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8546B - 一种实现用户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用户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8546B
CN101998546B CN2009100912745A CN200910091274A CN101998546B CN 101998546 B CN101998546 B CN 101998546B CN 2009100912745 A CN2009100912745 A CN 2009100912745A CN 200910091274 A CN200910091274 A CN 200910091274A CN 101998546 B CN101998546 B CN 1019985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via node
downlink data
source via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12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8546A (zh
Inventor
刘佳敏
鲍炜
房家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9100912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854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01247 priority patent/WO201102029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998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8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8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85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系统及装置,可以提高中继节点下的终端切换速度,减少切换时的数据丢失率。该方法包括: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确认终端准备发生切换时,通知该终端所属源中继节点需要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前转来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用户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实现用户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3GPP先进的长期演进(LTE-Advanced)系统中,将会采用中继(Relay)协作传输的方法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和扩展小区覆盖。中继节点(Relay Node,以下简称为RN)的引入,使得终端(UE)的移动性更复杂,UE可能发生RN和基站(eNB)之间的多种切换方式。 
参见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R8规范中,典型的MME和服务网关内部切换流程具体如下: 
步骤100~101:源eNB和服务网关之间进行区域限制获取,源eNB向终端发送测量控制消息,这个过程中,终端(UE)通过源eNB与服务网关之间进行数据业务。 
步骤102a~102b:源eNB向UE发送上行资源分配信息,UE向源eNB发送测量报告。 
步骤103:源eNB基于测量报告和RRM信息做判决,决定UE需要切换。 
步骤104:如果确定UE需要切换,源eNB发起切换请求消息至目标eNB,携带必要的信息为目标侧的切换做准备。 
步骤105:目标eNB基于收到的E-RAB QoS信息做接纳控制,配置请求的资源,预留C-RNTI和可能的RACH Preamble。 
步骤106:目标eNB准备切换并发送切换请求确认至源eNB,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含有发送给UE的执行切换的RRC消息,消息中包含新的C-RNTI, 目标eNB安全算法指示,可能包含专用RACH Preamble,和其他参数,如接入参数,SIBs等,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如果需要还可包含数据前转通道的信息。 
一旦源eNB接收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者一旦切换命令在下行开始传输,数据前转过程开始启动。 
从步骤107至步骤116提供了进行数据无损切换的途径。 
步骤107a~107b:源eNB将目标eNB透传过来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等操作后发往UE。 
步骤108a~108c:源eNB向目标eNB发送SN状态传递消息,该消息携带需要保留PDCP状态的E-RABs(RLC AM业务)的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和下行PDCP SN发送状态信息。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至少包含第一个丢失UL SDU的PDCP SN和可能的乱序UL PDCP SN的bit图信息;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包含在目标eNB给新SDU分配的下一个PDCP SN号。 
步骤109~111:UE收到包含切换信息的RRC连接重配置信令,与目标eNB做同步,并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给目标eNB。 
步骤112:目标eNB向MME发送路径切换(PATH SWITCH)信令通知UE已经更改了归属小区。 
步骤113:MME发送更新用户面请求(UPDATE USERS PLANEREQUEST)信令给服务网关。 
步骤114:服务网关更改下行数据路径至目标侧。服务网关在去源eNB的旧路径上发送一个或者多个结束标记(end marker)包并释放指向源eNB的用户面和传输网络层资源。 
步骤115:服务网关发送更新用户面响应(UPDATE USER PLANERESPONSE)信息给MME。 
步骤116:MME向eNB发送目标路径切换确认(PATH SWITCHACKNOWLEDGE)消息。 
步骤117:目标eNB向源eNB发送终端上下文释放(UE CONTEXT RELEASE)来通知切换成功,触发源eNB释放资源。 
步骤118:源eNB收到UE CONTEXT RELEASE消息后,释放无线和控制面相关资源。 
为了进行数据无损切换,对于用户面来讲,需要进行数据前转,其过程如下: 
在切换准备阶段,在源eNB和目标eNB之间建立数据前转的用户面隧道。需要进行前转数据的每一个E-RAB建立一个隧道用于上行数据前转和另一个用于下行数据前转。在切换执行阶段,用户数据从源eNB前转至目标eNB。切换完成阶段,源eNB继续前转用户面数据直到最后一个包“end marker”。目标eNB收到“end marker”,认为前转数据完成。 
LTE-A系统引入RN后,定义了以下节点和接口: 
节点包括Donor-eNB(与RN有无线连接的eNB,简写为D-eNB)、Relay-Node(存在于D-eNB与UE之间的实体,简写为RN)以及UE(可以是Rel-8UE)。 
图2为LTE-A中节点及接口示意图。参见图2所示,接口包括Uu(UE和RN之间的接口)和Un(RN和D-eNB之间的接口)。 
在考虑RN下的UE进行切换时,可能的源节点与目标节点的组合有: 
归属于RN的UE切换到D-eNB;归属于RN的UE切换到D-eNB下的其它RN;归属于与RN的UE切换到其它eNB;归属于RN的UE切换到其它eNB下的RN。 
对于归属于RN的UE其下行数据是由D-eNB经Un传输到RN,再由RN经Uu传输到UE。当UE发生切换时,RN需要建立该UE的数据前转通道,对未发送成功的数据进行数据前转。如果该数据当前还存储在D-eNB未通过Un口发送,则需要将数据先通过Un口下发到RN,再经前转通道由Un接口先传输到D-eNB再到目标节点。 
综上所示,在RN下UE发生切换时,如果D-eNB有下行数据没有来得及 传输给RN,则这部分数据需要先经过Un口传输给RN,再通过RN到目标节点的数据前转通道进行前转。RN到目标节点的数据前转通道是通过D-eNB进行中转,因此这部分数据需要重新通过Un口传输给D-eNB,根据需要再传输到目标节点。可以看出,D-eNB在已知RN下UE即将切换的情况下,还需要将数据在Un口上进行来回传输,以达到数据前转目的。上述方法会浪费Un口的资源,增加切换延时,甚至提高切换时的数据丢失率,破坏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及系统,用以提高RN下UE切换速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包括: 
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确认终端准备发生切换时,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UE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 
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前转来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系统,包括: 
所述归属基站,用于确认该终端准备发生切换时,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设备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并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设备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目标节点设备; 
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用于收到所述归属基站发送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的通知后,将需要前转给目标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所述归属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确认终端是否准备发生切换; 
控制单元,用于确认终端准备发生切换时,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 
前转单元,用于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目标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包括: 
源中继节点收到该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发送的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的通知后,将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用于提供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通过前转通道发送给该终端的目标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中继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发送的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的通知; 
前转单元,用于将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用于提供给所述归属基站通过前转通道发送给该终端的目标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源基站确认终端准备发生切换时,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UE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将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来自所述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通过目标节点发送给该终端。因此,减少了前转数据,节省了源基站和中继节点之间数据的转发,提高了切换速度,由于减少前转数据的转发,从而减少切换时的数据丢失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实现UE切换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2为LTE-A中节点及接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UE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提高终端的切换速度,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确认终端准备发生切换时,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UE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前转来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因此,减少了前转数据的转发,提高了终端的切换速度。 
这里,目标节点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中继节点。 
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301: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确认终端准备发生切换时,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UE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 
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UE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时,所述归属基站可以终止向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也可以继续向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 
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确认终端是否准备发生切换: 
比如:当所述源基站检测到终端所属源中继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时,确认所述终端准备发生切换;当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检测到目标节点向终端所属源中继节点发送针对终端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时,可以确认该终端准备发生切换;当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检测到终端所属源中继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SN状态传递消息,可以确认该终端准备发生切换。 
这里,所述归属基站可以通过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结束标记,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UE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 
步骤302: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前转来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 
这里,所述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可以包括:在发送所述结束标记的时刻,仍旧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和后续数据。 
所述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前转来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可以包括:在所述结束标记之前的所有需要前转给目标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所述结束标记。 
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存储,并在确认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向目标节点的前转已结束后,将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发送给目标节点存储。 
在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到结束标记,则确认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向目标节点的前转已结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中继节点侧为例,实现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过程如下: 
源中继节点收到该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发送的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的通知后,将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用于提供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通过前转通道发送给该终端的目标节点。 
在将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后,可以进一步包括:源中继节点向归属基站发送结束标记,表示所述源中继节点的数据前转到归属基站的过程完成。 
以下举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当D-eNB获知RN下UE即将发生切换时,可以提前停止在下行Un口对该UE的数据发送,自行产生“end marker”发送至RN。RN经过D-eNB进行数据前转,D-eNB检测到RN发送的“end marker”,认为RN的数据前转已经完成,截获RN发送的“end marker”并删除。之后开始对D-eNB本身存储的数据进行前转,直至发送完收自服务网关的“end marker”,标志整个数据前转结束。 
实施例一: 
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RN下UE实现切换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400~401:源RN和服务网关之间进行区域限制获取,源RN向终端发送测量控制消息,这个过程中,UE通过源RN与服务网关之间进行数据业务。 
步骤402a~402b:源RN向UE发送上行资源分配信息,UE向源RN发送测量报告。 
步骤403:源RN基于测量报告和RRM信息进行判决,决定UE是否需要切换。 
步骤404a:如果确定UE需要切换,源RN通过D-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至目标节点,其中携带必要的信息为目标侧的切换做准备。 
步骤404b:一旦D-eNB检测到源RN发送给目标节点切换请求消息,即:知悉RN下的某UE即将发生切换,则源基站终止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并通 知该终端的所属中继节点,生成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end maker)发送给RN,指示给该UE的数据报发送结束。 
步骤405:目标节点基于收到的E-RAB QoS信息做接纳控制,配置请求的资源,预留C-RNTI和可能的RACH Preamble。 
步骤406:目标节点准备切换并通过D-eNB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给源RN,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含有发送给UE的执行切换的RRC消息,消息中包含新的C-RNTI,目标节点安全算法指示,可能包含专用RACH Preamble,和其他参数,如接入参数,SIBs等,如果需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还可包含数据前转通道的信息。 
步骤407a~407d:源RN进行下行资源分配,并将目标节点透传过来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等操作后发往UE;UE去附着源小区,与目标基站中的新小区同步;源RN收到结束标记后,将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通过D-eNB发送给目标节点; 
步骤408a:源RN向目标节点发送SN状态传递消息,该消息携带需要保留PDCP状态的E-RABs(RLC AM业务)的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和下行PDCP SN发送状态信息。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至少包含第一个丢失UL SDU的PDCP SN和可能的乱序UL PDCP SN的bit图信息;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包含在目标节点给新SDU分配的下一个PDCP SN号。 
步骤408b~408c:D-eNB通过前转通道向目标节点前转数据,直到收到源RN发送的结束标记;目标节点缓存收到的来自D-eNB的前转数据。 
步骤409~411:UE收到包含切换信息的RRC连接重配置信令,与目标节点做同步,并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给目标节点。 
步骤412:目标节点向MME发送路径切换(PATH SWITCH)信令通知UE已经更改了归属小区。 
步骤413:MME发送更新用户面请求(UPDATE USERS PLANEREQUEST)信令给服务网关。 
步骤414:服务网关更改下行数据路径至目标侧。服务网关在去D-eNB的旧路径上发送一个或者多个结束标记(end marker)包并释放指向D-eNB的用户面和传输网络层资源。 
步骤415:服务网关发送更新用户面响应(UPDATE USER PLANERESPONSE)信息给用户面管理实体(MME)。 
步骤416:MME向eNB发送目标路径切换确认(PATH SWITCHACKNOWLEDGE)消息。 
步骤417a~417e:目标节点向D-eNB发送终端上下文释放(UE CONTEXTRELEASE)来通知切换成功,触发D-eNB释放资源。如果图4中显示的步骤408b中,源RN一直没有转发完数据,则可以一直通过D-eNB给目标节点转发数据,直至发送至最后一个包“end marker”。D-eNB检测到RN前转的“endmarker”后,认为RN的数据前转已经完成,删除“end marker”,并开始利用数据前转通道向目标节点前转D-eNB自身存储的该UE的数据。 
步骤418:D-eNB收到UE CONTEXT RELEASE消息后,释放无线和控制面相关资源。 
如图4所示,在步骤404b中,当D-eNB监测到RN发送给目标节点的切换请求消息,知悉RN下的某UE即将发生切换,则D-eNB生成一个或者多个“end marker”包,发送给RN,指示给该UE的数据包发送结束,停止对RN发送该UE的数据,后续收到的以及之前未来得及发送的该UE数据均存储在D-eNB。在步骤408a之后中,即源RN向目标节点发送SN状态信息后,RN开始通过数据前转通道向目标节点前转数据,直至发送至最后一个包“endmarker”。D-eNB检测到RN前转的“end marker”后,认为RN的数据前转已经完成,删除“end marker”,并开始利用数据前转通道向目标节点前转D-eNB自身存储的该UE的数据。 
在步骤414中,D-eNB收到服务网关发来的“end marker”,标志这是下行最后一个结束包。对此“end marker”,D-eNB也不需要向RN进行发送,而是 顺序随着前转数据直接前转至目标节点。目标节点收到D-eNB前转来的“endmarker”包,认为数据前转结束。 
例二: 
参见图5所述,本实施例切换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500~501:源RN和服务网关之间进行区域限制获取,源RN向终端发送测量控制消息,这个过程中,UE通过源RN与服务网关之间进行数据业务。 
步骤502a~502b:源RN向UE发送上行资源分配信息,UE向源RN发送测量报告。 
步骤503:源RN基于测量报告和RRM信息进行判决,决定UE是否需要切换。 
步骤504:如果确定UE需要切换,源RN通过D-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至目标节点,其中携带必要的信息为目标侧的切换做准备。 
步骤505:目标节点基于收到的E-RAB QoS信息做接纳控制,配置请求的资源,预留C-RNTI和可能的RACH Preamble。 
步骤506a:目标节点准备切换并通过D-eNB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给源RN,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含有发送给UE的执行切换的RRC消息,消息中包含新的C-RNTI,目标节点安全算法指示,可能包含专用RACH Preamble,和其他参数,如接入参数,SIBs等,如果需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还可包含数据前转通道的信息。 
步骤506b:一旦D-eNB检测到目标节点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给源RN,即:知悉RN下的某UE即将发生切换,则源基站终止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并通知该终端的所属中继节点,生成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end maker)发送给RN,指示给该UE的数据报发送结束。 
步骤507a~507d:源RN进行下行资源分配,并将目标节点透传过来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等操作后发往UE;UE去附着源小区, 与目标基站中的新小区同步;源RN收到结束标记后,将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通过D-eNB发送给目标节点; 
步骤508a:源RN向目标节点发送SN状态传递消息,该消息携带需要保留PDCP状态的E-RABs(RLC AM业务)的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和下行PDCP SN发送状态信息。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至少包含第一个丢失UL SDU的PDCP SN和可能的乱序UL PDCP SN的bit图信息;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包含在目标节点给新SDU分配的下一个PDCP SN号。 
步骤508b~508c:D-eNB通过前转通道向目标节点前转数据,直到收到源RN发送的结束标记;目标节点缓存收到的来自D-eNB的前转数据。 
步骤509~511:UE收到包含切换信息的RRC连接重配置信令,与目标节点做同步,并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给目标节点。 
步骤512:目标节点向MME发送路径切换(PATH SWITCH)信令通知UE已经更改了归属小区。 
步骤513:MME发送更新用户面请求(UPDATE USERS PLANEREQUEST)信令给服务网关。 
步骤514:服务网关更改下行数据路径至目标侧。服务网关在去D-eNB的旧路径上发送一个或者多个结束标记(end marker)包并释放指向D-eNB的用户面和传输网络层资源。 
步骤515:服务网关发送更新用户面响应(UPDATE USER PLANERESPONSE)信息给MME。 
步骤516:MME向eNB发送目标路径切换确认(PATH SWITCHACKNOWLEDGE)消息。 
步骤517a~517e:目标节点向D-eNB发送终端上下文释放(UE CONTEXTRELEASE)来通知切换成功,触发D-eNB释放资源。如果图4中显示的步骤408b中,源RN一直没有转发完数据,则可以一直通过D-eNB给目标节点转发数据,直至发送至最后一个包“end marker”。D-eNB检测到RN前转的“end marker”后,认为RN的数据前转已经完成,删除“end marker”,并开始利用数据前转通道向目标节点前转D-eNB自身存储的该UE的数据。 
步骤518:D-eNB收到UE CONTEXT RELEASE消息后,释放无线和控制面相关资源。 
在步骤506b中,当D-eNB监测到目标节点发送给RN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知悉RN下的某UE即将切换至目标节点,则D-eNB生成一个或者多个“endmarker”包,发送给RN,指示给该UE的数据包发送结束,停止对RN发送该UE的数据,后续收到的以及之前未来得及发送的该UE数据均存储在D-eNB。 
步骤508中,源RN向目标节点发送SN状态信息后,RN开始通过数据前转通道向目标节点前转数据,直至发送至最后一个包“end marker”。 
D-eNB检测到RN前转的“end marker”后,认为RN的数据前转已经完成,删除“end marker”,并开始利用数据前转通道向目标节点前转D-eNB自身存储的该UE的数据。 
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切换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600~601:源RN和服务网关之间进行区域限制获取,源RN向终端发送测量控制消息,这个过程中,UE通过源RN与服务网关之间进行数据业务。 
步骤602a~602b:源RN向UE发送上行资源分配信息,UE向源RN发送测量报告。 
步骤603:源RN基于测量报告和RRM信息进行判决,决定UE是否需要切换。 
步骤604:如果确定UE需要切换,源RN通过D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至目标节点,其中携带必要的信息为目标侧的切换做准备。 
步骤605:目标节点基于收到的E-RAB QoS信息做接纳控制,配置请求的资源,预留C-RNTI和可能的RACH Preamble。 
步骤606:目标节点准备切换并通过DeNB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给源 RN,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含有发送给UE的执行切换的RRC消息,消息中包含新的C-RNTI,目标节点安全算法指示,可能包含专用RACH Preamble,和其他参数,如接入参数,SIBs等,如果需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还可包含数据前转通道的信息。 
步骤607a~607d:源RN进行下行资源分配,并将目标节点透传过来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等操作后发往UE;UE去附着源小区,与目标基站中的新小区同步;源RN收到结束标记后,将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通过DeNB发送给目标节点; 
步骤608a:源RN向目标节点发送SN状态传递消息,该消息携带需要保留PDCP状态的E-RABs(RLC AM业务)的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和下行PDCP SN发送状态信息。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至少包含第一个丢失UL SDU的PDCP SN和可能的乱序UL PDCP SN的bit图信息;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包含在目标节点给新SDU分配的下一个PDCP SN号。 
步骤608b:一旦DeNB检测到源RN向目标节点发送SN状态传递消息,即:知悉RN下的某UE即将发生切换,则源基站终止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并通知该终端的所属中继节点,生成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end maker)发送给RN,指示给该UE的数据报发送结束。 
步骤608c~608d:DeNB通过前转通道向目标节点前转数据,直到收到源RN发送的结束标记;目标节点缓存收到的来自D-eNB的前转数据。 
步骤609~611:UE收到包含切换信息的RRC连接重配置信令,与目标节点做同步,并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给目标节点。 
步骤612:目标节点向MME发送路径切换(PATH SWITCH)信令通知UE已经更改了归属小区。 
步骤613:MME发送更新用户面请求(UPDATE USERS PLANEREQUEST)信令给服务网关。 
步骤614:服务网关更改下行数据路径至目标侧。服务网关在去D-eNB的 旧路径上发送一个或者多个结束标记(end marker)包并释放指向D-eNB的用户面和传输网络层资源。 
步骤615:服务网关发送更新用户面响应(UPDATE USER PLANERESPONSE)信息给MME。 
步骤616:MME向eNB发送目标路径切换确认(PATH SWITCHACKNOWLEDGE)消息。 
步骤417a~417e:目标节点向D-eNB发送终端上下文释放(UE CONTEXTRELEASE)来通知切换成功,触发D-eNB释放资源。如果图4中显示的步骤408b中,源RN一直没有转发完数据,则可以一直通过D-eNB给目标节点转发数据,直至发送至最后一个包“end marker”。D-eNB检测到RN前转的“endmarker”后,认为RN的数据前转已经完成,删除“end marker”,并开始利用数据前转通道向目标节点前转D-eNB自身存储的该UE的数据。 
步骤618:D-eNB收到UE CONTEXT RELEASE消息后,释放无线和控制面相关资源。 
在步骤608b中,当D-eNB监测到RN发送给的目标节点SN状态传递信息,知悉RN下的某UE即将切换至目标节点并即将开始数据前转过程,则D-eNB生成一个或者多个“end marker”包,发送给RN,指示给该UE的数据包发送结束,停止对RN发送该UE的数据,后续收到的以及之前未来得及发送的该UE数据均存储在D-eNB。 
同时,RN开始通过数据前转通道向目标节点前转数据,直至发送至最后一个包“end marker”。D-eNB检测到RN前转的“end marker”后,认为RN的数据前转已经完成,删除“end marker”,并开始利用数据前转通道向目标节点前转D-eNB自身存储的该UE的数据。 
步骤614中,D-eNB收到服务网关发来的“end marker”,标志这是下行最后一个结束包。对此“end marker”,D-eNB也不需要向RN进行发送,而是顺序随着前转数据直接前转至目标节点。目标节点收到D-eNB前转来的“end marker”包,认为数据前转结束。 
在上述三个具体实施例中,RN下UE发生切换时,当D-eNB知悉该UE需要切换,即提前终止发送UE的数据至RN,并产生“end marker”包发送至RN,标志数据结束,对后续从网络侧收到的及之前未来得及发送至RN的该UE数据缓存在D-eNB。随后RN至目标节点进行数据前转,前转至最后一个包“endmarker”时,D-eNB删除该“end marker”包,开始对自身存储的该UE数据包进行前转。在服务网关发来“end marker”包时,D-eNB并不对RN发送该包,而是直接按顺序前转至目标节点,目标节点收到“end marker”,标志数据前转结束。 
参见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系统,包括:终端所属源中继节点设备71和该源中继节点设备的归属基站72,其中, 
所述归属基站72,用于确认该终端准备发生切换时,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设备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并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设备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目标节点设备; 
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71,用于收到所述归属基站发送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的通知后,将需要前转给目标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所述归属基站。 
所述归属基站72,用于根据检测到的该终端所属源中继节点设备向目标节点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时,确认所述终端准备发生切换。 
所述归属基站72,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目标节点设备向终端所属的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发送针对终端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时,确认该终端准备发生切换。 
所述归属基站72,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终端所属的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向目标节点设备发送SN状态传递消息,确认该终端准备发生切换。 
所述归属基站72,用于通过向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结束标 记,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需要该源中继节点设备前转的该UE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 
所述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包括: 
在发送所述结束标记的时刻,仍旧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设备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和后续数据。 
所述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前转来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包括:在所述结束标记之前的所有需要前转给目标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所述结束标记。 
所述归属基站72,用于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设备存储,并在确认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向目标节点的前转已结束后,将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发送给目标节点设备存储。 
所述归属基站72,用于在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到结束标记,则确认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向目标节点的前转已结束。 
所述归属基站72,用于用于向源中继节点发送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的通知时,终止向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或继续向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 
参见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包括:判断单元81、控制单元82以及前转单元83。 
判断单元81,用于确认终端是否准备发生切换; 
控制单元82,用于确认终端准备发生切换时,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UE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 
前转单元83,用于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 据、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目标节点。 
所述判断单元81,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终端所属源中继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时,确认所述终端准备发生切换。 
所述判断单元81,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目标节点向终端所属源中继节点发送针对终端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时,确认该终端准备发生切换。 
所述判断单元81,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终端所属源中继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SN状态传递消息,确认该终端准备发生切换。 
所述控制单元82,用于通过向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结束标记,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UE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 
所述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包括: 
在发送所述结束标记的时刻,仍旧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和后续数据。 
所述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前转来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包括:在所述结束标记之前的所有需要前转给目标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所述结束标记。 
所述控制单元82,用于在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终止向该终端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时,终止向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或继续向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 
所述前转单元83,用于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存储,并在确认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向目标节点的前转已结束后,将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发送给目标节点存储。 
所述前转单元82,用于通过判断是否检测到结束标记,来确认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向目标节点的前转是否已结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中继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发送的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的通知; 
前转单元,用于将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用于提供给所述归属基站通过前转通道发送给该终端的目标节点。 
所述前转单元,用于用于在将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后,向归属基站发送结束标记,表示所述源中继节点的数据前转到所述归属基站的过程完成。 
本发明提出了LTE-A系统中引入RN节点后,为减少UE切换时的数据转发,D-eNB提前终止下发该UE的数据至RN,直接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数据转发。该方法避免了切换时的丢包以及对空口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切换时延。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4)

1.一种实现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确认终端准备发生切换时,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 
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前转来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确认终端准备发生切换,包括: 
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检测到终端所属的所述源中继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时,确认所述终端准备发生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确认终端准备发生切换,包括: 
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检测到目标节点向终端所属的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针对终端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时,确认该终端准备发生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确认终端准备发生切换,包括: 
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检测到终端所属的所述源中继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SN状态传递消息,确认该终端准备发生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是通过向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结束标记,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包括: 
在发送所述结束标记的时刻,仍旧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 下行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前转来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包括:在所述结束标记之前的所有需要前转给目标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所述结束标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前转来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包括: 
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存储,并在确认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向目标节点的前转已结束后,将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发送给目标节点存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到结束标记,则确认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向目标节点的前转已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时,所述归属基站终止向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或继续向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 
11.一种实现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所属源中继节点设备和该源中继节点设备的归属基站,其中, 
所述归属基站,用于确认该终端准备发生切换时,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设备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并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设备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 给目标节点设备; 
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用于收到所述归属基站发送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的通知后,将需要前转给目标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所述归属基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基站,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终端所属的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向目标节点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时,确认所述终端准备发生切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基站,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目标节点设备向终端所属的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发送针对终端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时,确认该终端准备发生切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基站,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终端所属的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向目标节点设备发送SN状态传递消息,确认该终端准备发生切换。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基站,用于通过向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结束标记,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需要该源中继节点设备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设备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包括: 
在发送所述结束标记的时刻,仍旧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设备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前转来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包括:在所述结束标记之前的所有需要前转给目标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所述结束标记。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基站,用于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设备存储,并在确认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向目标节 点的前转已结束后,将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发送给目标节点设备存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基站,用于在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到结束标记,则确认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向目标节点的前转已结束。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基站,用于向源中继节点发送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的通知时,终止向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或继续向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 
2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确认终端是否准备发生切换; 
控制单元,用于确认终端准备发生切换时,通知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 
前转单元,用于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目标节点。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终端所属源中继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时,确认所述终端准备发生切换。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目标节点向终端所属源中继节点发送针对终端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时,确认该终端准备发生切换。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终端所属源中继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SN状态传递消息,确认该终 端准备发生切换。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向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至少一个结束标记,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包括: 
在发送所述结束标记的时刻,仍旧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前转来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包括:在所述结束标记之前的所有需要前转给目标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所述结束标记。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通知所述源中继节点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时,终止向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或继续向所述源中继节点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单元,用于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存储,并在确认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向目标节点的前转已结束后,将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发送给目标节点存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单元,用于通过判断是否检测到结束标记,来确认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向目标节点的前转是否已结束。 
31.一种实现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源中继节点收到该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在确认终端准备发生切换时发 送的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的通知后,将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以便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通过前转通道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前转来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的目标节点。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后,进一步包括: 
源中继节点向归属基站发送结束标记,表示所述源中继节点的数据前转到归属基站的过程完成。 
33.一种源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在确认终端准备发生切换时发送的需要该源中继节点前转的该终端下行数据的结束位置的通知; 
前转单元,用于将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以便所述归属基站通过前转通道将来自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前转来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当前缓存的尚未发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以及后续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终端的目标节点。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源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单元,用于在将需要前转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前转给所述源中继节点的归属基站后,向归属基站发送结束标记,表示所述源中继节点的数据前转到所述归属基站的过程完成。 
CN2009100912745A 2009-08-17 2009-08-17 一种实现用户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ctive CN1019985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12745A CN101998546B (zh) 2009-08-17 2009-08-17 一种实现用户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PCT/CN2010/001247 WO2011020296A1 (zh) 2009-08-17 2010-08-17 一种实现用户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12745A CN101998546B (zh) 2009-08-17 2009-08-17 一种实现用户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8546A CN101998546A (zh) 2011-03-30
CN101998546B true CN101998546B (zh) 2013-10-02

Family

ID=43606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12745A Active CN101998546B (zh) 2009-08-17 2009-08-17 一种实现用户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8546B (zh)
WO (1) WO20110202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42624A2 (en) * 2010-05-14 2011-11-17 Lg Electronics Inc. Th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02852B2 (en) * 2011-05-19 2014-12-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rat handover control using empty GRE packets
US8861475B2 (en) * 2011-05-19 2014-10-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RAT handover control using sequence numbers
CN103731891B (zh) * 2013-12-27 2017-08-2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170461B (zh) * 2014-04-02 2018-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基站
CN110719612B (zh) * 2018-07-11 2022-10-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前转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66580B (zh) * 2020-06-03 2022-06-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4g与5g网络互切换的实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40342B (zh) * 2020-06-24 2023-02-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前转、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11935745B (zh) * 2020-08-12 2024-04-12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实现终端跨基站移动性能优化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90905B1 (en) * 1999-12-22 2003-07-08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Changing XID/PDCP parameters during connection
CN101247643A (zh) * 2007-02-15 2008-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374327A (zh) * 2007-08-24 2009-02-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切换过程中的用户平面处理方法及实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90905B1 (en) * 1999-12-22 2003-07-08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Changing XID/PDCP parameters during connection
CN101247643A (zh) * 2007-02-15 2008-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374327A (zh) * 2007-08-24 2009-02-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切换过程中的用户平面处理方法及实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20296A1 (zh) 2011-02-24
CN101998546A (zh) 201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8546B (zh) 一种实现用户终端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62066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28200B (zh) 一种网络辅助ue控制的快速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US94267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mobile relay node
EP2887735B1 (en) Data forwarding method and device
US889779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procedur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relay extension
CN100581298C (zh) 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913142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easing user equipment contex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243461A1 (en) Relay handover control
CN101730032A (zh) 一种实现数据前转的方法和一种施主基站
US20120051349A1 (en) Base Station Caching for an Efficient Handover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Relays
CN103096400B (zh) 一种中继系统中的切换控制方法
EP3142416A1 (en) Handover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11546A (zh) 用于执行越区切换过程和创建数据的方法
KR20090055921A (ko) 기지국간 핸드오버시의 패킷 포워딩 방법
CN102438284A (zh) 一种基于基站内小区切换的数据倒换方法及装置
EP2296403A1 (en) Improved data forwarding during handovers involving a relay node
CN101686563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资源释放的方法
CN106792556A (zh) 一种轨道交通场景下服务小区切换处理方法
EP283604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itiating data transmission, a secundary nod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2238757B (zh) 一种通过专用数据无线承载进行前转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1183697A (zh) 用于移动性增强的双协议
CN102348245A (zh) 一种lte系统中s1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与装置
EP2422545B1 (en) Partitioning resources on a target side of a handover of a user equipment based on data traffic indication
EP2426990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2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8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