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9137A - 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与判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与判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9137A
CN101989137A CN 200910160552 CN200910160552A CN101989137A CN 101989137 A CN101989137 A CN 101989137A CN 200910160552 CN200910160552 CN 200910160552 CN 200910160552 A CN200910160552 A CN 200910160552A CN 101989137 A CN101989137 A CN 101989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cement
touch point
predetermined value
computing
track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605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照成
林琮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Ltd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aiwan
Original Assignee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Ltd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aiw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Ltd,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aiwan filed Critical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1605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891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89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91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与判断装置,本发明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系应用于一触控板上以降低噪声对判断触控点位移量的影响,包含有:根据该触控板上的一触控点的位移,以得到一位移量;将该位移量与一第一及第二预定值进行比较;以及当该位移量大于该第一预定值且小于该第二预定值时,判断该位移为一有效位移。本发明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则包含一检测模块、一比较模块以及一判断模块,用来执行上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

Description

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与判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与判断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两预定值界定有效区间上下限以判断触控点位移是否为有效位移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与判断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板是一种可供手指在平滑的面板上滑动以控制光标移动的输入装置,常使用于笔记型计算机、手机、PDA或其它电子装置中,由于其原理并非如鼠标或键盘一般的机械式设计,所以在维护上非常简便,随着现代电子产品日益轻薄化的设计趋势,触控板做为一种输入装置的应用也更为普及。
触控板的原理大致上为感应使用者手指碰触在触控板上的压力或因手指碰触改变其导电性而产生与其对应的电气信号,因此碰触力道大小、碰触的面积、手震及触控板本身的灵敏度等等,皆会影响触控板所感应到的触控点及其位移。另外,电磁干扰所导致的突波亦会造成触控板检测到错误的触控点,因此会造成触控板在判断触控点的位移量时发生误判的情况,例如手机电磁波造成触控板某一部份感应器电压变大而使得系统误判该处被碰触,此亦为造成触控板误判原因之一。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与判断装置以降低噪声对判断触控点位移量的影响是使得触控板的应用是否能更有效率的关键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利用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与判断装置,其系在触控板上预设两预定值来限定正常操作时触控点的位移量,并以该等预定值来判断检测到的触控点位移是否为有效位移亦或是误判。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揭露一种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其系应用于一触控板上,包含有:根据该触控板上的一触控点的位移,以得到一位移量;将该位移量与一第一预定值及一第二预定值进行比较;以及当该位移量大于该第一预定值且小于该第二预定值时,判断该位移为一有效位移。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包含有:一检测模块,用来根据一触控板上的一触控点的位移,产生一位移量;一比较模块,用来比较该位移量与一第一预定值,以及比较该位移量与一第二预定值,产生一比较结果;以及一判断模块,当该比较结果为该位移量大于该第一预定值且小于该第二预定值时,判断该位移为一有效位移。
通过将触控板检测到的触控点位移量与预设的第一、第二预定值做比较,可判断该触控点位移量是否介于该第一、第二预定值所界定出的有效位移区间内,若该触控点位移量不在有效位移区间内,则可合理判断此位移量是受到噪声干扰所产生的误判而忽略,若该触控点位移量位于有效位移区间内,则判断为一有效位移,如此一来可降低噪声对判断触控点位移量的影响,使得传送给系统的触控点位移信息正确率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触控板实际应用的示意图。
图2为应用本发明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的触控板工作示意图。
图3a为应用本发明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的触控板同时检测到多个触控点的示意图。
图3b为应用本发明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的触控板将复数参考位移量等效为一平均位移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一较佳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方块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20  触控板
30  下限范围
40  上限范围
100~160  步骤
200  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
210  时间模块
220  检测模块
230  计算模块
240  比较模块
250  判断模块
260  缓存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般触控板应用上,首先必须先判断一触碰是否能被认定为一触控点,由于触控板会连续地扫描该触控板上的传感器,以检测哪一个传感器感应到被触碰(例如电压值变大),其扫描频率通常为一秒钟扫描数十次,而在正常操作时,按压触控板的时间通常会使得该被触碰区的传感器在连续多次的扫描中都感应到被触碰,亦即一个触控点必须是在一预设时间区间(或一固定次数)的扫描中与其对应的传感器皆感应到被触碰下才成立,反过来说,若触控板上一传感器仅在某几次扫描中感应到被触碰,但其感应到被触碰的时间还未超过该预设时间区间,则触控板上对应于该传感器处便不被认可为产生一触控点。
请参考图1,图1是触控板10实际应用的示意图,当使用者用手指或触控笔等工具触压触控板10的A点时,触控板10对应该触压产生相对应的电气信号改变,而检测出一对应的触控点,当使用者移动手指或触控笔等工具至触控板10的B点时,如图1所示,会产生对应于触控点A、B的一位移路径AB,根据此路径方向及大小,触控板产生的对应电气信号会传送至系统使系统做出对应于该使用者手指或触控笔等工具位移的动作,例如移动显示屏幕上的鼠标光标等等。
但是由于碰触力道大小、手震、触控板本身的灵敏度或是电磁干扰产生的电路突波等皆会使得系统判断触控点位移量时产生误差,由于一般正常使用触控板时,在一段时间区间内,两触控点间的触控点位移量受限于人体手指移动时的物理限制,而会在一合理范围内,因此可通过设定一移动量有效区间来规范触控板感应到的触控点位移量是否为触控板正常使用情形下的有效位移。
请参考图2,图2是应用本发明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的工作示意图,首先,使用者触压触控板20产生一触控点A,之后假设使用者移动该触压部位延着箭头方向移动使得该触控点位移而产生一位移量,例如触控点位移至图2所示的C、D或E位置而产生位移量AC、AD或AE,此时,可借着预先设定的第一、第二预定值决定出两界限范围,例如根据第一预定值决定出下限范围30以及根据第二预定值决定出上限范围40,其中位于下限范围30与上限范围40间的范围即为有效区间,基本上,若触控点位移量落于该有效区间内(亦即位移量大于该第一预定值且小于该第二预定值,如图2所示的位移量AD),则可判断该位移为一有效位移而通知系统作对应于该位移的动作,相反地,若触控点位移量并非落于该有效区间内(亦即位移量小于该第一预定值且大于该第二预定值,如图2所示的位移量AC及AE),则忽略该位移量,系统不作动作。第一、第二预定值是决定该有效区间范围的关键,其决定大致上依循使用者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使用触控板所可能产生的有效位移,随着触控板尺寸及灵敏度不同等因素,第一、第二预定值也会不同,第一、第二预定值可在产品出场时由设计者订定,或者由使用者自行订定亦可,甚至可透过软件来设计自行学习(auto-learning)机制以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订定。
一般来说,触控点位移量小于该第一预定值(如图2中的位移量AC)的情形通常是由于手震等人为操作所产生,而触控点位移量大于于该第二预定值(如图2中的位移量AE)的情形则是由于电磁干扰等所造成的系统误判,对于避免电磁干扰所造成的误判而言,本发明所揭露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及装置尤为有效。
在设计时,考量不同产品应用不同规格的触控板情形,若设计者需个别设定每一型产品中触控板的第一、第二预定值,则非常的没有效率,因此,可透过数学的运算,例如正规化运算,使得在一致标准下订定的第一、第二预定值能同时被应用于各种产品规格的触控板,而此时该位移量亦须跟着做调整方能跟第一、第二预定值做比较来决定该位移量是否为一有效位移,例如可将触控板的对角线长度设为1,而第一、第二预定值则为介于1之间的数值,如此一来,当此订定标准套用在不同尺寸大小的触控板时,只需要针对实际触控板的对角线长度将第一、第二预定值与位移量还原即可,当然,利用触控板对角线作正规化仅是举例说明,亦可以用触控板长度或宽度等作正规化标的,而正规化运算亦不是唯一的运算方式,使用者可视需要决定其调整所需的表达式,甚至针对第一、第二预定值所为的表达式与针对位移量所为的表达式亦不需要相同,此皆属本发明揭露的范畴,此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自能依本发明揭露的原理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实际上触控板平面为一二维空间,因此可分别在二维坐标系的两个坐标轴方向作分析,例如将触控点位移量分解成在两个坐标轴方向的分量,再分别根据此二分量作分析,例如可以在第一坐标轴方向订定第一、第二预定值,再将触控点位移量在第一坐标轴方向的分量与第一、第二预定值做比较,接着再将触控点位移量在第二坐标轴方向的分量与第三、第四预定值做比较,根据此比较结果分别决定该触控点位移量在两坐标轴方向上是否为有效位移,例如若该位移量在第一坐标轴方向的分量大于该第一预定值且小于该第二预定值,则判断该位移在第一坐标轴方向为一有效位移,若该位移量在第二坐标轴方向的分量大于该第三预定值且小于该第四预定值,则判断该位移在第二坐标轴方向为一有效位移。将触控点位移量分成在两个坐标轴方向分别判别有效性的情况下,若实际位移是平行于其一坐标轴方向,例如为第一坐标轴方向,此时,该位移在第一坐标轴方向会被判断为一有效位移,而在第二坐标轴方向则会被判断为一无效位移,在此情形下,该位移应属于一有效位移。另外,也可订定一时间区间,将该时间区间起始时触控板检测到的触控点视为第一触控点,并将时间区间结束时触控板检测到的触控点视为第二触控点,触控点的位移量即为从第一触控点至第二触控点之间的距离。
当噪声发生时,例如电磁干扰,有可能于同一时间中对触控板上多个不同区域产生干扰,进而使触控板出现电气信号异常的情形,此种异常有可能使得系统误判触控板上该些不同区域被触压,本发明提出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亦可解决此问题。请参考图3a,图3a中箭头所示A点为时间区间起始时触控板20检测到的触控点位置,时间区间结束时,若触控板受到噪声干扰,造成触控板不同区域皆出现检测到被触压的信号,如图3a中F、G、H点所示,则分别产生三组不同位移量AF、AG、AH,此时可取此三组位移量AF、AG、AH作一数学运算以得到一具有代表性的位移量。实作上,由于此三组位移量的起点皆为A点,因此,可直接取F、G、H点作一数学运算以得一代表点I,则位移量AI即为一代表性的位移量。本实施例为取平均值以得到三组不同位移量AF、AG、AH的平均位移量AI,当然,此数学运算不限于取平均值,例如亦可视需要加强或减少某个位移量的权重,或者先剔除掉某些判断为不正常的位移量后再加以平均等,最后,再利用上述提到的方法,将该平均位移量AI与第一、第二预定值做比较来判断该平均位移量AI是否为一有效位移,如图3b所示。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之一较佳实施例流程图,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在此考虑触碰已形成触控点的情形,亦即在此省略判断触碰是否为有效触碰的过程。本发明方法步骤说明如下:
步骤100:开始,继续步骤105;
步骤105:检测触控板上的触控点,继续步骤110;
步骤110:判断该触碰是否可造成一有效触碰,若是,继续步骤115,若否,跳至步骤160;
步骤115:将该触控板检测到触碰的位置记录为起始触控点,继续步骤120;
步骤120:判断触控板是否检测到另一有效触碰,若是,继续步骤125,若否,跳至步骤160;
步骤125:判断触控板上是否同时检测到多个触控点,若是,跳至步骤145,若否,继续步骤1 30;
步骤130:计算两触控点间的位移以得到一位移量,继续步骤135;
步骤135:将该位移量与第一、第二预定值进行比较,若该位移量大于该第一预定值且小于该第二预定值时,跳至步骤155;若该位移量小于该第一预定值或大于该第二预定值时,继续步骤140;
步骤140:该位移并不是一有效位移,忽略该位移量,跳至步骤120;
步骤145:计算起始触控点至多个触控点间的多个参考位移量,继续步骤150;
步骤150:将该多个参考位移量取平均值以得到一位移量,跳至步骤135;
步骤155:该位移为一有效位移,回报系统执行对应该位移量的动作,继续步骤160;
步骤160:结束。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用来降低噪声对判断触控点位移量的影响,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方块图,本发明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200包含有一时间模块210、一检测模块220、一比较模块240、一判断模块250以及一缓存器260,其中检测模块220中包含有一计算模块230。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在此只考虑触碰皆形成触控点的情形,亦即省略判断触碰是否为有效触碰的过程。首先,触控板上的传感器感应出是否有触控点产生以及触控点产生的区域,并将感应的结果传送至检测模块,时间模块210产生一时间信号,例如时脉信号,检测模块220根据该时间信号决定一时间区间,在时间区间起始时,检测模块220检测触控板上一触控点的一起始位置,并在时间区间结束时检测触控板上该触控点的一结束位置,进而产生一位移,若时间区间结束时触控板上检测到多个触控点结束位置,则检测模块220中的计算模块230会执行一数学运算,例如平均值运算,以取得该位移。在一实施例中,检测模块220中的计算模块230更对该位移执行另一数学运算,例如正规化运算,以得到一位移量,然后,比较模块240再将该位移量与储存在缓存器260中的第一、第二预定值做比较,以产生一比较结果并传送至判断模块250,当该比较结果为该位移量大于该第一预定值且小于该第二预定值时,判断模块250判断该位移为一有效位移并输出信号至系统;而当该位移量小于该第一预定值或大于该第二预定值时,判断模块250判断该位移不是有效位移而忽略该位移量。请注意,在一般电子产品中,本发明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所包含的各模块可以硬件结构加以实现,例如实体的电子电路,但也可以软件或韧体方式实现各模块的功能,其实施方式为本技术领域中熟知技艺的人所能轻易得知,在此不再赘述。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属本发明专利可能涵盖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其应用于一触控板上,包含有:
根据该触控板上的一触控点的位移,以得到一位移量;
将该位移量与一第一预定值及一第二预定值进行比较;以及
当该位移量大于该第一预定值且小于该第二预定值时,判断该位移为一有效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
当该位移量小于该第一预定值或大于该第二预定值时,忽略该位移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触控板上的该触控点的位移以得到该位移量的步骤包含有:
将该触控点的位移作一第一运算,以得到该位移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运算为一正规化运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点的位移在一时间区间中所检测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触控板上的该触控点的位移以得到该位移量的步骤包含有:
根据该时间区间起始时该触控点之一起始位置与该时间区间结束时该触控点的多个结束位置,产生多个参考位移量;以及
将该多个参考位移量作一第二运算,以得到该位移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运算为一平均值运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预定值与该第二预定值储存于一缓存器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位移量是该触控点的位移于一方向上的分量。
10.一种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包含有:
一检测模块,用来根据一触控板上的一触控点的位移,产生一位移量;
一比较模块,用来比较该位移量与一第一预定值,以及比较该位移量与一第二预定值,产生一比较结果;以及
一判断模块,当该比较结果为该位移量大于该第一预定值且小于该第二预定值时,判断该位移为一有效位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判断模块于该比较结果为该位移量小于该第一预定值或大于该第二预定值时,忽略该位移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模块包含有一计算模块,该计算模块执行一第一运算后产生该位移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运算为一正规化运算。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另包含有:
一时间模块,用来产生一时间信号;
其中该检测模块系根据该时间信号决定一时间区间,检测在该时间区间中该触控点的位移以产生该位移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模块包含有一计算模块,用以根据该时间区间起始时该触控点之一起始位置与该时间区间结束时该触控的多个结束位置,产生多个参考位移量,并将该多个参考位移量作一第二运算后,产生该位移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运算为一平均值运算。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另包含有:
一缓存器,用来储存该第一预定值与该第二预定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点位移量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位移量是该触控点的位移于一方向上的分量。
CN 200910160552 2009-07-30 2009-07-30 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与判断装置 Pending CN1019891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60552 CN101989137A (zh) 2009-07-30 2009-07-30 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与判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60552 CN101989137A (zh) 2009-07-30 2009-07-30 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与判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9137A true CN101989137A (zh) 2011-03-23

Family

ID=43745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60552 Pending CN101989137A (zh) 2009-07-30 2009-07-30 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与判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8913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1670A (zh) * 2012-09-07 2013-03-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位置坐标产生方法
CN104035610A (zh) * 2013-03-08 2014-09-10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方法以及触控装置
CN115061598A (zh) * 2022-07-26 2022-09-16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触摸板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1670A (zh) * 2012-09-07 2013-03-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位置坐标产生方法
CN104035610A (zh) * 2013-03-08 2014-09-10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方法以及触控装置
CN115061598A (zh) * 2022-07-26 2022-09-16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触摸板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4697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ouch point displacement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US9310927B2 (en) Touch identification for multi-touch technology
TWI400645B (zh) 觸碰判斷方法及相關之觸控手勢判斷方法
US8730187B2 (en) Techniques for sorting data that represents touch positions on a sensing device
TWI605359B (zh) 觸控板之手勢辨識方法與手勢辨識裝置
TWI581171B (zh) 多點手勢識別方法及多點平移手勢的識別裝置
CN101727242B (zh) 触控板上侦测多指触控的方法
TWI459250B (zh) 觸控板之觸控點偵測方法
CN102736838B (zh) 多点旋转运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TW200933454A (en) Method of detecting multi-contact on touch panel
CN101963862A (zh) 触摸屏上坐标防抖的方法
CN101393501B (zh) 判定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触控屏幕上触点位置的装置及方法
CN101526865A (zh) 触控板侦测多指触的方法
CN101639743B (zh) 触控检测方法
CN101989137A (zh) 触控点位移量判断方法与判断装置
CN102214028B (zh) 触控板的手势识别方法与手势识别装置
US20110175825A1 (en) Touch Control System and Touch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System of the Same
CN103257724B (zh) 一种非接触式鼠标及其操作方法
TW201145085A (en)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and detection method
CN104281339B (zh) 触控面板的目标定位方法
TWI533225B (zh) 物體數目的識別方法和識別裝置
US20130127746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ouch panel
CN101819487A (zh) 一种检测多点触碰的方法
US8896568B2 (en) Touch s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902385A (zh) 缩放手势判断方法及触控感应控制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