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3723A - 触控笔 - Google Patents

触控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3723A
CN102023723A CN200910170562XA CN200910170562A CN102023723A CN 102023723 A CN102023723 A CN 102023723A CN 200910170562X A CN200910170562X A CN 200910170562XA CN 200910170562 A CN200910170562 A CN 200910170562A CN 102023723 A CN102023723 A CN 102023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b
pointer
rod member
sleeve
protube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05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东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ga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tron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705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237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23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37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触控笔。该触控笔包含杆件、限位组件及套筒。杆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笔头及第二笔头。限位组件设置于杆件上。限位组件与第二笔头间的距离短于其与第一笔头间的距离。套筒选择性地从第一笔头或第二笔头套设于杆件外并抵至限位组件。

Description

触控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触控笔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兼具有触控笔功能及一般笔的书写功能且易于容置收纳在可携式电子装置内的触控笔。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以及触控相关的技术不断地发展,目前已有各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可携式电子装置问世,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携式导航装置(Portable Navigation Device,PND)或笔记本电脑等,因此,用以供使用者对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触控的触控笔的需求便随之应运而生。
目前在市面上已有文具制造业者所生产的多功能圆珠笔,除了提供使用者一般的圆珠笔书写功能外,还兼具有触控笔的功能。图1A至图1C所示为传统具有触控笔功能的多功能圆珠笔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多功能圆珠笔1包含笔身10及笔盖12,其中笔身10的两端分别为圆珠笔头102及触控笔头104。
当使用者欲使用触控笔功能时,即可用笔盖12将圆珠笔头102盖上,如图1B所示;当使用者欲使用圆珠笔功能时,即可用笔盖12将触控笔头104盖上,如图1C所示。假设图1B的多功能圆珠笔1的总长度为L1且图1C的多功能圆珠笔1的总长度为L2,则L1将会与L2大致相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者对于触控笔及圆珠笔的长度需求不尽相同。当使用者通过图1C的多功能圆珠笔1的圆珠笔头104进行一般文字书写时,为了书写的方便顺畅起见,多功能圆珠笔1的总长度需较长;但当使用者通过图1B的多功能圆珠笔1的触控笔头102点选手机屏幕上所显示的功能时,并不需要长度过长的多功能圆珠笔1,并且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体积不断缩小,其内部能够容置收纳多功能圆珠笔1的空间亦相当有限,故多功能圆珠笔1的总长度需较短。
很明显地,上述的多功能圆珠笔1由于其总长度无法调整,故无法同时满足上述两种完全相反的长度需求,造成使用者操作时的不便。虽然市面上还有另一种通过旋转笔身方式切换圆珠笔头及触控笔头的多功能笔,但其体积更大,无法收纳于目前体积较小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内。
此外,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一般人出门时往往会随身携带可携式电子装置,但不一定记得携带圆珠笔或铅笔等传统的书写工具,当使用者临时要用笔书写时,例如签名或抄写电话住址,经常会面临无笔可用的窘境。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有触控笔的功能及一般笔的书写功能且容易收纳于电子装置内的触控笔,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笔。所述触控笔包含杆件、限位组件及套筒。杆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笔头及一第二笔头。限位组件设置于杆件上,且限位组件与第二笔头间的距离短于其与第一笔头间的距离。套筒选择性地从第一笔头或第二笔头套设于杆件外并抵至限位组件。
于实际应用中,当套筒从第一笔头套入时,套筒抵靠限位组件的一凸出部的一侧面,使得触控笔成为一第一组合模式;当套筒从第二笔头套入时,套筒抵靠凸出部的另一侧面,使得触控笔成为一第二组合模式。由于具有第一组合模式的触控笔的长度短于具有第二组合模式的触控笔的长度,故具有第一组合模式的触控笔较方便容置收纳于一电子装置内,并且具有第二组合模式的触控笔较适合一般的书写用途。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触控笔属于覆盖式触控笔,并可通过其本身不同的组合模式分别提供使用者一般笔的书写功能以及触控笔功能。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利用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A至1C所示为传统具有触控笔功能的多功能圆珠笔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通过拆解线拆解触控笔的杆件的示意图。
图4A及4B分别所示为触控笔的第一组合模式的组合步骤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将具有第一组合模式的触控笔插入至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触控笔插槽内的示意图。
图6A及6B分别所示为触控笔的第二组合模式的组合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触控笔。于实际应用中,该触控笔可通过其本身的不同的组合模式分别提供使用者一般笔(例如圆珠笔、钢笔或铅笔等)的书写功能以及触控笔的功能。当触控笔的组合模式对应于触控笔的功能时,触控笔的总长度相对较短,较方便容置收纳于电子装置内;当触控笔的组合模式对应于一般笔的书写功能时,触控笔的总长度相对较长,较方便使用者握持。
请参照图2,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触控笔2包含有杆件20、套筒22及限位组件206。其中,杆件20为一中空管且其两端分别为第一笔头202及第二笔头204。实际上,第一笔头202可以是圆珠笔头、钢笔头、铅笔头、麦克笔头、墨水笔头或其它任意型式的笔头,端视实际需求而定。
限位组件206设置于杆件20的表面上,并且限位组件206与第二笔头204间的距离短于限位组件206与第一笔头202间的距离。于实际应用中,限位组件206与第一笔头202间的距离远大于限位组件206与第二笔头204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限位组件206包含凸出部2060及缓冲部2062、2064。于此实施例中,凸出部2060环绕并设置于杆件20的表面上,并且凸出部2060与杆件20的表面间具有一高度差。
于此实施例中,缓冲部2062与2064均设置于杆件20的表面上,并且分别邻设于凸出部2060的两侧。缓冲部2062与2064的主要功用在于当套筒22抵至限位组件206的凸出部2060时,缓冲部2062与2064能够紧密接触于套筒22的内壁,用以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以避免套筒22与限位组件206的凸出部2060彼此脱离。实际上,缓冲部2062与2064可是软性材料,例如橡胶或热塑性聚胺基甲酸乙酯树脂(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等,但不以此为限。
值得注意的是,凸出部2060与第二笔头204间的距离d1短于凸出部2060与第一笔头202间的距离d2。此外,由于套筒22一中空管并且通过套设于杆件20外的方式与杆件20结合,故于一实施例中,套筒22的管壁厚度可设计成和凸出部2060与杆件20的表面间的高度差大致相等,但不以此为限。
于实际应用中,套筒22的长度可设计为略长于凸出部2060与第一笔头202间的距离,使得套筒22从第一笔头202套入时,套筒22能够完全覆盖住第一笔头202,以避免第一笔头202外露而影响美观,但不以此为限。
此外,杆件20的材料、外型及长度、凸出部2060的位置及该高度差、缓冲部2062与2064的形状、数目及位置均可视实际需求而调整,并无一定的限制。举例而言,为了使得缓冲部2062与2064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以避免已结合的套筒22与限位组件206相互脱离,可适当地于凸出部2060附近增设其它的缓冲部。
于实际应用中,由于杆件20为一中空管,并且杆件20的表面上亦可设置有拆解线208,如图2所示。当使用者欲更换装设在杆件20内的笔芯2020时,使用者即可通过拆解线208拆解杆件20,以利于笔芯2020的更换,拆解后的情形即如图3所示。
于此实施例中,使用者可通过将套筒22从第一笔头202或第二笔头204套设于杆件20外并抵至限位组件206的凸出部2060,用以形成触控笔2的两种不同的组合模式。接下来,将分别就上述两种不同的触控笔2组合模式进行介绍。
请参照图4A及图4B,图4A及图4B分别所示为触控笔2的第一组合模式的组合步骤的示意图。首先,如图4A所示,当使用者欲使用触控笔2的触控笔功能时,使用者可将套筒22从第一笔头202套入并朝向第二笔头204移动,使得套筒22套设于杆件20外而覆盖住第一笔头202以及部分的杆件20的表面,直至套筒22的前端22a抵至限位组件206的凸出部2060的左侧面2060a为止。如图4A所示,左侧面2060a朝向杆件20的第一笔头202。
接着,如图4B所示,当套筒22的前端22a抵靠限位组件206的凸出部2060的左侧面2060a时,触控笔2为一第一组合模式。此时,杆件20位于凸出部2060左侧的部分均会被套筒22覆盖住,故仅剩下位于凸出部2060右侧的第二笔头204以及缓冲部2064未被套筒22覆盖而能露出于套筒22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缓冲部2062亦被套筒22所覆盖住,并且缓冲部2062能够紧密接触于套筒22的内壁,因此,由软性材料所构成的缓冲部2062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以避免已结合的套筒22与限位组件206的凸出部2060相互脱离。当使用者欲使触控笔2脱离其第一组合模式时,仅需施力让套筒22与限位组件206彼此反向移动,即可使得套筒22与限位组件206相互脱离。
此外,由于处于第一组合模式的触控笔2的总长度L1相对较短,使用者可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3的洞口32将具有第一组合模式的触控笔2插入至触控笔插槽30内,如图5所示。
请参照图6A及图6B,图6A及图6B分别所示为触控笔2的第二组合模式的组合步骤的示意图。首先,如图6A所示,当使用者欲使用触控笔2的一般笔的书写功能时,使用者可将套筒22从第二笔头204套入并朝向第一笔头202移动,使得套筒22套设于杆件20外而覆盖住第二笔头204以及部分的杆件20的表面,直至套筒22之前端22b抵至限位组件206的凸出部2060的右侧面2060b为止。如图6A所示,右侧面2060b朝向杆件20的第二笔头204。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套筒22的两端并无不同之处,故图6A中所示的前端22b与图4A中所示的前端22a可以是套筒22的相同端或相异端,并无一定的限制。
接着,如图6B所示,当套筒22的前端22b抵靠限位组件206的凸出部2060的右侧面2060b时,触控笔2为一第二组合模式。此时,杆件20位于凸出部2060右侧的部分均会被套筒22覆盖住,故仅剩下位于凸出部2060左侧的第一笔头202以及缓冲部2062未被套筒22覆盖而能露出于套筒22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缓冲部2064亦被套筒22所覆盖住,并且缓冲部2064紧密接触于套筒22的内壁,因此,由软性材料所构成的缓冲部2064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以避免已结合的套筒22与限位组件206的凸出部2060相互脱离。当使用者欲使触控笔2脱离其第二组合模式时,仅需施力让套筒22与限位组件206彼此反向移动,即可使得套筒22与限位组件206相互脱离。
此外,比较图4B及图6B可知,由于处于第二组合模式的触控笔2的总长度L2明显地较具有第一组合模式的触控笔2的总长度L1长。因此,当使用者使用具有第二组合模式的触控笔2的第一笔头202进行一般的书写时,较容易握持,可有效避免由于笔的长度过短导致使用者在书写上的不便。
综上所述,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所提出的触控笔可通过不同的组合模式分别提供使用者一般笔的书写功能以及触控笔功能。当该触控笔的组合模式对应于触控笔功能时,该触控笔的总长度相对较短,故较方便容置收纳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内;当该触控笔的组合模式对应于一般笔的书写功能时,该触控笔的总长度相对较长,故较方便使用者握持及书写。
此外,由于一般人出门时往往随身携带可携式电子装置,但不一定会携带圆珠笔或铅笔等一般书写工具,当使用者临时需要用笔书写时,即可取出原本收纳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内的触控笔并将其组合成较长的一般笔组合模式,以利于使用者握持及书写之用。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本发明所提出的触控笔不仅较为人性化且方便使用者于不同操作模式下使用,更能够有效地解决先前技术所遭遇到的种种问题。
利用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畴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笔,其特征是,包含:
杆件,所述杆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笔头及第二笔头;
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杆件上,且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第二笔头间的距离短于其与所述第一笔头间的距离;以及
套筒,所述套筒选择性地从所述第一笔头或所述第二笔头套设于所述杆件外并抵至所述限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笔头为圆珠笔头、钢笔头、铅笔头、麦克笔头或墨水笔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笔头为触控笔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组件包含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环绕并设置于所述杆件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是,所述套筒选择性地从所述第一笔头或所述第二笔头套设于所述杆件外并抵至所述凸出部,使所述触控笔成为第一组合模式或第二组合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是,所述触控笔于所述第一组合模式下具有第一长度,且所述第二笔头露出于所述套筒,而所述触控笔于所述第二组合模式下具有第二长度,且所述第一笔头露出于所述套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长度短于所述第二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组件包含多个缓冲部,且所述这些缓冲部邻设于所述凸出部,所述套筒选择性地从所述第一笔头或所述第二笔头套设于所述杆件外并抵靠于所述凸出部,且所述这些缓冲部紧密接触于所述套筒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是,所述这些缓冲部的材料包含橡胶或热塑性聚胺基甲酸乙酯树脂等软性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是,所述杆件为中空管,且所述杆件设置有拆解线,用以通过所述拆解线拆解所述杆件,以利于更换装设在所述杆件内的笔芯。
CN200910170562XA 2009-09-09 2009-09-09 触控笔 Pending CN1020237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0562XA CN102023723A (zh) 2009-09-09 2009-09-09 触控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0562XA CN102023723A (zh) 2009-09-09 2009-09-09 触控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3723A true CN102023723A (zh) 2011-04-20

Family

ID=43865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0562XA Pending CN102023723A (zh) 2009-09-09 2009-09-09 触控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2372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1965A (zh) * 2011-05-18 2014-02-05 思笔乐国际有限公司
CN105339182A (zh) * 2013-05-06 2016-02-17 法商Bic公司 适用于电容屏的手动设备
CN111746177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笔套及笔套使用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1965A (zh) * 2011-05-18 2014-02-05 思笔乐国际有限公司
CN103561965B (zh) * 2011-05-18 2017-08-08 思笔乐国际有限公司
CN105339182A (zh) * 2013-05-06 2016-02-17 法商Bic公司 适用于电容屏的手动设备
US9535515B2 (en) 2013-05-06 2017-01-03 Societe Bic Manual device adapted for a capacitive screen
US9857891B2 (en) 2013-05-06 2018-01-02 Societe Bic Manual device adapted for a capacitive screen
CN105339182B (zh) * 2013-05-06 2018-10-09 法商Bic公司 适用于电容屏的手动设备
CN111746177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笔套及笔套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86664A1 (en) Multifunctional writing apparatus with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stylus
CN102023723A (zh) 触控笔
CN101727215A (zh) 触控笔及带有该触控笔的电子装置
CN2915529Y (zh) 一种可单指使用的套管笔
CN201214341Y (zh) 一种可用于操作触控屏幕的手写笔
WO2015079347A1 (en) Magnetic pen
US7108439B2 (en) Flexible barrel writing instrument
CN201357648Y (zh) 书写触控两用笔
CN101376313A (zh) 一种弹性书写及触屏两用笔
CN203019896U (zh) 多功能伸缩钥匙扣笔
CN202795258U (zh) 触控笔
CN2837100Y (zh) 一种多功能笔
CN210694294U (zh) 一种签字笔耳机
CN202795249U (zh) 便携型电子装置的可调粗细电容类触控笔头
CN202115157U (zh) 环保自动铅笔
CN204149708U (zh) 一种方便携带笔
CN201183400Y (zh) 双头笔
CN214151658U (zh) 一种数字毛笔
CN204526510U (zh) 一种伸缩笔
CN201165125Y (zh) 多功能圆珠笔
CN201685587U (zh) 多功能双头自动笔
CN201142058Y (zh) 用于触摸式屏幕的触摸笔
CN201229557Y (zh) 一种阻尼式笔管
CN202372942U (zh) 一种触控笔
CN203126204U (zh) 适用多种笔芯规格的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