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4130A - 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24130A CN102024130A CN 200910174687 CN200910174687A CN102024130A CN 102024130 A CN102024130 A CN 102024130A CN 200910174687 CN200910174687 CN 200910174687 CN 200910174687 A CN200910174687 A CN 200910174687A CN 102024130 A CN102024130 A CN 1020241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ue
- time slot
- transmission time
- sizes values
- tag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12 process op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使用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进行通信,并获取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进入步骤二;步骤二:根据标签数目值确定对应于该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进入步骤三;步骤三:将该第一传输时隙值设定为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将该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设定为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返回步骤一。本发明根据需要进行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数目的不同,分别为各标签数目值设定对应的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并采用与当前标签数目值对应的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进行数据通信,提高了无错误传输包的概率,降低电子标签传输数据时的碰撞概率,提高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磁耦合或者电磁传播)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由于具有识别距离远、穿透能力强、多物体识别、抗污染等优点,因而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RFID系统是一种自动识别系统,在RFID系统中,主要包括有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和中间件(Middleware),电子标签通常附着在需要识别的物体上,适用于对所附着的物体身份的唯一性识别,读写器通过射频信号与其读写范围内的电子标签进行通信,把接收到的电子标签的信息发送到中间件进行处理,这里的中间件可以是PC、服务器、网络等设备。
当位于读写器的读写范围内的两个或者更多的电子标签在同一时间均向该读写器发送自己的数据时,由于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是共享无线信道,某些数据信号就很容易叠加,发生叠加的信号将不能被读写器正确地识别,从而读写器无法正确地读取电子标签的信息,会判断错误,认为这个电子标签不在自己的读写范围内或者是无法正确读取该电子标签的信息,即产生碰撞(Collision)。为了能够使读写器能够正确地读取电子标签所发送的信息,需要采用防碰撞技术来减少冲突的发生以达到快速识别电子标签的目的。
为了能够减少碰撞的发生,现有技术中的RFID系统的通信方式,通常是将时间分为多个时隙,各电子标签随机选择一个时隙或者在每个时隙的分界处发送数据,或者是将N个时隙组成一帧,电子标签在每个帧内随机选择一个时隙来发送数据,当发生碰撞时,则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再尝试发送,在这些通信方式中,所划分的时隙的长度是固定的,对数据包的大小的划分方式也是固定的,而在不同时刻需要同时发送数据的电子标签的数目可能不尽相同,若无论有多少电子标签需要在当前发送数据进行通信,均是采用相同的时隙长度和数据包大小的划分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势必造成众多的时隙长度、数据包大小无法满足当前需要进行的通信量的情况,从而导致电子标签发送数据时发生碰撞的几率也会急剧加大,且碰撞后所等待的时间也将会延长,使得RFID系统的整个通信过程的通信时间增加,延时加大,通信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其可以降低电子标签传输数据时发生碰撞的概率,提高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一:使用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进行通信,并获取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进入步骤二;
步骤二:根据所述标签数目值确定对应于所述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进入步骤三;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传输时隙值设定为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设定为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返回所述步骤一。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其在获取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后,根据该标签数目值确定与该标签数目值相对应的传输时隙值和数据包大小值,然后根据与该标签数目值对应的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进行数据通信,在每一次需要进行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数据通信时,在获得需要进行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后,针对该标签数目值设定对应于该标签数目值的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并采用该最佳传输时隙值、最佳数据包大小值进行通信,即对于在不同的通信过程中需要进行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数目互不相同的情况下,分别为各标签数目值设定对应的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并采用与当前标签数目值对应的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进行数据通信,由于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与需要进行数据通信的标签数目值相对应,所划分的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是充分考虑了需要进行数据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数目值,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传输信道,提高吞吐率,提高无错误传输包的概率,降低电子标签传输数据时发生碰撞的概率,提高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就错误概率与仿真数量的关系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就响应时间与仿真数量的关系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的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主要包括步骤:
步骤S101:使用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进行数据通信,并获取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进入步骤S102;
步骤S102:根据所述标签数目值确定对应于所述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进入步骤S103;
步骤S103:将所述第一传输时隙值设定为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设定为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返回步骤S101。如此循环,直至通信结束。
本实施例中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在每一次需要进行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数据通信时,在获得需要进行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后,针对该标签数目值设定对应于该标签数目值的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并采用与该标签数目值对应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进行通信,即对于在不同的通信过程中需要进行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数目互不相同的情况下,分别为各标签数目值设定对应的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并采用与当前标签数目值对应的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进行数据通信,由于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与需要进行数据通信的标签数目值相对应,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传输信道,提高吞吐率,提高无错误传输包的概率,降低电子标签传输数据时发生碰撞的概率,提高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效率。
其中,在上述步骤S102中,在根据标签数目值确定与该标签数目值相对应的第一传输时隙值以及第一数据包大小值时,在一个特定的RFID系统中,可以是分别为各标签数目值设定与其对应的特定的传输时隙值和数据包大小值,例如根据实际经验设定等等,也可以是根据需要,通过建立目标函数、并对该目标函数进行求解的方式实时为各标签数目值设定对应的传输时隙值和数据包大小值。
以下针对其中的一种为标签数目值设定对应的传输时隙值和数据包大小值的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在这种方式中,通过将最优化原理与ALOHA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设定与标签数目值相对应的传输时隙值和数据包大小值,出于简便描述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以及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后续描述中,将下述这种设定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的方式称之为优化处理操作,或者是称为基于最优化原理的ALOHA防碰撞方法。
在这种优化处理操作中,其数学模型包括:
在RFID系统中,观察时间T内无错误传输包的数量,即被正确传输的数据包的数量,该被正确传输的传输包的数量是服从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的,其中,在该观察时间T内的平均交换量G可根据观察时间T内的一个数据包的传输持续时间τn通过下述式(1)求得:
其中,n=1,2,3……,是RFID系统中的某个读写器的读写范围内的所有的电子标签的数量,rn=0,1,2,3……是在观察时间T内电子标签n所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此外,由于τn是定义为一个数据包的传输持续时间,因此,τn可以根据信息的传输速率(传信率)Rb以及数据包的大小m通过下述式(2)求得:
将式(1)与式(2)相结合,并结合泊松分布的特性,可以得知数据包被正确传输的概率为:
根据RFID系统的数据传输方式及传输特性,若传输时隙Tslot小于包的传输持续时间τn,则必定会发生数据碰撞,为了尽量减少数据碰撞的发生,Tslot应当要大于或者等于τn,其中,传输时隙Tslot可根据观察时间T与数据包的传输时间τn通过下式(4)求得:
其中,n=1,2,3……
将式(1)与式(4)相结合可以得到:
考虑传输时隙的影响,将式(3)与式(5)相结合可以得到数据包被正确传输的概率p(k)可以表示为:
在上述式(6)中,是一个有关于传输时隙Tslot、数据包大小τn、以及进行通信的电子标签数目k的目标函数,因此,在确定了需要进行通信的电子标签数目k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选择适当的传输时隙Tslot以及数据包大小τn的值,则能够使数据包被正确传输的概率p(k)达到最大,从而使碰撞的概率最小。
在上述式(6)中的目标函数中,由于包含有非线性函数,因此可以采用非线性规划的方式来求解出最佳的传输时隙Tslot和数据包大小τn的值,采用非线性规划方式后的目标函数可通过下式(7)来表示:
其中,min表示对函数q(k)求最小值,并可将该非线性规划方式的目标函数(7)称之为预设目标函数,在该预设目标函数中,具有下述约束条件:m>0,Rb>0,Tslot>0,n=1,2,3……,k=1,2,3……
其中,n表示RFID系统中的某个读写器读写范围内的所有的电子标签的数量,k代表某一个数据通信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
在得到上述预设目标函数后,即可根据上述设定的约束条件采用非线性规划中的最优化方式求得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的最优解,具体的求解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上述本实施例所确定的预设目标函数,是考虑了传输时隙和数据包大小的有关于无错误传输包的概率的目标函数,并结合相关的约束条件来对该预设目标函数进行最优化计算,其将最优化原理以及传统的ALOHA算法进行了结合,因此,根据该预设目标函数所得的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是最适合于当前标签数目值的最佳值,使用该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数据吞吐率最高,数据包被正确传输的概率最大,从而数据发生碰撞的概率最小,可以有效降低电子标签传输数据时发生碰撞的概率,提高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效率。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的方案结合了最优化原理以及传统的ALOHA算法,因此,通信性能较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有所提高,电子标签进行数据传输时发生碰撞的概率较小,为了对本发明的方案较传统的ALOHA方式的性能有所提高进行验证,因此,还通过仿真的方式就错误概率与电子标签数量的关系以及响应时间与电子标签数量的关系进行仿真试验。
参加图2所示,是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就错误概率与电子标签数量的关系的仿真结果示意图。其中,仿真条件设置为:电子标签的总数为200个,每个标签传输10b的数据。其中,在图示中,P-ALOHA代表纯ALOHA方式(Pure-ALOHA),S-ALOHA代表时隙ALOHA方式(Slotted-ALOHA),F-ALOHA代表帧-时隙ALOHA方式(Framed-Slotted ALOHA),O-ALOHA代表本发明的结合了最优化原理的方式。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在具有相同的电子标签数目的情况下,本发明方案的错误概率最小,随着标签数量的增加,错误概率会相应地增加,但是,与其他的几种方式相比较而言,本发明方案的错误概率的增长幅度是最为缓慢的,据此可以得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而言,本发明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数据包传输时发生错误的概率,提高了RFID系统的工作性能。
图3是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就响应时间与电子标签数量的关系的仿真结果示意图。其中,仿真条件设置为:每个电子标签的信息传输量为200k,LOS(视距,Line Of Sight)范围内的电子标签的最大数目为20,仿真时的系统监视时间为1000ms。在图示中,P-ALOHA代表纯ALOHA方式(Pure-ALOHA),S-ALOHA代表时隙ALOHA方式(Slotted-ALOHA),F-ALOHA代表帧-时隙ALOHA方式(Framed-Slotted ALOHA),O-ALOHA代表本发明的结合了最优化原理的方式。
从图示中可以得知,在具有相同的电子标签数目的情况下,本发明方案的响应时间最短,随着标签数目的增多,响应时间也相应延长,但是,与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几种方式相比较而言,本发明方案的响应时间的增长速度是最为缓慢的,据此可以得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而言,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提高对电子标签的响应时间,有效提高了RFID系统的工作效率。
以上针对其中的一种结合了最优化原理的方式对为不同的标签数目值设定对应的传输时隙值和数据包大小值进行了说明,根据所采用的策略的不同,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设定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是通过预先设定初始的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数据包大小初始值,并通过该预先设定的初始值进行通信得到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数目后,再进入后续的根据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的不同来动态调整传输时隙值和数据包大小值的过程。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201:预先设定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数据包大小初始值,进入步骤S202,其中,该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数据包大小初始值可以是RFID系统默认的初始设定值,也可以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在需要应用到该RFID系统时再进行设定,根据应用需要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设定方式;
步骤S202:将所述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设定为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将所述数据包大小初始值设定为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进入步骤S203;
步骤S203:使用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进行数据通信,并获得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进入步骤S204;
步骤S204:根据所述标签数目值确定对应于该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进入步骤S205;
步骤S205:将所述第一传输时隙值设定为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设定为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返回步骤S203。如此循环,直至通信结束。
其中,在上述步骤S203中,通过进行数据通信来获得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的方式可以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方式,在此不予多加赘述。此外,上述步骤S204中的根据标签数目值确定对应于该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式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其通过预先设定初始的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数据包大小初始值,并通过该预先设定的初始值进行通信得到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数目后,每进行一次通信过程执行一次根据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来实时动态调整与该标签数目值对应的传输时隙值和数据包大小值的过程,实时根据每次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数目的不同来动态地调整传输时隙值和数据包大小值,从而大大减少了RFID系统中多个电子标签时传输数据时发生碰撞的概率,提高RFID系统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实施例三:
参加图5所示,是本发明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在获得对应于标签数目值的传输时隙大小值、数据包大小值之后,将该传输时隙大小值、数据包大小值与该标签数目值对应储存,当确定了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后,确定是否储存有与该标签数目值对应的传输时隙大小值、数据包大小值,若有,则直接提取出与该标签数目值对应的传输时隙大小值、数据包大小值进行数据通信即可,从而可以避免了每次通信时都进行传输时隙大小值、数据包大小值的计算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了RFID系统的工作效率。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301:预先设定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数据包大小初始值,进入步骤S302;
步骤S302:将所述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设定为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将所述数据包大小初始值设定为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进入步骤S303;
步骤S303:使用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进行数据通信,并获得当前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进入步骤S304;
步骤S304:判断存储表中是否存储有该标签数目值,若是,进入步骤S305,若否,则进入步骤S306;
步骤S305:从存储表中读取出对应于该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进入步骤S308;
步骤S306:根据所述标签数目值确定对应于该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进入步骤S307;
步骤S307:将该标签数目值与该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存储表中予以储存,随后进入步骤S308;
步骤S308:将该第一传输时隙值设定为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将该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设定为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返回步骤S303。如此循环,直至通信结束。
其中,在上述步骤S303中,通过进行数据通信来获得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的方式可以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方式,在此不予多加赘述。此外,上述步骤S304中的根据标签数目值确定对应于该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式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实施例四:
参加图6所示,是本发明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方法是通过估计RFID系统中存在的电子标签的估计值,并根据该电子标签的估计值确定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数据包大小初始值,从而使所设定的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数据包大小初始值更接近于RFID系统的真实情况,提高RFID系统的性能。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401:估计射频识别系统中存在的电子标签数目的估计值,进入步骤S402;
步骤S402:根据所述电子标签数目的估计值确定对应于该估计值的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数据包大小初始值,进入步骤S403;
步骤S403:将所述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设定为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将所述数据包大小初始值设定为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进入步骤S404;
步骤S404:使用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进行数据通信,并获得当前需要进行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进入步骤S405;
步骤S405:根据所述标签数目值确定对应于该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进入步骤S406;
步骤S406:将所述第一传输时隙值设定为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设定为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返回步骤S404。如此循环,直至通信结束。
其中,上述步骤S402中的根据电子标签数目的估计值确定对应于该估计值的传输时隙初始值、数据包大小初始值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式相同,上述步骤S404中通过进行数据通信来获得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的方式可以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方式,上述步骤S405中的根据标签数目值确定对应于该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式相同,在此不予多加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实施例五:
参加图7所示,是本发明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方法是通过估计RFID系统中存在的电子标签的估计值,并根据该电子标签的估计值来确定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数据包大小初始值,从而使所设定的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数据包大小初始值更接近于RFID系统的真实情况,提高RFID系统的性能。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501:估计射频识别系统中存在的电子标签数目的估计值,进入步骤S502;
步骤S502:根据所述电子标签数目的估计值确定对应于该估计值的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数据包大小初始值,进入步骤S503;
步骤S503:将所述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设定为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将所述数据包大小初始值设定为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进入步骤S504;
步骤S504:使用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进行数据通信,并获得当前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进入步骤S505;
步骤S505:判断存储表中是否存储有该标签数目值,若是,进入步骤S506,若否,则进入步骤S507;
步骤S506:从存储表中读取出对应于该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进入步骤S509;
步骤S507:根据所述标签数目值确定对应于该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进入步骤S508;
步骤S508:将该标签数目值与该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存储表中予以储存,随后进入步骤S509;
步骤S509:将该第一传输时隙值设定为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将该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设定为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返回步骤S504。如此循环,直至通信结束。
其中,上述步骤S502中的根据电子标签数目的估计值确定对应于该估计值的传输时隙初始值、数据包大小初始值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式相同,上述步骤S504中通过进行数据通信来获得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的方式可以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方式,上述步骤S507中的根据标签数目值确定对应于该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式相同,在此不予多加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三中的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一:使用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进行通信,并获取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目值,进入步骤二;
步骤二:根据所述标签数目值确定对应于所述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进入步骤三;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传输时隙值设定为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大小值设定为当前数据包大小值,返回所述步骤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标签数目值确定对应于所述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的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标签数目值、预设目标函数设定对应于所述标签数目值的所述第一传输时隙值、所述第一数据包大小值,所述预设目标函数是关于电子标签数目、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的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标签数目值确定对应于所述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的方式包括:
查询并判断存储表中是否储存有所述标签数目值:
若是,从所述存储表中读取对应于所述标签数目值的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
若否,根据所述标签数目值、预设目标函数设定对应于所述标签数目值的所述第一传输时隙值、所述第一数据包大小值,并将该第一传输时隙值、第一数据包大小值与所述标签数目值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存储表中予以储存,所述预设目标函数是关于电子标签数目、传输时隙值、数据包大小值的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目标函数为:
其中,minq(k)表示对函数q(k)求最小值,G表示时间段,n为读写器读写范围内的电子标签的数目,Tslot表示传输时隙值,Rb表示信息传输速率,m表示数据包大小值,k表示需要通信的电子标签的标签数,且m>0,Rb>0,Tslot>0,k、n均为整数且k≤n。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之前还包括步骤:
预先设定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数据包大小初始值,并将所述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设定为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将所述数据包大小初始值设定为当前数据包大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之前还包括步骤:
估计射频识别系统中的存在的电子标签的估计值;
对所述估计值进行所述优化处理操作获得对应于所述估计值的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数据包大小初始值;
将所述传输时隙大小初始值设定为当前传输时隙大小值、将所述数据包大小初始值设定为当前数据包大小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74687 CN102024130A (zh) | 2009-09-15 | 2009-09-15 | 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74687 CN102024130A (zh) | 2009-09-15 | 2009-09-15 | 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24130A true CN102024130A (zh) | 2011-04-20 |
Family
ID=43865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174687 Pending CN102024130A (zh) | 2009-09-15 | 2009-09-15 | 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24130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68733A (zh) * | 2011-05-03 | 2012-11-07 |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rfid系统的多标签防碰撞算法、rfid系统及读写器 |
CN111343617A (zh) * | 2020-01-20 | 2020-06-26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提高crfid数据传输速率的epc协议改进方法 |
CN111510384A (zh) * | 2019-01-31 | 2020-08-07 |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处理服务产生的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US20220300929A1 (en) * | 2015-12-10 | 2022-09-22 | Ses-Imagotag Gmbh |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price and/or product information |
-
2009
- 2009-09-15 CN CN 200910174687 patent/CN10202413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68733A (zh) * | 2011-05-03 | 2012-11-07 |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rfid系统的多标签防碰撞算法、rfid系统及读写器 |
CN102768733B (zh) * | 2011-05-03 | 2016-02-03 |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rfid系统的多标签防碰撞算法、rfid系统及读写器 |
US20220300936A1 (en) * | 2015-12-10 | 2022-09-22 | Ses-Imagotag Gmbh |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price and/or product information |
US20220300932A1 (en) * | 2015-12-10 | 2022-09-22 | Ses-Imagotag Gmbh |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price and/or product information |
US20220300929A1 (en) * | 2015-12-10 | 2022-09-22 | Ses-Imagotag Gmbh |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price and/or product information |
US20220300930A1 (en) * | 2015-12-10 | 2022-09-22 | Ses-Imagotag Gmbh |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price and/or product information |
US20220300935A1 (en) * | 2015-12-10 | 2022-09-22 | Ses-Imagotag Gmbh |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price and/or product information |
US20220300931A1 (en) * | 2015-12-10 | 2022-09-22 | Ses-Imagotag Gmbh |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price and/or product information |
US12099984B2 (en) * | 2015-12-10 | 2024-09-24 | Vusiongroup Gmbh |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price and/or product information |
US12099983B2 (en) * | 2015-12-10 | 2024-09-24 | Vusiongroup Gmbh |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price and/or product information |
US20220300933A1 (en) * | 2015-12-10 | 2022-09-22 | Ses Imagotag Gmbh |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price and/or product information |
US12014345B2 (en) * | 2015-12-10 | 2024-06-18 | Vusiongroup Gmbh |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price and/or product information |
US12051051B2 (en) * | 2015-12-10 | 2024-07-30 | Vusion Group GmbH |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price and/or product information |
US12056678B2 (en) * | 2015-12-10 | 2024-08-06 | Vusiongroup Gmbh |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price and/or product information |
US12086781B2 (en) * | 2015-12-10 | 2024-09-10 | Vusiongroup Gmbh |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price and/or product information |
US12093913B2 (en) * | 2015-12-10 | 2024-09-17 | Vusiongroup Gmbh |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price and/or product information |
CN111510384A (zh) * | 2019-01-31 | 2020-08-07 |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处理服务产生的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1343617A (zh) * | 2020-01-20 | 2020-06-26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提高crfid数据传输速率的epc协议改进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32430B2 (en) | Method of identifying and authenticating a radio tag by a reader | |
EP1919091A1 (en) | Tag reading device | |
CN101499118B (zh) | 在射频识别系统中向被动式标签提供能量的方法和装置 | |
EP2149202B1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ptimal frame size for tag collision prevention in rfid system | |
CN101178766B (zh) | 调整射频识别探询器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6650538B (zh) | 一种rfid阅读器防碰撞方法及系统 | |
CN102622564A (zh) | 一种rfid多标签识别防碰撞方法 | |
CN102024130A (zh) | 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方法 | |
EP2183699B1 (en) | A method and reader to conduct a label query in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 |
CN101169818B (zh) | 一种基于时隙随机的射频识别过程的帧长度选择方法 | |
CN103577784A (zh) | 基于多射频模块的有源rfid阅读器防碰撞方法及系统 | |
CN103679099A (zh) | 一种用于大量rfid标签系统中的防碰撞方法 | |
CN108521888A (zh) | 无人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
CN104680104A (zh) | 一种动态高效的rfid标签识别机制 | |
CN108520190A (zh) | 基于Hash函数的RFID读卡器时隙分组或映射多目标标签的识别方法 | |
CN105844318A (zh) | 射频识别标签、标签识别方法及装置、标签阅读器 | |
WO2008039306A3 (en) | Estimation of the cardinality of a set of wireless devices | |
CN102156846B (zh) | 用于射频识别的阅读器与标签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2768733B (zh) | 适用于rfid系统的多标签防碰撞算法、rfid系统及读写器 | |
US9313713B2 (en) | Method for discovering a plurality of NFC-B devices by a NFC-B reader and corresponding NFC-B reader | |
KR100911036B1 (ko) | Rfid 태그의 충돌 감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 |
KR20070020869A (ko) | 전자 태그 리더 및 그의 다중 태그 식별 방법 | |
CN204595905U (zh) | 射频识别标签、标签识别装置、标签阅读器 | |
CN104063627B (zh) | 一种最优q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2682252A (zh) | 一种多标签识别的方法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