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9637A - 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9637A
CN102029637A CN201010530338XA CN201010530338A CN102029637A CN 102029637 A CN102029637 A CN 102029637A CN 201010530338X A CN201010530338X A CN 201010530338XA CN 201010530338 A CN201010530338 A CN 201010530338A CN 102029637 A CN102029637 A CN 1020296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alibrate
density
band moulding
fla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303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林奇
G·哈德维克
T·古奇
R·C·艾伦
B-H·梁
M·麦克唐纳德
P·莫兰
M·霍尔顿
J·帕格斯利
M·康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oni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soni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onite Corp filed Critical Masonit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29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96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0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C2/1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wood, fibres, chips, vegetable stems, or the like; of plastics; of foamed products
    • E04C2/16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wood, fibres, chips, vegetable stems, or the like; of plastics; of foamed products of fibres, chips, vegetable stem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NMANUFACTURE BY DRY PROCESSES OF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RGANIC BINDING AGENTS, MADE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CONSISTING OF WOOD OR OTHER LIGNOCELLULOSIC OR LIKE ORGANIC MATERIAL
    • B27N5/00Manufacture of non-flat art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3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 E04C2/3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formed of corrugated or otherwise indented sheet-like material; composed of such layers with or without layers of flat sheet-like material
    • E04C2/328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formed of corrugated or otherwise indented sheet-like material; composed of such layers with or without layers of flat sheet-like material slightly bowed or folded pan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70Door leaves
    • E06B3/7001Coverings therefor; Door leaves imitating traditional raised panel doors, e.g. engraved or embossed surfaces, with trim strips applied to the surfa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612Composite web or she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94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components having sa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ing degree
    • Y10T428/24992Density or compression of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Dry Formation Of Fiberboard And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板和制造板的方法。所述板包括包含平坦区域和带造型区域的芯体,其中,带造型区域包括凸状特征、第一相邻基部和第二相邻基部,凸状特征的顶点有第一测径,该第一相邻基部有比第一测径小的第二测径,该第二相邻基部有比该第一测径小的第三测径。

Description

板及其制造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和优先权的要求
本专利申请要求申请号为61/227,142、发明名称为“板及其制造方法”、申请日为2009年7月21日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在这里引入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均并要求其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总体涉及模制板、用模制板制成的制品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尤其涉及模制的木制复合门饰面的制造。
背景技术
模制板是本领域公知的,并且可以有多种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内墙板、外墙板、内部和外部门饰面或表面护板、柜门或者装饰板条。当想得到木制外观时,可以使用木纤维复合材料例如纤维板、纸板、刨花板、波纹状硬纸板、波纹状硬纸板复合纤维板或者波纹状硬纸板复合刨花板。
在某些应用中,提供具有设计特征,例如装饰板条、凹纹、弧面和装饰性边缘的板也许是合乎需要的。这些设计特征赋予木制复合板更自然的外观。例如,制造商可能希望赋予用木纤维复合材料模制成的门饰面以实木门的外观。为了达到这种自然的外观,可以赋予饰面若干延伸进板部分的带造型的倾斜壁。该带造型的壁可以具有若干凸出的顶点或珠缘,以及若干相邻的凹面部分或凹部;即,珠缘-凹部的轮廓。这些元素可以如此设置使得该模制门饰面的这些设计特征赋予所形成的木工制品为实木门一部分的外观。
木纤维材料的垫或板坯可以被模制以将设计特征例如通过压模成型形成到板中。根据该垫所用的材料和密度,可使用多种不同的工作参数如压制时间、压力和温度。如此模制方式已经被认为是快速制备同种板材的最高效的方法。然而,这些板的加工和成形也有一些局限性和缺点。
当从木纤维垫形成板时,该木纤维垫的厚度通常被减小,这又会增加与外形区域内厚度差异相关的密度变化。当板包含设计特征时,板的厚度将在不同的地点处改变。这将导致与板的外观不一致。当厚度改变时,材料的密度和它的色度也将改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所形成的板的密度和它的厚度成反比,因为板一般由等厚度的木纤维垫形成。另外,当板上漆时,密度的变化将导致不一致。密度的变化导致板吸收油漆的数量不同,导致不均匀的涂层。这在模制板的造型设计特征中尤为真实。
试图克服密度变化的不一致性的已有尝试已经得到了生产具有更加均匀厚度的板的模制技术。然而,这项技术在如果需要形成恒定密度方面效果不行并会导致太多其它缺点和局限。当维持一恒定厚度(和如此厚度)时,可以在板内形成的曲率半径和角度受到限制。同样,在模制工艺期间必须用稍厚一点的垫来防止开裂。稍厚一点的垫的使用导致每块板使用更多的材料并形成更重的成品。另外,在模制工艺期间当试图维持一恒定厚度时,垫的裂缝经常产生在珠缘部分的表面处,需要修补或丢弃板,这将导致更高的生产成本和时间的浪费。
因此需要一种板和用于制造板的方法,其减小每块板使用的材料用量同时也减少垫表面上的裂缝。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木制复合门饰面及其制造。根据一个实施例,一块板包括包含平坦区域和带造型区域的芯体,其中,该带造型区域包括凸状特征,第一相邻基部和第二相邻基部,该凸状特征的顶点具有第一测径,该第一相邻基部具有比第一测径小的第二测径,第二相邻基部具有比第一测径小的第三测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木纤维材料垫,在材料垫内形成平坦区域,在材料垫内形成带造型区域,以及在材料垫内形成凸状特征,该凸状特征在带造型区域内包括具有第一测径的顶点、具有第二测径的第一相邻基部和具有第三测径的第二相邻基部,其中,第二测径和第三测径小于第一测径。
通过阅读下面关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看了附图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包括装置、系统、方法和构成本发明部分的类似物等等,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附图被引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与上述给出的一般性描述、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和方法的详细说明一起用来阐明本发明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木纤维垫的平面图;
图2是常规板的部分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板的部分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板的部分剖面图;
图4A是用于制造图4所示的板的模具组的部分横断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板的部分剖面图;
图5A是用于制造图5所示的门饰面的模具组的部分横断面图;和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方法,其中,在整个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件。然而,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在其更宽的范围内不仅局限于该特定的细节、典型的设备和方法,以及在本部分中示出和描述的与具体实施方式及方法有关示例和方法。根据其不同方面的本发明被特别指出并清楚地要求在基于本说明书和合适的相等物的权利要求中。
需要消除模制的高密度纤维板(“HDF”)部件上的布朗线外观,该布朗线外观被视为在一定的历史上生产的外形表面的正面上可见的小半径偏转部件顶点上的主要涂层表层上的不良质量问题。布朗线缺陷是模制的HDF部件表面上的若干点的密度不足引起的,其抑制了适当的和必须的纤维压实。不足的密度是由在制造过程期间在所施加用以模制垫的压力下纤维不能充分地流入到极小的半径拐角内引起的。然而,依据本发明的产品和方法消除了不良布朗线的出现,同时降低了所形成部件的总密度。该公开的发明包括很宽范围的垫密度且无需改变布朗线的消除能力。通过消除布朗线并降低模制部件的总密度,材料消耗和总成本减少了。
为了达到消除布朗线同时减少板需要的木纤维材料的用量的双重目的,依照本发明的板和方法必须考虑在布朗线缺陷通常发生的地方需要必要的压实,同时还要考虑降低总体基重。依照本发明的板和方法通过在一组制造工艺参数内操控材料转换的动力特性将两个相异的目的统一。通过一密度梯度方法或减小密度方法可以减小或消除布朗线缺陷。在密度梯度方法中,板的密度被如此控制或操控,以至于在板的第一主要表面上维持足够的密度,而板的相邻的芯部和相对表面均具有较低的密度。该板的密度在第一主要表面处维持或保持基本恒定,在第一主要表面处韧性和完整性需要恒定密度,同时从板的芯部到第二主要表面,密度减小。
在附图中展示的和在此处讨论的具体实施例将集中在被模压用作门饰面的板。然而,该板并不意味着被如此限制,并可以被用在多种应用中。如图1中所示,提供木纤维垫100以形成可用作门饰面的模制三维板。木纤维垫100在该垫100的顶部具有第一表面102、在垫的基部与第一表面102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106和布置在第一表面102与第二表面106之间的芯体104。垫100是木纤维复合材料,但是也可以使用薄片、晶片、颗粒、绳或它们的混合物。垫100优选由木纤维制成,更优选地形成为高密度纤维板。垫100的材料可以喷洒有树脂粘合剂材料并被形成为具有大体相同的基重。形成垫例如垫100的方法是本领域已知的。形成木纤维垫的一个实施例在共同所有的美国专利NO.6,511,567中被进一步描述,该专利通过引用合并在此。
图2举例说明了依照一常规方法加工的板108。该板108包括芯体110、在板108的正面侧132上的第一表面112和在板108模腔侧130上的第二表面114。该板108进一步包括包含顶点118、第一相邻基部120和第二相邻基部122的凸状设计特征116。该凸状设计特征116相似于或看起来象一个顶点或一个珠缘。在常规板中,例如如图2所示的板,该凸状特征116的顶点118的测径(caliper)小于第一相邻基部120的测径和第二相邻基部122的测径(测径值)。换言之,该凸状设计特征116的顶点118处板108的厚度比靠近该顶点118的凸状设计特征116任一侧上板108的厚度薄。
常规HDF板,如图2举例示出的,需要一致的密度来维持用于良好的性能以维持良好的表面质量和强度。在板形成期间,在受热和压力情况下HDF垫的行为不像流体材料。因此,将HDF垫模压成带造型的构造的常规方法通过将HDF的体积减小相应量使长度相应增加,该长度的相应增加是延长的非平直型面段引起的。为了抵偿角偏转的变化,需要进一步的压制以试图推动纤维进入到相对的拐角内来维持一致的表面逼真度。如果相邻平面间的偏转角大于38度并且凸面侧的半径小于或等于0.031R,难以通过从该型面设计的模腔侧使用点推动适当地压实模制的标称1/8″板上的相对表面纤维(正面侧)。
在这样的几何构型中,材料垫的动力特性导致垫在压模闭合期间开裂。具体地,因为所需的密度没有从芯体110的模腔侧130到正面侧132上的相对表面112自始至终传递,在垫最初被分离的地方,相对表面112没有充分地再压实,以在相对侧上的小半径位置中带来所需的密度。当该相对表面112不能再压实时,该相对表面112在远离接触点134一侧上在凸状特征116的顶点118处裂开裂缝126。
裂缝126表示横跨板108的表面112的可变密度,并与具有凸状设计特征的普通板不同。现有的常规板的可变密度在凸状设计特征126形成的区域更明显。如在图2中最好地显示的,当在常规板108内制造这样的设计特征时,板108的模腔侧表面114被推入芯体110内并朝着相对表面112推动。在这个区域的压缩导致纤维的移动。这起因于如箭头124a、124b所示的垂直于曲率半径的内力的作用。这些内力推动纤维远离凸状设计特征116,导致在凸状设计特征处密度的减小以及在顶点118处的裂缝126。
板108的裂缝126产生局部的低密度区域126。如果板在板的可视侧(即正面)上裂缝,该局部的低密度区域在表面质量上产生一种不良的变化,被称为“布朗线”。该布朗线是由油漆在局部的低密度区域渗入到表面而不是直接在适当密实表面上形成薄膜引起的。
与现有技术的板不同,依照本发明的方法允许木纤维材料被推入到相对于板的平坦区域偏转角高达45度或更大的极小半径构造中。通过运用依照本发明的方法,HDF板的布朗线缺陷可以被减小或消除。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允许压制的可接受纤维密度的范围较大而没有普通方法产生的缺陷。最小的基重从大约1.02比重降低至大约0.85比重。在密度范围的下端,这些设计参数允许令人满意的部件质量在平坦区域内被压至0.85比重的总平均值,并仍然达到在造型区域内所需的密度以消除布朗线。实施例还允许使用很宽密度范围的垫,从较低密度到较高密度,采用同样的芯体腔设计。
使用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原理促进了气体从轮廓极端处(即板的距平坦区域域最远的区域,或相对于平坦区域域的最高偏转角处)到平坦的基部测径区的渐进运动。这种气体的渐进运动拓宽了处理窗口并允许形成没有裂缝和/或气泡的高密度区域,避免由于生产缺陷引起的制造产出率损失。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减少材料资源和生产成本,同时维持了满足市场需求的视觉和功能特征性质。
本发明提供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的一种板和制造该板的方法。通过特定的设计特征,依照本发明的方法和产品制成的板横跨板的正面侧表面具有基本上均匀的密度,且穿过板的芯体到板的模腔侧表面,密度降低。由于基本上均匀的表面密度,当被赋予均匀的涂漆层时,板将具有一致的外观。另外,相比现有的板,本发明的板可以形成有更多种类的设计特征和更明显的特征。这能够使制造商赋予木纤维复合材料以具有滚花设计特征的实木产品的外观。由于贯穿板深度的密度梯度,可以使用具有减小的初始密度的垫而在模制期间没有开裂的风险,从而获得更轻的最终产品并且需要使用更少的材料。
如图3和4所示的两个具体实施例中,所需的密度梯度通过如此成形板使得在板形成期间产生的内力朝着正面侧表面推动木纤维材料并使之进入凸状设计特征的顶点内而不是远离它们来实现。实现这种情况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在特定位置调整板的厚度来进行。优选地,围绕着每个凸状设计特征的顶点的相邻的基部区域的厚度或测径应该小于凸状设计特征的顶点的厚度。每个相邻的基部区域的测径可以比顶点的测径小1%-8%。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相邻基部的厚度或测径比顶点的厚度小0.005英寸至0.008英寸。另外,该可变密度可通过从板的最深点到板的平坦区域逐渐增加板的厚度而进一步辅助实现。例如,板在它的最低点可以为0.076英寸厚而在平坦区域为0.117英寸厚。从它的最低点到平坦区域逐渐增加板的厚度允许在模制工艺期间气体和湿气的排除。
通常,在第一部分处的厚度相对于第二部分处的厚度的变化将导致在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密度变化。但是,当顶点的测径大于相邻基部的测径时,成形期间的内力倾向于推动木纤维材料朝向板的凸状设计特征的顶部或顶点和正面侧表面,结果形成基本上恒定的表面密度。另外,这会产生穿过板的芯体的密度梯度或密度的减少。在板成形期间,纤维材料被推入小半径构造部内并允许利用更大的偏转角。在任何给定的部分处,板的密度梯度都与板的厚度有关。因此,在某些部分处,特别是最薄的那些部分处,从板的模腔侧表面到正面侧表面的总体密度减小程度将相对较小。因为材料正在被从板的模腔侧表面向正面侧表面迁移,用来形成板的纤维垫可以从降低的密度开始,而仍然具有足够的表面密度去制造想要的设计特征。
在某些板内,板的单个部分的压缩不会超过平坦区域的测量厚度的35%。在某些点处板内的体积减小值可能落在小于平坦区域的0-30%之间的范围内,更通常在10-25%之间的范围内。
施加到木纤维材料垫上的压力大小是通过阴模和阳模形成的图案的结果。阴模将有与完工的板的表面26相同的图案。阳模将有与板20的表面22相同的相应图案。当阴阳模彼此相向移动时,各自的图案将形成厚度或间隙在各个单独点处与板20的厚度相当的空隙。这将允许在模制期间适合大小的压力被施加到垫上。模具可以通过驱动缸体例如液压缸或气压缸彼此靠近,但是也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措施来提供在第一模和第二模之间的移动。模具典型地被加热至大约275°F至500°F之间的温度。另外,施加到模具上的压力可以在大约0至4000psi之间。板20可以用模具的单次压制形成或者也可以使用多步压制。压制的种类和用于制造类似板的方法进一步描述在共同所有的美国专利NO.6,743,318和7,426,806中,通过引用合并在此。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板的部分剖面图。板150包括芯体156、在板150的正面侧152上的第一表面158和在板150的模腔侧154上的第二表面160。该板150进一步包括包含顶点164、第一相邻基部168和第二相邻基部172的凸状设计特征162。在纤维垫形成为板150期间,当纤维垫在板150的模腔侧154上抵靠空腔模(图3中未示出)压制时形成凸状设计特征162。板150和空腔模之间的接触点176在板150的模腔测154处被示出。该接触点176推动板150的一部分朝向表面158,从而形成凸状设计特征162。
该凸状设计特征162的顶部或顶点164具有第一测径166或厚度,如在凸状设计特征162的顶点164和该接触点176(即板150的模腔侧154上与顶点164相对的点)之间测量的。该第一相邻基部168具有小于第一测径166的第二测径170,以及第二相邻基部172具有小于该第一测径166的第三测径174。
由于第一相邻基部168的测径170和第二相邻基部172的测径174小于顶点164的测径166,垫的纤维材料被迫朝向顶点164,如箭头178a、178b所示。纤维朝着顶点164流动确保凸状设计件征162的表面从第一相邻基部168跨过顶点164到第二相邻基部172基本上是均匀的。凸状设计特征162的表面的基本上均匀的密度阻止板的开裂,从而消除布朗线缺陷。
当横跨凸状设计特征162的表面158包括基本上均匀的密度时,沿板150的模腔侧154的方向,板150的密度穿过芯体156减小。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板150的密度变化曲线介于在板150的正面侧上的凸状设计特征162的表面158处的大约1.05的比重和在模腔侧154上的接触点176处的0.80之间。更优选地,板20的密度变化曲线将优选地介于在表面158处的大约1.00的比重和在表面160处的大约0.85之间。因此,只需更少的材料以形成更轻的(即低密度的)、没有布朗线缺陷的板150。
在这样的设计构造中,各式各样的结构特征可以被成形加工。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形成这样的设计特征,其具有在相邻平面之间的大于38度的偏转角,并且总体设计特征可以有相对于平坦平面的50度角。另外,可以形成这样的一个珠状缘部件可以被成形加工成,其具有一个小于0.031″的半径。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形成这样的一个珠缘可以被成形加工成,其具有一个在底部处的半径从0.025″到0.062″的半径和并且在表面上处半径从的0.031″至仅仅0.010″的半径。另外,可以在使用具有比常规基重的更轻的基重的垫的同时形成设计特征。例如,可以在与早先需要1.0或更大比重的板相比具有0.85的比重的垫中形成明显的设计特征。这些设计特征可以给板以由具有木工制品的天然木材制成的外观,这与其它可以呈现出更人造的板的设计特征相反。尽管本发明的产品和方法允许更明显(更尖锐)的设计特征和具有降低密度的板,但是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设计特征和密度而没有脱离本发明范围。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旋例的板的部分剖面图。板200包括芯体206、在板200正面侧202上的第一表面208和在板200模腔侧204上的第二表面210。该板200进一步包括包含顶点214、第一相邻基部218和第二相邻基部222的凸状设计特征212。如图4所示,该凸状特征通过分步的修正的推压产生。该分步的修正的推压包括第一接触点226、第二接触点228和第三接触点230,每个分别位于板200的模腔侧204。这三个接触点226、228、230一起构成“三重的波纹”。这三个接触点226、228、230通过将朝向顶点214推动纤维的压力最大化来压实板250的正面侧202上的凸状设计特征212的顶点处的纤维。
该凸状设计特征212的顶点214具有第一测径216,如在顶点214和接触点226间测量的。第一相邻基部218具有基部测径220a、220b。第二相邻基部222具有基部测径224a、224b。这两对基部测径220a、220b和224a、224b比顶点214处的第一测径216更少或更薄。
如图4A中所示,用于制造板200的模具组具有正面侧202和模腔侧204。接触点226以及接触点228和230可以被看到。顶点214通过推力214′提供,而基部218和222通过推力218′和222′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意识到,图4A中的模具被设置成使得该表面202和204形成垫以便具有模制在其中的想要的特征,如凹部、珠缘、板等等。
利用本发明的原理的板可以形成有任意数量的设计特征,每个具有多种形状和尺寸。从带造型区域的最低或最深部分逐渐到平坦区域,设计元件的厚度可以增加。设计元件的厚度可以逐渐增加,同时相邻的设计元件具有在5-7%之间的厚度变化。除最低部分之外,厚度增加也可以从这样一个区域测量,该区域相对于在先区域的偏转变化最大。在外形上具有明显凸状拐点的设计特征的形成在凸状点附近在该凸状点的两翼侧上需要一定程度的附加压缩。邻近凸状点的较薄部分在压制闭合期间导致纤维的横向运动,从而引起纤维压实进外形部件正面侧上的顶点或凸状点内。由于具有相邻的设计特征,较薄部分与基准平分点(即顶点)的总体厚度相比减少不超过5-7%。
由这些外形尺寸形成的板可以具有恒定的或均匀的表面密度,这归功于在成形过程期间内力引起的木纤维材料的移动。该恒定表面密度可以穿透该板的深度足够大小以避免油漆的浸入。例如,适当密实的表面深度可以在0.025″-0.030″之间。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板的部分剖面图。图5所示的板300包括芯体310、在板300的正面侧302上的第一表面306和在板300的模腔侧304上的第二表面308,第二表面308和第一表面306相对设置。板300被分成三个区域或部分:第一平坦区域312、第二平坦区域314和带造型区域316。该平坦区域312、314或正常区域包含板300的最厚部分,而板300在带造型区域316处是较薄的。该带造型区域316在平坦区域下面延伸并包括多个设计特征,包括斜面318、第一凸状特征320和第二凸状特征322。每个区域包括恒定的或变化的厚度或测径。第一平坦区域312包括测径324。
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当与平坦区域312的距离增加时,板300的测径逐渐地减小。如图5所示,斜面318离第一平坦区域312比第一凸状特征320离第一平坦区域312更近。因此,斜面318处的测径326比平坦区域测径324更薄,但是比第一凸状特征320的测径328更厚。类似地,由于第一凸状特征320离平坦区域312比第二凸状特征322离平坦区域312更近些,因此第一凸状特征320的测径328比第二凸状特征322的测径330大。
第二凸状特征322包括邻近平坦区域312的第一基部336和远离平坦区域312的第二基部338。第一基部336包括第一测径332,第二基部338包括第二测径334。如图5所示,远离平坦区域312的第二基部338处的测径334相对于平坦区域312被偏转了大约45度,并相对于平坦区域312具有带造型区域316的所有部分中最高偏转角。依照该当前发明特定的方法和产品,带造型区域的最小测径或最薄部分处于相对于平坦区域最高偏转角度处。因此,板300可以被制成在测径334处具有最薄部分。
板300的部分340被示为带造型区域316的最深部分。依照该当前发明的某些方法和产品,带造型区域的最小测径处在该带造型区域的最深部分处。因此在一些板中,该最深部分340处的测径342是板300中最小的测径。
如图5A所示,具有表面302和304的模具组被提供用来形成板300。在图5A中,用于在板300中形成相应的特征的模具的结构增加了′的类似的数字示出。因此,平坦区域312由312′形成,而平坦区域314由314′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图5A中的模具已经在其中形成了这样的结构,该结构在垫中给板300制造或模制想要的结构和装饰特征。
还提供了用于制造没有布朗线缺陷的板的方法。在一种具体实施方法中,材料垫被做成具有第一表面、芯体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反布置的第二表面。板的密度被制成横跨第一表面均匀或基本上恒定,并且穿过板的芯体减小。不同量大小的压力可以被施加到该垫不同的区域或部分以便赋予该完工的板以想要的性质。例如相比施加到珠缘的相邻基部或凹部,更小的压力施加到凸状特征如珠缘上,从而允许垫的内力朝着板表面推动材料并使之进入珠缘。
如另一个典型的方法,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法的流程图。在方法600中,首先在步骤602处提供材料垫。该材料垫是一个木纤维复合材料,但是也可以使用薄片、晶片、颗粒、绳或它们的混合物。该垫优选地由木纤维形成,更优选地被成形加工成高密度纤维板。
蒸汽和化学制剂的结合可以在垫被模制前添加到垫中。例如,使用蒸汽氨的蒸汽喷射方法和使用液体二甲亚砜的表面喷射法可以在垫被压制前施加至垫的任何一边或两边。这些化学试剂可以用来进一步控制密度变化曲线并提高板的劈裂强度。
在步骤602处提供材料垫之后,在步骤604、606中在材料垫604、606中形成不同的区域。通过模制工序例如压缩模塑成形材料垫。例如,材料垫可以被引入到模具组中,并受到热量和压力的组合作用。一个或更多个平坦区域或常规区在步骤604中形成在该材料垫中。垫的平坦区域可以被形成为具有恒定的厚度或测径。垫的平坦区域可以最终形成带造型的门板的边界或外部区域。
紧接着,在该材料垫中形成带造型区域。在一些方法中,带造型区域和平坦区域同时形成。如图5所示,带造型区域可以具有总体凹入或凹陷的形状。依照本发明的板可以包含一个或更多个带造型区域。该带造型区域可以被成形加工以使得带造型区域的最小测径处于带造型区域的离平坦区域最远的部分处,在带造型区域的最深部分处,和/或在相对于带造型区域偏转最高角度的部分处。材料垫可以被成形加工以使得随着离平坦区域的距离增加带造型区域的厚度逐渐减小,从而形成在带造型区域的离平坦区域距离最远的部分处具有最小测径的板。
然后在步骤608将凸状特征形成在材料垫的带造型区域内。凸状特征包括具有第一测径的第一相邻基部、具有第二测径的第二相邻基部和具有第三测径的顶点,第三测径比该第一测径和第二测径大。
可选地,在步骤610将表面图案形成在材料垫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这个图案可以具有精细的表面纹理,其足够小以至于在模制期间没有完全地填充纤维。这样的纹理图案允许气体和湿气在模制工艺期间从该垫中排出。纹理深度与宽度的比值可以是2-1。该图案可以是随机方向线或彼此交叉或彼此平行的均匀网格。该图案的频率可以不接近这样一个比率,该比率为3个平坦区域9个表面纹理。该纹理部件的宽度可以在0.0005″到0.002″之间,深度在0.001″到0.004″之间。
没有布朗线缺陷的模制板例如本发明所提供的那些可以用于若干应用中。作为一个实施例,板将被用作具有模拟带造型饰面的设计特征的门饰面。为了形成门,第一和第二门饰面被连到框架上。该框架包括门锁挺、铰链门挺、下横挡和上横梁。该门饰面被优选地粘附于框架上,然而它们可以压配合、机械固定或通过任何合适的措施固定。第一和第二门饰面可以相同,或外侧门饰面可以不同于内侧。另外,门的内部可以具有芯材。
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已经提出以进行说明。此处并非要无遗漏的或限制本发明于其公开的精确形式。根据上述教导的启示,明显的更改或变型是可能的。选择上述所公开的实施例是为了最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它的实际应用从而能够使那些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最好地利用本发明于各种实施例并采用适用于特殊的预期用途的各种变型,只要在此处描述的原理被遵循。因此,可以对上述描述的发明作出变化只要不脱离它的意图和范围。此外,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或部件可以被提供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因此,本发明将会覆盖所有的这些修改和变化。

Claims (20)

1.一种板,包括:
包含平坦区域和带造型区域的芯体,
其中该带造型区域包括凸状特征、第一相邻基部和第二相邻基部,凸状特征的顶点具有第一测径,
第一相邻基部具有比第一测径小的第二测径,和
第二相邻基部具有比第一测径小的第三测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其中,第二测径和第三测径比第一测径小1%到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其中,第二测径和第三测径比第一测径小0.005到0.008英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其中,带造型区域的角形部分具有相对于平坦区域在0°到45°之间的偏转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其中,第一相邻基部的第二测径比第一平坦区域的测径至多小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其中,相比第三测径,第二测径离平坦区域更近,且第三测径小于第二测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其中,随着离平坦区域的距离增加,带造型区域的厚度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其中,带造型区域的最小测径位于带造型区域距离平坦区域最远的部分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其中,带造型区域的最小测径位于该带造型区域的最深的部分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其中,带造型区域的最小测径位于相对于平坦区域的最大偏转角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其中,该芯体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包括纹饰,该纹饰包括从该板的第一部分通到该板的第二部分的锯齿状沟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其中,该芯体包括高密度纤维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其中,该芯体进一步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横跨凸状特征的表面密度基本恒定,带造型区域的芯体密度从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穿过芯体减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其中,该板具有介于比重在1.02到0.85之间的基重。
15.一种制造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材料垫;
在该材料垫中形成平坦区域;
在该材料垫中形成带造型区域;和
在带造型区域中形成凸状特征,其包括具有第一测径的第一相邻基部、具有第二测径的第二相邻基部和具有第三测径的顶点,该第三测径比第一测径和第二测径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材料垫的表面上形成表面纹饰。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材料垫是通过模压材料垫形成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材料垫包括高密度纤维板。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带造型区域包括:
在该材料垫上形成第一表面;和
在该材料垫上形成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
其中,带造型区域的密度被制成从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减小。
20.一种具有变化密度的板,包括:
第一表面;
与该第一主要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
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主要表面之间的芯体;
其中,该板的密度沿着第一表面基本均匀,该板的密度穿过板的芯体减小。
CN201010530338XA 2009-07-21 2010-07-21 板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0296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2714209P 2009-07-21 2009-07-21
US61/227,142 2009-07-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9637A true CN102029637A (zh) 2011-04-27

Family

ID=42711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30338XA Pending CN102029637A (zh) 2009-07-21 2010-07-21 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20609A1 (zh)
EP (1) EP2280128A3 (zh)
CN (1) CN102029637A (zh)
AU (1) AU2010203100A1 (zh)
NZ (2) NZ586925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82083A (en) * 1952-11-05 1954-06-29 Curtis Companies Inc Method of making molded panels
US2964792A (en) * 1954-10-22 1960-12-20 Abitibi Power & Paper Co Synthetic lumber pressure slam
US4552797A (en) * 1983-03-28 1985-11-12 Furnier-U.Sperrholzwerk Plate-shaped covering profi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0688639B1 (en) * 1994-06-20 2001-09-05 Masonite Corporation Molded wood composites having non-blistering profile with uniform paintability and nesting
CN1437525A (zh) * 2000-04-20 2003-08-20 梅森奈特公司 反向模制板
US20040074186A1 (en) * 2000-04-20 2004-04-22 Lynch Steven K. Reverse molded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door manufactured therefrom
US20040219382A1 (en) * 2003-04-30 2004-11-04 Glenn Davina Molded skin with curvature
US20060185281A1 (en) * 2000-04-20 2006-08-24 Lynch Steven K Reverse molded plant-on panel component,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method of decorating a door therewith
DE10204321B4 (de) * 2002-02-01 2007-05-03 Fritz Egger Gmbh & Co. Formte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EP1983141A2 (en) * 2007-04-19 2008-10-22 Masonite Corporation Molded door facing blank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1872A (en) * 1961-11-24 1965-03-02 Cardwell Machine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article board and the like
US5534352A (en) * 1994-08-16 1996-07-09 Masonite Corporation Finishing process for textured panels, and structures made thereby
US6602610B2 (en) * 1998-09-11 2003-08-05 Masonite Corporation Molded wood composites having improved horizontal contact nesting profile
WO2000058581A1 (en) 1999-03-31 2000-10-05 Masonite Corporation Composite building component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6773791B1 (en) * 1999-03-31 2004-08-10 Masonite Corporation Composite building component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6743318B2 (en) 2001-11-28 2004-06-01 Masonite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nsolidated cellulosic panels with contoured surfaces and variable basis weight
US7644551B2 (en) * 2002-08-20 2010-01-12 Masonit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Double skin door apparatus
US20040036197A1 (en) * 2002-08-21 2004-02-26 Janiga Eugene R. Methods of forming molded, coated wood composites
US7314534B2 (en) * 2003-07-23 2008-01-01 Masonite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multi-ply door core, multi-ply door core, and door manufactured therewith
US7765768B2 (en) * 2004-01-16 2010-08-03 Masonite Corporation Door, deep draw molded door facing, and methods of forming door and facing
DE102004056131B4 (de) * 2004-11-16 2006-08-31 Kronotec Ag Schalldämmplatte
MX338805B (es) * 2007-09-28 2016-05-02 Lydall Inc Un panel de vehiculo aislante acustico moldeado y formado y metodo de fabricacion del mismo.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82083A (en) * 1952-11-05 1954-06-29 Curtis Companies Inc Method of making molded panels
US2964792A (en) * 1954-10-22 1960-12-20 Abitibi Power & Paper Co Synthetic lumber pressure slam
US4552797A (en) * 1983-03-28 1985-11-12 Furnier-U.Sperrholzwerk Plate-shaped covering profi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0688639B1 (en) * 1994-06-20 2001-09-05 Masonite Corporation Molded wood composites having non-blistering profile with uniform paintability and nesting
CN1437525A (zh) * 2000-04-20 2003-08-20 梅森奈特公司 反向模制板
US20040074186A1 (en) * 2000-04-20 2004-04-22 Lynch Steven K. Reverse molded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door manufactured therefrom
US20060185281A1 (en) * 2000-04-20 2006-08-24 Lynch Steven K Reverse molded plant-on panel component,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method of decorating a door therewith
DE10204321B4 (de) * 2002-02-01 2007-05-03 Fritz Egger Gmbh & Co. Formte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S20040219382A1 (en) * 2003-04-30 2004-11-04 Glenn Davina Molded skin with curvature
EP1983141A2 (en) * 2007-04-19 2008-10-22 Masonite Corporation Molded door facing blank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NZ586925A (en) 2011-11-25
AU2010203100A1 (en) 2011-02-10
EP2280128A2 (en) 2011-02-02
US20110020609A1 (en) 2011-01-27
EP2280128A3 (en) 2013-01-09
NZ595832A (en) 2012-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1279B2 (en) Door skins, doors, and nested door skins
US20220220798A1 (en) Door skin stacking
EP0574953B1 (en) Method of designing embossing dies and making wood composite products
US10988975B2 (en) Molded door facing blank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FI84851C (fi)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av ett tunt med faner eller papper belagt traeaktigt beklaednadselement och daer anvaend basskivdel.
US20190195005A1 (en) Door and door skin
US4844968A (en) Heat form pressed product and a method of heat form pressing
US20190195004A1 (en) Door and door skin
US9217275B2 (en) Nestable molded articles, and related assemblies and methods
EP0741635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gnocellulosic board
CN107322750A (zh) 纤维板的制造方法
CN102029637A (zh) 板及其制造方法
CA2660655A1 (en) Composite building component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20220034153A1 (en) Door skins and method of making
JP2018118470A (ja) 無機質板
JP2019043004A (ja) 無機質板及び無機質板の製造方法
NZ280176A (en) Method of die set design for wood composite products: multiple embossing patterns formed by complementary dies with caliper control pushes or grooves in one die
ITUD970135A1 (it) Procedimento di produzione di pannelli o superfici fonoassorbenti per ambient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690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5690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