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0111A - 交互式网络电视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交互式网络电视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0111A
CN101990111A CN2010105526119A CN201010552611A CN101990111A CN 101990111 A CN101990111 A CN 101990111A CN 2010105526119 A CN2010105526119 A CN 2010105526119A CN 201010552611 A CN201010552611 A CN 201010552611A CN 101990111 A CN101990111 A CN 101990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stb
server
services device
management ser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526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0111B (zh
Inventor
周黎明
杨斌
孔建华
蒋宇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526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01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90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011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82351 priority patent/WO201206556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0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01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PTV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解决通过传统的消息系统架构进行消息传送时,系统开销较大的问题。所述系统包括:消息管理服务器和消息传送系统,其中:消息管理服务器用于将消息下发到消息传送系统;消息传送系统包括转发控制服务器和传送服务器,其中:转发控制服务器用于在STB登录消息传送系统时,为该STB分配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并在传送服务器和STB之间建立连接;以及用于转发传送服务器与STB之间的消息;传送服务器用于与其管理的STB建立连接,在接收到消息管理服务器下发的消息后,通过转发控制服务器发送至目的STB;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源STB发送的消息后将该消息发送至消息管理服务器。

Description

交互式网络电视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交互式网络电视)多媒体领域,尤其涉及IPTV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IPTV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技术。
在IPTV系统中时常需要将消息下发到用户机顶盒(STB),通过在用户STB的展示,来完成通知、广告这些业务。目前的消息推送方式主要有2种:
1、由电子节目单(Electronic Programmer Guide,EPG)来生成展示页面,然后STB定时到EPG服务器上轮询,查询是否有消息,如果有消息则获取该消息并进行展示。
此种方式对性能的影响较大,并且不能做到将消息迅速下发展示,也无法支持消息聊天等端到端的业务功能。
2、根据电信的消息推动系统规范,主要是通过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包协议)主动将消息从运营商运营的业务层推送到STB,STB接收到消息后根据约定进行消息内容的展示。
此种方式因为是将消息主动往下推送,因此能将消息迅速下发下去,但是基于UDP只能作简单的消息发送,且需要增加额外的心跳机制去完成防火墙穿越,也无法支持其他的多媒体业务,多媒体上的扩展性较差。如图1所示的符合该规范的消息系统架构中,IPTV消息系统和IPTV终端管理系统处于同一层,当需要下发消息时,IPTV消息系统首先需要和IPTV终端管理系统进行通讯,获取STB地址和状态。这样每次下发消息时,额外的并行通信带来的系统开销亦不容忽视,随之而来的性能压力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IPTV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解决通过传统的消息系统架构进行消息传送时,系统开销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PTV系统的消息推送系统,包括:消息管理服务器和消息传送系统,其中:
所述消息管理服务器,用于将消息下发到所述消息传送系统,所述消息包括以下消息的一种或几种: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接收的消息、在本消息管理服务器中保存的消息,从消息传送系统上传的消息;
所述消息传送系统包括转发控制服务器和传送服务器,其中:
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用于在机顶盒(STB)登录消息传送系统时,为该STB分配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并在所述传送服务器和STB之间建立连接;以及用于转发所述传送服务器与所述STB之间的消息;
所述传送服务器,用于通过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其管理的STB建立连接,在接收到所述消息管理服务器下发的消息后,通过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发送至该消息的目的STB;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转发的源STB发送的消息后将该消息发送至消息管理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STB之间的消息交互,以及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传送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均采用SIP协议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消息推送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包括:
STB登录消息传送系统时,转发控制服务器为该STB分配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并在所述传送服务器和STB之间建立连接;
消息管理服务器将消息下发到传送服务器,所述传送服务器通过转发控制服务器将所述消息发送至该消息的目的STB;
所述传送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转发的源STB发送的消息后,将该消息发送至消息管理服务器;
所述消息包括以下消息的一种或几种: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接收的消息、在本消息管理服务器中保存的消息,从消息传送系统上传的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STB之间的消息交互,以及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传送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均采用SIP协议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服务器接收到消息管理服务器发送的消息,在通过转发控制服务器将所述消息发送至该消息的目的STB之前,对所述消息进行筛选,包括:判断发送该消息的时刻是否到达,如果到达,则立刻发送,如果没有到达,则等待发送时刻到达后再发送;和/或,判断该消息的目的STB是否处于在线状态,如果是,则发送,如果不是,则待该目的STB上线后再发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IPTV系统的消息推送系统,包括:消息管理服务器和消息传送系统,其中:
所述消息管理服务器,用于将消息下发到所述消息传送系统,所述消息包括以下消息的一种或几种: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接收的消息、在本消息管理服务器中保存的消息,从消息传送系统上传的消息;
所述消息传送系统包括转发控制服务器和传送服务器,其中:
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用于在STB登录消息传送系统时,为该STB分配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并将所述传送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发送给所述STB;
所述传送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STB的消息后与所述STB建立连接,在接收到所述消息管理服务器下发的消息后,通过已建立的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该消息的目的STB;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源STB发送的消息后将该消息发送至消息管理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STB之间的消息交互,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传送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以及所述传送服务器与所述STB之间的消息交互均采用SIP协议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消息推送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包括:
STB登录消息传送系统时,转发控制服务器为该STB分配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并将所述传送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发送给所述STB;所述传送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STB的登录消息后与所述STB建立连接;
消息管理服务器将消息下发到传送服务器,所述传送服务器通过已建立的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该消息的目的STB;
所述传送服务器在接收到源STB发送的消息后,将该消息发送至消息管理服务器;
所述消息包括以下消息的一种或几种: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接收的消息、在本消息管理服务器中保存的消息,从消息传送系统上传的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STB之间的消息交互,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传送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以及所述传送服务器与所述STB之间的消息交互均采用SIP协议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服务器接收到消息管理服务器发送的消息,在将所述消息发送至该消息的目的STB之前,对所述消息进行筛选,包括:判断发送该消息的时刻是否到达,如果到达,则立刻发送,如果没有到达,则等待发送时刻到达后再发送,和/或,判断该消息的目的STB是否处于在线状态,如果是,则发送,如果不是,则待该目的STB上线后再发送。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及系统的优势在于通过采用了消息管理服务器到消息传送服务器到STB的消息推送方式,实现了系统到端的消息推送串行操作,可以将消息迅速下发到指定的STB,避免了传统技术消息推送系统中并行操作所带来的系统开销过大的问题。消息传送服务器采用负载均衡的方式来解决因用户增长而带来的性能压力。采用SIP协议进行通信,扩展性好,可以更好地支持多媒体业务,同时可支持端到端业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电信规范的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系统架构图;
图3是消息传送系统的一种分布式方案架构图;
图4是消息传送系统的另一种分布式方案架构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消息推动方法数据流程图;
图6是STB登录消息传送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7是STB登录消息传送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8是消息从SP到STB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9是消息从SP到STB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0是消息在STB之间传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1是消息在STB之间传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现结合附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架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向机顶盒推送消息的系统包括消息管理服务器、消息传送系统,消息管理服务器与消息传送系统相连接,消息传送系统与STB相连接,消息管理服务器、消息传送系统和机顶盒在本发明实施例系统架构中呈串行结构,其中:
●消息管理服务器,用于将消息下发到所述消息传送系统,所述消息包括以下消息的一种或几种: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接收的消息、在本消息管理服务器中保存的消息,从消息传送系统上传的消息;
消息管理服务器和第三方消息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SP)对接,对消息SP发送过来的消息进行解析、审核后下发到消息传送系统。消息管理服务器还可提供门户对运营商的操作员开放。操作员登录后可以在门户上进行消息内容的编辑、审核等,以及消息素材等资源的处理,消息管理服务器可以将操作员处理的信息下发到消息传送系统。
该消息管理服务器与消息传送系统通过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SOAP)消息进行通讯。
●消息传送系统,用于将接收的消息下发到STB。
具体地,消息传送系统可以有两种架构方式,分别参考图3和图4的示例进行说明。
方式一:消息传送系统包括传送服务器和转发控制服务器,传送服务器分别与消息管理服务器、转发控制服务器相连,如图3所示,在本架构方式中,每个传送服务器固定管理一个或多个STB,其中:
转发控制服务器,用于在STB登录时为STB分配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在STB登录后将STB上报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以及用于转发传送服务器与STB之间的消息;
传送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消息管理服务器发送的目的STB为本传送服务器所管理的STB的消息后,将该消息通过转发控制服务器发送给目的STB。
在此种架构方式下,由于STB不直接与传送服务器相连,因此传送服务器需要通过转发控制服务器的定期上报来维护本传送服务器管理的STB的状态。
该方式由于只有转发控制服务器作为公网服务器与各机顶盒进行交互,因此只要转发控制服务器具有心跳机制能够穿越防火墙即可。
方式二:消息传送系统包括传送服务器和转发控制服务器,传送服务器分别与消息管理服务器、转发控制服务器相连,如图4所示,在本架构方式中,每个传送服务器固定管理一个或多个STB,且与其管理的STB之间保持连接,其中:
转发控制服务器,用于在STB登录时为STB分配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并将其为STB分配的传送服务器的地址发送给该STB,供该STB登录传送服务器;
传送服务器,用于在STB登录过程中与STB建立连接,保存和维护STB的状态,在接收到消息管理服务器发送的目的STB为本传送服务器所管理的STB的消息后,通过在登录过程中建立的连接将该消息发送给目的STB。
在此种架构方式下,由于STB直接与传送服务器相连,因此,传送服务器可以直接维护其管理的STB的状态,无需通过转发控制服务器的转发。
上述两种方式中,由于传送服务器固定管理一个或多个STB,一方面可以实现消息的主动推送,另一方面,传送服务器无需通过额外的通讯来获取STB的地址和状态,因此可以保证消息的迅速下发,减少系统的性能压力。
上述两种架构方式所参考之附图仅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传送服务器的个数,本文中不作限定,可以是一台也可以是两台或者两台以上。转发控制服务器可以独立设置,或者与某台传送服务器合设在一起。
优选地,消息传送系统与STB之间的消息交互均采用SIP协议。即传送服务器将从消息管理服务器接收到的消息转换成SIP消息后,再发送至STB或者通过转发控制服务器发送至STB。
传送服务器还可根据预先配置的发送策略对消息进行筛选,以满足消息发送的要求,例如定时或周期发送,判断发送时间是否到达,和/或,目的STB处于在线时向其发送消息,目的STB离线时保存该消息,待目的STB上线后再发送。
上述系统除了可实现消息的主动推送外,还可实现消息的上传,例如消息管理服务器发送的是投票消息,STB在收到消息后,通过其所属的传送服务器将投票的反馈上报至消息管理服务器。
此外,上述系统还可支持端到端的消息发送,对于方式一,当转发服务器接收到源STB发送的消息后,将其转发至管理该源STB的传送服务器,传送服务器将该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后发送至消息管理服务器,由消息管理服务器按照推送消息的流程下发至目的STB;对于方式二,当传送服务器接收到源STB发送的消息后,将其进行格式转换后发送至消息管理服务器,由消息管理服务器按照推送消息的流程下发至目的STB。
本文所述STB,应具有向消息传送系统登录的功能,以便传送服务器能够获知该终端的地址和状态,还需具有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展示的功能,可采用滚动字幕方式、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on-screen display,OSD)窗口方式或页面方式。另外,STB优选支持SIP协议栈,通过SIP协议和消息传送系统进行业务通讯。
基于上述架构,下面结合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IPTV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消息管理服务器将接收的消息下发到所述消息传送系统;
所述消息传送服务器采用SIP协议将消息下发到STB。
基于系统架构的不同,方法有所差别,下面分别描述:
一种推送方法包括:
STB登录消息传送系统时,转发控制服务器为该STB分配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并在所述传送服务器和STB之间建立连接;
消息管理服务器将消息下发到传送服务器,所述传送服务器通过转发控制服务器将所述消息发送至该消息的目的STB;
所述传送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转发的源STB发送的消息后,将该消息发送至消息管理服务器。
另一种推送方法包括:
STB登录消息传送系统时,转发控制服务器为该STB分配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并将所述传送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发送给所述STB;所述传送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STB的登录消息后与所述STB建立连接;
消息管理服务器将消息下发到传送服务器,所述传送服务器通过已建立的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该消息的目的STB;
所述传送服务器在接收到源STB发送的消息后,将该消息发送至消息管理服务器。
下面分流程进行介绍。
流程一
STB登录到消息传送系统的流程,可以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1a,如图6所示:
步骤101,STB向转发控制服务器发送初始登录消息;
步骤102,转发控制服务器收到初始登录消息后,根据预定算法(例如求余算法),为该STB分配传送服务器,并将该传送服务器地址发送给该STB;
由转发控制服务器统一进行传送服务器分配可以保证各传送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步骤103,该STB收到传送服务器的地址后,向该传送服务器发起登录,与该传送服务器建立链接,完成登录过程。
当传送服务器接收到登录请求后,则记录下该STB的信息,认为该STB后续由本传送服务器进行管辖。
方式1b,如图7所示:
步骤201,STB向转发控制服务器发送初始登录消息;
步骤202,转发控制服务器收到初始登录消息后,根据预定算法,为该STB分配传送服务器,同时将本服务器地址发送给该STB;
步骤203,该STB收到地址后,向该转发控制服务器发起登录,通过转发控制服务器转发心跳信令的方式与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建立虚拟连接;
步骤204,转发控制服务器将STB的地址和状态信息发送给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例如通过SIP协议的OPTION(可选项)消息。
为了与方式1a兼容,统一STB上的处理,因此在方式1b中,转发控制服务器将自己的地址发送给STB,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由STB直接向转发控制服务器发起登录,转发控制服务器将STB的登录消息(包括地址和状态信息)转发到为STB分配的传送服务器。
为实现登录,STB上应保存有消息转发服务器地址,以便其进行消息系统的登录。
流程二
消息管理服务器向消息传送系统发送消息的流程,有以下几种发送方式。
方式2a,消息管理服务器直接将消息发送给管辖目的STB的传送服务器;
在此种方式下,消息管理服务器可以预先配置各传送服务器与其管辖的STB的对应关系,从而获知管理该目的STB的传送服务器;或者,消息管理服务器采用与转发控制服务器相同的分配算法计算出目的STB所属的传送服务器。
方式2b,消息管理服务器将消息发送给所有传送服务器,传送服务器收到消息后对消息进行初步过滤,包括:判断该消息的目的STB是否为本服务器管辖的STB,如果不是,则删除该消息,如果是,则继续将该消息发送给目的STB。
对于群发消息,传送服务器针对属于本传送服务器管辖但状态为离线的STB,则对消息进行拆分,拆分后的每条消息只有一个地址,即该未在线的STB地址,当STB上线后再下发。
当消息的目的STB有多个即群发消息时,更适合采用方式2b发送。
流程三
消息传送系统将消息发送给目的STB的流程,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3a:传送服务器通过STB在登录时建立的连接,直接将消息发送给目的STB;
方式3b:传送服务器通过转发控制服务器将消息发送给目的STB;
传送服务器在下发消息前还可采用预配置发送策略对消息进行筛选。
采用方式3b的好处在于,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提高安全性和控制力。
下面结合图8对本发明实施例消息推送方法中从第三方消息SP到STB的消息传送流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图4所示系统架构,STB采用方式1a发起注册,传送服务器采用方式3a完成消息的推送,下面仅说明消息的传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消息SP发送消息到消息管理服务器;
步骤402、消息管理服务器对接入的SP做合法性判断、对消息进行审核;
步骤403、消息管理服务器将消息下发到传送服务器;
消息管理服务器既可采用方式2a下发消息,也可采用方式2b下发消息。如果采用方式2b下发消息,则本流程需增加传送服务器过滤消息的步骤。
步骤404、传送服务器接收到消息后,对消息进行解析处理,获取消息属性和目的STB等参数,根据预先设置的发送策略,判断是否发送以及何时发送,确定当前发送,则执行步骤405,若确定发送时间未到,则待发送时间到达后再执行步骤405,若确定不应发送,则删除该消息;
假设,如果需要发送的目的STB没有登录到当前消息传送系统,则需要将该消息先缓存在传送服务器中,待目的STB下次登录系统时再将消息下发到目的STB上。例如,同时传送的多条消息的目的STB分别为A、B、C,其中A在线、B和C离线,此时,消息传送服务器根据消息的目的地址对消息进行拆分,将目的地址为A的消息发送至A,将目的地址为B以及目的地址为C的消息保存起来,待B、C上线后再消息推送过去,即在获知B、C处于上线状态时,将之前缓存的消息推送给B和C。
或者,还可根据消息属性判断该消息是否应发送至该目的STB,例如,是否属于消息下发的区域,或者该目的STB是否符合接收消息的条件等。
步骤405、传送服务器通过在该目的STB登录时建立的链路将消息发送至该目的STB。
下面结合图9对本发明实施例消息推送方法中从第三方SP到STB的另一种消息传送流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图3所示系统架构,STB采用方式1b发起注册,传送服务器采用方式3b完成消息的推送,下面仅说明消息的传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消息SP发送消息到消息管理服务器;
步骤502、消息管理服务器对接入的SP做合法性判断、对消息进行审核;
步骤503、消息管理服务器将消息下发到传送服务器;
消息管理服务器既可采用方式2a下发消息,也可采用方式2b下发消息。如果采用方式2b下发消息,则本流程需增加传送服务器过滤消息的步骤。
步骤504、传送服务器接收到消息后,对消息进行解析处理,获取消息属性和目的STB等参数,根据预先设置的发送策略,判断是否发送以及何时发送,确定当前发送,则执行步骤405,若确定发送时间未到,则待发送时间到达后再执行步骤405,若确定不应发送,则删除该消息;
步骤505、传送服务器向消息发送至转发控制服务器;
步骤506,转发控制服务器将该消息发送至目的STB。
下面结合图10对本发明实施例消息推送方法中从STB到STB的消息传送流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图4所示架构,步骤如下:
步骤601、源用户通过STB编辑消息,将消息发送到传送服务器;
可通过Message消息发送。
步骤602、传送服务器内部处理消息,判断消息合法性,过滤掉垃圾消息或者非法消息;
步骤603、传送服务器将消息发送到消息管理服务器;
步骤604,消息管理服务器按照图6所示流程将消息发送至目的STB。
下面结合图11介绍另一种从STB到STB的消息传送流程,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图3所示架构,步骤如下:
步骤701、源用户通过STB编辑消息,将消息发送到转发控制服务器;
步骤702、转发控制服务器将该消息发送至管理该源STB的传送服务器;
步骤703、传送服务器内部处理消息,判断消息合法性,过滤掉垃圾消息或者非法消息;
步骤704、传送服务器将消息发送到消息管理服务器;
步骤705,消息管理服务器按照图7所示流程将消息发送至目的STB。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方式,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系统的消息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息管理服务器和消息传送系统,其中:
所述消息管理服务器,用于将消息下发到所述消息传送系统,所述消息包括以下消息的一种或几种: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接收的消息、在本消息管理服务器中保存的消息,从消息传送系统上传的消息;
所述消息传送系统包括转发控制服务器和传送服务器,其中:
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用于在机顶盒(STB)登录消息传送系统时,为该STB分配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并在所述传送服务器和STB之间建立连接;以及用于转发所述传送服务器与所述STB之间的消息;
所述传送服务器,用于通过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其管理的STB建立连接,在接收到所述消息管理服务器下发的消息后,通过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发送至该消息的目的STB;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转发的源STB发送的消息后将该消息发送至消息管理服务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STB之间的消息交互,以及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传送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均采用SIP协议进行。
3.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消息推送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包括:
机顶盒(STB)登录消息传送系统时,转发控制服务器为该STB分配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并在所述传送服务器和STB之间建立连接;
消息管理服务器将消息下发到传送服务器,所述传送服务器通过转发控制服务器将所述消息发送至该消息的目的STB;
所述传送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转发的源STB发送的消息后,将该消息发送至消息管理服务器;
所述消息包括以下消息的一种或几种: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接收的消息、在本消息管理服务器中保存的消息,从消息传送系统上传的消息。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STB之间的消息交互,以及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传送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均采用SIP协议进行。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服务器接收到消息管理服务器发送的消息,在通过转发控制服务器将所述消息发送至该消息的目的STB之前,对所述消息进行筛选,包括:判断发送该消息的时刻是否到达,如果到达,则立刻发送,如果没有到达,则等待发送时刻到达后再发送;和/或,判断该消息的目的STB是否处于在线状态,如果是,则发送,如果不是,则待该目的STB上线后再发送。
6.一种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系统的消息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息管理服务器和消息传送系统,其中:
所述消息管理服务器,用于将消息下发到所述消息传送系统,所述消息包括以下消息的一种或几种: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接收的消息、在本消息管理服务器中保存的消息,从消息传送系统上传的消息;
所述消息传送系统包括转发控制服务器和传送服务器,其中:
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用于在机顶盒(STB)登录消息传送系统时,为该STB分配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并将所述传送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发送给所述STB;
所述传送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STB的消息后与所述STB建立连接,在接收到所述消息管理服务器下发的消息后,通过已建立的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该消息的目的STB;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源STB发送的消息后将该消息发送至消息管理服务器。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STB之间的消息交互,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传送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以及所述传送服务器与所述STB之间的消息交互均采用SIP协议进行。
8.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6所述消息推送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包括:
机顶盒(STB)登录消息传送系统时,转发控制服务器为该STB分配管理该STB的传送服务器,并将所述传送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发送给所述STB;所述传送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STB的登录消息后与所述STB建立连接;
消息管理服务器将消息下发到传送服务器,所述传送服务器通过已建立的连接将所述消息发送至该消息的目的STB;
所述传送服务器在接收到源STB发送的消息后,将该消息发送至消息管理服务器;
所述消息包括以下消息的一种或几种: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接收的消息、在本消息管理服务器中保存的消息,从消息传送系统上传的消息。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STB之间的消息交互,所述转发控制服务器与所述传送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以及所述传送服务器与所述STB之间的消息交互均采用SIP协议进行。
10.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服务器接收到消息管理服务器发送的消息,在将所述消息发送至该消息的目的STB之前,对所述消息进行筛选,包括:判断发送该消息的时刻是否到达,如果到达,则立刻发送,如果没有到达,则等待发送时刻到达后再发送,和/或,判断该消息的目的STB是否处于在线状态,如果是,则发送,如果不是,则待该目的STB上线后再发送。
CN201010552611.9A 2010-11-19 2010-11-19 交互式网络电视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19901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2611.9A CN101990111B (zh) 2010-11-19 2010-11-19 交互式网络电视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PCT/CN2011/082351 WO2012065561A1 (zh) 2010-11-19 2011-11-17 交互式网络电视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2611.9A CN101990111B (zh) 2010-11-19 2010-11-19 交互式网络电视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0111A true CN101990111A (zh) 2011-03-23
CN101990111B CN101990111B (zh) 2014-04-09

Family

ID=43746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52611.9A Active CN101990111B (zh) 2010-11-19 2010-11-19 交互式网络电视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0111B (zh)
WO (1) WO2012065561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6108A (zh) * 2011-04-22 2011-09-14 深圳市酷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获取和管理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WO2012065561A1 (zh) * 2010-11-19 2012-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式网络电视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2497592A (zh) * 2011-12-05 2012-06-13 深圳市同洲视讯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广电业务转移的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装置
CN102740135A (zh) * 2011-04-15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方iptv业务的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2984550A (zh) * 2011-09-07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tv的紧急通知发布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02350A (zh) * 2011-09-15 2013-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来电信息发送至网络机顶盒的方法和系统
CN103327039A (zh) * 2012-03-20 2013-09-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3546528A (zh) * 2013-02-05 2014-01-29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5306350A (zh) * 2015-12-01 2016-02-03 深圳市乐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交互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4951B (zh) * 2013-08-16 2016-09-14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展示方法、装置、机顶盒和服务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563A (zh) * 2006-02-23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电视消息通知系统、设备及方法
CN201044458Y (zh) * 2006-12-19 2008-04-02 冲浪平台(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专用网和分布式存储方式的分布式电子邮件系统
US20080141324A1 (en) * 2006-12-08 2008-06-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Iptv supplementary servic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01277426A (zh) * 2008-04-18 2008-10-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电视系统的消息发送的方法及系统
KR20090076691A (ko) * 2008-01-09 2009-07-13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아이피티브이 시청 프로그램 공유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77667C (zh) * 2006-05-10 2009-04-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在网络电视网络中实现消息类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1572799B (zh) * 2009-05-31 2012-0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网络电视上展示及时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90111B (zh) * 2010-11-19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式网络电视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563A (zh) * 2006-02-23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电视消息通知系统、设备及方法
US20080141324A1 (en) * 2006-12-08 2008-06-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Iptv supplementary servic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201044458Y (zh) * 2006-12-19 2008-04-02 冲浪平台(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专用网和分布式存储方式的分布式电子邮件系统
KR20090076691A (ko) * 2008-01-09 2009-07-13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아이피티브이 시청 프로그램 공유 방법
CN101277426A (zh) * 2008-04-18 2008-10-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电视系统的消息发送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 "《Traveral Using Relays around NAT(TURN):Relay Extensions to session Traveral Utilities for NAT(STUN》", 30 April 2010, article "Traveral Using Relays around NAT(TURN):Relay Extensions to session Traveral Utilities for NAT(STUN)", pages: 5-17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5561A1 (zh) * 2010-11-19 2012-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式网络电视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2740135A (zh) * 2011-04-15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方iptv业务的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2186108A (zh) * 2011-04-22 2011-09-14 深圳市酷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获取和管理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84550A (zh) * 2011-09-07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tv的紧急通知发布的方法和系统
CN102984550B (zh) * 2011-09-07 2018-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tv的紧急通知发布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02350A (zh) * 2011-09-15 2013-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来电信息发送至网络机顶盒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97592A (zh) * 2011-12-05 2012-06-13 深圳市同洲视讯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广电业务转移的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装置
CN103327039A (zh) * 2012-03-20 2013-09-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3546528A (zh) * 2013-02-05 2014-01-29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3546528B (zh) * 2013-02-05 2017-04-0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5306350A (zh) * 2015-12-01 2016-02-03 深圳市乐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交互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65561A1 (zh) 2012-05-24
CN101990111B (zh)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0111B (zh) 交互式网络电视系统的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US1042567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media content
CN101207501B (zh) Ip广播系统和ip广播用多点传送组管理装置
US1119680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US9609393B2 (en) Broadcast interactive television system
US925842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warding calls
US99738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dynamic webpages in a 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782572A (zh) 用于提供基于消息和事件的视频服务控制平面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69331A (zh) 在宽带无线接入网络中定位内容
US9178924B1 (en) IPv6 to web architecture
CN102739779A (zh) 一种基于dlna的数字家庭交互方法、系统及相应设备
US900959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t top box assistance
EP2457348B1 (en) Efficient host management protocol on multicast capable router
US2009025982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KR101402886B1 (ko) 분산형 네트워크에서 정보의 확산을 위한 방법
US9882938B2 (en) Composite ARS service provi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6333309A (ja)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US81457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network
Martin COMPUTER MULTIMEDIA AND NETWORKING HARDWARE SYSTEM
JP2012195915A (ja) メディア転送制御システム、メディア転送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