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7811A -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7811A
CN102007811A CN2008801286189A CN200880128618A CN102007811A CN 102007811 A CN102007811 A CN 102007811A CN 2008801286189 A CN2008801286189 A CN 2008801286189A CN 200880128618 A CN200880128618 A CN 200880128618A CN 102007811 A CN102007811 A CN 102007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velling carriage
communication
access
rnc
wireless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86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本桥佳代
桥本正则
手塚康夫
宫崎直
国吉秀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07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78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实现通向移动通信网的分组流入量的削减。移动通信网(1)是进行电路交换以及分组交换的通信网。数据通信网(2)是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通信装置(4)能够与移动通信网(1)以及数据通信网(2)连接。这里,通信装置(4)的通信控制部(4a)取得从移动台(4)向移动通信网(1)的接入,终结呼叫类别为分组交换呼叫的接入,将其置换为针对数据通信网(2)的接入。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特别涉及对从移动台向移动通信网的接入进行中继的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便携电话系统等移动通信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当初,在移动通信系统用途中,成主流的是基于电路交换方式的语音通信。之后,在语音通信的基础上,用途扩大到了基于分组交换方式的数据通信。伴随于此,移动通信系统所处理的通信量也大幅地增大。因此,近年来,要求实现可更高效地处理大量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并且要求能以更低的成本来构建/运用这样的移动通信系统。
关于上述课题,存在下述技术:在设置有多个小区半径比通常小区小的微小区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与微小区对应的小型无线基站以及基站控制装置,由此来分散通常的无线基站以及基站控制装置的负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还存在下述技术:向各无线基站发布加入者信息的副本,使得各无线基站能够进行通常在移动通信网内集中地执行的移动台认证,由此来分散建立连接时的负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还存在如下技术:在移动台可利用移动通信网和其他通信网双方的情况下,基站控制装置对针对移动通信网的接入和针对其他通信网的接入进行判别,进行接入的分配,由此,在利用移动通信网时和利用其他通信网时能够共同地使用无线基站以及基站控制装置,从而降低设备的构建/运用的成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643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502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99157号公报
另一方面,在近年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已经开始提供像互联网网站的浏览服务和动态图像的视听服务那样的多种多样的数据通信服务。伴随于此,通向移动通信运营商所管理的移动通信网的分组流入量急剧地增大。因此,期望抑制通向移动通信网的分组流入。
针对于此,如上述专利文献3所述,考虑了这样的方法:在移动台中安装针对移动通信网的接入功能和针对其他通信网的接入功能这双方,减少利用移动通信网的数据通信。但是,在该方法中,是否能避免针对移动通信网的接入取决于安装在移动台中的功能,因此,在只具有针对移动通信网的接入功能的现有的移动台仍较多的状况下,很难期待分组流入的抑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削减通向移动通信网的分组流入量的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能够与进行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移动通信网以及进行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网连接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通信控制部,该通信控制部取得从移动台向移动通信网的接入,终结呼叫类别为分组交换呼叫的接入,将其置换为针对数据通信网的接入。
根据这样的通信装置,利用通信控制,终结从移动台向移动通信网的接入中的、呼叫类别为分组交换呼叫的接入,将其置换为针对数据通信网的接入。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能够与进行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移动通信网以及进行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网连接的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在通信方法中,取得从移动台向移动通信网的接入,终结呼叫类别为分组交换呼叫的接入,将其置换为针对数据通信网的接入。
根据这样的通信方法,终结从移动台向移动通信网的接入中的、呼叫类别为分组交换呼叫的接入,将其置换为数据通信网的接入。
根据上述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能够容易地实现通向移动通信网的分组流入量的削减。
通过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示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与附图关联起来的下述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概要的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分组交换机以及RNC功能的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的图。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请求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初始接入的流程的图。
图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初始接入的流程的图(接续)。
图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认证矢量的生成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用户认证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保密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完整性保证方法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语音接入的流程的图。
图1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分组接入的流程的图。
图1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语音呼入的流程的图。
图1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语音呼入的流程的图(接续)。
图1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接入路径的图。
图1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PS激活请求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19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PDN接入的流程的图。
图21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PDN接入的流程的图(接续)。
图22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互联网接入的流程的图。
图23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接入路径的图。
图24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25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分组接入的流程的图。
图26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接入路径的图。
图27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的图。
图28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的功能的图。
图29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语音接入的流程的图。
图30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分组接入的流程的图。
图31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接入路径的图。
图32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PDN接入的流程的图。
图33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PDN接入的流程的图(接续)。
图34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互联网接入的流程的图。
图35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接入路径的图。
图36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分组接入的流程的图。
图37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接入路径的图。
标号说明
1移动通信网
2数据通信网
3移动台
4通信装置
4a通信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概要的图。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具有移动通信网1、数据通信网2、移动台3以及通信装置4。
移动通信网1是能够进行基于电路交换(CS:Circuit Switching)以及分组交换(PS:Packet Switching)的通信的通信网。移动通信网1例如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所管理的通信网。数据通信网2是位于移动通信网1的外部的能够进行基于分组交换的通信的通信网。数据通信网2例如是互联网。作为以电路交换方式提供的通信服务,例如可想到语音通话服务和可视电话服务等。作为以分组交换方式提供的通信服务,例如可想到网页浏览服务和动态图像视听服务等。
移动台3是可根据与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合约来利用通信服务的无线终端装置。移动台3例如是便携电话机。移动台3在利用通信服务时针对移动通信网1进行接入。通信装置4是可与移动通信网1以及数据通信网2连接的通信装置。通信装置4例如是无线基站、或无线基站以外的中继装置。通信装置4配置在从移动台3通向移动通信网1的接入路径上。
这里,通信装置4具有通信控制部4a。当取得从移动台3向移动通信网1的接入时,判断该接入是CS呼叫还是PS呼叫。例如,对移动台3利用语音通话服务的情况与利用分组通信服务的情况进行区分。然后,通信控制部4a将CS呼叫的接入直接传送到移动通信网1。另一方面,对于PS呼叫的接入,根据需要,终结针对移动通信网1的接入,转换为针对数据通信网2的接入。
另外,作为由通信控制部4a执行的具体控制方法,可考虑下述方法:在取得了从移动台3向移动通信网1的第1次接入的连接请求时,判断呼叫类别,将所有的PS呼叫的接入转移到数据通信网2。并且,还可考虑下述方法:在移动通信网1与移动台3之间的连接建立后,监听接入内容,当判定为是规定的接入类别时,切断针对移动通信网1的连接,将接入转移到数据通信网2。另外,还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根据移动通信网1的拥塞状况,判断是否将PS呼叫的接入转移到数据通信网2。
根据这样的通信系统,当从移动台3向移动通信网1进行了CS呼叫的接入时,由通信装置4对接入进行中继,另一方面,当从移动台3向移动通信网1进行了PS呼叫的接入时,根据必要而由通信装置4终结接入,置换为针对数据通信网2的接入。由此,即使在移动台3不具有不经由移动通信网1而直接接入数据通信网2的功能的情况下,也可根据需要,自动地将接入转移到数据通信网2。因此,能够高效地抑制分组向移动通信网1流入。
[第1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第1实施方式。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的图。第1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具有:核心网10;公共数据网(PDN:Public Data Network)20;互联网30;ISP(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网40;分组交换机100;电路交换机100a;无线网络控制装置(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200、200a;无线基站300、300a、300b;以及移动台400、400a。
核心网10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所管理的用于呼叫控制的通信网。核心网10与PDN 20以及RNC 200、200a连接。在核心网10中,对来自RNC200、200a的CS呼叫以及PS呼叫进行处理。
PDN 20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所管理的数据通信网。PDN 20与核心网10以及互联网30连接。在PDN 20中,利用分组通信,提供面向移动台400、400a的内容(文本和动态图像等)。并且,当存在从核心网10针对互联网30的内容的接入时,在PDN 20中将该接入传送到互联网30。
互联网30是结合了多个网络而形成的广域数据通信网。互联网30与PDN 20以及ISP网40连接。在互联网30中,通过分组通信而公开了不仅移动台400、400a、而且计算机等通用装置也能利用的内容。另外,当存在从ISP网40针对PDN 20的内容的接入时,在互联网30中将该接入传送到PDN 20。
ISP网40是互联网接入商所管理的通信网。ISP网40与RNC 200、无线基站300以及互联网30连接。在ISP网40中,根据来自无线基站300的接入的发送目的地,将该接入传送到RNC 200或互联网30。
分组交换机100以及电路交换机100a是设置在核心网10内的交换机。分组交换机100对从RNC 200、200a取得的PS呼叫进行处理。例如,分组交换机100对从移动台400向PDN 20的分组通信进行中继。另一方面,电路交换机100a对从RNC 200、200a取得的CS呼叫进行处理。例如,电路交换机100a对从移动台400向移动台400a的语音通信进行中继。
RNC 200、200a是控制位于各自属下的无线基站的通信装置。RNC 200与核心网10、ISP网40以及无线基站300b连接。RNC 200控制经由无线基站300、300b的针对核心网10的通信。RNC 200a与核心网10以及无线基站300a连接。RNC 200a控制经由无线基站300a的针对核心网10的通信。
无线基站300、300a、300b是能够与各自的电波到达范围(小区)内的移动台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无线基站300是形成覆盖特定的室内的小型小区(例如毫微微小区)的无线基站,无线基站300a、300b是形成宏小区的无线基站。无线基站300与ISP网40连接。无线基站300a与RNC 200a连接。无线基站300b与RNC 200连接。
移动台400、400a是能够与无线基站300、300a、300b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装置。移动台400、400a例如是便携电话机。在第1实施方式中,设为移动台400位于由无线基站300形成的小区内,移动台400a位于由无线基站300a形成的小区内。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分组交换机以及RNC的功能的图。另外,在图3中是示出了RNC 200的模块结构,而RNC 200a也可由与RNC 200相同的模块结构来实现。
分组交换机100具有加入者信息管理部110、Iu通信部120以及控制部130。
加入者信息管理部110对与作为移动通信网的加入者的移动台400、400a有关的信息(加入者信息)进行管理。具体而言,加入者信息管理部110操作设置在核心网10内的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访问者位置寄存器)和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等的加入者信息数据库(未图示),进行加入者信息的取得/更新。在加入者信息中包含有移动台400、400a的识别符、当前位置、合约内容、以及认证保密处理中使用的信息等。
Iu通信部120与RNC 200、200a进行通信。
控制部130控制分组交换机100的整体动作。控制部130具有呼叫控制部131以及认证保密处理部132。呼叫控制部131受理来自RNC 200、200a的连接请求,控制PS呼叫。认证保密处理部132受理来自移动台400、400a的连接请求,从加入者信息管理部110中取得认证保密信息,执行移动台400、400a的认证。另外,认证保密处理部132进行将需要的认证保密信息发送到RNC 200、200a的控制。
RNC 200具有Iu通信部210、Iub通信部220以及控制部230。
Iu通信部210针对PS呼叫与分组交换机100进行通信。另外,Iu通信部210针对CS呼叫与电路交换机100a进行通信。Iub通信部220与无线基站300、300b进行通信。
控制部230控制RNC 200的整体动作。控制部230具有认证保密处理部231。认证保密处理部231使用从分组交换机100取得的认证保密信息,针对与移动台400、400a之间的通信内容,实施保密(防监听)以及完整性保证(篡改检测)用的加密处理。另外,认证保密处理部231根据来自无线基站300、300b的请求,将认证保密处理中使用的信息发送到无线基站300、300b。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的图。无线基站300具有Iub通信部310、互联网通信部320、无线通信部330、连接管理部340、认证保密处理部350以及控制部360。并且,连接管理部340、认证保密处理部350以及控制部360相当于图1的通信控制部4a。
Iub通信部310与RNC 200进行通信。互联网通信部320与互联网30进行通信。此时,互联网通信部320对互联网30中的数据传输形式与移动通信网中的数据传输形式进行适当的转换。无线通信部330与移动台400进行无线通信。
连接管理部340根据来自控制部360的指示,判断是将无线通信部330接收到的来自移动台400的接入发送到核心网10侧、还是发送到互联网30侧。在发送到核心网10侧的情况下,将接入内容输出到Iub通信部310。在发送到互联网30侧的情况下,将接入内容输出到认证保密处理部350。
认证保密处理部350终结从连接管理部340取得的接入。即,认证保密处理部350使用从控制部360取得的认证保密信息,解除对接入实施的加密处理。并且,认证保密处理部350将PS呼叫的接入输出到互联网通信部320。
控制部360控制无线基站300的整体动作。控制部360具有无线链路控制部361、认证保密信息取得部362以及连接目的地判定部363。无线链路控制部361对设置在无线通信部330与移动台400之间的无线链路进行控制。认证保密信息取得部362向RNC 200请求取得认证保密信息。然后,认证保密信息取得部362将取得的认证保密信息输出到认证保密处理部350。连接目的地判定部363根据无线通信部330接收到的来自移动台400的连接请求,判定呼叫类别是CS呼叫还是PS呼叫。然后,连接目的地判定部363根据呼叫类别,将之后从移动台400取得的接入的发送目的地指示给连接管理部340。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请求的数据结构的图。图5所示的连接请求是移动台400进行语音通信或分组通信时最初向无线基站300发送的请求。连接请求中至少包含有消息类型(Message Type)、初始UE标识符(Initial UE identity)以及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 cause)。
消息类型是表示消息的种类为连接请求的规定的比特序列。初始UE标识符是识别移动台400的识别符。建立原因是表示产生连接请求的原因的比特序列。在建立原因中,至少针对语音通信的情况与分组通信的情况设定了不同的比特序列。无线基站300通过参照连接请求中包含的建立原因,能够判定之后移动台400请求的呼叫是CS呼叫还是PS呼叫。
接着,详细说明在具有上述功能以及数据结构的通信系统中执行的处理。首先对移动台400启动时的初始接入进行说明,然后对移动台400的语音通信以及分组通信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初始接入流程的图。这里,设想移动台400在电源接通后最初接入无线基站300的情况。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6所示的处理。
[步骤S111](公共信道(CH)同步)移动台400与无线基站300两者之间取得公共信道的同步。
[步骤S112](RRC Connection Request,RRC连接请求)移动台400向RNC 200请求RRC层的连接。
[步骤S113](Radio Link Setup,建立无线链路)RNC 200请求无线基站3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
[步骤S114](Radio Link Setup Confirm,确认无线链路的建立)无线基站3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并通知RNC200设定完成。
[步骤S115](RRC Connection Setup,建立RRC连接)RNC 200向移动台400通知建立RRC连接。
[步骤S116](建立DCH层1的同步)移动台400与无线基站300两者之间取得层1(物理层)的专用信道(DCH:Dedicated CHannel)的同步。
[步骤S117](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RRC连接的建立完成)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已确认RRC连接的建立。
[步骤S118](Initial Direct Transfer,初始直接传输)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开始传输用于登记本机位置的控制信号(Location Updating Request,位置更新请求)。
[步骤S119](SCCP建立)RNC 200与分组交换机100按照信号连接控制部(SCCP: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信令连接控制部分)协议,在两者之间建立用于传输认证保密信息等控制信息的SCCP连接。
[步骤S120](Location Updating Request,位置更新请求)RNC 200向分组交换机100请求用于登记本机位置的控制信号。
[步骤S121](Authentication Request,认证请求)分组交换机100访问核心网10内的VLR或HLR(未图示),取得认证处理以及加密处理中使用的认证保密信息。然后,分组交换机100将取得的认证保密信息的一部分发送到移动台400。
[步骤S122](Authentication Response,认证响应)移动台400使用从分组交换机100接收到的信息,验证分组交换机100的合法性。然后,移动台400生成响应信息,发送到分组交换机100。分组交换机100使用从移动台400接收到的响应信息来验证移动台400的合法性。
图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初始接入流程的图(接续)。图7所示的处理是接着图6所示的处理而执行的。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7所示的处理。
[步骤S123](Security Mode Command,安全模式指令)分组交换机100请求RNC 200进行通信内容的保密及完整性保证用的加密处理。
[步骤S124](Security Mode Command)RNC 200指示移动台400开始通信内容的加密处理。此时,RNC 200还将加密处理中使用的各种参数发送到移动台400。
[步骤S125](Security Mode Complete,安全模式完成)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开始通信内容的加密处理。
[步骤S126](Security Mode Complete,安全模式完成)RNC 200向分组交换机100报告已开始通信内容的加密处理。
[步骤S127](Location Updating Accept,接受位置更新)分组交换机100访问核心网10内的VLR(未图示),登记移动台400的当前位置。然后,分组交换机100向移动台400通知当前位置更新完成。
[步骤S128](TMUI Relocation Complete,TMUI重定位完成)移动台400向分组交换机100通知已确认当前位置更新完成。
这样,移动台400在电源接通而启动后,接入此时可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无线基站300)。于是,移动台400与分组交换机100之间验证彼此的合法性,并且,移动台400与RNC 200之间开始通信内容的加密。然后,将移动台400位于无线基站300的小区内的情况登记到核心网10中。
这里,详细说明移动台400与分组交换机100之间执行的认证处理、以及移动台400与RNC 200之间执行的加密处理(数据保密处理以及完整性保证处理)。
图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认证矢量的生成方法的示意图。图8所示的认证矢量的生成处理是在移动台400启动后的最初认证处理时于核心网10侧执行的。这里,在核心网10中,由运营商预先设定了参数AMF(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Management Field,认证和密钥协议管理字段),并且准备了移动台400与核心网10预先共享的密钥K。另外,在认证处理开始时,由生成器自动生成SQN(Sequence Number,序列号)和RAND(RANDom challenge,随机挑战)。
在这种状况下,在核心网10中,根据AMF、SQN、K、RAND,基于算法f1,生成MAC(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消息认证码)。并且,根据K、RAND,基于算法f2生成消息XRES(eXpected RESponse,期望响应),基于算法f3生成密钥CK(Cipher Key,加密密钥),基于算法f4生成密钥IK(Integrity Key,完整性密钥),基于算法f5生成密钥AK(Anonymity Key,匿名密钥)。
然后,生成认证矢量=<RAND,XRES,CK,IK,AUTH>,作为认证保密信息。这里,AUTH=<SQN+AK,AMF,MAC>(其中,“+”表示逻辑“异或”的意思)。将这些生成的信息中的、RAND和AUTH从核心网10发送到移动台400(上述步骤S119)。
图9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用户认证方法的示意图。图9所示的认证处理是在移动台400启动后的最初的认证处理时由移动台400执行的。这里,在移动台400中,准备了预先与核心网10共享的密钥K。另外,从核心网10接收RAND、SQN+AK、AMF、MAC。
在这种状况下,在移动台400中,首先,根据RAND,基于算法f5生成AK,计算SQN+AK与AK的逻辑“异或”,由此生成SQN。接着,根据AMF、SQN、K、RAND,基于算法f1生成XMAC(eXpect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并且,根据K、RAND,基于算法f2生成消息RES(RESponse),基于算法f3生成密钥CK,基于算法f4生成密钥IK。
然后,对从核心网10接收到的MAC与所生成的XMAC进行比较,当两者一致时,确认出核心网10的合法性。然后,从移动台400将所生成的RES发送到核心网10(上述步骤S120)。在核心网10中,对从移动台400接收到的RES与预先生成的XRES进行比较,当两者一致时,确认出移动台400的合法性。由此,移动台400与核心网10的相互认证完成。
另外,该认证处理的结果是,在移动台400与核心网10之间共享数据保密(防监听)中使用的密钥CK和数据完整性保证(篡改检测)中使用的密钥IK。
图10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保密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数据发送侧,根据COUNT-C、BEARER、DIRECTION、LENGTH、CK,基于算法f8,生成密钥流(KEYSTREAM)块。然后,计算发送数据与生成的密钥流块的逻辑“异或”。将这样得到的比特序列作为,从发送侧传输到接收侧。
这里,COUNT-C是在发送侧和接收侧共同地递增的32比特的序列号。BEARER是识别无线承载的5比特的识别编号。DIRECTION是表示通信方向的比特。LENGTH是表示1个块的大小的16比特的数值。CK是按照图8、9所示的方法而在发送侧和接收侧共享的保密密钥。
在接收侧,与发送侧相同,根据COUNT-C、BEARER、DIRECTION、LENGTH、CK,基于算法f8,生成密钥流块。然后,计算所接收到的加密数据与所生成的密钥流块的逻辑“异或”。这样得到的比特序列为原始的数据。
图1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完整性保证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数据发送侧,根据MESSAGE、COUNT-I、DIRECTION、FRESH、IK,基于算法f9,生成MAC-I。然后,从发送侧向接收侧传输MESSAGE和MAC-I。
这里,MESSAGE是希望保证完整性的消息的内容。COUNT-C是在发送侧和接收侧共同地递增的32比特的序列号。DIRECTION是表示通信方向的比特。FRESH是预先从核心网10通知给移动台400的随机的32比特的比特序列。IK是按照图8、9所示的方法而在发送侧和接收侧共享的完整性密钥。
在接收侧,与发送侧相同,根据MESSAGE、COUNT-I、DIRECTION、FRESH、IK,基于算法f9,生成XMAC-I。然后,对从发送侧接收到的MAC-I与所生成的XMAC-I进行比较,当两者一致时,确认出消息的完整性。
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控制步骤的流程图。该处理是在无线基站300中执行的。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12所示的处理。
[步骤S11]当无线通信部330从移动台400接收到连接请求时,连接目的地判定部363暂缓将连接请求传送到RNC 200。
[步骤S12]连接目的地判定部363根据在步骤S11中接收到的连接请求,判定移动台400所请求的呼叫类别是CS呼叫还是PS呼叫。当判定为呼叫类别是PS呼叫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3。当判定为呼叫类别是CS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7。
[步骤S13]连接管理部340不将在步骤S11中接收到的连接请求传送到RNC 200,而是将其终结。
[步骤S14]认证保密信息取得部362经由Iub通信部310,从RNC200取得认证保密信息。
[步骤S15]认证保密处理部350从认证保密信息取得部362取得在步骤S14中取得的认证保密信息。然后,认证保密处理部350使用认证保密信息,进行移动台400的认证处理,并且开始加密处理。
[步骤S16]连接管理部340将无线通信部330之后从移动台400接收的接入(PDN接入或互联网接入)输出到认证保密处理部350。认证保密处理部350解除对接入实施的加密处理,置换为针对互联网30的接入。
[步骤S17]连接目的地判定部363解除在步骤S11中接收到的连接请求的传送暂缓。连接管理部340将连接请求输出到Iub通信部310(核心网(CN)侧)。
[步骤S18]连接管理部340将无线通信部330之后从移动台400接收的接入(语音接入)输出到Iub通信部310(核心网(CN)侧)。
这样,无线基站300在从移动台400接收到连接请求时,判定呼叫类别。在呼叫类别为CS呼叫的情况下,无线基站300将之后从移动台400接收的接入传送到核心网10。另一方面,在呼叫类别为PS呼叫的情况下,终结之后从移动台400接收的接入,将其置换为针对互联网30的接入。
接着,对移动台400执行CS呼叫通信(语音接入)以及PS呼叫通信(PDN接入以及互联网接入)时的消息流程进行说明。
图1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语音接入流程的图。这里,设想移动台400与移动台400a进行语音通信的情况。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13所示的处理。
[步骤S131](RRC Connection Request,RRC连接请求)移动台400向RNC 200发送RRC层的连接请求。这里,无线基站300监听连接请求的内容,判定为呼叫类别是CS呼叫,将连接请求传送到RNC 200。
[步骤S132](Radio Link Setup,建立无线链路)RNC 200请求无线基站3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语音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
[步骤S133](Radio Link Setup Confirm,确认无线链路的建立)无线基站3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语音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并通知RNC 200设定完成。
[步骤S134](RRC Connection Setup,建立RRC连接)RNC 200向移动台400通知建立RRC连接。
[步骤S135](建立DCH层1的同步)移动台400与无线基站300在两者之间取得层1(物理层)的专用信道的同步。
[步骤S136](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RRC连接的建立完成)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已确认RRC连接建立。
[步骤S137](Initial Direct Transfer,初始直接传输)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开始传输用于呼叫连接的控制信号(CM Service Request,CM服务请求)。
[步骤S138](SCCP建立)RNC 200与电路交换机100a按照SCCP协议,在两者之间建立用于传输认证保密信息等控制信息的SCCP连接。
[步骤S139](CM Service Request,CM服务请求)RNC 200向电路交换机100a请求用于呼叫连接的控制信号。
[步骤S140](认证保密)移动台400与电路交换机100a进行相互认证。另外,移动台400与RNC 200开始通信内容的保密及完整性保证用的加密处理。
[步骤S141](Setup Request,建立请求)移动台400使用已建立的RRC连接,向电路交换机100a发出CS呼叫。
[步骤S142](Call Proceeding,呼叫进程)电路交换机100a通知移动台400已接收到CS呼叫。
[步骤S143](承载设定)移动台400与电路交换机100a两者之间设定语音通信用的承载(逻辑信号传输路径)。
[步骤S144](Alert,振铃)电路交换机100a通知移动台400已开始寻呼作为通话对象的移动台400a。
[步骤S145](Connect,连接)电路交换机100a向移动台400通知作为通话对象的移动台400a已接收到CS呼叫(对寻呼作出了响应)。
[步骤S146](ConnACK,连接ACK)移动台400通知电路交换机100a已确认到呼叫连接的建立。
这样,无线基站300监听来自移动台400的连接请求,判定呼叫类别。当判定为呼叫类别是CS呼叫时,无线基站300对之后的从移动台400向核心网10的语音接入进行中继。此时,无线基站300不需要对接入内容进行监听。
图1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分组接入流程的图。这里,设想移动台400访问PDN 20的内容或互联网30的内容的情况。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14所示的处理。
[步骤S151](RRC Connection Request,RRC连接请求)移动台400向RNC 200发送RRC层的连接请求。这里,无线基站300监听连接请求的内容,判定为呼叫类别是PS呼叫,不将连接请求传送到RNC 200,而是将其终结。
[步骤S152](Radio Link Setup,建立无线链路)无线基站3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分组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
[步骤S153](RRC Connection Setup,建立RRC连接)无线基站300通知移动台400建立RRC连接。
[步骤S154](建立DCH层1的同步)移动台400与无线基站300两者之间取得层1(物理层)的专用信道的同步。
[步骤S155](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RRC连接的建立完成)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已确认RRC连接建立。但是,无线基站300不将该消息传送到RNC 200,而是将其终结。
[步骤S156](Initial Direct Transfer,初始直接传输)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开始传输用于呼叫连接的控制信号(Service Request,服务请求)。但是,无线基站300不将该消息传送到RNC 200,而是将其终结。
[步骤S157](认证保密信息请求)无线基站300向RNC 200请求认证处理以及加密处理中使用的认证保密信息。
[步骤S158](认证保密信息响应)RNC 200向无线基站300发送认证保密信息。另外,RNC 200在未保存有与移动台400有关的有效认证保密信息的情况下,从核心网10取得认证保密信息。
[步骤S159](认证保密)移动台400与无线基站300使用在步骤S158中取得的认证保密信息,进行相互的认证。并且,移动台400与无线基站300开始通信内容的保密及完整性保证用的加密处理。
[步骤S160](Activate PDP Context Request,请求激活PDP上下文)移动台400向RNC 200通知分组通信的激活请求。但是,无线基站300不将该消息传送到RNC 200,而是将其终结。
[步骤S161](承载设定)移动台400与无线基站300两者之间设定用于分组通信的承载(逻辑信号传输路径)。
[步骤S162](Activate PDP ContextAccept,接受激活PDP上下文)无线基站300向移动台400通知分组通信激活完成。
[步骤S163](HTTP Request,HTTP请求)移动台400使用已建立的呼叫连接,发送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无线基站300解除对从移动台400取得的HTTP请求实施的加密处理,向互联网30输出HTTP请求。
这样,无线基站300监听来自移动台400的连接请求,判定呼叫类别。当判定为呼叫类别是PS呼叫时,无线基站300从RNC 200取得认证保密信息,不是与RNC 200之间、而是与移动台400之间进行认证保密处理。然后,无线基站300终结之后的来自移动台400的HTTP请求,将其置换为针对互联网30的HTTP请求。
图1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语音呼入流程的图。这里,设想在移动台400与无线基站300之间建立了PS呼叫连接的状态下、移动台400a对移动台400进行寻呼的情况。即,图15所示的处理是接着图14所示的处理而执行的。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15所示的处理。
[步骤S171](Paging,寻呼)电路交换机100a请求RNC 200对移动台400进行寻呼。
[步骤S172](Paging Type1,寻呼类型1)RNC 200请求无线基站300对移动台400进行寻呼。
[步骤S173](Paging Type2,寻呼类型2)无线基站300请求移动台400在保持现有的PS呼叫连接的状态下,追加CS呼叫连接。
[步骤S174](RRC Connection Request,RRC连接请求)无线基站300向RNC 200发送RRC层的新的连接请求。
[步骤S175](Initial Direct Transfer,初始直接传输)移动台400向RNC 200通知层3(网络层)的响应消息,作为针对步骤S173中的寻呼请求的响应。但是,无线基站300不将该消息传送到RNC 200,而是将其终结。
[步骤S176](Radio Link Setup,建立无线链路)RNC 200请求无线基站3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语音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
[步骤S177](Radio Link Setup Confirm,确认无线链路的建立)无线基站3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语音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并通知RNC 200设定完成。
[步骤S178](RRC Connection Setup,建立RRC连接)RNC 200通知无线基站300建立RRC连接。
[步骤S179](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RRC连接的建立完成)无线基站300通知RNC 200已确认RRC连接建立。
[步骤S180](Paging Response,寻呼响应)无线基站300向RNC 200发送层3(网络层)的响应消息,作为针对步骤S172的寻呼请求的响应。
[步骤S181](Paging Response,寻呼响应)RNC 200向电路交换机100a发送层3(网络层)的响应消息,作为针对步骤S171中的寻呼请求的响应。
[步骤S182](认证保密)RNC 200与电路交换机100a进行相互的认证。
[步骤S183](Setup,建立)电路交换机100a向移动台400通知CS呼叫的呼入。
[步骤S184](Call Confirm,呼叫确认)移动台400通知电路交换机100a已确认CS呼叫的呼入。
图1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语音呼入流程的图(接续)。图16所示的处理是接着图15所示的处理而执行的。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16所示的处理。
[步骤S185](RAB Assignment Request,RAB分配请求)电路交换机100a请求RNC 200设定用于移动台400的无线通信的承载(逻辑信号传输路径)。
[步骤S186](Radio Link Reconfiguration Prepare,准备无线链路的重构)RNC 200指示无线基站300准备无线链路的重构(用于追加CS呼叫的无线链路的设定变更)。
[步骤S187](Radio Link Reconfiguration Ready,无线链路重构准备好)无线基站300通知RNC 200无线链路重构的准备完毕。
[步骤S188](Radio Link Reconfiguration,无线链路重构)RNC 200指示无线基站300执行无线链路的重构。
[步骤S189](Radio Bearer Setup,建立无线承载)RNC 200请求移动台400设定无线区间的承载(逻辑信号传输路径)。
[步骤S190](Radio Bearer Setup Complete,无线承载的建立完成)移动台400进行无线承载的设定,通知RNC 200设定完成。
[步骤S191](RAB Assignment Response,RAB分配响应)RNC 200通知电路交换机100a用于移动台400的无线通信的承载设定完成。
[步骤S192](Alert,振铃)移动台400通知电路交换机100a处于等待接收CS呼叫(寻呼过程中)的状态。
[步骤S193](Connect,连接)移动台400通知电路交换机100a已接收CS呼叫(对寻呼作出了响应)。
[步骤S194](Conn ACK,连接ACK)电路交换机100a通知移动台400已确认呼叫连接建立。
这样,在移动台400进行了PDN接入或互联网接入时,如果出现针对移动台400的语音呼入,则无线基站300请求移动台400追加CS呼叫。另一方面,对于核心网10而言,由于不存在呼叫连接,因此是请求新的呼叫连接。并且,无线基站300对之后的从核心网10向移动台400的语音接入进行中继。
图1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接入路径的图。如图17所示,无线基站300在从移动台400取得语音接入时,将其传送到移动通信运营商所管理的核心网10。另一方面,在从移动台400取得PDN接入或互联网接入时,将接入终结而输出到互联网30侧。此时,PDN接入被从互联网30传送到PDN 20。
这里,移动台400只要按照与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协定进行接入即可。即,对于移动台400而言,看上去是针对核心网10进行了所有的接入。但是,由无线基站300自动地将PDN接入以及互联网接入(PS呼叫的接入)转移到互联网30。由此,无需对移动台400施加变更,即可高效地抑制分组向核心网10流入。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第2实施方式。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省略针对相同事项的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PDN接入经由核心网到达PDN,互联网接入则不经由核心网而到达互联网。
第2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与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相同。另外,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可由与图4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300相同的模块结构来实现。但是,连接目的地判定部363的具体连接控制方法不同。下面,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说明第2实施方式。
图1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PS激活请求的数据结构的图。图18所示的PS激活请求是在移动台400与核心网10之间建立了RRC连接后、进行分组通信时由移动台400向分组交换机100发送的请求。PS激活请求中至少包含协议鉴别符(Protocol discriminator)、业务标识符(Transaction identifier)以及协议结构选项(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s)。
协议鉴别符是表示移动台400与核心网10之间的分组通信中使用的通信协议的识别符。业务标识符是识别当前通信的业务的识别符。协议结构选项是表示在为伴随于针对互联网30那样的外部网络的接入的分组通信的情况下、与外部网络中使用的通信协议相关的选项信息的值。无线基站300通过参照PS激活请求中包含的协议结构选项,能够判定接入类别是PDN接入还是互联网接入。
图19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控制步骤的流程图。该处理是由无线基站300执行的。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19所示的处理。
[步骤S21]当无线通信部330从移动台400接收到连接请求时,连接管理部340将连接请求输出到Iub通信部310(核心网(CN)侧)。然后,连接管理部340在无线通信部330与Iub通信部310之间对控制信号进行中继,建立移动台400与RNC 200之间的RRC连接。
[步骤S22]认证保密信息取得部362经由Iub通信部310,从RNC200取得认证保密信息。
[步骤S23]连接目的地判定部363暂缓将从移动台400接收到的PS激活请求传送到RNC 200。然后,连接目的地判定部363使用在步骤S22中取得的认证保密信息,监听PS激活请求的内容,判定接入类别是PDN接入还是互联网接入。当判定为接入类别是互联网接入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4。当判定为接入类别是PDN接入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6。
[步骤S24]连接管理部340不将接收到的PS激活请求传送到RNC200,而是将其终结。然后,连接管理部340切断RNC 200与无线基站300之间的RRC连接。
[步骤S25]连接管理部340将无线通信部330之后从移动台400接收的接入(互联网接入)输出到认证保密处理部350。认证保密处理部350解除对接入实施的加密处理,置换为针对互联网30的接入。
[步骤S26]连接管理部340将无线通信部330之后从移动台400接收的接入(语音接入以及PDN接入)输出到Iub通信部310(核心网(CN)侧)。
这样,在RNC 200与移动台400建立了RRC连接后,当无线基站300从移动台400接收到PS激活请求时,无线基站300判定接入类别。在接入类别为PDN接入的情况下,无线基站300将之后从移动台400接收的接入传送到核心网10。另一方面,在接入类别为互联网接入的情况下,无线基站300终结之后从移动台400接收的接入,将其置换为针对互联网30的接入。
接着,对移动台400执行PDN接入以及互联网接入时的消息流程进行说明。这里,语音接入时的消息流程与图13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流程相同。
图20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PDN接入流程的图。这里,设想移动台400访问PDN 20的内容的情况。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20所示的处理。
[步骤S211](RRC Connection Request,RRC连接请求)移动台400向RNC 200发送RRC层的连接请求。此时,无线基站300不监听连接请求的内容,将连接请求传送到RNC 200。
[步骤S212](Radio Link Setup,建立无线链路)RNC 200请求无线基站3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分组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
[步骤S213](Radio Link Setup Confirm,确认无线链路的建立)无线基站3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分组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通知RNC 200设定完成。
[步骤S214](RRC Connection Setup,建立RRC连接)RNC 200通知移动台400建立RRC连接。
[步骤S215](建立DCH层1的同步)移动台400与无线基站300两者之间取得层1(物理层)的专用信道的同步。
[步骤S216](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RRC连接的建立完成)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已确认RRC连接建立。
[步骤S217](Initial Direct Transfer,初始直接传输)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开始传输逻辑传输路径的设定控制信号(Service Request)。
[步骤S218](SCCP建立)RNC 200与分组交换机100按照信号连接控制部(SCCP: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协议,在两者之间建立用于传输认证保密信息等控制信息的SCCP连接。
[步骤S219](Service Request,服务请求)RNC 200请求分组交换机100设定逻辑传输路径。
[步骤S220](认证保密)移动台400与分组交换机100进行相互认证。并且,移动台400与RNC 200开始通信内容的保密及完整性保证用的加密处理。
[步骤S221](认证保密信息请求)无线基站300向RNC 200请求认证处理以及加密处理中使用的认证保密信息。
[步骤S222](认证保密信息响应)RNC 200向无线基站300发送认证保密信息。
图21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PDN接入流程的图(接续)。图21所示的处理是接着图20所示的处理而执行的。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21所示的处理。
[步骤S223](Active PDP Context Request,请求激活PDP上下文)移动台400向分组交换机100发送分组通信的激活请求。这里,无线基站300使用在步骤S222中取得的认证保密信息,监听激活请求的内容。然后,根据激活请求的内容,判定为接入类别是PDN接入,将激活请求传送到RNC 200。
[步骤S224](承载设定)移动台400与分组交换机100两者之间设定用于分组通信的承载(逻辑信号传输路径)。
[步骤S225](Activate PDP ContextAccept)分组交换机100向移动台400通知分组通信的激活完成。
[步骤S226](HTTP Request,HTTP请求)移动台400使用已建立的呼叫连接,向分组交换机100发送HTTP请求。分组交换机100解除对从移动台400取得的HTTP请求实施的加密处理,将HTTP请求输出到PDN 20。
这样,在移动台400与核心网10之间的连接建立后,无线基站300从RNC 200取得认证保密信息,监听接入内容。当判定为是PDN接入时,无线基站300继续在移动台400与核心网10之间对分组通信进行中继。
另外,也可以是这样的方式:在上述步骤S221中,无线基站300仅向RNC 200请求加密解除中需要的最小限度的信息,在步骤S222中,RNC 200仅将被请求的信息发送到无线基站300。
图22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互联网接入流程的图。这里,设想移动台400访问互联网30的内容的情况。互联网接入的前半部分流程与PDN接入的情况相同。图22所示的处理接着图20所示的处理而执行的。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22所示的处理。
[步骤S231](Active PDP Context Request,请求激活PDP上下文)移动台400向分组交换机100发送分组通信的激活请求。这里,无线基站300使用在上述步骤S222中取得的认证保密信息,监听激活请求的内容。然后,根据激活请求的内容,判定为接入类别是互联网接入,不将激活请求传送到RNC 200,而是将其终结。
[步骤S232](Deactivate PDP Context Request,请求使PDP上下文无效)无线基站300请求分组交换机100使分组通信无效。
[步骤S233](Deactivate PDP Context Accept,接受使PDP上下无效)分组交换机100使分组通信无效,并通知无线基站300无效化完成。
[步骤S234](RRC Connection Release,释放RRC连接)RNC 200请求无线基站300释放RRC连接。
[步骤S235](RRC Connection Release Complete,RRC连接的释放完成)无线基站300释放(切断)RRC连接,并通知RNC 200释放完成。
[步骤S236](SCCP切断)RNC 200与分组交换机100按照SCCP协议,切断两者之间的SCCP连接。
[步骤S237](Radio Bearer Setup,建立无线承载)无线基站300请求移动台400设定无线区间的承载(逻辑信号传输路径)。
[步骤S238](Radio Bearer Setup Complete,无线承载的建立完成)移动台400进行无线承载的设定,并通知无线基站300设定完成。
[步骤S239](Activate PDP Context Accept,接受激活PDF上下文)无线基站300通知移动台400分组通信的激活完成。
[步骤S240](HTTP Request,HTTP请求)移动台400使用已建立的呼叫连接,发送HTTP请求。无线基站300解除对从移动台400取得的HTTP请求实施的加密处理,向互联网30输出HTTP请求。
这样,在移动台400与核心网10之间的连接建立后,无线基站300从RNC 200取得认证保密信息,监听接入内容。当判定为是互联网接入时,无线基站300切断核心网10侧的连接。然后,终结之后的来自移动台400的HTTP请求,将其置换为针对互联网30的HTTP请求。
另外,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在判明接入类别是互联网接入后,不是进行上述步骤S232~S236的切断处理,而是保持核心网10侧的连接,直到移动台400的互联网接入结束。
图23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接入路径的图。如图23所示,当从移动台400取得语音接入或PDN接入时,无线基站300将其传送到移动通信运营商所管理的核心网10。另一方面,当从移动台400取得互联网接入时,无线基站300将接入终结,而将其输出到互联网30侧。此时,PDN接入被从核心网10传送到PDN 20。
这里,移动台400只要按照与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协定进行接入即可。即,对于移动台400而言,看上去是针对核心网10进行了所有的接入。但是,由无线基站300将互联网接入自动转移到互联网30。由此,无需对移动台400施加变更,即可高效地抑制分组向核心网10流入。
并且,由于PDN接入未经由互联网30,因此,移动通信运营商能够针对PDN接入,保证一定水平以上的通信质量。另外,还可实现禁止从互联网30向PDN 20流入分组这样的应用。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第3实施方式。以与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而省略针对相同事项的说明。第3实施方式使得能够在核心网侧灵活地决定是否经由核心网进行分组通信。
第3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与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相同。另外,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可由与图4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300相同的模块结构来实现。但是,连接目的地判定部363的具体连接控制方法不同。下面,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来说明第3实施方式。
图24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控制步骤的流程图。该处理是由无线基站300执行的。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24所示的处理。
[步骤S31]当无线通信部330从移动台400接收到连接请求时,连接管理部340将连接请求输出到Iub通信部310(核心网(CN)侧)。然后,连接管理部340在无线通信部330与Iub通信部310之间对控制信号进行中继,建立移动台400与RNC 200之间的RRC连接。
[步骤S32]连接目的地判定部363经由Iub通信部310,从RNC 200取得连接目的地指示。
[步骤S33]认证保密信息取得部362经由Iub通信部310,从RNC 200取得认证保密信息。
[步骤S34]连接目的地判定部363判断在步骤S32中取得的连接目的地指示中是否指示了针对互联网30的连接。在指示了针对互联网30的连接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35。在指示了针对核心网10的连接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37。
[步骤S35]连接管理部340切断RNC 200与无线基站300之间的RRC连接。
[步骤S36]连接管理部340将无线通信部330之后从移动台400接收的接入输出到认证保密处理部350。认证保密处理部350使用在步骤S33中取得的认证保密信息,解除对接入实施的加密处理,置换为针对互联网30的接入。
[步骤S37]连接管理部340将无线通信部330之后从移动台400接收的接入输出到Iub通信部310(核心网(CN)侧)。
这样,在RNC 200与移动台400建立RRC连接后,无线基站300从核心网10取得连接目的地的指示。在取得了将连接目的地设为核心网10的指示的情况下,无线基站300将之后从移动台400接收的接入传送到核心网10。另一方面,在取得了将连接目的地设为互联网30的指示的情况下,无线基站300终结之后从移动台400接收的接入,将其置换为针对互联网30的接入。
另外,分组交换机100可根据核心网10的分组流入状况和移动台400的加入者信息,决定连接目的地。例如,可想到这样的方式:在针对核心网10的分组流入较少时,分组交换机100指示连接到核心网10,在分组流入较多时,分组交换机100指示连接到互联网30。另外,还可想到这样的方式:在移动台400是针对分组通信执行特殊合约的终端的情况下,即使在针对核心网10的分组流入较多的情况下,也要指示连接到核心网10。
接着,对移动台400执行PDN接入以及互联网接入时的消息流程进行说明。这里,语音接入时的消息流程与图13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流程相同。
图25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分组接入流程的图。这里,设想移动台400访问PDN 20的内容或互联网30的内容的情况。下面,参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25所示的处理。
[步骤S311](RRC Connection Request,RRC连接请求)移动台400向RNC 200发送RRC层的连接请求。此时,无线基站300不监听连接请求的内容,而是将连接请求传送到RNC 200。
[步骤S312](Radio Link Setup,建立无线链路)RNC 200请求无线基站3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分组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
[步骤S313](Radio Link Setup Confirm,确认无线链路的建立)无线基站3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分组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并通知RNC 200设定完成。
[步骤S314](RRC Connection Setup,建立RRC连接)RNC 200通知移动台400连接RRC连接。
[步骤S315](建立DCH层1的同步)移动台400与无线基站300两者之间取得层1(物理层)的专用信道的同步。
[步骤S316](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RRC连接的建立完成)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已确认RRC连接建立。
[步骤S317](Initial Direct Transfer,初始直接传输)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开始传输逻辑传输路径的设定控制信号(Service Request,服务请求)。
[步骤S318](SCCP建立)RNC 200与分组交换机100按照SCCP协议,在两者之间建立用于传输认证保密信息等控制信息的SCCP连接。
[步骤S319](Service Request,服务请求)RNC 200请求分组交换机100设定逻辑传输路径。
[步骤S320](认证保密)移动台400与分组交换机100进行相互认证。并且,移动台400与RNC 200开始通信内容的保密及完整性保证用的加密处理。
[步骤S321](连接目的地指示)分组交换机100根据针对核心网10的分组流入状况和针对移动台400的加入者信息,决定将无线基站300的连接目的地设为核心网10还是设为互联网30。然后,分组交换机100将连接目的地指示给无线基站300。
[步骤S322](认证保密信息请求)无线基站300向RNC 200请求认证处理以及加密处理中使用的认证保密信息。
[步骤S323](认证保密信息响应)RNC 200向无线基站300发送认证保密信息。
然后,在步骤S321中指示的连接目的地为核心网10的情况下,执行与图21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PDN接入相同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321中指示的连接目的地为互联网30的情况下,执行与图22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互联网接入相同的处理。但是,无线基站300不需要对来自移动台400的激活请求的内容进行监听。
这样,在移动台400与核心网10之间的连接建立后,无线基站300从核心网10取得是将连接目的地设为核心网10还是设为互联网30的指示。然后,在将核心网10设为连接目的地的情况下,无线基站300将来自移动台400的HTTP请求中继到核心网10。另一方面,在将互联网30设为连接目的地的情况下,终结来自移动台400的HTTP请求,将其置换为针对互联网30的HTTP请求。
图26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接入路径的图。如图26所示,当从移动台400取得语音接入时,无线基站300将其传送到移动通信运营商所管理的核心网10。另一方面,当从移动台400取得PDN接入或互联网接入时,根据来自核心网10的指示,将该接入输出到核心网10或互联网30中的某一方。这里,输出到核心网10侧的PDN接入被从核心网10传送到PDN 20。输出到互联网30侧的PDN接入被从互联网30传送到PDN20。
这里,移动台400只要按照与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协定进行接入即可。即,对于移动台400而言,看上去是针对核心网10进行了所有的接入。但是,由无线基站300根据核心网的10的指示,将PDN接入以及互联网接入转移到互联网30。由此,无需对无线基站400施加变更,即可高效地抑制分组向核心网10流入。
特别是能够以呼叫连接为单位来判断是否经由核心网10,因此,能够进行与核心网10的分组流入状况和移动台400的合约内容对应的灵活的分组流入控制。
[第4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第4实施方式。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而省略针对相同事项的说明。
图27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的图。第4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具有核心网10、PDN 20、互联网30、ISP网40、分组交换机100、电路交换机100a、RNC 200、200a、移动台400、400a、无线基站500、500a、500b以及中继装置600。
核心网10、PDN 20、互联网30、ISP网40、分组交换机100、电路交换机100a、RNC 200、200a以及移动台400、400a的功能与第1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情况相同。
无线基站500、500a、500b是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300、300a、300b中去除了连接控制功能而得的。无线基站500将来自移动台400的所有接入均传送到中继装置600。
中继装置600是将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的无线基站500、500a、500b的连接控制功能安装到单独的通信装置中而得到的。中继装置600与互联网30、ISP网40以及RNC 200连接。中继装置600针对经由ISP网40从无线基站500接收的接入,或者将其传送到RNC 200,或者将其终结而置换为针对互联网30的接入。
图28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的功能的图。中继装置600具有RNC侧通信部610、互联网通信部620、基站侧通信部630、连接管理部640、认证保密处理部650以及控制部660。另外,连接管理部640、认证保密处理部650以及控制部660相当于图1的通信控制部4a。
RNC侧通信部610与RNC 200进行通信。互联网通信部620与互联网30进行通信。此时,互联网通信部620对互联网30中的数据传输形式和移动通信网中的数据传输形式进行适当转换。基站侧通信部630与移动台500进行通信。
连接管理部640根据来自控制部660的指示,判断是将基站侧通信部630接收到的来自移动台400的接入发送到核心网10侧还是发送到互联网30侧。在发送到核心网10侧的情况下,将接入内容输出到RNC侧通信部610。在发送到互联网30侧的情况下,将接入内容输出到认证保密处理部650。
认证保密处理部650终结从连接管理部640取得的接入。即,认证保密处理部650使用从控制部660取得的认证保密信息,解除对接入实施的加密处理。然后,认证保密处理部650将PS呼叫的接入输出到互联网通信部620。
控制部660控制中继装置600的整体动作。控制部660具有认证保密信息取得部661以及连接目的地判定部662。认证保密信息取得部661请求RNC 200取得认证保密信息。然后,认证保密信息取得部661将取得的认证保密信息输出到认证保密处理部650。连接目的地判定部662根据基站侧通信部630接收到的来自移动台400的连接请求,判定呼叫类别是CS呼叫还是PS呼叫。然后,连接目的地判定部662根据呼叫类别,将之后从移动台400取得的接入的发送目的地指示给连接管理部640。
这里,在中继装置600中,执行与图1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控制相同的控制处理。接着,对移动台400执行CS呼叫通信(语音接入)以及PS呼叫通信(PDN接入以及互联网接入)时的消息流程进行说明。
图29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语音接入流程的图。这里,设想移动台400与移动台400a进行语音通信的情况。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29所示的处理。
[步骤S411](RRC Connection Request,RRC连接请求)移动台400向RNC 200发送RRC层的连接请求。这里,中继装置600监听连接请求的内容,判定为呼叫类别是CS呼叫,将连接请求传送到RNC 200。
[步骤S412](Radio Link Setup,建立无线链路)RNC 200请求无线基站5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语音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
[步骤S413](Radio Link Setup Confirm,确认无线链路的建立)无线基站5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语音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并通知RNC 200设定完成。
[步骤S414](RRC Connection Setup,建立RRC连接)RNC 200通知移动台400连接RRC连接。
[步骤S415](建立DCH层1的同步)移动台400与无线基站500两者之间取得层1(物理层)的专用信道的同步。
[步骤S416](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RRC连接的建立完成)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已确认RRC连接建立。
[步骤S417](Initial Direct Transfer,初始直接传输)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开始传输用于呼叫连接的控制信号(CM Service Request,CM服务请求)。
[步骤S418](SCCP建立)RNC 200与电路交换机100a按照SCCP协议,在两者之间建立用于传输认证保密信息等控制信息的SCCP连接。
[步骤S419](CM Service Request,CM服务请求)RNC 200向电路交换机100a请求用于呼叫连接的控制信号。
[步骤S420](认证保密)移动台400与电路交换机100a进行相互认证。另外,移动台400与RNC 200开始通信内容的保密及完整性保证用的加密处理。
[步骤S421](Setup Request,建立连接)移动台400使用已建立的RRC连接,向电路交换机100a发出CS呼叫。
[步骤S422](Call Proceeding,呼叫进程)电路交换机100a通知移动台400已接收到CS呼叫。
[步骤S423](承载设定)移动台400与电路交换机100a两者之间设定用于语音通信的承载(逻辑信号传输路径)。
[步骤S424](Alert,振铃)电路交换机100a通知移动台400已开始寻呼作为通话对象的移动台400a。
[步骤S425](Connect,连接)电路交换机100a通知移动台400作为通话对象的移动台400a已接收到CS呼叫(对寻呼作出了响应)。
[步骤S426](ConnACK,连接ACK)移动台400通知电路交换机100a已确认呼叫连接建立。
这样,中继装置600监听来自移动台400的连接请求,判定呼叫类别。当判定为呼叫类别是CS呼叫时,中继装置600对之后的从移动台400向核心网10的语音接入进行中继。此时,中继装置600不需要监听接入内容。
图30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分组接入流程的图。这里,设想移动台400访问PDN 20的内容或互联网30的内容的情况。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30所示的处理。
[步骤S431](RRC Connection Request,RRC连接请求)移动台400向RNC 200发送RRC层的连接请求。这里,中继装置600监听连接请求的内容,判定为呼叫类别是PS呼叫,不将连接请求传送到RNC 200,而是将其终结。
[步骤S432](Radio Link Setup,建立无线链路)中继装置600请求无线基站5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分组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
[步骤S433](Radio Link Setup Confirm,确认无线链路的建立)无线基站5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分组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并通知中继装置600设定完成。
[步骤S434](RRC Connection Setup,建立RRC连接)中继装置600通知移动台400建立RRC连接。
[步骤S435](建立DCH层1的同步)移动台400与无线基站300两者之间取得层1(物理层)的专用信道的同步。
[步骤S436](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RRC连接的建立完成)移动台400向RNC 200通知已确认RRC连接建立。但是,中继装置600不将该消息传送到RNC 200,而是将其终结。
[步骤S437](Initial Direct Transfer,初始直接传输)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开始传输逻辑传输路径的设定控制信号(Service Request,服务请求)。但是,中继装置600不将该消息传送到RNC 200,而是将其终结。
[步骤S438](认证保密信息请求)中继装置600向RNC 200请求认证处理及加密处理中使用的认证保密信息。
[步骤S439](认证保密信息响应)RNC 200向中继装置600发送认证保密信息。另外,RNC 200在未保存有与移动台400有关的有效认证保密信息的情况下,从核心网10取得认证保密信息。
[步骤S440](认证保密)移动台400与中继装置600使用在步骤S439中取得的认证保密信息,进行相互认证。并且,移动台400与中继装置600开始通信内容的保密及完整性保证用的加密处理。
[步骤S441](Activate PDP Context Request,请求激活PDP上下文)移动台400向分组交换机100发送分组通信的激活请求。但是,中继装置600不传送该消息,而是将其终结。
[步骤S442](承载设定)移动台400与中继装置600两者之间设定用于分组通信的承载(逻辑信号传输路径)。
[步骤S443](Activate PDP Context Accept,接受激活PDP上下文)中继装置600通知移动台400分组通信的激活完成。
[步骤S444](HTTP Request,HTTP请求)移动台400使用已建立的呼叫连接,发送HTTP请求。中继装置600解除对从移动台400取得的HTTP请求实施的加密处理,将HTTP请求输出到互联网30。
这样,中继装置600监听来自移动台400的连接请求,判定呼叫类别。当判定为呼叫类别是PS呼叫时,中继装置600从RNC 200取得认证保密信息,不是与RNC 200之间、而是与移动台400之间进行认证保密处理。然后,中继装置600终结之后的来自移动台400的HTTP请求,将其置换为针对互联网30的HTTP请求。
图31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接入路径的图。如图31所示,中继装置600在从移动台400取得语音接入时,将其传送到移动通信运营商所管理的核心网10。另一方面,中继装置600在从移动台400取得PDN接入或互联网接入时,将接入终结,而将其输出到互联网30侧。此时,PDN接入被从互联网30传送到PDN 20。
这里,移动台400以及无线基站500只要按照与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协定进行接入即可。即,对于移动台400以及无线基站500而言,看上去是针对核心网10进行了所有的接入。但是,由中继装置600将PDN接入和互联网接入(PS呼叫接入)自动地转移到互联网30。由此,无需对移动台400和无线基站500施加变更,即可高效地抑制分组向核心网10流入。
[第5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第5实施方式。以与上述第2以及第4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而省略针对相同事项的说明。在第5实施方式中,PDN接入经由核心网到达PDN,互联网接入则未经由核心网而到达互联网。
第5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与图27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相同。另外,第5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可由与图28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600相同的模块结构来实现。但是,连接目的地判定部662的具体连接控制方法不同。下面,使用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来说明第5实施方式。
这里,在中继装置600中,执行与图19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控制相同的控制处理。下面,对移动台400执行PDN接入以及互联网接入时的消息流程进行说明。这里,语音接入时的消息流程与图29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的流程相同。
图32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PDN接入流程的图。这里,设想移动台400访问PDN 20的内容的情况。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32所示的处理。
[步骤S511](RRC Connection Request,RRC连接请求)移动台400向RNC 200发送RRC层的连接请求。此时,中继装置600不监听连接请求的内容,将连接请求传送到RNC 200。
[步骤S512](Radio Link Setup,建立无线链路)RNC 200请求无线基站5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分组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
[步骤S513](Radio Link Setup Confirm,确认无线链路的建立)无线基站5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分组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并通知RNC 200设定完成。
[步骤S514](RRC Connection Setup,建立RRC连接)RNC 200通知移动台400建立RRC连接。
[步骤S515](建立DCH层1的同步)移动台400与无线基站500两者之间取得层1(物理层)的专用信道的同步。
[步骤S516](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RRC连接的建立完成)移动台400向RNC 200通知已确认RRC连接建立。
[步骤S517](Initial Direct Transfer,初始直接传输)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开始传输逻辑传输路径的设定控制信号(Service Request,服务请求)。
[步骤S518](SCCP建立)RNC 200与分组交换机100按照SCCP协议,在两者之间建立用于传输认证保密信息等控制信息的SCCP连接。
[步骤S519](Service Request,服务请求)RNC 200请求分组交换机100设定逻辑传输路径。
[步骤S520](认证保密)移动台400与分组交换机100进行相互认证。并且,移动台400与RNC 200开始进行通信内容的保密及完整性保证用的加密处理。
[步骤S521](认证保密信息请求)中继装置600向RNC 200请求认证处理及加密处理中使用的认证保密信息。
[步骤S522](认证保密信息响应)RNC 200将认证保密信息发送到中继装置600。
图33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PDN接入流程的图(接续)。图33所示的处理是接着图32所示的处理而执行的。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33所示的处理。
[步骤S523](Activate PDP Context Request,请求激活PDP上下文)移动台400向分组交换机100发送分组通信的激活请求。这里,中继装置600使用在步骤S522中取得的认证保密信息,监听激活请求的内容。然后,根据激活请求的内容,判定为接入类别是PDN接入,将激活请求传送到RNC 200。
[步骤S524](承载设定)移动台400与分组交换机100两者之间设定用于分组通信的承载(逻辑信号传输路径)。
[步骤S525](Activate PDP Context Accept,接受激活PDP上下文)分组交换机100通知移动台400分组通信的激活完成。
[步骤S526](HTTP Request,HTTP请求)移动台400使用已建立的呼叫连接,向分组交换机100发送HTTP请求。分组交换机100解除对从移动台400取得的HTTP请求实施的加密处理,将HTTP请求输出到PDN 20。
这样,在移动台400与核心网10之间的连接建立后,中继装置600从RNC 200取得认证保密信息,监听接入内容。当判定为是PDN接入时,中继装置600在移动台400与核心网10之间继续对分组通信进行中继。
另外,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在上述步骤S521中,中继装置600仅向RNC 200请求加密解除中需要最小限度的信息,在步骤S522中,RNC 200仅将被请求的信息发送到中继装置600。
图34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互联网接入流程的图。这里,设想移动台400访问互联网30的内容的情况。互联网接入的前半部分流程与PDN接入的情况相同。图34所示的处理是接着图32所示的处理而执行的。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34所示的处理。
[步骤S531](Activate PDP Context Request,请求激活PDP上下文)移动台400向分组交换机100发送分组通信的激活请求。这里,中继装置600使用在上述步骤S522中取得的认证保密信息,监听激活请求的内容。然后,根据激活请求的内容,判定为接入类别是互联网接入,不将激活请求传送到RNC 200,而是将其终结。
[步骤S532](Deactivate PDP Context Request,请求使PDP上下文无效)中继装置600请求分组交换机100使分组通信无效。
[步骤S533](Deactivate PDP Context Accept,接受使PDP上下文无效)分组交换机100使分组通信无效,并通知中继装置600无效化完成。
[步骤S534](RRC Connection Release,释放RRC连接)RNC 200请求中继装置600释放RRC连接。
[步骤S535](RRC Connection Release Complete,RRC连接的释放完成)中继装置600释放(切断)RRC连接,并通知RNC 200释放完成。
[步骤S536](SCCP切断)RNC 200与分组交换机100按照SCCP协议,切断两者之间的SCCP连接。
[步骤S537](Radio Bearer Setup,建立无线承载)中继装置600请求移动台400设定无线区间的承载(逻辑信号传输路径)。
[步骤S538](Radio Bearer Setup Complete,无线承载的建立完成)移动台400进行无线承载的设定,并向RNC 200发送设定完成消息。但是,中继装置600不将该消息传送到RNC 200,而是将其终结。
[步骤S539](Activate PDP Context Accept,接受激活PDP上下文)中继装置600通知移动台400分组通信的激活完成。
[步骤S540](HTTP Request,HTTP请求)移动台400使用已建立的呼叫连接,发送HTTP请求。中继装置600解除对从移动台400取得的HTTP请求实施的加密处理,并向互联网30输出HTTP请求。
这样,在移动台400与核心网10之间的连接建立后,中继装置600从RNC 200取得认证保密信息,监听接入内容。当判定为是互联网接入时,中继装置600切断核心网10侧的连接。然后,终结之后的来自移动台400的HTTP请求,将其置换为针对互联网30的HTTP请求。
另外,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在判明接入类别是互联网接入后,不进行上述步骤S532~S536的切断处理,而是保持核心网10侧的连接,直到由移动台400执行的互联网接入结束。
图35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接入路径的图。如图35所示,当从移动台400取得语音接入或PDN接入时,中继装置600将其传送到移动通信运营商所管理的核心网10。另一方面,当从移动台400取得互联网接入时,中继装置600将接入终结,而将其输出到互联网30侧。此时,PDN接入被从核心网10传送到PDN 20。
这里,移动台400以及无线基站500只要按照与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协定进行接入即可。即,对于移动台400以及无线基站500而言,看上去是针对核心网10进行了所有的接入。但是,由中继装置600将互联网接入转移到互联网30。由此,无需对移动台400施加变更,即可高效地抑制分组向核心网10流入。
并且,由于PDN接入未经由互联网30,因此,移动通信运营商能够针对PDN接入,保证一定水平以上的通信质量。另外,还可实现禁止从互联网30向PDN 20流入分组这样的应用。
[第6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第6实施方式。以与上述第3、第4以及第5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而省略针对相同事项的说明。在第6实施方式中,在核心网侧,能够灵活地决定是否经由核心网进行分组通信。
第6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与图27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相同。另外,第6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可由与图28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的中继装置600相同的模块结构来实现。但是,连接目的地判定部662的具体连接控制方法不同。下面,使用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来说明第6实施方式。
这里,在中继装置600中,执行与图24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控制相同的控制处理。下面,对移动台400执行PDN接入以及互联网接入时的消息流程进行说明。这里,语音接入时的消息流程与图29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的流程相同。
图36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分组接入流程的图。这里,设想移动台400访问PDN 20的内容或互联网30的内容的情况。下面,按照步骤编号来说明图36所示的处理。
[步骤S611](RRC Connection Request,RRC连接请求)移动台400向RNC 200发送RRC层的连接请求。此时,中继装置600不监听连接请求的内容,而是将连接请求传送到RNC 200。
[步骤S612](Radio Link Setup,建立无线链路)RNC 200请求无线基站5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分组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
[步骤S613](Radio Link Setup Confirm,确认无线链路的建立)无线基站500设定与移动台400之间的分组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链路,并通知RNC 200设定完成。
[步骤S614](RRC Connection Setup,建立RRC连接)RNC 200通知移动台400建立RRC连接。
[步骤S615](建立DCH层1的同步)移动台400与无线基站500两者之间取得层1(物理层)的专用信道的同步。
[步骤S616](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RRC连接的建立完成)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已确认RRC连接建立。
[步骤S617](Initial Direct Transfer,初始直接传输)移动台400通知RNC 200开始传输逻辑传输路径的设定控制信号(Service Request,服务请求)。
[步骤S618](SCCP建立)RNC 200与分组交换机100按照SCCP协议,在两者之间建立用于传输认证保密信息等控制信息的SCCP连接。
[步骤S619](Service Request,服务请求)RNC 200请求分组交换机100设定逻辑传输路径。
[步骤S620](认证保密)移动台400与分组交换机100进行相互认证。另外,移动台400与RNC 200开始通信内容的保密及完整性保证用的加密处理。
[步骤S621](连接目的地指示)分组交换机100根据核心网10的分组流入状况和移动台400的加入者信息,决定是将中继装置600的连接目的地设为PDN 20还是设为互联网30。然后,分组交换机100将连接目的地指示给中继装置600。
[步骤S622](认证保密信息请求)中继装置600向RNC 200请求认证处理及加密处理中使用的认证保密信息。
[步骤S623](认证保密信息响应)RNC 200向中继装置600发送认证保密信息。
然后,在步骤S621中指示的连接目的地为PDN 20的情况下,执行与图3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PDN接入相同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621中指示的连接目的地为互联网30的情况下,执行与图34所示的第5实施方式的互联网接入相同的处理。但是,中继装置600不需要监听来自移动台400的激活请求的内容。
这样,在移动台400与核心网10之间的连接建立后,中继装置600从核心网10取得是将连接目的地设为PDN 20还是互联网30的指示。然后,在将PDN 20设为连接目的地的情况下,中继装置600将来自移动台400的HTTP请求中继到核心网10。另一方面,在将互联网30设为连接目的地的情况下,中继装置600终结来自移动台400的HTTP请求,将其置换为针对互联网30的HTTP请求。
图37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接入路径的图。如图37所示,中继装置600在从移动台400取得语音接入时,将其传送到移动通信运营商所管理的核心网10。另一方面,中继装置600在从移动台400取得PDN接入或互联网接入时,根据来自核心网10的指示,将该接入输出到核心网10或互联网30中的某一方。这里,输出到核心网10侧的PDN接入被从核心网10传送到PDN 20。而输出到互联网30侧的PDN接入被从互联网30传送到PDN 20。
这里,移动台400以及无线基站500只要按照与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协定进行接入即可。即,对于移动台400以及无线基站500而言,看上去是针对核心网10进行了所有的接入。但是,由中继装置600根据核心网的10的指示,将PDN接入以及互联网接入转移到互联网30。由此,无需对无线基站500施加变更,即可高效地抑制分组向核心网10流入。
特别是能够以呼叫连接为单位来判断是否经由核心网10,因此,能够进行与核心网10的分组流入状况及移动台400的合约内容对应的灵活的分组流入控制。
另外,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是由与ISP网连接的小型无线基站来进行连接控制,但也可以由形成宏小区的普通无线基站来进行连接控制。另外,在上述第1~第6实施方式中,作为移动通信网外部的可进行分组通信的通信网,例举了互联网,但也可以使用用户专用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其他种类的通信网。
另外,在上述第1~第6实施方式中,作为CS呼叫的通信,例举了语音通信,作为PS呼叫的通信,例举了HTTP通信,但通信的种类不限于此。特别对于PS呼叫的通信,可考虑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通信等各种通信,并考虑进行作为它之前的阶段的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等的传输路径的连接建立等。
以上只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原理。进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出及说明的精确结构以及应用例,对应的全部变形例以及等同物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能够与进行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移动通信网以及进行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网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通信装置具有通信控制部,该通信控制部取得从移动台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的接入,终结呼叫类别为分组交换呼叫的接入,将其置换为针对所述数据通信网的接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控制部监视所述移动台与所述移动通信网之间的连接建立后的接入内容,在该接入内容为针对规定服务的分组交换呼叫的情况下,切断所述移动台与所述移动通信网之间的连接,终结之后的接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控制部从所述移动通信网取得加密处理信息,利用所述加密处理信息来对所述接入内容进行解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控制部根据从所述移动台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的连接请求来判定呼叫类别,在呼叫类别是分组交换呼叫的情况下,终结所述连接请求以及以后的接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移动台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的连接建立后,当所述通信控制部从所述移动通信网接收到将所述数据通信网用于分组交换呼叫的指示时,所述通信控制部切断所述移动台与所述移动通信网之间的连接,终结以后的接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针对所述数据通信网的接入的过程中出现了从所述移动通信网向所述移动台的寻呼时,所述通信控制部针对所述移动通信网进行连接请求,并且针对所述移动台进行连接追加请求,建立所述移动台与所述移动通信网之间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控制部从所述移动通信网取得加密处理信息,利用所述加密处理信息来解除对接入实施的加密处理。
8.一种无线基站,该无线基站与进行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移动通信网以及进行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网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基站具有通信控制部,该通信控制部取得从移动台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的接入,终结呼叫类别为分组交换呼叫的接入,将其置换为针对所述数据通信网的接入。
9.一种中继装置,该中继装置能够与进行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移动通信网以及进行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网连接,且位于从无线基站通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的通信路径上,其特征在于,
该中继装置具有通信控制部,该通信控制部取得从移动台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的接入,终结呼叫类别为分组交换呼叫的接入,将其置换为针对所述数据通信网的接入。
10.一种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进行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移动通信网以及进行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网连接,该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取得从移动台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的接入,终结呼叫类别为分组交换呼叫的接入,将其置换为针对所述数据通信网的接入。
CN2008801286189A 2008-04-22 2008-04-22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20078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8/057730 WO2009130758A1 (ja) 2008-04-22 2008-04-22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7811A true CN102007811A (zh) 2011-04-06

Family

ID=41216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86189A Pending CN102007811A (zh) 2008-04-22 2008-04-22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02272A1 (zh)
EP (1) EP2273846A1 (zh)
JP (1) JP5273142B2 (zh)
KR (1) KR101203807B1 (zh)
CN (1) CN102007811A (zh)
WO (1) WO20091307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7289B2 (ja) 2009-03-19 2012-12-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無線回線制御局、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JP2011109416A (ja) * 2009-11-17 2011-06-02 Kyocera Corp 情報収集装置及び情報収集方法
JP5576098B2 (ja) * 2009-11-17 2014-08-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情報収集方法
EP2692195A1 (en) * 2011-03-31 2014-0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ow priority indication in extended service request for enhanced overlaod handling
CN106330747B (zh) * 2015-06-30 2019-09-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转发目的地选择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US11540179B2 (en) * 2021-03-03 2022-12-27 Motorola Mobility Llc Multiple call types for a call event
US11470675B2 (en) 2021-03-03 2022-10-11 Motorola Mobility Llc Call type selection based on failure probability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1365A (zh) * 1996-12-16 1999-03-17 诺基亚电信公司 在一个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分组与电路交换通信
JP2003102059A (ja) * 2001-09-20 2003-04-04 J-Phone East Co Lt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3019A (en) * 1994-01-31 1996-07-02 Motorola, Inc. Packet data in an analog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system
KR100244979B1 (ko) 1997-08-14 2000-02-15 서정욱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방식의 개인휴대통신용 마이크로셀룰라 이동통신 시스템
US6608832B2 (en) * 1997-09-25 2003-08-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ommon access betwee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n external network with selectable packet-switched and circuit-switched and circuit-switched services
US6307845B1 (en) * 1998-02-23 2001-10-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rocessing packet-switched voice calls directed to a mobile unit operating in circuit-switched mode
JP2000350264A (ja) 1999-06-07 2000-12-15 Ntt Docomo Inc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2002217986A (ja) 2001-01-19 2002-08-02 Yrp Kokino Idotai Tsushin Kenkyusho:Kk 回線交換とパケット交換の切替方法
KR100454945B1 (ko) * 2001-11-28 2004-1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중이동통신망 및 사설 무선망 통합 서비스 망과 그를위한 시스템
KR100625654B1 (ko) * 2002-08-29 2006-09-20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무선 근거리통신망/이동전화 연동시스템에서 wlan 신호세기에 기반한 접속 시스템 결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이동 단말기
US7916715B2 (en) * 2002-12-18 2011-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protocol to support communications with multiple networks
FI20030967A (fi) * 2003-06-27 2004-12-28 Nokia Corp Yhteysasetusten valinta
US7697480B2 (en) * 2004-11-22 2010-04-1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system active handoff of a hybrid subscriber unit
US20080039086A1 (en) * 2006-07-14 2008-02-14 Gallagher Michael D Generic Access to the Iu Interface
GB2449533B (en) * 2007-02-23 2009-06-03 Ubiquisys Ltd Basestation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019331B2 (en) * 2007-02-26 2011-09-13 Kineto Wireless, Inc. Femtocell integration into the macro network
DE602007013701D1 (de) * 2007-04-17 2011-05-19 Alcatel Lucent Verfahren zur Verkoppelung eines Femto-Zellengeräts mit einem mobilen Kernnetzwerk
EP3291636B1 (en) * 2007-10-25 2020-04-29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working gateway for mobile nodes
JP2009253431A (ja) * 2008-04-02 2009-10-29 Alcatel-Lucent Usa Inc Iu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有するUMTSフェムトセル解法においてPSトラフィックをオフロードす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1365A (zh) * 1996-12-16 1999-03-17 诺基亚电信公司 在一个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分组与电路交换通信
JP2003102059A (ja) * 2001-09-20 2003-04-04 J-Phone East Co Lt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SAO HORIGOSHI: "New Trend of communication services seen at 3GSM——It is "Femtocell" that changes FMC", 《NIKKEI COMMUNICATION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127830A (ko) 2010-12-06
JPWO2009130758A1 (ja) 2011-08-11
KR101203807B1 (ko) 2012-11-22
EP2273846A1 (en) 2011-01-12
JP5273142B2 (ja) 2013-08-28
US20110002272A1 (en) 2011-01-06
WO2009130758A1 (ja) 200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6362B (zh) Mesh网络及其mesh设备安全配网方法
EP242129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security mechanism of air interface link
EP2418883B1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erminal pre-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CN102007811A (zh)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3179558B (zh) 集群系统组呼加密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202308B (zh) Wi‑Fi物联网系统的安全的批量配置实现方法
US8954739B2 (en) Efficient terminal authentica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4937964A (zh) 用户面与控制面分离的蜂窝系统中的安全通信
CN105577680A (zh) 密钥生成方法、解析加密数据方法、装置及密钥管理中心
CN103945369A (zh) 一种通过检查wifi数据包的长度实现wifi设备的上网配置方法
WO2013097504A1 (zh) 一种lte协议监测分析中对nas信令解密装置及方法
CN101742500B (zh) 一种派生空口密钥的方法及系统
WO2012084484A1 (en) Operator-assisted key establishment
KR20150084224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발견 및 그룹 통신을 위한 보안 지원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574594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비계층 프로토콜 처리 방법 및 이동통신 시스템
EP3637815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ystem related thereto
CN101867931A (zh) 实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非接入层的装置和方法
CN101128033B (zh) 重定位中实现加密算法改变的方法
CN109565298A (zh) Plc设备的连接方法及plc设备
WO2007075068A1 (en) Method for authentication between ue and networ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766497B (zh) 密钥分发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基站
WO2010012148A1 (zh) 用于基于广播或多播进行安全通信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4079919B (zh) 安全模式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51493B (zh) 基于wpa的密钥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766498A (zh) 密钥分发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