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5010A - 策略制定方法、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及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 Google Patents

策略制定方法、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及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5010A
CN101965010A CN2009101605138A CN200910160513A CN101965010A CN 101965010 A CN101965010 A CN 101965010A CN 2009101605138 A CN2009101605138 A CN 2009101605138A CN 200910160513 A CN200910160513 A CN 200910160513A CN 101965010 A CN101965010 A CN 101965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reement
policy
strategy
packet data
serving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05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锦花
芮通
毛玉欣
施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605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501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5259 priority patent/WO201100939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5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50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4Policy-based 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6Policy and charg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策略制定方法、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及分组数据服务节点,该方法包括: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接收来自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协议区分信息,其中,协议区分信息用于指示协议的类型;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根据协议区分信息制定策略,并将策略发送给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通过本发明达到了对网络正确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的效果。

Description

策略制定方法、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及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策略制定方法、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及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定义了针对移动网络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架构(Policy andCharging Control,简称为PCC),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3GPP PCCR8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各实体功能如下描述:
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简称为PCRF)为业务包含的业务数据流使用网络资源进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为QoS)和计费策略的制订和管理。PCRF分为归属PCRF(home PCRF,简称为h-PCRF)和拜访PCRF(visitPCRF,简称为v-PCRF),其中,h-PCRF位于归属网络,v-PCRF位于漫游网络。
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实体(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Function,简称为PCEF)用于执行PCRF下发的或者PCEF上预配置的PCC规则,对网络上传输的网络协议(Internet Proxy,简称为IP)报文进行检测,识别该IP报文隶属的业务数据流,并对业务数据流提供QoS和计费控制。
承载绑定和事件上报功能(Bearer Binding and Event ReportFunction,简称为BBERF)主要用于对网络上传输的IP报文进行检测,并将IP报文按照规则映射到对应的承载通道上。此外,BBERF还执行承载网关相关事件的上报,例如,当承载丢失,或者发生接入网络切换时,都需要将相应的事件上报给PCRF,请求PCRF作相应的决策。
此外,用户签约数据库(Subscription Profile Repository,简称为SPR)用于保存用户签约的业务信息,为PCRF制订PCC规则提供必须的用户签约信息。在线计费系统(Online Charging System,简称为OCS)和离线计费系统(Offline Charging System,简称为OFCS)分别用于在线和离线计费。
PCRF分别通过Gx、Gxa、Sp、Rx接口实现和PCEF、BBERF、SPR、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简称为AF)的交互,PCEF分别通过Gy、Gz接口实现和OCS、OFCS的交互。
PCC架构对承载网络上传输的业务实施策略控制的原理如下:
首先,PCRF在用户正式开展具体业务之前,需要和BBERF、PCEF之间分别建立网关控制会话、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InternetProtocol Connection Access Network,简称为IP-CAN)会话,并要建立网关控制会话和IP-CAN会话关联,以保证针对特定业务数据流在BBERF和PCEF上实施控制策略的一致性。
此后,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由PCRF根据应用层协商业务信息、用户签约信息、运营商策略等为业务包含的业务数据流制订相应的策略,包含标识流的五元组信息、授权带宽等信息。并将策略以QoS规则形式下发给BBERF,以PCC规则形式下发给PCEF。当IP报文到达PCEF、BBERF时,首先根据规则中的五元组信息匹配IP报文,并将匹配上的IP报文使用对应的承载进行传输,并进行相应的计费,以实现对业务的有效控制。另外,当业务开展过程中,发生业务信息的更改,例如,终止了某一业务数据流,通过PCC也可以实时地释放业务所占的网络资源,达到对业务进行动态QoS控制的目的。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2,简称为3GPP2,)引入PCC作为码分多址接入2000(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 2000,简称为CDMA2000)网络的资源控制机制。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CDMA2000网络引入的PCC架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各实体功能如下描述:
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acket Date Serving Node,简称为PDSN)是CDMA2000网络的功能网元,向接入设备,例如,分组控制功能(Packet Control Function,简称为PCF)开放标准的A10/A11接口,用于建立用于数据报文传输和QoS控制A10连接,同时,PDSN还是无线接入网络和外部分组IP网络的网关,对终端和外部IP网络的数据报文进行路由、控制和转发。下面分别对CDMA2000使用单纯IP(Simple IP)协议、移动IP(Mobile IP,简称为MIP)协议、代理移动IP(Proxy Mobile IP)协议进行介绍。
1.CDMA2000网络使用Simple IP协议。
终端的地址随附着网络的改变而改变,即,如果终端发生网络切换,则新的网络必须为其分配IP地址。终端需要使用新分配的IP地址开展业务。因此,如果正在开展业务的终端发生漫游,则会中断正在开展的业务。Simple IP协议机制,PCEF功能置于PDSN。不需要BBERF功能。
2.CDMA2000网络使用MIP协议,有两个与协议相关的功能网元归属代理(Home Agent,简称为HA)和外地代理(ForeignAgent,简称为FA)。
HA其主要功能是作为终端在MIP网络下移动时的锚定点,为终端分配归属IP地址(Home Address,简称为HoA)。终端发生漫游,或者发生接入网络切换的时候,由HA分配给终端的HoA始终不变,使得终端在发生移动的时候,始终能够保证通信对端通过HA分配给终端的HoA找到该终端。
FA通常位于终端当前所在的本地网络,其主要功能是为终端提供本地IP地址(Care of Address,简称为CoA)。当终端发生漫游,或者发生接入网络切换的时候,终端当前所在网络的FA都要为终端提供CoA。如果终端移动导致接入网络切换,则CoA也需要改变。FA的功能可以置于PDSN中。
使用MIP协议有两种模式:FA-CoA模式和CCoA模式:
1)FA-CoA模式
FA-CoA模式下CoA为FA的地址,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MIP协议FA-CoA模式或PMIP协议下的PCC架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MIP隧道位于FA和HA之间,同时,还定义了反向隧道,即,对于前向和反向流都经过MIP隧道进行路由。当标有目的地址为终端的HoA的IP报文到达HA(即,隧道入口出),HA对IP报文进行重新封装,带上CoA经过MIP隧道到达FA后在解封装去除CoA后路由至终端。对于终端发送的IP报文按照同样的方式经过MIP隧道路由至HA,进而路由至外部网络。FA-CoA模式下,BBERF功能位于FA/PDSN,而PCEF功能位于HA。
2)CCoA模式
CCoA模式下CoA为终端地址,图4是根据相关技术的MIP协议CCoA模式下的PCC架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MIP隧道位于终端和HA之间,FA不参与隧道建立过程。但是,由于终端和FA之间仍然建有连接,即,报文经过MIP隧道达到FA时,需要通过连接进行路由传输,因此,在FA/PDSN上仍然需要安置BBERF功能。而HA执行PCEF功能。
3.CDMA2000网络使用PMIP协议,有两个与协议相关的功能网元本地移动锚定(Localized Mobility Anchor,简称为LMA)和移动接入网关(Mobile Access Gateway,简称为MAG)。
LMA是终端在PMIP域的归属代理,相当于MIP协议中HA的功能,用于终端在归属网络的锚定,给终端分配不变的IP地址。
MAG是接入路由中的功能。用于管理终端附着到接入网络时移动性相关的信令。跟踪终端的移动,并是终端本地移动的锚定点。MAG的功能可以置于PDSN。
PMIP协议下的PMIP隧道建立在LMA和MAG之间,如图3所示。终端和外部网络交互的报文都要经过PMIP隧道进行路由。与MIP协议的区别是,PMIP协议下,终端不会感知移动,即网络不会将本地IP地址告知给终端,终端开展业务仅使用HoA。PMIP协议下,MAG/PDSN执行BBERF功能,LMA执行PCEF功能。
根据PCC架构的定义,BBERF和PCEF的主要区别在于,BBERF主要用于对业务数据流传输使用网络资源进行QoS控制,而PCEF除了对业务数据流进行QoS控制外,还需要进行计费控制。因此,PCRF通过Gx会话与PCEF进行QoS和计费策略的交互,而通过Gxx会话与BBERF进行QoS策略的交互。
对于图2所示的CDMA2000网络下的PCC架构,如果CDMA2000使用Simple IP协议,则PDSN执行PCEF功能,需要进行计费控制。而如果使用MIP或PMIP协议,则PDSN执行BBERF功能,不需要进行计费控制。这就对PDSN的功能提出了需求,就是PDSN需要根据协议使用状况,而选择是否行使PCC下的计费功能;PCRF也需要根据网络使用协议状况而决策使用Gx会话还是Gxx会话和PDSN进行控制策略交互。
虽然终端在开展具体的业务之前,需要附着到网络,此时BBERF或PCEF需要和PCRF建立Gxx会话或Gx会话。由于Gxx会话和Gx会话具有各自的Diameter会话标识,PCRF根据会话标识可以区分Gxx会话和Gx会话,从而可以区分是和BBERF交互还是和PCEF交互,对于PDSN即可能执行BBERF,又可能执行PCEF功能的情况,PCRF进而可以进一步感知PDSN是执行BBERF功能还是PCEF功能。但是根据PCC架构定义,如果架构存在BBERF功能,则终端在附着过程中,需要首先建立Gxx会话,还需要建立Gx会话,并需要建立Gxx会话的关联。此时如果PCRF在没有收到Gxx会话的情况下,接收到了Gx会话,就可能导致PCRF判断会话建立过程发生错误。因此,如果是PDSN既执行BBERF功能,又执行PCEF功能的情况,仅根据Diameter会话标识,还不能完全解决PCRF对PDSN执行功能进行区分的问题。
另外,对于同时兼容Simple IP和MIP协议的终端发起业务,要在PDSN上实施正确的策略控制,同样需要解决上述问题,PCRF也需要解决正确区分PDSN执行PCEF还是BBERF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根据Diameter会话标识可能无法正确区分PDSN执行PCEF功能还是BBERF功能,以及无法对PDSN进行区分控制策略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策略制定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策略制定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策略制定方法包括: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接收来自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协议区分信息,其中,协议区分信息用于指示协议的类型;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根据协议区分信息制定策略,并将策略发送给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优选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接收来自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协议区分信息包括: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在会话建立或会话修改阶段接收来自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协议区分信息。
优选地,会话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网关控制会话、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
优选地,如果协议区分信息指示的协议为单纯网络协议,则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制定并向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发送服务质量和计费策略。
优选地,在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制定并向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发送服务质量策略和计费策略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分组数据服务节点接收服务质量策略和计费策略,并执行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实体功能。
优选地,如果协议区分信息指示的协议为移动网络协议或代理移动网络协议,则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制定并向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发送服务质量策略。
优选地,在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制定并向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发送服务质量策略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分组数据服务节点接收服务质量策略,并执行承载绑定和事件上报功能。
优选地,将策略发送给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包括: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根据协议区分信息确定发送协议区分信息所使用的会话,并通过会话发送策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策略制定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策略制定方法包括: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向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发送协议区分信息,以便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根据协议区分信息制定策略,其中,协议区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分组数据服务节点连接所使用的协议的类型;分组数据服务节点接收来自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的策略,并根据策略确定执行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协议区分信息,其中,协议区分信息用于指示协议的类型;策略模块,用于根据协议区分信息制定策略;发送模块,用于将策略发送给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发送协议区分信息以便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根据协议区分信息制定策略,其中,协议区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分组数据服务节点连接所使用的协议的类型;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的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策略确定执行的功能。
通过本发明,采用PCRF接收并根据来自PDSN的协议区分信息制定策略,然后将制定的策略发送给PDSN,解决了相关技术中PCRF根据Diameter会话标识可能无法正确区分PDSN执行PCEF功能还是BBERF功能的问题,以及对PDSN进行区分控制策略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对网络正确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3GPP PCC R8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CDMA2000网络引入的PCC架构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MIP协议FA-CoA模式或PMIP协议下的PCC架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相关技术的MIP协议CCoA模式下的PCC架构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策略制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一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二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三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RF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DSN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根据Diameter会话标识可能无法正确区分PDSN执行PCEF功能还是BBERF功能,以及无法对PDSN进行区分控制策略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策略制定方案,该方案的处理原则如下:首先,PCRF从PDSN获取协议区分信息。协议区分信息可在会话建立或者会话修改阶段从PDSN获取。会话可以是网关控制会话或IP-CAN会话;协议区分信息可以是协议区分标识用于标识承载网络使用的协议。协议可以是Simple IP协议、MIP协议、PMIP协议等。然后,根据协议区分信息,PCRF进行策略决策和下发。如果根据协议区分信息,PCRF根据协议区分信息得知采用的是Simple IP协议,则PCRF制订QoS和计费策略,并通过Gx会话下发给PDSN执行,PDSN执行PCEF功能;如果根据协议区分信息,PCRF得知采用的是MIP协议或PMIP协议,则PCRF制订QoS策略,并通过Gxx会话下发给PDSN执行。PDSN执行BBERF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策略制定方法,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策略制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4:
步骤S102,PCRF接收来自PDSN的协议区分信息,其中,协议区分信息用于指示协议的类型。
步骤S104,PCRF根据协议区分信息制定策略,并将策略发送给PDSN。PCRF可以根据协议区分信息确定发送协议区分信息所使用的会话,并通过会话发送制定的策略。
在步骤S102之前,PDSN向PCRF发送协议区分信息,其中,协议是终端与PDSN连接所使用的协议;在步骤S104之后,PDSN接收来自PCRF的策略,并根据策略确定执行的功能。下面通过两个方面对PDSN确定执行的功能进行描述。
方面一,如果协议区分信息指示的协议为Simple IP,则PCRF制定并通过Gx向PDSN发送服务质量和计费策略,PDSN接收到QoS策略和计费策略之后,执行PCEF功能。
方面二,如果协议区分信息指示的协议为MIP或PMIP协议,则PCRF制定并通过Gxx会话向PDSN发送QoS策略,PDSN接收到QoS策略之后,并执行BBERF功能。
优选地,PCRF在会话建立或会话修改阶段接收来自PDSN的协议区分信息,其中,会话可以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网关控制会话、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实例一
在本实例中,会话创建时,当PCRF收到一个会话创建请求,需要发起一个会话创建流程,则PCRF从请求消息中获取到该会话的底层协议为Simple IP时,制定并下发PCC规则给PDSN(PCEF),供PCEF安装并执行。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一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PDSN(PCEF)接收到创建IP-CAN承载请求,建立IP-CAN会话创建指示消息。
步骤602.PDSN(PCEF)通过Diameter CCR消息向PCRF发起IP-CAN会话创建请求,并在该消息中带上协议区分信息。如果是漫游的情况下,该请求消息需要经过v-PCRF发送给h-PCRF。
步骤603.PCRF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并将携带的信息进行保存,根据携带的协议区分信息判断出为Simple IP协议。
步骤604.如果此时PCRF没有与该用户相关的用户签约信息,则从SPR中获取。
步骤605.PCRF根据上述获取的用户签约信息以及运营商策略,为即将建立的IP-CAN会话生成PCC规则。
步骤606.PCRF通过Diameter CCA消息向PDSN(PCEF)返回IP-CAN会话创建响应,提供PCC规则。如果是漫游情况,响应消息由h-PCRF通过v-PCRF下发给PDSN(PCEF)。
步骤607.PDSN(PCEF)执行策略,安装接收到的PCC规则。
步骤608.PDSN(PCEF)返回创建IP-CAN承载响应。
实例二
在本实例中,会话创建时,当PCRF收到一个会话创建请求,需要发起一个会话创建流程,则PCRF从请求消息中获取到该会话的协议区分信息,为MIP/PMIP时,需下发PCC规则到HA/LMA给PCEF,同时,剥离出QoS规则下发到PDSN/FA/MAG给BBERF,在BBERF和PCEF上实施一致的控制策略。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二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701.PDSN/FA/MAG(BBERF)检测到UE发起IP-CAN会话建立请求,在PDSN/FA(BBERF)和PCRF之间建立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过程中,将用户标识、PDN标识、IP-CAN接入类型和协议区分信息发送给PCRF。
步骤702.HA/LMA(PCEF)接收到该IP-CAN会话建立请求。
步骤703.HA/LMA(PCEF)通过Diameter CCR消息向PCRF发起IP-CAN会话建立请求,请求消息中包含协议区分信息、用户标识、PDN标识、UE本地IP地址、IP-CAN接入类型、默认计费方法等信息。如果是漫游情况,则请求消息通过v-PCRF发送给h-PCRF。
步骤704.PCRF接收来自HA(PCEF)的消息。获取并保存该消息中携带的信息,然后,根据携带的协议区分信息判断出为MIP/PMIP协议。
步骤705.根据HA/LMA(PCEF)发送的用户标识、PDN标识,以及网关控制会话建立阶段PDSN/FA/MAG(BBERF)发送的用户标识和PDN标识,PCRF完成网关控制会话和IP-CAN会话的关联。
步骤706.如果PCRF此时缺少该用户相关的用户签约信息,则向SPR获取。
步骤707.根据上述信息以及运营商策略,PCRF进行策略决策,并选择或者产生PCC规则。
步骤708.PCRF通过Diameter CCA消息向HA/LMA(PCEF)提供PCC规则。如果是漫游的情况,则PCC规则需要h-PCRF通过v-PCRF提供给PCEF。
步骤709.此时PCRF还需要根据PCC规则产生QoS规则,通过网关控制和QoS规则提供程序将最新的QoS规则系统给PDSN/FA/MAG(BBERF)。
步骤710.HA/LMA(PCEF)接收策略,安装PCC规则。
步骤711.HA/LMA(PCEF)返回会话建立请求的响应。
实例三
在本实例中,BBERF重定位时的网关控制会话创建,当PCRF收到一个网关控制会话创建请求,需要发起一个新的网关控制会话创建流程,则PCRF从请求消息中获取到该会话的协议区分信息,为MIP/PMIP时,如果PCEF需要更新则需要发起IP-CAN会话修改流程,下发PCC规则到HA/LMA给PCEF,同时剥离出QoS规则下发到PDSN/FA/MAG给BBERF,在BBERF和PCEF上实施一致的控制策略。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三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PDSN/FA/MAG(BBERF)接收到一个网关控制会话创建指示,发起一个PDSN/FA/MAG(BBERF)和PCRF之间的网关控制会话的创建。
步骤802.PDSN/FA/MAG(BBERF)通过Diameter CCR向PCRF发送网关控制会话创建请求,将用户标识、PDN标识、IP-CAN接入类型和协议区分信息发送给PCRF。如果是漫游情况,则请求消息通过v-PCRF发送给h-PCRF。
步骤803.PCRF接收来自PDSN/FA/MAG(BBERF)的消息。获取并保存携带的信息,然后,根据携带的协议区分信息判断出为MIP/PMIP协议。
步骤804.根据当前会话的用户标识、PDN标识,以及在网关控制会话建立请求中PDSN/FA/MAG(BBERF)发送的用户标识和PDN标识,PCRF完成网关控制会话和IP-CAN会话的关联。
步骤805.如果PCRF此时缺少该用户相关的用户签约信息,则向SPR获取。
步骤806.根据上述信息以及运营商策略,PCRF进行策略决策,并选择或者产生PCC规则。
步骤807.PCRF通过Diameter CCA消息向BBERF提供PCC规则。如果是漫游的情况,则PCC规则需要h-PCRF通过v-PCRF提供给BBERF。
步骤808.Target BBERF给PCRF发送一个Ack消息,告知PCRF下发的QoS规则激活结果,指出是否资源请求成功分配。
步骤809.根据上面QoS规则的激活情形,如果此前提供给PCEF的PCC规则需要更新,则PCRF等待PCEF发起一个IP-CAN会话修改处理,来更新PCEF。PCEF会将协议区分标识在请求消息里带给PCRF。
步骤810.此时PCRF还需要根据PCC规则产生QoS规则,通过网关控制和QoS规则提供程序将最新的QoS规则系统给TargetBBERF。并将Source BBERF中的相关QoS规则移除。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CRF,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RF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PCRF包括:接收模块92、策略模块94、发送模块96,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接收模块92,用于接收来自PDSN的协议区分信息,其中,协议区分信息用于指示协议的类型;策略模块94连接至接收模块92,用于根据协议区分信息制定策略;发送模块96连接至策略模块94,用于将策略发送给PDSN。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PDSN,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DSN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该PDSN包括:第二发送模块12、第二接收模块14、确定模块16,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二发送模块12,用于向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发送协议区分信息以便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根据协议区分信息制定策略,其中,协议区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PDSN连接所使用的协议的类型;第二接收模块14连接至第二发送模块12,用于接收来自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的策略;确定模块16连接至第二接收模块14,用于根据策略确定执行的功能。下面从两个方面对确定模块16的功能进行描述。
方面一,如果协议区分信息指示的协议为Simple IP,则PCRF制定并通过Gx向PDSN发送服务质量和计费策略,PDSN接收到QoS策略和计费策略之后,执行PCEF功能。
方面二,如果协议区分信息指示的协议为MIP或PMIP协议,则PCRF制定并通过Gxx会话向PDSN发送QoS策略,PDSN接收到QoS策略之后,并执行BBERF功能。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解决了PCRF根据CDMA2000网络使用协议的区别,对PDSN进行区分控制策略的问题,达到对网络正确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的目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策略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接收来自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协议区分信息,其中,所述协议区分信息用于指示协议的类型;
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根据所述协议区分信息制定策略,并将所述策略发送给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接收来自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协议区分信息包括:
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在会话建立或会话修改阶段接收来自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协议区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网关控制会话、网络协议连接接入网会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协议区分信息指示的协议为单纯网络协议,则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制定并向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发送服务质量和计费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制定并向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发送所述服务质量策略和所述计费策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接收所述服务质量策略和所述计费策略,并执行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实体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协议区分信息指示的协议为移动网络协议或代理移动网络协议,则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制定并向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发送服务质量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制定并向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发送所述服务质量策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接收所述服务质量策略,并执行承载绑定和事件上报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策略发送给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包括:
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根据所述协议区分信息确定发送所述协议区分信息所使用的会话,并通过所述会话发送所述策略。
9.一种策略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向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发送协议区分信息,以便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根据所述协议区分信息制定策略,其中,所述协议区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连接所使用的协议的类型;
分组数据服务节点接收来自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的所述策略,并根据所述策略确定执行的功能。
10.一种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协议区分信息,其中,所述协议区分信息用于指示协议的类型;
策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协议区分信息制定策略;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策略发送给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11.一种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发送协议区分信息以便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根据所述协议区分信息制定策略,其中,所述协议区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连接所使用的协议的类型;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的所述策略;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策略确定执行的功能。
CN2009101605138A 2009-07-21 2009-07-21 策略制定方法、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及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Pending CN1019650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05138A CN101965010A (zh) 2009-07-21 2009-07-21 策略制定方法、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及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PCT/CN2010/075259 WO2011009391A1 (zh) 2009-07-21 2010-07-19 策略制定方法、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及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05138A CN101965010A (zh) 2009-07-21 2009-07-21 策略制定方法、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及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5010A true CN101965010A (zh) 2011-02-02

Family

ID=43498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05138A Pending CN101965010A (zh) 2009-07-21 2009-07-21 策略制定方法、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及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5010A (zh)
WO (1) WO201100939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0006B (zh) * 2007-08-15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协议连通接入网会话建立方法及会话删除方法
CN101384076B (zh) * 2007-09-04 2012-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和计费控制的处理方法、切换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227391B (zh) * 2008-01-09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漫游场景下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的选择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09391A1 (zh) 2011-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1797B (zh) 一种终端通过多接入网接入的计费方法和系统及上报方法
US8799440B2 (en)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DN connections of single APN
CN101374055B (zh) 计费处理方法和网络系统、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及计费系统
CN103209401B (zh) 一种融合网络中策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583112B (zh) 会话信息的标识方法及装置
CN101720079B (zh) 网元策略融合网络中的业务接入方法及策略融合系统
CN101577935B (zh) 一种事件触发器的下发和安装方法
WO2013155942A1 (zh) 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v-pcrf及v-ocs
CN101286915A (zh) 分组数据网络的接入控制方法和系统、pcrf实体
CN102469431A (zh) 漫游场景下支持ip流迁移的策略计费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2014517A (zh) 漫游场景下承载控制模式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04581670A (zh) 应用接入控制方法及应用功能实体装置
WO2011044809A1 (zh)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55806B (zh) 网络会话释放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56117B (zh) 基于策略和计费控制架构的计费方法与系统
CN103313431B (zh) Tdf会话的处理方法及pcrf
CN101841798B (zh) 计费标识的关联方法和装置
CN102387063B (zh) 一种ifom错误时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US20110060811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CN101959258B (zh) 会话关联方法以及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
CN102791042B (zh) S9子会话建立方法、系统及pcrf
CN102711086A (zh) 被赞助数据连接的处理方法及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实体
CN101945367A (zh) 用于演进分组系统的计费方法及装置
CN102761932B (zh) 一种ip流迁移的策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730049B (zh) 实现计费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