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数据共享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以至少解决上述的相关技术中的数据共享方法的扩展性和互操作能力比较差,从而造成用户体验比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共享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共享方法包括:移动终端确定预定数据,其中,预定数据包括以下之一: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从服务器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移动终端将预定数据对应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用于数据共享。
进一步地,预定数据为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移动终端将预定数据对应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用于数据共享包括:移动终端根据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在本地数据中确定数据类型的数据,并将数据上传给服务器用于增加、删除或修改。
进一步地,预定数据为从服务器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在移动终端将预定数据对应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用于数据共享之后,包括:服务器接收搜索条件;服务器使用搜索条件确定符合搜索条件的数据;服务器将数据的关键信息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移动终端获取共享数据。
进一步地,在服务器将共享数据的关键信息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移动终端获取共享数据之后,还包括:移动终端接收数据包;移动终端根据数据包中的关键信息确定共享数据的索引;移动终端将索引发送给服务器用于从服务器获取索引对应的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共享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共享方法包括:服务器确定预定数据,其中,预定数据包括以下之一:下发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从移动终端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服务器将预定数据对应的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数据共享。
进一步地,预定数据为下发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服务器将预定数据对应的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数据共享包括:服务器根据下发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在本地数据中确定数据类型的数据,并将数据下发给移动终端用于增加、删除或修改。
进一步地,预定数据为从移动终端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在服务器将预定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数据共享之后,还包括:移动终端接收搜索条件;移动终端使用搜索条件确定符合搜索条件的数据;移动终端将数据的关键信息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用于服务器获取共享数据。
进一步地,在移动终端将共享数据的关键信息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用于服务器获取共享数据之后,还包括:服务器接收数据包;服务器根据数据包中的关键信息确定共享数据的索引;服务器将索引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从移动终端获取索引对应的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预定数据,其中,预定数据包括以下之一: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从服务器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第一数据共享模块,用于将预定数据对应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用于数据共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服务器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从服务器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使用搜索条件确定符合搜索条件的数据;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将数据的关键信息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移动终端获取共享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服务器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预定数据,其中,预定数据包括以下之一:下发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从移动终端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第二数据共享模块,用于将预定数据对应的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数据共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从移动终端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使用搜索条件确定符合搜索条件的数据;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将数据的关键信息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用于服务器获取共享数据。
通过本发明,采用移动终端确定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和/或从服务器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的预定数据,并将预定数据对应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用户数据共享,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数据共享方法的扩展性和互操作能力比较差,从而造成用户体验比较差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2:移动终端确定预定数据,其中,预定数据包括以下之一: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从服务器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
步骤S104:移动终端将预定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用于数据共享。
通过上述步骤,移动终端确定数据类型和搜索条件,根据数据类型和搜索条件确定共享数据,并发送给服务器,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的数据共享方法的扩展性和互操作能力比较差,从而造成用户体验比较差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并降低了用户的网络费用。
优选地,预定数据为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对步骤S104的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移动终端根据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在本地数据中确定数据类型的数据,并将数据上传给服务器用于增加、删除或修改。通过该优选实施例,实现了移动终端根据数据类型确定进行数据的上传,可以直接确定用户需要数据类型的个人数据信息,发送和接收均剔除了冗余数据,减少了时间和流量,节省了用户的上网费用,并提升了用户体验。
优选地,预定数据为从服务器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在步骤S104之后,包括:服务器接收搜索条件;服务器使用搜索条件确定符合搜索条件的数据;服务器将数据的关键信息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移动终端获取共享数据。通过该优选实施例,服务器根据搜索条件将数据的关键信息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获取共享数据,减小了数据传输的流量,减少了用户的网络费用开支。
优选地,在服务器将共享数据的关键信息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移动终端获取共享数据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移动终端接收数据包;移动终端根据数据包中的关键信息确定共享数据的索引;移动终端将索引发送给服务器用于从服务器获取索引对应的数据。通过该优选实施例,移动终端根据数据包中的关键信息确定共享数据的索引,并将该索引发送给服务器用于其获取索引对应的数据,该实施例减小了数据传输的流量,减少了用户的网络费用开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2:服务器确定预定数据,其中,预定数据包括以下之一:下发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从移动终端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
步骤S204:服务器将预定数据对应的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数据共享。
通过上述步骤,服务器确定数据类型和搜索条件,根据数据类型和搜索条件确定共享数据,并发送给移动终端,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的数据共享方法模式单一且扩展性和互操作能力比较差,从而造成用户体验比较差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并降低了用户的网络费用。
优选地,预定数据为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下面对步骤S204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服务器根据下发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在本地数据中确定数据类型的数据,并将数据下发给移动终端用于增加、删除或修改。移动终端根据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在本地数据中确定数据类型的数据,并将数据上传给服务器用于增加、删除或修改。通过该优选实施例,实现了服务器根据数据类型确定进行数据的上传,可以直接确定用户需要数据类型的个人数据信息,发送和接收均剔除了冗余数据,减少了时间和流量,节省了用户的上网费用,并提升了用户体验。
优选地,预定数据为从移动终端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在步骤S204之后,还包括:移动终端接收搜索条件;移动终端使用搜索条件确定符合搜索条件的数据;移动终端将数据的关键信息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用于服务器获取共享数据。通过该优选实施例,移动终端根据搜索条件将数据的关键信息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获取共享数据,减小了数据传输的流量,减少了用户的网络费用开支。
优选地,在移动终端将共享数据的关键信息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用于服务器获取共享数据之后,还包括:服务器接收数据包;服务器根据数据包中的关键信息确定共享数据的索引;服务器将索引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从移动终端获取索引对应的数据。通过该优选实施例,服务器根据数据包中的关键信息确定共享数据的索引,并将该索引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其获取索引对应的数据,该实施例减小了数据传输的流量,减少了用户的网络费用开支。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结合了上述实施例及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提供了两种数据共享方法,可以由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分别发起。
(1)由移动终端发起的数据共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从移动终端上传到服务器端的数据,用户需要自定义选择需要上传到服务器端的数据,然后由PIM应用程序根据数据的分类按照统一的标准格式各自封装为不同的数据包进行上传。
步骤2:用户自定义需要从服务器获取的数据,首先规定需要从服务器获取数据的搜索条件,终端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将搜索条件指令发送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到搜索条件指令后按照此条件进行搜索,将搜索到的数据提取部分关键信息按照顺序封装为数据包(为了和下发同步数据进行区别,此数据包会包含特殊的标识位),然后回传给终端。终端进而将服务器端搜索到的数据以有序可见的方式呈现给用户,用户选择需要的数据,然后将数据条目的索引发送给服务器端(为了和上传同步数据进行区别,此数据包会包含特殊的标识位),服务器端按照终端上传的索引找到相应的数据条目,按照统一的标准格式将之封装为数据包下发给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1和2并不限定先后的执行顺序,且可以只执行步骤1或只执行步骤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共享过程中,移动终端通过本地PIM应用程序将终端本地数据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上传到服务器端进行分析并存储,并且接收从服务器端下发的数据在本地进行增加、删除或修改处理。
(2)服务器端发起的数据共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用户登录服务器网站,注册或者使用已注册过的用户名和密码经过鉴权登录到PIM服务器系统;
步骤2:通过PIM服务器系统主动发起数据同步,移动终端随之会收到服务器端发送的启动PIM同步指令,然后后台启动PIM应用软件,和服务器建立网络链接;
步骤3:服务器端选择某些数据下发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到数据后按照相应的指令进行操作。用户在服务器端选择要下发到移动终端的数据,并选择下发到移动终端后要进行的操作(增加、删除或者修改),按照数据和操作组合为相应的指令,然后按照统一的标准格式将之封装为数据包下发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到数据后按照相应的指令进行处理。
步骤4:服务器端通过下发某些指令要求移动终端将指定数据(可以是全部数据或者部分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提供选项给用户进行选择要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用户选择的数据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类型:移动终端全部个人信息数据、移动终端某种类型个人信息数据、移动终端根据服务器端发送的条件搜索到的个人信息数据等),服务器端将用户选择的数据类型以指令的形式下发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将指定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格式封装为数据包,然后上传到服务器端,由服务器端进行分析处理。
步骤5:服务器自定义从服务器获取数据的搜索条件,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将搜索条件指令发送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到搜索条件指令后按照此条件进行搜索,将搜索到的数据提取部分关键信息按照顺序封装为数据包(为了和上传同步数据进行区别,此数据包会包含特殊的标识位),然后上传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进而将服务器端搜索到的数据以有序可见的方式呈现给用户,用户选择需要的数据,然后将数据条目的索引发送给移动终端(为了和下发同步数据进行区别,此数据包会包含特殊的标识位),移动终端按照服务器端下发的索引找到相应的数据条目,按照统一的标准格式将之封装为数据包上传给服务器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和4并不限定先后的执行顺序,且可以只执行步骤3或只执行步骤4。
通过该优选实施例,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
(1)解决了服务器端无法主动发起同步的问题。用户通过互联网登录到服务器网站,经过用户名和密码鉴权后进入到数据同步系统,从服务器端向移动终端发送指令主动发起数据同步,实现了移动终端和服务器端均可主动发起数据同步,扩充了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数据共享方式。
(2)解决了终端有时会上传冗余数据的问题。当需要从终端向服务器端上传数据时,用户选择将哪些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端;当需要从服务器下发数据时,用户选择将哪些数据下发到服务器,保证了上传和下发的都是必要的、用户需要的数据,不存在冗余数据。
(3)解决了移动终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共享模式单一的问题。移动终端和服务器端通过设置搜索条件指令来获取各自所需要的数据,由此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便利性,获得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性。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两种数据共享中的数据同步方法,由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分别发起。
(1)由移动终端主动发起的数据同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启动PIM应用程序,同无线通讯网络建立网络连接,接着同服务器端建立同步连接。
步骤2:移动终端发送同步数据或者同步指令给服务器端。
步骤3:服务器端根据移动终端发送的同步数据或者指令进行相应处理。
步骤4:服务器端返回相应处理结果。
步骤5:移动终端显示同步完成信息给用户,结束同步。
(2)由服务器主动发起的数据同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户通过互联网终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鉴权,待鉴权成功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
步骤2:服务器端发送指令给移动终端,要求移动终端启动PIM应用程序,并且与无线网络侧和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和同步连接。
步骤3:服务器端发送同步数据或者同步指令给服务器端。
步骤4:移动终端根据服务器端发送的同步数据或者指令进行相应处理。
步骤5:移动终端返回相应处理结果。
步骤6:服务器端显示同步完成信息给用户,结束同步。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共享方法,该方法是由移动终端主动发起的同步。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主动发起的同步过程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S302: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启动PIM应用。
步骤S304:移动终端向无线通讯网络侧发送网络连接请求,请求与无线网络侧建立一条通信链路。
步骤S306:无线通讯网络侧经过核实用户信息,同意建立无线连接请求,发送请求响应给移动终端,网络连接建立。
步骤S308:移动终端通过建立的网络连接向服务器端发送同步连接请求,请求与服务器端建立数据同步连接。
步骤S310:服务器端通过核对用户信息,同意与移动终端建立同步连接,返回请求响应,同步连接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移动终端发送指定数据到服务器端则执行步骤S312,如果移动终端发送搜索条件到服务器端则执行步骤S320。
步骤S312:移动终端发送指定的数据到服务器端。
步骤S314: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和指令进行相应处理。
步骤S316:服务器端将同步成功信息返回给移动终端。
步骤S318:移动终端显示同步完成信息给用户。
步骤S320:移动终端发送用户的搜索条件指令到服务器,为了和数据进行区别,此数据包内含有特殊标记位表示非数据同步。
步骤S322:服务器端根据移动终端上传的搜索条件指令进行当前用户数据的搜索,将搜索到的数据记录提取关键信息,然后按照顺序建立索引。
步骤S324:服务器端将搜索到数据的关键信息及索引下发给移动终端。
步骤S326:移动终端将服务器端下发的数据以可见的方式呈现给用户,供用户进行选择。
步骤S328:用户通过移动终端选择自己需要的数据。
步骤S330:移动终端将用户选择的数据记录的索引返回给服务器端。
步骤S332:服务器端根据用户选择的索引将对应数据封装为数据包。
步骤S334:服务器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返回用户选择的数据包。
步骤S336:移动终端对服务器下发的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步骤S338:移动终端向服务器返回同步成功消息。
步骤S340:移动终端以可见的方式向用户显示同步完成信息。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共享方法,该方法是由服务器主动发起的同步。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拂去其主动发起的同步过程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S402:用户通过互联网终端登录到PIM业务网站。
步骤S404:向服务器端发送用户名和密码请求通过鉴权建立连接。
步骤S406:服务器端鉴权成功,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成功。
步骤S408:用户通过互联网终端发起同步请求。
步骤S410:服务器端接收到用户的同步请求后,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向移动终端发送指令或PUSH消息,请求与移动终端建立同步连接。
步骤S412:移动终端接收到指令或PUSH消息后,在后台启动PIM应用程序,与无线网络侧建立网络连接。
步骤S414:移动终端返回PIM应用程序启动成功消息给服务器端,建立网络连接成功。如果服务器端发送同步数据到移动终端,则执行步骤S416;如果服务器端发送搜索条件指令到移动终端,则执行步骤S424。
步骤S416:服务器端将用户指定同步的数据封装为数据包,发送到移动终端。
步骤S418:移动终端按照数据包内的数据和操作类型对其进行相应处理。
步骤S420:移动终端处理完数据后,向服务器端返回成功处理的消息。
步骤S422:服务器端接收到成功处理的消息后,通过互联网终端以可见的方式向用户呈现同步完成信息。
步骤S424:服务器端发送用户指定的搜索条件指令给移动终端。
步骤S426:移动终端按照接收到的搜索条件指令在本地数据内进行搜索,并提取搜索到的关键信息建立索引。
步骤S428:移动终端将记录关键信息及对应索引封装为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端。
步骤S430:服务器端通过互联网终端以可见的方式将移动终端上传的记录及索引呈现给用户,供用户进行选择。
步骤S432:用户选择需要的数据记录。
步骤S434:服务器端将用户选择的记录索引下发给移动终端。
步骤S436:移动终端根据服务器下发的索引,将对应数据封装为数据包。
步骤S438: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将用户选择的数据进行上传。
步骤S440:服务器端对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进行处理。
步骤S442:通过互联网终端向用户显示同步完成信息。
通过该优选实施例,提高了用户与移动互联网的互动性,用户可以便利地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个人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用于实现上述由移动终端发起的数据共享方法。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第一确定模块52和第一数据共享模块54,下面对上述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确定模块52,用于确定预定数据,其中,预定数据包括以下之一: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从服务器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第一数据共享模块54,连接至第一确定模块52,用于将第一确定模块52确定的预定数据对应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用于数据共享。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优选的第一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第一数据共享模块54包括:第一数据类型确定子模块542和上传模块544;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数据包接收模块62、第一索引确定模块64和第一索引发送模块66,下面对上述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数据共享模块54包括:第一数据类型确定子模块542,用于根据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在本地数据中确定数据类型的数据;上传模块544,连接至第一数据类型确定子模块542,用于将第一数据类型确定子模块542确定的数据上传给服务器用于增加、删除或修改。
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数据包接收模块62,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封装有符合搜索条件的数据的关键信息的数据包;第一索引确定模块64,连接至第一数据包接收模块62,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包接收模块62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关键信息确定共享数据的索引;第一索引发送模块66,连接至第一索引确定模块64,用于将第一索引确定模块64确定的索引发送给服务器用于从服务器获取索引对应的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用于实现上述由移动终端发起的数据共享方法。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第一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服务器包括:第一接收模块72,第一确定模块74,第一数据获取模块76,下面对上述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接收模块72,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从服务器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第一确定模块74,连接至第一接收模块72,用于使用第一接收模块72接收到的搜索条件确定符合搜索条件的数据;第一数据获取模块76,连接至第一确定模块74,用于将第一确定模块74确定数据的关键信息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移动终端获取共享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用于实现上述由服务器发起的数据共享方法。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第二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服务器包括:第二确定模块82和第二数据共享模块84,下面对上述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第二确定模块82,用于确定预定数据,其中,预定数据包括以下之一:下发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从移动终端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第二数据共享模块84,连接至第二确定模块82,用于将第二确定模块82,确定的预定数据对应的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数据共享。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的优选的第二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第二数据共享模块84包括:第二数据类型确定子模块842和下发子模块844,服务器还包括:第二数据包接收模块92、第二索引确定模块94和第二索引发送模块96,下面对上述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第二数据类型确定子模块842,用于根据下发到服务器的数据类型在本地数据中确定数据类型的数据;下发子模块844,连接至第二数据类型确定子模块842,用于将第二数据类型确定子模块842确定的数据下发给移动终端用于增加、删除或修改。
服务器还包括:第二数据包接收模块92,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封装有符合搜索条件的数据的关键信息的数据包;第二索引确定模块94,连接至第二数据包接收模块92,用于根据第二数据包接收模块92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关键信息确定共享数据的索引;第二索引发送模块96,连接至第二索引确定模块94,用于将第二索引确定模块94确定的索引发送给移动终端用于从移动终端获取索引对应的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用于实现上述由服务器发起的数据共享方法。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第二结构框图,该移动终端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1002,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从移动终端获取共享数据的搜索条件;第二确定模块1004,连接至第二接收模块1002,用于使用第二接收模块1002接收到的搜索条件确定符合搜索条件的数据;第二数据获取模块1006,连接至第二确定模块1004,用于将第二确定模块1004,确定的数据的关键信息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用于服务器获取共享数据。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用户可从移动终端或者服务器端主动发起与对方的数据同步,以无线通讯网络和互联网为中间媒介,达到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数据共享。
通过上述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或服务器发起数据共享流程,实现了双向的数据同步发起方式,能够使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数据共享实现无缝融合,用户无论使用移动终端还是使用互联网均可轻易地获取到另一方的个人数据信息,即,使得用户只要具备任何一种设备便可获取到用户所需要的个人信息;还实现了用户指定数据或搜索条件进行同步的方式,给予了用户更多的选择性,不仅减少了同步通讯数据流量和同步时间,而且提升了用户体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