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6068B - 图像编码方法及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装置、程序 - Google Patents

图像编码方法及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装置、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6068B
CN102036068B CN2010105018037A CN201010501803A CN102036068B CN 102036068 B CN102036068 B CN 102036068B CN 2010105018037 A CN2010105018037 A CN 2010105018037A CN 201010501803 A CN201010501803 A CN 201010501803A CN 102036068 B CN102036068 B CN 1020360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icture
image
predicted picture
co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18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6068A (zh
Inventor
小松佑人
横山彻
村上智一
斋藤升平
中村克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36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6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6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60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57Assigned coding mode, i.e. the coding mode being predefined or preselected to be further used for selection of another element or parameter
    • H04N19/159Prediction type, e.g. intra-frame, inter-frame or bidirectional frame predi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3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 H04N19/107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between spatial and temporal predictive coding, e.g. picture refres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2Sampling, masking or truncation of coding units, e.g. adaptive resampling, frame skipping, frame interpolation or high-frequency transform coefficient mas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block, e.g. a macroblo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编码方法及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装置、程序。尤其提供一种用来不需要新的判断信息(编码标志信息)而改善压缩效率的技术。在按照解決手段编码对象区域的压缩中,基于跳过模式(不将编码对象区域的信息压缩而将以前的编码对象区域的信息复制的处理),决定是使用通过已有的编码规格生成的已有预测图像、还是在解码图像彼此中进行运动探索处理而新生成的插值预测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编码方法及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装置、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将图像数据高效率地削减并编码的图像编码方法及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装置、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图像压缩的技术,已知有以MPEG(Moving PictureExperts Group/运动图片专家组)为代表的国际标准编码规格。并且,为了进一步削减图像数据,已知有通过同时采用编码装置的将在局部解码图像彼此间进行运动探索处理而生成的图像作为预测图像或解码图像使用的技术和已有的编码技术、使压缩率提高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更具体地讲,在专利文献1中,将通过已有的编码规格生成的预测图像、与在局部解码图像彼此中进行运动探索处理而生成的图像按照像素块切换而编码,由此使压缩效率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4015号公報
[非专利文献1]「改訂三版H.264/AVC教科書」、2009年1月1日発行、インプレスR&D,第125ペ一ジ(スキツプトマクロブロツク)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方法、即将通过已有的编码规格生成的预测图像与在解码图像彼此中进行运动探索处理而新生成的图像以块单位切换编码的方法中,除了已有的标志信息以外,新需要使用哪个图像的判断信息(标志信息)。因而,根据输入影像,由来于该判断信息的符号量变多,用专利文献1的方法压缩的情况与通过以往规格压缩的情况相比,压缩效率有可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来不需要新的判断信息而改善压缩效率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基于作为H.264/AVC的编码信息(标志)已经规定的跳过模式(跳过的宏块),选择通过已有的方法生成的已有预测图像(帧内或帧间预测图像)及通过插值预测生成的插值预测图像的某一方作为预测图像。
即,在本发明中,在将图像编码并传送时,首先生成对于编码对象图像的预测图像与编码对象图像的差分数据。并且,将差分数据编码,生成编码图像数据并输出。此外,在生成预测图像时,基于与编码对象图像建立了关联的跳过模式信息,将帧内或帧间预测图像与在局部解码图像彼此中执行运动探索而生成的插值预测图像的某一方作为预测图像输出。另外,当生成预测图像时,仅对编码对象图像是B图片、该B图片的跳过模式为有效的编码对象区域控制处理,以将上述插值预测图像作为上述预测图像输出。此外,在编码对象图像是P图片的情况下,控制处理,以将帧内或帧间预测图像作为预测图像输出。
另一方面,在将编码图像数据解码而生成解码图像数据的情况下,首先将编码图像数据进行句法解析,至少分离为解码对象的编码图像数据、和包括跳过模式信息的、解码所需要的编码信息。并且,将解码对象的编码图像数据解码,生成预测误差数据。进而,将预测误差数据与预测图像相加而生成解码图像。此外,在生成预测图像时,基于跳过模式信息,将帧内或帧间预测图像和在已有的解码图像彼此中执行运动探索而生成的插值预测图像的某一方作为预测图像输出。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以下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附图会变得清楚。
根据本发明,能够用比以往方式少的符号量记录并传送影像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编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编码部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编码对象帧与前后的帧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插值预测图像与已有预测图像混杂的情况的帧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解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6是用来说明解码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7是用来说明作为变形例的解码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编码部的详细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 影像输入部
102 区域分割部
103 编码部
104 可变长编码部
201、801 减法器
202、802 频率变换-量化部
203、503、803 逆量化-逆频率变换部
204、504、804 加法器
205、505、805 解码图像存储部
206、806 帧内预测部
207、807 帧间预测部
208、808 帧内/帧间预测图像选择部
209、809、508 解码图像运动探索部
210、509 插值预测图像生成部
211、507 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
501 可变长解码部
502 句法解析部
506 预测图像生成部
510 影像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关于不传送表示预测图像生成方式(将已有(帧内/帧间)预测图像和插值预测图像的哪个作为预测图像)的标志(判断信息)而实现编码的图像编码装置、以及将不使用该标志而编码的图像解码的图像解码装置的。特别是,本发明适合于依据例如H.264/AVC规格的编码及解码。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只不过是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此外,在各图中对于共通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
(1)第1实施方式
<图像编码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编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101是存储输入图像的影像输入部。102是将输入图像分割为编码对象区域(例如宏块单位或片单位)的区域分割部。103是将由区域分割部分割后的输入图像数据以编码单位进行编码、局部解码的编码部。104是将由编码部103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可变长编码的可变长编码部。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各处理部的详细情况进行叙述。
影像输入部101将输入图像以编码的顺序重新排列。顺序的重新排列根据图片是帧内预测图片(I图片)、单向预测图片(P图片)或双向预测图片(B图片)的某个来执行,由此将图像群(例如GOP)从显示顺序重新排列为编码顺序。
接着,区域分割部102将编码对象帧分割为编码对象区域。分割的区域的形状既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区域那样的块单位(例如宏块单位或片单位)、也可以是watershed法那样的方法提取的对象单位。此外,分割的区域的大小也可以是从16×16像素那样的在已有编码规格中采用的大小到64×64像素那样的较大的尺寸。将由区域分割部102分割后的图像发送给编码部103。
<编码部的详细结构>
图2是表示编码部103的更详细的结构的图。201是计算由区域分割部102分割后的图像与由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211决定的图像(是局部解码图像、对象编码区域的预测图像:图像内/图像间预测图像及插值预测图像的某个)的差分、输出残差(预测误差数据)的差分器。
202是将差分器201输出的差分数据进行频率变换、将频率变换后的数据量化的频率变换-量化部。203是将频率变换-量化部202输出的数据逆量化之后,进行逆频率变换的逆量化-逆频率变换部。
204是将逆量化-逆频率变换部203输出的数据与由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211决定的图像相加、输出解码图像的加法器。205是将加法器204输出的数据(解码图像)存储的解码图像存储部。
209是在存储在解码图像存储部中的解码图像彼此中检测最近似的区域、输出运动信息的解码图像运动探索部。
206是根据与编码对象区域同一个帧内、该区域的周边像素生成预测图像的帧内预测部。207是从与编码对象区域属于的帧不同的帧内的区域检测接近于编码对象区域的图像的图像、使用由解码图像运动探索部209得到的运动信息执行运动补偿、生成预测图像的帧间预测部。208是选择帧内预测图像或帧间预测图像的中的编码效率较高者(例如选择符号量较少的预测方式)、将所选择的预测图像作为已有预测图像输出的、帧内/帧间预测图像选择部。
210是基于由解码图像运动探索部检测到的运动信息生成插值图像的插值预测图像生成部。211是决定使用由插值预测图像生成部210生成的图像(插值预测图像)或由帧内/帧间预测图像选择部208生成的预测图像(已有预测图像)的哪个的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选择插值预测图像的是编码对象图像为B图片、编码对象区域的跳过模式为有效的情况。即,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211基于跳过模式信息,决定将已有预测图像及插值预测图像的哪个选择为应取与编码对象图像的差分的图像。
接着,对编码部103的各处理部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频率变换-量化部202将编码对象图像与生成的预测图像的差分图像使用例如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或小波变换等进行频率变换,将频率变换后的系数量化。将量化后的数据发送给可变长编码部104及逆频率变换-逆量化部203。
逆量化-逆频率变换部203进行频率变换-量化部202进行的处理的逆处理。即,将输入到那里的数据进行逆量化,将逆量化后的数据通过逆DCT或逆小波变换等进行逆频率变换,生成相当于上述差分图像(预测误差数据)的图像。
此外,加法器204将相当于从逆量化-逆频率变换部203输出的差分图像的图像、与由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211决定的预测图像相加而生成局部解码图像。将生成的局部解码图像存储到解码图像存储部205中。
帧内预测部206使用存储在解码图像存储部205中的已解码的编码对象区域的周边像素生成预测图像。此外,帧间预测部207通过匹配处理检测输入的编码对象区域的图像数据与存储在解码图像存储部205中的已解码帧内的图像区域的图像数据最近似的区域,将该检测到的区域作为预测图像。
将存储在解码图像存储部205中的解码图像也发送给解码图像运动探索部209。解码图像运动探索部209执行以下的处理。
首先,如图3所示,使用编码对象帧n(n是表示编码顺序的自然数)的前后的帧内的像素fn-1(x-dx,y-dy)及fn+1(x+dx,y+dy),求出式(1)所示的预测误差绝对值和SADn(x,y)。这里,R是运动探索时的区域尺寸,m是用来提高运动探索的精度的偏移量。
式1
SAD n ( x , y ) = &Sigma; n , m &Element; R | f n - 1 ( x - dx + n , y - dy + m ) - f n + 1 ( x + dx + n , y + dy + m ) | - - - ( 1 )
接着,求出式(1)的SADn(x,y)为最小的运动探索区域R内的坐标(dx,dy)而决定运动矢量。关于运动探索,这里叙述全探索的例子,但也可以是为了处理量削减而简略化的运动探索方法。
插值预测图像生成部210通过以下这样的方法生成插值预测图像。即,插值预测图像生成部210使用由解码图像运动探索部209求出的运动矢量,如式(2)那样根据编码对象帧的前后的已编码的帧内的像素fn-1(x-dx,y-dy)及fn+1(x+dx,y+dy)生成编码对象区域的像素fn(x,y)。
式2
f n ( x , y ) - f n - 1 ( x - dx , y - dy ) + f n + 1 ( x + dx , y + dy ) 2 - - - ( 2 )
此外,在编码对象区域是16×16像素的宏块的情况下,编码对象区域的插值预测图像用式(3)表示。
式3
&Sigma; x = 0 , 16 &Sigma; y = 0 16 f n ( x , y ) - - - ( 3 )
接着,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211基于对编码单位(例如宏块)附加的跳过模式标志是否为有效,决定将插值预测图像和已有预测图像的哪个作为预测图像。如果跳过模式是有效的,则选择插值预测图像,如果是无效的,则选择已有预测图像。另外,该跳过模式是仅在编码对象帧为B图片时使用的模式,是在MPEG4及H.264/AVC的规格中支持的模式(参照非专利文献1)。因而,当编码对象图像是P图片时,总是已有预测图像为预测图像。这样,由于在是否将插值图像作为预测图像使用的判断中使用已有的标志,所以不需要设定新的判断信息(标志)并多路复用发送。由此,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使用插值预测图像的优点。另外,将编码对象区域的图像数据与跳过模式信息建立关联并输入到编码部103中。因而,跳过模式信息既可以附加在图像数据中而输入到编码部103中,也可以由区域分割部102将跳过模式信息从编码对象区域的图像数据分离,提供给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211。
图4是表示为了进一步加深对预测图像的选择的理解而提示的、插值预测图像与已有预测图像混杂的情况下的帧例的图。这里,使用图4说明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211的处理的详细情况。
首先,如果设编码对象区域为X,则在X中选择了跳过模式的情况下(跳过模式为有效的情况下),使用插值预测图像作为预测图像。另一方面,在X中没有选择跳过模式的情况下,使用已有预测图像作为预测图像。这是因为,在已有规格(例如MPEG等)中,由于使用锚(アンカ一)区域的运动矢量预测编码对象区域的运动矢量,所以当编码模式为帧内预测时,锚区域的运动矢量成为0,运动矢量的预测精度下降。因此,选择在解码图像彼此中进行运动探索而得到的运动矢量生成的插值预测图像更为有利。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在生成已有预测图像及插值预测图像之后,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211基于跳过模式信息决定将哪个作为用于残差生成的预测图像,但也可以是其他形态。例如,也可以是,帧内预测部206及帧间预测部207在编码对象区域的跳过模式信息为无效的情况下动作,插值预测图像生成部210在编码对象区域的跳过模式信息为有效的情况下动作。在此情况下,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211的动作变得更单纯。通过这样做,不需要对所有的编码对象区域生成已有预测图像及插值预测图像两者,所以能够减轻编码装置中的计算负荷。
<解码装置的结构>
以下,对将由上述编码装置编码的数据进行解码的解码装置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解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在图5中,501是将从编码侧传送来的编码数据解码的可变长解码部。502是将可变长解码后的数据进行句法解析的句法解析部。通过该句法解析,能够掌握发送来的数据的头部分、图像数据部分等、从哪里到哪里是怎样的信息。
503是将句法解析部502发送的数据逆量化、进行逆频率变换的逆量化-逆频率变换部。504是将逆量化-逆频率变换部503输出的数据、与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507输出的预测图像数据相加、生成解码图像的加法器。505是将加法器504输出的数据存储的解码图像存储部。
506是基于句法解析部502发送的编码模式信息,使用存储在解码图像存储部505中的图像生成预测图像的已有预测图像生成部。507是决定由已有预测图像生成部506生成的预测图像和由插值预测图像生成部509生成的图像的哪个的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508是在存储在解码图像存储部505中的解码图像彼此中检测最近似的区域的解码图像运动探索部。509是基于由解码图像运动探索部508检测到的运动信息生成插值图像的插值预测图像生成部。510是表示存储在解码图像存储部505中的解码图像的影像显示装置。
<解码处理的详细情况>
以下,使用图6对解码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6是用来说明该解码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在图6中,首先,可变长解码部501将接收到的编码数据进行可变长解码,将该可变长解码数据发送给句法解析部502(S601)。接着,句法解析部502进行已解码的流数据的句法划分,将各数据分离,将其中的预测误差数据提供给逆量化-逆频率变换部503,此外将运动矢量信息发送给已有预测图像生成部506及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507(S602)。接着,逆量化-逆频率变换部503将预测误差数据逆量化,对逆量化后的数据进行逆频率变换处理(例如逆DCT变换或逆小波变换等(但是,是对应于编码装置的变换方式的处理))(S603)。
并且,已有预测图像生成部506通过已有的编码规格的方法生成帧内预测图像或帧间预测图像(S604)。此外,解码图像运动探索部508通过与编码侧的解码图像运动探索部209的处理相同的方法进行运动探索处理(S605)。进而,插值预测图像生成部509通过与编码侧的插值预测图像生成部210相同的方法生成插值图像(S606)。
接着,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507通过与编码侧的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211的处理相同的方法决定使用插值预测图像或已有预测图像的哪个(S607)。即,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507在编码对象区域中跳过模式是有效的情况下(S607中“是”),进行控制以将插值预测图像作为预测图像输出。
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507在决定使用插值预测图像作为该编码对象区域的预测图像的情况下(S607中“是”),输出插值预测图像,基于它生成解码图像(S608)。另一方面,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507在决定使用已有预测图像作为该编码对象区域的预测图像的情况下,输出已有预测图像,基于它生成解码图像(S609)。将该解码图像最终通过影像显示装置510输出。
另外,在基于图6的处理中,在生成已有预测图像和插值预测图像之后基于跳过模式的信息决定选择哪个,但也可以如基于图7的处理那样,在编码对象区域的图像中跳过模式为有效的情况下生成插值预测图像。通过这样,仅在需要的情况下生成插值预测图像就可以,所以具有运算量较少就足够的优点。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不再需要传送用来判断编码对象区域是插值预测图像还是已有预测图像的新的信息(新的判断标志),与已有的编码规格相比能够提高压缩率。
(2)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在第1实施方式的编码部103中采用了依据H.264/AVC的通常的编码方法。即,为从图2的结构中去除了插值预测图像生成部210及插值预测图像决定部211的结构。以下,使用图8对编码部103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解码装置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是同样的,所以省略说明。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编码部的结构的图。在图8中,801是计算由区域分割部102分割后的图像与由帧内/帧间预测图像选择部808决定为预测图像的图像的差分的差分器。802是将差分器801输出的差分数据进行频率变换并进行量化的频率变换-量化部。803是将频率变换-量化部802输出的数据进行逆量化、逆频率变换的逆量化-逆频率变换部。
804是将逆量化-逆频率变换部803输出的数据与帧内/帧间预测图像选择部808选择为预测图像的图像相加的加法器。805是将加法器804输出的数据存储的解码图像存储部。
806是根据编码对象区域的周边像素生成预测图像的帧内预测部。807是从与编码对象帧不同的帧内的区域检测接近于编码对象区域的图像而作为预测图像的帧间预测部。808是选择帧内预测图像或帧间预测图像中的编码效率较高者(符号量较少者)的帧内/帧间预测部。809是在存储于解码图像存储部805中解码图像彼此中检测最近似的区域的解码图像运动探索部。
接着,对编码部103的各处理部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频率变换-量化部802例如将差分图像使用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或小波变换等进行频率变换,将频率变换后的系数进行量化。将量化后的数据发送给可变长编码部104及逆频率变换-逆量化部803。逆量化-逆频率变换部803进行由频率变换-量化部802进行的处理的逆处理。
加法器804将帧内/帧间预测部808输出的预测图像与逆频率变换-逆量化部803输出的数据相加,生成局部解码图像。将生成的局部解码图像存储到解码图像存储部805中。
帧内预测部806使用存储在解码图像存储部805中的已解码的编码对象区域的周边像素生成预测图像。此外,帧间预测部807通过匹配处理检测输入的编码对象区域与存储在解码图像存储部805中的已解码帧内的图像区域最近似的区域,将该检测到的区域作为预测图像。
此外,将存储在解码图像存储部805中的解码图像发送给解码图像运动探索部809。解码图像运动探索部809通过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式(1)求出预测误差绝对值和SADn(x,y),求出它为最小的运动探索区域R内的坐标(dx,dy),决定运动矢量。关于运动探索,这里叙述全探索的例子,但也可以是为了处理量削减而简略化的运动探索方法。
以上,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编码-解码装置,不再需要传送用来判断编码对象区域是插值预测图像还是已有预测图像的信息,与已有的编码规格相比能够提高压缩率。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编码装置中,不再需要用来判断编码对象区域是插值预测图像还是已有预测图像的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削减演算量-处理时间。
(3)总结
在本发明中,基于作为H.264/AVC的编码信息(标志)已经规定的跳过模式(跳过的宏块),选择通过已有的方法生成的已有预测图像(帧内或帧间预测图像)及通过插值预测生成的插值预测图像的某一个作为预测图像使用。跳过模式为有效是仅在编码对象图像是B图片的时候,仅对该B图片的跳过模式为有效的编码对象区域(宏块)将插值预测图像作为预测图像输出。在编码对象图像是P图片的情况下,将帧内或帧间预测图像作为预测图像输出。这样,使用在规格上已经规定的编码信息决定作为预测图像使用的图像,所以不再需要新设定并传送用于该决定的判断标志信息。这样的判断标志信息的一个个作为符号量并不多,但如果积累则成为庞大的量,所以通过不传送新的判断信息对压缩效率提高带来的益处很大。
另一方面,在将传送来的编码图像数据解码而生成解码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也在生成用来与预测误差数据相加而生成解码图像的预测图像时,基于跳过模式信息,将帧内或帧间预测图像和在已有的解码图像彼此中执行运动探索而生成的插值预测图像的一方作为预测图像输出。此外,在编码装置侧不将插值预测图像作为预测图像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为了在解码装置侧将已有预测图像及插值预测图像的某一方作为预测图像使用而基于跳过模式决定选择哪个(以上对应于第2实施方式)。因而,能够高效率地执行图像解码处理。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通过实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实现。在此情况下,将记录有程序代码的存储媒体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者CPU、MPU)将保存在存储媒体中的程序代码读出。在此情况下,从存储媒体读出的程序代码自身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该程序代码自身及存储它的存储媒体构成本发明。作为用来供给这样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媒体,可以使用例如软盘(注册商标)、CD-ROM、DVD-ROM、硬盘、光盘、光磁盘、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等。
此外,也可以是,基于程序代码的指示,在计算机上工作的OS(操作系统)等进行实时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进而,也可以是,在将从存储媒体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入到计算机上的存储器中之后,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示,计算机的CPU等进行实时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
此外,也可以是,通过将实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经由因特网等的网络分发,将其下载而保存到系统或装置的硬盘或存储器等的存储机构或CD-RW、CD-R等的存储媒体中,在使用时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CPU、MPU)将保存在该存储机构或该存储媒体中的程序代码读出并执行。

Claims (7)

1.一种图像编码方法,将图像数据编码并输出编码图像数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生成对于编码对象图像的预测图像与上述编码对象图像的差分数据的步骤;
将上述差分数据编码而生成编码图像数据并输出的步骤;
将上述编码图像数据解码并生成局部解码图像的步骤;以及
使用上述局部解码图像生成上述预测图像的步骤,即基于与上述编码对象图像建立了关联的跳过模式信息,将帧内或帧间预测图像和在上述局部解码图像彼此中进行运动探索而生成的插值预测图像的一方作为上述预测图像而输出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生成上述预测图像的步骤中,仅对上述编码对象图像是B图片、并且该B图片的上述跳过模式为有效的编码对象区域,将上述插值预测图像作为上述预测图像输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生成上述预测图像的步骤中,在上述编码对象图像是P图片的情况下,将上述帧内或帧间预测图像作为上述预测图像输出。
4.一种图像解码方法,将传送来的编码图像数据解码并输出解码图像数据,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上述编码图像数据进行句法解析、至少分离为解码对象的编码图像数据和包括跳过模式信息的、解码所需要的编码信息的步骤;
将上述解码对象的编码图像数据解码并生成预测误差数据的步骤;
将上述预测误差数据和预测图像相加而生成解码图像并输出的步骤;以及
使用已有的解码图像生成上述预测图像的步骤,即基于上述跳过模式信息,将帧内或帧间预测图像和在上述已有的解码图像彼此中执行运动探索而生成的插值预测图像的一方作为上述预测图像而输出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生成上述预测图像的步骤中,仅对上述解码对象的编码图像数据是B图片、并且该B图片的上述跳过模式为有效的解码对象区域,将上述插值预测图像作为上述预测图像输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生成上述预测图像的步骤中,在上述解码对象的编码图像数据是P图片的情况下,将上述帧内或帧间预测图像作为上述预测图像输出。
7.一种图像解码装置,将传送来的编码图像数据解码,输出解码图像数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句法解析部,对上述编码图像数据进行句法解析,至少分离为解码对象的编码图像数据和包括跳过模式信息的、解码所需要的编码信息;
解码处理部,将上述解码对象的编码图像数据解码,生成预测误差数据;
解码图像生成部,将上述预测误差数据与预测图像相加,生成解码图像并输出;以及
预测图像生成部,使用已有的解码图像生成上述预测图像;
上述预测图像生成部基于上述跳过模式信息,将帧内或帧间预测图像和在上述已有的解码图像彼此中执行运动探索而生成的插值预测图像的一方作为上述预测图像输出。
CN2010105018037A 2009-10-02 2010-09-30 图像编码方法及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装置、程序 Active CN1020360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0954/2009 2009-10-02
JP2009230954A JP5378939B2 (ja) 2009-10-02 2009-10-02 画像符号化方法、画像復号化方法、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画像復号化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6068A CN102036068A (zh) 2011-04-27
CN102036068B true CN102036068B (zh) 2013-06-26

Family

ID=43823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18037A Active CN102036068B (zh) 2009-10-02 2010-09-30 图像编码方法及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装置、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48257B2 (zh)
JP (1) JP5378939B2 (zh)
CN (1) CN1020360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42127B1 (ko) * 2011-06-21 2014-09-25 인텔렉추얼디스커버리 주식회사 쿼드트리 구조 기반의 적응적 양자화 파라미터 부호화 및 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US9858164B1 (en) * 2012-08-23 2018-01-02 Crimson Corporation Providing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escription
US9813730B2 (en) * 2013-12-06 2017-11-07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ne-grained motion boundary processing
CN104065969B (zh) * 2014-05-30 2017-03-15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大容量抗大压缩的图像信息隐藏方法
US10432946B2 (en) * 2014-12-23 2019-10-01 Apple Inc. De-juddering techniques for coded video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5563A1 (en) * 2003-02-24 2004-09-02 Vixs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coding video data
WO2006126840A1 (en) * 2005-05-26 2006-11-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coding video signal encoded through inter-layer predi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93406B2 (ja) * 2002-04-16 2008-12-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データ変換装置および映像データ変換方法
JP2004007563A (ja) * 2002-04-19 2004-0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動画像符号化方法および動画像復号化方法
JP4685636B2 (ja) * 2004-02-03 2011-05-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復号化装置、符号化装置、補間フレーム生成システム、集積回路装置、復号化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符号化プログラム
JP2008154015A (ja) * 2006-12-19 2008-07-03 Hitachi Ltd 復号化方法および符号化方法
KR20100015456A (ko) * 2007-04-09 2010-0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디오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8189668B2 (en) * 2007-12-18 2012-05-29 Vixs Systems, Inc. Video codec with shared intra-prediction module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with
US8213515B2 (en) * 2008-01-11 2012-07-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nterpolated skip mode decision in video compression
EP2924994B1 (en) * 2008-05-07 2016-09-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video signa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5563A1 (en) * 2003-02-24 2004-09-02 Vixs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coding video data
WO2006126840A1 (en) * 2005-05-26 2006-11-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coding video signal encoded through inter-layer predic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8-154015A 2008.07.0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78939B2 (ja) 2013-12-25
US20110080951A1 (en) 2011-04-07
JP2011082629A (ja) 2011-04-21
CN102036068A (zh) 2011-04-27
US8948257B2 (en) 2015-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1161B (zh) 通过使用大型变换单元编码和解码图像的方法和设备
CN102907098B (zh) 使用可变尺寸宏块对图像进行编码/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20526B (zh) 对图像边界的编码单元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04811713B (zh) 使用平面表达的增强帧内预测编码
JP5258664B2 (ja) 画像符号化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画像復号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835111B (zh) 使用先前块的运动矢量作为当前块的运动矢量来对图像进行编码/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JP5686499B2 (ja) 画像予測符号化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画像予測復号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符号化・復号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2792695A (zh) 通过使用大变换单元对图像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03797800A (zh) 推导参考模式值以及编码和解码表示预测模式的信息
CN105791845A (zh) 用于对变换系数进行熵编码/熵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US953817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mpetition-based intra prediction encoding/decoding using multiple prediction filters
CN104620576A (zh) 可缩放视频译码中的替代变换
CN102036068B (zh) 图像编码方法及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装置、程序
CN103931190A (zh) 图像编码设备、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设备、图像解码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0407791C (zh) 图像编码、译码方法、图像编码、译码装置及图像传送系统
KR20130003718A (ko) 고속 코딩 단위(Coding Unit) 모드 결정을 통한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828085A (zh) 视频解码方法
KR101845622B1 (ko) 영상에 대한 적응적 rdpcm 방법, 적응적 rdpcm에 기반한 인코딩 방법 및 적응적 rdpcm에 기반한 디코딩 방법
CN105049854A (zh) 用于对画面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及对应设备
CN104380736A (zh) 动态图像预测编码装置、动态图像预测编码方法、动态图像预测编码程序、动态图像预测解码装置、动态图像预测解码方法、动态图像预测解码程序
CN1307838C (zh) 渐进式结合图像专家组解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577130A (zh) 从第一mpeg流到第二mpeg流的代码转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MAXELL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26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19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xell,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1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