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9686A - 主动转向干预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主动转向干预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9686A
CN102009686A CN2010105581968A CN201010558196A CN102009686A CN 102009686 A CN102009686 A CN 102009686A CN 2010105581968 A CN2010105581968 A CN 2010105581968A CN 201010558196 A CN201010558196 A CN 201010558196A CN 102009686 A CN102009686 A CN 102009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assisted
power
assist motor
a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581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9686B (zh
Inventor
魏建伟
魏民祥
赵万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10105581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096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09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9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9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96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转向干预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属于融合主动转向功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领域。该方法利用前馈助力修正控制模块(7)根据附加转角θac和前馈传递函数GΔI(s)计算所需要的前馈助力修正控制电流信号ΔIa,该修正控制电流信号ΔIa再与常规助力控制电流信号Ia进行线性叠加,得到助力电机总控制电流信号
Figure 201010558196.8_AB_0
控制助力电机施加助力力矩Ta,助力力矩Ta与驾驶员施加的转向盘转矩Td共同克服转向阻力矩TR,通过转向传动机构(10)驱动车轮完成转向。本方法可以解决高速行驶下伴随主动转向附加转角干预同时产生的转向盘把持力矩突变问题,改善主动转向干预下转向系统的转向路感,满足高速行驶时安全驾驶的需要。

Description

主动转向干预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转向附加转角干预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属于融合主动转向功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融合主动转向功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成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主动转向本质上是控制转向系统的角位移传递特性,通过施加附加转角θac改变转向系统的角位移传递特性,实现变传动比控制和转向主动干预控制,充分发挥转向系统在改善整车稳定性中的作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主动转向通过施加附加转角改变转向系统的角位移传递特性的同时,也改变了转向系统的力矩传递特性,造成驾驶员施加在转向盘上的把持力矩发生大的突变,导致转向系统操纵性能的恶化。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可以通过施加辅助力矩来改变转向系统的力矩传递特性,以获得良好的转向路感,满足安全驾驶的需要。因此,在主动转向附加转角干预下,可以通过修正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电机施加的助力力矩来改善转向系统的转向路感。
日本东京大学的Ryo Minaki提出了主动转向附加转角干预下,助力电机的变助力增益的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在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增益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修正项,其目的是通过改变传统的助力特性,实现削弱主动转向附加转角干预下转向盘把持力矩的突变量。其控制思想是将转向盘转角θsw与主动转向附加转角θac求和,并将两者之和与转向盘转角θsw的比值作为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电机的助力增益ka(u)的系数。则主动转向附加转角干预下,助力电机的助力增益Ka(u)满足Ka(u)=[(θswac)/θsw]·ka(u)的关系。现有的微中型轿车上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助力电机的助力增益ka(u)是有一定的车速上限的,即在一定的车速范围内才施加辅助力矩,这个助力车速范围一般在80~100Km/h之间,超出这个范围助力电机就不再施加辅助力矩。而现有轿车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60Km/h以上,这就意味着超出助力车速范围时,助力电机的助力增益ka(u)就为零,若此时主动转向施加附加转角,该方法就不能对转向盘把持力矩的突变进行修正控制,导致转向系统操纵性能的恶化,无法满足汽车高速行驶时的安全驾驶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不受限于传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车速范围和助力增益限制的,且能够在主动转向附加转角干预下实现全车速范围内助力修正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
该方法是在主动转向改变转向系统角位移传递特性的同时进行如下控制:
将助力控制模块确定的常规助力控制电流信号Ia与前馈助力修正控制模块确定的前馈助力修正控制电流信号ΔLa进行线性叠加,得到助力电机总控制电流信号
Figure BDA0000034132420000021
控制助力电机进行助力操作,助力电机通过助力电机减速机构施加助力力矩Ta,改变转向系统的力矩传递特性,助力力矩Ta与驾驶员施加的转向盘转矩Td共同克服转向阻力矩TR,通过转向传动机构驱动前轮完成转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实现对转向系统力矩特性与角位移特性发生的改变进行解耦预测,实现转向系统力矩与角位移的解耦控制,达到转向系统力矩特性与角位移特性的完美结合。
2、能够在全车速范围内实现主动转向附加转角干预下助力电机的前馈助力修正控制。无主动转向附加转角干预时,助力电机按照助力特性进行常规助力控制;而当主动转向施加附加转角干预时,能够根据附加转角信号确定助力电机的前馈助力修正控制电流信号,尤其是在传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增益为零的车速范围内,实现主动转向附加转角干预下助力电机的前馈助力修正控制,解决汽车高速行驶时伴随主动转向附加转角干预同时发生的转向盘把持力矩的突变问题,改善汽车高速行驶时的安全驾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助力修正前馈控制逻辑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转向盘;2、转矩传感器;3、双行星轮系;4、转向器(转向小齿轮);5、前轮;6、助力电机减速机构;7、前馈助力修正控制模块;8、助力电机;9、助力控制模块;10、转向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逻辑如图1所示。
附加转角θac与转向盘转角θsw通过双行星轮系3进行线性叠加,改变转向器4的输出转角δp,从而改变转向系统的角位移传递特性;
附加转角θac即为主动转向变传动比控制和转向主动干预控制决策的附加转角。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主动转向在施加附加转角θac改变转向系统角位移传递特性的同时,也改变了转向系统的力矩传递特性。
本发明是在上述主动转向改变转向系统角位移传递特性的同时进行如下控制:
助力控制模块9根据转矩传感器2的输出Ts和车速u确定助力增益ka(u),计算助力增益ka(u)与转矩传感器2输出Ts的乘积,从而得到常规助力控制电流信号Ia;前馈助力修正控制模块7根据附加转角θac和传递函数GΔI(s)确定前馈助力修正控制电流信号ΔIa。将常规助力控制电流信号Ia与前馈助力修正控制电流信号ΔIa进行线性叠加,得到助力电机总控制电流信号
Figure BDA0000034132420000031
控制助力电机8进行助力操作,助力电机8通过助力电机减速机构6施加助力力矩Ta,改变转向系统的力矩传递特性,助力力矩Ta与驾驶员施加的转向盘转矩Td共同克服转向阻力矩TR,通过转向传动机构10驱动前轮5完成转向。
转向盘转矩Td近似等于转矩传感器2的输出Ts
上述内容中:转向器4上的输出转角δp与转向盘转角θsw和附加转角θac的关系为:
δp=θsw+Gacθac    (1)
转向阻力矩TR的估计值可以由下式确定:
T R ( s ) = P ( s ) Q ( s ) δ p ( s ) - - - ( 2 )
主动转向附加转角干预下,转向阻力矩TR的估计值可以改写为:
T R ( s ) = P ( s ) Q ( s ) [ θ sw ( s ) + G ac θ ac ( s ) ] - - - ( 3 )
主动转向干预下,转向阻力矩TR的估计值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驾驶员施加的转向盘转角θsw引起的;另一部分是由主动转向所施加的附加转角θac干预所引起的。因此,可以实现对转向系统力矩特性与角位移特性发生的改变进行解耦预测。
附加转角θac干预所引起的转向系统的力矩变化为:
T afs ( s ) = P ( s ) Q ( s ) G ac θ ac ( s ) - - - ( 4 )
转向系统中,驾驶员施加的转向盘转矩Td和助力电机提供的助力力矩Ta共同克服转向阻力矩TR。主动转向附加转角θac干预下,若助力电机提供的助力力矩Ta不变,就会造成驾驶员施加于转向盘的转矩Td发生突变。为保证安全驾驶,主动转向附加转角θac干预下,转向盘转矩Td的变化不应发生大的突变,同时,为感知主动转向的干预操作,转向盘转矩Td应有一定程度的变化。
经过推导,可以得到主动转向干预下助力电机前馈助力修正电流ΔIa与附加转角θac的传递函数GΔI(s):
G ΔI ( s ) = Δ I a ( s ) θ ac ( s ) = ( 1 - f ) T afs ( s ) θ ac ( s ) = P ( s ) Q ( s ) ( 1 - f ) G ac G as K eas - - - ( 5 )
以上公式(1)~(5)中:
P(s)=dKf[uY(s)+lfX(s)-uZ(s)]
Q(s)=G2uZ(s)
X ( s ) = K f l f I z s + ( l f + l r ) K f K r I z mu
Y ( s ) = K f mu s - K f l f I z + K f K r l r ( l f + l r ) I z mu
Z ( s ) = s 2 + ( K f + K r mu + K f l f 2 + K r l r 2 I z u ) s - K f l f - K r l r I z + ( l f + l r ) 2 K f K r I z mu 2
m为整车质量;u为车速;Iz为整车绕Z坐标的转动惯量;lf和lr分别为前、后轴到质心的距离;Kf和Kr分别为前、后车轮的侧偏刚度;d为轮胎拖距;G为转向系角位移传动比;Gas为与助力电机相连的减速机构的减速比;Gac为行星轮系的等效传动比;Keas为助力电机的电磁系数;f为驾驶员感知转向阻力矩变化系数,满足0<f<1,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求进行调整;s为拉普拉斯变换子。
GΔI(s)即为主动转向附加转角干预下助力电机前馈助力修正电流ΔIa的决策逻辑,该方法不再受制于传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电机在助力车速范围外助力增益ka(u)为零的限制,在高速行驶(尤其在行驶车速超出了助力车速范围时)下仍可以有效地在主动转向附加转角干预时施加助力电机的助力修正控制,解决了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主动转向附加转角干预产生的转向盘把持力矩突变问题,实现了转向系统力矩和角位移传递特性的解耦控制。

Claims (5)

1.一种主动转向干预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是在主动转向改变转向系统角位移传递特性的同时进行如下控制:
将助力控制模块(9)确定的常规助力控制电流信号Ia与前馈助力修正控制模块(7)确定的前馈助力修正控制电流信号ΔIa进行线性叠加,得到助力电机总控制电流信号
Figure FDA0000034132410000011
控制助力电机(8)进行助力操作,助力电机(8)通过助力电机减速机构(6)施加助力力矩Ta,改变转向系统的力矩传递特性,助力力矩Ta与驾驶员施加的转向盘转矩Td共同克服转向阻力矩TR,通过转向传动机构(10)驱动前轮(5)完成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转向干预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向改变转向系统角位移传递特性的过程为:
附加转角θac与转向盘转角θsw通过双行星轮系(3)进行线性叠加,改变转向器(4)的输出转角δp,从而改变转向系统的角位移传递特性;
附加转角θac即为主动转向变传动比控制和转向主动干预控制决策的附加转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转向干预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控制模块(9)是根据转矩传感器(2)的输出Ts和车速u确定助力增益ka(u),计算助力增益ka(u)与转矩传感器(2)输出Ts的乘积,从而得到常规助力控制电流信号I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转向干预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馈助力修正控制模块(7)是根据附加转角θac和传递函数GΔI(s)确定前馈助力修正控制电流信号ΔI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转向干预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函数GΔI(s)为:
G ΔI ( s ) = Δ I a ( s ) θ ac ( s ) = P ( s ) Q ( s ) ( 1 - f ) G ac G as K eas
其中:
P(s)=dKf[uY(s)+lfX(s)-uZ(s)]
Q(s)=G2uZ(s)
X ( s ) = K f l f I z s + ( l f + l r ) K f K r I z mu
Y ( s ) = K f mu s - K f l f I z + K f K r l r ( l f + l r ) I z mu
Z ( s ) = s 2 + ( K f + K r mu + K f l f 2 + K r l r 2 I z u ) s - K f l f - K r l r I z + ( l f + l r ) 2 K f K r I z mu 2
上述公式中:m为整车质量;u为车速;Iz为整车绕Z坐标的转动惯量;lf和lr分别为前、后轴到质心的距离;Kf和Kr分别为前、后车轮的侧偏刚度;d为轮胎拖距;G为转向系角位移传动比;Gas为与助力电机相连的减速机构的减速比;Gac为行星轮系的等效传动比;Keas为助力电机的电磁系数;f为驾驶员感知转向阻力矩变化系数,满足0<f<1;s为拉普拉斯变换子。
CN2010105581968A 2010-11-25 2010-11-25 主动转向干预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96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81968A CN102009686B (zh) 2010-11-25 2010-11-25 主动转向干预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81968A CN102009686B (zh) 2010-11-25 2010-11-25 主动转向干预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9686A true CN102009686A (zh) 2011-04-13
CN102009686B CN102009686B (zh) 2013-01-09

Family

ID=43840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5819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9686B (zh) 2010-11-25 2010-11-25 主动转向干预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09686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7585A (zh) * 2013-01-16 2013-04-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动转向系统变传动比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121466A (zh) * 2013-02-25 2013-05-2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弧形直线电机助力转向系统及其路感控制方法
CN106428204A (zh) * 2016-11-15 2017-02-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主动复合转向系统、转矩控制装置及转矩控制方法
CN106864585A (zh) * 2017-02-28 2017-06-2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助力转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226128A (zh) * 2017-05-15 2017-10-03 长安大学 基于双电机行星齿轮结构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方法
CN107776656A (zh) * 2016-08-25 2018-03-09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车辆用控制装置
CN111090237A (zh) * 2019-11-08 2020-05-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鲁棒前馈控制器与高频增益补偿器优化方法
CN111376974A (zh) * 2020-03-30 2020-07-07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机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2407036A (zh) * 2020-11-18 2021-02-26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71065A (zh) * 2021-06-30 2021-09-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智能驾驶人机共驾驶横向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767342A (zh) * 2023-08-24 2023-09-19 天津德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ps系统换向凸点消除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8256A (zh) * 2008-06-25 2008-11-05 河北工业大学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18520A (zh) * 2008-05-22 2008-12-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轮式机动车数字控制转向的方法及系统
CN101450677A (zh) * 2007-11-29 2009-06-10 北京理工大学 电动推杆式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1554882A (zh) * 2009-05-13 2009-10-14 重庆三祥汽车电控系统有限公司 混合闭环eps控制系统
CN101700786A (zh) * 2009-11-09 2010-05-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具有变传动比功能的客车循环球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0677A (zh) * 2007-11-29 2009-06-10 北京理工大学 电动推杆式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1318520A (zh) * 2008-05-22 2008-12-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轮式机动车数字控制转向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98256A (zh) * 2008-06-25 2008-11-05 河北工业大学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54882A (zh) * 2009-05-13 2009-10-14 重庆三祥汽车电控系统有限公司 混合闭环eps控制系统
CN101700786A (zh) * 2009-11-09 2010-05-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具有变传动比功能的客车循环球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7585B (zh) * 2013-01-16 2015-07-2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动转向系统变传动比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057585A (zh) * 2013-01-16 2013-04-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动转向系统变传动比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121466A (zh) * 2013-02-25 2013-05-2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弧形直线电机助力转向系统及其路感控制方法
CN103121466B (zh) * 2013-02-25 2015-05-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弧形直线电机助力转向系统及其路感控制方法
CN107776656A (zh) * 2016-08-25 2018-03-09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车辆用控制装置
CN107776656B (zh) * 2016-08-25 2021-10-0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车辆用控制装置
CN106428204B (zh) * 2016-11-15 2018-11-0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主动复合转向系统、转矩控制装置及转矩控制方法
CN106428204A (zh) * 2016-11-15 2017-02-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主动复合转向系统、转矩控制装置及转矩控制方法
CN106864585A (zh) * 2017-02-28 2017-06-2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助力转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226128A (zh) * 2017-05-15 2017-10-03 长安大学 基于双电机行星齿轮结构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方法
CN111090237A (zh) * 2019-11-08 2020-05-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鲁棒前馈控制器与高频增益补偿器优化方法
CN111376974A (zh) * 2020-03-30 2020-07-07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机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2407036A (zh) * 2020-11-18 2021-02-26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71065A (zh) * 2021-06-30 2021-09-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智能驾驶人机共驾驶横向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371065B (zh) * 2021-06-30 2023-06-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智能驾驶人机共驾驶横向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767342A (zh) * 2023-08-24 2023-09-19 天津德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ps系统换向凸点消除方法
CN116767342B (zh) * 2023-08-24 2023-10-31 天津德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ps系统换向凸点消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9686B (zh) 2013-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9686B (zh) 主动转向干预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电机控制方法
CN103786602B (zh) 基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操纵性改善控制方法
CN107685767B (zh) 多轴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后轮线控转向驱动装置及转向方法
CN106428197B (zh) 基于多模式转向系统助力耦合器的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10104056B (zh) 一种电液复合转向系统的助力控制装置与控制方法
CN107089261B (zh) 一种集成eps的分布式驱动汽车转向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080753B (zh) 一种融合主动转向、助力转向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功能的电动轮转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11515B (zh) 用于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控制装置
CN108163044A (zh)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转向冗余与集成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726516B (zh) 一种多模式线控助力转向系统的变传动比优化设计方法及其专用系统
CN102975714B (zh) 一种电动车辆底盘系统
CN102180194A (zh) 适时四轮驱动电动轮汽车自适应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150088380A1 (en) Active torque steer compensation during negative powertrain torque for hybrid and electric vehicles
CN102105340A (zh) 车辆的转向装置
CN105966263B (zh)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轮汽车差动转向路感控制方法
CN101700786A (zh) 具有变传动比功能的客车循环球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29347B (zh) 一种基于驾驶员特性的转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92246A (zh)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摩擦补偿控制方法
CN103112365A (zh) 自适应电子差速控制系统
CN112026777B (zh) 一种车辆复合转向系统及其模式切换控制方法
CN100564133C (zh) 用于电动转向系统的控制装置
CN101722983A (zh) 可变传动比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其传动比控制方法
CN103121466A (zh) 弧形直线电机助力转向系统及其路感控制方法
CN110435754B (zh) 一种电液复合转向系统的人机共驾模式切换装置及方法
CN110371106B (zh) 一种基于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转向稳定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411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