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4728A -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及可视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及可视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4728A
CN101984728A CN2010105188837A CN201010518883A CN101984728A CN 101984728 A CN101984728 A CN 101984728A CN 2010105188837 A CN2010105188837 A CN 2010105188837A CN 201010518883 A CN201010518883 A CN 201010518883A CN 101984728 A CN101984728 A CN 1019847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luetooth
au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bluetooth ear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88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4728B (zh
Inventor
钟日丽
李香来
周敬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aot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188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847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84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4728A/zh
Priority to US13/878,896 priority patent/US8885011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1/076817 priority patent/WO2012051870A1/zh
Priority to EP11833776.5A priority patent/EP2632228A4/en
Priority to EP20177144.1A priority patent/EP372692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4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4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7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s, e.g. identifying the communication as a video-communication,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th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 H04M1/6066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includ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6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user interface aspects of conference ca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H04N2007/145Handheld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及可视通信终端,其方法包括:由可视通信终端中的AP模块查找与其配对的蓝牙耳机;启动AP模块中的VTCALL单元和蓝牙模块中的AG单元;由AP模块向音频模块发送VTCALL指令和AG指令;音频模块根据VTCALL指令和AG指令,将音频通道切换为BTVTCALL通道;由音频模块启动录音播音功能,并采集上下行音频数据,且传输给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将上下行音频数据传输给蓝牙耳机;在CP DBB模块、AP模块、音频模块、蓝牙模块和蓝牙耳机之间进行上下行音频数据交互,实现蓝牙可视通话。本发明通过修改软件实现蓝牙可视通话,充分利用了现有硬件资源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及可视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视通话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及可视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视频电话在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手机上的普及和应用,人们也会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种音频设备(蓝牙耳机)连接3G手机进行视频通话,与普通视频通话一样,使用蓝牙耳机进行视频通话也会存在如何将上下行语音转移到音频设备(蓝牙耳机)上的问题。
目前,按照传统的可视电话框架来设计蓝牙可视通话在硬件上存在技术冲突。传统的解决方法一般为:在保持原有的总体设计框架不变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硬件接口重组,来避免技术冲突。
而上述的方法不仅受到蓝牙芯片功能的限制,而且对于不支持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蓝牙音频传输模型协定,即立体声耳机)的蓝牙耳机来说也不兼容,这导致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支持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3G手机。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和可视通信终端,能通过蓝牙耳机实现蓝牙可视通话。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开启可视通信终端;
B、由所述可视通信终端中的AP模块查找与其配对的蓝牙耳机;
C、启动AP模块中的VT CALL单元和蓝牙模块中的AG单元;
D、由AP模块向音频模块发送VT CALL指令和AG指令;
E、音频模块根据所述VT CALL指令和AG指令,将音频通道切换为BTVTCALL通道;
F、由音频模块启动可视通信终端的录音播音模式,并采集上下行音频数据,且将该上下行音频数据传输给蓝牙模块;
G、蓝牙模块将所述上下行音频数据传输给蓝牙耳机;
H、在CP DBB模块、AP模块、音频模块、蓝牙模块和蓝牙耳机之间进行上下行音频数据交互,实现蓝牙可视通话。
所述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其中,在步骤H之后,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I、关闭AP模块、蓝牙模块和音频模块结束蓝牙可视通话;
J、将音频通道恢复为常规工作模式。
所述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之前,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C0、由AP模块进行VT CALL拨号。
所述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E还包括:
E1、设置AP模块的GPIO功能,使AP模块的SSP4TX和RX反转;
E2、将播音发送缓冲器地址改为SSP4;
E3、将AP模块的SSP4接口设置为PCM从模式;
E4、将播音的物理采样率设置为与录音相同的PCM的采样率;
E5、通过蓝牙模块设置蓝牙耳机下行语音增益。
所述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其中,所述常规工作模式包括普通语音录音及播音工作模式和普通蓝牙通话模式。
所述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其中,在音频模块向蓝牙模块传输语音数据时通过PCM端口全双工传输上下行音频数据。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可视通信终端,其中,包括:
用于实现可视通信终端各种界面操作的AP模块;用于将音频通道切换为BTVTCAL通道后采集上下行音频数据,并将该上下行音频数据发送给蓝牙模块的音频模块;及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蓝牙模块;所述AP模块与音频模块连接,所述蓝牙模块与AP模块、音频模块和蓝牙耳机连接;
其中,所述AP模块包括系统层和VTCALL单元,所述系统层用于查找与可视通信终端配对的蓝牙耳机,进行VTCALL拨号,打开VTCALL单元和蓝牙模块中的AG单元;所述VTCALL模块用于向音频模块发送VTCALL指令。
所述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可视通信终端,其中,还包括与AP模块进行数据交互的CP DBB模块,所述CP DBB模块与AP模块连接。
所述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可视通信终端,其中,所述可视通信终端为3G手机。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和可视通信终端,在不改变硬件设计的情况下,通过修改软件将播音通路由原来的SSP3I2S模式改为SSP4PCM模式(Pulse Code Modulation,脉码调制),并将录音通路由原来的AP模块(application processor,应用处理器)-音频模块改为AP模块-蓝牙模块的模式,通过AG单元(Audio Gateway,音频网关)将其它模块:AP模块、蓝牙模块和SCO模块(synchronous connection-oriented,同步面向连接)链接起来实现了BTVTCALL(bluetooth video telephone call蓝牙可视电话),并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
1、在不改变硬件设计的情况下,完全通过修改软件实现蓝牙可视通话,并在录音和播音时通过音频模块和蓝牙模块的PCM端口全双工工作,充分利用了现有硬件资源,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2、采用上行、下行音频数据均走SCO传输的方式,只要求蓝牙耳机支持SCO功能,能兼容不支持A2DP(立体声蓝牙耳机)的蓝牙耳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蓝牙可视电话,使可视通信终端对蓝牙耳机的配置要求没有局限性,应用范围广,从而增加了可视通信终端的使用范围。
3、为了便于统一管理,本发明将主要的修改放在音频驱动(即音频模块)中,其它模块主要是配合和调试,不需要太大修改,这样有两个优点:一是移植性强,因为在功能的移植过程中,移植多个模块比移植一个模块要复杂的多,本发明的移植则相当于移植一个音频驱动,不会出现不稳定,接口混乱等现象;二是便于统一管理,移植一个模块使链式接口驱动的流程简洁明朗,操作简单、高效。
4、随着3G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视电话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采用各种音频设备进行可视通话越来越适应人们的需要,而蓝牙耳机的使用是一个趋势,所以使用蓝牙耳机拨打可视电话将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也将成为可视通信终端的必备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视通信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可视通信终端通讯接口的硬件框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VT CALL单元的工作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AG单元的工作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AP模块、蓝牙模块、蓝牙耳机进行整体联调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链式接口驱动的工作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BTVTCALL音频通道切换的工作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可视通信终端进行蓝牙可视通话的各模块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及可视通信终端,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实现蓝牙视频通话,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根本上为蓝牙视频通话设计独特的可视通信终端框架,首先对可视通信终端的软硬件平台进行分析:
一、在蓝牙模块只考虑普通语音通话时,即通过音频模块内部选择打通CP DBB模块(通讯处理器,即通讯基带芯片)的上行、下行通路,而可视通信终端的音频数据均由AP模块采集和发送,所以此处必须考虑AP模块怎么把上行、下行的音频数据和蓝牙模块对接起来。
二、在下行音频数据走蓝牙A2DP,上行音频数据走SCO方式传输时,由AP模块的SSP4端口与蓝牙模块PCM端口和音频模块的HI-Z(高阻态)端口(即音频模块的PCM端口)对接。这种方式下音频框架基本不用做任何改动,但从得到的信息看这种方案不可行,其主要原因是:第一、蓝牙模块和蓝牙耳机不支持A2DP和SCO同时工作;第二、蓝牙手柄连A2DP都不支持。
三、在采用上下行音频数据均走SCO传输时,AP模块的SSP4TX端口(发送端口)对蓝牙模块的PCM RX端口(接收端口),AP模块的SSP4RX端口对蓝牙模块的PCM TX端口和音频模块的HI-Z端口。这种方式下,音频框架(即音频模块)需要改动很大:
第一、PLAYBACK通路(播音通路)由原来的SSP3I2S模式变为SSP4PCM模式,RECORD通路(录音通路)由原来的AP模块-音频模块改为AP模块-蓝牙模块。
第二、基于SSP4端口的PLAYBACK(播音)和RECORD(放音)要求并发运行,AP模块在INPUT DMA(输入动态内存存取)和OUTPUT DMA(输出动态内在存取)时都要做较大的改动。
第三、由于PLAYBACK和RECORD需要并发运行,PLAYBACK的物理采样率和采样位数受限,所以音频模块的采样率转换层也要改写。
根据上面的分析,本实施方式采用将AP模块与蓝牙模块之间通过PCM端口对接,上下行音频数据均通过SCO方式传输,即将AP模块的SSP4TX端口与蓝牙模块的PCM RX端口对接,AP模块的SSP4RX端口对蓝牙模块的PCM TX端口和音频模块的HI-Z端口。
其中,AP模块的SSP4端口和蓝牙模块的主从关系可以灵活调整,由于传统的AP模块和蓝牙模块都是主模式,所以本实施例通过AP模块的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功能将AP模块的SSP4TX功能和RX功能反转,从而可以避免修改硬件,做到硬件的兼容性。
并且,由于AP模块的SSP4端口(PCM)的PLAYBACK和RECORD并发运行,由原来的AP模块-音频模块改为AP模块-蓝牙模块,在音频模块的有关INPUT DMA和OUTPUT DMA的地方进行修改,即修改playback发送缓冲器地址。
由于PLAYBACK通道由原来的SSP3I2S模式变为SSP4PCM模式,PLAYBACK通道的物理采样率需要修改为与RECORD通道相同的PCM(脉码调制)的采样率。本实例中只需在音频模块的PLAYBACK采样率转换层进行修改即可。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视通信终端包括AP模块110、音频模块120和蓝牙模块130。所述AP模块110的SSP4端口与音频模块120的PCM端口连接,所述蓝牙模块130的PCM端口分别与AP模块110的SSP4端口和音频模块120的PCM端口连接,蓝牙模块130通过SCO方式与蓝牙耳机140连接。
其中,所述AP模块110采用marvell PXA系列的集成芯片,音频模块120采用Dialog公司生产的音频编解码芯片,蓝牙模块130采用CSR公司生产的蓝牙芯片。
所述AP模块110用于实现可视通信终端各种界面操作,其包括系统层(图中未示出)和VTCALL模块(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系统层用于查找与该可视通信终端配对的蓝牙耳机,进入拨号面板进行VT CALL(video telephone call,可视电话)拨号,打开音频模块120和蓝牙模块130中的AG单元,向音频模块120发送AG指令等操作。所述VTCALL模块用于向音频模块发送VTCALL指令。
音频模块120用于对AP模块110和蓝牙模块130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和编码,还可根据所述AG指令和VTCALL指令将音频通道切换为BTVTCAL通道后采集上下行音频数据,并将该上下行音频数据发送给蓝牙模块。蓝牙模块130用于根据AP模块110的控制指令与蓝牙耳机140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的可视通信终端在采用上下行语音数据均走SCO方式传输时,在AP模块110和蓝牙模块130之间使用PCM端口,用于实现蓝牙可视通话时的语音信号传输。由于AP模块110、音频模块120、蓝牙模块130都连接在PCM总线上,所以可视通信终端有以下三种工作方式:
在可视通信终端进行蓝牙可视通话时,将蓝牙模块130设为主状态,AP模块110为从状态,并需要将音频模块120的PCM口配置成高阻状态。
在可视通信终端进行普通录音、播音功能时,由AP模块110的SSP端口模拟成PCM时序与音频模块120连接,将AP模块110设为主状态,音频模块120设为从状态,并需要将蓝牙模块130的PCM引脚(PCM端口)配置成高阻状态。
在可视通信终端进行普通蓝牙通话功能时,将蓝牙模块130设为主状态,将音频模块120设置从状态,并需要将AP模块110的SSP引脚(SSP端口)要配置成高阻状态。
请参阅图2,所述的可视通信终端还包括与AP模块进行数据交互的CP DBB模块150(通讯基带芯片),所述CP DBB模块150与AP模块110之间通过USB接口进行通讯。本实施例中,可视通信终端的可视通讯通路与传统可视电话一样,其上下行音频数据在AP模块110和CP DBB模块150之间通过USB接口进行通讯。
上行通话中,AP模块110将得到的数字上行音频数据通过USB接口发送给CP DBB模块150,后者再通过无线基带发送出去;下行通话中,CP DBB模块150从无线基带接收数字下行音频数据,再将其通过USB接口发送给AP模块110,从而完成上下行音频数据的交互。
基于上述的可视通信终端,本发明实施例还对应提供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请参阅图3,所述的方法通过接口调用、参数传递和数据共享这三个方面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开启可视通信终端;
S102、由所述可视通信终端中的AP模块查找与其配对的蓝牙耳机;
S103、启动AP模块中的VT CALL单元和AG单元;
本实施例中,可视通信终端为3G手机,在VT CALL单元和AG单元启动之前,还需要通过AP模块的系统层进入3G手机的拨号面板进行VGCALL拨号。
S104、由AP模块向音频模块发送VT CALL指令和AG指令;
S105、音频模块根据所述VT CALL指令和AG指令,将音频通道切换为BTVTCALL通道;
S106、由音频模块启动可视通信终端的录音播音模式,并采集上下行音频数据,且将该上下行音频数据传输给蓝牙模块;
在音频模块向蓝牙模块传输数据时采用PCM端口全双工传输VACALL上下行音频数据,充分利用了现有硬件资源。
S107、蓝牙模块将所述上下行音频数据传输给蓝牙耳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蓝牙模块通过SOC方式与蓝牙耳机之间进行上下行音频数据传输;
S108、由CP DBB模块、AP模块、音频模块、蓝牙模块和蓝牙耳机之间进行上下行音频数据交互,实现蓝牙可视通话;
S109、关闭AP模块、蓝牙模块和音频模块结束蓝牙可视通话;
S110、将音频通道恢复为常规工作模式。
由于可视通信终端涉及的模块较多,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将各模块分别进行单独设计,并单独进行功能测试,在测试各模块单独工作正常后,再将它们进行联调。
根据这样的设计原理,可视通信终端主要涉及的模块包括AP模块、蓝牙模块和音频模块,其中,所述AP模块包括AP模块的系统层和VT CALL单元,蓝牙模块包括AG单元和SCO单元。因此先需要对各个模块进行单独调试,最终将它们整合起来进行整体联调。
请参阅图4,其为VT CALL单元的工作流程图,首先,由可视通信终端进入拨号面板进行VT CALL拨号;然后,由AP模块的系统层启动VTCALL单元;之后,由VT CALL单元向音频模块发送VT CALL指令,音频模块采集上下行音频数据。
请参阅图5,其为AG单元的工作流程图,先由AP模块的系统层进入拨号面板进行VT CALL拨号;然后由系统层打开AG单元,并给音频模块发送AG指令通知AG单元已打开;再由音频模块将音频通道切换为BTVTCALL通道,同时AG单元使能SCO单元,使SOC单元打开。
请参阅图6,其为各模块进行整体联调的工作流程图,第一步、由可视通信终端的AP模块查找与该可视通信终端配对的蓝牙耳机;第二步、由AP模块系统层进入拨号面板进行VT CALL拨号;第三步、开启VT CALL单元和AG单元;第四步、由音频模块将音频接口切换为PCM端口,即将音频通道切换为BTVTCALL通道,第五步、音频模块通过PCM端口以全双工传输方式向蓝牙模块传输上下行音频数据;第六步、开启蓝牙模块中的SCO单元,并通过SCO方式向蓝牙耳机传输模拟音频数据(即上下行音频数据)。
因此,在涉及到多个模块配合完成工作的技术中,其工作流程非常重要,否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譬如:导致功能不稳定、影响其它功能、不能正常的恢复相关功能的状态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式接口驱动统一管理方法,简称“链式接口驱动”,从而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
请参阅图7,首先由AP模块的系统层向音频模块发送AG指令,同时由VT CALL单元向音频模块发送VT CALL指令;然后通过音频模块将音频通道切换到BTVTCALL通道;之后在音频模块、蓝牙模块和蓝牙耳机之间传输上下行音频数据实现蓝牙可视通话;在通话结束之后音频模块采用同样的方式恢复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链式接口驱动的方式,通过AG单元将其它模块:AP模块、蓝牙模块、SCO单元链接起来进行统一管理,从而有效避免各模块之间的孤立性、不协调性,使得在整体联调时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够有序、同步、高效进行,从而保障了蓝牙可视电话的稳定性和质量。
请参阅图8,音频模块将音频通道切换为BTVTCALL通道的主要工程过程如下:
第一步、设置AP模块的GPIO功能,使AP模块的SSP4(PCM)TX功能和RX功能反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AP模块与蓝牙模块之间通过PCM端口对接,其中AP模块和蓝牙模块的主从关系可以灵活调整,为了统一管理通道切换,本发明实施例将修改放在音频模块中,而使蓝牙模块不需要修改,所以将AP模块由原来的PCM主状态改为从状态,而蓝牙模块则保持主状态不变。
由于原来AP模块和蓝牙模块都是主模式,所以本实施例需要将AP模块的SSP4端口的TX、RX需要反接,并通过设置AP模块的GPIO功能选择SSP4TX、RX反转,这样可以避免修改硬件,做到硬件的兼容性;
由于AP模块的SSP4PCM端口的播音和录音并发运行,并且都由原来的AP模块-音频模块改为AP模块-蓝牙模块,所以在音频模块中将原来的CODEC通道(即音频通道)改为蓝牙模块的PCM通道(即BTGTCALL模块)。
第二步、将播音发送缓冲器地址改为SSP4(PCM);
在音频模块中播音发送缓冲器地址由原来的SSP3(I2S)改为SSP4(PCM)。
第三步、将AP模块的SSP4接口设置为PCM从模式;
由于BTVTCALL通道中,播音和录音都采用PCM从模式,所以只需在音频模块中将PCM设置为从模式,而不需要分别在播音和录音各自的通道中都进行设置,这样提高了效率,而且还便于统一管理。
第四步、将播音的物理采样率设置为与录音相同的PCM的采样率;
由于播音通道由原来的SSP3I2S模式(I2S总线模式)变为SSP4PCM模式(PCM总线模式),所以播音的物理采样率需要修改为与录音相同的PCM(脉冲调制)的采样率,在音频模块的播音采样率转换层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
第五步、通过蓝牙模块设置蓝牙耳机下行语音增益。
通过设置蓝牙模块,修改蓝牙耳机下行语音的增益大小,因为蓝牙模块中设置蓝牙耳机MIC(麦克风)增益的接口已经屏蔽了,所以通过蓝牙模块只能设置下行语音增益,而上行语音增益则需要在音频驱动程序中设置,并且这个语音设置的工作在AG单元打开SOC时自动完成,其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第六步、在蓝牙可视通话结束之后,初始化AP模块中的音频动态内存存取;
本实施例中,通过初始化AP模块中的音频动态内存存取,使BTVTCALL之后AP模块正确的恢复I2S播音通道,避免动态内存存取缓冲器挂死的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还对应提供一种可视通信终端实现蓝牙可视通话的总的工作过程,请参阅图9,其工作流程包括:a)开启可视通信终端,由可视通信终端中AP模块的系统层查找与该可视通信终端配对的蓝牙耳机;b)由AP模块的系统层进入拨号面板进行VT CALL拨号;c)由系统层打开VT CALL单元(即VT CALL应用程序)和蓝牙模块中的AG单元;d)再由系统层给音频模块发送AG指令,同时由VT CALL单元向音频模块发送VT CALL指令;e)由音频模块启动可视通信终端的录音播音功能,并采集VT CALL上下行音频数据;f)音频模块通过PCM接口全双式传输数字音频数据;g)由蓝牙模块通过SOC传输方式向蓝牙耳机传输模拟音频数据;h)在CP DBB模块、AP模块、音频模块、蓝牙模块和蓝牙耳机之间进行上下行音频数据交互,实现蓝牙可视通话;i)由AP模块系统层的拨号面板结束蓝牙可视电话,并按照同样的方式关闭相关模块;j)AP模块的系统层通知音频模块蓝牙可视通话已结束;k)将音频通道恢复至正常工作模式。
从上述方法可以看出,可视通信终端在实现BTVTCALL的过程中,其主要工作由音频模块完成,以下分别对PCM端口实现播音,AP模块的SSP模拟成PCM从模式,播音通道由PCM方式恢复为I2S方式,上行语音数字增益放大的实现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一)用于PCM端口实现播音的方式如下:
a、采用普通耳机通道调试,将耳机播音通道切换,将原来输入到耳机通道的I2S播音通道改成PCM播音通道,然后将AP模块原来的使能I2S端口去掉;b、将播音通道由原来的I2S端口修改为PCM端口;c、修改播音动态内存存取信道,将原来的XLLP DMAC SSP 3TX改为:XLLP DMAC SSP 4TX;d、设置播音通道的采样率,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即将AP模块发送的播音音频数据流转换成PCM格式的数据,并将播音通道的采样率改为与录音通道相同的采样率,并且在播音通道的中间转换层修改;e、在完成了以上几个步骤之后,便可以从普通耳机中听到用PCM端口播放的声音,然后进行通道切换,将该通道切换至蓝牙耳机通道,通过PCM端口实现播音。
(二)将AP模块的SSP模拟成PCM从模式的实现方法如下:
1)由于AP模块的SSP4端口从原来的PCM端口主模式改为PCM端口从模式,所以需要将AP模块的SSP4TX,RX反转,此处,只需要修改SSP4的GPIO功能选择,将AP模块的ALT FN1改为ALT FN5。
2)为了配置SSP4PCM从模式,在AP模块的寄存器sscrl中找到AP模块设置SSP口主从模式的寄存器位置,如下表所示:
Figure BSA00000318399100131
这两位分别是设置AP模块的PCM CLK和PCM FRAME的方向,将它们都设置为1即可。
3)为了验证PCM端口的全双工工作,即实现播音和录音的并发运行,采用AP模块的SSP端口的Loopback Mode(本地循环方式),它可以实现PCM端口发送和接收的内部循环,即播音和录音自循环,其设置位置如下表:
Figure BSA00000318399100141
(三)播音通道由PCM方式恢复为I2S方式的实现方法如下:
由于AP模块DMA机制的原因,在使用PCM模块做播音工作之后,如果直接恢复成I2S方式会导致DMAbuffer(动态内存存取缓冲器)挂死的现象,所以需要重新初始化AP模块的Audio DMA(音频动态内存存取),由于AudioDMA的设置和播音中断过程紧密相连,所以此处需要重新创建播音中断过程(即重新初始化AP模块)。
(四)上行语音数字增益放大的实现方法
从图9的工作流程可以看出,对上行语音信号进行放大的模块有蓝牙模块和音频模块,根据信号放大原理,要对信号进行增益放大一般做两级放大:
1)模拟增益放大:即在蓝牙模块中进行MIC增益放大,这个工作在可视通信终端配上蓝牙耳机之后,会由蓝牙模块自动完成。为了兼容蓝牙耳机的普通通话,所以这个模拟增益不能放的太大,做到普通蓝牙通话和蓝牙可视通话都能听清楚即可。
2)数字增益放大:在音频模块中的录音部分增加录音数字增益放大功能,而在AP模块的音频设计中并没有做此功能,而播音的数字增益放大功能已实现,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参照播音的数字增益放大功能设计录音数字增益放大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和可视通信终端,在不改变硬件设计的情况下,通过修改软件将播音通路由原来的SSP3I2S模式改为SSP4PCM模式(Pulse Code Modulation,脉码调制),并将录音通路由原来的AP模块-音频模块改为AP模块-蓝牙模块的模式,通过AG单元将其它模块:AP模块、蓝牙模块和SCO(synchronousconnection-oriented,同步面向连接)链接起来实现了蓝牙可视通话,并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
1、在不改变硬件设计的情况下,完全通过修改软件实现蓝牙可视通话,并在录音和播音时通过PCM端口全双工工作,充分利用了现有硬件资源,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2、采用上行、下行音频数据均走SCO传输的方式,只要求蓝牙耳机支持SCO功能,能兼容不支持A2DP(立体声蓝牙耳机)的蓝牙耳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蓝牙可视电话,使可视通信终端对蓝牙耳机的配置要求没有局限性,应用范围广,从而增加了可视通信终端的使用范围。
3、本发明采用自行设计的“链式接口驱动”,将VT CALL单元(videotelephone call,可视电话)、音频模块、SCO模块和AG单元链接起来实现BTVTCALL(bluetooth video telephone call,蓝牙可视电话),并且各模块之间的通讯和参数传递是采用特定的接口(包括win mobile系统的标准接口和自定义接口),数据共享是通过内存的方式,从而做到层次设计和接口调用清晰,各模块之间的通讯稳定性好,效率高。
4、为了便于统一管理,本发明将主要的修改放在音频驱动(即音频模块)中,其它模块主要是配合和调试,不需要太大修改,这样有两个优点:一是移植性强,因为在功能的移植过程中,移植多个模块比移植一个模块要复杂的多,本发明的移植则相当于移植一个音频驱动,不会出现不稳定,接口混乱等现象;二是便于统一管理,移植一个模块使链式接口驱动的流程简洁明朗,操作简单、高效。
5、随着3G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视电话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采用各种音频设备进行可视通话越来越适应人们的需要,而蓝牙耳机的使用是一个趋势,所以使用蓝牙耳机拨打可视电话将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也将成为可视通信终端的必备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开启可视通信终端;
B、由所述可视通信终端中的AP模块查找与其配对的蓝牙耳机;
C、启动AP模块中的VT CALL单元和蓝牙模块中的AG单元;
D、由AP模块向音频模块发送VT CALL指令和AG指令;
E、音频模块根据所述VT CALL指令和AG指令,将音频通道切换为BTVTCALL通道;
F、由音频模块启动可视通信终端的录音播音模式,并采集上下行音频数据,且将该上下行音频数据传输给蓝牙模块;
G、蓝牙模块将所述上下行音频数据传输给蓝牙耳机;
H、在CP DBB模块、AP模块、音频模块、蓝牙模块和蓝牙耳机之间进行上下行音频数据交互,实现蓝牙可视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H之后,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I、关闭AP模块、蓝牙模块和音频模块结束蓝牙可视通话;
J、将音频通道恢复为常规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之前,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C0、由AP模块进行VT CALL拨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还包括:
E1、设置AP模块的GPIO功能,使AP模块的SSP4TX和RX反转;
E2、将播音发送缓冲器地址改为SSP4;
E3、将AP模块的SSP4接口设置为PCM从模式;
E4、将播音的物理采样率设置为与录音相同的PCM的采样率;
E5、通过蓝牙模块设置蓝牙耳机下行语音增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工作模式包括普通语音录音及播音工作模式和普通蓝牙通话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音频模块向蓝牙模块传输语音数据时通过PCM端口全双工传输上下行音频数据。
7.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可视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实现可视通信终端各种界面操作的AP模块;
用于将音频通道切换为BTVTCAL通道后采集上下行音频数据,并将该上下行音频数据发送给蓝牙模块的音频模块;及
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蓝牙模块;
所述AP模块与音频模块连接,所述蓝牙模块与AP模块、音频模块和蓝牙耳机连接;
其中,所述AP模块包括系统层和VTCALL单元,所述系统层用于查找与可视通信终端配对的蓝牙耳机,进行VTCALL拨号,打开音频模块和蓝牙模块中的AG单元;所述VTCALL模块用于向音频模块发送VTCALL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可视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AP模块进行数据交互的CP DBB模块,所述CP DBB模块与AP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可视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通信终端为3G手机。
CN2010105188837A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及可视通信终端 Active CN1019847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88837A CN101984728B (zh)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及可视通信终端
US13/878,896 US8885011B2 (en) 2010-10-22 2011-07-04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video call with bluetooth-based headset and vide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or the same
PCT/CN2011/076817 WO2012051870A1 (zh) 2010-10-22 2011-07-04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及可视通信终端
EP11833776.5A EP2632228A4 (en) 2010-10-22 2011-07-04 Method for bluetooth-based headset to make video call and video call enabled terminal
EP20177144.1A EP3726924A1 (en) 2010-10-22 2011-07-04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video call with bluetooh-based headset and vide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or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88837A CN101984728B (zh)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及可视通信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4728A true CN101984728A (zh) 2011-03-09
CN101984728B CN101984728B (zh) 2013-10-02

Family

ID=43641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88837A Active CN101984728B (zh)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及可视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85011B2 (zh)
EP (2) EP3726924A1 (zh)
CN (1) CN101984728B (zh)
WO (1) WO2012051870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3216A (zh) * 2011-11-18 2012-04-11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实现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语音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WO2012051870A1 (zh) * 2010-10-22 2012-04-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及可视通信终端
CN104184496A (zh) * 2013-05-24 2014-12-03 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数据/控制信息传输模块、互动式系统及其方法
CN104540061A (zh) * 2014-12-31 2015-04-22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录音方法及装置
CN105208591A (zh) * 2015-09-22 2015-12-30 上海寰创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广播型近场传输设备管理系统
CN108063745A (zh) * 2016-11-08 2018-05-22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安卓设备的视频通话方法及其系统
CN109640309A (zh) * 2019-01-25 2019-04-16 合肥星空物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被手机通话打断的蓝牙录音装置
CN110010139A (zh) * 2019-03-28 2019-07-12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输入输出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6455B (zh) * 2017-05-02 2018-09-2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Wearable recording device
CN110166890B (zh) 2019-01-30 2022-05-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音频的播放采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87215B (zh) * 2019-05-06 2022-05-1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连接的信息播报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8996A (zh) * 2008-09-26 2009-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可视电话的方法及系统
US20100159834A1 (en) * 2008-12-24 2010-06-24 Plantronics, Inc. Selection of a paired device from a wireless heads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24593A1 (en) * 2006-07-25 2008-01-31 Larisa Tsirinsky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46417B (zh) 2007-02-13 2010-09-29 艾威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流输入/输出无间断软件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US20090253457A1 (en) * 2008-04-04 2009-10-08 Apple Inc.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for certification enhancement in a handhel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1360141A (zh) 2008-09-10 2009-02-04 嘉兴闻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多种录音功能的移动终端
US20100080379A1 (en) * 2008-09-30 2010-04-01 Shaohai Chen Intelligibility boost
US8219063B2 (en) * 2009-06-26 2012-07-10 Vmware, Inc. Controlling usage in mobile devices via a virtualization software layer
KR20110028056A (ko) * 2009-09-11 2011-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통신 연결 방법 및 시스템
US8751667B2 (en) * 2010-04-07 2014-06-10 Apple Inc. Supporting hands-free services via a hands-free device for IP video calls
US8320974B2 (en) * 2010-09-02 2012-11-27 Apple Inc. Decisions on ambient noise suppre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handset device
CN101984728B (zh) * 2010-10-22 2013-10-0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及可视通信终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8996A (zh) * 2008-09-26 2009-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可视电话的方法及系统
US20100159834A1 (en) * 2008-12-24 2010-06-24 Plantronics, Inc. Selection of a paired device from a wireless headset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51870A1 (zh) * 2010-10-22 2012-04-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及可视通信终端
US8885011B2 (en) 2010-10-22 2014-11-11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video call with bluetooth-based headset and vide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or the same
CN102413216A (zh) * 2011-11-18 2012-04-11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实现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语音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2413216B (zh) * 2011-11-18 2015-05-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语音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84496A (zh) * 2013-05-24 2014-12-03 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数据/控制信息传输模块、互动式系统及其方法
CN104540061A (zh) * 2014-12-31 2015-04-22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录音方法及装置
CN104540061B (zh) * 2014-12-31 2018-05-22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录音方法及装置
CN105208591A (zh) * 2015-09-22 2015-12-30 上海寰创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广播型近场传输设备管理系统
CN108063745A (zh) * 2016-11-08 2018-05-22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安卓设备的视频通话方法及其系统
CN109640309A (zh) * 2019-01-25 2019-04-16 合肥星空物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被手机通话打断的蓝牙录音装置
CN110010139A (zh) * 2019-03-28 2019-07-12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输入输出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10139B (zh) * 2019-03-28 2021-12-21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输入输出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01275A1 (en) 2013-08-08
EP2632228A4 (en) 2017-08-16
US8885011B2 (en) 2014-11-11
WO2012051870A1 (zh) 2012-04-26
CN101984728B (zh) 2013-10-02
EP2632228A1 (en) 2013-08-28
EP3726924A1 (en) 2020-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4728B (zh)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实现可视通话的方法及可视通信终端
CN100367187C (zh) 一种同时支持多路蓝牙音频应用的方法
CN103402171B (zh) 在通话中分享背景音乐的方法和终端
CN101577986A (zh) 移动通信终端
CN103716459B (zh) 一种兼具手机和对讲机通话功能的音频系统
CN101068406A (zh) 一种td-scdma/gsm双模双待智能移动终端
CN101068412A (zh) 一种td-scdma/gsm双模双待智能移动终端
CN109378017A (zh) 一种录音方法、装置、音频系统、录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653237A (zh)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音频播放控制系统和终端
CN204216969U (zh) 一种新型会议混音处理的语音通讯设备
CN106331306A (zh) 用于通话时的录音方法、用于录屏时的录音方法及装置
WO2011116572A1 (zh) 语音业务的控制方法和语音业务系统
CN102075218A (zh) 近距离手机多方通话的方法
CN105430145B (zh) 融合4g、pstn和voip的智能电话机及通讯方法
CN102710869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远程控制系统
CN102881302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EP3968619A1 (en) Three-party call terminal for use in mobile man-machine collaborative calling robot
CN101557650A (zh) 具有同期录制收音机节目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录制方法
CN201181965Y (zh) 电子相框
CN106101860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家庭通讯装置
CN101795335A (zh) 实现传真机无线收发传真的转换方法
CN2757439Y (zh) 蓝牙音频适配器
CN211352433U (zh) 多路混音器、多路混音装置和多路混音系统
CN201022225Y (zh) 一种td-scdma/phs双模双待智能移动终端
CN1874365A (zh) 行动电话记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9

Address after: 511400 No.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elf compiled Building 1) x1301-a4845 (cluster registration) (JM)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hengxia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Zhongkai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No. 23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9

Address after: 225700 plant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2nd floor, No.2 factory building, X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eChua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00 No.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elf compiled Building 1) x1301-a4845 (cluster registration) (JM)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hengxia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2

Address after: 252000 Room 102, 10th floor, Norbert R & D center building, No. 88, South Huanghe Road, high tech Zone,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Daot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5700 plant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2nd floor, No.2 factory building, X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JieChua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517, Block A, Yingying Building, No. 99, Tuanjie Road, Yanchuangyuan, Nanjing Area, Nanji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after: Nanjing Daot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2000 Room 102, 10th floor, Norbert R & D center building, No. 88, South Huanghe Road, high tech Zone,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Daot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