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5075A - 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5075A
CN101965075A CN2009101597930A CN200910159793A CN101965075A CN 101965075 A CN101965075 A CN 101965075A CN 2009101597930 A CN2009101597930 A CN 2009101597930A CN 200910159793 A CN200910159793 A CN 200910159793A CN 101965075 A CN101965075 A CN 101965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ower supply
switching
supply circuits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97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世贤
柯柏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Inc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09101597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50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5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50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供电电路接收输入电压而驱动多个负载,并包含:多个开关电路,分别与多个负载连接;多个电源转换电路,分别与多个开关电路及多个负载连接,用以于所对应的开关电路导通时,将输入电压转换而提供多个驱动电压至多个负载;以及相位偏移电路,连接于多个开关电路与系统电路,用以根据系统电路的开关信号而产生多个延迟信号给多个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使多个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其中,多个延迟信号于不同的时间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使多个开关电路于不同的时间导通。本发明可因输入电流于多个开关电路动作时不会急剧上升或急剧下降,进而可减少音频噪音的产生,具有较佳稳定度,电子元件也不易损坏。

Description

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开关电路的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需由电力驱动且具有不同功能的各种负载已逐渐被研发出来,例如发光二极管等。这些具有各式各样不同功能的负载不但满足了各种不同需求的人,更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使得人们生活更为便利。
一般而言,各种需电力驱动的负载皆会连接一供电电路,以通过该供电电路提供适当的电能而开始动作。以负载为发光二极管为例,当发光二极管应用于一装置,例如液晶电视时,该发光二极管会连接一供电电路,以通过该供电电路的驱动而发亮。其中,供电电路主要包含至少一电源转换电路以及至少一开关电路,该开关电路依据液晶电视的系统电路所输出的一开关信号而导通或截止,至于电源转换电路则与发光二极管以及开关电路连接,其用以于开关电路导通时,将所接收的电能,例如市电,转为发光二极管所需的驱动电压,以驱动发光二极管发亮。
当然,供电电路也可连接多组发光二极管,以同时驱动多组发光二极管发亮,此时,为了使每一组发光二极管所接收的电能皆能被精确地控制,进而维持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于一特定值,供电电路可对应于多组发光二极管而包含多个电源转换电路以及多个开关电路,其中多个开关电路依据系统电路所输出的开关信号而同时导通或同时截止,且每一个电源转换电路以及每一个开关电路连接一组发光二极管,如此一来,当多个开关电路接收开关信号而同时导通时,每一电源转换电路便可将接收到电能转换为对应的发光二极管所需要的驱动电压,使得每一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维持在一特定值。
虽然公知供电电路确实可通过多个电源转换电路以及多个开关电路而驱动多组发光二极管,然而因公知供电电路的多个开关电路同时导通或同时截止,因此相对地便会具有许多的缺陷。首先,当公知供电的多个开关电路同时导通或同时截止时,会导致公知供电电路内的输入电流相对应地急剧上升或下降,如此一来,公知供电电路内便会产生明显的音频噪音。再者,当多个开关电路同时导通时,由于输入电流急剧上升,相对地供电电路内会产生极大的突波电流(inrush current),因而导致公知供电电路会有死机或是其他不可预期的误动作,更甚者可能会造成公知供电电路内的电子元件的损坏。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公知技术缺陷的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解决公知供电电路因多个开关电路同时导通或截止,导致公知供电电路的输入电流于多个开关电路同时导通或同时截止时急剧上升或下降,进而产生音频噪音,此外,公知供电电路于多个开关电路同时导通时,会因输入电流急剧上升而产生极大的突波电流,使得公知供电电路容易死机而不稳定,并造成公知供电电路内的电子元件的损坏。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供电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而驱动第一负载以及第二负载,供电电路包含: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一负载连接;第二开关电路,与第二负载连接;第一电源转换电路,与第一负载以及第一开关电路连接,第二电源转换电路,与第二负载以及第二开关电路连接,第一电源转换电路以及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用以于第一开关电路以及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时,将输入电压的电能转换而分别提供驱动电压至第一负载以及第二负载;以及相位偏移电路,连接于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以及系统电路,用以根据系统电路的开关信号而产生第一延迟信号以及第二延迟信号,并分别传送至第一开关电路以及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使第一开关电路及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其中,第一延迟信号以及第二延迟信号分别于不同的时间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使第一开关电路以及第二开关电路于不同的时间导通。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用以控制多个开关电路于不同时间导通,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至少包含步骤:(a)接收控制信号;(b)依据控制信号而产生多个延迟信号,并分别传送至多个开关电路的一控制端,且使多个延迟信号于不同的时间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再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供电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而驱动多个负载,供电电路包含:多个开关电路,分别与多个负载连接;多个电源转换电路,分别与多个开关电路及多个负载连接,用以于所对应的开关电路导通时,将输入电压的电能转换而提供多个驱动电压至多个负载;以及相位偏移电路,连接于多个开关电路与系统电路,用以根据系统电路的开关信号而产生多个延迟信号,并分别传送至多个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使多个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其中,多个延迟信号分别于不同的时间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使多个开关电路于不同的时间导通。
本发明的供电电路相较于公知的供电电路,便可因输入电流于多个开关电路动作时不会急剧上升或急剧下降,进而可减少音频噪音的产生,同时,因输入电流于多个开关电路动作时不会急剧上升,是以本发明的供电电路不易死机且具有较佳的稳定度,而供电电路1内的电子元件也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供电电路的电路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所示的电压、电流及时序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所示的相位延迟电路还可使多个开关电路于不同的时间导通时的电压、电流及时序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供电电路的一示范例的细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供电电路的电压、电流及时序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供电电路的另一控制方法流程图。
并且,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供电电路
10:第一负载
11:第二负载
12:第三负载
13:相位延迟电路
14:第一电源转换电路
15:第二电源转换电路
16:第三电源转换电路
17:第一开关电路
18:第二开关电路
19:第三开关电路
31:时钟脉冲产生电路
32:第一D正反器
321:第一数据输入端
322:第一数据输出端
323:第一触发端
33:第二D正反器
331:第二数据输入端
332:第二数据输出端
333:第二触发端
33:第三D正反器
341:第三数据输入端
342:第三数据输出端
343:第三触发端
S60~S63: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步骤
T:变压器
N1:初级绕组
N2:次级绕组
D:整流二极管
G:共接端
G1:发光二极管
Q:开关元件
Vin:输入电压
Iin:输入电流
Vo:驱动电压
Vp:开关信号
CLK:时钟脉冲信号
S1:第一延迟信号
S2:第二延迟信号
S3:第三延迟信号
T1~T6: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供电电路的电路方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供电电路1连接于一电源装置2以及多个负载,例如图1所示的第一负载10、第二负载11以及第三负载12,供电电路1经电源装置2接收一输入电压Vin,并将该输入电压Vin转换而输出多个驱动电压Vo给第一负载10、第二负载11以及第三负载12,以驱动第一负载10、第二负载11以及第三负载12动作。
供电电路1主要包含一相位延迟电路13、多个电源转换电路以及多个开关电路,其中电源转换电路的个数以及开关电路的个数可为但不限于对应于供电电路1所连接的负载的个数,例如图1所示的供电电路1连接于第一负载10、第二负载11以及第三负载12,故相对地供电电路1可为但不限于具有第一电源转换电路14、第二电源转换电路15、第三电源转换电路16与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第三开关电路19。
第一开关电路17与共接端G以及第一负载10连接,第二开关电路18与共接端G以及第二负载11连接,第三开关电路19则与共接端G以及第三负载12连接,此外,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与相位延迟电路13连接而分别接收相位延迟电路13所输出的延迟信号,例如图1所示的一第一延迟信号S1、一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一第三延迟信号S3,且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会分别依据第一延迟信号S1、一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第三延迟信号S3而导通或截止。
第一电源转换电路14、第二电源转换电路15以及第三电源转换电路16的输入端连接于该电源装置2而接收输入电压Vin,第一电源转换电路14、第二电源转换电路15以及第三电源转换电路16的输出端则分别与第一负载10、第二负载11以及第三负载12连接,且第一电源转换电路14、第二电源转换电路15以及第三电源转换电路16还通过第一负载10、第二负载11以及第三负载12而分别与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连接,第一电源转换电路14、第二电源转换电路15及第三电源转换电路16分别于所对应的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及第三开关电路19导通时,将输入电压Vin转换为驱动电压Vo而输出至所对应的第一负载10、第二负载11及第三负载12,换言之,供电电路1于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导通时,通过第一电源转换电路14、第二电源转换电路15以及第三电源转换电路16而输出多个驱动电压Vo给第一负载10、第二负载11以及第三负载12,进而驱动第一负载10、第二负载11及第三负载12开始运作。
至于相位延迟电路13与一系统电路3连接,以接收系统电路3所传来一开关信号Vp,,其中该开关信号Vp为使能状态及禁能状态两者间的相互转换所构成的一信号,用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的动作,此外,相位延迟电路13还与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连接,而相位延迟电路13用以根据系统电路3的开关信号Vp而产生第一延迟信号S1、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第三延迟信号S3,并分别传送至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的一控制端。且于本实施例中,相位延迟电路13所输出的第一延迟信号S1、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第三延迟信号S3于不同的时间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使得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于不同的时间导通,如此一来,于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分别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的时间内供电电路1内,供电电路1的输入电流Iin便不会急剧地上升,是以相较于公知的供电电路,本发明的供电电路1便可因输入电流Iin不会急剧地上升而减少音频噪音,同时,也因输入电流Iin不会急剧地上升而避免供电电路1产生极大的突波电压,是以本发明的供电电路1不易死机而具有较佳的稳定度,且供电电路1内的电子元件也不易损坏。
于上述实施例中,系统电路3对应于负载实际功能及应用而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当负载为发光二极管时,则系统电路3可相对应地应用于一液晶电视内,使液晶电视通过系统电路3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动作。此外,系统电路3所输出的开关信号则可为但不限于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ulse WidthModulation;PWM)。
以下将示范性地以开关信号Vp为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请参阅图2,并配合图1,其中图2为图1所示的电压、电流及状态时序图。如图1与图2所示,当相位延迟电路13接收到系统电路3传来的开关信号Vp,即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相位延迟电路13会根据该开关信号Vp而分别输出第一延迟信号S1、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第三延迟信号S3,并分别传送至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此外,相位延迟电路13所输出的第一延迟信号S1、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第三延迟信号S3会于不同的时间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如此一来,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便会依据第一延迟信号S1、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第三延迟信号S3而于不同的时间导通,此一来,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便会于不同的时间导通,是以于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分别由截止转变为导通的时间内,供电电路1的输入电流Iin便不会急剧地上升,而是如图2所示呈现一步阶式(Step)地上升,因此相较于公知的供电电路,本发明的供电电路1于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由截止转变为导通时,便可减少音频噪音的产生。
当然,相位延迟电路13除了可使第一延迟信号S1、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第三延迟信号S3于不同的时间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而使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可于不同的时间导通外,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相位延迟电路13还可使第一延迟信号S1、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第三延迟信号S3于不同的时间由使能状态转换为禁能状态,如此一来,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便会于不同的时间截止,是以于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分别由导通转变为截止的时间内,供电电路1的输入电流Iin便不会急剧地下降,而是如图2所示呈现一步阶式(Step)地上升,因此相较于公知的供电电路,本发明的供电电路1于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由导通转为变截止时便可减少音频噪音的产生。
以下将以图4为一示范例来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的供电电路1的结构及其动作原理,而为了还可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将以图4所示的第一负载10、第二负载11、第三负载12为发光二极管,而系统电路3对应地应用于一液晶电视内为例来说明本发明。
请参阅图4,其为图1所示的供电电路1的一示范例的细部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负载10、第二负载11以及第三负载12可为但不限于为一发光二极管G1,而系统电路3则应用于一液晶电视。
于本实施例中,相位延迟电路13包含一时钟脉冲产生电路31以及多个D正反器(D Flip-Flop),例如图4所示的第一D正反器32、第二D正反器33以及第三D正反器34。其中,时钟脉冲产生电路31输出一时钟脉冲信号CLK,且该时钟脉冲信号可为但不限于一高频信号。第一D正反器32具有一第一数据输入端321、一第一数据输出端322以及一第一触发端323,第一数据输入端321与系统电路3连接,并接收系统电路3所输出的开关信号Vp,第一触发端323则与时钟脉冲产生电路31连接,其接收时钟脉冲产生电路31所输出的时钟脉冲信号CLK,至于第一数据输出端322则与第一开关电路17的控制端连接,该第一D正反器32用以依据开关信号Vp以及时钟脉冲信号CLK而于第一数据输出端322输出第一延迟信号S1给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D正反器33具有一第二数据输入端331、一第二数据输出端332以及一第二触发端333,第一数据输入端331与第一D正反器32的第一数据输出端332连接,进而接收第一数据输出端332所输出的第一延迟信号S1,第二触发端333则与时钟脉冲产生电路31连接,以接收时钟脉冲产生电路31所输出的该时钟脉冲信号CLK,至于第二数据输出端332则与第二开关电路18的控制端连接,该第二D正反器33依据第一延迟信号S1以及时钟脉冲信号CLK而输出第二延迟信号S2给第二开关电路18。至于第三D正反器34具有一第三数据输入端341、一第三数据输出端342以及一第三触发端343,第三数据输入端341与第二D正反器33的第二数据输出端332连接,以接收第二数据输出端332所输出的第二延迟信号S2,第三触发端343则与时钟脉冲产生电路31连接,进而接收时钟脉冲产生电路31所输出的时钟脉冲信号CLK,至于第三数据输出端342则与第三开关电路19的控制端连接,该第三D正反器34依据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时钟脉冲信号CLK而输出第三延迟信号S3给第三开关电路19。
以下将以开关信号VP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例来进一步说明图4所示的实施例。请参阅图5,并配合图4,其中图5为图4所示的电压、电流及时序状态示意图。如图4及图5所示,当第一D正反器32经第一数据输入端321而接收到系统电路3传来的开关信号Vp,即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且第一D正反器32的第一触发端323接收时钟脉冲产生电路31的时钟脉冲信号CLK时,由于D正反器的特性,因此于开关信号Vp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后,第一D正反器32所输出的第一延迟信号S1便会经由时钟脉冲信号CLK的一上升沿(rising edge)所触发,而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例如于图5所示的时间T1,且第一延迟信号S1会于开关信号Vp由使能状态转变为禁能状态后,再次由时钟脉冲信号CLK的一上升沿所触发,故第一延迟信号S4便会由使能状态转变为禁能状态,例如于图5所示的时间T4
而类似上述第一D正反器32的动作原理,当第二D正反器33接收到第一D正反器32传来的第一延迟信号S1,且第二D正反器33的第二触发端333接收到时钟脉冲产生电路31的时钟脉冲信号CLK时,第二D正反器33所输出的第二延迟信号S2便会于第一延迟信号S1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后,通过时钟脉冲信号CLK的一上升沿所触发,例如图5所示的时间T3,且第二延迟信号S2会于第一延迟信号S1由使能状态转变为禁能状态后,再次由时钟脉冲信号CLK的一上升沿所触发,故第二延迟信号S2便会由使能状态转变为禁能状态,例如于图5所示的时间T5
当第三D正反器34接收到第二D正反器33传来的第二延迟信号S2,且第三D正反器34的第三触发端343接收到时钟脉冲产生电路31的时钟脉冲信号CLK时,第三D正反器34所输出的第三延迟信号S3便会于第二延迟信号S2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后,通过时钟脉冲信号CLK的一上升沿所触发,例如图5所示的时间T3,且第三延迟信号S3会于第二延迟信号S2由使能状态转变为禁能状态后,再次由时钟脉冲信号CLK的一上升沿所触发,故第三延迟信号S3便会由使能状态转变为禁能状态,例如于图5所示的时间T6
而由图5可知,由于第一D正反器32、第二D正反器33以及第三D正反器34的特性,故第一延迟信号S1、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第三延迟信号S3会于不同的时间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使得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会于不同的时间导通。此外,第一延迟信号S1、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第三延迟信号S3也会于不同的时间由使能状态转变为禁能状态,使得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于不同的时间截止,如此一来,本发明的供电电路1便可解决公知供电电路因多个开关同时导通或同时截止所具有的缺陷。
请再参阅图4,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可为但不限于由一开关元件Q所构成。而于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源转换电路14可为但不限于包含一变压器T以及多个整流二极管D,其中变压器T为中心抽头的变压器,且变压器T的一初级绕组N1与电源装置2连接而接收由电源装置2所传来的输入电压Vin,而变压器T的多个次级绕组N2分别与多个整流二极管D连接,变压器T用依据第一开关电路17的动作而将输入电压Vin转换为特定电平的电压,至于多个整流二极管D则与第一负载10连接,用以将变压器T所输出的电能整流,进而输出该驱动电压Vo给第一负载10。至于第二电源转换电路15以及第三电源转换电路16的结构与第一电源转换电路14相似,是以相同的结构将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故于不再赘述第二电源转换电路15以及第三电源转换电路16所具有的元件以及元件间的动作。
以下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步骤。请参阅图6,并配合图4,其中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该供电电路1的控制方法用来控制多个开关电路,例如图4所示的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于不同的时间导通,该供电电路1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包含如下:
步骤S60:开始。
步骤S61:接收一开关信号Vp。在一开始时,供电电路1便会接收由一系统电路3所传来的开关信号Vp,该开关信号Vp是用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的动作。
步骤S62:依据开关信号Vp而输出第一延迟信号S1、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第三延迟信号S3给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的一控制端,此外,还使第一延迟信号S1、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第三延迟信号S3于不同的时间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供电电路1的相位延迟电路13会依据开关信号Vp而分别输出第一延迟信号S1、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第三延迟信号S3至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此外,相位延迟电路13会使第一延迟信号S1、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第三延迟信号S3于不同的时间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如此一来,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便会于不同的时间导通。
此外,为了使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也可于不同的时间截止,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于步骤62后,还可包含一步骤S63:使第一延迟信号S1、第二延迟信号S2以及第三延迟信号S3于不同的时间由使能状态转变为禁能状态。而通过此步骤,第一开关电路17、第二开关电路18以及第三开关电路19便会于不同的时间截止。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其主要利用供电电路内的一相位延迟电路将开关信号转变为多个延迟信号,以分别输出至多个开关电路,且所述多个延迟信号于不同的时间由禁能状态改变为使能状态或是由使能状态改变为禁能状态,使得多个开关电路相对应地于不同的时间导通或截止,是以本发明的供电电路相较于公知的供电电路,便可因输入电流于多个开关电路动作时不会急剧上升或急剧下降,进而可减少音频噪音的产生,同时,因输入电流于多个开关电路动作时不会急剧上升,是以本发明的供电电路不易死机且具有较佳的稳定度,而供电电路1内的电子元件也不易损坏。本发明得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而皆不脱如附权利要求所欲保护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供电电路,用以接收一输入电压而驱动一第一负载以及一第二负载,该供电电路包含:
一第一开关电路,与该第一负载连接;
一第二开关电路,与该第二负载连接;
一第一电源转换电路,与该第一负载以及该第一开关电路连接,
一第二电源转换电路,与该第二负载以及该第二开关电路连接,该第一电源转换电路以及该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用以于该第一开关电路以及该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时,将该输入电压的电能转换而分别提供一驱动电压至该第一负载以及该第二负载;以及
一相位偏移电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电路、该第二开关电路以及一系统电路,用以根据该系统电路的一开关信号而产生一第一延迟信号以及一第二延迟信号,并分别传送至该第一开关电路以及该第二开关电路的一控制端,使该第一开关电路及该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
其中,该第一延迟信号以及该第二延迟信号分别于不同的时间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使该第一开关电路以及该第二开关电路于不同的时间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该第一负载及该第二负载为发光二极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该系统电路应用于一液晶电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该开关信号用以控制该第一开关电路以及该第二开关电路的动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该开关信号为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该第一延迟信号以及该第二延迟信号分别于不同的时间由使能状态转变为禁能状态,使该第一开关电路以及该第二开关电路于不同的时间截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该相位延迟电路包含一时钟脉冲产生电路,用以输出一时钟脉冲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该相位延迟电路包含一第一D正反器,该第一D正反器的一第一数据输入端与该系统电路连接而接收该开关信号,该第一D正反器的一第一触发端与该时钟脉冲产生电路连接而接收该时钟脉冲信号,该第一D正反器的一第一数据输出端与该第一开关电路连接,该第一D正反器依据该开关信号及该时钟脉冲信号而产生该第一延迟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该相位延迟电路包含一第二D正反器,该第二D正反器的一第二数据输入端与该第一D正反器的该第一数据输出端连接,以接收该第一延迟信号,该第二D正反器的一第二触发端与该时钟脉冲产生电路连接而接收该时钟脉冲信号,该第二D正反器的一第二数据输出端与该第二开关电路连接,该第二D正反器依据该第一延迟信号及该时钟脉冲信号而产生该第二延迟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该第一电源转换电路以及该第二电源转换电路分别包含一变压器,每一该变压器用以将该输入电压转换成特定电平的电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该第一电源转换电路以及该第二电源转换电路各自包含多个整流二极管,用以将所对应的该变压所输出的电能整流。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该第一电源转换电路或该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的该变压器为一中央抽头的变压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该第一开关电路以及该第二开关电路分别包含至少一开关元件。
14.一种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用以控制多个开关电路于不同时间导通,该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至少包含步骤:
(a)接收一控制信号;
(b)依据该控制信号而产生多个延迟信号,并分别传送至所述多个开关电路的一控制端,且使多个延迟信号于不同的时间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控制信号由一系统电路所产生。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该供电电路还包含一相位延迟电路,用以执行步骤(b)。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该相位延迟电路包含多个D正反器以及一时钟脉冲产生电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于步骤(b)后还具有一步骤(C):使所述多个延迟信号于不同的时间由使能状态转变为禁能状态,使所述多个开关电路于不同的时间截止。
19.一种供电电路,用以接收一输入电压而驱动多个负载,该供电电路包含:
多个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多个负载连接;
多个电源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多个开关电路及所述多个负载连接,用以于所对应的该开关电路导通时,将该输入电压的电能转换而提供所述多个驱动电压至所述多个负载;以及
一相位偏移电路,连接于所述多个开关电路与一系统电路,用以根据该系统电路的一开关信号而产生多个延迟信号,并分别传送至所述多个开关电路的一控制端,使所述多个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
其中,所述多个延迟信号分别于不同的时间由禁能状态转变为使能状态,使所述多个开关电路于不同的时间导通。
CN2009101597930A 2009-07-22 2009-07-22 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19650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97930A CN101965075A (zh) 2009-07-22 2009-07-22 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97930A CN101965075A (zh) 2009-07-22 2009-07-22 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5075A true CN101965075A (zh) 2011-02-02

Family

ID=43517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97930A Pending CN101965075A (zh) 2009-07-22 2009-07-22 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50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909A (zh) * 2013-12-25 2014-03-26 湖南强军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控制方法及数据采集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3906A (zh) * 2006-11-10 2007-05-16 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逐列翻转驱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和led显示屏
US20070195552A1 (en) * 2006-02-21 2007-08-23 Lg Innotek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LED in light unit
CN101179883A (zh) * 2006-11-06 2008-05-14 台湾类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的调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5552A1 (en) * 2006-02-21 2007-08-23 Lg Innotek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LED in light unit
CN101179883A (zh) * 2006-11-06 2008-05-14 台湾类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的调光方法
CN1963906A (zh) * 2006-11-10 2007-05-16 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逐列翻转驱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和led显示屏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30 November 1998, 高等教育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909A (zh) * 2013-12-25 2014-03-26 湖南强军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控制方法及数据采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2512A (zh) 用于压电致动器的驱动器
CN101783604B (zh) 离线式功率转换器的同步整流电路及同步整流方法
CN102207766A (zh) 具有功率提升的平台
CN101860240B (zh) 具回授阻抗调变功能的回授电路
CN105790586A (zh) 供电系统、不断电系统与供电方法
CN105045361A (zh) 电源供应装置及其电源供应方法
US20150311706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power supply device
CN104242630A (zh) 电源供应装置
CN102158082B (zh) 一种具有多路输出的电源管理系统
TWI711258B (zh) 電源切換電路與電源切換控制器的積體電路
CN103246209B (zh) 电源管理系统
US20110012881A1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01780320U (zh) 一种测试系统
CN106019999B (zh) 一种电源控制芯片及设置有该芯片的电子设备
US9473035B2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CN101965075A (zh) 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Wang et al. A novel high‐conversion‐ratio bidirectional three‐phase DC–DC converter
CN201639474U (zh) 双模式降压切换电源调节电路的控制电路
CN203747641U (zh) 开关电源的加速和降耗启动电路
CN102436193A (zh) 镇流器老化控制装置
CN103390996B (zh) 一种控制电路及相关的切换式稳压器
CN201830154U (zh) 开关电源的llc串联谐振电路
CN210629356U (zh) 一种llc电源控制电路和电源控制装置
CN105576945A (zh) 隔离电源控制装置、电源变换装置及其隔离电源控制方法
CN103532377B (zh) 一种电荷泵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源管理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