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6194A - 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6194A
CN102026194A CN2009101764079A CN200910176407A CN102026194A CN 102026194 A CN102026194 A CN 102026194A CN 2009101764079 A CN2009101764079 A CN 2009101764079A CN 200910176407 A CN200910176407 A CN 200910176407A CN 102026194 A CN102026194 A CN 1020261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y label
terminal
message
address
reques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64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6194B (zh
Inventor
解应春
李宏
李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isdom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764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261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26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6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6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61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设备与系统,能够实现WiFi网络与WiMAX网络的融合。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所述接入设备的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接入请求消息;解析并记录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身份标识,并向AAA服务器发送AAA请求消息;在所述终端与所述AAA服务器认证成功后,接收所述AAA服务器发送的AAA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下发认证成功消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携带所述MAC地址的DHCP发现消息;根据所述MAC地址获取所述身份标识,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MIP注册请求消息,以便为所述终端分配在所述WiMAX网络中的IP地址。

Description

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接入微波互操作性(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WiMAX),是一种基于IEEE 802.16标准的无线城域网技术。WiMAX网络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终端(MSS/SS)、接入业务网(Access Service Network,ASN)包括基站(Base Station,BS)和接入业务网网关(ASN GW)、连接业务网(Connectivity Service Network,CSN)包括策略服务器(Policy Server,PS)、认证、授权和计费服务器(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Server,AAA Server)、应用服务器等逻辑实体。
融合已经是未来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目前已经存在多种技术的融合,如WiMAX与3GPP、LTE(Long Term Evaluation)等。现有3GPP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互操作(Interworking,IWK)方法可以将3GPP的业务和功能扩展到WLAN系统中,IWK系统提供了承载服务,允许3GPP用户用WLAN接入3GPP PS域的业务。
但是,上述方法是针对3GPP与WiMAX网络的,而WiFi与WiMAX还没有支持业务连续性的IWK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能够使WiFi网络与WiMAX网络相互融合。
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包括:
在WiFi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接收并解析终端发送的身份标识、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判断将所述终端接入WiMAX网络、并记录所述身份标识后,接收来自于所述接入设备的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接入请求消息;
解析并记录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身份标识,并向鉴权认证计费AAA服务器发送AAA请求消息;
在所述终端与所述AAA服务器认证成功后,接收所述AAA服务器发送的AAA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下发认证成功消息;
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的携带MAC地址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发现消息;
根据所述MAC地址获取所述身份标识,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移动网际协议MI P注册请求消息,以便为所述终端分配在所述WiMAX网络中的IP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设备,能够使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
一种接入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与发送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身份标识并转发给第一解析单元,向互操作适配器IWA发送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接入请求消息,接收来自于所述IWA的接入接受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认证成功消息,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发现消息并转发给所述IWA;
第一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身份标识,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判断将所述终端接入所述WiMAX网络时,记录所述身份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互操作适配器,能够使WiFi网络与WiMAX网络相互融合。
一种互操作适配器,包括:
第二接收与发送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接入设备的携带终端身份标识的接入请求消息并转发给第二解析单元,向鉴权认证计费AAA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消息,接收来自于所述AAA服务器的认证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认证成功消息,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的携带所述终端MAC地址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发现消息并转发给移动IP注册请求生成单元;
第二解析单元,用于解析并记录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身份标识;
第一移动IP注册请求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MAC地址获取所述身份标识,基于预设IP地址,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移动网际协议MIP注册请求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二接收与发送单元发送给归属代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系统,能够实现WiFi与WiMAX的融合。
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系统,包括:
接入设备,用于接收并解析终端发送的身份标识,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判断所述终端接入WiMAX网络时,记录所述身份标识,将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接入请求消息发送给互操作适配器IWA,接收来自于所述IWA的接入接受消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认证成功消息,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发现消息并转发给所述IWA;
互操作适配器,用于解析并记录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身份标识,向鉴权认证计费AAA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消息,接收来自于所述AAA服务器的认证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认证成功消息,接收所述DHCP发现消息,基于预设IP地址,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移动网际协议MIP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归属代理。
通过采用所述的方法、设备与系统,由于能够解析所述终端的身份标识并在判断所述终端接入WiMAX网络时,记录终端的身份标识,从而能够根据所记录的身份标识为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进而能够实现WiFi网络与WiMAX网络的融合。
附图说明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实现图1所示流程的一种网络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另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又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接入设备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互操作适配器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互操作适配器的另一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设备与系统,能够使WiFi网络与WiMAX网络相互融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包括:
S11、在WiFi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接收并解析终端发送的身份标识、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判断将所述终端接入WiMAX网络、并记录所述身份标识后,互操作适配器(Interworking Adaptor,IWA)接收来自于所述接入设备的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接入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接入设备可以是接入点/接入控制器(AP/AC)。
其中,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判断将所述终端接入WiMAX网络依据可以是身份标识的某种特征。例如,采用网络接入标识(Network Access Identity,NAI)作为身份标识,若NAI的形式为username@realm,则可以根据username部分特征和/或realm部分特征进行判断。具体的,例如,username为user_WiMAX则表明终端为WiMAX终端,username为user_WiFi则表明终端为WiFi终端。又如,realm为WiMAX.realm则表明为WiMAX终端,realm为WiFi.realm则表明终端为WiFi终端。
其中,所述MAC地址是在终端与WiFi建立空口物理连接过程中,接入设备得到的。
此外,IWA的地址可以是预先配置在接入设备中,或者通过解析所述身份标识得到IWA的路由信息,路由到IWA。
S12、IWA解析并记录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身份标识,并向AAA服务器发送AAA请求消息。
S13、在所述终端与所述AAA服务器认证成功后,IWA接收所述AAA服务器发送的AAA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下发认证成功消息。
S14、IWA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的携带MAC地址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发现消息。
S15、IWA根据所述MAC地址获取所述身份标识,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移动网际协议MIP注册请求消息,以便为所述终端分配在所述WiMAX网络中的IP地址。
实现上述流程的一种网络架构如图2所示。
采用所述的方法,由于能够解析所述终端的身份标识并在所述身份标识是WiMAX网络要求的格式时,记录终端的身份标识,从而能够根据所记录的终端的身份标识为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进而能够实现WiFi网络与WiMAX网络的融合。
下面分六种情况,对本发明实施例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具体如例1至例6所示。
例1
如图3所示,在终端的身份标识为NAI,且NAI=username@realm,username不限定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包括:
S201、终端与接入设备建立物理连接,该过程中,接入设备得到终端的MAC地址。
S202、终端基于局域网上的可扩展认证协议(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protocol over LAN,EAPoL),向接入设备发起可扩展认证协议(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EAP)认证请求。
S203、接入设备对终端的认证请求进行响应。
S204、终端向接入设备发送身份标识。
S205、接入设备解析所述身份标识。
接入设备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判断终端是接入到WiFi网络还是接入到WiMAX网络,其判断依据可以是身份标识的某种特征。例如,采用NAI作为终端的身份标识,且NAI的形式为username@realm,则可以根据username部分的特征和/或realm部分的特征进行判断。具体的,例如,username为user_WiMAX则表明终端为WiMAX终端,username为user_WiFi则表明终端为WiFi终端。又如,realm为WiMAX.realm则表明终端为WiMAX终端,realm为WiFi.realm则表明终端为WiFi终端。
接入设备作出判断后,对于接入WiMAX网络的终端,记录其身份标识以及身份标识与对应MAC地址的关系。
对于接入WiMAX网络的终端,接入设备将发送接入请求(Access-Request)消息给IWA。IWA的地址可以预先配置在接入设备中,或者接入设备通过解析终端的身份标识得到IWA的路由信息,路由到IWA。
在Access-Request消息中,需要携带终端的身份标识。
S206、IWA解析并记录所述Access-Request消息中的NAI,并向AAA服务器发送AAA认证请求消息。
S207、终端与AAA服务器进行EAP认证。
其中,认证的同时建立了终端和AAA服务器之间的主会话密钥(master session key,MSK)等密钥。
其中,认证的方法可以是:可扩展认证协议-隧道传输层安全协议(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tunnel transition layer security,EAP-TTLS)、可扩展认证协议-传输层安全协议(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protocol-transition layer security,EAP-TLS)、可扩展认证协议-用户标识模块(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EAP-SIM)、EAP-AKA、可扩展认证协议-受保护的可扩展认证协议(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protected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EAP-PEAP)等。
S208、终端与AAA服务器认证成功后,AAA服务器将生成的MSK、MN-HA密钥、FA-RK密钥、可选的HA-RK密钥,相应的SPI,Lifetime,以及归属代理(home agent,HA)地址等信息,通过AAA响应(AAA Response)消息发送给IWA。
其中,AAA服务器可以在所述AAA Response消息中将DHCP服务器地址发送给IWA,IWA保存所述DHCP服务器地址。所述DHCP服务器地址可以是实现DHCP代理功能的IWA的地址,或者一个其他的实现DHCP服务器功能的功能实体(例如,下面例2中所提到的传统DHCP服务器)。
此外,AAA服务器也可以在所述AAA Response消息中给所述终端分配一个IP地址。
S209、IWA解析所述AAA Response消息,将所述AAA Response消息中的密钥进行保存或通过接入接受(Access accept)消息转发给接入设备。
如果所述AAA Response消息中,AAA服务器给所述终端分配了一个IP地址则IWA建立所述终端的NAI与这个IP地址的对应关系(如表1)。
IWA可以在所述Access accept消息中将IWA的地址发送给接入设备。
表1NAI与IP的对应关系
  序号   NAI   IP(即HoA)
  1
S210、接入设备接收所述Access accept消息,并下发EAP认证成功消息给所述终端。
S211、终端与接入设备基于收到的成对主密钥(pair master key,PMK),通过4次握手协议,派生出空口所需要的密钥。
S212、终端发送DHCP发现(DHCP discover)消息给接入设备,用以发现DHCP服务器来配置IP主机地址,其中,所述DHCP discover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的NAI和MAC地址。然后,接入设备向IWA转发所述DHCP discover消息,IWA建立NAI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S213、IWA发起MIP注册请求。
如果AAA服务器已经给所述终端分配了IP地址,则IWA根据所述NAI与上述IP地址的对应关系(表1),将分配给所述终端的IP地址作为归属地址(HomeAddress,HoA)来构建MIP注册请求消息;如果AAA服务器未给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则IWA采用预设地址(如0.0.0.0)来构建MIP注册请求消息。其中,MIP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身份标识。
然后IWA将所述M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外部代理(Foreign Agent,FA),并由所述FA转发给归属代理(Home Agent,HA)。
其中,所述MIP注册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所述终端的NAI、FA CoA、MN-HASPI和由MN-HA密钥计算的MN-HA AE,以及可选的FA-RK AE。
S214、所述HA验证所述MN-HA AE,如果没有MN-HA密钥,则到AAA服务器获取。验证通过后,如果所述MIP注册请求消息中的HoA为所述预设地址(如0.0.0.0),则所述HA分配一个IP地址给所述终端,否则就用所述MIP注册请求消息中的HoA。
S215、HA发送MIP注册响应消息给IWA,所述MIP注册响应消息中携带有为所述终端分配的HoA的信息。
S216、IWA和所述HA之间建立隧道。
S217、IWA接收所述MIP注册响应消息,并通过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DHCP提供(DHCP offer)消息。其中,所述DHCP offer消息中携带有为所述终端分配的HoA的信息。
S218、终端响应所述DHCP offer消息,并通过接入设备向IWA发送DHCP请求(DHCP request)消息,其中,所述DHCP request消息中含有从所述DHCPoffer消息中收到的HoA信息。
S219、IWA向终端发送DHCP确认(DHCP Ack)消息,以便确认这个IP地址的使用以及其他的配置信息。
例2
如图4所示,终端的身份标识为NAI,且NAI=username@realm,username不限定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包括:
步骤S301至S312与例1中的步骤S201至S212相同。
S313、IWA根据步骤S308中保存的DHCP服务器地址,向传统DHCP服务器转发所述DHCP discover消息,并接收传统DHCP服务器发送的DHCP Offer消息。其中,所述DHCP Offer消息中携带传统DHCP服务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
S314、IWA通过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转发所述DHCP Offer消息。
S315、所述终端响应所述DHCP offer消息并通过接入设备向IWA发送DHCPrequest消息,其中,所述DHCP request消息中含有从所述DHCP offer消息中收到的HoA信息。
S316、IWA向HA发起MIP注册请求。
IWA采用所述DHCP request消息中携带的HoA信息来构建MIP注册请求消息,并将所述MIP注册请求消息通过FA转发给HA。
其中,所述MIP注册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终端的NAI、FA CoA、MN-HA SPI和由MN-HA密钥计算的MN-HA AE,以及可选的FA-RK AE。
S317、HA验证所述MN-HA AE,如果没有MN-HA密钥,则到AAA服务器获取。
S318、HA发送MIP注册响应消息给IWA,所述MIP注册响应消息中携带为所述终端分配的HoA的信息。
S319、IWA和HA之间建立隧道。
S320、IWA通过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DHCP Ack消息,以便确认这个IP地址的使用以及其他的配置信息。
例3
在终端的身份标识为NAI,且NAI=username@realm,username不限定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包括(流程图可参考图3):
步骤S401至S404与例1中的步骤S201至S204相同。
S405、接入设备解析所述身份标识。
接入设备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判断终端是接入到WiFi网络还是接入到WiMAX网络,其判断依据可以是身份标识的某种特征。例如,采用NAI作为终端的身份标识,且NAI的形式为username@realm,则可以根据username部分的特征和/或realm部分的特征进行判断。具体的,例如username为user_WiMAX则表明终端为WiMAX终端,username为user_WiFi则表明终端为WiFi终端。又如realm为WiMAX.realm则表明终端为WiMAX终端,realm为WiFi.realm则表明终端为WiFi终端。
接入设备判断后,对于接入WiMAX网络的终端,记录其身份标识以及身份标识与对应MAC地址的关系。
对于接入WiMAX网络的终端,接入设备将发送Access Request消息给IWA。IWA的地址可以是预先配置在接入设备中,或者通过解析终端的身份标识得到IWA的路由信息,路由到IWA。
在Access-Request消息中,需要携带终端的身份标识以及MAC地址与身份标识的对应关系。
S406、IWA解析并记录所述Access-Request消息中的NAI,建立MAC地址与NAI的对应关系,并向AAA服务器发送AAA认证请求消息。
步骤S407-S411与例1的步骤S207-S211相同。
S412、终端发送DHCP discover消息给接入设备,用以发现DHCP服务器来配置IP主机地址,其中,所述DHCP discover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然后,接入设备向IWA转发所述DHCP discover消息。
S413、IWA发起MIP注册请求。
首先,IWA根据DHCP discover消息中的MAC地址以及之前建立的MAC地址与NAI的对应关系,获取终端的NAI,即身份标识。
然后,如果AAA服务器已经给所述终端分配了IP地址则IWA根据所述NAI与上述IP地址的对应关系(表1),将分配给所述终端的IP地址作为HoA来构建MIP注册请求消息;如果AAA服务器未给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则IWA采用预设地址(如0.0.0.0)来构建MIP注册请求消息。其中,MIP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的身份标识。
然后IWA将所述M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FA,并由所述FA转发给HA。
其中,所述MIP注册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所述终端的NAI、FA CoA、MN-HASPI和由MN-HA密钥计算的MN-HA AE,以及可选的FA-RK AE。
S414-S419与例1中的S214-S219相同。
例4
在终端的身份标识为NAI,且NAI=username@realm,username不限定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包括(流程图可参考图4):
步骤S501至S512与例3中的步骤S401至S412相同。
步骤S513至S520与例2中的步骤S313至S320相同。
例5
在终端的身份标识为NAI,且NAI=mac@realm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包括(流程图可参考图3):
步骤S601至S604与例1中的步骤S201至S204相同。
S605、接入设备解析所述身份标识。
接入设备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判断终端是接入到WiFi网络还是接入到WiMAX网络,其判断依据可以是身份标识的某种特征。例如,采用NAI作为终端的身份标识,且NAI的形式为username@realm,则可以根据username部分的特征和/或realm部分的特征进行判断。具体的,例如username为user_WiMAX则表明终端为WiMAX终端,username为user_WiFi则表明终端为WiFi终端。又如realm为WiMAX.realm则表明终端为WiMAX终端,realm为WiFi.realm则表明终端为WiFi终端。
接入设备判断后,对于接入WiMAX网络的终端,记录其身份标识以及身份标识和对应MAC地址的关系。
对于接入WiMAX网络的终端,接入设备将发送Access Request消息给IWA。IWA的地址可以是预先配置在接入设备中,或者通过解析终端身份标识得到IWA的路由信息,路由到IWA。
在Access-Request消息中,需要携带终端的身份标识。由于身份标识是NAI=mac@realm的形式,所以只要在Access-Request消息中携带NAI,就可以体现终端的身份标识和MAC地址之间的关系。
S606、IWA解析并记录所述Access-Request消息中的NAI,建立MAC地址与NAI的对应关系;或者只记录终端的身份标识NAI,这是因为从NAI的用户名部分就可以直接得到对应的MAC地址。然后,向AAA服务器发送AAA认证请求消息。
S607-S611与例1的S207-S211相同。
S612、终端发送DHCP discover消息给接入设备,用以发现DHCP服务器来配置IP主机地址。其中,所述DHCP discover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然后,接入设备向IWA转发所述DHCP discover消息。
S613、IWA发起MIP注册请求。
首先,IWA根据DHCP discover消息中的MAC地址以及之前建立的MAC地址与NAI的对应关系,或者根据MAC地址构造NAI的原则来获取终端的身份标识。
然后,如果AAA服务器已经给所述终端分配了IP地址则IWA根据所述NAI与上述IP地址的对应关系(表1),将分配给所述终端的IP地址作为HoA来构建MIP注册请求消息;如果AAA服务器未给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则IWA采用预设地址(如0.0.0.0)来构建MIP注册请求消息。其中,MIP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身份标识。
然后IWA将所述M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FA,并由所述FA转发给HA。
其中,所述MIP注册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所述终端的NAI、FA CoA、MN-HASPI和由MN-HA密钥计算的MN-HA AE,以及可选的FA-RK AE。
步骤S614至S619与例1中的步骤S214至S219相同。
例6
在终端的身份标识为NAI,且NAI=mac@realm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包括(流程图可参考图4):
步骤S701至S712与例5中的步骤S601至S612相同。
步骤S713至S720与例2中的步骤S313至S320相同。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接入设备500包括第一接收与发送单元501、第一解析单元502。其中:
第一接收与发送单元5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身份标识并转发给第一解析单元502,向互操作适配器IWA发送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接入请求消息,接收来自于所述IWA的接入接受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认证成功消息,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DHCP发现消息并转发给所述IWA。
其中,IWA的地址可以预先配置在接入设备500中,或者接入设备500通过解析终端的身份标识得到IWA的路由信息。这样,第一接收与发送单元501就能够获得IWA的地址以便向IWA发送信息。
第一解析单元502,用于解析所述身份标识,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判断将所述终端接入所述WiMAX网络时,记录所述身份标识以及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解析单元502判断是否将所述终端接入WiMAX网络的依据可以是身份标识的某种特征。例如,采用NAI作为终端的身份标识,且NAI的形式为username@realm,则可以根据username部分的特征和/或realm部分的特征进行判断。具体的,例如,username为user_WiMAX则表明终端为WiMAX终端username为user_WiFi则表明终端为WiFi终端。又如realm为WiMAX.realm则表明终端为WiMAX终端,realm为WiFi.realm则表明终端为WiFi终端。
例如,对于身份标识为NAI,且NAI=mac@realm的情况,只要接入设备500将终端的NAI发送给IWA并被IWA所记录,以及终端携带MAC地址的DHCP discover消息被发送给IWA,那么IWA就能够根据该MAC地址确定其对应的NAI。
采用所述的接入设备500,由于能够解析所述终端的身份标识,并在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判断将终端接入WiMAX网络时,记录该身份标识,这样就能够根据该身份标识将分配给该终端的IP地址发送给该终端,所以能够实现WiFi网络与WiMAX网络的融合。
进一步地,对于身份标识为NAI,且NAI=username@realm时,所述接入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以便IWA能够建立身份标识与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并根据DHCP discover消息中的MAC地址确定相应终端的身份标识。
进一步地,对于身份标识为NAI,且NAI=username@realm的情况,若接入设备只将终端的身份标识发送给IWA,那么在所述DHCP发现消息携带终端的MAC地址的同时还应携带所述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便IWA建立身份标识与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互操作适配器600,包括:第二接收与发送单元601、第二解析单元602和第一移动IP注册请求生成单元603。其中:
第二接收与发送单元601,用于接收来自于接入设备的携带终端身份标识的接入请求消息并转发给第二解析单元602,向AAA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消息,接收来自于所述AAA服务器的认证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认证成功消息,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的携带所述终端MAC地址的DHCP发现消息并转发给移动IP注册请求生成单元603;
第二解析单元602,用于解析并记录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身份标识;
第一移动IP注册请求生成单元603,用于根据所述MAC地址获取所述身份标识,基于预设IP地址(如0.0.0.0),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移动网际协议MIP注册请求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二接收与发送单元601发送给归属代理。
例如,对于身份标识为NAI,且NAI=mac@realm的情况,只要接入设备将终端的NAI发送给IWA 600并被IWA 600所记录,以及终端携带MAC地址的DHCP discover消息被发送给IWA 600,那么IWA 600就能够根据该MAC地址确定其对应的NAI。
通过采用所述的IWA 600,由于能够解析并记录所述终端的身份标识,根据所述MAC地址获取所对应的身份标识,并构建MIP注册请求消息为所述终端获取在WiMAX网络的IP地址,所以能够实现WiFi网络与WiMAX网络的融合。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互操作适配器600还可以包括:
第二关联单元701,用于在所述AAA服务器为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的情况下,建立所述身份标识与上述IP地址的对应关系;
此时,所述第一移动IP注册请求生成单元603,还用于基于上述IP地址,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MIP注册请求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二接收与发送单元601发送给归属代理。
进一步地,对于身份标识为NAI,且NAI=username@realm时,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此时,所述第二解析单元602,还用于建立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对于身份标识为NAI,且NAI=username@realm的情况,若接入设备只将终端的身份标识发送给IWA,那么所述DHCP发现消息携带终端的MAC地址的同时还应携带所述终端的身份标识。此时,所述第二解析单元602,还用于建立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系统800,包括接入设备801和互操作适配器802。其中:
接入设备801,用于接收并解析终端发送的身份标识,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判断所述终端接入WiMAX网络时,记录所述身份标识以及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接入请求消息发送给互操作适配器IWA 802,接收来自于所述IWA 802的接入接受消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认证成功消息,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DHCP发现消息并转发给所述IWA 802。
互操作适配器802,用于解析并记录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身份标识,向鉴AAA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消息,接收来自于所述AAA服务器的认证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接入设备801向所述终端发送认证成功消息,接收所述DHCP发现消息,基于预设IP地址,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移动网际协议MIP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归属代理。
例如,对于身份标识为NAI,且NAI=mac@realm的情况,只要接入设备801将终端的NAI发送给IWA 802并被IWA 802所记录,以及终端携带MAC地址的DHCP discover消息被发送给IWA 802,那么IWA 802就能够根据该MAC地址确定其对应的NAI。
采用所述的系统800,由于能够解析所述终端的身份标识,并在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判断将所述终端接入WiMAX网络时,记录该身份标识,这样就能够根据该身份标识向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所以能够实现WiFi网络与WiMAX网络的融合。
进一步地,对于身份标识为NAI,且NAI=username@realm时,所述接入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以便IWA802能够建立身份标识与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并根据DHCP discover消息中的MAC地址确定相应终端的身份标识。
进一步地,对于身份标识为NAI,且NAI=username@realm的情况,若接入设备801只将终端的身份标识发送给IWA 802,那么在所述DHCP发现消息携带终端的MAC地址的同时还应携带所述终端的身份标识,以便IWA 802建立身份标识与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接入设备801的示例性结构图可如图5所示,IWA 802的示例性结构图可如图6和7所示。
融合系统800的工作方式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WiFi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接收并解析终端发送的身份标识、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判断将所述终端接入WiMAX网络、并记录所述身份标识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设备的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接入请求消息;
解析并记录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身份标识,并向鉴权认证计费AAA服务器发送AAA请求消息;
在所述终端与所述AAA服务器认证成功后,接收所述AAA服务器发送的AAA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下发认证成功消息;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携带MAC地址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发现消息;
根据所述MAC地址获取所述身份标识,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移动网际协议MIP注册请求消息,以便为所述终端分配在所述WiMAX网络中的IP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标识为网络接入标识,且所述网络接入标识的用户名部分为所述终端的MAC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则,在解析并记录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身份标识的同时还包括:记录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DHCP发现消息中还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
则,根据所述MAC地址获取所述身份标识的同时还包括:建立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标识为网络接入标识,且所述网络接入标识的用户名部分为username。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MIP注册请求消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M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归属代理,其中,所述MIP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预设IP地址;
接收来自于所述归属代理的携带分配给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MIP注册应答消息;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将所述归属代理分配给所述终端的IP地址通过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给所述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AA响应消息中携带分配给所述终端的IP地址;
则,在所述通过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下发认证成功消息之前还包括:建立所述身份标识与上述IP地址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MIP注册请求消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MIP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归属代理,其中,所述MIP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AAA服务器所分配的IP地址;
接收来自所述归属代理的携带上述IP地址的MIP注册应答消息;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将所述AAA服务器所分配的I P地址通过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给所述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AAA响应消息中携带DHCP服务器地址,则保存所述DHCP服务器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MAC地址获取所述身份标识,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移动网际协议MIP注册请求消息包括:
将所述DHCP发现消息转发给DHCP服务器;
接收来自所述DHCP服务器的携带分配给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DHCP提供消息,并通过所述接入设备转发给所述终端;
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的携带上述IP地址信息的DHCP请求消息;
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和上述IP地址的MIP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归属代理;
接收来自于所述归属代理的携带上述IP地址的MIP注册应答消息并转发给所述终端。
11.一种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与发送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身份标识并转发给第一解析单元,向互操作适配器IWA发送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接入请求消息,接收来自所述IWA的接入接受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认证成功消息,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发现消息并转发给所述IWA;
第一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身份标识,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判断将所述终端接入所述WiMAX网络时,记录所述身份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请求消息还携带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DHCP发现消息还携带所述终端的身份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或13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标识为网络接入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标识为网络接入标识,且所述网络接入标识的用户名部分为所述终端的MAC地址。
16.一种互操作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与发送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接入设备的携带终端身份标识的接入请求消息并转发给第二解析单元,向鉴权认证计费AAA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消息,接收来自于所述AAA服务器的认证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认证成功消息,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的携带所述终端MAC地址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发现消息并转发给移动IP注册请求生成单元;
第二解析单元,用于解析并记录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身份标识;
第一移动IP注册请求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MAC地址获取所述身份标识,基于预设IP地址,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移动网际协议MIP注册请求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二接收与发送单元发送给归属代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互操作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响应消息中携带分配给所述终端的IP地址,则所述互操作适配器还包括:
第二关联单元,用于建立所述身份标识与上述IP地址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移动IP注册请求生成单元,还用于基于上述IP地址,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MIP注册请求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二接收与发送单元发送给归属代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互操作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解析单元,还用于记录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互操作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HCP发现消息中还携带有所述身份标识;
所述第二解析单元,还用于建立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任一项所述的互操作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标识为网络接入标识。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互操作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标识为网络接入标识,且所述网络接入标识的用户名部分为所述终端的MAC地址。
22.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接入设备,用于接收并解析终端发送的身份标识,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判断所述终端接入WiMAX网络时,记录所述身份标识,将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接入请求消息发送给互操作适配器IWA,接收来自于所述IWA的接入接受消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认证成功消息,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终端的MAC地址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发现消息并转发给所述IWA;
互操作适配器,用于解析并记录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的身份标识,向鉴权认证计费AAA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消息,接收来自于所述AAA服务器的认证响应消息并通过所述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认证成功消息,接收所述DHCP发现消息,基于预设IP地址,构建携带所述身份标识的移动网际协议MIP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给归属代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为如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接入设备。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操作适配器为如权利要求16至21任一项所述的互操作适配器。
CN200910176407.9A 2009-09-14 2009-09-14 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61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6407.9A CN102026194B (zh) 2009-09-14 2009-09-14 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6407.9A CN102026194B (zh) 2009-09-14 2009-09-14 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6194A true CN102026194A (zh) 2011-04-20
CN102026194B CN102026194B (zh) 2013-08-28

Family

ID=43866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640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6194B (zh) 2009-09-14 2009-09-14 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2619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7356A (zh) * 2011-08-03 2013-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将用户设备接入演进的分组核心网络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442359A (zh) * 2013-09-02 2013-12-11 北京鹏通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短距离无线接入方式的传感器节点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4105225A (zh) * 2014-07-08 2014-10-15 华侨大学 一种WiFi和WiMAX融合模型的QoS映射方法
CN106060821A (zh) * 2016-07-07 2016-10-26 曹蕊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8192528A1 (zh) * 2017-04-18 2018-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9221A1 (en) * 2004-04-08 2005-10-20 Nokia Corporation A method of configuring a mobile node
CN101141439A (zh) * 2006-09-08 2008-03-12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用户设备接入类型和分配网络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27712A (zh) * 2007-01-15 2008-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类型通信网络融合的系统及方法
CN101516126A (zh) * 2009-03-24 2009-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异种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9221A1 (en) * 2004-04-08 2005-10-20 Nokia Corporation A method of configuring a mobile node
CN101141439A (zh) * 2006-09-08 2008-03-12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用户设备接入类型和分配网络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27712A (zh) * 2007-01-15 2008-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类型通信网络融合的系统及方法
CN101516126A (zh) * 2009-03-24 2009-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异种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7356A (zh) * 2011-08-03 2013-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将用户设备接入演进的分组核心网络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3017098A1 (zh) * 2011-08-03 2013-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将用户设备接入演进的分组核心网络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917356B (zh) * 2011-08-03 2015-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将用户设备接入演进的分组核心网络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503881B2 (en) 2011-08-03 2016-11-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user equipment to access evolved packet core network
CN103442359A (zh) * 2013-09-02 2013-12-11 北京鹏通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短距离无线接入方式的传感器节点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4105225A (zh) * 2014-07-08 2014-10-15 华侨大学 一种WiFi和WiMAX融合模型的QoS映射方法
CN106060821A (zh) * 2016-07-07 2016-10-26 曹蕊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8192528A1 (zh) * 2017-04-18 2018-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08738013A (zh) * 2017-04-18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US11395143B2 (en) 2017-04-18 2022-07-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twork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6194B (zh)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7515B (zh) 充分利用gsm/sim认证基础架构的移动ip eap/sim认证
CN107852600B (zh) 针对具有简化移动性过程的网络架构和安全的方法和装置
EP2095596B1 (en) Managing user acces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385549B2 (en) Fast authentication betwee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US8630420B2 (en) Method for auto-configuration of a network terminal address
US20040179502A1 (en) Provision of security services for an ad-hoc network
CN102484790B (zh) 多技术互通中的预注册安全支持
US9226153B2 (en) Integrated IP tunnel an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based on expanded proxy mobile IP
US2013011446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omain Name Resolution for Fast Link Setup
CN101785270A (zh) 用于检测用户设备驻留在信赖的还是非信赖的接入网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26194B (zh) 一种WiFi网络与WiMAX网络融合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CN106105134A (zh) 改进的端到端数据保护
CN101785343B (zh) 用于快速转换资源协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536436B (zh) 网络侧支持移动ip增强能力的通知方法
CN101156412B (zh)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提供引导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KR20070110178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EP2220833B1 (en) Vertical handoff
US20230275883A1 (en) Parameter exchange during emergency access using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messaging
US20120254615A1 (en) Using a dynamically-generated symmetric key to establish 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for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mobile subscriber and a suppor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2638782B (zh) 一种分配家乡代理的方法及系统
KR20080053069A (ko) 무선 액세스 망에서 핸드오버 지원을 위한 통합 인증 방법및 시스템
KR100546778B1 (ko) 무선 인터넷 가입자 인증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8191153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server apparatu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EP2312882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nection device, information report method, and program
CN101483634B (zh) 一种触发重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LIANCHU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03

Address after: 518129 Nanshan District Nanshan digital cultural industry base, east block, Guangdong, Shenzhen 407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I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enter

Address before: 518129 headquarters building of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14

Address after: Binhai County, Jiangsu province 224500 Century Avenue No. 01 Nanshan Chi Park Innovation Building Room 505

Patentee after: Jiangsu wisdom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Nanshan District Nanshan digital cultural industry base, east block, Guangdong, Shenzhen 407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I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ent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