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2116A - 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2116A
CN101972116A CN 201010502885 CN201010502885A CN101972116A CN 101972116 A CN101972116 A CN 101972116A CN 201010502885 CN201010502885 CN 201010502885 CN 201010502885 A CN201010502885 A CN 201010502885A CN 101972116 A CN101972116 A CN 101972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dispenser
hydrophone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disp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028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真
梁越
叶雅琼
胡利娜
李庆义
田寅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01050288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721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72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21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过水器的中心安插有紫外灯,所述的过水器为圆环柱普通玻璃制成,过水器的外壁黏贴一层黑色的遮光纸或涂有一层不透明材质,过水器的上端两侧分别连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连接饮水机的聪明座,出水管连接饮水机的冷水阀。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紫外线杀菌不产生任何副产物,可持续使用,使用成本低,并且杀菌速度快、灭菌率高、易操作,使用时不影响现有饮水机的外观,增加了饮水机的附加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毒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桶装饮用水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目前我国桶装饮用水用户已超过8000万,且还在不断增加。饮水机利用空气压力的原理工作,必须有空气进入水桶内形成负压,才能保证出水顺畅,从透气口进入桶内空气的体积等于流出水的量,空气还可通过两个饮水龙头、进水口、进入机体的水管和水胆中。饮水机本身结构对水质有影响,主要表现在无过滤装置的进气孔、开放式储水箱。一般清洁的空气有4000个/M3左右的细菌,室内空气流通性不好,会有更多的微生物、浮尘和其他污染物,它们随空气进入饮水机中。桶装饮用水和饮水机本身没有任何杀菌作用,对微生物没有抵抗能力,水质一旦受到细菌污染就会大量繁殖,使水质细菌学指标超标。市售桶装饮用水湖南省2000~2004年的总合格率为57.70%,吉林省四平市2003年的合格率为57.26%,辽宁省2002年的合格率为57.89%,河南省三门峡市2002 年的合格率为82.40%。微生物污染是影响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
紫外线杀菌波段主要介于200~300nm之间,其中以253.7 nm波长的杀菌能力最强。紫外线消毒主要是紫外线穿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核,对微生物造成辐射损伤,破坏核酸(DNA或RNA)的分子键,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其失去复制能力或失去活性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方法,它不向水中增加任何物质,没有副产物,这是它优于氯化消毒的地方。欧洲及北美的许多国家将紫外线消毒列为用水终端和用户进水端及小型给水系统中的首选方法。为预防我国桶装饮用水微生物的污染,进行了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的设计,并对其消毒效果进行了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采用该装置的饮水机,经过3分钟的紫外照射,能使超过1100 cfu/ml的水样(放置15天纯净水),细菌总数下降到60 cfu/ml,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UV消毒不需投加任何药物,不产生任何副产物,且杀菌速度快、灭菌率高、易操作,是一种绿色的消毒方式。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过水器、紫外灯、进水管、出水管、聪明座、冷水阀,其特征是过水器的中心安插有紫外灯,所述的过水器为圆环柱普通玻璃制成,过水器的外壁黏贴一层黑色的遮光纸或涂上一层不透明材质,过水器的上端两侧分别连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连接饮水机的聪明座,出水管连接饮水机的冷水阀。
所述的紫外灯为H型,紫外灯的灯管长度与过水器的高度相当。
所述紫外灯的紫外线波长主要介于200~300nm之间,其中优选253.7 nm波长。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紫外线杀菌不产生任何副产物,可持续使用,使用成本低,并且杀菌速度快、灭菌率高、易操作,使用时不影响现有饮水机的外观,增加了饮水机的附加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在图中,1、过水器 2、紫外灯 3、进水管 4、出水管 5、聪明座 6、冷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过水器1的中心安插有紫外灯2,所述的过水器1为圆环柱普通玻璃制成,过水器1的外壁黏贴一层黑色的遮光纸或涂有一层不透明材质,过水器1的上端两侧分别连有进水3管和出水管4,进水管3连接饮水机的聪明座5,出水管4连接饮水机的冷水阀6,紫外灯2为H型,紫外灯的灯管长度与过水器的高度相当,紫外灯2的紫外线波长主要介于200~300nm之间。由于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的设计与饮水机加热辅助装置一般大,并且饮水机底部除加热辅助装置外还有等大的空间,可在底部外壳的里面加一个托架直接将紫外消毒辅助装置固定在饮水机的底部外壳上(机内)。紫外消毒辅助装置的电源开关安装在饮水机后侧的上端(单独开关)。常见的饮水机只有加热辅助装置,它的电源开关在饮水机后侧的上端,换句话说,刚好有等大的空间可以将紫外消毒辅助装置固定在饮水机的底部加热辅助装置的对称位置,不影响外观。
常见的饮水机有两个水路系统,其一是通过加热辅助装置,连接热水阀;另一则是一个软管连接在聪明座和冷水阀之间,不加热直接饮用。本实验将饮水机紫外线消毒装置连接在聪明座和冷水阀之间的水路上,使用时桶装水流经紫外线消毒装置后,杀灭水中的细菌。热水取用也不是连续的,它需要几分钟的加热时间。基于此,将紫外线消毒装置过水器的体积(装水量)设计成略大于市售纸杯的容量,就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只要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开关处于开的状态,就能正常运转,杀灭冷水中的细菌。
1、采样
在同一天内,按启用的时间不同选择某大学10个寝室正在使用的饮水机为研究对象;按启用密封口开始使用的当天为0天(对照组),第二天为存放时间1天,依次类推,记录饮水机纯净水已使用或存放的天数,各取饮水机水样100ml。
用紫外线消毒装置,对饮水机中使用了15天的桶装水按不同照射时间(1min、3min、5min、10min、30min)采集水样各100ml,即通过放水的形式来控制水样在过水器中停留的时间,同时也是紫外线消毒时间,每时间段取样,做平行样,观察每个时间段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同时,采集未消毒的水样做对照样品。
2、方法
细菌总数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检测。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的消毒效果按照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进行评价,细菌总数≤100 cfu/ml。
 3结果与分析
3.1 饮水机纯净水的污染与使用时间的关系
桶装水在饮水机中使用的2天内,细菌总数仍符合水质卫生标准,3天后细菌总数开始超标(见表1)。未用完的桶装水在饮水机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滋生细菌的数量就越多,增长速度也很快,饮水机中的桶装水使用了19天后,剩下的饮用水菌落总数高达1600cfu/ml,远超过饮用水的水质卫生标准。桶内空气是通过进气孔及进水座周围的空隙进入桶内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烟雾、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会被直接吸人饮水机和桶内。密封的桶装水一旦被打开使用,就等于一直暴露在空气当中;而桶装水几乎不含消毒剂,对微生物毫无抵抗力,因此导致细菌繁殖并污染水质。
Figure 13760DEST_PATH_IMAGE001
3.2 紫外消毒辅助装置的消毒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没有经过紫外线消毒的饮用水(对照样品)中,每1ml的水中含有1133个菌落。经过1分钟的紫外照射,菌落数下降到原来的1/8;经过30分钟的照射,已经基本上处于无菌状态。经过3分钟消毒后,细菌总数为60 cfu/ml,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关于细菌总数的要求(≤100 cfu/ml)。样品3组中,1min、3min水样菌落数的异常可能是2组30min样品采集后,已消毒的水未完全放掉所造成的。
Figure 2010105028857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注:对照样品---未消毒
4 结论
本实验将饮水机紫外线消毒装置连接在聪明座和冷水阀之间的水路上,使用时桶装水流经紫外线消毒装置后,杀灭水中的细菌。采用该装置的饮水机,经过3分钟的紫外照射,能使超过1100 cfu/ml的水样(放置15天纯净水),细菌总数下降到60 cfu/ml,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UV消毒不需投加任何药物,不产生任何副产物,且杀菌速度快、灭菌率高、易操作,是一种绿色的消毒方式。
饮水机配套的紫外线消毒辅助装置,能达到直接安全饮用的目的。经南昌市科技情报所立项查新国内还没有人将紫外线消毒技术应用到饮水机上,饮用紫外线消毒过的水安全放心。若能推广应用,将推动饮水机的技术革新,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将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Claims (3)

1.一种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它包括过水器、紫外灯、进水管、出水管、聪明座、冷水阀,其特征是过水器的中心安插有紫外灯,所述的过水器为圆环柱普通玻璃制成,过水器的外壁黏贴一层黑色的遮光纸或涂上一层不透明材质,过水器的上端两侧分别连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连接饮水机的聪明座,出水管连接饮水机的冷水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紫外灯为H型,紫外灯的灯管长度与过水器的高度相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紫外灯的紫外线波长主要介于200~300nm之间,其中优选253.7 nm波长。
CN 201010502885 2010-10-12 2010-10-12 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 Pending CN1019721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02885 CN101972116A (zh) 2010-10-12 2010-10-12 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02885 CN101972116A (zh) 2010-10-12 2010-10-12 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2116A true CN101972116A (zh) 2011-02-16

Family

ID=43572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02885 Pending CN101972116A (zh) 2010-10-12 2010-10-12 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721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8515A (zh) * 2016-11-21 2017-01-11 杨益民 紫外线杀菌高温管路消毒调温式饮水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7039Y (zh) * 2000-09-20 2001-09-12 刘新发 小型饮用水净化、紫外线杀菌过滤器
CN2534928Y (zh) * 2002-04-28 2003-02-12 李志建 自动紫外线消毒饮水机
CN2745919Y (zh) * 2004-11-26 2005-12-14 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线净水器
CN1712361A (zh) * 2004-06-24 2005-12-28 上海万森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流动水体的除菌装置
US20070241288A1 (en) * 2006-04-17 2007-10-18 Tsung-Yang Wang Ultraviolet lamp for water steril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7039Y (zh) * 2000-09-20 2001-09-12 刘新发 小型饮用水净化、紫外线杀菌过滤器
CN2534928Y (zh) * 2002-04-28 2003-02-12 李志建 自动紫外线消毒饮水机
CN1712361A (zh) * 2004-06-24 2005-12-28 上海万森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流动水体的除菌装置
CN2745919Y (zh) * 2004-11-26 2005-12-14 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线净水器
US20070241288A1 (en) * 2006-04-17 2007-10-18 Tsung-Yang Wang Ultraviolet lamp for water steriliza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8515A (zh) * 2016-11-21 2017-01-11 杨益民 紫外线杀菌高温管路消毒调温式饮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8219A (zh) 饮用水分配器
CN202567825U (zh) 饮水机的出水装置
CN203938551U (zh) 一种多功能纳滤直饮机
CN201144436Y (zh) 供水系统
CN101972116A (zh) 饮水机紫外消毒辅助装置
CN103561838A (zh) 净水排放装置
CN201010599Y (zh) 一种污水处理器
CN104190307B (zh) 一种利用低压臭氧气源制造高压臭氧水的装置
CN1115125C (zh) 感应式定时灭菌饮水机及其灭菌方法
CN2918395Y (zh) 一种紫外消毒的饮用水净化装置
CN206320407U (zh) 一种医用消毒水龙头
CN206666260U (zh) 一种环保小型家用饮水机过滤器
CN204874155U (zh) 实验动物饮用水处理设备
CN204445403U (zh) 一种具有杀菌系统的商用饮水机
CN209721643U (zh) 一种uv杀菌龙头
CN107198450A (zh) 一种节能环保具有精过滤杀毒功能的饮水机
CN204644366U (zh) 一种发酵罐排气治理装置
CN205903443U (zh) 一种直饮水设备的消毒装置
CN201131636Y (zh) 一种即热式铜管饮水机
CN207699405U (zh) 一种去除水中大肠杆菌群的新型设备
CN207986921U (zh) 一种多重净化数显饮水机
CN205740605U (zh) 制药用纯化水灭菌系统
CN2910337Y (zh) 一种饮水机再净化装置
CN207928203U (zh) 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管线饮水机
CN217947879U (zh) 一种节电型冷热直饮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