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8380B - 医用床 - Google Patents

医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8380B
CN102008380B CN2010105977306A CN201010597730A CN102008380B CN 102008380 B CN102008380 B CN 102008380B CN 2010105977306 A CN2010105977306 A CN 2010105977306A CN 201010597730 A CN201010597730 A CN 201010597730A CN 102008380 B CN102008380 B CN 102008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dy
tailstock
plate
backrest
body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77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8380A (zh
Inventor
徐道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5977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08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08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8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8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83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床,包括床脚、床体,其中床体包括床体架、靠背和床尾,靠背下方设置有可翻折靠背的提升器,其中所述床体架纵向两侧安装有滑顶,所述滑顶包括活动板、支撑板、定位板和立柱,其中拖板具有一横向通槽并固定安装在床体架纵向两侧;所述靠背包括依次叠加设置在床体架上的靠背架、拖板、次滑层和外滑层,其中拖板下方纵向设置有支撑轴,该支撑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靠背架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该旋转轴与定位板上的横向通槽相对应并形成限位,所述床体架下方设置有固定架,该固定架上设置有顶柱并且所述顶柱一端铰接在固定架上,所述顶柱另一端与床头架上旋转轴所在的一端底面固定连接,达到舒适、方便实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医用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院等有护理需求的场合应用的医用床。 
背景技术
作为医用床,必须满足舒适、方便护理、实用等要求,在实际使用中,医用病床在医院、美容行业等有护理需求的领域使用较为广泛,根据病人的需求,医用病床对满足病人舒适性、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临床体检、治疗以及缩短治疗时间等综合性要求较高。 
现有技术中的医用病床,普遍都是具有可提升的靠背,即与病人后背对应的部分床体,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护理人员摇动手轮提升床头使病人保持坐立吃饭或者看书时,在这个提升过程中,病人的后背受到靠背的挤压以及靠背翻折时后背与靠背之间存在的摩擦,使得病人后背衣服褶皱,甚至迫使身体移位以适应靠背翻折,由于这个缺陷的存在,对于瘫痪人员或者脊椎受伤而需要休养以及老年人来说,就显得更为严峻与急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更为舒适、方便实用的医用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一种医用床,包括床脚、床体,其中床体包括床体架、靠背和床尾,靠背下方设置有可翻折靠背的提升器,其中所述床体架纵向两侧安装有滑顶,所述滑顶包括活动板、支撑板、定位板和立柱,其中定位板具有一横向通槽并固定安装在床体架纵向两侧;所述床尾包括依次叠加设置在床体架上的床尾架和床尾板;所述靠背包括依次叠加设置在床体架上的靠背架、拖板、次滑层和外滑层,所述次滑层固定安装在拖板上,所述外滑层与床尾板之间通过合页连接,所述靠背架一端与床体架上靠近床尾的一端之间具 
有一滑动空间,该滑动空间与安装在床体架纵向外侧面的定位板上的横向通槽相对应并且宽度相适应,所述立柱的其中一端竖立安装在所述床体架纵向内侧面上并与定位板一端的位置对应,其中拖板下方纵向设置有支撑轴,该支撑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该滚动轴承可在靠背架上横向滚动,所述靠背架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该旋转轴与定位板上的横向通槽相对应并在该横向通槽内形成限位,靠背架上远距离于所述床尾的一端为开口形状,所述活动板一端套装在支撑轴上,该活动板的另一端具有一个滑柱,该滑柱与支撑板上一端具有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端与所述的立柱另一端铰接;所述床体架下方设置有固定架,该固定架上设置有顶柱和在顶柱的作用下可微动的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一端铰接在固定架上,另一端与顶柱一端铰接,所述顶柱另一端与靠背架上靠近床尾的一端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提升器包括螺杆、手轮以及与手轮固定连接的转轴,转轴与螺杆匹配连接,在转轴与螺杆的匹配连接处的外周围设置有齿轮盒,凸出齿轮盒上端面的螺杆周侧设置有螺杆套,所述螺杆套两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该连接杆贯穿于所述螺杆套,所述安装架靠近手轮的一侧还设置有护杆,该护杆一端套装在连接杆上,另一端套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床体架上与螺杆的其中一端相对应位置开有一个方孔,所述靠背架底面上与所述方孔相对应的位置安装有一根承载杆,所述螺杆套装在该承载杆上。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改进,由于在拖板下方设置带有滚动轴承的支撑轴,并且在靠近床尾的一端两侧设置有滑顶,在提升器动作,翻折靠背时,靠背架通过旋转轴在定位板上的横向通槽内滑动,使得靠背的翻折得到横向限位,并且由于拖板下方设置有轴承,在翻折时,首先由滑顶上的活动板随着靠背的翻折在支撑板的滑槽内滑动,当活动板上的滑柱顶在滑槽的一端时,随着靠背的继续翻折,铰接在立柱上的支撑板通过活动板推动拖板相对靠背架向上运动,由于次滑层固定安装在拖板上,而外滑层以合页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床尾板上,在拖板相对靠背架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次滑层随之向上运动,而 外滑层随着靠背转动,却并不向上运动,从而次滑层与外滑层形成相对滑动;对于病人而言,由于后背靠在外滑层上,在整个靠背的翻折过程中,外滑层始终相对于病人后背保持静止状态,因此在实际使用中翻折靠背时,人体的后背由于不会受到摩擦方向的挤压,达到了舒适,方便实用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尾架靠近靠背的一端铰接在床体架上,所述床尾处的床体架下方设置有托架,该托架包括纵梁、一个托盘器和至少一根横梁,横梁一端安装在床体架上,另一端安装在纵梁上,其中至少一根横梁的侧面开有多个通孔,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内贯穿设置有档轴,档轴与通孔间隙配合,所述横梁上端面安装有托盘座,该托盘座侧面开有一个通孔,所述托盘器穿过该通孔并可自由转动,该托盘器一端与床尾架上远离靠背的一端底面接触,另一端架在所述纵梁的下方,所述托盘器可通过手动转动并架在所述的档轴上,提升床尾架,为了提高医用床整体的稳定性,托架上还可以设置多块侧重板,增加重力。 
经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之后,由于在床尾下方设置了托架,并且床尾架在靠近靠背的一端铰接在床体架上,通过转动该托架上的托盘器至档轴处,从而该托盘器的另一端将床尾翻折一定的角度;这种效果体现在靠背翻折时,将床尾先提升一定的角度,人体的臀部不至于随着靠背翻折而滑动,进而触动床上的棉被衣物等褶皱。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床体四周还设置有一个框形架和桌板,所述框形架包括五根柱子,其中床体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一根柱子,第五根柱子设置在床体架的其中一个纵向外侧面靠近中间的位置,该框形架上端由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根柱子与靠近床尾的同一侧的柱子之间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穿过所述桌板一端的横向通孔,并且所述桌板以滑条为支轴自由转动以及可在该滑条上横向滑动,所述滑条上方的第五根柱子上设置有相对应的挡板和靠板,其中挡板的一端横向安装在第五根柱子上,另一端具有一个凸缘,所述靠板与所述挡板的凸缘一侧相对应,所述桌板上与挡板凸缘所在的一 侧对应的端面周侧设置有侧凸缘,所述桌板可置入所述挡板与靠板之间的间隙并形成限位,其中挡板与靠板对桌板的转动方向构成限位,挡板凸缘与桌板周侧的侧凸缘对桌板的横向滑动方向构成限位;所述床体架上与第五根柱子相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托杆和支撑杆,该支撑杆的一端竖直安装在床体架的纵向内侧面,另一端的上端面具有一个纵向凹槽,所述托杆一端铰接在靠背架侧面,另一端在所述支撑杆的纵向凹槽内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由于桌板设置在了床体架的一侧,并且该桌板以滑条为支轴转动并可沿滑条滑动,因此该桌板的可调整范围较大,另外,在与桌板相对应的另一侧设置了托杆,在病人需要坐立吃饭时,可方便的翻折靠背,同时拖板随着靠背的翻折在支撑杆上滑动,并最终达到水平位置,再将桌板翻折,搁置在该拖板上;此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次滑层和外滑层采用金属材料(铁皮或者不锈钢等金属制件)或者塑料,所述外滑层还具有网状层,该网状层设置于所述外滑层的靠中间的位置,与人体后背相对应,可使得病人后背更加舒适;作为优选,该网状层和外滑层以及次滑层采用不锈钢制件,因为在实际使用中,尤其是炎热的环境下或者易冒冷汗的患者,其汗液对其它金属层具有腐蚀作用,容易使金属制件生锈,而采用不锈钢制件就很好的避免了这种隐患,当然,如果将次滑层或外滑层以及网状层采用塑料制件也是可以避免这种隐患的,然而从实用方便的角度来看,塑料制件之间的滑动效果一般没有不锈钢制件之间的滑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靠背和床尾翻折一定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去掉靠背和床尾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去掉拖板、次滑层、外滑层和床尾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中靠背架翻折一定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1中去掉外滑层和床尾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中靠背架和拖板翻折一定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1中去掉床尾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去掉床尾板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中靠背和床尾架翻折一定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1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14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15是图3中D处的放大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拖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F处的放大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托盘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9是图8中靠背架和拖板翻折70度是的立体示意图。 
图20是图5中E处的放大图。 
图21是图2中另一个方向偏仰视的立体示意图。 
图22是图19中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2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医用床,包括床脚1、床体2,其中床体2包括床体架20、靠背21和床尾22,靠背21下方设置有可翻折靠背21的提升器3,从图21中可知,该提升器3包括螺杆31、手轮30以及与手轮30固定连接的转轴32,转轴32与螺杆31匹配连接,在转轴32与螺杆31的匹配连接处的外周围设置有齿轮盒37,凸出齿轮盒37上端面的螺杆31周侧设置有螺杆套35,所述螺杆套35两侧设置有安装架34,所述安装架34之间设置有连接杆33,该连接杆33贯穿于所述螺杆套35,所述安装架34靠近手轮30的一侧还设置有护杆36,该护杆36一端套装在连接杆33上,另一端套装在所述转轴32上;其中床体架20上与螺杆31的其中一端相对应位置开有一个方孔203,所述提升器3通过转动手 轮30,从而带动转轴32随之转动,转轴32再触动螺杆31在方孔203处上升,从而提升(即翻折)安装在床体架20上的靠背21,所述床体架20纵向两侧安装有滑顶6,结合图12可知,滑顶6包括活动板60、支撑板61、定位板62和立柱63,其中定位板62具有一横向通槽621并固定安装在床体架20纵向两侧,所述立柱63的其中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床体架20纵向两侧;所述床尾22包括依次叠加设置在床体架20上的床尾架220和床尾板221;所述靠背21包括依次叠加设置在床体架20上的靠背架210、拖板211、次滑层212和外滑层213,所述次滑层212固定安装在拖板211上,所述外滑层213与床尾板221之间通过合页214连接,并且从图1中可显而易见的看出,所述外滑层213还具有网状层2131,该网状层2131设置于所述外滑层213的靠中间的位置,跟人体的后背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最佳优选,次滑层212和外滑层213采用不锈钢片,该种材料可以防止次滑层212和外滑层213因人体汗液或者潮湿的坏境下生锈,从而不会阻碍次滑层212和外滑层213之间的相对滑动;再结合图2可知,所述靠背架210与所述方孔20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根承载杆204,所述螺杆套装在该承载杆204上;图5中,靠背架210的一端与床体架20上靠近床尾22的一端之间具有一滑动空间215,该滑动空间215与安装在床体架20纵向外侧面201的定位板62上的横向通槽621相对应并且宽度相适应,所述立柱63的其中一端竖立安装在所述床体架20的纵向内侧面202上并与定位板62一端的位置对应,从图16和图17可知,拖板211下方纵向设置有支撑轴2111,该支撑轴2111两端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2112,该滚动轴承2112可在靠背架210上横向滚动,另外,图5结合图12明显可知,所述靠背架210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2101,该旋转轴2101与定位板62上的横向通槽621相对应并在该横向通槽621内形成限位,并由图5明显可知,靠背架210上远距离于所述床尾22的一端为开口2102形状,结合图7、图8可知,在提升器3提升(即翻折)靠背架210的过程中,拖板211通过该开口2102相对靠背架210滑动,而靠背架210则由于定位板 62上的横向通槽621与旋转轴2101的限位作用,限定了靠背架210在翻折的初始阶段可以横向滑动,再结合图12可知,所述滚动轴承2112内侧面与拖板211纵向侧面之间的支撑轴2111位置套装有活动板60,显然,该拖板211只要套装在支撑轴2111上就行,具体套装位置可在支撑轴2111上按实际调整,所述活动板60的另一端具有一个滑柱601,该滑柱601与支撑板61上一端具有的滑槽61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61另一端与所述的立柱63另一端铰接;图18中,所述床体架20下方设置有固定架4,该固定架4上设置有顶柱41和在顶柱41的作用下可微动的联动杆40,所述联动杆40一端铰接在固定架4上,另一端与顶柱41一端铰接,所述顶柱41另一端与靠背架210上靠近床尾22的一端底面固定连接;在提升器3动作,翻折靠背21时,靠背架210通过旋转轴2101在定位板62上的横向通槽621内滑动,使得靠背21的翻折得到横向限位,并且由于拖板211下方设置有轴承,在翻折时,首先由滑顶6上的活动板60随着靠背21的翻折在支撑板61的滑槽611内滑动,当活动板60上的滑柱601顶在滑槽611的一端时,随着靠背21的继续翻折,铰接在立柱63上的支撑板61通过活动板60推动拖板211相对靠背架210向上运动,由于次滑层212固定安装在拖板211上,而外滑层213以合页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床尾板221上,在拖板211相对靠背架210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次滑层212随之向上运动,而外滑层213随着靠背21转动,却并不向上运动,从而次滑层212与外滑层213形成相对滑动;对于病人而言,由于后背靠在外滑层213上,在整个靠背21的翻折过程中,外滑层213始终相对于病人后背保持静止状态,因此在实际使用中翻折靠背21时,人体的后背不会感到不舒适,方便实用。 
图1-图11中,床尾架220靠近靠背21的一端铰接在床体架20上,所述床尾22处的床体架20下方设置有托架9,该托架9包括一根纵梁91、一个托盘器92和两根横梁93,横梁93一端安装在床体架20上,另一端安装在纵梁91上,其中一根横梁93的侧面开有多 个通孔931,至少一个通孔931内贯穿设置有档轴95,图示中,所述横梁93的侧面开有五个通孔931,并最前和最后的两个通孔内套装有档轴95,当然,档轴95可多个随意套装在不同位置的通孔931处,所述横梁93的上端面上对应于档轴95的位置安装有托盘座96,所述托盘器92穿过该托盘座96并可自由转动,从图19明显可知,该托盘器92的形状为具有托盘滑柄920和托盘柄921的逆转90度的“h”形,结合图5可知,其中托盘滑柄920的端部具有滚动轴承2112并与床尾架220上远离靠背21的一端底面接触,托盘柄921架在纵梁91下端面上,所述托盘器92可通过手动转动并架在所述的档轴95上,从而提升床尾架220,为了提高医用床整体的稳定性,托架9上还设置多块侧重板42,增加重力。由于在实际使用中,翻折靠背21时往往会使得人体臀部下滑,产生位移,极不方便,因此,在床尾22下方设置了托架9之后,在翻折靠背21之前,先将床尾22下方的托盘器92一端从纵梁91下方转动到档轴95处并架在档轴95上,该托盘器92另一端便促使床尾22也翻折一定的角度,从而提升了床尾22,从图中还可以显而易见的可知,翻折幅度的大小可通过在所述横梁93通孔931处的档轴95的安装位置来调整,使得该医用床的整体结构更为灵活。 
由图1至图11并结合图13和如15可知,所述床体2四周设置有一个框形架10和桌板11,所述框形架10包括五根柱子,其中床体2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一根柱子,第五根柱子101设置在床体架20的其中一个纵向外侧面201靠近中间的位置,该框形架10上端由横梁固定连接,该横梁上可悬挂蚊帐,所述第五根柱子101与靠近床尾22的同一侧的柱子之间连接安装有滑条12,所述滑条12穿过所述桌板1]一端的横向通孔110,并且所述桌板11以滑条12为支轴自由转动以及可在该滑条12上横向滑动,所述滑条12上方的第五根柱子101上设置有相对应的挡板13和靠板14,其中挡板13的一端横向安装在第五根柱子101上,另一端具有一个凸缘130,所述靠板14与所述挡板13的凸缘130一侧相对应,所述桌板11上与挡板13凸缘 130所在的一侧对应的端面周侧设置有侧凸缘111,所述桌板11可置入所述挡板13与靠板14之间的间隙并形成限位,其中挡板13与靠板14对桌板11的转动方向构成限位,挡板凸缘130与桌板11周侧的侧凸缘111对桌板11的横向滑动方向构成限位,所述床体架20上与第五根柱子101相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托杆15和支撑杆16,该支撑杆16的一端竖直安装在床体架20的纵向内侧面202,另一端的上端面具有一个纵向凹槽160,所述托杆15一端铰接在靠背架210侧面,另一端在所述支撑杆16的纵向凹槽160内滑动连接;在翻折靠背21时,托杆15在铰接点处随着靠背架210运动,并由于托杆15另一端在支撑杆16的纵向凹槽160内形成了限位,只能横向运动,因此,在翻折靠背21后,托杆15平衡搁置在靠背架210和支撑杆16上,此时,可将桌板11旋转并横亘在所述托杆15和滑条12上,方便病人吃放、看书或者玩电脑等活动,达到了方便实用的效果。 

Claims (7)

1.一种医用床,包括床脚、床体,其中床体包括床体架、靠背和床尾,靠背下方设置有可翻折靠背的提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架纵向两侧安装有滑顶,所述滑顶包括活动板、支撑板、定位板和立柱,其中定位板具有一横向通槽并固定安装在床体架纵向两侧;所述床尾包括依次叠加设置在床体架上的床尾架和床尾板;所述靠背包括依次叠加设置在床体架上的靠背架、拖板、次滑层和外滑层,所述次滑层固定安装在拖板上,所述外滑层与床尾板之间通过合页连接,所述靠背架一端与床体架上靠近床尾的一端之间具有一滑动空间,该滑动空间与安装在床体架纵向外侧面的定位板上的横向通槽相对应并且宽度相适应,所述立柱的其中一端竖立安装在所述床体架纵向内侧面上并与定位板一端的位置对应,其中所述拖板下方纵向设置有支撑轴,该支撑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该滚动轴承可在靠背架上横向滚动,所述靠背架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该旋转轴与定位板上的横向通槽相对应并在该横向通槽内形成限位,靠背架上远距离于所述床尾的一端为开口形状,所述活动板一端套装在支撑轴上,该活动板的另一端具有一个滑柱,该滑柱与支撑板上一端具有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端与所述的立柱另一端铰接;所述床体架下方设置有固定架,该固定架上设置有顶柱和在顶柱的作用下可微动的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一端铰接在固定架上,另一端与顶柱一端铰接,所述顶柱另一端与靠背架上靠近床尾的一端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提升器包括螺杆、手轮以及与手轮固定连接的转轴,转轴与螺杆匹配连接,在转轴与螺杆的匹配连接处的外周围设置有齿轮盒,凸出齿轮盒上端面的螺杆周侧设置有螺杆套,所述螺杆套两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该连接杆贯穿于所述螺杆套,所述安装架靠近手轮的一侧还设置有护杆,该护杆一端套装在连接杆上,另一端套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床体架上与螺杆的其中一端相对应位置开有一个方孔,所述靠背架底面上与所述方孔相对应的位置安装有一根承载杆,所述螺杆套装在该承载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尾架靠近靠背的一端铰接在床体架上,所述床尾处的床体架下方设置有托架,该托架包括纵梁、一个托盘器和至少一根横梁,横梁一端安装在床体架上,另一端安装在纵梁上,其中至少一根横梁的侧面开有多个通孔,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内贯穿设置有档轴,档轴与通孔间隙配合,所述横梁的上端面对应于档轴的位置安装有托盘座,所述托盘器穿过该托盘座并可自由转动,该托盘器一端与床尾架上远离靠背的一端底面接触,另一端架在所述纵梁的下方,所述托盘器可通过手动转动并架在所述的档轴上,提升床尾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器的形状为具有托盘滑柄和托盘柄的逆转90度的“h”形,所述托盘滑柄与床尾架下端面接触,所述托盘柄架在纵梁下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床尾架下方的托架上还设置有多块侧重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四周还设置有一个框形架和桌板,所述框形架包括五根柱子,其中床体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一根柱子,第五根柱子设置在床体架的其中一个纵向外侧面靠近中间的位置,该框形架上端由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根柱子与靠近床尾的同一侧的柱子之间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穿过所述桌板一端的横向通孔,并且所述桌板以滑条为支轴自由转动以及可在该滑条上横向滑动,所述滑条上方的第五根柱子上设置有相对应的挡板和靠板,其中挡板的一端横向安装在第五根柱子上,另一端具有一个凸缘,所述靠板与所述挡板的凸缘一侧相对应,所述桌板上与挡板凸缘所在的一侧对应的端面周侧设置有侧凸缘,所述桌板可置入所述挡板与靠板之间的间隙并形成限位,其中挡板与靠板对桌板的转动方向构成限位,挡板凸缘与桌板周侧的侧凸缘对桌板的横向滑动方向构成限位,所述床体上与第五根柱子相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托杆和支撑杆,该支撑杆的一端竖直安装在床体架的纵向内侧面,另一端的上端面具有一个纵向凹槽,所述托杆一端铰接在靠背架侧面,另一端在所述支撑杆的纵向凹槽内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滑层和外滑层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塑料,所述外滑层还具有网状层,该网状层设置于所述外滑层的靠中间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滑层和外滑层的金属材料采用不锈钢,所述外滑层上的网状层采用不锈钢网。
CN2010105977306A 2010-12-12 2010-12-12 医用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8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77306A CN102008380B (zh) 2010-12-12 2010-12-12 医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77306A CN102008380B (zh) 2010-12-12 2010-12-12 医用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8380A CN102008380A (zh) 2011-04-13
CN102008380B true CN102008380B (zh) 2012-07-18

Family

ID=43838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773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8380B (zh) 2010-12-12 2010-12-12 医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0838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8111A2 (en) * 1991-02-06 1992-08-12 Huntleigh Technology Plc Beds
CN2474128Y (zh) * 2001-04-04 2002-01-30 陶天禄 医用护理床
CN201042489Y (zh) * 2006-12-27 2008-04-02 张少平 多功能护理床
CN201088680Y (zh) * 2007-04-02 2008-07-23 陈茂银 医疗护理床
CN201609461U (zh) * 2010-02-10 2010-10-20 湖北华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医护床
CN201899628U (zh) * 2010-12-12 2011-07-20 徐道胜 医用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1144B2 (en) * 2003-03-24 2005-02-08 Yi-Lung Wang Power-controlled bed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8111A2 (en) * 1991-02-06 1992-08-12 Huntleigh Technology Plc Beds
CN2474128Y (zh) * 2001-04-04 2002-01-30 陶天禄 医用护理床
CN201042489Y (zh) * 2006-12-27 2008-04-02 张少平 多功能护理床
CN201088680Y (zh) * 2007-04-02 2008-07-23 陈茂银 医疗护理床
CN201609461U (zh) * 2010-02-10 2010-10-20 湖北华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医护床
CN201899628U (zh) * 2010-12-12 2011-07-20 徐道胜 医用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8380A (zh) 201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23463U (zh) 医用床
CN102510748B (zh) 淋浴担架床
CN106109135A (zh) 多功能护理床
US20150150374A1 (en) Desk and chair combina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its use
US9003979B2 (en) Workstation
CN107753194A (zh) 一种升降式护理轮椅
CN203137602U (zh) 一种多功能床头柜
CN2889242Y (zh) 一种多用途病床搁板
CN201899628U (zh) 医用床
CN201905557U (zh) 带电脑桌的床
CN102008380B (zh) 医用床
CN206372204U (zh) 一种介助级老年人多功能护理床
JP2011224072A (ja) パソコンの台
CN201316449Y (zh) 儿童静脉穿刺台
CN2899582Y (zh) 折叠式床上桌
CN201379741Y (zh) 多功能运输床
CN2675105Y (zh) 护理床
CN211380446U (zh) 一种具有按摩和防护功能的床
TWM473848U (zh) 電動倒立機
CN2206618Y (zh) 折叠桌病床
CN111839938A (zh) 一种肿瘤科医疗护理床
CN204709214U (zh) 病床的改良结构
CN205268454U (zh) 新型智能化多功能轮椅床
CN213282292U (zh) 一种折叠式共享陪护床
CN205386030U (zh) 一种可调整的枕头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412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