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6112A - 一种融合ip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融合ip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6112A
CN102026112A CN2009102590549A CN200910259054A CN102026112A CN 102026112 A CN102026112 A CN 102026112A CN 2009102590549 A CN2009102590549 A CN 2009102590549A CN 200910259054 A CN200910259054 A CN 200910259054A CN 102026112 A CN102026112 A CN 102026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cpm
functional entity
msrp
sourc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590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6112B (zh
Inventor
卢艳
谢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2590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261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26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6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6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61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6Unified messaging, e.g. interactions between e-mail, instant messaging or converged IP messaging [CP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3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CPM)的方法及系统,先在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创建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链路,每段MSRP链路的创建方通过SDP协商过程获知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根据该MSRP连接参数创建该段MSRP链路;之后,发送方CPM客户端将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依次通过各段MSRP链路发送至互通功能实体,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将接收的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经协议转换后发送至所述非CPM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融合IP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的传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CPM(Converged IP Messaging,融合IP消息)消息是开放移动联盟(OpenMobile Architecture,简称为OMA)于2005年提出的,其目的是实现多种消息业务的互通,提供统一消息业务,以及完善一致并且方便的消息业务体验。CPM融合现有的多种消息业务,包括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e,简称为IM)、一键通(Push-To-Talk over Cellular,简称为POC)、移动电子邮件(Mobile E-Email,简称为MEM)、短消息业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简称为SMS)、彩信业务(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简称为MMS)等。
目前,OMA联盟正在制定CPM V1.0规范。CPM的业务形式包括:基于寻呼模式(pager-mode)的CPM消息、基于会话模式(session-mode)的大消息模式CPM(Large Message Mode CPM Message)的CPM消息、基于session的其他CPM会话业务。在用户正常使用这些业务前,需要注册登录到CPM系统,即通常所说的“上线”。
收发双方的CPM客户端(CPM Client)与CPM系统,也称CPM引擎(CPM Enabler)之间使用会话初始化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为SIP)消息(SIP Message)传递pager-mode消息。当发送方终端需要发送一个大消息模式CPM时,如果消息的大小超过了限制(例如,大于1300字节),则不能用SIP MESSAGE承载。
CPM系统定义了如下几个主要的逻辑功能实体:CPM客户端(CPMClient)、参与功能实体(Participating Function,简称为PF)、控制功能实体(Controlling Function,简称CF)、消息存储服务器(Message Storage Server)、内容存储服务器(Content Storage Server)、网络选择功能实体(InterworkingSelection Function)、互通功能实体(Interworking Function)等等。
CPM系统用CPM地址来唯一标识一个用户,按照CPM系统的架构设计思想,CPM地址按照归属关系归属到不同的CPM参与功能实体上,也称这个参与功能实体所在的网络环境(包括该参与功能实体所在的SIP/IP核心网)为其所属的某个用户的家乡域,基于这一基本思想,上面所提到的CPM的几种主体业务都是基于SIP协议进行信令面的控制的,所以信令面都要经过参与功能实体。举例来说,从一个CPM客户端发出的任何CPM信令,进入CPM网络环境之后先由SIP/IP核心网根据其发送方的地址路由至发送方归属的参与功能实体,即源端参与功能实体,而最终根据目的端的接收方地址路由至接收方归属的参与功能实体上去,即目的端参与个噢能实体。即在CPM系统环境内,信令起呼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而终呼于目的端参与实体。
当一个CPM用户向一个群组发起呼叫时(如向一个群组发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或者向一个群组发起电话会议),信令面到达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后,SIP/IP核心网根据群组地址将信令路由至控制功能实体上,再由控制功能实体进行群组相关的业务控制。
而当CPM系统和非CPM系统互通时,则最终会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在由网络选择功能实体选出最终的互通功能实体。
在现有技术中,尚未有向某一个非CPM系统用户(即non-CPM user)发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完整的解决方案。CPM系统用户向一个没有签约CPM业务的用户发送大消息邀请消息,那么该信令到达源端功能实体后,因为目的端不是一个CPM系统用户,那么按照某种路由策略,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将该邀请消息发送给网络选择功能实体上,即在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上触发与非CPM系统的互通流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CPM客户端无法向非CPM系统用户(non-CPMSystem,如SMS系统、MMS系统、Email系统等)发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问题。
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融合IP消息(CPM)客户端向非CPM系统接收方传送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的方法,包括,
在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互通功能实体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创建消息会话中继协议链路(MSRP);
所述CPM客户端将CPM消息的通过各段MSRP链路发送至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将接收到的CPM消息经协议转换后发送至所述非CPM系统。
优选地,所述MSRP链路的创建过程包括:创建方通过媒体协商过程(SDP)获知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方根据所述MSRP连接参数创建MSRP链路。
优选地,所述SDP媒体协商过程为,CPM客户端发送第一会话邀请消息,所述第一会话邀请消息由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第二会话邀请消息,所述第二会话邀请消息由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二会话邀请消息选择互通功能实体,并发送第三会话邀请消息,所述第三会话邀请消息由互通功能实体接收;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发送第三成功响应消息,所述第三成功响应消息由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发送第二成功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成功响应消息由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第一成功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由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接收。
优选地,CPM客户端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后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由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由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收到第二确认消息后发送第三确认消息,所述第三确认消息经由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或者,
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第二成功响应消息后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由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接收,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后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由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CPM客户端的MSRP连接参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所述MSRP连接参数创建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发送方CPM客户端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或者,
所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根据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
优选地,所述第二会话邀请消息和第三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互通功能实体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或者,
所述第三成功响应消息和第二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
优选地,当第一MSRP链路的创建方是CPM客户端时,所述CPM客户端在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一MSRP链路;
当第一MSRP链路的创建方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时,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一MSRP链路。
优选地,当第二MSRP链路的创建方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时,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成功响应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或在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或在收到MSRP媒体传输请求时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
当第二MSRP链路的创建方是互通功能实体时,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三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
优选地,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接收CPM消息后,将所述CPM消息转换为符合非CPM系统接收方协议格式的内容并发送至所述非CPM系统;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完全接收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后发送MSRP响应消息,或互通功能实体收到非CPM系统的接收确认消息后发送MSRP响应消息。
优选地,CPM客户端发送会话结束消息,所述会话结束消息由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所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由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接收,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接收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由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或者,
互通功能实体将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传送给非CPM系统结束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会话结束消息经由网络选择功能实体路由至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所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消息由CPM客户端接收。
优选地,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为会话初始化协议(SIP)网关;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的信令面为SIP用户代理服务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CPM)传送的系统,用于CPM客户端向非CPM系统传送CPM消息,其特征在于,包括:CPM客户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网络选择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和非CPM系统,其中,
CPM客户端,用于向大消息接收方发送CPM消息的会话邀请消息,其中,所述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有进行协商的会话描述协议SDP会话描述参数;在建立与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消息会话中继协议链路(MSRP)后,发送CPM消息至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还用于基于已建立的媒体传输链路发送媒体传输请求;)
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所述CPM客户端发送的会话邀请信息,建立与所述CPM客户端的MSRP链路,并向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发送所述会话邀请消息;建立与所述互通功能实体之间的MSRP链路;同时,接收所述CPM客户端发送的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内容,并将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内容发送至所述互通功能实体;
网络选择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会话邀请消息,根据会话邀请消息里携带的条件选择互通功能实体,并发送会话邀请信息至所述互通功能实体;
互通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会话邀请消息;建立与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MSRP链路;并将从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到的大消息模式CPM消息转换为符合非CPM系统的协议格式,发送给非CPM系统。
本发明通过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会话邀请消息建立发送方CPM客户端与互通功能实体(Inter-working Function,简称为IWF)之间的媒体传输链路,将该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通过建立的媒体传输链路发送给IWF,由IWF将该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发送给非CPM系统,由非CPM系统将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经过协议转换后发送给接收方客户端,可以解决现在技术中无法向非CPM系统用户传输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传送方法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送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解决了CPM用户发送一条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给一个非CPM用户,涉及到的功能实体有:CPM客户端(CPM发送端和CPM接收端)、参与功能实体(只涉及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以及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和互通功能实体以及非CPM系统。
由于大消息模式CPM消息所占的空间较大,不能直接使用SIP消息进行承载,与pager-mode模式CPM消息传送方式不同,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送路径分为信令路径和媒体路径,即信令沿信令路径传送,媒体沿媒体路径传送。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向非CPM系统接收方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时,先使用大消息模式CPM的会话邀请消息(INVITE)进行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协商,以及建立发送方CPM客户端与IWF之间的媒体传输链路。通过建立的媒体传输链路,发送方CPM客户端使用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essage Session Relay Protocol,简称为MSRP)将该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发送到IWF,IWF将该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转换为符合非CPM系统的格式并发送到非CPM系统,由非CPM系统发送给接收方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的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为OMA制定的CPM规范中其大小超过预设限制(比如,1300个字节)的CPM,该大消息模式消息不能直接使用SIP消息进行承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传送方法,该方法用于向非CPM系统接收方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具体为,CPM客户端在向非CPM系统接收方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前,先在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创建MSRP链路,每段MSRP链路的创建方通过SDP协商过程获知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根据该MSRP连接参数创建该段MSRP链路;之后,发送方CPM客户端将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依次通过各段MSRP链路发送至互通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将接收的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经协议转换后发送至非CPM系统。
上述MSRP连接参数,包括如下几种情况:连接参数为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参数为URI参数:连接参数为IP地址、端口号和URI参数。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发送方CPM客户端为CPM Client A、发送方归属的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为参与功能实体A(Participating Function A)、网络选择功能实体为Inter-working Selection Function A,简称为ISF、互通功能实体为Inter-working Function A,简称为IWF、选中的非CPM系统为non-CPMSystem B(经过ISF选择,如选中SMS系统或者MMS系统或者Email系统)。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描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传送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CPM客户端A发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第一SIP INVITE(会话邀请消息),该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SDP报文,在该SDP报文中携带所要传送的媒体数据的size(大小)和content type(媒体类型)信息。该第一SIP INVITE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A;
该第一SIP INVITE中的SDP报文中可以携带CPM客户端A的MSRP连接参数;
步骤102:参与功能实体A接收到第一SIP INVITE,作为背靠背用户代理(Back to Back User Agent,简称B2BUA)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根据接收方地址判断出需要发送到非CPM系统,并且产生、发送第二SIPINVITE,其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SDP报文,报文中保留第一SIP INVITE中的size和content type信息。该第二SIP INVITE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网络选择功能实体。
该第二SIP INVITE中的SDP报文中可以携带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
步骤103:网络选择功能实体A接收到第二SIP INVITE,根据消息中的content type、size等参数信息选择互通功能实体,假设选中的互通功能实体为互通功能实体A,之后发送第三SIP INVITE,该第三SIP INVITE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A。
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可以作为SIP网关,对接收到SIP消息进行转发,此时第二SIP INVITE消息与第三SIP INVITE消息本质上为同一消息。
步骤104:互通功能实体A收到第三SIP INVITE,产生并发送第三200OK(成功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A,该消息其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应答SDP报文。
该第三200OK中的SDP报文可以携带互通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
互通功能实体的信令面可以看作SIP UAS(User Agent Server:用户代理服务器)。
步骤105:网络选择功能实体A收到第三200OK,发送第二200OK,该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A,该消息中保留了第三200OK中的SDP报文。
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可以作为SIP网关,对接收到SIP消息进行转发,此时第三200OK消息与第二200OK消息本质上为同一消息。
步骤106:参与功能实体A收到第二200OK,作为B2BUA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产生并发送第一200OK。该第一200OK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CPM客户端A,其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SDP报文。
该第一200OK中的SDP报文中可以携带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
步骤107:CPM客户端A收到第一200OK发送第一SIP ACK(确认消息),该第一SIP ACK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A。
该步骤中,CPM客户端A可以根据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CPM客户端A与参与功能实体A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
步骤108:参与功能实体A收到第一SIP ACK后发送第二SIP ACK消息,该第二SIP ACK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A。
该步骤中,参与功能实体A可以根据互通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参与功能实体A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
步骤109:网络选择功能实体A收到第二SIP ACK消息后,发送第三SIP ACK消息,该第三SIP ACK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A。
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可以作为SIP网关,对接收到SIP消息进行转发,此时第三ACK消息与第二ACK消息本质上为同一消息。
步骤110:CPM客户端A通过第一MSRP链路发送第一MSRP SEND(媒体传输请求),该第一MSRP SEND是CPM客户端A到参与功能实体A之间的MSRP SEND,该请求中可以包含建立下一段链路所需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
该步骤可以是在第一MSRP链路建立完成后便执行。
步骤111:参与功能实体A将接收的第一MSRP SEND中的媒体数据通过第二MSRP链路中继传输,即发送第二MSRP SEND,该第二MSRP SEND是参与功能实体A与互通功能之间的MSRP SEND;
步骤112:当互通功能实体A收到参与功能实体A发来的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所有内容后,对接收的内容进行协议转换,转换为符合非CPM系统B协议格式的内容后发送至非CPM系统B;
步骤113:非CPM系统B收到互通功能实体A发来的经协议转换的内容,并向互通功能实体A返回接收确认消息;
步骤114:互通功能实体A接收到来自非CPM系统B的确认消息,对确认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产生并发送MSRP响应消息,该消息经过第二MSRP链路传输至参与功能实体A;
步骤115:参与功能实体A通过第一MSRP链路发送接收确认消息至CPM客户端A。
当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所有内容传输完成后,CPM客户端A收到接收最后一个MSRP确认消息后发送指示大消息模式CPM会话结束的会话结束消息SIP BYE,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A,参与功能实体A收到上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A,由网络选择功能实体A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结束消息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A;或者,互通功能实体A收到非CPM系统的接收确认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会话结束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和网络选择功能实体路由到参与功能实体A,参与功能实体A收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该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CPM客户端A。
该实施例中,参与功能实体A是在收到第一SIP ACK后发送第二SIPACK的,需要补充说明是,参与功能实体A还可以是在收到第二200OK后便发送第二SIP ACK,而无需等待第一SIP ACK后才发送第二SIP ACK;
该实施例中,各网络功能实体(如参与功能实体A)发送的SIP ACK消息可以是该网络功能实体新创建的,也可以是直接转发接收到的SIP ACK消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该实施例中,参与功能实体A还可以是在收到第二成功响应消息200OK创建第二MSRP链路;
该实施例中,第一MSRP链路的创建方也可以是参与功能实体A,此时需要在第一SIP INVITE中携带CPM客户端A的MSRP连接参数,参与功能实体A可以是在收到第一SIP ACK消息后根据CPM客户端A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一MSRP链路。
第二MSRP链路的创建方也可以是互通功能实体A,此时需要在第二SIP INVITE及第三SIP INVITE中携带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互通功能实体A可以在接收到第三SIP ACK消息后根据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二MSRP链路。
该实施例中,如果第二MSRP链路的创建方为参与功能实体A,还可以是参与功能实体A收到第一MSRP SEND后创建的。
上述第一MSRP链路、第二MSRP链路创建方式可以是,创建方根据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主动发起创建链路请求,或者选择一条主机、端口和/或MSRP URI(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全球资源标识符)均相符的已经存在的MSRP链路作为本段MSRP链路。
该实施例中,互通网关实体A在MSRP媒体数据传输结束后,可以沿媒体传输路径立即向源端方向返回MSRP响应消息,或者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等到来自非CPM系统的确认消息后,再向源端方向返回MSRP响应消息。
该实施例中,CPM系统内部各相邻功能实体之间是通过SIP/IP核心网互联的,即发送方CPM客户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网络选择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之间信令面的SIP消息(如会话邀请消息INVITE和成功响应消息200OK)是通过SIP/IP核心网路由到相邻实体上去的,在实际应用中,各功能实体的信令消息可以全部通过SIP/IP核心网路由到相邻实体,也可以在一部分功能实体之间(如除了ISF和IWF这两个与非CPM系统互通处理相关的功能实体之外的其他功能实体)通过SIP/IP核心网路由,而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ISF之间的信令消息以及ISF与IWF之间的信令消息是在两实体之间直接发送,对于实际应用中的处理本发明不作限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送系统。该系统用于向某一个非CPM用户发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
如附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系统主要包括:发送方CPM客户端1、源端参与功能实体2、网络选择功能实体3、互通功能实体4、非CPM系统5。其中,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用于发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会话邀请消息,其中,所述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有进行协商的会话描述协议SDP会话描述参数;还用于接收所述会话邀请消息的成功响应消息SIP 200OK;还用于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建立媒体传输链路;还用于基于已建立的媒体传输链路发送媒体传输请求MSRP SEND;
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即发送方归属的参与功能实体,用于接收并发送所述会话邀请消息;还用于接收并发送所述成功响应消息SIP 200OK;还用于与发送方CPM客户端之间和互通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建立媒体传输链路;还用于接收所述媒体传输请求MSRP SEND;还用于将所述媒体传输请求发送至相邻的MSRP中继节点;
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用于接收并发送所述会话邀请消息,还用于接收并发送所述成功响应消息SIP 200OK;还用于根据会话邀请消息里携带的条件选择互通功能实体。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所述会话邀请消息;还用于创建并回复所述会话邀请消息的成功响应消息SIP 200OK;还用于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建立媒体传输链路;还用于接收媒体传输请求MSRP SEND;还用于将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转换为符合非CPM系统的协议格式并发送给非CPM系统。
如上所述,借助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非CPM系统接收方,通过大消息模式CPM的会话邀请消息建立发送方与IWF之间的传输链路,将该大消息模式CPM的内容发送给IWF,由IWF将大消息模式CPM的内容转发给接收方non-CPM客户端,解决了现在技术中无法向非CPM系统接收方传输大消息模式CPM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Claims (12)

1.一种融合IP消息(CPM)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互通功能实体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创建消息会话中继协议链路(MSRP);
所述CPM客户端将CPM消息的通过各段MSRP链路发送至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将接收到的CPM消息经协议转换后发送至所述非CPM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RP链路的创建过程包括:创建方通过媒体协商过程(SDP)获知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方根据所述MSRP连接参数创建MSRP链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DP媒体协商过程为,CPM客户端发送第一会话邀请消息,所述第一会话邀请消息由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第二会话邀请消息,所述第二会话邀请消息由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二会话邀请消息选择互通功能实体,并发送第三会话邀请消息,所述第三会话邀请消息由互通功能实体接收;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发送第三成功响应消息,所述第三成功响应消息由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发送第二成功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成功响应消息由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第一成功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由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接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CPM客户端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后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由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由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收到第二确认消息后发送第三确认消息,所述第三确认消息经由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或者,
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第二成功响应消息后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由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接收,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后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由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CPM客户端的MSRP连接参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所述MSRP连接参数创建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发送方CPM客户端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或者,
所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根据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会话邀请消息和第三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互通功能实体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或者,
所述第三成功响应消息和第二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第一MSRP链路的创建方是CPM客户端时,所述CPM客户端在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一MSRP链路;
当第一MSRP链路的创建方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时,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一MSRP链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第二MSRP链路的创建方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时,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成功响应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或在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或在收到MSRP媒体传输请求时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
当第二MSRP链路的创建方是互通功能实体时,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三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
9.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接收CPM消息后,将所述CPM消息转换为符合非CPM系统接收方协议格式的内容并发送至所述非CPM系统;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完全接收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后发送MSRP响应消息,或互通功能实体收到非CPM系统的接收确认消息后发送MSRP响应消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CPM客户端发送会话结束消息,所述会话结束消息由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所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由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接收,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接收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由互通功能实体接收;或者,
互通功能实体将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传送给非CPM系统结束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会话结束消息经由网络选择功能实体路由至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所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消息由CPM客户端接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为会话初始化协议(SIP)网关;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的信令面为SIP用户代理服务器。
12.一种融合IP消息(CPM)的发送系统,用于CPM客户端向非CPM系统传送CPM消息,其特征在于,包括:CPM客户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网络选择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和非CPM系统,其中,
CPM客户端,用于向大消息接收方发送CPM消息的会话邀请消息,其中,所述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有进行协商的会话描述协议SDP会话描述参数;在建立与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消息会话中继协议链路(MSRP)后,发送CPM消息至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
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所述CPM客户端发送的会话邀请信息,建立与所述CPM客户端的MSRP链路,并向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发送所述会话邀请消息;建立与所述互通功能实体之间的MSRP链路;同时,接收所述CPM客户端发送的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内容,并将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内容发送至所述互通功能实体;
网络选择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会话邀请消息,根据会话邀请消息里携带的条件选择互通功能实体,并发送会话邀请信息至所述互通功能实体;
互通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发送的所述会话邀请消息;建立与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MSRP链路;并将从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到的大消息模式CPM消息转换为符合非CPM系统的协议格式,发送给非CPM系统。
CN200910259054.9A 2009-09-21 2009-12-03 一种融合ip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6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59054.9A CN102026112B (zh) 2009-09-21 2009-12-03 一种融合ip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0370 2009-09-21
CN200910190370.5 2009-09-21
CN200910259054.9A CN102026112B (zh) 2009-09-21 2009-12-03 一种融合ip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6112A true CN102026112A (zh) 2011-04-20
CN102026112B CN102026112B (zh) 2014-07-02

Family

ID=43758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5905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6112B (zh) 2009-09-21 2009-12-03 一种融合ip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19424B2 (zh)
EP (1) EP2445302B1 (zh)
CN (1) CN102026112B (zh)
WO (1) WO20110323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35189B1 (en) * 2014-12-19 2019-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gotiation of message chunk size for message session relay protocol session
US10397176B2 (en) * 2018-01-10 2019-08-27 Syniverse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working of RCS universal profile and pre-universal profile clients
US11429778B2 (en) * 2019-08-29 2022-08-30 Rovi Guid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personalized con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577A (zh) * 2006-12-19 2008-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系统间的互连方法及消息互连网关
CN101227418A (zh) * 2007-01-19 2008-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融合ip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058991A1 (en) * 2006-09-21 2009-05-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the interworking of messag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7375B (zh) * 2006-12-31 2012-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多终端的消息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KR101596955B1 (ko) * 2009-02-20 2016-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합 인터넷 프로토콜 메시징 시스템에서 세션 트랜스퍼 방법
CN101883322B (zh) * 2009-05-05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向群组发送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KR101663009B1 (ko) * 2009-06-17 2016-10-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메시지 저장 관리를 위한 서버,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58991A1 (en) * 2006-09-21 2009-05-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the interworking of messages
CN101207577A (zh) * 2006-12-19 2008-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系统间的互连方法及消息互连网关
CN101227418A (zh) * 2007-01-19 2008-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融合ip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45302A1 (en) 2012-04-25
EP2445302B1 (en) 2015-12-02
CN102026112B (zh) 2014-07-02
EP2445302A4 (en) 2013-09-25
WO2011032390A1 (zh) 2011-03-24
US20120117177A1 (en) 2012-05-10
US8719424B2 (en) 2014-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94722B (zh) 一种离线消息发送方法以及即时消息服务器
KR101720989B1 (ko) 통합 메시지 서비스에서 인터워킹을 위한 세션 제어 방법과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1374118A (zh) 一种消息互连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0512461C (zh) 消息业务实现方法和消息应用服务器
CN102123133B (zh) 不同消息业务平台互通时传送消息回执的方法和消息系统
CN101207577B (zh) 消息系统间的互连方法及消息互连网关
KR101397633B1 (ko) 아이엠에스 기반 인스턴트 메시지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방법
US874514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large message mode CPM messages
CN101854597B (zh) 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883322B (zh) 向群组发送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26112B (zh) 一种融合ip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1924744A (zh) 一种融合ip消息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参数协商的方法
KR101003944B1 (ko) 인스턴트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CN101925017A (zh) 一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的传送方法
CN101925023A (zh) 一种向群组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媒体链路创建的方法
CN101854599B (zh) 大融合ip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045264A (zh) 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到电子邮件系统的传送方法与系统
CN101925033A (zh) 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中实现msrp参数协商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24745A (zh) 一种消息会话中继协议链路建立的方法
CN101895830A (zh) 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