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9378B - 遥控装置及其遥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遥控装置及其遥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9378B
CN101989378B CN200910165723A CN200910165723A CN101989378B CN 101989378 B CN101989378 B CN 101989378B CN 200910165723 A CN200910165723 A CN 200910165723A CN 200910165723 A CN200910165723 A CN 200910165723A CN 101989378 B CN101989378 B CN 1019893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point
period
remote control
processing unit
telechir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5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9378A (zh
Inventor
庄克乾
李威村
邱景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ta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ta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0910165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893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89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9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9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9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遥控装置及其遥控方法。遥控方法适用于一遥控装置,此遥控装置包含感测单元,用以在遥控装置受晃动时产生对应的遥控讯号,此遥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由感测单元提供对应至遥控装置于晃动时的多个感测讯号。然后,依据这些感测讯号产生对应的多个参考值。之后,依据这些参考值来判断如何开始及停止储存这些感测讯号。接着,对这些感测讯号进行辨识并产生对应的遥控讯号。最后,传输此遥控讯号。

Description

遥控装置及其遥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遥控装置及其遥控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藉由晃动遥控装置的方式来进行手势输入,以选择对应的遥控功能的遥控装置及其遥控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今时代中,随着电子装置的普及化,相对地人们对于电子装置,例如是电视、录放机、多媒体影音装置等,也越来越依赖。为了对距离较远的电子装置进行控制,而有了遥控装置的出现,使用者可利用遥控装置上的按键以选择对应的遥控功能,例如是增加/减少频道、音量提高/降低或频道切换功能,来遥控电子装置。
然而,现有的遥控装置需要经由使用者按压遥控装置上的按键来遥控电子装置,如此,使用者于观看电视时,若欲进行频道切换、音量调整或增/减频道时,使用者需目视遥控装置以选择对应其所需功能的按键,并施以按压来对电子装置进行遥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遥控装置及其遥控方法,可从一惯性感测单元所提供的感测讯号来判断是否储存感测讯号所转换的输入数据,并依据所储存的输入数据选择对应的遥控功能,以产生用以对电子装置进行遥控的遥控讯号。如此,便能让使用者利用晃动遥控装置的方式来进行手势输入,以选择所需的遥控功能,从而提高使用方便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遥控装置,用以于晃动时产生对应的遥控讯号。遥控装置,包括储存单元、通讯单元、感测单元与处理单元。感测单元用以提供对应至遥控装置于晃动时的多个感测讯号。处理单元用以依据多个感测讯号产生对应多个参考值,处理单元还用以依据多个参考值来判断如何开始及停止将多个感测讯号储存至储存单元。这些参考值于介于一第一时间点以及一第二时间点内皆大于一临界值,这些参考值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一第三时间点内皆小于临界值。处理单元还用以对多个感测讯号进行辨识并产生对应的遥控讯号,并控制通讯单元来传输遥控讯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遥控方法,适用于遥控装置,遥控装置包含感测单元,用以在该遥控装置受晃动时产生对应的遥控讯号,此遥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由感测单元提供对应至遥控装置于晃动时的多个感测讯号。然后,依据这些感测讯号产生对应的多个参考值。之后,依据这些参考值来判断如何开始及停止储存这些感测讯号。接着,对这些感测讯号进行辨识并产生对应的遥控讯号。最后,传输此遥控讯号。其中,这些参考值于介于一第一时间点以及一第二时间点内皆大于一临界值,这些参考值介于第二时间点以及一第三时间点内皆小于临界值。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遥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应用图1的遥控方法的遥控装置的方块图的一例。
图3示出了依照图1的遥控方法的实施例的一详细流程图。
图4示出了遥控装置受晃动时依据感测讯号所产生的速度值的一例。
图5示出了使用者利用不同的晃动手势来产生有关数字的遥控讯号的一例。
图6A示出了依据图5的有关数字“2”及“1”的组合晃动手势的一例。
图6B示出了遥控装置在受图6A的组合手势与非组合手势的晃动时依据感测讯号所产生的速度值的一例。
附图符号说明
10:感测单元
20:电子装置
30:处理单元
50:储存单元
70:通讯单元
80:按键单元
90:显示单元
100:遥控装置
D1:临界值
Ds:输入数据
S1:遥控讯号
S2:感测讯号
S102~110、S302~320:步骤
V、V(t0)~V(t17):速度值
t、t0~t17:时间
TA~TF、TS、TI:时段
具体实施方式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提出的遥控装置中,当使用者利用晃动遥控装置的方式使惯性感测单元提供对应的感测讯号时,处理单元依据感测讯号来判断如何开始及结束储存感测讯号及所转换的输入数据,并对所储存的输入数据进行辨识产生对应的遥控讯号,而后传输遥控讯号至远程电子装置(例如电视、录放机)以执行遥控功能,例如电源控制、频道切换、音量提高或降低、频道增加或减少的功能。本实施例将能判断出如何依据使用者的手势输入而来进行遥控,故能大幅地增加使用便利性。需注意的是,本发明的手势输入是指遥控装置因与使用者的手势输入(晃动)带动遥控装置而产生对应的感测讯号,而后对感测讯号进行判断以实现本发明的遥控方法,而非直接对使用者的手势输入进行判断。
请参照图1,其示出了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遥控方法的流程图。此方法适用于遥控装置,用以在遥控装置受晃动时产生对应的遥控讯号。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于步骤S102中,由感测单元提供对应至遥控装置于晃动时的多个感测讯号。然后,于步骤S104中,依据这些感测讯号产生对应的多个参考值。接着,在步骤S106中,依据这些参考值来判断如何开始及停止储存这些感测讯号。之后,于步骤S108中,对这些感测讯号进行辨识并产生对应的遥控讯号。然后,于步骤S110中,传输遥控讯号。其中,这些参考值于介于一第一时间点以及一第二时间点内皆大于一临界值,这些参考值介于第二时间点以及一第三时间点内皆小于临界值。
以应用图1所示的遥控方法的遥控装置为例,并搭配遥控方法的详细步骤说明如下。请同时参照图2与图3,图2示出了应用图1的遥控方法的遥控装置的方块图的一例。图3示出了依照图1的遥控方法的实施例的一详细流程图。需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了,遥控的方法并未限定于应用在图2中所示的遥控装置,且遥控方法的步骤及顺序亦可依据实际应用状况进行修饰与调整。
遥控装置100用以于受晃动时产生对应的遥控讯号S1,而遥控讯号S1传送于可接收此遥控讯号S1的电子装置20,藉以执行对应遥控讯号S1的遥控功能。遥控装置100例如可应用于电视遥控器、游戏控制器、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移动电话、音频播放器(audio player),例如是MP3(MPEG-1 Audio Layer3)、MP4(MPEG-4Part 14)Player。
于图2中,遥控装置100包括惯性感测单元10、处理单元30、储存单元50、通讯单元70、按键单元80、及显示单元90。其中,感测单元10只需能够产生对应晃动时的讯号即可,例如能量值、加速度值或是速度值等,本实施例是以产生加速度值的感测讯号说明;此外,按键单元80及显示单元90可视实际需求而选择性地设置。储存单元50储存多组预设数据以供辨识之用,并用以储存惯性感测单元10的感测讯号S2,现结合图3的多个步骤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于步骤S302中,处理单元30检查储存单元50中的操作模式。储存单元50例如是内建存储器或外接存储单元,亦可为内建于处理单元30中的存储器。操作模式例如是对应于遥控装置100操作在遥控电视、录放机或游戏主机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操作模式对应的通讯标准亦随之不同;操作模式可以预设的方式储存于储存单元50或于遥控装置100于执行完毕时,储存遥控装置100关闭电源前的操作模式供下次开启电源时使用。
于实作中,处理单元30例如是依据操作模式控制通讯单元70来传输遥控讯号S1。举例说明,通讯单元70例如是支持蓝芽(Bluetooth)标准、红外线(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标准、或WiFi(Wireless Fidelity,WiFi)标准,遥控装置100可依据欲遥控的电子装置20来对应地选择通讯单元70所支持的标准。例如,当使用者利用遥控装置100与电子装置20(如电视、或录放机)进行通讯时,遥控装置100控制通讯单元70所传输的遥控讯号S1例如是符合IrDA标准的讯号。此外,若使用者利用遥控装置100与具备蓝芽或WiFi的电子装置20(如游戏主机)进行通讯时,此时,使用者可藉由操作按键单元80使遥控装置100操作于其欲选取的操作模式及其所对应的通讯标准。
例如,于一实施例中,目前的操作模式是对应符合IrDA标准的操作模式(如电视),而后处理单元30判断按键单元80是否被触发,并据以更新储存于储存单元50中的对应于遥控装置100的操作模式。若使用者触发按键单元80以切换操作模式,处理单元30将检查出操作模式被更新,便依据更新的操作模式控制通讯单元70切换更新后的通讯标准来传输遥控讯号S1,可让遥控装置100操作于不同于目前操作模式的另一操作模式,例如是符合蓝芽标准的遥控讯号(如游戏主机)。
换言之,在通讯单元70支持不同通讯标准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例如可藉由按键单元80来让通讯单元70选择其中一种通讯标准,并据以产生对应的遥控讯号S1。但本发明应不限制于此。本实施例的遥控装置100所提供的遥控讯号S1应可视不同的电子装置或不同的使用者需求来设计。
接着,本实施例进入步骤S304。于步骤S304中,感测单元10提供对应至遥控装置100于晃动时的感测讯号S2。当然,感测单元10于遥控装置100晃动时是提供对应至遥控装置100于晃动时的多个感测讯号S2。于实作中,感测单元10例如包括一加速度传感器(accelerometer),且其所提供的感测讯号S2例如包括对应至遥控装置100于空间中的三轴讯号。
之后,于步骤S306中,处理单元30依据感测讯号S2产生参考值。当然,处理单元30可依据多个感测讯号S2产生对应的多个参考值。于一实施例中,此参考值例如但不受限地可为相关于遥控装置100于晃动时的速度值。于其它实施例中,此参考值为相关于遥控装置100于晃动时的加速度值、及能量值的其一。但是,速度值、加速度值、及能量值的实施态样仅用以说明本发明之用,参考值的数值应可以不同的实施方式来依序依据感测讯号而予以定义。
以速度值作为参考值为例,在接收到感测讯号S2(如上所述的对应至遥控装置100于空间中的三轴讯号)后,处理单元100例如以下式来依据感测讯号产生速度值:
V = 1 n 2 S × L ; (式1)
S = Σ i = 0 n a x ( i ) 2 + Σ i = 0 n a y ( i ) 2 + Σ i = 0 n a z ( i ) 2 ; (式2)
L = Σ i = 0 n | a x ( i ) | + Σ i = 0 n | a y ( i ) | + Σ i = 0 n | a z ( i ) | ; (式3)
其中,V表示为速度值,x、y、及z分别表示为三轴讯号的讯号电平,ax、ay、及az分别表示为三轴讯号的加速度值,n为大于零的整数,于一实施例中,n为3。
举例来说,处理单元30将依据感测讯号S2所产生的加速度值(ax、ay、az)带入第2式及第3式,最后再利用第1式即可产生对应于遥控装置100于晃动中所产生的速度值。在另一例子中,惯性感测单元10的内部亦可整合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y to Digital Converter),来提供数字化后的感测讯号或加速度值,以供处理单元30依据上述式子来产生速度值。
接着,本实施例进入步骤S310。步骤S310是用以排除噪声或因使用者无意地碰撞所产生的感测讯号S2,以免造成误动作。于步骤S310中,处理单元30依据这些参考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开始将输入数据Ds储存至储存单元50。输入数据Ds包含感测单元50输出的多个感测讯号S2以及转换后的参考值或速度值等。
举例来说,于步骤S310中,处理单元30判断参考值(例如速度值)是否大于临界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11,处理单元30开始将输入数据Ds(比如感测讯号S2)储存至储存单元50,代表此时是使用者欲使用遥控装置100所产生的晃动(即感测讯号S2),若否,则重新执行步骤S306,代表此时非使用者刻意产生的晃动,亦即此时并非使用者欲使用遥控装置100所产生的晃动。需说明的是,储存输入数据Ds的储存单元与储存操作模式的储存单元可为同一或不同的储存单元。
以上述的速度值作为参考值为例,下面将详细说明处理单元30如何依据速度值的大小来开始将输入数据Ds储存至储存单元50。
请参照图4,其示出了遥控装置100受晃动时依据感测讯号S2所产生的速度值的一例。横坐标代表时间t;纵坐标代表速度值V。于图4所示的例子中,各时间t所对应的速度值V(t)可由处理单元30依据感测讯号S2转换产生。本实施例例如是使用图4所示的临界值D1。由图4可知,在时间t0时,速度值V(t0)大于临界值D1,而开始将输入数据Ds储存至储存单元50。其中,此时间t0例如对应于上述的第一时间点,输入数据Ds例如为对应的感测讯号。
而后,本实施例进入步骤S306’,于步骤S306’中,处理单元30继续依据下一笔传送的感测讯号S2产生相关于遥控装置100于晃动时的参考值。接着,于步骤S310’中,处理单元30判断参考值是否大于临界值,若参考值未大于临界值,则执行步骤S314;若参考值大于临界值,则重新执行步骤S311。
由于使用者晃动单一数字或动作时,此数字或动作常伴随有转折或转弯的动作,例如数字“2”或“3”等等,则于晃动过程中会出现短暂的时间速度值V快速下降甚至小于临界值D1(即动作转折处)而后快速上升的情形,其特征除小于临界值D1外,小于临界值D1的持续期间亦非常短暂,因此若仍采取步骤S310判断,将会造成误判,因为此时小于临界值D1的速度值V为有意义的信息,亦即当使用者以遥控装置100晃动数字“2”必会产生小于临界值D1的参考值,而该些小于临界值D1的参考值是于后续辨识步骤中所不可欠缺的信息,若将该些小于临界值D1的参考值舍弃,于后续辨识步骤中将产生误判。步骤S310’及步骤S314即是用以排除上述情形。
需说明的是,步骤S306与步骤S306’的差别以及步骤S310与步骤S310’的差别在于:步骤S306与步骤S310是初始状态,先前并无储存任何输入数据,因此不需考虑上述“小于临界值D1的速度值V却为有意义的信息”情况,因此初始状态下任何小于临界值的参考值或速度值皆被视为噪声而舍弃(不需储存);然于步骤S306’与步骤S310’中,因前一时刻已有输入数据(比如包含感测讯号)储存于储存单元中50,因此必须判断此时“小于临界值D1的速度值V是否为有意义的信息”,即此时是否属于“动作转折处”。因此,当步骤S310若“判断参考值是否大于临界值”的结果为否定,则不进行任何动作而直接绕回步骤S306继续对下一笔感测讯号重复进行判断;而当步骤S310’“判断参考值是否大于临界值”的结果为否定时,仍须进一步进入步骤S314判断是否为有意义的信息,而非如步骤S310直接舍弃不储存。
于一实施例中,在判断是否为有意义的信息时,处理单元30会根据参考值是否满足一第一预定条件。根据上述说明,“动作转折处”的特征是小于临界值D1的速度值V持续时间非常短暂,因此可利用该项特征来判断。举例来说,处理单元30在判断参考值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例如是进入步骤S314。于步骤S314中,处理单元30判断参考值是否小于临界值长达第一时段。若是,则处理单元30判定满足第一预定条件,代表此时段并非使用者晃动单一数字或动作的动作转折处,而是代表该单一数字或动作的晃动结束(因为持续时间过长,不符合其特征);若否,则重新执行步骤S311,代表此时段是使用者晃动单一数字或动作的动作转折处(持续时间短暂,符合其特征),因此储存该些输入数据Ds,从而重新回到步骤S306’对下一笔感测讯号进行处理。
请参照前述的图4,于开始进行储存后(如时间t0之后),在时间t1(比如对应于第二时间点)时,处理单元30会判断出速度值V(t1)小于临界值D1,而开始计时,并判断所计时的时间是否长达第一时段。于实作中,第一时段例如为0.5秒。在时间t2(比如对应于第三时间点)时,处理单元30会判断出速度值V(t2)大于临界值D1。假设时间t1与时间t2所隔的时段TS(例如是介于第二时间点与第三时间点的时段)小于第一时段,处理单元30会判定第一预定条件不被满足,即认定时段TS是由于数字的动作转折处所产生,其为有意义的信息,因此处理单元30仍会将输入数据Ds储存至储存单元50。
当处理单元30判定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意即例如介于第二时间点与第三时间点的时段是长达第一时段),代表该单一数字或动作的晃动结束;须说明的是,当处理单元30判断单一数字或动作的晃动结束时(例如数字“2”),并非代表使用者结束手势输入,因为使用者有可能继续晃动另一数字(例如数字“3”),从而构成一组具多个数字的组合手势(数字“23”,例如代表使用者例如欲切换至频道“23”),换句话说,此时段(参考值小于临界值长达第一时段)是由于使用者晃动前后两个数字之间的空档所产生;因此在步骤314判断结束单一数字或动作时,仍须进一步进入步骤317判断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来决定是否为组合手势,而非随即将该包含单一数字“1”的遥控讯号S1传送至电子装置20,以避免误判,而此时的遥控讯号S1(比如单一数字“1”)例如是藉由处理单元30对介于第一时间点与第二时间点的感测讯号进行辨识,所产生的第一辨识结果。换句话说,第一时段是用以判断是否为“动作转折处”,第二时段是用以判断手势输入是否结束。
处理单元30在判断是否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例如是进入步骤S317,于步骤S317中,处理单元30继续判断参考值是否小于临界值长达第二时段。其中第二时段较第一时段长。若是,则处理单元30判定满足第二预定条件,代表此时手势输入结束,而后进入步骤S320,对输入数据进行辨识,产生对应的遥控讯号,并控制通讯单元70传输对应此遥控讯号;若否,则进入步骤S318,对先前储存的输入数据(第一个手势或动作)进行辨识,而后重新执行步骤S306,代表此时手势输入尚未结束。
举例来说,假定第二时间点与第三时间点的时段是长达第一、第二时段(意即代表使用者结束手势输入),处理单元30对储存于储存单元50的介于第一时间点与第二时间点内的感测讯号进行辨识以产生遥控讯号,并控制通讯单元70传输此遥控讯号。
请参照前述的图4,在时间t3(比如对应于第四时间点)时,处理单元30会判断出速度值V(t3)小于临界值D1,且到时间t4(比如对应于第五时间点)时,时间t3及时间t4相隔的时段TI中的速度值V皆小于临界值D1,故处理单元30判断上述的速度值V小于临界值的时段是否长达第一时段,假定此时段TI大于第一时段,则处理单元30判定第一预定条件被满足,代表单一数字或动作结束,而后,处理单元30将会进入步骤S317,以继续判断此时段(时段TI)是否长达第二时段。换句话说,多个参考值(例如是速度值)中可能介于第一、第二时间点内(大于临界值)与第二、第三时间点内(小于临界值),还可能介于第三、第四时间点内(大于临界值)与第四、第五时间点内(小于临界值),处理单元30是藉由判断参考值小于临界值的时段来判断手势输入是否结束,或判断此手势输入可能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动作。
接着,假定上述的时段TI长达第二时段,代表此时手势输入结束,接着,处理单元30控制通讯单元70传输对应的遥控讯号。需说明的是,于图4的例子中,处理单元30从时间t0(比如对应于第一时间点)开始储存,从时间t4(比如对应于第五时间点)停止储存,故时间t0至时间t4之间的输入数据Ds将会被储存于储存单元50中。因此可知,虽然某一时间点(如时间t1或t3)的速度值小于临界值D1,但处理单元30并不会在此时间点就立即停止储存,而是在参考值(于此例中为速度值V)小于临界值D1且长达一预定时间(于此例中为t3至t4的时段)后,才会停止储存。如此,将能够达到过滤参考值的功效。换句话说,处理单元30例如可对储存于储存单元50的介于第一时间点(比如时间t0)与第四时间点(比如时间t3)内的感测讯号进行辨识,以产生对应的遥控讯号,并控制通讯单元70传输此遥控讯号。
换言之,于图4中,遥控装置100在使用者手势输入的过程中,处理单元30利用第一时段来过滤时间t1至时间t2之间低于临界值D1的速度值V,以使处理单元30继续将此期间(时间t1至t2)的速度值V所对应的输入数据Ds储存至储存单元50中。还利用第二时段来过滤时间t3至时间t4之间低于临界值D1的速度值V,使得处理单元30可停止储存输入数据Ds。若时间t3至时间t4所相隔的时段TI大于第二时段,代表手势输入已经结束,处理单元30便会停止储存。如此,利用此过滤方法处理单元30可在手势输入的过程中取得正确的输入数据Ds,来避免辨识失败或错误。
接着,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317中,若参考值未小于临界值长达第二时段,则执行步骤S318对输入数据进行辨识。并在执行完步骤S318后,重新执行步骤S306,以对使用者的连续性晃动(第二个数字或动作)来判断与辨识;最后若参考值小于临界值长达第二时段,处理单元30辨识完第二个数字或动作后将合并第一个数字或动作与第二个数字或动作成为组合手势的控制讯号S1,并通过通讯单元70传输的电子装置20。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虽以两个数字或动作为说明,但亦可合并两个以上的数字或动作而传输,其流程亦同上所述。
现举一例详细说明步骤S318~320如下。图5示出了使用者利用不同的晃动手势来产生有关数字的遥控讯号的一例,在进行辨识的过程中,处理单元30例如是将所储存的输入数据与预存于储存单元50的多组预设数据进行比对。其中,各组预设数据对应至一种遥控讯号。而处理单元30在比对所储存的输入数据与一组预设数据时,会产生一匹配率(matching rate)。之后,处理单元30会找出与此组输入数据具有高最匹配率的一组预设数据,并执行其所对应的遥控功能。
最后,请同时参照图6A与图6B。图6A示出了依据图5的有关数字“2”及“1”的组合手势的一例。图6B示出了遥控装置100在受图6A的组合手势与非组合手势的晃动时依据感测讯号S2所产生的速度值的一例。横坐标代表时间t;纵坐标代表速度值V。速度值V(t5)~V(t8)例如是由使用者依据数字“2”来晃动遥控装置100所产生,即对应于数字“2”的遥控功能,速度值V(t9)~V(t10)例如是由使用者依据数字“1”来晃动遥控装置100所产生,即对应于数字“1”的遥控功能。时间t8至时间t9所间隔的时段TB大于第一时段,小于第二时段;时间t10至时间t11所间隔的时段TC大于第二时段。第一时段例如为0.5秒,第二时段例如为1秒,第二时段大于第一时段。
于图6B中,在时间t5后,速度值V(t5)大于临界值D1,处理单元30开始进行储存,代表先前小于临界值D1的速度值为噪声。在时间t6时,速度值V小于临界值D1,处理单元30开始计时,并判断时间是否长达第一时段(第一时段例如为0.5秒)。时间t7时的速度值V(t7)大于临界值D1,且时间t6与t7相隔的时段TA小于第一时段,因此处理单元30将判断出时段TA是单一数字或动作的“动作转折处”,其为有意义的信息,因此处理单元30将储存时段TA的信息。在时间t8时,速度值V(t8)小于临界值D1,处理单元30开始计时,并判断时间是否长达第一时段(第一时段例如为0.5秒)。时间t9时,速度值V(t9)大于临界值,且时间t8至时间t9之间的时段TB大于第一时段且小于第二时段,因此处理单元30首先将判断出时段TB代表单一数字或动作结束;而后处理单元30继续判断时段TB是否大于第二时段。因时段TB小于第二时段,处理单元30将判断出使用者仍继续进行手势输入(即组合手势),此时处理单元30对时段t5与时段t8之间所储存的数据进行辨识,从而得出数字“2”(比如是对应于第一辨识结果)。至此,处理单元30已判断出使用者是晃动一组合手势,且该组合手势的第一个手势为数字“2”,接着,处理单元30继续对第二个手势进行判断。
如图6B所示,速度值V(t9)是大于临界值D1,处理单元30开始进行储存。在时间t10时,速度值V是小于临界值D1,处理单元30开始计时,并判断速度值V小于临界值D1是否长达第一时段(第一时段例如为0.5秒)。时间t11时的速度值V(t11)大于临界值D1,时间t10至时间t11之间的时段TC大于第一时段,因此处理单元30将判断出第二个手势的单一数字或动作结束;而后处理单元30继续判断时段TC是否大于第二时段。因时段TC亦大于第二时段,处理单元30将判断出使用者的手势输入结束,此时处理单元30对时段t9与时段t10之间所储存的数据进行辨识,从而得出数字“1”(比如是对应于第二辨识结果)。最后,处理单元30合并第一个数字“2”与第二个数字“1”产生一个包含数字“21”的遥控讯号S1而传输至电子装置20而完成一笔包含组合数字“21”的控制讯号的传送。换句话说,处理单元30控制通讯单元70传输对应于第一辨识结果与第二辨识结果的遥控讯号,第一辨识结果对应第二辨识结果。
接着,更举例来说,如图6B所示,速度值V(t11)~V(t14)例如是由使用者依据数字“2”来晃动遥控装置100所产生,即对应于数字“2”的遥控功能,速度值V(t15)~V(t16)例如是由使用者依据数字“1”来晃动遥控装置100所产生,即对应于数字“1”的遥控功能。假定时间t12至时间t13所间隔的时段TD小于第一时段,而时间t14至时间t15所间隔的时段TE大于第二时段,时间t16至时间t17之间隔的时段TF大于第二时段。
在时间t11时,速度值V(t11)大于临界值D1,重复上述的方式,处理单元30开始储存并开始计时,代表先前小于临界值D1的速度值为噪声。在时间t12时,速度值V小于临界值D1,处理单元30开始计时,并判断时间是否长达第一时段(第一时段例如为0.5秒)。时间t13时的速度值V(t13)大于临界值D1,且时间t12与t13相隔的时段TD小于第一时段,因此处理单元30将判断出时段TD是单一数字或动作的“动作转折处”,其为有意义的信息,因此处理单元30必须储存时段TD的信息。在时间t14时,速度值V(t14)小于临界值D1,在时间t15时,速度值V(t15)大于临界值。时间t14至时间t15之间的时段TE大于第一时段且大于第二时段,处理单元30首先将判断出代表单一数字或动作结束(因大于第一时段);而后,处理单元30继续判断时段TE是否大于第二时段。因时段TE亦大于第二时段,因此处理单元30判断使用者手势输入结束。此时处理单元30对时段t11与时段t14之间所储存的数据进行辨识,从而得出数字“2”而后将对应数字“2”的遥控讯号S1传输至电子装置20而完成一笔包含单一数字“2”的控制讯号的传送。
紧接着,在时间t16时,速度值V(t16)小于临界值D1,处理单元30开始计时,并判断时间是否长达第一时段(第一时段例如为0.5秒),如前所述,时段TF大于第二时段,处理单元30将先判断出单一数字或手势结束而后判断使用者手势输入结束,从而对时段t15与时段t16之间所储存的数据进行辨识而得出数字“1”,最后将对应数字“1”的遥控讯号S1传输至电子装置20而完成一笔包含单一数字“1”的控制讯号的传送。
藉由上述例子可知,本实施例能依据预设的临界值以及不同时段来判断为噪声或是感测讯号以及使用者的手势输入是对应至单一数字或动作(比如数字“1”或“2”),或为任意组合的数字或动作(比如数字“12”的组合手势)。
再者,在处理单元30将输入数据辨识完成后,还可控制显示单元90来显示指示信息,以告知使用者辨识已完成。指示信息例如包括代表辨识成功或辨识失败的指示灯号、或代表不同操作模式的信息。其中,显示单元90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利用亮灯、暗灯、或利用LED的放光波长(亦即颜色)的不同来告知使用者输入数据Ds辨识完毕与否或目前操作模式为何。在另一例子中,显示单元90亦可为液晶面板、LED面板,利用面板来显示相关于操作模式或指示信息,仍可达到将遥控装置目前状态告知使用者的功效。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遥控装置及方法,具有的功效如下。
(1)若使用者欲藉由遥控装置来遥控距离较远的电子装置(比如电视),使用者可利用晃动遥控装置的方式来进行手势输入,以对电视进行选台、频道增/减、音量增/减,使用者不需目视遥控装置来选定对应于控制功能的按键,大幅地提升便利性。
(2)此外,遥控装置的通讯单元支持多种通讯标准,例如蓝芽、WiFi标准,以提供控制讯号至游戏主机,使用者可利用遥控装置所提供具有蓝牙标准的控制讯号,与游戏主机人机互动以进行电玩游戏。
(3)再者,本发明不仅可分辨噪声讯号与感测讯号,并能辨别使用者的单一数字或动作的手势输入或是组合手势,降低误判的机率。
因此,相较于现有的遥控装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更高的应用性及便利性,让使用者能便利地利用晃动遥控装置的方式来遥控电子装置,且可弹性地使用遥控装置所支持的通讯标准,以遥控电视或游戏主机。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遥控装置,用以于受晃动时产生对应的一遥控讯号,包括:
一储存单元;
一通讯单元;
一感测单元,用以提供对应至该遥控装置于晃动时的多个感测讯号;以及
一处理单元,用以依据该多个感测讯号产生对应多个参考值,该处理单元还用以依据该多个参考值来判断如何开始及停止将该多个感测讯号储存至该储存单元;该多个参考值于介于一第一时间点以及一第二时间点内皆大于一临界值,该多个参考值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一第三时间点内皆小于该临界值;
其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以对该多个感测讯号进行辨识并产生对应的一遥控讯号,并控制该通讯单元来传输该遥控讯号,
其中,该处理单元是于该第一时间点开始将对应的感测讯号存至该储存单元;于该第二时间点开始计时,并于该第三时间点判断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该第三时间点的时段是否长达一第一时段;若判断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该第三时间点的时段是未长达该第一时段,则继续将对应的感测讯号存至该储存单元;若判断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该第三时间点的时段是长达该第一时段,则继续判断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该第三时间点的时段是否长达一第二时段,其中该第二时段是较该第一时段长;若判断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该第三时间点的时段是长达该第二时段,则对储存于该储存单元的介于该第一时间点以及该第二时间点内的感测讯号进行辨识,产生该遥控讯号,并控制该通讯单元传输该遥控讯号;若判断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该第三时间点的时段未长达该第二时段,则对储存于该储存单元的介于该第一时间点以及该第二时间点内的感测讯号进行辨识,产生一第一辨识结果,并重新开始上面的处理过程以生成与该第一辨识结果组合的后续辨识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装置,其中,该多个参考值还包括介于该第三时间点以及一第四时间点内皆大于该临界值,该多个参考值介于该第四时间点以及一第五时间点内皆小于该临界值;该处理单元继续于该第四时间点开始计时,并于该第五时间点判断介于该第四时间点以及该第五时间点的时段是否长达该第一时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遥控装置,其中,若该处理单元判断介于该第四时间点以及该第五时间点的时段是长达该第一时段,该处理单元继续判断介于该第四时间点以及该第五时间点的时段是否长达该第二时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遥控装置,其中,若处理单元判断介于该第四时间点以及该第五时间点的时段是长达该第二时段,该处理单元对储存于该储存单元的介于该第三时间点以及该第四时间点内的感测讯号进行辨识,产生一第二辨识结果,以及对应该第一辨识结果以及该第二辨识结果的该遥控讯号,并控制该通讯单元传输该遥控讯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装置,该多个参考值还包含介于该第三时间点以及一第四时间点内皆大于该临界值,该多个参考值介于该第四时间点以及一第五时间点内皆小于该临界值;其中,若该处理单元判断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该第三时间点的时段未长达该第一时段,该处理单元继续于该第四时间点开始计时,并于该第五时间点判断介于该第四时间点以及该第五时间点的时段是否长达该第一时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遥控装置,其中,若该处理单元判断介于该第四时间点以及该第五时间点的时段是长达该第一时段,该处理单元继续判断介于该第四时间点以及该第五时间点的时段是否长达该第二时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遥控装置,其中,若该处理单元判断介于该第四时间点以及该第五时间点的时段是长达该第二时段,该处理单元对储存于该储存单元的介于该第一时间点以及该第四时间点内的感测讯号进行辨识,产生对应的该遥控讯号,并控制该通讯单元传输该遥控讯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装置,其中,该感测单元包括一加速度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装置,还包括:
一按键单元;
其中,该处理单元用以判断该按键单元是否被触发,并据以更新储存于该储存单元中的一操作模式,该处理单元还依据该更新的操作模式控制该通讯单元来传输该遥控讯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遥控装置,还包括:
一显示单元,用以显示该操作模式。
11.一种遥控方法,适用于一遥控装置,该遥控装置包含一感测单元,用以在该遥控装置受晃动时产生对应的一遥控讯号,该方法包括:
由该感测单元提供对应至该遥控装置于晃动时的多个感测讯号;
依据该多个感测讯号产生对应的多个参考值;
依据该多个参考值来判断如何开始及停止储存该多个感测讯号;
对该多个感测讯号进行辨识并产生对应的一遥控讯号;以及
传输该遥控讯号;
其中,该多个参考值于介于一第一时间点以及一第二时间点内皆大于一临界值,该多个参考值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一第三时间点内皆小于该临界值,
其中,于该第一时间点开始储存对应的感测讯号;于该第二时间点开始计时,并于该第三时间点判断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该第三时间点的时段是否长达一第一时段;若判断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该第三时间点的时段是未长达该第一时段,则继续储存对应的感测讯号;若判断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该第三时间点的时段是长达该第一时段,则继续判断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该第三时间点的时段是否长达一第二时段,其中该第二时段是较该第一时段长;若判断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该第三时间点的时段是长达该第二时段,则对所储存的介于该第一时间点以及该第二时间点内的感测讯号进行辨识并产生对应的遥控讯号;若判断介于该第二时间点以及该第三时间点的时段未长达该第二时段,则对所储存的介于该第一时间点以及该第二时间点内的感测讯号进行辨识,产生一第一辨识结果,并重新开始上面的处理过程以生成与该第一辨识结果组合的后续辨识结果。
CN200910165723A 2009-08-06 2009-08-06 遥控装置及其遥控方法 Active CN1019893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5723A CN101989378B (zh) 2009-08-06 2009-08-06 遥控装置及其遥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5723A CN101989378B (zh) 2009-08-06 2009-08-06 遥控装置及其遥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9378A CN101989378A (zh) 2011-03-23
CN101989378B true CN101989378B (zh) 2012-10-10

Family

ID=43745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5723A Active CN101989378B (zh) 2009-08-06 2009-08-06 遥控装置及其遥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893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2016A (zh) * 2012-10-23 2013-02-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收音机频道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02160A (zh) * 2013-12-20 2014-04-02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无线手势遥控控制指令的生成方法及无线遥控器
WO2017020210A1 (zh) * 2015-08-02 2017-02-09 李强生 根据晃动方式切换家用电器遥控的方法以及遥控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1609A (zh) * 2006-08-25 2008-02-27 株式会社东芝 接口装置和接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1609A (zh) * 2006-08-25 2008-02-27 株式会社东芝 接口装置和接口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157994A 2004.06.03
JP特表2006-503350A 2006.01.2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9378A (zh) 201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814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ppliance control via a smart device
US9405447B2 (e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and data transfer methods in a controlling device
EP3462295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mart cube
US20090062939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US9817464B2 (en) Portable device control method using an electric pen and portable device thereof
US20170180918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apparatus
CN103702154A (zh) 触摸屏遥控器及其遥控方法
TW201220716A (en) Universal remote controller
CN102111582A (zh) 电视遥控装置、电视机及遥控方法
CN103957319A (zh) 一种使用用户设备遥控目标设备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1989378B (zh) 遥控装置及其遥控方法
CN102592435A (zh) 遥控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243158A (zh) 一种家庭智能控制终端
CN105763904A (zh) 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电视视频播控按钮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47324A (zh) 可设置常用功能菜单的电视机及其实现方法
CN104111809A (zh) 显示控制装置与显示控制方法
CN103941845A (zh) 显示操控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US20120184332A1 (en) Mobile phone
US8659708B2 (en) 3-D pointing device, DTV,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DTV, and DTV system
KR20130052471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를 이용한 리모콘 기능 학습 방법
TWI381655B (zh) 遙控裝置及其遙控方法
CN103596030A (zh) 切换多媒体输出设备的方法、控制设备及智能电视系统
CN103442125A (zh) 手机
CN106658143A (zh) 电视时间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5788231A (zh) 遥控学习方法、装置及终端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