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6580A - 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6580A
CN102006580A CN2009100919833A CN200910091983A CN102006580A CN 102006580 A CN102006580 A CN 102006580A CN 2009100919833 A CN2009100919833 A CN 2009100919833A CN 200910091983 A CN200910091983 A CN 200910091983A CN 102006580 A CN102006580 A CN 102006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ing policy
wireless side
network element
local
sid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19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6580B (zh
Inventor
王静
霍玉臻
周娜
宗在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0919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0658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6004 priority patent/WO2011026392A1/zh
Priority to EP10813314.1A priority patent/EP2475142B1/en
Priority to US13/393,336 priority patent/US8730831B2/en
Publication of CN102006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6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6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65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082Mobility data transfer for traffic bypassing of mobility servers, e.g. location registers, home PLMNs or home ag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案中,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无线侧网元接收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通过本发明方案,无线侧网元可以获得网元级别或者用户级别的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进而使无线侧网元根据路由策略对数据进行传送,无线侧网元通过获取的路由策略能够有效地对数据进行分流。另外,本发明方案中,路由策略可以是针对用户的,即可以为不同用户制定不同的路由策略,这必然提高用户的感受,能够促进业务的推广和普及。

Description

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指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在通信领域的竞争力,为用户提供速率更快、时延更低、更加个性化的移动通信服务,同时,降低运营商的运营成本,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标准工作组正致力于演进分组系统(EPS,Evolved Packet System)的研究。图1为演进分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整个EPS分为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两部分。核心网中,包含了归属用户服务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支持节点(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策略计费规则功能(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 Function)、服务网关(S-GW,Serving Gateway)、分组数据网关(P-GW,PDN Gateway)和分组数据网络(PDN,Packet Data Network)。各部分功能如下:
HSS,是用户签约数据的永久存放地点,位于用户签约的归属网络。
MME,是用户签约数据在当前所在网络的存放地点,负责用户设备到网络的非接入层信令管理、用户设备的安全验证功能、用户设备的移动性管理、用户设备空闲模式下的跟踪和寻呼管理功能及承载管理。
SGSN,是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无线接入网(GERAN,GSM EDGERadio Access Network)与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中的用户设备接入核心网的业务支持点,功能上与MME类似,负责用户设备的位置更新、寻呼管理、承载管理等功能。
S-GW,是核心网到无线网的网关,负责用户设备到核心网的用户面承载、用户设备空闲模式下的数据缓存、网络侧发起业务请求的功能、合法监听和分组数据路由和转发功能;负责统计用户设备使用无线网的情况,并产生用户设备使用无线网的话单,传送给计费网关。
P-GW,是演进系统与该演进系统外部PDN进行交互的网关,分别与因特网和PDN相连接,负责用户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分配、计费功能、分组包过滤、策略控制等功能。
PDN,是运营商的IP业务网络,通过运营商的核心网向用户设备提供IP服务。
PCRF,是演进系统中负责提供计费控制、在线信用控制、门限控制、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策略等方面的规则的服务器。
无线接入网,由演进基站(eNB,E-UTRAN NodeB)和第三代(3G)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组成,主要负责无线信号的收发,通过空中接口与用户设备进行交互,管理空中接口的无线资源、资源调度、接入控制等。
上述SGSN是升级过的SGSN,能够支持与S-GW之间的S4接口,并与MME之间采用GPRS隧道协议(GTP,GPRS Tunnelling Protocol)v2进行互通。而对于支持3G核心网的SGSN来说PS域网络架构与图1有所不同,此时SGSN与MME通过Gn接口相连,采用GTPv1互通。SGSN不能与S-GW相连,通过Gn接口连接到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直接对PDN进行访问。
家庭基站(HNB,Home NodeB)或者演进的家庭基站(HeNB,HomeeNodeB)是一类小型、低功率的基站,作为某些用户的专属资源,部署在家庭、团体、公司或者学校等私人场所使用,主要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高的业务速率并降低使用高速率服务所需要的费用,同时弥补已有分布式蜂窝无线通信系统覆盖的不足。家庭基站的优点是实惠、便捷、低功率输出、即插即用、宽带接入、使用单模终端等。
家庭基站可以应用在3G或者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移动通信网络中。为了便于对家庭基站进行管理,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引入了一个新网元、即家庭基站网关。家庭基站网关主要执行的功能为:验证家庭基站的安全性,对家庭基站的运行进行维护管理,根据运营商要求配置和控制家庭基站,负责交换核心网与家庭基站之间的数据信息。
图2为3G家庭基站网络架构示意图,如2所示,3G家庭基站(HNB)通过新定义的Iuh接口连接至家庭基站网关(HNB GW),HNB GW提供到核心网分组域和电路域的IuPS和IuCs接口。对于3G移动通信网络来说,HNB GW是必选部署,以用来屏蔽引入HNB后对用户设备和网络侧的影响。
对于LTE移动通信网络来说,家庭基站网关是可选部署,因此,LTE家庭基站与核心网的连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家庭基站与核心网的网元直接相连,如图3所示;另一种是家庭基站通过家庭基站网关与核心网的网元相连,如图4A所示。对于图4A所示引入家庭基站网关的场景,家庭基站网关可以不集成用户面功能,家庭基站与核心网的用户面网关之间直接建立用户面,这样可以使用户面扁平化,数据传输时延减小,其架构如图4B所示。
家庭基站除了支持接入核心网之外,还可以支持本地IP接入(LIPA,LocalIP Access)功能,在家庭基站具备本地IP接入能力并且用户签约允许本地IP访问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用户对家庭网络其他IP设备或者互联网的本地接入。通过本地IP接入功能,可以实现Internet数据业务的分流,降低核心网负荷,并且对于家庭网络设备的访问可以不通过核心网来进行转发,数据传输便捷高效。
本地IP接入功能在宏蜂窝或者家庭基站网关上也可以应用,主要用途与家庭基站类似,更多的是应用在本地IP接入Internet这种场景,以降低核心网负荷。
图5为本地IP接入功能的实现方式示意图,如图5所示,用户设备发往家庭网络、Internet和核心网的数据可以共用相同的PDN连接,由无线侧网元中的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css Translation)功能完成数据包路由的选择。
目前,无线侧网元中的NAT功能所采用路由策略的获取方式还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方法及系统,使无线侧网元能够获取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
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无线侧网元接收所述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所述路由策略为针对网元的路由策略,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为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
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具体为:无线侧网元开机上电或路由策略发生改变时,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为移动性管理单元,
所述路由策略为针对网元的路由策略,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具体为:移动性管理单元本地配置本地IP接入通用的路由策略并向无线侧网元下发;
所述路由策略为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之前还包括:用户设备注册到网络、或者用户设备位置发生改变、或者路由策略发生改变时,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向移动性管理单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为移动性管理单元,
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具体为:新移动性管理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来自原移动性管理单元的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为其他无线侧网元,
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具体为:源无线侧网元向所述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所述路由策略是:针对网元的路由策略,或者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
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系统,包括:
路由策略提供单元,用于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无线侧网元,用于接收所述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是: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或者移动性管理单元、或者其他无线侧网元;和/或,
所述无线侧网元是:家庭基站,或者宏基站,或者家庭基站网关;和/或,
所述路由策略是:针对无线侧网元的路由策略,或者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
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是: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支持节点SGSN,或者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为移动性管理单元,所述路由策略为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
所述系统还包括HSS,用于向移动性管理单元提供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无线侧网元获取路由策略的方案,通过本发明方案,无线侧网元可以获得网元级别或者用户级别的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进而使无线侧网元根据路由策略对数据进行传送,无线侧网元通过获取的路由策略能够有效地对数据进行分流。
另外,本发明方案中,路由策略可以是针对用户的,即可以为不同用户制定不同的路由策略,这必然提高用户的感受,能够促进业务的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演进分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3G家庭基站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LTE家庭基站网络架构示意图一;
图4A为LTE家庭基站网络架构示意图二;
图4B为LTE家庭基站网络架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地IP接入功能的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实现路由策略获取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配置路由策略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用户发起附着过程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中用户发起附着过程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中用户发起业务请求过程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中用户发起业务请求过程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发明中用户发起上下文激活过程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用户发起路由区更新过程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用户发起跟踪区更新过程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切换过程目标无线侧网元获取路由策略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6为本发明中切换过程目标无线侧网元获取路由策略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7为本发明中路由策略更新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一;
图18为本发明中路由策略更新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无线侧网元接收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所述无线侧网元可以为家庭基站,也可以为宏基站,还可以为家庭基站网关。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可以为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或者移动性管理单元、或者其他无线侧网元;其中移动性管理单元可以是SGSN,也可以是MME。所述路由策略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发送的目标地址和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既可以是网元级别的路由策略、即针对无线侧网元的路由策略,也可以是用户级别的路由策略、即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可以在无线侧网元执行与本地IP接入功能相关的过程中向无线侧网元下发路由策略;也可以在无线侧网元开机上电或者路由策略发生更新时,向无线侧网元下发相应路由策略。
针对无线侧网元的路由策略可以由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配置,可以在无线侧网元上电时由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将该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路由策略发生改变时,由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将更新后的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针对无线侧网元的路由策略也可以由核心网配置,用户的本地IP接入功能启用时,由核心网的移动性管理单元将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相应地,路由策略发生改变时,由移动性管理单元将更新后的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
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可以以签约数据的形式存储于HSS。用户注册到网络、或者发起位置更新时等,可以由HSS将路由策略下发至移动性管理单元保存;用户的本地IP接入功能启用时,移动性管理单元再将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发生改变时,HSS将更新后的路由策略下发至移动性管理单元,如果用户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则移动性管理单元对收到的路由策略进行存储,如果用户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且有无线承载存在,则移动性管理单元通过S1或者Iu接口消息将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
另外,在用户设备发生切换时,可以通过源无线侧网元或者原移动性管理单元将路由策略下发至目标无线侧网元。
基于以上方案,本发明中提供实现路由策略获取的系统,包括:无线侧网元和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如图6所示,其中,路由策略提供单元用于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无线侧网元用于接收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相关部分的实现与以上描述完全相同,在此不再一一描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为移动性管理单元,路由策略为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所述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HSS,用于向移动性管理单元提供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下面通过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以下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路由策略均指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图7为本发明中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配置路由策略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无线侧网元、如家庭基站、或者宏基站、或者家庭基站网关开机上电后与安全网关之间建立安全的IP层安全协议(IPSec)隧道。
步骤702:无线侧网元通过域名服务器(DNS,Domain Name Server)查询得到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的地址,根据该地址建立与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之间的用户端设备(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广域网管理协议(TR-069CWMP,TR-069 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会话。
步骤703:会话建立完成后,无线侧网元通过TR-069通知请求消息将位置参数和无线侧网元标识上报至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
步骤704: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收到TR-069通知请求消息后,向无线侧网元返回TR-069通知响应消息,通知无线侧网元接受无线侧网元信息。
步骤705: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通过TR-069参数值设置请求消息将无线侧网元参数信息发送至无线侧网元,无线侧网元参数信息包括无线配置参数、S-GW地址、路由策略等。其中,路由策略是针对该无线侧网元的,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
针对无线侧网元的路由策略,可以由管理员进行设置并存储于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也可以由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根据设定规则进行设置。
步骤706:无线侧网元收到TR-069参数值设置请求消息后,更新参数配置,然后向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返回TR-069参数值设置响应消息。
步骤707:无线侧网元发起与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之间的TR-069 CWMP会话终止,释放相应的会话连接。
针对无线侧网元的路由策略发生改变时,可以直接通过步骤705,由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将更新后的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以实现无线侧网元对路由策略的更新。
图8为本发明中用户发起附着过程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一,如图8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用户设备开机时,发起附着过程以注册到核心网中,用户设备向SGSN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步骤802:SGSN收到附着请求消息后,对用户进行鉴权认证,用户通过鉴权认证后,执行步骤803;如果用户未通过鉴权认证,则拒绝用户设备的附着请求消息。
步骤803:SGSN确定自身未存储用户签约数据,向HSS发送更新位置请求消息,该更新位置请求消息包含SGSN标识、用户标识、更新类型等信息。
HSS收到更新位置请求消息后,如果SGSN是支持Gn/Gp接口的SGSN,则执行步骤804a;如果SGSN是支持S4接口的SGSN,则执行步骤804b。
步骤804a:HSS与支持Gn/Gp接口的SGSN之间采用移动应用部分(MAP,Mobile Application Part)协议进行交互,HSS通过插入用户数据过程将用户签约数据和路由策略发送至SGSN,SGSN对收到的用户签约数据和路由策略进行存储。HSS向SGSN发送更新位置确认消息。
路由策略是针对该用户的,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
步骤804b:HSS与支持S4接口的SGSN之间采用Diameter协议进行交互,HSS通过更新位置确认消息将用户签约数据和路由策略发送至SGSN,SGSN对收到的用户签约数据和路由策略进行存储。
路由策略是针对该用户的,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
以上所述HSS中存储的路由策略是针对每个用户的,可以由运营商进行设置并存储于HSS。
步骤805:完成用户的附着后,SGSN向用户设备发送附着接受消息,该附着接受消息包含为用户分配的临时标识等信息。
SGSN获得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后,如果在用户的本地IP接入功能启用时,需要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便可将相应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由无线侧网元根据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对该用户的数据进行传送。
图9为本发明中用户发起附着过程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二,如图9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用户设备开机时,发起附着过程以注册到核心网中,用户设备向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步骤902:MME收到附着请求消息后,对用户进行鉴权认证,用户通过鉴权认证后,执行步骤903;如果用户未通过鉴权认证,则拒绝用户设备的附着请求消息。
步骤903:MME确定自身未存储用户签约数据,向HSS发送更新位置请求消息,该更新位置请求消息包含MME标识、用户标识、更新类型等信息。
步骤904:HSS收到更新位置请求消息后,通过更新位置确认消息将用户签约数据和路由策略发送至MME,MME对收到的用户签约数据和路由策略进行存储。
路由策略是针对该用户的,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
以上所述HSS中存储的路由策略是针对每个用户的,可以由运营商进行设置并存储于HSS。
步骤905:MME收到更新位置确认消息后,为了支持用户永远在线,MME建立核心网侧的默认承载。核心网侧的默认承载建立完成后,激活相应的无线承载。
步骤906:如果MME根据用户的本地IP接入签约或者网络负荷决定为该用户启用本地IP接入功能,则MME通过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将承载相关的QoS参数及路由策略发送至无线侧网元,附着接受消息可以一并封装在该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中,然后由无线侧网元发送至用户设备。
路由策略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
路由策略可以是针对用户的,也可以是针对无线侧网元的。如果路由策略是针对用户的,则MME可以将步骤904从HSS获取的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如果路由策略是针对无线侧网元的,则MME可以本地配置本地IP接入通用的路由策略并下发至无线侧网元。
步骤907:无线侧网元收到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根据核心网指示的承载信息建立相应的无线承载。
步骤908:无线承载建立完成后,无线侧网元向MME返回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通知核心网无线承载建立完成。
图10为本发明中用户发起业务请求过程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0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1:用户设备在发送非接入层消息之前,建立与无线侧网元,如家庭基站、或宏基站、或者家庭基站网关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 Control)连接。
步骤1002:如果用户需要进行上行业务或者网络侧需要进行下行业务寻呼用户设备时,用户设备发起业务请求过程,向SGSN发送业务请求消息,该业务请求消息中包含的业务类型为信令或者数据。
步骤1003:SGSN收到业务请求消息后,对用户进行鉴权认证,用户通过鉴权认证后,执行步骤1004;如果用户未通过鉴权认证,则拒绝用户设备的业务请求消息。
步骤1004:如果业务请求消息中包含的业务类型是数据,并且核心网为该用户启用了本地IP接入功能,则SGSN通过无线接入承载(RAB,Radio AccessBearer)指派请求消息指示无线侧建立承载,并通过该RAB指派请求消息将承载相关的QoS参数及路由策略发送至无线侧网元。
路由策略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
路由策略可以是针对用户的,也可以是针对网元的。如果路由策略是针对用户的,则SGSN可以将通过用户注册或者位置更新过程从HSS获取的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如果路由策略是针对网元的,则SGSN可以本地配置本地IP接入通用的路由策略并下发至无线侧网元。
步骤1005:无线侧网元收到RAB指派请求消息后,根据核心网指示的承载信息建立相应的无线承载。
步骤1006:无线承载建立完成后,无线侧网元向SGSN返回RAB指派响应消息,通知核心网无线承载建立完成。
步骤1007:如果业务请求过程是在连接状态发起的,则SGSN向用户设备返回业务响应消息;如果业务请求过程是在空闲状态发起的,则用户设备可将RRC层的安全模式控制命令消息当作业务请求的回复。
图11为本发明中用户发起业务请求过程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二,如图1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1:用户设备在发送非接入层消息之前,建立与无线侧网元,如家庭基站、或者宏基站、或者家庭基站网关之间的RRC连接。
步骤1102:如果用户需要进行上行业务或者网络侧需要进行下行业务寻呼用户设备时,用户设备发起业务请求过程,向MME发送业务请求消息。
步骤1103:MME收到业务请求消息后,对用户进行鉴权认证,用户通过鉴权认证后,执行步骤1104;如果用户未通过鉴权认证,则拒绝用户设备的业务请求消息。
步骤1104:如果MME收到的业务请求消息不区分业务类型,则将核心网曾建立过的承载在无线侧都重新建立起来。MME通过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将承载相关的QoS参数及路由策略发送至无线侧网元。
路由策略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
路由策略可以是针对用户的,也可以是针对网元的。如果路由策略是针对用户的,则MME可以将通过用户注册或者位置更新过程从HSS获取的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如果路由策略是针对网元的,则MME可以本地配置本地IP接入通用的路由策略并下发至无线侧网元。
步骤1105:无线侧网元收到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根据核心网指示的承载信息建立相应的无线承载。
步骤1106:无线承载建立完成后,无线侧网元向MME返回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通知核心网无线承载建立完成。
步骤1107:MME收到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后,通过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将无线侧网元标识和下行隧道标识发送至S-GW。
步骤1108~步骤1109:如果无线接入技术发生改变或者核心网要求上报用户位置信息进行计费,则S-GW通过更新承载过程将上述信息上报至P-GW。
步骤1110:S-GW收到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后,向MME返回承载修改响应消息。
图12为本发明中用户发起上下文激活过程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01:用户需要访问某个PDN或者请求某种业务,用户设备发起激活分组数据协议(PDP,Package Data Protocol)上下文请求,向SGSN发送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以建立用户设备与PDN之间的连接。
步骤1202:SGSN收到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利用用户上报的接入点名通过DNS查询得到用户所要访问的GGSN,通过创建PDP上下文过程建立SGSN与GGSN之间的承载连接。SGSN通过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将该SGSN的地址、承载相关的QoS参数和承载连接的下行隧道标识等信息发送至GGSN。
步骤1203:GGSN收到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后,生成用户的上下文,并通过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将为用户设备分配的IP地址、上行隧道标识、协商的QoS参数等信息发送至SGSN。
以上为SGSN是支持Gn/Gp接口的SGSN的相关处理,如果SGSN是支持S4接口的SGSN,则该SGSN在S-GW和P-GW之间通过创建会话过程建立用户设备与PDN之间的连接。
步骤1204:SGSN收到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后,通过RAB指派请求消息指示指示无线侧建立承载,并通过该RAB指派请求消息将承载相关的QoS参数及路由策略发送至无线侧网元。
路由策略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
路由策略可以是针对用户的,也可以是针对网元的。如果路由策略是针对用户的,则SGSN可以将通过用户注册或者位置更新过程从HSS获取的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如果路由策略是针对网元的,则SGSN可以本地配置本地IP接入通用的路由策略并下发至无线侧网元。
步骤1205:无线侧网元收到RAB指派请求消息后,根据核心网指示的承载信息建立相应的无线承载。
步骤1206:无线承载建立完成后,无线侧网元向SGSN返回RAB指派响应消息,通知核心网无线承载建立完成。
图13为本发明中用户发起路由区更新过程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如图13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301:如果用户移动到存储的路由区以外的新路由区,则用户设备将发起路由更新过程,用户设备通过路由更新请求消息将用户临时标识、原路由区标识、用户能力等信息发送至无线侧网元,路由更新请求消息为非接入层消息。无线侧网元收到该非接入层消息后,为用户选定接入的新SGSN,向新SGSN发送路由更新请求消息。
步骤1302:新SGSN收到路由更新请求消息后,根据用户临时标识和原路由区标识找到原SGSN/MME,获取用户的上下文信息。
步骤1303:新SGSN确定自身未存储用户签约数据,向HSS发送更新位置请求消息,该更新位置请求消息包含新SGSN标识、用户标识、更新类型等信息。
步骤1304~步骤1305:空闲模式信令减少(ISR)功能未激活时,HSS得知用户在新SGSN中注册,向原SGSN/MME发送取消位置消息,以使原SGSN/MME删除其存储的用户的上下文信息,释放在原无线侧网元下的信令连接。原SGSN/MME向HSS返回取消位置确认消息。
HSS收到更新位置请求消息后,如果新SGSN是支持Gn/Gp接口的SGSN,则执行步骤1306a;如果新SGSN是支持S4接口的SGSN,则执行步骤1306b。
步骤1306a:HSS与支持Gn/Gp接口的新SGSN之间采用MAP协议进行交互,HSS通过插入用户数据过程将用户签约数据和路由策略发送至新SGSN,新SGSN对收到的用户签约数据和路由策略进行存储。HSS向新SGSN发送更新位置确认消息。
路由策略是针对该用户的,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
步骤1306b:HSS与支持S4接口的新SGSN之间采用Diameter协议进行交互,HSS通过更新位置确认消息将用户签约数据和路由策略发送至SGSN,SGSN对收到的用户签约数据和路由策略进行存储。
路由策略是针对该用户的,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
以上所述HSS中存储的路由策略是针对每个用户的,可以由运营商进行设置并存储于HSS。
步骤1307:完成用户的路由区更新后,新SGSN向用户设备发送路由更新接受消息,该路由更新接受消息包含为用户分配的临时标识等信息。
新SGSN获得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后,如果在用户的本地IP接入功能启用时,需要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便可将相应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由无线侧网元根据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对该用户的数据进行传送。
另外,如果原SGSN/MME已经获得了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则也可由原SGSN/MME向新SGSN提供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
图14为本发明中用户发起跟踪区更新过程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如图1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401:如果用户移动到跟踪区列表之外的跟踪区,则用户设备将发起跟踪区更新过程,用户设备通过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将用户临时标识、原跟踪区标识、用户能力等信息发送至无线侧网元,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为非接入层消息。并且,用户需要发送上行数据,在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中设置激活指示,请求核心网在跟踪区更新的过程中建立无线承载。无线侧网元收到该非接入层消息后,为用户选定接入的新MME,向新MME发送路由更新请求消息。
步骤1402:新MME收到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后,根据用户临时标识和原跟踪区标识找到原SGSN/MME,获取用户的上下文信息。
步骤1403:新MME确定自身未存储用户签约数据,向HSS发送更新位置请求消息,该更新位置请求消息包含新MME标识、用户标识、更新类型等信息。
步骤1404~步骤1405:在ISR功能未激活时,HSS得知用户在新MME中注册,向原SGSN/MME发送取消位置消息,以使原SGSN/MME删除其存储的用户的上下文信息,释放在原无线侧网元下的信令连接。原SGSN/MME向HSS返回取消位置确认消息。
步骤1406:HSS通过更新位置确认消息将用户签约数据和路由策略发送至新MME,新MME对收到的用户签约数据和路由策略进行存储。
路由策略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
路由策略可以是针对用户的,也可以是针对网元的。如果路由策略是针对用户的,则新MME可以将通过从HSS获取的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如果路由策略是针对网元的,则新MME可以本地配置本地IP接入通用的路由策略并下发至无线侧网元。
步骤1407:由于用户发送的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中包含激活指示,则新MME通过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将承载相关的QoS参数及路由策略发送至无线侧网元,附着接受消息可以一并封装在该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中,然后由无线侧网元发送至用户设备。
路由策略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
路由策略可以是针对用户的,也可以是针对网元的。如果路由策略是针对用户的,则MME可以将步骤904从HSS获取的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如果路由策略是针对网元的,则MME可以本地配置本地IP接入通用的路由策略并下发至无线侧网元。
步骤1408:无线侧网元收到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后,根据核心网指示的承载信息建立相应的无线承载。
步骤1409:无线承载建立完成后,无线侧网元向新MME返回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通知核心网无线承载建立完成。
图15为本发明中切换过程目标无线侧网元获取路由策略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5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501:用户设备测量临近小区的无线信号情况,以测量报告的形式上报给当前为其服务的无线侧网元。
步骤1502:源无线侧网元、当前为用户设备服务的无线侧网元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发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小区的信号变差,需要切换至其他无线侧网元,则源无线侧网元选择目标无线侧网元发起切换。
步骤1503:如果源无线侧网元根据网元间接口状况或者目标无线侧网元的位置信息确定需要发起核心网执行的切换,则源无线侧网元向原MME发送切换需求消息,该切换需求消息包含是否支持隧道直接转发的指示、目标无线侧网元标识等信息。
步骤1504:原MME收到切换需求消息后,根据目标无线侧网元标识判断是否需要进行MME的重选,如果确定需要进行MME的重选,则原MME通过重定位请求消息将用户的上下文信息、目标无线侧网元标识、是否支持隧道直接转发的指示、路由策略等信息发送至新MME。
路由策略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
路由策略可以是针对用户的,也可以是针对网元的。如果路由策略是针对用户的,则原MME可以将通过用户注册或者位置更新过程从HSS获取的路由策略发送至新MME;如果路由策略是针对网元的,则原MME可以将本地配置的本地IP接入通用的路由策略发送至新MME。
步骤1505:新MME收到重定位请求消息后,向目标无线侧网元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指示目标无线侧网元进行切换资源预留,切换请求消息包含承载建立列表、切换限制列表、源至目的传输容器、路由策略等信息。
步骤1506:目标无线侧网元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建立无线承载,无线承载建立完成后,向新MME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1507:新MME收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通过重定位响应消息通知原MME目标侧已经准备好切换。
步骤1508~步骤1509:原MME通过切换命令指示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无线侧网元。
步骤1510~步骤1511:用户设备同步至目标无线侧网元后,向目标无线侧网元发送切换证实消息。目标无线侧网元通过切换通知消息告知新MME切换过程执行完毕,切换通知消息包含目标无线侧网元标识和下行隧道标识。
如果源无线侧网元和目标无线侧网元由同一MME提供服务,则切换过程由同一MME完成,不执行步骤1504和步骤1507;路由策略由同一MME下发。
图16为本发明中切换过程目标无线侧网元获取路由策略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16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601:用户设备测量临近小区的无线信号情况,以测量报告的形式上报给当前为其服务的无线侧网元。
步骤1602:源无线侧网元、当前为用户设备服务的无线侧网元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发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小区的信号变差,需要切换至其他无线侧网元,则源无线侧网元选择目标无线侧网元发起切换。
步骤1603:如果源无线侧网元根据网元间接口状况或者目标无线侧网元的位置信息确定需要发起核心网执行的切换,则源无线侧网元向目标无线侧网元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请求消息包含RRC上下文、目标无线侧网元标识、AS层配置、承载相关的QoS参数、路由策略等信息。
路由策略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路由策略可以是针对用户的,也可以是针对网元的。
步骤1604:目标无线侧网元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根据切换请求消息包含的信息分配无线资源,切换准备完成后触发用户设备发起到目标无线侧网元的切换,向源无线侧网元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1605:源无线侧网元收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通过切换命令指示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无线侧网元。
步骤1606:用户设备同步至目标无线侧网元后,向目标无线侧网元发送切换证实消息,指示切换过程执行完毕。此时,目标无线侧网元可以开始向用户设备发送缓存的下行数据。
步骤1607:目标无线侧网元通过路径切换请求消息通知MME用户设备已更改服务小区。
步骤1608:MME与S-GW之间执行用户面更新过程,将目标无线侧网元标识和下行隧道标识告知S-GW,此时核心网的下行数据也可以开始发送。
步骤1609:MME向目标无线侧网元返回路径切换确认消息,以提供更新后的用户设备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MBR)或者指示哪些无线承载建立失败由无线侧进行相应的无线承载删除。
图17为本发明中路由策略更新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7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701:用户和运营商协商修改签约的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该路由策略是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
路由策略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
步骤1702:HSS将更新后的路由策略通过插入用户数据过程下发至MME。
步骤1703:MME收到更新后的路由策略后,向HSS返回插入用户数据确认消息。
步骤1704:如果用户设备处于连接状态并且已经建立了用户面,则MME通过配置更新消息将更新后的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
步骤1705:无线侧网元收到更新后的路由策略后,对自身存储的针对相应用户的路由策略进行更新,并向MME返回配置更新确认消息。
另外,如果MME本地配置的针对无线侧网元的路由策略发生改变时,则可直接通过类似步骤1704~步骤1705的处理将更新后的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
图18为本发明中路由策略更新时路由策略的获取流程示意图二,如图18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801:用户和运营商协商修改签约的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该路由策略是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
路由策略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数据包目的地址和本地IP接入或者核心网接入两种路由选择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本地IP接入类型和路由选择关系,本地IP接入类型如本地IP接入Internet、本地IP接入家庭网络等。
步骤1802:HSS将更新后的路由策略通过插入用户数据过程下发至SGSN。
步骤1803:SGSN收到更新后的路由策略后,向HSS返回插入用户数据确认消息。
步骤1804:如果用户设备处于连接状态并且已经建立了用户面,则SGSN通过信息传输指示消息将更新后的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
步骤1805:无线侧网元收到更新后的路由策略后,对自身存储的针对相应用户的路由策略进行更新,并向SGSN返回配置更新确认消息。
另外,如果SGSN本地配置的针对无线侧网元的路由策略发生改变时,则可直接通过类似步骤1804~步骤1805的处理将更新后的路由策略下发至无线侧网元。
如果无线侧网元既获得了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也获得了针对网元的路由策略,则无线侧网元为用户传送数据时,可根据配置规则选择路由策略,例如,根据优先级选择高优先级的路由策略;又如,针对特定类型的用户优先选择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
无线侧网元得到路由策略后,将根据路由策略进行数据的传送。具体地,无线侧网元不区分用户,统一根据针对该无线侧网元的路由策略对各用户的数据进行传送;或者,根据针对每个用户的路由策略对相应用户的数据进行传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无线侧网元接收所述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策略为针对网元的路由策略,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为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
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具体为:无线侧网元开机上电或路由策略发生改变时,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为移动性管理单元,
所述路由策略为针对网元的路由策略,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具体为:移动性管理单元本地配置本地IP接入通用的路由策略并向无线侧网元下发;
所述路由策略为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之前还包括:用户设备注册到网络、或者用户设备位置发生改变、或者路由策略发生改变时,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向移动性管理单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为移动性管理单元,
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具体为:新移动性管理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来自原移动性管理单元的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为其他无线侧网元,
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具体为:源无线侧网元向所述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策略是:针对网元的路由策略,或者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
7.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路由策略提供单元,用于向无线侧网元下发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无线侧网元,用于接收所述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是:无线侧网元管理系统、或者移动性管理单元、或者其他无线侧网元;和/或,
所述无线侧网元是:家庭基站,或者宏基站,或者家庭基站网关;和/或,
所述路由策略是:针对无线侧网元的路由策略,或者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是: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支持节点SGSN,或者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策略提供单元为移动性管理单元,所述路由策略为针对用户的路由策略,
所述系统还包括HSS,用于向移动性管理单元提供本地IP接入的路由策略。
CN2009100919833A 2009-09-03 2009-09-03 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65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19833A CN102006580B (zh) 2009-09-03 2009-09-03 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PCT/CN2010/076004 WO2011026392A1 (zh) 2009-09-03 2010-08-13 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EP10813314.1A EP2475142B1 (en) 2009-09-03 2010-08-13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quiring route strategies
US13/393,336 US8730831B2 (en) 2009-09-03 2010-08-13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quiring route strategi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19833A CN102006580B (zh) 2009-09-03 2009-09-03 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6580A true CN102006580A (zh) 2011-04-06
CN102006580B CN102006580B (zh) 2013-11-06

Family

ID=43648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198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6580B (zh) 2009-09-03 2009-09-03 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30831B2 (zh)
EP (1) EP2475142B1 (zh)
CN (1) CN102006580B (zh)
WO (1) WO2011026392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0978A1 (zh) * 2011-09-19 2013-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触发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及网络系统
WO2013071820A1 (zh) * 2011-11-16 2013-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系统及接入服务路由器及寄存器
CN103124414B (zh) * 2011-11-21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ip接入速率管理方法、装置
CN105813079A (zh) * 2016-05-17 2016-07-27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终端接入方法
WO2017139910A1 (en) * 2016-02-15 2017-08-24 Apple Inc. Network initiated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for static and nomadic devices
CN111770545A (zh) * 2019-04-02 2020-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路由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74207B2 (en) * 2010-07-31 2014-07-08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s for bearer reservation, maintenance, and us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38156B2 (en) 2010-10-22 2014-09-1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ulti-bearer rate control for transporting user plane data
CN103338482B (zh) * 2013-07-24 2016-08-24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分流数据传输方法、传输设备以及用户终端
CN104427006A (zh) * 2013-08-22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地址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wlan及ue
FR3021828A1 (fr) 2014-05-28 2015-12-04 Orange Technique d'obtention d'une politique de routage de requetes emises par un module logiciel s'executant sur un dispositif client
US10694558B2 (en) 2015-03-01 2020-06-2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mall cell gateway selective data path offload
US10966093B2 (en) * 2016-09-20 2021-03-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mporary identifi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73360B1 (en) * 2017-02-15 2022-11-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ocal breakout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8364A (zh) * 2004-12-27 2006-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ip承载网中转发业务流的方法
CN1859412A (zh) * 2006-03-28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演进网络中漫游用户ip地址的注册和业务使用方法
CN101047958A (zh) * 2006-03-31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3gpp演进网络中漫游场景下用户网络附着方法及系统
WO2008082331A1 (en) * 2006-12-28 2008-07-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in a network node for separating circuit switched and packet switched traffic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30637B1 (ko) * 2001-06-14 2009-12-09 메시네트웍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이동 애드호크 네트워크에서 소프트웨어 아키텍쳐프로토콜 스택의 인터넷 프로토콜 라우팅 계층 아래에내장된 라우팅 알고리즘
US7161915B2 (en) * 2004-04-26 2007-01-09 Motorola, Inc. Wireless quality-of-service detection method
DE102005042536A1 (de) * 2005-09-07 2007-03-15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Funk-Kommunikation in einem Multi-Funkverbindungs-Kommunikationsssystem
CN100488284C (zh) * 2006-01-26 2009-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3gpp演进网络中漫游用户数据路由优化方法
US7554962B2 (en) * 2006-03-20 2009-06-3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software product for access point selection
US8089970B2 (en) * 2006-12-14 2012-01-03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dmission and routing in multi-hop 802.11 network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raffic shaping at intermediate hop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8364A (zh) * 2004-12-27 2006-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ip承载网中转发业务流的方法
CN1859412A (zh) * 2006-03-28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演进网络中漫游用户ip地址的注册和业务使用方法
CN101047958A (zh) * 2006-03-31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3gpp演进网络中漫游场景下用户网络附着方法及系统
WO2008082331A1 (en) * 2006-12-28 2008-07-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in a network node for separating circuit switched and packet switched traffic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0978A1 (zh) * 2011-09-19 2013-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触发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及网络系统
WO2013071820A1 (zh) * 2011-11-16 2013-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系统及接入服务路由器及寄存器
CN103124414B (zh) * 2011-11-21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ip接入速率管理方法、装置
WO2017139910A1 (en) * 2016-02-15 2017-08-24 Apple Inc. Network initiated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for static and nomadic devices
US10349434B2 (en) 2016-02-15 2019-07-09 Apple Inc. Network initiated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for static and nomadic devices
CN105813079A (zh) * 2016-05-17 2016-07-27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终端接入方法
CN105813079B (zh) * 2016-05-17 2019-06-07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终端接入方法
CN111770545A (zh) * 2019-04-02 2020-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路由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26392A1 (zh) 2011-03-10
EP2475142A1 (en) 2012-07-11
US8730831B2 (en) 2014-05-20
EP2475142A4 (en) 2015-12-30
EP2475142B1 (en) 2018-05-16
CN102006580B (zh) 2013-11-06
US20120163300A1 (en) 201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6580B (zh) 一种路由策略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1998353A (zh) 承载类型的指示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2056321B (zh) 一种实现本地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96405B (zh) 移动性管理实体获取会话管理信息参数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69433B (zh) 一种实现数据流服务质量和计费策略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56142B (zh) 一种建立本地ip访问下行数据通道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26145A (zh) 一种本地ip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02056141B (zh) 一种实现本地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N102378160B (zh) 基于本地接入的承载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1998479A (zh) 一种切换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1998365A (zh) 支持本地ip接入的通信系统中资源管理方法与装置
CN102056136B (zh) 支持本地ip访问的通信系统中隧道更新方法与系统
CN102547861A (zh) 数据分流方法及本地网关
CN102158961A (zh) 一种本地访问寻呼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2256326A (zh) 一种实现路由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26401B (zh) 移动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281591A (zh)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61980A (zh) 一种实现业务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2131291A (zh) 本地接入网关获取终端的寻呼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26400A (zh) 一种实现本地接入的系统及方法
CN102083144B (zh) 一种数据缓存单元区分网络链接类型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38633A (zh) 一种数据分流的动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722054A (zh) 一种实现本地接入的系统及方法
CN103813397A (zh) 管理分流连接的方法、无线侧网元及移动性管理实体
CN102149067A (zh) 对本地ip数据进行管理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