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2994B - 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及阅读器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及阅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2994B
CN102012994B CN 201010228634 CN201010228634A CN102012994B CN 102012994 B CN102012994 B CN 102012994B CN 201010228634 CN201010228634 CN 201010228634 CN 201010228634 A CN201010228634 A CN 201010228634A CN 102012994 B CN102012994 B CN 1020129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er
data
readers
module
describe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286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12994A (zh
Inventor
殷丽华
方滨兴
贾焰
刘文懋
周斌
韩伟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etian Hui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earch Center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etian Hui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earch Center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etian Hui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earch Center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etian Hui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2286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12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12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2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12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2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及阅读器,属于互联网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物联网中其他阅读器广播的信标消息,信标消息中至少包括其他阅读器的标识和证书;根据信标消息中的证书验证其他阅读器的身份是否合法;如果是,则将其他阅读器的信息添加到邻居列表。本发明通过对物联网中其他阅读器的身份进行验证,并在验证其他阅读器的身份合法之后,再将其他阅读器的信息添加到邻居列表,实现阅读器的互联,且对阅读器之间的互联方式进行了权限控制;另外,通过获取异构阅读器的转发策略,并根据不同阅读器的转发策略实现数据的转发,使邻居之间明确对方可以转发的数据种类,进而可以减少网络开销,降低部署成本,提高数据转发的效率。

Description

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及阅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及阅读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地融入到传统的应用中,由智能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而构成的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越来越受到重视。物联网应用中,常常需要使用工作在特定频率下的阅读器,通过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红外或其他方式读取物体的标签信息,将标签信息发送至特定的服务器上,并通过相应的应用逻辑,进行数据处理或存储。
现有物联网应用中,一般每个阅读器都由其所属机构直接部署,并通过网络直接与应用服务器相连,每个机构的阅读器只能应用于其所属机构,且被限制在本机构范围内的某一个区域而非所有区域。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由于现有物联网应用中的每个阅读器只能应用于其所属机构,且被限制在本机构范围内的某一个区域而非所有区域,导致阅读器的应用范围有限,从而造成该种单一机构直接部署阅读器的方式的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扩大阅读器的应用范围,实现不同机构的阅读器之间可彼此协作,并对阅读器互联的方式及数据的转发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及阅读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物联网中其他阅读器广播的信标消息,所述信标消息中至少包括所述其他阅读器的标识、证书及所属机构标识;
根据所述信标消息中的证书验证所述其他阅读器的身份是否合法;
如果是,则将所述其他阅读器的信息添加到邻居列表;
根据所述其他阅读器的所属机构标识确定所述其他阅读器是否为异构阅读器;
如果是,则获取所述其他阅读器的转发策略;
接收物联网中任一阅读器转发的数据,并解析所述数据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数据对应的源阅读器地址、目的阅读器地址及应用类型;
根据所述数据的属性信息判断所述数据是否满足本地转发策略;
如果是,则在本地路由表或邻居列表中查找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并将所述数据转发给查找到的阅读器,由所述查找到的阅读器继续转发所述数据,直至转发到所述数据对应的目的阅读器。
其中,所述本地路由表中的每个路由表项至少包括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数据标签和下一跳阅读器地址,所述数据标签标识了所述下一跳阅读器可转发的数据的属性信息;
相应地,在本地路由表中查找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具体包括:
在本地路由表中查找是否存在目的阅读器地址与所述数据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相同,且数据标签与所述数据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路由表项;如果是,则将所述路由表项中的下一跳阅读器作为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否则,在邻居列表中查找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
所述在邻居列表中查找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邻居列表中的所有阅读器的转发策略,并确定转发策略与所述数据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阅读器;
根据路由算法在确定的阅读器中选择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
优选地,所述根据路由算法在所述转发候选列表中选择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之后,还包括:
在本地路由表中建立新的路由表项;
检查与所述新的路由表项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相同的路由表项,并将检查到的路由表项中的数据标签与所述新的路由表项中的数据标签进行合并。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物联网中其他阅读器广播的信标消息,所述信标消息中至少包括所述其他阅读器的标识、证书及所属机构标识;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信标消息中的证书验证所述其他阅读器的身份是否合法;
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验证模块验证所述其他阅读器的身份合法之后,将所述其他阅读器的信息添加到邻居列表;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其他阅读器的所属机构标识判断所述其他阅读器是否为异构阅读器;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其他阅读器为异构阅读器时,获取所述其他阅读器的转发策略;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物联网中任一阅读器转发的数据;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数据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数据对应的源阅读器地址、目的阅读器地址及应用类型;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析模块解析的数据的属性信息判断所述数据是否满足本地转发策略;
查找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数据满足本地转发策略之后,在本地路由表或邻居列表中查找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
发送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所述查找模块查找到的阅读器,由所述查找到的阅读器继续转发所述数据,直至转发到所述数据对应的目的阅读器。
其中,所述本地路由表中的每个路由表项至少包括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数据标签和下一跳阅读器地址,所述数据标签标识了所述下一跳阅读器可转发的数据的属性信息;
相应地,所述查找模块在本地路由表中查找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时,具体用于在本地路由表中查找是否存在目的阅读器地址与所述数据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相同,且数据标签与所述数据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路由表项;如果是,则将所述路由表项中的下一跳阅读器作为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否则,在邻居列表中查找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
所述查找模块在邻居列表中查找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时,具体用于获取所述邻居列表中的所有阅读器的转发策略,并确定转发策略与所述数据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阅读器;根据路由算法在确定的阅读器中选择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在本地路由表中建立新的路由表项;
检查模块,用于检查与所述新的路由表项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相同的路由表项;
合并模块,用于将检查到的路由表项中的数据标签与所述新的路由表项中的数据标签进行合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物联网中其他阅读器的身份进行验证,并在验证其他阅读器的身份合法之后,再将其他阅读器的信息添加到邻居列表,实现与其他阅读器之间的互联,且对阅读器之间的互联方式进行了权限控制;另外,在确认其他阅读器为异构阅读器时,通过获取异构阅读器的转发策略,并根据不同阅读器的转发策略实现数据的转发,使不同阅读器之间并不是无条件转发数据,而是邻居之间明确对方可以转发的数据种类,进而减少网络开销,降低阅读器部署成本,提高数据转发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逻辑路径的物联网实物定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种阅读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二种阅读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三种阅读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四种阅读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该方法流程具体如下:
101:接收物联网中其他阅读器广播的信标消息,信标消息中至少包括该其他阅读器的标识和证书;
102:根据信标消息中的证书验证该其他阅读器的身份是否合法;
103:验证该其他阅读器的身份合法之后,将该其他阅读器的信息添加到邻居列表。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对物联网中其他阅读器的身份进行验证,并在验证其他阅读器的身份合法之后,再将其他阅读器的信息添加到邻居列表,实现阅读器的互联,不仅可以扩大阅读器的应用范围,且对阅读器之间的互联方式进行了权限控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地阅读器A与物联网中其他阅读器B之间进行互联为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阅读器互联的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具体如下:
201:本地阅读器A接收物联网中其他阅读器B广播的信标消息,信标消息中至少包括阅读器B的标识和证书;
针对该步骤,无论是属于异构阅读器,还是同构阅读器,每个阅读器在启动后,都会定时广播Beacon消息,即标识消息,而每个阅读器广播的标识消息中均至少包括自身的标识和证书,因此,当本地阅读器A接收到阅读器B广播的信标消息后,通过该阅读器B广播的信标消息即可获知该阅读器B的标识和证书。
202:根据信标消息中的证书验证阅读器B的身份是否合法,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3,否则,流程结束;
其中,本实施例提到的证书除了包含数字证书外,还可以携带颁发证书的CA(Certificate Authority,认证中心)标识,因此,在根据信标消息中的证书验证该异构阅读器B的身份是否合法时,仅需向证书中的CA标识所对应的认证中心进行认证即可,如果CA返回认证失败,则验证得出阅读器B的身份非法,本地阅读器A继续监听,如果通过CA认证,则验证得出阅读器B的身份合法。
203:将阅读器B的信息添加到邻居列表;
针对该步骤,将阅读器B的信息添加到邻居列表之后,即意味着本地阅读器A与阅读器B建立了连接,当然,阅读器B也应该将本地阅读器A的信息添加到自身的邻居列表,至此,阅读器互联流程结束。
通过上述步骤可使多个阅读器之间通过ad-hoc的组网方式互联,建立若干个ad-hoc网络,因此,无论是同机构阅读器,还是异构阅读器均可互相转发彼此的数据,从而扩大了阅读器的应用范围。如图3所示的基于逻辑路径的物联网实物定位示意图,总体架构分为两层,架构上层为互联网中的应用,包括物联网的基于位置应用和数据服务器,物联网应用主要为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程序、Web服务和门户站点等;数据服务器主要存放与位置有关的数据,并有相应的计算逻辑模块进行底层的数据处理。架构下层为物理环境,主要由阅读器ad-hoc网络构成。在基于地理的应用中,机构部署的阅读器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地标阅读器,其可感知自身当前的地理位置,为周边物体提供当前所在的位置;另一类为数据阅读器,支持统一的路由协议,转发经过该阅读器的数据包,为物体和互联网中服务器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地标功能和数据传输功能是独立的,一个阅读器既可提供地标功能,也可提供数据传输功能。地标阅读器一般分布在ad-hoc网络的边缘,而数据阅读器则遍布整个ad-hoc网络拓扑中。如图3所示,有一些数据阅读器与互联网直接相连,这些特殊的数据阅读器充当了ad-hoc网关的角色。
图3所示的互联网应用,向上主要与逻辑主体的用户交互,向下主要与物理主体的阅读器网络交互;图3所示的物理环境,向上主要与应用主体的服务交互,向下主要与物理主体的设备标签交互。结合图3所示的示意图,网络边缘阅读器与物体交互,物体可能通过该ad-hoc网络接入互联网。数据从物体开始,经过ad-hoc网络和互联网,最终到达服务器。
但是ad-hoc网络中的各个阅读器之间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属于不同机构的阅读器之间可能对数据有不同的转发策略。例如企业的阅读器可能会转发合作伙伴的数据,但不会转发商业竞争对手的数据,而一些高度机密的数据也只能依靠己方信任的机构的阅读器转发,所以单一权限和无限制开放的ad-hoc网络并不适用于异构的物联网,需要引入一种权限控制机制来实现物联网环境下,接入互联网的由不同机构的阅读器组成的ad-hoc网络中的数据转发机制。
为了对阅读器的数据转发进行权限控制,满足互联后的阅读器在转发数据时的需求,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将阅读器B的信息添加到邻居列表之后,如果判断阅读器B为异构阅读器,则还需要获取异构阅读器B的转发策略,以便根据转发策略决定后续数据转发的流程。
关于如何确定互联的两个阅读器之间为异构阅读器,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实际应用中,每个阅读器在定时广播信标消息时,信标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该阅读器的所属机构标识。仍以阅读器A接收到阅读器B的信标消息为例,阅读器B广播的信标消息中还包括阅读器B的所属机构标识,则阅读器A根据信标消息中的阅读器B的所属机构标识即可判断出阅读器B是否为异构阅读器。由于同一机构的阅读器大多具有相同的转发策略,而异构阅读器之间的转发策略大多不同,因此,如果判断出阅读器B的所属机构标识与阅读器A的所属机构标识相同,则意味着阅读器B与阅读器A的转发策略相同,否则,判断阅读器B是阅读器A的异构阅读器,阅读器A需要获取阅读器B的转发策略。
204:根据阅读器B的所属机构标识确定阅读器B为异构阅读器,获取阅读器B的转发策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不对获取异构阅读器B的转发策略的方式进行限定,具体实现时,本地阅读器A可向异构阅读器B发送转发策略请求,使异构阅读器B在收到该请求后,向本地阅读器A返回携带异构阅读器B的转发策略的响应。
其中,异构阅读器B的转发策略用于通知异构阅读器B允许或禁止转发的数据类型,如,所有LocationB的应用;而异构阅读器B响应的转发策略信息中的不支持转发信息,用于通知邻居本节点禁止的数据类型,如禁止转发应用类型为FO Entertainment的消息,或禁止转发目的地为B Company.com的消息,又如不支持转发TopSecret应用的消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将转发策略以列表的形式呈现,以下面表1所示的转发策略为例:
表1
Figure GSB00000982183600071
Figure GSB00000982183600081
如表1所示,语义上,列表的列表示策略要素,列表的行表示每个策略实例。最后一列表示当匹配该行应采取的行动,行动有禁止转发和允许转发两个取值。语法上,每个单元可使用正则表达,最后一行所有列应为*,表示默认策略,当所有行都不匹配时,则执行默认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阅读器A和阅读器B是同一机构,则两者转发策略可能一致,这种情况下,转发策略的请求和响应步骤可以省略;或是在无需转发策略控制的应用场景下,所有数据传输阅读器都无条件转发数据,这种情况下也可省略转发策略的请求和响应步骤,本实施例仅以获取异构阅读器B的转发策略为例进行说明,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205:接收物联网中任一阅读器C转发的数据,并解析数据的属性信息,该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数据对应的源阅读器地址、目的阅读器地址及应用类型;
其中,物联网中任一阅读器C可以是与本地阅读器A属于相同机构的阅读器,也可以是异构阅读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关于数据的属性信息的具体内容,本实施例并不作具体限定,为了便于表达,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由机构预先对数据包的属性信息设置标签分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机构首先分析给定区域内传输的数据所包含的所有属性;
机构对每一个属性进行标记,记为标签。
如前述表1中的“服务类型=FO Entertainment”,可以记为T1,而“目的=B Company.com”则可记为T2。节点可对标签做布尔运算,如
Figure GSB00000982183600082
表示“目的≠BCompany.com”,而T1∪T2表示“服务类型=FO Entertainment或目的=BCompany.com”。本实施例不对设置标签分类的具体方式进行限定。
206:根据数据的属性信息判断数据是否满足本地转发策略,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7,否则,流程结束;
针对该步骤,本地阅读器A同样具有其本地转发策咯,转发策略的形式同样可以上述表1的形式体现,且转发策略中包含了本地阅读器A可转发的数据的类型,因此,通过判断接收到的数据的属性信息与本地转发策略是否匹配,即可判断出该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本地转发策略,如果不满足,则丢弃该数据,但如果应用要求可靠路由时,阅读器A在丢弃数据之前,须向前一跳阅读器发送失败消息,以使前一跳阅读器即使处理后续流程,保证数据可靠传输。如果判断出该数据的属性信息满足本地转发策略,之后的处理流程详见后续步骤。
207:在本地路由表或邻居列表中查找转发数据的阅读器D;
具体地,本实施例不对路由表中的内容进行具体限定,由于不同阅读器对不同数据有不同的路由策略,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路由表中的路由表项进行了扩充,每一个路由表项中除了包含目的阅读器、下一跳阅读器之外,还需有数据标签,该数据标签标识了下一跳阅读器可转发的数据的属性信息。如下面表2所示:
表2
  序号   目的阅读器   数据标签   下一跳阅读器
  1   S100   T1   S10
  2   S101   T2,T3   S9
  …
  10   S101   T3,T5   S8
其中,目的阅读器及下一跳阅读器中的内容仅指代其阅读器的地址,本实施例不对具体表现形式进行限定,第一行表示标签为T1(前述的“服务类型=FOEntertainment”)、且目的阅读器为S100的数据包,其下一跳为S10。
由表2所示,本地路由表中的每个路由表项至少包括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数据标签和下一跳阅读器地址,数据标签标识了下一跳阅读器可转发的数据的属性信息;
相应地,在本地路由表中查找转发数据的阅读器,具体包括:
在本地路由表中查找是否存在目的阅读器地址与数据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相同,且数据标签与数据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路由表项;如果是,则将路由表项中的下一跳阅读器作为转发数据的阅读器;否则,在邻居列表中查找转发数据的阅读器。
在邻居列表中查找转发数据的阅读器,具体包括:
获取邻居列表中的所有阅读器的转发策略,并确定转发策略与数据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阅读器;
根据路由算法在确定的阅读器中选择转发数据的阅读器。
本实施例不对此处采用的具体路由算法进行限定,可以是ad-hoc网络中的路由算法,如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无线自组网按需平面距离矢量路由协议)、DSR(Dynamic Source Routing,动态源路由协议)等协议,但是需要修改路由表结构,添加标签列表。
可选地,根据路由算法在转发候选列表中选择转发数据的阅读器之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在本地路由表中建立新的路由表项;
检查与新的路由表项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相同的路由表项,并将检查到的路由表项中的数据标签与新的路由表项中的数据标签进行合并。
例如,阅读器A成功将数据转发到异构阅读器D后,阅读器A在路由表中添加一项,不妨设该数据包的标签为(T1,T2,T3),目的阅读器为E,而原路由表中有两项,各自的目的阅读器也为E,且标签分别为(T1,T2,T4)和(T1,T2,T5),并且T3∪T4∪T5=S,S为全集,则可将这三项合并为一项,目的阅读器为E,标签为(T1,T2)。则在前述阅读器A查找自己的路由表缓存的步骤中,设数据包的属性为(T1,T2,...,Tn),而某个路由项的标签为(T1,T2,...,Ti-1,Ti+1,...,Tn),则满足该步骤中的“数据标签符合数据包的所有属性”这一条件,因为数据包的属性集合是路由项标签集合的子集。
208: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查找到的阅读器D,由查找到的阅读器D继续转发数据,直至转发到该数据对应的目的阅读器,流程结束。
针对该步骤,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查找到的阅读器D可通过现有技术实现,本实施例不做赘述,至此,阅读器A将数据成功转发,至于数据的后续转发流程,可依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步骤依次实现,直至将该数据转发到该数据对应的目的阅读器。通过ad-hoc网络连接物体和互联网,从功能上实现数据的中转;使用权限控制策略,可满足不同机构部署的阅读器协作传输数据,形成低成本、高效率、可行的数据中转网络。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对其他阅读器的身份进行验证,并在验证其他阅读器的身份合法之后,再将其他阅读器的信息添加到邻居列表,实现阅读器的互联,并对阅读器之间的互联方式进行权限控制;另外,通过获取异构阅读器的转发策略,并根据不同阅读器的转发策略实现数据的转发,使不同阅读器之间并不是无条件转发数据,而是邻居之间明确对方可以转发的数据种类,进而减少网络开销,降低阅读器部署成本,提高数据转发的效率。
实施例三
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阅读器,该阅读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物联网中其他阅读器广播的信标消息,信标消息中至少包括其他阅读器的标识和证书;
验证模块402,用于根据第一接收模块401接收到的信标消息中的证书验证其他阅读器的身份是否合法;
添加模块403,用于在验证模块402验证其他阅读器的身份合法之后,将其他阅读器的信息添加到邻居列表。
可选地,第一接收模块401接收到的其他阅读器的信标消息中还包括其他阅读器的所属机构标识;
相应地,参见图5,该阅读器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404,用于根据其他阅读器的所属机构标识判断其他阅读器是否为异构阅读器;
获取模块405,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404判断出其他阅读器为异构阅读器时,获取其他阅读器的转发策略。
进一步地,参见图6,该阅读器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406,用于接收物联网中任一阅读器转发的数据;
解析模块407,用于解析第二接收模块406接收到的数据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数据对应的源阅读器地址、目的阅读器地址及应用类型;
第二判断模块408,用于根据解析模块407解析的数据的属性信息判断数据是否满足本地转发策略;
查找模块409,用于在第二判断模块408判断数据满足本地转发策略之后,在本地路由表或邻居列表中查找可转发数据的阅读器;
发送模块410,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查找模块409查找到的阅读器,由查找到的阅读器继续转发数据,直至转发到该数据对应的目的阅读器。
其中,本地路由表中的每个路由表项至少包括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数据标签和下一跳阅读器地址,数据标签标识了下一跳阅读器可转发的数据的属性信息;
相应地,查找模块409在本地路由表中查找可转发数据的阅读器时,具体用于在本地路由表中查找是否存在目的阅读器地址与数据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相同,且数据标签与数据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路由表项;如果是,则将路由表项中的下一跳阅读器作为可转发数据的阅读器;否则,在邻居列表中查找可转发数据的阅读器。
查找模块409在邻居列表中查找可转发数据的阅读器时,具体用于获取邻居列表中的所有阅读器的转发策略,并确定转发策略与数据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阅读器;根据路由算法在确定的阅读器中选择可转发数据的阅读器。
参见图7,该阅读器还包括:
建立模块411,用于在本地路由表中建立新的路由表项;
检查模块412,用于检查与新的路由表项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相同的路由表项;
合并模块413,用于将检查到的路由表项中的数据标签与新的路由表项中的数据标签进行合并。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阅读器,通过对物联网中其他阅读器的身份进行验证,并在验证其他阅读器的身份合法之后,再将其他阅读器的信息添加到邻居列表,实现阅读器的互联,从而对阅读器之间的互联方式进行了权限控制;另外,通过获取异构阅读器的转发策略,并根据不同阅读器的转发策略实现数据的转发,使不同阅读器之间并不是无条件转发数据,而是邻居之间明确对方可以转发的数据种类,进而减少网络开销,降低阅读器部署成本,提高数据转发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阅读器在与物联网中其他阅读器互联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阅读器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阅读器与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利用软件实现,相应的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光盘或硬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物联网中其他阅读器广播的信标消息,所述信标消息中至少包括所述其他阅读器的标识、证书及所属机构标识;
根据所述信标消息中的证书验证所述其他阅读器的身份是否合法;
如果是,则将所述其他阅读器的信息添加到邻居列表;
根据所述其他阅读器的所属机构标识确定所述其他阅读器是否为异构阅读器;
如果是,则获取所述其他阅读器的转发策略;
接收物联网中任一阅读器转发的数据,并解析所述数据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数据对应的源阅读器地址、目的阅读器地址及应用类型;
根据所述数据的属性信息判断所述数据是否满足本地转发策略;
如果是,则在本地路由表或邻居列表中查找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并将所述数据转发给查找到的阅读器,由所述查找到的阅读器继续转发所述数据,直至转发到所述数据对应的目的阅读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路由表中的每个路由表项至少包括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数据标签和下一跳阅读器地址,所述数据标签标识了所述下一跳阅读器可转发的数据的属性信息;
相应地,在本地路由表中查找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具体包括:
在本地路由表中查找是否存在目的阅读器地址与所述数据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相同,且数据标签与所述数据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路由表项;如果是,则将所述路由表项中的下一跳阅读器作为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否则,在邻居列表中查找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邻居列表中查找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邻居列表中的所有阅读器的转发策略,并确定转发策略与所述数据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阅读器;
根据路由算法在确定的阅读器中选择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路由算法在所述转发候选列表中选择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之后,还包括:
在本地路由表中建立新的路由表项;
检查与所述新的路由表项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相同的路由表项,并将检查到的路由表项中的数据标签与所述新的路由表项中的数据标签进行合并。
5.一种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物联网中其他阅读器广播的信标消息,所述信标消息中至少包括所述其他阅读器的标识、证书及所属机构标识;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信标消息中的证书验证所述其他阅读器的身份是否合法;
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验证模块验证所述其他阅读器的身份合法之后,将所述其他阅读器的信息添加到邻居列表;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其他阅读器的所属机构标识判断所述其他阅读器是否为异构阅读器;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其他阅读器为异构阅读器时,获取所述其他阅读器的转发策略;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物联网中任一阅读器转发的数据;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数据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数据对应的源阅读器地址、目的阅读器地址及应用类型;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析模块解析的数据的属性信息判断所述数据是否满足本地转发策略;
查找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数据满足本地转发策略之后,在本地路由表或邻居列表中查找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
发送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所述查找模块查找到的阅读器,由所述查找到的阅读器继续转发所述数据,直至转发到所述数据对应的目的阅读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路由表中的每个路由表项至少包括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数据标签和下一跳阅读器地址,所述数据标签标识了所述下一跳阅读器可转发的数据的属性信息;
相应地,所述查找模块在本地路由表中查找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时,具体用于在本地路由表中查找是否存在目的阅读器地址与所述数据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相同,且数据标签与所述数据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路由表项;如果是,则将所述路由表项中的下一跳阅读器作为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否则,在邻居列表中查找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模块在邻居列表中查找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时,具体用于获取所述邻居列表中的所有阅读器的转发策略,并确定转发策略与所述数据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阅读器;根据路由算法在确定的阅读器中选择可转发所述数据的阅读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在本地路由表中建立新的路由表项;
检查模块,用于检查与所述新的路由表项对应的目的阅读器地址相同的路由表项;
合并模块,用于将检查到的路由表项中的数据标签与所述新的路由表项中的数据标签进行合并。
CN 201010228634 2010-07-09 2010-07-09 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及阅读器 Active CN102012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28634 CN102012994B (zh) 2010-07-09 2010-07-09 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及阅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28634 CN102012994B (zh) 2010-07-09 2010-07-09 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及阅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2994A CN102012994A (zh) 2011-04-13
CN102012994B true CN102012994B (zh) 2013-05-08

Family

ID=43843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28634 Active CN102012994B (zh) 2010-07-09 2010-07-09 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及阅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129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722B (zh) * 2012-08-09 2016-08-03 福建物联天下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认证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6763A (zh) * 2007-06-15 2007-12-12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相互之间可协同工作的rfid阅读器及其协同工作的方法
CN101231687A (zh) * 2008-01-29 2008-07-3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Zigbee组网的RFID无线阅读器网络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4108B1 (en) * 1998-04-30 2001-11-06 Openwave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etwork access over different wireless networks
GB2415317B (en) * 2004-06-15 2007-08-15 Orange Personal Comm Serv Ltd Provision of group servic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6763A (zh) * 2007-06-15 2007-12-12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相互之间可协同工作的rfid阅读器及其协同工作的方法
CN101231687A (zh) * 2008-01-29 2008-07-3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Zigbee组网的RFID无线阅读器网络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78207A 2000.03.1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2994A (zh) 201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97370B1 (ko) 사물 인터넷(iot)에서의 디바이스 로케이션 등록을 위한 서버
US10404572B1 (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nodes in spontaneous area networks
CN101267433B (zh) 一种适应异构网络环境的中心控制源路由协议方法
US8631471B2 (en) Automated seamless reconnection of client devices to a wireless network
CN100574252C (zh) 用于移动路由器之间拓扑更新的部署
US8249256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fast secure handoff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JP6568285B2 (ja) コンテキスト認識近隣発見
EP3560271B1 (en) Reestablishment of a network connection with an end device node apparatus
EP3396928B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network access rights and related device
CN104105155A (zh) 接收设备发现信息、发送设备发现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10716048B2 (en) Detecting critical links in bluetooth mesh networks
CN105981309A (zh) 用于提供增强的无线覆盖、改良的业务性能以及减少的电池功耗的装置和方法
US2021011199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multiple disjointed paths to core network at first-mile access
CN101951334B (zh) 一种多模异构网络融合方法
Li et al. Routing protocol in VANETs equipped with directional antennas: topology-based neighbor discovery and routing analysis
CN102012994B (zh) 物联网中阅读器互联的方法及阅读器
KR101268658B1 (ko) 3GPP LTE-Advanced 시스템의 릴레이 노드를 사용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Rais et al. Message delivery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prone to episodic connectivity
Thai et al. Security for Multi-hop Communication of Two-tier Wireless Networks with Different Trust Degrees
Sahana et al. Certificate revocation schemes for providing secure QoS in MANETs
US20200296654A1 (en) Detecting Critical Links in Bluetooth Mesh Networks
Paul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Conventional Network and ANN with Case Study
Nguyen et al. Peer to Peer Social Network for Disaster Recovery
Wirtz The Feasibility, Semantics, and Scope of Mobile Wireless Device-to-Device Networ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