDU是否具有等于下一预期序号的传送序号。如果是,则过程转到步骤176_1;如果否,则在步骤302中,下一预期序号增大一。
上面提及的更新NE过程步骤176_1-176_5包括启动的步骤176_1和是否接收带有TSN=NE的PDU?的步骤176_2。如果是,则将PDU输送到RLC层(步骤176_3),并且下一预期序号增大一(步骤176_4)。如果在步骤176_2中为否,则测试下一预期序号是否等于最高接收序号加1(步骤176_6);如果是,则过程停止(步骤176_5);并且如果否,则启动计时器T1步骤176_7)。
应注意,正常重新排序过程、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过程和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过程可实现为满足3GPP标准。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例程的第二实施例在图9的流程图中示出。与有关图8所示第二例程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相比,监视HS-DSCH信道质量21,检查信道质量为高级别还是低级别22,参数的更新24,阈值测试26,重置27,设置暂停标志28的步骤等同于图8所示的那些步骤。
在第二实施例中,参数T3的更新使得如果信道质量低,则第一值K2用于更新,而如果信道质量高,则优选是负值的第二值K1(在图9中强调为负值)用于更新参数,步骤25。
K1和K2的数值可相等或不同。
图12和13中给出一种示范情形,其中示出了参数在保持在如步骤23和26所确定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内的同时,分别随着信道质量波动而增大和减小。在随后累积质量参数达到阈值T3L时,根据步骤28设置暂停窗口标志。可以看到,如果用户实体体验低劣质量的时期,夹杂着足够高质量的更小时期,则可在给定时期的平均上将HS-DSCH视为已遭受此类相当大的干扰,以至于(以及如根据第二实施例所实行的)触发增强停滞避免过程并将窗口前移以便利用可能以后从传送器接收的分组是更可行的。
第一和第二实施例
根据图8和图9,看到对于第二例程的两个实施例均适用的是,确定累积质量参数满足预定义准则(15;T2L,T3L)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持续监视(1,21)与从传送器实体传递到接收器实体的分组数据有关的信道质量(CPICH_Q);
-不时更新(3,4,24,25)累积质量参数(T2,T3);
-如果累积质量参数(T2,T3)达到预定义阈值(T2L,T3L),则确定累积质量参数(T2,T3)满足预定义准则(5,26)。
如果将信道质量定义为具有对应于预定义低级别的级别(4,24),则可通过第一值(K;K2)来更新累积质量参数(T2,T3)。
而且,在累积质量参数已达到预定义阈值(7,26)后,可重置(7,27)累积质量参数(T2,T3)。
有利的是,在累积质量参数不满足预定义准则(15)时,执行正常重新排序或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或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17,170-180,300-302)。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受监视的自动重复请求(13)过程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
而且,该方法可涉及高速分组下行链路接入(HSDPA),并且第一协议层可以是用于高速分组下行链路接入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hs),涉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并且第二协议层是无线电链路控制层(RLC)。
正常重新排序过程(170,171,180,176_1-176_5,181,182)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11,13)对应于下一预期序号(NE)的数据分组单元时(170),将接收数据分组输送(171,176_3)到接收器中的上层协议层(RLC),并且更新下一预期(NE)(180,176_4)和最高接收(HR)序号,由此将接收器窗口前移。
-丢弃在接收器窗口内接收但带有低于下一预期序号的传送序号的接收数据分组(181,182)。
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过程(300-302,177,178,176_5,176_6,176_7)可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计时器期满(300)时,将下一预期序号(NE)移到对其数据已接收的第一分组序号(301,302);
-在最高接收(HR)序号大于下一预期(NE)传送序号时,激活计时器(176_6,176_7,178)。
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过程(c)(172-175)可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带有接收器窗口外的序号的数据分组时(172),将接收器窗口前移(173),并且将最高接收序号(HR)设置为接收分组,-将下一预期序号(NE)更新为移动的窗口的后方位置(175),并且将分组数据单元输送(176_1,176_5)到更高协议层(RLC)。
可执行下一预期序号例程的更新(176_1-176_5),其中如果接收分组数据单元等于下一预期序号(176_2),则将接收分组和分组数据单元及连续接收的PDU(176_3,176_4)输送到更高协议层。
如上所解释的执行第一和第二例程的效应通过图10和11中所示的示例示出,其中,UE体验到信道质量下降(例如由于行进到无HSDPA接收的隧道中)。
在时间t2-t3期间,接收质量差,并且T2参数增大直到限制T2L,在该情况下,根据步骤8,暂停窗口标志设为真。在t3-t4期间,质量继续很差,并且参数T2再次增大,但连接在t4重新建立,并且参数T2被重置(步骤3)。
在图14中,通过在经受相同示范状况的情况下比较设想的现有技术装置和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例程的用户实体,进一步示出效应。我们最初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两者假设两个用户实体均成功将带有TSN 0和TSN 1的分组数据单元解码,使得下一预期NE为2,并且最高接收序号在实例(instance)4为1。
可以看到,在差传送质量的时期实例6-9后,出现了多个DTX(不连续)事件。在实例10,未能将带有序号40的分组数据单元解码(DTX)。然而,在实例12为序号41再次建立质量时,现有技术接收器实体示例将不向上层发出序号41,因为它在接收器窗口内,NE=2,HR=1(窗口底部)(窗口扩展到TSN=32)。实际上,现有技术示例中的用户实体将丢弃TSN等于41的分组数据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由于暂停窗口设置为真(因为信道质量对于给定时期时间6-10低),所以序号41(=M)将设置新接收窗口的上界为HR:=M,如图4所示步骤16中定义的。基于正常计时器的停滞避免重新排序现在将继续,这将确保具有TSN等于41的分组数据单元将被输送到RLC层。
将理解的是,具有TSN在新接收窗口(即10-41)内的分组数据单元可由节点B同时传送,这些分组随后也将被输送到RLC层。
本发明可连同称为持续分组连接性(CPC)的已知功能而得到有利的利用。CPC允许UE限制下行链路接收时间,并且主要旨在用于涉及连续(例如,VoIP)或间歇性(例如MSN和push email)地传送小分组的应用。CPC由RNC配置,但能够由节点B打开和关闭。通过使用CPC,UE能在此类下行链路接收时间之间降低其功耗,从而增大其电池寿命。使用CPC时,UE不必离开HSDSCH/E-DCH状态以便在不活动的情况下保留电力,而是能保持在HS-DSCH/E-DCH状态中并且能够更快地响应进入的网络启动业务(例如,web消息传递服务,如MSN messenger)。在“High Speed Packet AccessEvolution-Concept and Technologies,”(Peisa,J.;Wager,S.;Sagfors,M.;Torsner,J.;Goransson,B.;Fulghum,T.;Cozzo,C;Grant,S.VehicularTechnology Conference,2007.VTC2007-Spring.IEEE 65th,Volume,Issue,2007年4月22-25日页:819-82)中简要地描述了CPC。
基站和用户实体。
在图2和3中,分别示出了基站集(节点B)和用户实体(UE)的图形。
基站集节点B包括MAC-hs控制消息处理机51、调度器52、存储与各个用户实体UE1-UEn有关的数据流的段的多个输入缓冲器53、54(对应于多个HARQ过程1...k、1...J,用于处理到几个UE 1...N同时传送,55,即也用于每个用户实体)、用于传输来自相应HARQ过程的数据的第1层处理部件57。基站还包括CQI解码器56、用户实体(UE)反馈解码器58和第1层接收器59。
给定用户实体中的每个HARQ过程镜像(mirror)在节点B中,并且对应于由特定用户实体接收的给定数据流。如上所解释的,更多数据流可由同时对应于用户实体设备上运行的一个应用或更多同时应用(可能带有不同QoS要求)的用户来使用。而且,可为相同用户实体传送连续的数据,连续传送属于不同HARQ过程。
而且,节点B包括专用于HARQ过程的对应集的至少一个特定输入缓冲器队列54。
注意,基站可仅执行如3GPP指定的标准任务;因此,标准节点B能够连同根据本发明的用户实体来使用。节点B在此处示出是为了说明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户实体的特征。
在图3中,根据本发明的用户实体(MAC)布置示为包括用于将下行链路HS-SSCH和HS-PDSCH信道解码的HS-SCCH解码部件33,该布置由数量J的HARQ过程36、数量M的重新排序和分解队列39以及RLC(无线电链路控制)层部件31来组成。而且,提供有UE(用户实体)反馈处理部件38和第1层处理37,用于在HS-DPCCH信道上提供反馈。总体控制由MAC-hs控制和消息处理机32来维护。此处理机对用于实行根据本发明的停滞避免过程的状况做出判决。
重新排序队列分发功能基于队列ID将MAC-hs PDU路由到正确的重新排序缓冲器。重新排序实体根据接收TSN(传送序号)将接收的MAC-hs PDU重新排序。带有上升TSN(MAC hs传送序号)的MAC-hs PDU被输送到分解功能。为了在MAC-hs PDU缺失时从错误状况中恢复,可使用如3GPP TS 25.321-11.6.2中描述的相同避免处理,即,基于重新排序和窗口的停滞避免,如还在图4的步骤17中所指定的。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用户实体中实现如图4步骤16中和图8步骤1-8中或图9步骤21-28中指定的附加停滞避免功能性。在UE配置有用于每个队列ID的一个重新排序实体。分解实体负责MAC-hsPDU的分解。在去除MAC-hs报头时,提取MAC-d PDU,并且去除任何填充比特。随后,将MAC-d PDU输送到更高(RLC)层。这些特征可如3GPP TS 25.321-11.6.2.3中所述的来执行。
换而言之,提供了:
一种接收器实体(RX,30),适合于根据自动重复请求过程在给定信道(HS-SCCH)上接收来自传送器实体(TX)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和确认(ACK)所述分组数据单元的接收,
该接收器实体包括解码单元(33)、自动重复请求处理器(36_1..36..j);重新排序和重组队列(39)、上层协议层(31);以及接收器实体反馈处理器(38);
接收基于接收器实体(RX)中分组数据单元从第一协议层(MAC)到更高协议层(RLC)的按序输送,接收器实体包括所述重新排序和重组队列(39)中存储的固定大小的接收器窗口(RECW),接收器窗口与要接收的分组数据单元的序列有关;接收器窗口定义为范围从最高接收序号(HR)减去接收器窗口大小加1到最高接收序号(HR-RECW+1,HR)的序号的间隔;以及其中登记下一预期序号(NE),反映要输送(171;176_3)到更高协议(RLC)层(31)的下一序号,以便维持按序输送。
接收器实体(30)包括适合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控制消息处理机(32)
-监视(10,11)是否能够为进入分组数据单元解码接收器实体(RX)的身份(11);
-监视(13)是否为进入分组数据单元正确解码自动重复请求过程;并且如果是,则读取(14)进入分组数据单元的传送序号(TSN);
-执行
-正常重新排序过程(170,171,180,176_1-176_5,181),其中将具有与下一预期序号对应的序号的接收分组输送到更高协议层(RLC),或者
-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300-302,177,178,176_6,176_7)过程,或者
-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过程(172-175),所述避免过程允许接收器窗口前移而不管下一预期序号未从传送器接收。
接收器实体适合于
-推导与正在从传送器实体传递到接收器实体的分组数据有关的累积质量参数(T2,T3)。
控制消息处理机(32)比较累积质量参数(T2,T3)和预定阈值(T2L,T3L);
-如果控制消息处理机(32)确定累积质量参数满足预定义准则(15,8,28),则它实行接收器窗口的移动,由此将最高接收值(HR)前进到对应于接收序号(M)的位置(16,173);以及它设置(16)接收器窗口中的下一预期(NE)值前进到对应于按窗口大小(RECW)确定的窗口的后方位置的位置(16,175)。
确定累积质量参数满足预定义准则(15;T2L,T3L)的步骤能够涉及控制消息处理机(32)
-持续监视(1,21)与正在从传送器实体传递到接收器实体的分组数据有关的信道质量(CPICH_Q);
-不时更新(3,4,24,25)累积质量参数(T2,T3);
-如果累积质量参数(T2,T3)达到预定义阈值(T2L,T3L),则确定累积质量参数(T2,T3)满足预定义准则(5,26)。
如果将信道质量定义为具有对应于预定义低级别的级别(4,24),则可通过第一值(K;K2)来更新累积质量参数(T2,T3)。
在累积质量参数已达到预定义阈值(7,26)后,可重置(7,27)累积质量参数(T2,T3)。
在累积质量参数不满足预定义准则(15)时,接收器实体执行正常重新排序或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或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17,170-180,300-302)。
在所提出的示例中,受监视的自动重复请求(13)过程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而且,方法涉及高速分组下行链路接入(HSDPA),并且第一协议层是是用于高速分组下行链路接入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hs),涉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第二协议层是无线电链路控制层(RLC)。而且,受监视的信道的质量是HS-DSCH信道,并且传送实体是节点B。
正常重新排序过程(170,171,180,176_1-176_5,181,182)可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11,13)对应于下一预期序号(NE)的数据分组单元时(170),将接收的数据分组输送(171,1763)到接收器中的上层协议层(RLC),并且更新下一预期(NE)(180,176_4)和最高接收(HR)序号,由此将接收器窗口前移。正常重新排序还包括丢弃在接收器窗口内接收的但具有低于下一预期序号的传送序号的接收的数据分组的步骤(181)。
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过程(300-302,177,178,176_5,176_6,176_7)可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计时器期满(300)时,将下一预期序号(NE)移到对其数据已接收的第一分组序号(301,302);
-当最高接收(HR)序号大于下一预期(NE)传送序号时,激活(176_6,176_7,178)计时器。
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过程(c)(172-175)可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带有接收器窗口外的序号的数据分组(172)时,将接收器窗口前移(173),并且将最高接收序号(HR)设置为接收的分组,-将下一预期序号(NE)更新为移动的窗口的后方位置(175),并且将分组数据单元输送(176_1,176_5)到更高协议层(RLC)。
在控制消息处理机(32)中可执行更新下一预期序号例程(176_1-176_5),其中如果接收分组数据单元等于下一预期序号(176_2),则将接收分组和分组数据单元以及连续接收的PDU(176_3,176_4)输送到更高协议层。

Claims (25)

1.一种用于操作接收器实体(RX)的方法,所述接收器实体适合于根据自动重复请求过程在给定信道(HS-SCCH)上接收来自传送器实体(TX)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和确认(ACK)所述分组数据单元(PDU)的接收,所述方法基于所述接收器实体(RX)中分组数据单元从第一协议层(MAC)到更高协议层(RLC)的按序输送,
其中在所述接收器实体中使用固定大小的接收器窗口(RECW),所述接收器窗口与要接收的分组数据单元的序列有关;所述接收器窗口定义为范围从最高接收序号(HR)减去所述接收器窗口大小加一到所述最高接收序号(HR-RECW+1,HR)的序号的间隔;以及其中登记下一预期序号(NE),反映要输送(171;176_3)到所述更高协议(RLC)层的下一序号,以便维持所述按序输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监视(10,11)是否能够为进入分组数据单元解码所述接收器实体(RX)的身份(11);
-监视(13)是否为所述进入分组数据单元正确解码自动重复请求过程;并且如果是,则读取(14)所述进入分组数据单元的传送序号(TSN);
-执行
-正常重新排序过程(170,171,180,176_1-176_5,181),其中将具有与所述下一预期序号对应的序号的接收分组输送到所述更高协议层(RLC),或者
-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300-302,177,178,176_6,176_7)过程,或者
-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过程(172-175),所述避免过程允许所述接收器窗口前移而不管下一预期序号未从所述传送器接收;
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推导与正在从所述传送器实体传递到所述接收器实体的分组数据有关的累积质量参数(T2,T3);
-比较所述累积质量参数(T2,T3)和预定阈值(T2L,T3L);
-如果所述累积质量参数满足预定义准则(15,8,28),则移动所述接收器窗口,由此将所述最高接收值(HR)前进到对应于所接收的序号(M)的位置(16,173);以及设置(16)所述接收器窗口中的下一预期(NE)值前进到对应于按所述窗口大小(RECW)所确定的所述窗口的后方位置的位置(16,17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累积质量参数满足预定义准则(15;T2L,T3L)涉及
-持续监视(1,21)与正在从所述传送器实体传递到所述接收器实体的分组数据有关的信道质量(CPICH_Q);
-不时更新(3,4,24,25)累积质量参数(T2,T3);
-如果所述累积质量参数(T2,T3)达到预定义阈值(T2L,T3L),则确定所述累积质量参数(T2,T3)满足所述预定义准则(5,2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将所述信道质量定义为具有对应于预定义低级别的级别(4,24),则通过第一值(K;K2)来更新所述累积质量参数(T2,T3)。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累积质量参数已经达到所述预定义阈值(7,26)后,重置(7,27)所述累积质量参数(T2,T3)。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信道质量正具有对应于预定义高级别的级别(22),则通过第二值(K1)来更新所述累积质量参数(T2,T3)(25)。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累积质量参数不满足所述预定义准则(15)时,执行正常重新排序或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或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17,170-180,300-302)。
7.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监视的自动重复请求(13)过程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
8.如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涉及高速分组下行链路接入(HSDPA),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协议层是用于高速分组下行链路接入的媒体接入控制层,涉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并且所述第二协议层是无线电链路控制层(RLC)。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受监视的所述信道的质量是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实体是节点B,并且所述接收实体是用户实体。
11.如任一前面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正常重新排序过程(170,171,180,176_1-176_5,181)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11,13)对应于所述下一预期序号(NE)的数据分组单元时(170),将所接收的数据分组输送(171)到所述接收器中的上层协议层(RLC),并且更新所述下一预期(NE)(180)和最高接收(HR)序号,由此将所述接收器窗口前移;
-丢弃在所述接收器窗口内接收的但带有低于下一预期序号的传送序号(181)的接收数据分组,
其中所述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过程(300-302,177,178,176_5,176_6,176_7)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计时器期满(300)时,将所述下一预期序号(NE)移到对其数据已接收的第一分组序号(301,302);
-当所述最高接收(HR)序号大于所述下一预期(NE)传送序号时,激活(176_6,176_7,178)所述计时器
其中所述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过程(c)(172-175)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带有落在所述接收器窗口外的序号的数据分组(172)时,将所述接收器窗口前移(173),并且将所述最高接收序号(HR)设置为所接收的分组,-将所述下一预期序号(NE)更新为所移动的窗口的后方位置(175),并且将分组数据单元输送(176_1,176_5)到所述更高协议层(RLC)。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下一预期序号例程(176_1-176_5)的更新,其中如果接收分组数据单元等于所述下一预期序号(176_2),则将所述接收分组和分组数据单元以及连续接收的PDU(176_3,176_4)输送到所述更高协议层。
13.一种接收器实体(RX,30),适合于根据自动重复请求过程在给定信道(HS-SCCH)上接收来自传送器实体(TX)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和确认(ACK)所述分组数据单元(PDU)的接收,所述接收器实体包括解码单元(33)、自动重复请求处理器(36_1..36..j);重新排序和重组队列(39)、上层协议层(31);以及接收器实体反馈处理器(38);
其中所述接收基于所述接收器实体(RX)中分组数据单元从第一协议层(MAC)到更高协议层(RLC)的按序输送,
所述接收器实体包括所述重新排序和重组队列(39)中存储的固定大小的接收器窗口(RECW),所述接收器窗口与要接收的分组数据单元的序列有关;所述接收器窗口定义为范围从最高接收序号(HR)减去所述接收器窗口大小加一到所述最高接收序号(HR-RECW+1,HR)的序号的间隔;以及其中登记下一预期序号(NE),反映要输送(171;176_3)到所述更高协议(RLC)层(31)的下一序号,以便维持所述按序输送;所述接收器实体(30)包括适合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控制消息处理机(32)
-监视(10,11)是否能够为进入分组数据单元解码所述接收器实体(RX)的身份(11);
-监视(13)是否为所述进入分组数据单元正确解码自动重复请求过程;并且如果是,则读取(14)所述进入分组数据单元的传送序号(TSN);
-执行
-正常重新排序过程(170,171,180,176_1-176_5,181),其中将具有与所述下一预期序号对应的序号的接收分组输送到所述更高协议层(RLC),或者
-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300-302,177,178,176_6,176_7)过程,或者
-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过程(172-175),所述避免过程允许所述接收器窗口前移而不管下一预期序号未从所述传送器接收;
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实体适合于
-推导与正在从所述传送器实体传递到所述接收器实体的分组数据有关的累积质量参数(T2,T3);
-所述控制消息处理机(32)比较所述累积质量参数(T2,T3)和预定阈值(T2L,T3L);
-如果所述控制消息处理机(32)确立所述累积质量参数满足预定义准则(15,8,28),则移动所述接收器窗口,由此将所述最高接收值(HR)前进到对应于所接收的序号(M)的位置(16,173);以及设置(16)所述接收器窗口中的下一预期(NE)值前进到对应于按所述窗口大小(RECW)所确定的所述窗口的后方位置的位置(16,175)。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器实体,其中确定所述累积质量参数满足预定义准则(15;T2L,T3L)涉及所述控制消息处理机(32)
-持续监视(1,21)与正在从所述传送器实体传递到所述接收器实体的分组数据有关的信道质量(CPICH_Q);
-不时更新(3,4,24,25)累积质量参数(T2,T3);
-如果所述累积质量参数(T2,T3)达到预定义阈值(T2L,T3L),则确定所述累积质量参数(T2,T3)满足所述预定义准则(5,26)。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接收器实体,其中如果将所述信道质量定义为具有对应于预定义低级别的级别(4,24),则通过第一值(K;K2)来更新所述累积质量参数(T2,T3)。
16.如权利要求13-15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器实体(30),其中在所述累积质量参数已经达到所述预定义阈值(7,26)后,重置(7,27)所述累积质量参数(T2,T3)。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器实体(30),其中如果所述信道质量正具有对应于预定义高级别的级别(22),则通过第二值(K1)来更新所述累积质量参数(T2,T3)(25)。
18.如权利要求13-17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器实体(30),其中,在所述累积质量参数不满足所述预定义准则(15)时,执行正常重新排序或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或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17,170-180,300-302)。
19.如权利要求13-18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器实体(30),其中所述受监视的自动重复请求(13)过程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
20.如权利要求13-19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器实体(30),其中所述方法涉及高速分组下行链路接入(HSDPA),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协议层是用于高速分组下行链路接入的媒体接入控制层,涉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并且所述第二协议层是无线电链路控制层(RLC)。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器实体(30),其中受监视的所述信道的质量是HS-SCCH信道。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器实体(30),其中所述传送实体是节点B。
23.如任一前面权利要求所述的接收器实体(30),其中所述正常重新排序过程(170,171,180,176_1-176_5,181,182)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11,13)对应于所述下一预期序号(NE)的数据分组单元时(170),将所接收的数据分组输送(171)到所述接收器中的上层协议层(RLC),并且更新所述下一预期(NE)(180)和最高接收(HR)序号,由此将所述接收器窗口前移;
-丢弃在接收器窗口内接收的但带有低于下一预期序号的传送序号的接收数据分组(181,182),
其中所述基于计时器的停滞避免过程(300-302,177,178,176_5,176_6,176_7)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计时器期满(300)时,将所述下一预期序号(NE)移到对其数据已接收的第一分组序号(301,302);
-当所述最高接收(HR)序号大于所述下一预期(NE)传送序号时,激活(176_6,176_7,178)所述计时器
其中所述基于窗口的停滞避免过程(c)(172-175)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带有落在所述接收器窗口外的序号的数据分组(172)时,将所述接收器窗口前移(173),并且将所述最高接收序号(HR)设置为所接收的分组,-将所述下一预期序号(NE)更新为所移动的窗口的后方位置(175),并且将分组数据单元输送(176_1,176_5)到所述更高协议层(RLC)。
2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收器实体(30),其中在所述控制消息处理机(32)中执行更新下一预期序号例程(176_1-176_5),其中如果接收分组数据单元等于所述下一预期序号(176_2),则将所述接收分组和分组数据单元以及连续接收的PDU(176_3,176_4)输送到所述更高协议层。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受监视的所述信道的质量是公共导频信道(CPICH)。
CN2008801294880A 2008-05-22 2008-05-22 增强恢复过程 Active CN1020376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08/056324 WO2009141010A1 (en) 2008-05-22 2008-05-22 Enhanced recovery proced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7669A true CN102037669A (zh) 2011-04-27
CN102037669B CN102037669B (zh) 2013-11-06

Family

ID=40565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94880A Active CN102037669B (zh) 2008-05-22 2008-05-22 增强恢复过程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42607B2 (zh)
EP (1) EP2301180B1 (zh)
CN (1) CN102037669B (zh)
WO (1) WO200914101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0535A (zh) * 2011-07-13 2012-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9391639A (zh) * 2017-08-02 2019-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激活及去激活数据复制的方法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28938B2 (en) * 2009-02-02 2012-07-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a miss-detection of duplicated packets and an out-of-sequence delivery to the higher layer in unacknowledged mode operation
CN102209349B (zh) * 2010-03-29 2013-11-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序号tsn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US9325594B2 (en) * 2011-11-10 2016-04-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US10009445B2 (en) * 2012-06-14 2018-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voiding unwanted TCP retransmissions using optimistic window adjustments
CN104303563B (zh) 2013-04-26 2018-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无线通信设备
US9614567B2 (en) * 2015-03-19 2017-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overing from stalls on a mobile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9741A1 (en) * 2001-10-19 2003-09-11 Torsner Per Johan Avoiding stall conditions and sequence number ambiguity in an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tocol
US20060009161A1 (en) * 2004-07-09 2006-01-12 Phil Beecher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N1914846A (zh) * 2003-12-19 2007-02-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利用同步重发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协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108516D0 (en) * 2001-04-04 2001-05-23 Nokia Corp Power control
DE10141092A1 (de) * 2001-08-22 2003-03-06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paketen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JP2005045642A (ja) * 2003-07-24 2005-02-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パケット通信装置および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CN1833370B (zh) * 2003-07-30 2010-05-12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使用下链传输功率检测进行限制动态范围的下链功率控制
GB2405289B (en) * 2003-08-20 2006-10-25 Ipwireless Inc Method,base station,remote station and system for HSDPA communication
US7054288B2 (en) * 2004-02-13 2006-05-3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ast detection of a 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
WO2007091924A1 (en) * 2006-02-07 2007-08-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extended control plane signalling in a high speed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KR20070109313A (ko) * 2006-05-10 2007-1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데이터 처리를 위한 효율적인 재전송 요청 장치 및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9741A1 (en) * 2001-10-19 2003-09-11 Torsner Per Johan Avoiding stall conditions and sequence number ambiguity in an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tocol
CN1914846A (zh) * 2003-12-19 2007-02-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利用同步重发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协议
US20060009161A1 (en) * 2004-07-09 2006-01-12 Phil Beecher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0535A (zh) * 2011-07-13 2012-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340535B (zh) * 2011-07-13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9391639A (zh) * 2017-08-02 2019-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激活及去激活数据复制的方法及终端
CN109391639B (zh) * 2017-08-02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激活及去激活数据复制的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41010A1 (en) 2009-11-26
EP2301180B1 (en) 2013-03-06
EP2301180A1 (en) 2011-03-30
CN102037669B (zh) 2013-11-06
US20110058497A1 (en) 2011-03-10
US8542607B2 (en) 2013-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83769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1485134B (zh) 介质接入控制丢弃通知
CN102037669B (zh) 增强恢复过程
CN101421964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CN100512087C (zh) 用于否定帧应答的控制的空闲帧的利用
RU2287220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тупиковой ситуаци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таймера для системы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го нисходящего пакетного доступа
CN100393022C (zh) Cdma通信系统中混合自动重发机制内改进的数据传送
KR101273407B1 (ko) 멀티­캐리어 lte 시스템들을 위한 rlc
CN102387009B (zh)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上行传输的方法和演进的节点b
EP1630981A2 (en) Transmission tim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30070681A1 (en) Transmitting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980062A2 (en) Transmitting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10198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1009536B (zh) 自动重传请求的状态报告方法
EP2938017B1 (en) Methods,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WO2020064310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involved in transmission of data
CN101083614A (zh) 增强的专用信道中调度信息报告的触发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1222479B (zh) 一种主动重传和周期应答的无线链路控制层实现方法
CN102271364A (zh)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188786B (zh)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多用户复用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201901A (zh) 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1060476B (zh) 增强的专用信道中调度信息传输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1170715A (zh) 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中增强专用信道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EP245120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11

Address after: No. 18, Wu Sha seashore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Stockholm

Patentee before: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