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6383B - 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6383B
CN101986383B CN 201010187776 CN201010187776A CN101986383B CN 101986383 B CN101986383 B CN 101986383B CN 201010187776 CN201010187776 CN 201010187776 CN 201010187776 A CN201010187776 A CN 201010187776A CN 101986383 B CN101986383 B CN 1019863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ata
brightness
look
display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877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6383A (zh
Inventor
陈世宾
林信男
黄气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Q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BenQ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nQ Co Ltd
BenQ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Q Co Ltd, BenQ Corp filed Critical BenQ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877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86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86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6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6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6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将复数个显示资料根据临界值分为第一原始显示资料及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显示电路于第一图框时段输出第一原始显示资料;背光源于第一图框时段输出第一亮度;根据第一参数调整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显示电路于第二图框时段输出第二调整显示资料;根据第一参数调低第一亮度以产生第二亮度;以及背光源于第二图框时段输出第二亮度。本发明的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可根据参数来调整显示电路所接收到的显示资料,并对应地调整背光源,以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在低灰阶的显示资料色彩表现不佳的现象。

Description

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控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尤指一种根据参数来调整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的显示资料,并对应地调整背光源的方法,用来以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在低灰阶的显示资料色彩表现不佳的现象。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图1为说明一般显示面板在不同灰阶的色温曲线图。色温曲线图说明一般显示面板在不同灰阶值时的色温表现。
理想的显示装置,其所对应色温曲线图的曲线表现应尽可能趋近于平坦(如6500K左右),亦即显示装置在不同灰阶值时应具有相似的色温表现,让观看者能感受到一致的色彩表现。
然而,如图1所示,一般显示面板在低位元的灰阶区时的色温曲线明显不一致,形成非线性曲线。一般而言,在灰阶0-255中非线性的色温曲线会在大约等于256灰阶的八分之一的较低灰阶,也就是灰阶0-31之间呈现。此非线性现象在TN(Twisted Nematic)型显示面板中尤其明显。换言之,一般显示面板在显示低灰阶时会有显示颜色色温不准确的问题,使显示面板在显示低灰阶影像时色调有所偏移,降低显示面板显示影像的质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可根据参数来调整显示电路所接收到的显示资料,并对应地调整背光源,以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在低灰阶的显示资料色彩表现不佳的现象。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同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第一原始显示资料以及属于第二数值区间的第二原始显示资料,属于该第一数值区间的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均大于或等于临界值,且属于该第二数值区间的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临界值;该显示电路于第一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该背光源于该第一图框时段输出第一亮度并持续第一照明时间;根据预设的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高于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该显示电路于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根据该第一参数G1调低该第一亮度以产生第二亮度;以及该背光源于该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亮度并持续该第一照明时间;其中,该第一数值区间与该第二数值区间根据该复数个显示资料的位元划分。
进一步地,将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乘以该第一参数G1以产生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是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的G1倍,并将该第一亮度除以该第一参数G1以产生该第二亮度,使该背光源输出亮度降低为1/G1倍。
进一步地,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M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M-1,该第一参数G1为2N,该临界值为2M-N,且N为正整数。
进一步地,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8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55,该第一参数G1为8,该临界值为3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同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第一原始显示资料以及属于第二数值区间的第二原始显示资料,属于该第一数值区间的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均大于或等于临界值,且属于该第二数值区间的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临界值;该显示电路于第一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该背光源于该第一图框时段输出第一亮度并持续第一照明时间;根据预设的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高于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该显示电路于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根据该第一参数G1缩短该第一照明时间以产生第二照明时间;以及该背光源于该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亮度并持续该第二照明时间;其中,该第一数值区间与该第二数值区间根据该复数个显示资料的位元划分。
进一步地,将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乘以该第一参数G1以产生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是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的G1倍,并将该第一照明时间除以该第一参数G1以产生该第二照明时间,使该背光源第二照明时间缩短为该第一照明时间的1/G1倍。
进一步地,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M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M-1,该第一参数G1为2N,该临界值为2M-N,且N为正整数。
进一步地,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8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55,该第一参数G1为8,该临界值为3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同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第一原始显示资料以及属于第二数值区间的第二原始显示资料,属于该第一数值区间的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均大于或等于临界值,且属于该第二数值区间的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临界值;该显示电路于第一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该背光源于该第一图框时段输出第一亮度并持续第一照明时间;根据预设的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高于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该显示电路于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根据该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一照明时间以产生第二照明时间,并根据该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一亮度以产生第二亮度,该第二亮度与该第二照明时间的乘积小于该第一亮度与该第一照明时间的乘积;以及该背光源于该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亮度并持续该第二照明时间;其中,该第一数值区间与该第二数值区间根据该复数个显示资料的位元划分。
进一步地,将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乘以该第一参数G1以产生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是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的G1倍,并将该第一照明时间除以m以产生该第二照明时间,使该背光源第二照明时间缩短为该第一照明时间的1/m倍,并将该背光源输出亮度降低为1/n倍,使该背光源第二亮度降低为该第一亮度的1/n倍,而G1=m×n,且m、n为正整数。
进一步地,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M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M-1,该第一参数G1为2N,该临界值为2M-N,且N为正整数。
进一步地,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8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55,该第一参数G1为8,该临界值为3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同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第一原始显示资料、属于第二数值区间的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及属于第三数值区间的第三原始显示资料,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值、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第一临界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临界值以及第三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第二临界值;该显示电路于第一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该背光源于该第一图框时段输出第一亮度并持续第一照明时间;根据预设的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显示电路于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根据该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一亮度以产生第二亮度,调整该第一照明时间以产生第二照明时间,该第二亮度与该第二照明时间的乘积小于该第一亮度与该第一照明时间的乘积;该背光源于该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亮度并持续该第二照明时间;根据预设的第二参数G2调整该第三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三调整显示资料;该显示电路于第三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三调整显示资料;根据该第二参数G2调整该第二亮度以产生第三亮度,调整该第二照明时间以产生第三照明时间,该第三亮度与该第三照明时间的乘积小于该第二亮度与该第二照明时间的乘积;以及该背光源于该第三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三亮度并持续该第三照明时间;其中,该第一数值区间、该第二数值区间与该第三数值区间根据该复数个显示资料的位元划分。
进一步地,第一参数G1=(该第一亮度/该第二亮度)×(该第一照明时间/该第二照明时间)。
进一步地,第一参数G1=8,而(该第一亮度/该第二亮度)=4,而(该第一照明时间/该第二照明时间)=2。
进一步地,第二参数G2=(该第二亮度/该第三亮度)×(该第二照明时间/该第三照明时间)。
进一步地,第二参数G2=8,而(该第二亮度/该第三亮度)=8,而(该第二照明时间/该第三照明时间)=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第一色背光源与第二色背光源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第一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第一色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第一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及属于第二数值区间的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该第一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值、该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第一临界值;将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第二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第二色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三数值区间的第二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及属于第四数值区间的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该第二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二临界值、该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第二临界值;该显示电路于第一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第一色背光源于该第一图框时段输出第一亮度并持续第一照明时间;根据预设的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一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第一色显示单元被该第一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高于该第一色显示单元被该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该显示电路于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根据该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一亮度以产生第二亮度,调整该第一照明时间以产生第二照明时间,该第二亮度与该第二照明时间的乘积小于该第一亮度与该第一照明时间的乘积;该第一色背光源于该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亮度并持续该第二照明时间;该显示电路于第三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第二色背光源于该第三图框时段输出第三亮度并持续第三照明时间;根据预设的第二参数G2调整该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二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第二色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高于该第二色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该显示电路于第四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根据该第二参数G2调整该第三亮度以产生第四亮度,调整该第三照明时间以产生第四照明时间,该第四亮度与该第四照明时间的乘积小于该第三亮度与该第三照明时间的乘积;该第二色背光源于该第四图框时段输出该第四亮度并持续该第四照明时间;其中,该第一数值区间与该第二数值区间根据该复数个第一色显示资料的位元划分,该第三数值区间与该第四数值区间根据该复数个第二色显示资料的位元划分。
进一步地,该第一参数G1=(该第一亮度/该第二亮度)×(该第一照明时间/该第二照明时间)。
进一步地,进一步地,该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M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M-1,该第一参数G1为2N,该第一临界值为2M-N,且N为正整数。
进一步地,该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8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55,该第一参数G1为4,该第一临界值为64。
进一步地,第二参数G2=(该第三亮度/该第四亮度)×(该第三照明时间/该第四照明时间).
进一步地,该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M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M-1,该第二参数G2为2N,该第二临界值为2M-N,且N为正整数。
进一步地,该该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8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55,该第二参数G2为8,该第二临界值为32。
进一步地,第一色为红色,第二色为绿色,该第一色背光源为红光LED,于第一图框时段和第二图框时段输出红色光;该第二色背光源为绿光LED,于第三图框时段和第四图框时段输出绿色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利用预设的数值区间将显示单元的显示资料分类至不同的原始显示资料组,再根据预设的增益参数来调整不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并对应地调整背光源的背光亮度或曝光时段。如此,可将显示装置非线性的色温曲线压至分布于更低灰阶的显示资料,使色温曲线更加趋于平坦,提升显示装置显示影像的质量。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一般显示面板在不同灰阶的色温曲线图;
图2A-2D为本发明的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A为结合图2A、图2B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的举例说明的示意图;
图3B为结合图2A与图2B中步骤208-210、图2C中步骤211-212b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的举例说明的示意图;
图3C为结合图2A与图2B中步骤208-210、图2D中步骤211-212c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的举例说明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为本发明的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图4A和图4B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的举例说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利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显示装置在不同灰阶的色温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液晶显示面板能忠实地显示影像的最高分辨率乃是取决于该面板上具有多少像素(pixel),例如:若面板有1920*1080个像素(其中“*”代表乘号×),则该面板可显示最高1920*1080 Full HD分辨率的输入影像讯号而不失真。通常一个像素至少包含三个子像素(sub-pixel)分别对应到红绿蓝RGB三原色,如此三个子像素组合后可提供该像素完整的色彩显示能力。
在16毫秒(msec)短时间内,因为视觉暂留效果,人肉眼所感受到液晶显示面板上子像素所显示的原色色彩强度可藉由下列公式表示:
像素色彩表现=面板子像素穿透率*背光源亮度*曝光时段...公式(1)
其中“曝光时段”是“子像素被驱动为可穿透”且“背光源开启”的时段,亦即照明时间。其中面板像素穿透率对应于外界输入影像讯号的灰阶资料。因此,本发明藉由将影像的高位元的显示资料(高灰阶)及低位元的显示资料(低灰阶)分开处理,并根据增益参数调整低位元资料,同时对应调整背光亮度或曝光时段,可改善显示面板在低灰阶时色温表现非线性的情况。
请同时参考图2A与图2B。图2A与图2B为本发明的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将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同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第一原始显示资料以及属于第二数值区间的第二原始显示资料,属于该第一数值区间的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均大于或等于临界值,且属于该第二数值区间的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临界值。其中,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M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M-1,第一参数G1为2N,该临界值为2M-N。具体的,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8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55,该第一参数G1为23=8,该临界值为28-3=32,即临界值设定为32,显示资料与该临界值32比较大小,进而分为高位元资料(高灰阶)的第一原始资料组及低位元资料(低灰阶)的第二原始资料组,接着根据增益参数即第一参数G1调整第二原始资料组的显示资料,同时对应地调整背光亮度或曝光时段。步骤说明如下:
步骤201:接收图框(video frame)中驱动N个子像素显示单元中的N个显示资料。
步骤202:设定计数K=1。
步骤203:判定第K个显示资料的资料数值是否属于第一数值区间;如第K个显示资料的资料数值属于该第一数值区间,进行步骤204;否则,进行步骤205。
步骤204:将第K个资料分类到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进行步骤206。
步骤205:将第K个资料分类到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进行步骤206。
步骤206:判定在该图框中,所有N个显示资料是否分类完毕为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或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若N个显示资料已全分类完毕(K=N),进行步骤208;否则,进行步骤207。
步骤207:将计数K加1。
步骤208:显示电路输出所有分类为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使对应的子像素显示单元输出对应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的影像。
步骤209:背光源输出第一亮度W1,并维持第一曝光时段即第一照明时间T1。
步骤210:根据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高于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将分类到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各个显示资料的资料数值分别乘以增益参数即第一参数G1,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且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是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的G1倍。
步骤211:显示电路输出所有第二调整显示资料,使对应的子像素显示单元输出对应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影像。
步骤212a:背光源输出第二亮度W2,并维持第一曝光时段T1,第二亮度W2为第一亮度W1除以增益参数G1。回到步骤201,接收并处理下一个图框的N个原始显示资料。
于步骤201中,显示单元为显示R、G、B三原色的子像素。于步骤203中,由于在灰阶0-255中非线性的色温曲线通常会发生在显示较低灰阶0-31影像讯号的状况,因此于本实施例中,设临界值为32而将第一数值区间定义为灰阶32-255。于步骤204中,把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第K个显示资料(灰阶32-255)分类为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因此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包含高位元的显示资料。于步骤205中,把不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第K个显示资料(灰阶0-31)分类为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因此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包含低位元的显示资料。于步骤206中,当该图框的N个显示资料尚未全部分类至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及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时,步骤201-207会一直重复至该图框中所有显示资料完成分类为止。
于步骤208、209中,显示电路输出分类为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而背光源输出第一亮度W1持续第一曝光时段T1;第一亮度W1、第一曝光时段T1及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皆未更动。
于步骤210中,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灰阶0-31)根据增益参数G1来调整。由于在灰阶0-255中非线性的色温曲线会出现在大约等于256灰阶的八分之一的较低灰阶,因此于本实施例中,增益参数G1定义为8。如此,把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各显示资料分别乘以8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例如:若某个子像素对应的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31,则该子像素对应的第二调整显示资料为248。(31*8=248);若某个子像素对应的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20,则该子像素对应的第二调整显示资料为160(20*8=160)。如此第二调整显示资料的灰阶变化范围扩大为0-248。如此根据增益参数G1调整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使得″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高于″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如此尽可能使用LCD屏幕线性色温的区域来表现第二调整显示资料。当把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各显示资料分别乘以8时,″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约为″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的8倍。
根据公式(1),若要让人眼感受到原始显示资料的灰阶值(0-31),则在将显示资料乘以增益参数G1后,必需对应地将第一亮度W1或第一曝光时段T1除以该增益参数G1以输出原始显示资料对应的像素色彩表现。
若要在第二图框时段F1b中,保持原始第一曝光时段T1(亦即第二曝光时段T2=T1),则如步骤212a所示,第一亮度W1对应地除以8以产生第二亮度W2(W2=W1/8)。
若要在第二图框时段F1b中,保持原始第一亮度W1,则如步骤212b(请参考图2C),第一曝光时段T1对应地除以增益参数G1以产生第二曝光时段T2(T2=T1/8)。
亦可根据公式(1),在第二图框时段F1b中,同时调整背光亮度W及原始第一曝光时段T1来补偿将原始显示资料乘以增益参数G1=8的效果。如步骤210中,根据第一参数G1缩短第一照明时间以产生第二照明时间,并根据第一参数G1调低第一亮度以产生第二亮度,第二亮度与第二照明时间的乘积小于第一亮度与第一照明时间的乘积。如将该第二照明时间为该第一照明时间除以mM,使该背光源第二照明时间缩短为该第一照明时间的1/m倍,并将该背光源输出亮度降低为1/n倍,使该背光源第二亮度降低为该第一亮度的1/n倍,而G1=m×n。请参考图2D中的步骤212c,第二亮度W2为第一亮度W1的1/4(W2=W1/4),且同时第二曝光时段T2为第一曝光时段T1的1/2(T2=T1/2),如此也能让人眼感受到原始显示资料的灰阶值(0-31)。图2C、图2D中其余步骤皆相同于图2B中的步骤208-211。
更明确的说,由于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包含低位元的显示资料(灰阶0-31),将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各个显示资料分别乘以增益参数G1后所得的第二调整显示资料为放大8倍的灰阶变化范围0-248。如上述,液晶显示面板非线性的色温曲线一般会发生在较低灰阶0-31范围区间;因此当步骤210a输出第二调整显示资料的影像时,非线性的色温曲线只发生在输出低灰阶0-31范围的第二调整显示资料,亦即对应到灰阶0-3(31/8=3.875;由于数字讯号为正整数,因此3.875舍去为3)范围的第二原始显示资料。
换言之,本发明的方法200可将非线性的色温曲线范围由原始显示资料灰阶0-31区间缩减至原始显示资料灰阶0-3区间,降低显示面板在显示低灰阶时颜色不准确的分布,进而改善显示影像色彩的质量。请参考图8。图8为利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显示装置在不同灰阶的色温曲线图。根据本发明产生的色温曲线C2相较于现有技术的色温曲线C1的非线性区位于更低的灰阶(0-3)区域,也就是说色温曲线C2更趋近于平坦,可改善显示面板在显示低灰阶时颜色不准确的情况。
如此单一图框对应到N个子像素的N个原始显示资料透过步骤208-212完成输出,步骤208-209于第一图框时段F1a中输出未调整的第一亮度W1及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步骤210-212于第二图框时段F1b中输出第二亮度W2及第二调整显示资料,并持续该第二照明时间。
请参考图3A。图3A为结合图2A、图2B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的举例说明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在第一原始图框F1中,显示装置接收到包含三像素P1、P2、P3的显示资料。像素P1、P2、P3的(R、G、B)子像素值分别为(64、16、150)、(8、255、1)、(2、4、8)。假设第一临界值为32,第一数值区间为32-255,增益参数G1为8,所以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显示资料分类为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不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显示资料分类为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
在第一原始图框F1的第一图框时段F1a中,显示电路输出所有分类到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而在第一原始图框F1的第一曝光时段T1中,背光源显示100%的背光亮度。因此,像素P1、P2、P3在第一图框时段F1a的(R、G、B)子像素值分别为(64、0、150)、(0、255、0)、(0、0、0)。
在第一原始图框F1的第二图框时段F1b中,显示电路将所有分类到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乘以增益参数G1并输出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而在第一原始图框F1的第二曝光时段T2中,背光源根据增益参数G1调整为显示12.5%(100%/8=12.5%)的背光亮度,而第二曝光时段T2保持和第一曝光时段T1相等。因此,像素P1、P2、P3在第二图框时段F1b的(R、G、B)子像素值分别为(0、128、0)、(64、0、8)、(16、32、64)。
第一原始图框F1的第一图框时段F1a及第二图框时段F1b各占第一原始图框F1一半的时段。一般来说,液晶显示屏幕的图框更新频率(frame rate)为60Hz,因此第一原始图框F1的时段约为16msec,亦即第一图框时段F1a及第二图框时段F1b分别约为8msec。由于未调整第二曝光时段T2,因此第一曝光时段T1相同于第二曝光时段T2,而第一及第二曝光时段T1、T2也可分别对应于第一图框时段F1a及第二图框时段F1b。
在第二原始图框F2中,重复步骤201-212a。在第二原始图框F2中,显示装置接收到包含三像素P1、P2、P3的显示资料。像素P1、P2、P3的(R、G、B)子像素值分别为(30、7、88)、(40、9、60)、(56、16、180)。第一临界值、第一数值区间及增益参数G1皆相同于第一原始图框F1。
因此,在第二原始图框F2的第一图框时段F2a中,显示电路输出所有分类到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而在第二原始图框F2的第一曝光时段T1中,背光源显示100%的背光亮度。因此,像素P1、P2、P3在第一图框时段F2a的(R、G、B)子像素值分别为(0、0、88)、(40、0、60)、(56、0、180)。
在第二原始图框F2的第二图框时段F2b中,显示电路将所有分类到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乘以增益参数G1并输出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而在第二原始图框F2的第二曝光时段T2中,背光源根据增益参数G1调整为显示12.5%(100%/8=12.5%)的背光亮度,而第二曝光时段T2保持和第一曝光时段T1相等。因此,像素P1、P2、P3在第二图框时段F2b的(R、G、B)子像素值分别为(240、56、0)、(0、72、0)、(0、128、0)。
第二原始图框F2的第一、第二图框时段F2a、F2b相似于第一原始图框F1的第一、第二图框时段F1a、F1b。因此第二原始图框F2的第一、第二图框时段F2a、F2b亦分别约为8msec。第二原始图框F2的第一、第二曝光时段T1、T2相似于第一原始图框F1的第一、第二曝光时段T1、T2,因此第二原始图框F2的第一、第二曝光时段T1、T2亦可分别对应于第二原始图框F2的第一、第二图框时段F2a、F2b。
请参考图3B,图3B为结合图2A、图2B步骤208-210、图2C步骤211-212b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的举例说明的示意图。图3B中,显示装置在第一、第二原始图框F1、F2所接受到的像素P1、P2、P3的(R、G、B)子像素值、第一临界值及增益参数G1皆相同于图3A。不同点是:第一曝光时段T1对应地除以增益参数G1以产生第二曝光时段T2(T2=T1/8),而在第二曝光时段T2中,背光源保持原始背光亮度(100%)。
请参考图3C。图3C为结合图2A、图2B步骤208-210、图2D步骤211-212c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的举例说明的示意图。图3C中,显示装置在第一、第二原始图框F1、F2所接受到的像素P1、P2、P3的(R、G、B)子像素值、第一临界值及增益参数G1皆相同于图3A。不同点是:第一曝光时段T1除以2以产生第二曝光时段T2(T2=T1/2),而在第二曝光时段T2中,背光亮度为第一图框时段F1a的背光亮度的1/4(100%/4=25%)。如此“曝光时段缩减比例=2”与“背光亮度衰减比例=4”的乘积等于“灰阶值增益参数G1=8”。
请同时参考图4A、图4B。图4A、图4B为本发明的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在第二实施例中,显示资料根据二临界值分为第一原始资料组、第二原始资料组及第三原始资料组,并根据二增益参数分别调整第二原始资料组及第三原始资料组的显示资料,同时对应地调整背光亮度或曝光时段。例如将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同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第一原始显示资料、属于第二数值区间的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及属于第三数值区间的第三原始显示资料,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值、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第一临界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临界值以及第三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第二临界值。步骤说明如下:
步骤401:接收图框中驱动N个子像素显示单元中的N个显示资料。
步骤402:设定计数K=1。
步骤403:判定第K个显示资料的资料数值是否属于第一数值区间;如第K个显示资料的资料数值属于该第一数值区间,进行步骤404;否则,进行步骤405。
步骤404:将第K个资料分类到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进行步骤408。
步骤405:判定第K个显示资料的资料数值是否属于第二数值区间;如第K个显示资料的资料数值属于该第二数值区间,进行步骤406;否则,进行步骤407。
步骤406:将第K个资料分类到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进行步骤408。
步骤407:将第K个资料分类到第三原始显示资料组;进行步骤408。
步骤408:判定在该图框中,N个显示资料是否分类完毕为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或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或第三原始显示资料组;若N个显示资料已全分类完毕(K=N),进行步骤410;否则,进行步骤409。
步骤409:将计数K加1。
步骤410:显示电路输出分类为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
步骤411:背光源输出第一亮度W1,并维持第一曝光时段T1即第一照明时间。
步骤412:根据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例如将分类到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各个显示资料的资料数值分别乘以增益参数G1,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其中,第一参数G1=(该第一亮度/该第二亮度)×(该第一照明时间/该第二照明时间)。具体的,例如第一参数G1=8,而(该第一亮度/该第二亮度)=4,而(该第一照明时间/该第二照明时间)=2。
步骤413:显示电路输出所有第二调整显示资料。
步骤414:背光源输出第二亮度W2,并维持第二曝光时段T2(T2=T1),第二亮度W2为第一亮度W1除以增益参数G1。
步骤415:根据该第二参数G2调整该第三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三调整显示资料,例如将分类到第三原始显示资料组的各个显示资料的资料数值分别乘以增益参数G1的平方,以产生第三调整显示资料。其中,第二参数G2=(该第二亮度/该第三亮度)×(该第二照明时间/该第三照明时间)。具体的,例如第二参数G2=8,而(该第二亮度/该第三亮度)=8,而(该第二照明时间/该第三照明时间)=1。
步骤416:显示电路输出所有第三调整显示资料;
步骤417:背光源输出第三亮度W3,并维持第三曝光时段T3(T3=T1),第三亮度W3为第一亮度W1除以增益参数G1的平方;回到步骤401。
在第二实施例中,设第一临界值为32(256/8=32)而第二临界值为4(32/8=4)以定义第一数值区间为灰阶32-255,第二数值区间为灰阶4-31,及第三数值区间为灰阶0-3,而将显示资料分类于第一、第二及第三数值区间中步骤403-408会一直重复至图框F1中所有显示资料完成分类为止。于步骤410、411中,显示电路输出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而背光源输出第一亮度W1持续第一曝光时段T1。
第二亮度W2,第三亮度W3,第二曝光时段T2,第三曝光时段T3的调整原理与第一实施例212a,212b,212c相似,因此在说明第二实施例时,仅就“第二曝光时段T2,第三曝光时段T3相同于第一曝光时段T1”态样来举例说明。
第一亮度W1及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皆未更动。于步骤412-414中,第二亮度W2及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灰阶4-31)根据增益参数G1来调整。例如增益参数G1为8。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乘以8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亦即第二调整显示资料的灰阶变化范围为32-248。第一亮度W1对应地除以8以产生第二亮度W2(W2=W1/8)。于步骤415-417中,第三亮度W3及第三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灰阶0-3)根据增益参数G1的平方来调整。第三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乘以64以产生第三调整显示资料,亦即第三调整显示资料的灰阶变化范围为0-192。第一亮度W1对应地除以64以产生第三亮度W3(W3=W1/64)。
在第一实施例中利用一个临界值将原始显示资料分类于第一数值区间及第二数值区间,藉由增益参数G1并对应调整背光亮度或曝光时段,如此可将非线性的色温曲线由灰阶0-31范围缩减至灰阶0-3的显示资料范围。在第二实施例中利用两个临界值将显示资料分类于第一数值区间、第二数值区间及第三数值区间,藉由增益参数G1即第一参数以及增益参数G1的平方值即第二参数G2,对应调整背光亮度或曝光时段。如此可将非线性的色温曲线更进一步由灰阶0-3范围缩减至灰阶0(31/64=0.48;由于数字讯号为正整数,因此0.48舍去为0)。
步骤410-411于第一图框时段F1a中输出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及未调整的第一亮度W1;步骤412-414于第二图框时段F1b中输出第二调整显示资料及第二亮度W2;步骤415-417于第三图框时段F1b中输出第三调整显示资料及第三亮度W3。
请参考图5。图5为图4A、图4B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的举例说明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原始图框F1中,显示装置接收到包含像素P1、P2、P3的显示资料。像素P1、P2、P3的(R、G、B)值分别为(64、16、150)、(8、255、1)、(2、4、8)。假设第一临界值为32,第二临界值为4,则第一数值区间为32-255,第二数值区间为4-31,第三数值区间为0-3。在第一图框时段F1a中,背光源显示100%的背光亮度,而显示电路输出所有分类到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因此,像素P1、P2、P3在第一图框时段F1a的(R、G、B)值分别为(64、0、150)、(0、255、0)、(0、0、0)。在第二图框时段F1b中,背光源根据增益参数G1(例如:G=8)调整为显示12.5%(100%/8=12.5%)的背光亮度,而显示电路将所有分类到第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乘以增益参数G1并输出。因此,像素P1、P2、P3在第二图框时段F1b的(R、G、B)值分别为(0、128、0)、(64、0、0)、0、32、64)。在第三图框时段F1c中,显示电路将所有分类到第三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乘以增益参数G1的平方值并输出,而背光源对应根据增益参数G1的平方值调整为显示1.56%([100%/8]/8=1.56%)的背光亮度。因此,像素P1、P2、P3在第三图框时段F1c的(R、G、B)值分别为(0、0、0)、(0、0、64)、(128、0、0)。第一图框时段F1a、第二图框时段F1b及第三图框时段F1c各占原始图框F1三分之一的时段。在液晶显示屏幕的图框率(framerate)为60Hz的情况下,原始图框F1的时段约为16msec,因此第一图框时段F1a、第二图框时段F1b及第三图框时段F1c分别约为5.33msec。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第一色背光源与第二色背光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第一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第一色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第一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及属于第二数值区间的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该第一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值、该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第一临界值;将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第二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第二色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三数值区间的第二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及属于第四数值区间的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该第二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二临界值、该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第二临界值。该显示电路于第一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第一色背光源于该第一图框时段输出第一亮度并持续第一照明时间;根据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一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第一色显示单元被该第一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高于该第一色显示单元被该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该显示电路于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根据该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一亮度以产生第二亮度,调整该第一照明时间以产生第二照明时间,该第二亮度与该第二照明时间的乘积小于该第一亮度与该第一照明时间的乘积;该第一色背光源于该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亮度并持续该第二照明时间;该显示电路于第三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第二色背光源于该第三图框时段输出第三亮度并持续第三照明时间;根据第二参数G2调整该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二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第二色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高于该第二色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该显示电路于第四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根据该第二参数G2调整该第三亮度以产生第四亮度,调整该第三照明时间以产生第四照明时间,该第四亮度与该第四照明时间的乘积小于该第三亮度与该第三照明时间的乘积;该第二色背光源于该第四图框时段输出该第四亮度并持续该第四照明时间。
其中,该第一参数G1=(该第一亮度/该第二亮度)×(该第一照明时间/该第二照明时间)。该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M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M-1,该第一参数G1为2N,该第一临界值为2M-N。具体的,例如该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8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55,该第一参数G1为4,该第一临界值为64。
第二参数G2=(该第三亮度/该第四亮度)×(该第三照明时间/该第四照明时间)。该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M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M-1,该第二参数G2为2N,该第二临界值为2M-N。具体的,例如该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8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55,该第二参数G2为8,该第二临界值为32。且例如第一色为红色,第二色为绿色,该第一色背光源为红光LED,于第一图框时段和第二图框时段输出红色光;该第二色背光源为绿光LED,于第三图框时段和第四图框时段输出绿色光。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的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的,例如在第三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控制具有三色LED背光装置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液晶显示器的三原色R、G、B子像素显示单元可分别利用不同的临界值,以个别调整其显示资料及背光源。如图6所示,以显示面板的像素W、X、Y、Z为例;每一像素包含红光R子像素显示单元、绿光G子像素显示单元及蓝光B子像素显示单元,例如像素W的(R、G、B)子像素显示单元的显示资料为(50、12、129)、像素X的(R、G、B)子像素显示单元的显示资料为(110、16、8)、像素Y的(R、G、B子像素显示单元的显示资料为(210、123、12)、像素Z的(R、G、B)子像素显示单元的显示资料为(21、99、36)。
红光R子像素显示单元的临界值为64(数值区间为64-255)、绿光G子像素显示单元的临界值为32(数值区间为32-255),及蓝光B子像素显示单元的临界值为16(数值区间为16-255),亦即红光R子像素显示单元的增益参数Gr为4、绿光G子像素显示单元的增益参数Gg为8、蓝光B子像素显示单元的增益参数Gb为16。
显示面板于红光R子像素显示单元的第一图框时段输出属于数值区间为64-255的红光R子像素显示单元的显示资料,红光R光源显示正常亮度,亦即像素W、X、Y、Z的(R、G、B)子像素显示单元输出的显示资料分别为(0、0、0)、(110、0、0)、(210、0、0)、(0、0、0)。于红光R子像素显示单元的第二图框时段,属于数值区间为0-63的红光R子像素显示单元的显示资料乘以增益参数Gr,红光R光源除以增益参数Gr;显示面板输出属于数值区间为0-63的红光R子像素显示单元的显示资料,亦即像素W、X、Y、Z的(R、G、B)子像素显示单元输出的显示资料分别为(50*4、0、0)、(0、0、0)、(0、0、0)、(21*4、0、0)。
显示面板于绿光G子像素显示单元的第一图框时段输出属于数值区间为32-255的绿光G子像素显示单元的显示资料,绿光G光源显示正常亮度,亦即像素W、X、Y、Z的(R、G、B)子像素显示单元输出的显示资料分别为(0、0、0)、(0、0、0)、(0、123、0)、(0、99、0)。于绿光G子像素显示单元的第二图框时段,属于数值区间为0-31的绿光G子像素显示单元的显示资料乘以增益参数Gg,绿光G光源除以增益参数Gg;显示面板输出属于数值区间为0-31的绿光G子像素显示单元的显示资料,亦即像素W、X、Y、Z的(R、G、B)子像素显示单元输出的显示资料分别为(0、12*8、0)、(0、16*8、0)、(0、0、0)、(0、0、0)。
显示面板于蓝光B子像素显示单元的第一图框时段输出属于数值区间为16-255的蓝光B子像素显示单元的显示资料,蓝光B光源显示正常亮度,亦即像素W、X、Y、Z的(R、G、B)子像素显示单元输出的显示资料分别为(0、0、129)、(0、0、0)、(0、0、0)、(0、0、36)。于蓝光B子像素显示单元的第二图框时段,属于数值区间为0-15的蓝光B子像素显示单元的显示资料乘以增益参数Gb,蓝光B光源除以增益参数Gb;显示面板输出属于数值区间为0-15的蓝光B子像素显示单元的显示资料,亦即像素W、X、Y、Z的(R、G、B)子像素显示单元输出的显示资料分别为(0、0、0)、(0、0、8*16)、(0、0、12*16)、(0、0、0)。
如此,红光R子像素显示单元的第一图框时段,红光R子像素显示单元的第二图框时段,绿光G子像素显示单元的第一图框时段绿光,G子像素显示单元的第二图框时段,蓝光B子像素显示单元的第一图框时段,蓝光B子像素显示单元的第二图框时段一这6个图框时段在液晶显示器的一图框(如16msec)的周期中,可以任意顺序分别被驱动一次。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的控制装置70的示意图。控制装置70包含资料产生器71、资料驱动器72、显示电路73、背光控制器74以及背光模组75。资料产生器71用来根据预设的数值区间将显示资料分类为不同的原始显示资料组。资料驱动器72耦接于资料产生器71,用来根据预设的增益参数对应调整不同的原始显示资料组,且于图框中的不同图框时段输出调整后的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显示电路73耦接于资料驱动器72,用来显示资料驱动器72输出的显示资料。背光控制器74耦接于资料产生器71,用来于该图框中的不同图框时段产生对应的背光控制讯号。背光模组75耦接于背光控制器74,用来产生背光亮度持续一曝光时段。背光模组75根据该背光控制讯号产生不同背光亮度或曝光时段。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利用预设的数值区间将显示单元的显示资料分类至不同的原始显示资料组,再根据预设的增益参数来调整不同原始显示资料组的显示资料,并对应地调整背光源的背光亮度或曝光时段。如此,可将显示装置非线性的色温曲线压至分布于更低灰阶的显示资料,使色温曲线更加趋于平坦,提升显示装置显示影像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25)

1.一种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同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第一原始显示资料以及属于第二数值区间的第二原始显示资料,属于该第一数值区间的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均大于或等于临界值,且属于该第二数值区间的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临界值;
该显示电路于第一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
该背光源于该第一图框时段输出第一亮度并持续第一照明时间;
根据预设的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高于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
该显示电路于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
根据该第一参数G1调低该第一亮度以产生第二亮度;以及
该背光源于该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亮度并持续该第一照明时间;
其中,该第一数值区间与该第二数值区间根据该复数个显示资料的位元划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乘以该第一参数G1以产生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是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的G1倍,并将该第一亮度除以该第一参数G1以产生该第二亮度,使该背光源输出亮度降低为1/G1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M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M-1,该第一参数G1为2N,该临界值为2M-N,且N为正整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8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55,该第一参数G1为8,该临界值为32。
5.一种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同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第一原始显示资料以及属于第二数值区间的第二原始显示资料,属于该第一数值区间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均大于或等于临界值,且属于该第二数值区间的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临界值;
该显示电路于第一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
该背光源于该第一图框时段输出第一亮度并持续第一照明时间;
根据预设的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高于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
该显示电路于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
根据该第一参数G1缩短该第一照明时间以产生第二照明时间;以及
该背光源于该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亮度并持续该第二照明时间;
其中,该第一数值区间与该第二数值区间根据该复数个显示资料的位元划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乘以该第一参数G1以产生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是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的G1倍,并将该第一照明时间除以该第一参数G1以产生该第二照明时间,使该背光源第二照明时间缩短为该第一照明时间的1/G1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M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M-1,该第一参数G1为2N,该临界值为2M-N,且N为正整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8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55,该第一参数G1为8,该临界值为32。
9.一种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同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第一原始显示资料以及属于第二数值区间的第二原始显示资料,属于该第一数值区间的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均大于或等于临界值,且属于该第二数值区间的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临界值;
该显示电路于第一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
该背光源于该第一图框时段输出第一亮度并持续第一照明时间;
根据预设的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高于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
该显示电路于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
根据该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一照明时间以产生第二照明时间,并根据该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一亮度以产生第二亮度,该第二亮度与该第二照明时间的乘积小于该第一亮度与该第一照明时间的乘积;以及
该背光源于该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亮度并持续该第二照明时间;
其中,该第一数值区间与该第二数值区间根据该复数个显示资料的位元划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乘以该第一参数G1以产生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是该显示单元被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的G1倍,并将该第一照明时间除以m以产生该第二照明时间,使该背光源第二照明时间缩短为该第一照明时间的1/m倍,并将该背光源输出亮度降低为1/n倍,使该背光源第二亮度降低为该第一亮度的1/n倍,而G1=m×n,其中m、n为正整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M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M-1,该第一参数G1为2N,该临界值为2M-N,且N为正整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8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55,该第一参数G1为8,该临界值为32。
13.一种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同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第一原始显示资料、属于第二数值区间的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及属于第三数值区间的第三原始显示资料,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值、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第一临界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临界值以及第三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第二临界值;
该显示电路于第一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原始显示资料;
该背光源于该第一图框时段输出第一亮度并持续第一照明时间;
根据预设的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二调整显示资料;
该显示电路于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调整显示资料;
根据该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一亮度以产生第二亮度,调整该第一照明时间以产生第二照明时间,该第二亮度与该第二照明时间的乘积小于该第一亮度与该第一照明时间的乘积;
该背光源于该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亮度并持续该第二照明时间;
根据预设的第二参数G2调整该第三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三调整显示资料;
该显示电路于第三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三调整显示资料;
根据该第二参数G2调整该第二亮度以产生第三亮度,调整该第二照明时间以产生第三照明时间,该第三亮度与该第三照明时间的乘积小于该第二亮度与该第二照明时间的乘积;以及
该背光源于该第三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三亮度并持续该第三照明时间;
其中,该第一数值区间、该第二数值区间与该第三数值区间根据该复数个显示资料的位元划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参数G1=(该第一亮度/该第二亮度)×(该第一照明时间/该第二照明时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参数G1=8,而(该第一亮度/该第二亮度)=4,而(该第一照明时间/该第二照明时间)=2。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参数G2=(该第二亮度/该第三亮度)×(该第二照明时间/该第三照明时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参数G2=8,而(该第二亮度/该第三亮度)=8,而(该第二照明时间/该第三照明时间)=1。
18.一种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第一色背光源与第二色背光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第一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第一色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一数值区间的第一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及属于第二数值区间的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该第一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值、该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第一临界值;
将该显示电路所接收到驱动复数个第二色显示单元的复数个第二色显示资料区分为属于第三数值区间的第二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及属于第四数值区间的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该第二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二临界值、该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数值小于该第二临界值;
该显示电路于第一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
第一色背光源于该第一图框时段输出第一亮度并持续第一照明时间;
根据预设的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一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第一色显示单元被该第一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高于该第一色显示单元被该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
该显示电路于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一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
根据该第一参数G1调整该第一亮度以产生第二亮度,调整该第一照明时间以产生第二照明时间,该第二亮度与该第二照明时间的乘积小于该第一亮度与该第一照明时间的乘积;
该第一色背光源于该第二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亮度并持续该第二照明时间;
该显示电路于第三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色第一原始显示资料;
第二色背光源于该第三图框时段输出第三亮度并持续第三照明时间;
根据预设的第二参数G2调整该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以产生第二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该第二色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高于该第二色显示单元被该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驱动时的穿透率;
该显示电路于第四图框时段输出该第二色第二调整显示资料;
根据该第二参数G2调整该第三亮度以产生第四亮度,调整该第三照明时间以产生第四照明时间,该第四亮度与该第四照明时间的乘积小于该第三亮度与该第三照明时间的乘积;
该第二色背光源于该第四图框时段输出该第四亮度并持续该第四照明时间;
其中,该第一数值区间与该第二数值区间根据该复数个第一色显示资料的位元划分,该第三数值区间与该第四数值区间根据该复数个第二色显示资料的位元划分。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参数G1=(该第一亮度/该第二亮度)×(该第一照明时间/该第二照明时间)。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M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M-1,该第一参数G1为2N,该第一临界值为2M-N,且N为正整数。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8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55,该第一参数G1为4,该第一临界值为64。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参数G2=(该第三亮度/该第四亮度)×(该第三照明时间/该第四照明时间)。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M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M-1,该第二参数G2为2N,该第二临界值为2M-N,且N为正整数。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色第二原始显示资料为8位元,其数值变化范围为0至255,该第二参数G2为8,该第二临界值为32。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色为红色,第二色为绿色,该第一色背光源为红光LED,于第一图框时段和第二图框时段输出红色光;该第二色背光源为绿光LED,于第三图框时段和第四图框时段输出绿色光。
CN 201010187776 2010-05-24 2010-05-24 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 Active CN101986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87776 CN101986383B (zh) 2010-05-24 2010-05-24 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87776 CN101986383B (zh) 2010-05-24 2010-05-24 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6383A CN101986383A (zh) 2011-03-16
CN101986383B true CN101986383B (zh) 2013-07-17

Family

ID=43710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87776 Active CN101986383B (zh) 2010-05-24 2010-05-24 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863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8467B (zh) * 2015-09-25 2018-02-23 明基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072006A (zh) * 2017-04-26 2017-08-18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灯控的方法及系统
US10304393B2 (en) * 2017-08-21 2019-05-28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Brightness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circui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4663A (zh) * 2004-11-26 2005-05-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及其亮度校正方法
CN1741122A (zh) * 2004-08-25 2006-03-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调整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的方法
CN101329846A (zh) * 2008-07-14 2008-12-24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色温调制方法
EP2071550A2 (en) * 2007-12-13 2009-06-17 LG Display Co., Ltd. Data driv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090063533A (ko) * 2007-12-14 2009-06-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데이터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1122A (zh) * 2004-08-25 2006-03-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调整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的方法
CN1614663A (zh) * 2004-11-26 2005-05-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及其亮度校正方法
EP2071550A2 (en) * 2007-12-13 2009-06-17 LG Display Co., Ltd. Data driv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090063533A (ko) * 2007-12-14 2009-06-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데이터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1329846A (zh) * 2008-07-14 2008-12-24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色温调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6383A (zh) 201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1767B (zh) 伽码曲线调整方法与其伽码电压产生器和显示装置
CN101562002B (zh) 控制器、保持型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信号调整方法
CN101188093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1383126B (zh) 用于处理待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数字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19771B (zh) 图像显示设备以及用于该图像显示设备的图像显示方法
CN105070267B (zh) 具防窥功能的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
US8558781B2 (en) Color sequential display where each sub-frame is illuminated by a secondary color backlight followed by illumination with the complementary primary color backlight
US10170059B2 (en) Color sequential image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CN101866642B (zh) 红绿蓝白光显示系统及其显示影像的方法
US20090153461A1 (en) Light Valve Display Using Low Resolution Programmable Color Backlighting
EP1640964B1 (en) Matrix typ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JPWO2012137819A1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CN101180889A (zh) 具有减小的串扰的光谱序列显示器
CN104952423A (zh)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以及显示系统
CN104167193B (zh) 显示影像的信号转换方法
JPH1115444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液晶制御回路
CN107545870B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TW201106326A (en) Timing controller utilized i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209433836U (zh) 背光调节装置及显示装置
US1132210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o improve color shift due to large viewing angle
CN106652925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液晶显示器
CN108510952A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5469750A (zh) 一种基于局域基色去饱和算法的彩色显示控制方法
CN103198800A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方法
CN101986383B (zh) 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电路与背光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6

Address after: E unit D 8 Building D, No. 207, Songhong Road, Changning District

Co-patentee after: Benq Corp.

Patentee after: BenQ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335 B 6 floor, No. 33, No. 33, Guang Shun Road, Shanghai

Co-patentee before: Benq Corp.

Patentee before: BenQ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