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4745B - 一种网络转发设备及其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转发设备及其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4745B
CN101964745B CN2010102006860A CN201010200686A CN101964745B CN 101964745 B CN101964745 B CN 101964745B CN 2010102006860 A CN2010102006860 A CN 2010102006860A CN 201010200686 A CN201010200686 A CN 201010200686A CN 101964745 B CN101964745 B CN 1019647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data channel
physical data
length information
residue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06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4745A (zh
Inventor
杨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igu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006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47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4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4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4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47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转发设备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网络转发设备转发报文的过程中造成自身内部资源浪费的问题。该方法网络转发设备获取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根据该剩余长度信息,获取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并将获取的报文通过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发送出去。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转发设备。如本发明提出的方案,通过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获取对应数量的报文,不会因为某一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数量较多而去占用其他逻辑数据通道对应的BD环挂载空间,从而可以让每一个物理数据通道在同一时间内都可以进行报文的发送,从而提高了网络转发设备内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转发设备及其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转发设备及其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转发设备可以实现网络中数据的转发。网络转发设备一般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驱动模块、通道化同步光纤网络/同步数字系列(Channelized Packet Over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CPOS)模块。
在网络转发设备的CPOS模块中包括63个独立的物理数据通道(E1通道),每个E1通道为2兆的带宽。CPOS模块可以将63个E1通道的信号复用到一个较高阶的传输速率帧内,并通过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Hierarchy,SDH)与下端设备建立点对点的连接通道。
CPOS模块中每个E1通道的带宽只有2兆,多个E1通道加起来的带宽,相对CPU接口的速率也非常的低。因此当CPOS模块接收到的CPU发送过来的报文总量,大于CPOS接口的发送速率要求,或某一物理数据通道待发送的报文量大于该物理数据通道可以承载的数据量时,则CPOS模块为了不影响其他物理数据通道的报文发送,会将部分报文丢弃。
图1A为网络转发设备内部的逻辑结构示意图,图1B为结合图1A对现有技术中当网络转发设备的CPOS模块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过来的报文时,网络转发设备进行报文转发的过程的说明,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网络转发设备的驱动模块依次扫描该系统层的每个逻辑数据通道,从每个逻辑数据通道中获取报文并挂载到CPU中的描述驱动缓冲区的结构体(Buffer Descriptor,BD)环上。
其中,系统层的每个逻辑数据通道都有归属于自身的通道号。
S102:CPOS模块获取BD环上挂载的报文,并将获取的报文发送到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上。
S103:物理数据通道将发送过来的报文通过CPOS接口转发。
其中物理数据通道有归属于自身的通道号,并且对应通道号的物理数据通道和逻辑数据通道存在对应关系。
CPOS接口将报文转发出去后,BD环上释放的空间可供驱动模块继续挂载新的报文。由于CPU接口接收报文的速率远大于CPOS接口向外发送报文的速率,并且为了接收外部设备发送过来的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驱动模块在每次挂载报文的过程中,可以只挂载每个逻辑数据通道设定数量的报文,例如N个报文。当BD环被报文挂满时,如果某些逻辑数据通道还存在外部设备发送过来的剩余报文,则驱动模块将该剩余报文丢弃。
但是由于外部设备发送过来的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数量不确定,外部设备发送报文的频率也是不可知的。当外部设备在某一时刻都是发送属于同一物理数据通道的报文时,例如都是发送属于物理数据通道0的报文,由于物理数据通道与逻辑数据通道具有对应关系,因此只有一个逻辑数据通道发送过来报文。网络转发设备的驱动模块在每次对系统层的逻辑数据通道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往BD环上挂载该逻辑数据通道的设定数量的报文,直到BD环被报文挂满。如果系统层的其他逻辑数据通道在此刻又有报文发送过来,由于BD环已挂满报文,驱动模块会将其他逻辑数据通道发送过来的报文丢弃。
网络转发设备接收到外部设备通过某一逻辑数据通道发送过来的报文,在网络转发设备内部通过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发送出去,因此当上述过程中BD环上挂满了对应物理数据通道0的报文,此时如果再有对应其他物理数据通道的报文过来时,由于BD环已经被挂满,该对应其他物理数据通道的报文将被丢弃,因此此时只有物理数据通道0进行报文的转发,其他物理数据通道都因为BD环被物理数据通道0的报文占满而处于空闲状态。而最后把BD环占满的那些报文被发送到最终用户端时,也会因为超时而被丢弃,这样相当于物理数据通道0在发送无效的报文。因此网络转发设备的上述报文转发方法,会造成了自身内部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转发设备及其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网络转发设备转发报文的过程中造成自身内部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转发设备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包括:
网络转发设备获取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
根据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所述剩余长度信息,获取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
挂载获取的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并通过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转发设备,包括:
驱动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根据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所述剩余长度信息,获取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挂载获取的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并通过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发送;
物理数据通道,用于发送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转发设备及其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该方法中网络转发设备获取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根据该剩余长度信息,获取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并将获取的报文通过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发送出去。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获取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对应数量的报文,不会因为某一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数量较多而去占用其他逻辑数据通道对应的BD环挂载空间,从而可以让每一个物理数据通道在同一时间内都可以进行报文的发送,从而提高了网络转发设备内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网络转发设备内部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中当网络转发设备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过来的报文时,网络转发设备进行报文转发的过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转发设备进行报文转发的过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转发设备进行报文转发详细的过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网络转发设备自身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了一种网络转发设备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该方法中网络转发设备根据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获取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并发送,由于根据自身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获取相应数量的报文,因此自身每个物理数据通道都存在进行发送的报文,从而提高了网络转发设备自身资源的利用率。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转发设备进行报文转发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01:网络转发设备获取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转发设备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报文的队列长度是预先设置的定值,并且物理数据通道的队列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网络转发设备中的驱动模块根据自身本地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以及读取的CPOS模块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确定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
S202:根据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所述剩余长度信息,获取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
其中,获取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具体包括:所述网络转发设备的驱动模块根据获取的所述剩余长度信息,确定从系统层每个逻辑数据通道需要获取的报文数量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报文数量信息,在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获取相应数量的报文。
S203:挂载获取的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并通过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发送。
网络转发设备采用物理数据通道转发报文时,当报文是系统层第一逻辑数据通道接收时,则网络转发设备采用的第一物理数据通道转发该报文,报文如果是从系统层的第二逻辑数据通道接收的,则采用第二物理数据通道转发该报文。
网络转发设备的驱动模块将获取系统层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挂载在BD环上,CPU根据BD环上每个报文的属性信息,将报文发送到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上,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将接收的报文发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有效提高网络转发设备自身资源的利用率,将网络转发设备中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报文的队列长度固定,即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待发送的最大报文数量固定。由于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在每次进行报文发送时,发送报文的队列长度固定,因此网络转发设备可以根据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报文的队列长度信息,以及该物理数据通道当前发送的报文队列长度信息,确定该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
网络转发设备中每个数据通道发送报文的队列长度固定,因此当外部设备发送过来的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数量都较大时,网络转发设备的驱动模块根据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获取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将获取的报文挂载在BD环上,并通过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发送。
此时即使外部设备发送过来的对应某些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仍然存在,并且BD环也没有被报文挂满,但是由于网络转发设备的驱动模块在进行报文挂载时,根据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进行,而根据该逻辑数据通道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的剩余长度信息,已经挂载了相应数量的报文。因此网络转发设备的驱动模块也只能将该外部设备发送过来的对应某些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丢弃,而只将BD环上挂载的报文通过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发送。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转发设备BD环上挂载的对应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报文,不能超过该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对应的报文数量。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网络转发设备的驱动模块在获取系统层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时,不会因为某一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数量较多而去占用BD环上其他逻辑数据通道的挂载空间,而是根据自身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对每次发送报文数量的承载能力,确定BD环上挂载的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数量。
网络转发设备中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长度可以根据研发人员的经验,或通过拥塞环境测试确定。当网络转发设备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发送队列长度确定后,BD环上挂载报文的最大数量根据所有物理数据通道的发送队列长度确定,即BD环的大小等于所有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长度之和。
网络转发设备包括CPU、CPOS模块、驱动模块。CPOS模块一般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因此驱动模块与CPOS模块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是驱动模块通过读写FPGA上指定的寄存器来实现。
CPOS模块可以用于保存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具体的CPOS模块由于可以通过FPGA实现,因此在CPOS模块内部可以采用一个寄存器,该寄存器可以用于保存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
当外部设备发送过来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时,驱动模块通过与CPOS模块的信息交互,获取CPOS模块中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当驱动模块获取了CPOS模块中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后,CPOS模块对保存该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的寄存器进行清零,以便后续CPOS模块可以实时的对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进行记录。并且在网络转发设备启动时,CPOS模块中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为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长度信息,即为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总长度信息。
在网络转发设备启动时,驱动模块本地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为0。在网络转发设备启动后,当外部设备有对应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发送过来时,驱动模块读取CPOS模块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并根据本地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确定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此时,由于网络转发设备刚启动,因此CPOS模块中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为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总长度信息,而驱动模块本地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为0,因此,驱动模块确定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为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总长度信息。
驱动模块获取到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剩余长度信息后,将该剩余长度信息保存在本地。在驱动模块中可以针对每个物理数据通道,保存对应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例如由于在网络转发设备内部一般采用63个物理数据通道进行报文的发送,因此在驱动模块内部可以针对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分别保存一个剩余长度信息,例如可以保存一个长度为63的整形数组,采用该整形数组标识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
驱动模块在挂载系统层的某一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时,驱动模块根据该逻辑数据通道的通道号,将该报文进行封装,封装为如表1所示的报文帧对应的帧结构。
  X-0   7-0   7-0
  帧数据   帧状态   通道号
表1
在表1中帧状态标识该报文帧的转发状态,通道号标识该报文帧所属的逻辑数据通道的通道号,也标识该报文帧通过网络转发设备的哪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的通道号。
驱动模块将该系统层的某一逻辑数据通道的每个报文封装为报文帧后,在BD环上查找可挂载报文的空闲空间,当查找到空闲空间时,将该封装后的报文帧挂载到空闲的空间上。
当CPU把BD环的报文发送到CPOS模块上时,将该报文帧的帧状态位进行修改(例如将报文帧的帧状态的ready位清0),标识该报文帧已经发送到CPOS模块,BD环上相应的空间可以回收用于挂载其他新的报文帧。
驱动模块查找到BD环上可用于挂载报文的空间时,将封装后的该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帧挂载到BD环上,并且驱动模块可以根据挂载的报文帧的数量,更新本地保存的该逻辑数据通道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例如当驱动模块挂载系统层的第一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时,驱动模块中保存的上一次第一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为A,驱动模块在BD环上每挂载一个第一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则将本地保存的上一次第一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中的剩余长度减一,从而实现对本地保存的物理数据通道队列剩余长度信息的更新。
驱动模块在BD环上挂载报文的过程中,由于针对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系统层对应的每个逻辑数据通道),对本地保存的每个物理该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进行更新。因此当本地保存的某一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没有长度剩余时,而系统层该对应逻辑数据通道仍有剩余报文需要发送时,则驱动模块将系统层该逻辑数据通道剩余的报文丢弃。
当驱动模块在根据BD环上挂载的该物理数据通道的报文的数量,对本地保存的该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进行更新后,该物理数据通道对应的系统层的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已挂载完毕,但该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还存在时,即更新后的剩余长度信息标识物理数据通道的发送队列长度仍存在剩余,则驱动模块保存该更新后的该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将保存的该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作为该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
CPOS模块在发送报文时,可以根据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的报文的数量,在本地记录并保存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由于当外部设备发送过来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时,驱动模块读取了CPOS模块中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并且CPOS模块中保存的信息进行了清零。而为了实现对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第二剩余长度信息的实时记录,CPOS模块可以根据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的报文的数量,及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发送队列长度信息,对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进行记录。例如当第一物理数据通道通过CPOS接口每发送一个报文时,则CPOS模块在该第一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中加一。
当外部设备再次发送过来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的来报文时,驱动模块读取CPOS模块中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并根据本地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确定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当驱动模块中本地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为零时,即在上一时刻该物理数据通道对应的逻辑数据通道发送的报文,已经全部将该物理数据通道的发送队列占满时,驱动模块根据CPOS模块中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确定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当驱动模块中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非零时,即在上一时刻该物理数据通道对应的逻辑数据通道发送的报文,未全部将物理数据通道的发送队列占满时,驱动模块根据该对应的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数量,对该物理数据通道的剩余长度信息进行更新,并保存了第一剩余长度信息时,则驱动模块根据CPOS模块中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及本地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确定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
此时外部设备无论通过怎样的发送频率发送过来报文,并且无论发送过来的报文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是怎样的分配比例,网络转发设备的驱动模块都可以根据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获取对应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而发送,不会因为某些逻辑数据通道发送的报文太多,而占用其他逻辑数据通道在BD环上的挂载空间,从而影响其他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发送,并且,此时由于网络转发设备内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不会因为属于自己的BD环给其他物理数据通道占用而处于空闲状态不能发送报文,从而提高了网络转发设备内资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网络转发设备的转发过程,针对网络转发设备中CPOS接口的报文转发过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转发设备进行报文转发的详细过程,外部设备的报文需要通过CPOS接口发送时,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301:驱动模块检测BD环上是否挂载有报文,当驱动模块检测到BD环上挂载有报文,并且该报文的报文帧的帧状态ready位为0时,则确定该报文已经被CPU接口发送到了CPOS模块,驱动模块释放该报文在BD环上占用的空间。
S302:驱动模块获取CPOS模块中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根据获取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及本地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确定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并保存在本地长度为63的整形数组。
在网络转发设备刚开机时,本地保存到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为0。
S303:驱动模块根据获取的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获取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
S304:驱动模块将获取的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挂载到BD环上。
驱动模块在将报文挂载到BD环上具体包括:驱动模块将每个报文封装为报文帧,将报文帧挂载在BD环上后,该报文帧中的帧状态ready位置为1,通知CPU这个报文帧已经准备好可以发送了。并且针对每个逻辑数据通道对应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每挂载一个报文,保存的长度为63的整形数组中,该物理数据通道对应的数组中的剩余长度信息减一,直到该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挂载完毕,或该物理数据通道的剩余长度用完。
当该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挂载完毕后,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还存在剩余长度,则将该剩余长度信息作为第一剩余长度信息保存在本地,以便下次使用。当该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未挂载完毕,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的剩余长度用完,则将该逻辑数据通道的剩余报文丢弃。
S305:当BD环上挂载的报文发送到CPOS模块上的物理数据通道后,CPU将该报文的报文帧的帧状态ready位置为0。
S306:物理数据通道通过CPOS接口发送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转发设备包括:
驱动模块42,用于获取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其中所述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发送队列长度固定,根据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所述剩余长度信息,获取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挂载获取的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并通过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发送;
物理数据通道43,用于发送报文。
所述网络转发设备还包括:
通道化同步光纤网络/同步数字系列CPOS模块41,用于保存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
所述驱动模块42具体用于,
根据本地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及读取的通道化同步光纤网络/同步数字系列CPOS模块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确定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
所述驱动模块42包括:
存储单元421,用于保存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
读取单元422,用于读取的所述CPOS模块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
确定单元42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剩余长度信息,及第二剩余长度信息,确定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
驱动模块42在具体的确定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时,可以具体通过以上各个单元实现,当然不通过具体的单元实现可以可以的,只要能够实现确定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即可。
所述驱动模块42还包括:
更新单元424,用于根据BD环上挂载的系统层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数量,对上一次获取的对应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进行更新,当更新后的剩余长度信息标识物理数据通道的发送队列长度仍存在剩余,但该物理数据通道对应的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已发送完毕时,所述驱动模块将该更新后的剩余长度信息作为该物理数据通道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保存。
所述CPOS模块41包括:
记录单元411,用于根据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的报文数量,及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发送队列长度信息,记录并保存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
清零单元412,用于在所述驱动模块读取到自身保存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后,将自身保存的所述信息清零。
所述驱动模块42包括:
数量确定单元425,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剩余长度信息,确定从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需要获取的报文数量信息;
报文获取单元426,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报文数量信息,在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获取相应数量的报文。
上述驱动模块42获取报文的各个单元,并非本网络转发设备的必要单元,只要能够保证驱动模块42可以根据获取的剩余长度信息,在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获取相应数量的报文即可。
所述驱动模块42还包括:
丢弃单元427,用于获取系统层对应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后,当所述逻辑数据通道存在剩余报文时,将所述剩余报文丢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转发设备及其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该方法中网络转发设备获取自身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根据该剩余长度信息,获取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并将获取的报文通过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发送出去。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获取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对应数量的报文,不会因为某一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数量较多而去占用其他逻辑数据通道对应的挂载空间,从而可以让每一个物理数据通道在同一时间内都可以进行报文的发送,从而提高了网络转发设备内资源的利用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网络转发设备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转发设备获取当前自身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
根据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所述剩余长度信息,获取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
将获取的每个报文按照所述报文对应的通道号进行封装,封装成报文帧,所述通道号用于标识该报文帧所属的逻辑数据通道的通道号和发送所述报文帧时使用的物理数据通道的通道号;
挂载封装后的报文帧,并根据报文帧中携带的通道号,将封装后的报文帧通过与所述通道号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转发设备获取当前自身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包括:
网络转发设备的驱动模块根据本地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及读取的通道化同步光纤网络/同步数字系列CPOS模块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确定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保存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包括:
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描述驱动缓冲区的结构体BD环上挂载的系统层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数量,对上一次获取的对应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进行更新;
当更新后的剩余长度信息标识物理数据通道的发送队列长度仍存在剩余,但该物理数据通道对应的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已发送完毕时,所述驱动模块将该更新后的剩余长度信息作为该物理数据通道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保存。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OS模块保存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包括: 
所述CPOS模块根据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的报文数量,及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发送队列长度信息,记录并保存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并且所述CPOS模块在所述驱动模块读取到自身保存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后,将自身保存的所述信息清零。
5.如权利要求1、2或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转发设备的驱动模块获取系统层对应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后,当所述逻辑数据通道存在剩余报文时,所述网络转发设备的驱动模块将所述剩余报文丢弃。
6.一种网络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转发设备包括:
驱动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根据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所述剩余长度信息,获取系统层对应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将获取的每个报文按照所述报文对应的通道号进行封装,封装成报文帧,所述通道号用于标识该报文帧所属的逻辑数据通道的通道号和发送所述报文帧时使用的物理数据通道的通道号;挂载封装后的报文帧,并根据报文帧中携带的通道号,将封装后的报文帧通过与所述通道号对应的物理数据通道发送;
物理数据通道,用于发送报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转发设备还包括:
通道化同步光纤网络/同步数字系列CPOS模块,用于保存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
所述驱动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本地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及读取的通道化同步光纤网络/同步数字系列CPOS模块保存的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确定当前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描述驱动缓冲区的结构体BD环上挂载的系统层每个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数量,对上一次获取的对应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剩余长度信息进行更新,当更新后的剩余长度信息标识物理数据通道的发送队列长度仍存在剩余,但该物理数据通道对应的逻辑数据通道的报文已发送完毕时,所述驱动模块将该更新后的剩余长度信息作为该物理数据通道的第一剩余长度信息保存。 
9.如权利要求6、7或8任一所述的网络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POS模块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根据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的报文数量,及每个物理数据通道的发送队列长度信息,记录并保存每个物理数据通道发送队列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
清零单元,用于在所述驱动模块读取到自身保存的第二剩余长度信息后,将自身保存的所述信息清零。
10.如权利要求6、7或8任一所述的网络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
丢弃单元,用于获取系统层对应逻辑数据通道相应数量的报文后,当所述逻辑数据通道存在剩余报文时,将所述剩余报文丢弃。 
CN2010102006860A 2010-06-12 2010-06-12 一种网络转发设备及其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 Active CN1019647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06860A CN101964745B (zh) 2010-06-12 2010-06-12 一种网络转发设备及其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06860A CN101964745B (zh) 2010-06-12 2010-06-12 一种网络转发设备及其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4745A CN101964745A (zh) 2011-02-02
CN101964745B true CN101964745B (zh) 2012-06-27

Family

ID=43517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06860A Active CN101964745B (zh) 2010-06-12 2010-06-12 一种网络转发设备及其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474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1722A (zh) * 2015-12-31 2016-04-06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4652B (zh) * 2020-06-19 2024-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度队列的方法及装置
CN112995064B (zh) * 2021-04-21 2021-07-27 鹏城实验室 一种时间敏感网络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124845B (zh) * 2021-11-30 2024-03-19 新华三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d调度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5053A (zh) * 2007-08-24 2008-01-3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信誉流量控制方法
CN101286947A (zh) * 2008-05-30 2008-10-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输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534173A (zh) * 2009-04-20 2009-09-16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32250A (ja) * 2004-05-20 2005-12-02 Toshiba Corp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フロー制御方法
CN100596114C (zh) * 2007-08-24 2010-03-2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信誉的流量控制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01553046B (zh) * 2008-04-01 2011-12-21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能实现多信道协议的3g移动通讯设备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5053A (zh) * 2007-08-24 2008-01-3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信誉流量控制方法
CN101286947A (zh) * 2008-05-30 2008-10-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输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534173A (zh) * 2009-04-20 2009-09-16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1722A (zh) * 2015-12-31 2016-04-06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471722B (zh) * 2015-12-31 2018-11-30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4745A (zh) 201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7131B (zh) 系统信息块映射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9085816A1 (zh)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73729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EP1833199A1 (en) Adjust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based upon battery status
US11528169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PHY in FlexE group, relate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964745B (zh) 一种网络转发设备及其进行报文转发的方法
CN107613529B (zh) 消息处理方法以及基站
EP326764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12468372B (zh) 电力线通信网络中设备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1534173B (zh) 一种数据流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641566B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网卡和服务器
CN109587732B (zh) 一种服务质量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050361A (zh) 一种报文传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567681B (zh) 一种区块链网络高效率数据传输方法
CN108886823A (zh) 用于灵活的用户设备标识的系统和方法
US8594731B2 (en) Radio equipment controller, radio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4217878A1 (en) Combining write transactions of a large write
CN102170401B (zh) 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780618B (zh) 一种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639713B (zh) 一种iq数据帧和传输、接收方法
CN104507107A (zh) 一种信令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CN102149040A (zh) 机器类通信设备的寻呼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938839B (zh) 一种传递调度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1656680B (zh) 一种路由信息协议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1945428B (zh) 一种双载波系统中调度信息的上报及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Z-GOOD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AN XINGWANGRUIJIE NETWORK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2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50002 FUZHOU, FUJIAN PROVINCE TO: 100085 HAIDIAN,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22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No. 33 Xiaoying Road 1 1F06 room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IGU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angshan District of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002 Jinshan Road No. 618 Garden State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19#

Patentee before: Fujian Xingwangruijie Network Co., 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Assignee: Fujian Xingwangruijie Network Co., Ltd.

Assignor: BEIJING ZHIGU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02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Network forwarding equipment and message forwarding method thereof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7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116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