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4499A - 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4499A
CN102014499A CN2010105524429A CN201010552442A CN102014499A CN 102014499 A CN102014499 A CN 102014499A CN 2010105524429 A CN2010105524429 A CN 2010105524429A CN 201010552442 A CN201010552442 A CN 201010552442A CN 102014499 A CN102014499 A CN 102014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p
link circuit
circuit resource
territory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524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芬
陈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524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144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14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449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80000 priority patent/WO2012065475A1/zh
Priority to US13/988,041 priority patent/US9014099B2/en
Priority to EP11842444.9A priority patent/EP2632093B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包括:为多个分组交换PS域业务分配多条分组数据协议PDP链路资源;所述多个PS域业务在为其分配的PDP链路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本发明提高了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简称为PS)域业务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在发起PS域业务数据请求前,需要进行分组数据协议(Packet Data Protocol,简称为PDP)链路激活,激活成功后,业务就可以在此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下面涉及到的技术相关内容进行说明。
PDP上下文(PDP context)保存用户面进行隧道转发的所有信息,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为RNC)/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Gateway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Supporting Node,简称为GGSN)的用户面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为IP)地址、隧道标识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为QoS)等。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包含用于标识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简称为PDU)的网络层服务接入点标识(Network Layer Service Access Point Identifier,简称为NSAPI)、PDP类型、PDP地址、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简称为APN)以及QoS,激活成功后会收到网络侧的响应消息,包含PDP上下文地址、QoS。PDP上下文激活的流程就是建立用户面的分组传输路由过程。
二次激活只有在相同PDP地址和APN上有PDP上下文激活时才能发起。二次激活的PDP上下文与已激活的PDP上下文只有QoS不同,对于相同PDP地址的各个PDP上下文都使用唯一的业务流模版(Traffic Flow Template,简称为TFT)和NSAPI标识,每个PDP上下文仅可能与一个TFT有关,并且仅允许一个PDP上下文没有相关的TFT,在进行下行数据传送时,GGSN根据TFT匹配选择合适的PDP上下文,在传递上行数据时MS则根据QoS选择不同的PDP上下文。
除了PDP激活和二次激活,还有网络侧激活,但是,目前PS域业务中一股不会有网络侧激活。
PDP去激活就是拆除激活的PDP链路,在业务退出时要发起PDP去激活。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PDP激活存在两种方式:方式一,业务发起激活请求时先去激活前一个应用激活的PDP链路,再重新发起PDP激活,这样的处理方式,数据业务不能并发;方式二,后发起的业务与前一个业务共享链路,这样的处理方式在一条链路上承载多个业务,数据传输效率低,对于一些QoS要求高、低时延的业务造成影响。因此,现有技术的PDP激活方式均存在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包括:为多个分组交换PS域业务分配多条分组数据协议PDP链路资源;所述多个PS域业务在为其分配的PDP链路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地,为所述多个PS域分配多条PDP链路资源包括:根据PS域业务类型确定为该PS域业务类型分配PDP链路资源的方式,其中,所述分配PDP链路资源的方式为以下之一:为该PS域业务分配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发起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的二次激活请求到网络侧建立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设置该PS域业务共享已经激活的PDP链路资源。
优选地,为该PS域业务分配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关联所述已激活的PDP链路,发起所述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的二次激活请求到网络侧建立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
优选地,为所述多个PS域业务分配多条PDP链路资源包括:所述多个PS域业务中的一个PS域业务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其中,所述PDP激活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在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中不存在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PDP资源链路的情况下,为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分配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
优选地,在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中存在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PDP资源链路的情况下,发起所述第一PDP链路资源的二次激活请求到网络侧为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建立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或者,设置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共享所述第一PDP链路资源。
优选地,在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要求高服务质量QoS和/或对时延要求高的情况下,发起所述第一PDP链路资源的二次激活请求到网络侧为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建立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在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要求低服务质量QoS和/或对时延要求低的情况下,设置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共享所述第一PDP链路资源。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发起PDP链路资源去激活请求;在去激活的PDP链路资源不存在关联链路并且只承载一个业务的情况下,向网络侧发起去激活请求;在所述去激活的PDP链路资源存在关联链路或者所述去激活的PDP链路资源存在共享业务的情况下,保存所述去激活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关联链路的去激活请求或所述共享业务都退出之后,再向所述网络侧发起去激活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装置,位于移动终端中,包括:分配模块,用于为多个分组交换PS域业务分配多条PDP链路资源;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PS域业务在为其分配的PDP链路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分配模块,用于根据PS域业务类型确定为该PS域业务类型分配PDP链路资源的方式,其中,所述分配PDP链路资源的方式为之一:为该PS域业务分配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发起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的二次激活请求到网络侧建立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设置该PS域业务共享已经激活的PDP链路资源。
优选地,所述分配模块,用于在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中不存在与标识信息对应的PDP资源链路的情况下,为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分配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其中,所述标识信息携带于所述多个PS域业务中的一个PS域业务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中。
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PDP激活方式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业务并发管理装置优选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数据业务启动和退出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资源分配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资源回收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为多个PS域业务分配多条PDP链路资源;
步骤S104,该多个PS域业务在为其分配的PDP链路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在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采用哪种PDP激活方式,其所采用的均是单链路的数据传输方式,从而造成了传输速度较慢的问题,通过上述步骤,采用了多条的PDP链路资源,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高了传输速度。
优选地,在实施时,可以根据PS域业务类型确定为该PS域业务类型分配PDP链路资源的方式,其中,分配PDP链路资源的方式为以下之一:为该PS域业务分配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发起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的二次激活请求到网络侧建立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设置该PS域业务共享已经激活的PDP链路资源。当然,也可以不考虑PS业务的类型,只要有新的业务请求就为其分配一个新的PDP链路资源。但是,根据PS域业务类型分配PDP链路资源的方式可以使PDP链路资源利用率更高。
优选地,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来确定如何进行PDP链路资源分配。
例如,多个PS域业务中的一个PS域业务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其中,PDP激活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在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中不存在与标识信息对应的PDP资源链路的情况下,为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分配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
优选地,在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中存在与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PDP资源链路的情况下,发起第一PDP链路资源的二次激活请求到网络侧为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建立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或者,设置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共享第一PDP链路资源。。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第一PDP资源链路”中的“第一”只是为了描述方便,而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二次激活需要关联一次激活的链路是因为二次激活的定义要求的,因此,需要移动终端中的负责链路管理的模块知道它们的关联关系,对于业务而言不需要了解是二次激活分配的PDP链路资源还是一次激活分配的PDP链路资源。
当然,PDP链路资源如何分配可以根据业务的QoS来确定,例如,在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要求高服务质量QoS和/或对时延要求高的情况下,发起所述第一PDP链路资源的二次激活请求到网络侧为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建立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又例如,在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要求低服务质量QoS和/或对时延要求低的情况下,设置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共享第一PDP链路资源。
优选地,上述标识信息可以为接入点名称APN。
采用了上述的PDP链路资源分配方式之后,可以采用以下的去激活方式(但并不限于此)。
发起PDP链路资源去激活请求;在去激活的PDP链路资源不存在关联链路并且只承载一个业务的情况下,向网络侧发起去激活请求;在去激活的PDP链路资源存在关联链路或者去激活的PDP链路资源存在共享业务的情况下,保存去激活请求,并在接收到关联链路的去激活请求或共享业务都退出之后,再向网络侧发起去激活请求。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位于移动终端中。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该结构包括:分配模块22、传输模块24,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分配模块22,用于为多个分组交换PS域业务分配多条PDP链路资源;传输模块24,用于将多个PS域业务在为其分配的PDP链路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地,分配模块22,用于根据PS域业务类型确定为该PS域业务类型分配PDP链路资源的方式,其中,分配PDP链路资源的方式为之一:为该PS域业务分配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发起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的二次激活请求到网络侧建立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设置该PS域业务共享已经激活的PDP链路资源。
优选地,分配模块22,用于在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中不存在与标识信息对应的PDP资源链路的情况下,为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分配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其中,标识信息携带于多个PS域业务中的一个PS域业务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中。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该优选的实施例结合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实施方式。本优选实施例提出一种PS域业务并发管理的方法和装置,下面对此进行分别说明。
该PS域多业务并发管理方法包括:根据PS域业务类型分配分组数据协议PDP链路资源;在业务退出时,发起PDP去激活,释放所述链路资源。
其中,PS域业务并发管理方法包括:链路资源的分配和回收两部分。链路资源的分配将根据PS域业务类型AppID合理分配PDP链路资源,使各个PS域业务可以并行进行数据收发。
例如,可以根据业务在发起PDP激活请求消息中的APN值分配链路资源,如果当前已激活的链路中没有请求的APN,则为新业务分配一个链路资源NSAPI,加上APN、QoS信息,发送请求到网络侧,建立新链路。如果业务发起的PDP激活请求消息中的APN已经存在已激活的链路中,则根据业务应用类型分配链路资源。例如,会话类或流式类业务由于对QoS较高,对往返时延也有较高要求,为这类业务分配链路资源,加上APN、QoS、关联的已激活PDP链路,以及TFT,发送二次激活请求到网络侧,建立新链路。例如,对于交互类或背景类业务发起的激活请求,业务本身对QoS和时延要求不高,直接在已激活的链路中找到APN相同的链路分配给它,即与其他业务共享同一条链路资源。
优选地,协议规定每个移动终端的网络资源有限(例如,最多可建立11条链路),在链路已达到最大负荷情况下,新的业务不可以再发起激活请求,只能等待其他业务释放链路资源后再尝试。
下面对业务退出时,发起PDP去激活,释放链路资源继续说明。
发起PDP去激活请求的链路是二次激活建立的链路,可以直接发送请求到网络侧,释放网络资源;发起PDP去激活的链路是非二次激活建立的链路,与之相关联的没有二次激活的链路,且该链路只承载一个业务,直接释放链路资源;发起PDP去激活的链路是非二次激活建立的链路,同时有与之关联的二次激活的链路,此时如果发起PDP去激活,会将与之关联的所有二次激活的链路也同时去激活了。在优选实施例采取的方法是记录下去激活的请求,但并不向网络侧发送去激活请求。当与之关联的二次激活的链路都收到去激活请求后,再向网络侧发起PDP去激活请求消息,同时释放一次激活和关联的二次激活的链路资源。
优选地,发起PDP去激活请求的链路是非二次激活建立的链路,没有关联的二次激活链路,但是有多个业务共享该链路资源,此时也不能释放链路资源,可以记录下发起请求的业务,待到共享的业务都退出,请求去激活时,再向网络侧发起PDP去激活请求,释放网络资源。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分组数据业务并发管理装置,该装置在移动终端中添加链路资源管理模块(也称为链路管理模块,该模块实现了上述分配模块22的功能和其他功能,下面对此进行说明)。该模块负责业务发起时的链路资源分配和业务退出时的链路回收。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业务并发管理装置优选的结构框图,需要说明的是,该图3中示出的装置在移动终端中直接应用。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分组数据应用、链路管理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该模块实现了上述传输模块24)。其中,链路管理模块负责链路资源的分配和回收;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应用于网络侧的数据收发;分组数据应用启动后,首先向链路管理模块发送请求,由链路管理模块分配链路资源,建立分组链路,并将结果返回给应用,接着分组数据应用在建立的链路上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进行分组数据收发,应用退出前,分组数据应用再向链路管理模块发送释放资源请求,由链路管理模块负责最后的链路回收。
下面结合附图4、5、6进行说明。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数据业务启动和退出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移动终端触发PS域应用,由于数据业务大部分都是由终端触发而非网络侧,例如,彩信的收发,浏览网页、点播流媒体等,应用启动后首先发起PDP链路激活,进入步骤S402。
步骤S402,为业务合理分配一条链路资源,分配的策略如下:
首先,根据PDP请求中APN分配链路,不同的APN,分配不同的链路;其次,当应用请求的APN相同时,则可以共用之前建立的链路或者在已激活的链路上发起二次激活,此时分配的依据是发起请求的业务类型;如果发起请求的业务是会话类或流式类,如流媒体,这类业务对传输时延要求高,且数据量较大,需要较高的QoS,如果与别的应用共享链路会造成传输质量差,流媒体播放不流畅等问题,此时在已激活的链路上发起二次激活,即重新分配一条链路资源,二次激活的链路与关联的一次激活链路有不同的QoS、NSAPI,用于区分上行数据流,在网络侧由TFT进行区分下行数据流;对于交互类或背景类业务发起的PDP激活请求,由于QoS要求不高,不需要分配新的链路资源,可以与之前建立的链路共享。通过上述策略为应用分配好链路后,进入步骤S403。
步骤S403,业务在分配的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PDP激活后获得PDP地址,即网络侧为终端分配的IP地址,业务通过TCP/IP协议进行数据收发。
步骤S404,PS域应用退出,例如,彩信发送或接收完成、用户退出浏览器、流媒体等,需要释放链路资源,进入步骤S405。
步骤S405,对链路资源进行回收,回收的策略如下:
对于二次激活建立的链路,可以直接发起PDP去激活回收链路资源;对于一次激活的链路,不仅需要查看是否有关联的二次激活链路还有判断是否有其他应用正在使用该链路;如果有关联的的二次激活链路或者有其他应用共享该链路,不能向网络侧发起PDP去激活,只能把应用信息注销,等到关联的二次激活链路都已去激活,共享的其他应用也都发起去激活时,真正向网络侧发起去激活,释放网络资源。
数据业务并发管理方法主要包括链路资源的分配和回收两部分,下面对此分别进行说明。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资源分配过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收到PS域应用发起的PDP激活请求,进入步骤S502;
步骤S502,判断链路资源是否有空闲。目前协议规定移动终端可用的链路数为11条,如果没有空闲链路可分配进入步骤S503,否这进入步骤S504;
步骤S503,拒绝应用请求,应用将不能建立PDP数据链路,无法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S504,将应用发送来的PDP激活请求消息中包含的APN与已经激活的链路信息中包含的APN进行比较,如果没有相同的APN进入步骤S505,否则进入步骤S506;
步骤S505,分配一条空闲的链路,加上APN和QoS信息,向网络侧发起PDP激活,激活成功后获得网络侧为终端分配的IP地址,进入步骤S509;
步骤S506,判断发起请求的业务类型,如果是会话类或流式类业务,将进入步骤S507,否则进入步骤S508;
步骤S507,分配一条空闲的链路,加上APN、QoS、TFT以及已激活的链路号等信息,向网络侧发起PDP二次激活,激活成功后进入步骤S509;
步骤S508,不分配新的链路给请求的应用,应用将与其他应用共享链路,此时,将请求的应用信息注册到链路上,进入步骤S509;
步骤S509,将分配到的链路信息,包括链路号、IP地址等返回给应用。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资源回收过程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1,收到PS域应用发起的PDP去激活请求,进入步骤S602;
步骤S602,判断链路是否是二次激活的链路,如果是进入步骤S604,否则进入步骤S603;
步骤S603,继续判断链路上是否还注册有其他应用的信息,如果没有了进入步骤S604,否则进入步骤S605;
步骤S604,向网络侧发起PDP去激活请求,请求消息只需要包含链路号;
步骤S605,将应用的信息从链路上注销掉;
步骤S606,通知应用PDP去激活完成,链路已释放。
通过上述实施例,根据数据业务的请求APN、业务类型合理分配和回收链路资源,使得移动终端中多个数据业务可以并发进行数据收发,同时保证会话类、流式类业务等QoS和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独占链路资源,保证业务传输质量。交互类和背景类等QoS和时延要求不高的业务共享链路,节省连路资源,使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多个分组交换PS域业务分配多条分组数据协议PDP链路资源;
所述多个PS域业务在为其分配的PDP链路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多个PS域分配多条PDP链路资源包括:
根据PS域业务类型确定为该PS域业务类型分配PDP链路资源的方式,其中,所述分配PDP链路资源的方式为以下之一:为该PS域业务分配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发起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的二次激活请求到网络侧建立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设置该PS域业务共享已经激活的PDP链路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该PS域业务分配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关联所述已激活的PDP链路,发起所述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的二次激活请求到网络侧建立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多个PS域业务分配多条PDP链路资源包括:
所述多个PS域业务中的一个PS域业务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其中,所述PDP激活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
在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中不存在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PDP资源链路的情况下,为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分配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中存在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PDP资源链路的情况下,
发起所述第一PDP链路资源的二次激活请求到网络侧为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建立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或者,
设置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共享所述第一PDP链路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要求高服务质量QoS的情况下,发起所述第一PDP链路资源的二次激活请求到网络侧为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建立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
在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要求低服务质量QoS的情况下,设置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共享所述第一PDP链路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起PDP链路资源去激活请求;
在去激活的PDP链路资源不存在关联链路并且只承载一个业务的情况下,向网络侧发起去激活请求;
在所述去激活的PDP链路资源存在关联链路或者所述去激活的PDP链路资源存在共享业务的情况下,保存所述去激活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关联链路的去激活请求或所述共享业务都退出之后,再向所述网络侧发起去激活请求。
8.一种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装置,位于移动终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为多个分组交换PS域业务分配多条PDP链路资源;
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PS域业务在为其分配的PDP链路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模块,用于根据PS域业务类型确定为该PS域业务类型分配PDP链路资源的方式,其中,所述分配PDP链路资源的方式为之一:为该PS域业务分配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发起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的二次激活请求到网络侧建立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设置该PS域业务共享已经激活的PDP链路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模块,用于在已激活的PDP链路资源中不存在与标识信息对应的PDP资源链路的情况下,为所述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的PS域业务分配一条新的PDP链路资源,其中,所述标识信息携带于所述多个PS域业务中的一个PS域业务发送PDP激活请求消息中。
CN2010105524429A 2010-11-19 2010-11-19 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20144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24429A CN102014499A (zh) 2010-11-19 2010-11-19 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PCT/CN2011/080000 WO2012065475A1 (zh) 2010-11-19 2011-09-22 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3/988,041 US9014099B2 (en) 2010-11-19 2011-09-22 Packet switched domain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EP11842444.9A EP2632093B1 (en) 2010-11-19 2011-09-22 Packet switched domain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24429A CN102014499A (zh) 2010-11-19 2010-11-19 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4499A true CN102014499A (zh) 2011-04-13

Family

ID=43844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524429A Pending CN102014499A (zh) 2010-11-19 2010-11-19 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14099B2 (zh)
EP (1) EP2632093B1 (zh)
CN (1) CN102014499A (zh)
WO (1) WO201206547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8136A (zh) * 2012-01-10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终端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2065475A1 (zh) * 2010-11-19 2012-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761850A (zh) * 2011-04-25 2012-10-3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过程信令的上报方法
WO2012152094A1 (zh) * 2011-10-12 201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终端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4079361A1 (zh) * 2012-11-20 2014-05-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Pdp连接的自适应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0499B (zh) * 2014-10-13 2018-01-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7372A (zh) * 2008-02-27 2008-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及无线终端
KR20080072304A (ko) * 2007-02-02 2008-08-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패킷 데이터 프로토콜 공유 방법 및 단말기
CN101674308A (zh) * 2009-10-13 2010-03-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交换域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84079B1 (en) * 2005-05-24 2018-10-24 Telecom Italia S.p.A.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dimensioning a data packets handler apparatus in a packet-switched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1917817B1 (en) 2005-08-22 2013-05-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for multimedia
US20070258427A1 (en) * 2006-05-03 2007-11-0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tivating multiple service bearers via efficient 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 activation procedures
CN101374111B (zh) * 2008-10-22 201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s业务发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014499A (zh) 2010-11-19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72304A (ko) * 2007-02-02 2008-08-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패킷 데이터 프로토콜 공유 방법 및 단말기
CN101237372A (zh) * 2008-02-27 2008-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及无线终端
CN101674308A (zh) * 2009-10-13 2010-03-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交换域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5475A1 (zh) * 2010-11-19 2012-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014099B2 (en) 2010-11-19 2015-04-21 Zte Corporation Packet switched domain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2761850A (zh) * 2011-04-25 2012-10-3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过程信令的上报方法
WO2012152094A1 (zh) * 2011-10-12 201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终端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2448136A (zh) * 2012-01-10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终端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3104152A1 (zh) * 2012-01-10 2013-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终端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4079361A1 (zh) * 2012-11-20 2014-05-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Pdp连接的自适应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32093A1 (en) 2013-08-28
EP2632093A4 (en) 2016-10-12
EP2632093B1 (en) 2018-02-07
US20130235841A1 (en) 2013-09-12
WO2012065475A1 (zh) 2012-05-24
US9014099B2 (en) 2015-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11857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024909A1 (en) Method executed by ue and ue, and method executed by smf entity and smf entity
US736304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feedback in a broadcast or multicast service
CN100561891C (zh)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支持无线终端的移动性的装置和方法
US2005020733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various packet services through the same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in a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system
CN106572516A (zh) 一种网络切片选择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EP3528447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014499A (zh) 分组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526553A (zh) Ue执行的方法及ue、以及smf实体执行的方法及smf实体
CN101491030A (zh) 用于对参数进行时间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WO2007062548A1 (fr) Procede de radiomessagerie et d'acces ulterieur apres l'etablissement d'appel de groupe
US20150080010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pplying for frequency spectrum
US830060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easing quality of service resourc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1189260A1 (zh) 多播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07027395A2 (en) Rapid push-to-talk call setup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07121645A1 (fr) Procédé, dispositif et système de configuration de canal
CN110035474A (zh) 接入控制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EP3691302B1 (en) Data flow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1179765A (zh) 一种建立传输信道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8464034B (zh) 语音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536476B (zh) Drb建立方法、装置、系统、辅节点及主节点
WO2021229346A1 (en) 5g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 procedures
CN107197446B (zh) 一种ma配置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22222736A1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可读取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118597B (zh) 一种多流业务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