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4157A - 球面菱形网格递归剖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球面菱形网格递归剖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4157A
CN101964157A CN 201010293045 CN201010293045A CN101964157A CN 101964157 A CN101964157 A CN 101964157A CN 201010293045 CN201010293045 CN 201010293045 CN 201010293045 A CN201010293045 A CN 201010293045A CN 101964157 A CN101964157 A CN 101964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hombus
sphere
subdivision
coding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9304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4157B (zh
Inventor
徐晖
孙兆林
聂洪山
徐欣
张玉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0102930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41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4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4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4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41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结合经纬线并且用正多面体逐级递归的思想在球面直接剖分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了经纬线,直接在球面用弧线连接经线和纬线,进行多级递归菱形剖分。首先进行0级剖分,用0°、90°、180°、270°经线把地球分成四等份,从0°经线开始自东向西分分别给这四等份编码为0、1、2、3。然后进行1-n级的多级递归菱形剖分。并给每个剖分的菱形球面编码。本方法直接在球面操作,无需内接正多面体,无需投影,操作简单。能以任意分别率,基本实现了无缝无叠的全球剖分。

Description

球面菱形网格递归剖分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文提出一种结合经纬线并且用正多面体逐级递归的思想在球面直接剖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GIS正面临着海量全球空间数据库、全球性问题研究以及位置相关信息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挑战。传统的基于地图的空间信息表达、组织、管理和发布方式已不能满足全球空间信息管理的需要。随着航天遥感应用研究与理论探索的深人,尤其是在“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DE)”提出后,地理信息系统(GIS)所处理的不只是某一局部区域的信息,而是全球范围内连续的、多层次的、动态的环境资源和社会信息,传统平面数据模型逐渐暴露出投影复杂、缺乏多尺度数据集成管理等局限性,不能满足大范围甚至全球多分辨率海量数据管理的需要。全球空间数据剖分系统(Global Geodata Partitioning System,G2PS)即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其研究如何将地球(或球面)剖分为等面积和等形状的层次状面片,并实现高效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目前关于地球的剖分方法,根据剖分单元的形状特征将球面剖分系统分为规则剖分系统和不规则剖分系统,其中规则剖分系统包括基于地理坐标系的球面格网系统和基于正多面体剖分的球面格网系统。
1.1基于地理坐标系的球面网格
人们最早使用的球面网格为经纬网格(如图1所示)。基于大地坐标系统,将地球表面按相等经纬度增量划分成网格单元,所有的数据都与这些网格单元有关。它是适合人们认识地球习惯的一种模型,是现有大量空间数据集、处理算法以及软件的基础,也是目前GIS软件中处理算法的基础。
但是这种格网存在面积变形、形状变形且由赤道向南北极递增,在南北两级网格退化成三角形而不是矩形,格网单元大小分布不均匀,不利于多分辨率、不同比例尺数据之间的转换,复杂的邻接关系不利于模拟应用。
1.2正多面体的球面网格剖分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基于正多面体的球面网格剖分研究较多,其基本方法是以球体的内接正多面体在球面的投影为基础,对球面空间进行连续的递归剖分,包括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以及14个半规则立体(如图2所示)。以Dutton的基于八面体的四分三角形格网(Octahedral-Quaternary Triangular Mesh,O-QTM)和Fekete的基于正二十面体的球面四叉树(Sphere QuadTree,SQT)为代表,其主要优点是对地球表面进行无缝、多级的格网划分,使全球空间数据能忽略投影的影响,在管理连续的、多层次和多分辨率的动态全球海量数据方面有着传统平面格网不具备的优势。
但是由球面的几何特性可知,区域剖分后产生的各个球面三角形在大小和形状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变形,各个球面三角形的上下方向不一致,边长和面积不全相等,即:没有一种剖分方法能使得球面各剖分单元具有完全相等的几何特征(如:面积、边长、形状),只能达到近似相等。特别是基于正多面体的剖分与地理坐标之间的转换比较复杂,不符合人们的一贯思维。
一些学者先后总结了评价网格系统优劣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网格能以任意分辨率无缝无叠地覆盖全球;
(2)不同分辨率的网格能够形成一个高度一致的层次结构;
(3)网格系统对应一套有效的编码方案;
(4)网格系统与地理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较简单;
(5)单元形状和结构完全一致。
设计出各项指标都很优秀的网格系统一直是地学领域研究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由于球面具有特殊的几何属性,因此任何一个网格系统都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而在实际应用中,对各种指标的要求也不一样,合格的网格系统应该根据需要在各种标准之间取得平衡。
基于地理坐标剖分产生的传统网格系统在理论和技术上起步较早,几乎所有的GIS软件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基于多面体剖分产生的新型网格系统种类繁多,每一种都针对不同的应用背景,绝大多数成果还仅限于学术研究,鲜有工程化。主要是因为地理坐标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计算简单直观且与现有各类数据转换比较方便。基于多面体剖分的全球网格是一种新型数据结合,尽管在气候模拟、制图综合等分散领域有部分积累,但系统性和实用性不强,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权衡以上五项评价指标,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剖分思路——基于地理坐标的球面菱形网格(Sphere Rhombus Grid,SRG)递归剖分方法。
1、基于地理坐标的球面菱形网格SRG剖分思想
SRG结合以上两种格网系统的剖分方法,充分利用了经纬线,无需内接正多面体,无需投影,直接在球面用弧线连接经线和纬线,进行多级递归菱形剖分,实现多分辨率层次性无缝无叠的剖分。
2、SRG剖分过程
(1)0级剖分
首先用0°、90°、180°、270°经线把地球分成四等份,从0°开始自东向西分分别编码为0、1、2、3(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1级剖分
以0号球面为例(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赤道将其等为上下两部分,赤道以北的0°、90°经线是其上半部分的两条边,赤道以南的0°、90°经线是其下半部分的两条边。分别取各边的中点:北极点与赤道中间的纬线即北纬45°与上半部分的两条边交于两点A1、A2,恰好是上半部分两条边的中点;同样南极点与赤道中间的纬线即南纬45°与下半部分交于两点B1、B2,恰是下半部分两条边的中点。0°、90°经线中间的45°经线与赤道的交点O1就是0号球面的中心点。
用平滑弧线连接点A1和O1,使A1O1这条弧线与赤道以北的90°经线平行;用平滑弧线连接点A2和O1,使A2O1这条弧线与赤道以北的0°经线平行;用平滑弧线连接点B1和O1,使B1O1这条弧线与赤道以南的90°经线平行;用平滑弧线连接点B2和O1,使B2O1这条弧线与赤道以南的0°经线平行。这样0号球面就被分为四个近似菱形球面,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分别编码为00、01、02、03。其它球面类似,这样经过一级剖分全球被分为4×4=16个菱形球面。
(3)2级剖分
对于00菱形球面,左右两个端点A1、A2都在北纬45°纬线上,北纬45°纬线与上顶点所在纬线(即北极点)的中间纬线——北纬67.5°与端点A1、A2上方两条边交于两点,这两点恰是端点A1、A2上方两条边的中点;同样北纬45°纬线与下顶点所在纬线(即赤道)的中间纬线——北纬22.5°与端点A1、A2下方两条边交于两点,恰是端点A1、A2下方两条边的中点。00菱形球面的中心点取左右两个端点A1、A2的连线(即北纬45°线的一部分)的中点:即北纬45°,东经45°的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点P)。
00菱形球面各条边的中点与00菱形球面的中心点分别用弧线连接,四条弧线按照连接的方向或者平行于A1O1或者平行于A2O1。这样00菱形球面就被近似等分为四个小菱形,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编码为000、001、002、003(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它四边形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二级剖分,01四边形就被分为010、011、012、013四个小的菱形球面,这样经过2级剖分,全球可分为4×42=64个近似菱形球面。
(4)多级剖分
以此类推,逐层细分,每个菱形球面各边的中点都取其各边两个端点所在两条纬线的中间纬线与这条边的交点,每个菱形球面的中心点都取该菱形球面左右两个端点的连线的中点,该连线属于某条纬线的一部分;菱形球面的中心点与各边中点分别连线,形成4条弧线,这4条弧线有的平行于0°经线的一部分,有的平行于90°经线的一部分,有的平行于180°经线的一部分,有的平行于270°经线的一部分。这4条弧线将菱形球面剖分成4个小的菱形球面。经过n级剖分,全球可分为4×4n个菱形球面(三级剖分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以上提供了剖分的具体方法,但对于全球来说不同地区地形差异很大,而且不同地区的军事关注度差异也很大,因此,针对不同区域分辨率需求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级别的剖分。
3、SRG剖分编码
以上剖分过程中已进行了编码,具体编码如下:
n级剖分产生的菱形球面的编码长度为n+1,编码都是由0、1、2、3中的几位数字组合而成,每个菱形球面编码从左到右按照从低级剖分到高级剖分顺序排列,不同级别之间有层次性。每个菱形球面都可分成四个小的菱形球面,四个小的菱形球面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分别对应0、1、2、3。编码的首位是几就代表该菱形球面面片在几号球面上,以后的每一位都是在上一级四边形编码的基础上多编一位。假设第k层某个剖分面片的编码为a0a1a2...ak,其中a1-ak是k层编码,取值为0,1,2,3;a0由0级剖分产生,取值是0,1,2,3。每个剖分面片都有唯一的编码与之对应,编码的长短反映了剖分的层次,剖分单元编码具有空间位置相关性。例如1号菱形球面经过二级剖分后产生的编码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整个编码的过程与DUTTON的QTM编码相似。
4、SRG的优点
4.1菱形剖分单元更合理
剖分单元采用菱形,因为菱形结构类似于正方形格网,具有一致的方向性、径向对称和平移相和性,并不依赖于从多面体表面到球体或椭球体表面的映射方法,可以直接利用基于平面四叉树的许多算法,因而在空间操作特别是邻近搜索方面更容易实现。另外,菱形格网还能和一个等面积格网或一个基于其他标准的、最优化的性能格网一起用。
4.2编码与地理坐标之间的转换较简单
首先SRG方法借鉴了传统基于地理坐标系的平面网格剖分方法,每个剖分单元的端点和中心点都对应特定的地理坐标点,剖分过程与经纬线进行密切结合;其次菱形单元方向一致,中心点直接取左右两个端点连线的中点,该连线为某条纬线的一部分。计算方便;还有编码按照一定的规则,每个菱形球面面片都与唯一的编码与之对应。
4.3剖分单元变形小
本方法结合了地理坐标但是汲取了正多面体的逐级递归的剖分思路,每个面片都可以以任意分辨率剖分,采用了特定的弧线连接,剖分单元从赤道到两极都是相似的四边形,变形很小。
4.4无需投影操作简单
本方法直接在球面操作,无需内接正多面体,无需投影,操作简单。能以任意分别率,基本实现了无缝无叠的全球剖分。
每个剖分单元的顶点和中心点对应的地理坐标都容易求得,从而使剖分单元的编码与地理坐标之间的转换相对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球面网格;
图2是正多面体球面网格剖分;
图3是SRG0级剖分;
图4是SRG1级剖分;
图5是SRG2级剖分;
图6是SRG3级剖分;
图7是SRG2级剖分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基于地理坐标的球面菱形网格递归剖分方法,利用经纬线,直接在球面上用弧线连接经线和纬线,进行0-n级的多级递归的菱形剖分。
1、首先进行0级剖分
用0°、90°、180°、270°经线把地球分成四等份,从0°经线开始自东向西分别给这四等份编码0、1、2、3。
2、进行1-n级的多级递归菱形剖分
3、给每个剖分的菱形球面编码
剖分单元边界与经纬度进行了紧密结合,使剖分单元的编码与地理坐标之间的转换相对容易;同时汲取了正多面体逐级递归剖分的思路,使剖分单元从赤道到两级的面积和形状变形减小,而且可以实现任意分辨率的剖分;另外SRG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

Claims (4)

1.球面菱形网格递归剖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经纬线,直接在球面用弧线连接经线和纬线,进行多级菱形剖分,首先进行0级剖分,然后进行1-n级的多级菱形剖分,并给每个剖分的菱形球面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面菱形网格递归剖分方法,其特征在于0级剖分的过程为:用0°、90°、180°、270°经线把地球分成四等份,从0°经线开始自东向西分别给这四等份编码0、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面菱形网格递归剖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级菱形剖分的过程为:每个菱形球面各边取中点,每个菱形球面取中心点,菱形球面的中心点与各边中点分别连线,形成4条弧线,这4条弧线将菱形球面剖分成4个小的菱形球面,经过n级剖分,全球可分为4×4n个菱形球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面菱形网格递归剖分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码过程如下:n级剖分产生的菱形球面的编码长度为n+1,编码都是由0、1、2、3中的几位数字组合而成,每个菱形球面编码从左到右按照从低级剖分到高级剖分顺序排列;每个菱形球面都可分成四个小的菱形球面,四个小的菱形球面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分别对应0、1、2、3;编码的首位是几就代表该菱形球面面片在几号球面上,以后的每一位都是在上一级四边形编码的基础上多编一位。
CN2010102930454A 2010-09-27 2010-09-27 球面菱形网格递归剖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4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30454A CN101964157B (zh) 2010-09-27 2010-09-27 球面菱形网格递归剖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30454A CN101964157B (zh) 2010-09-27 2010-09-27 球面菱形网格递归剖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4157A true CN101964157A (zh) 2011-02-02
CN101964157B CN101964157B (zh) 2012-09-05

Family

ID=43517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304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4157B (zh) 2010-09-27 2010-09-27 球面菱形网格递归剖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415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439A (zh) * 2011-10-09 2012-07-1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Srg剖分编码与地理坐标的转换算法
CN102609525A (zh) * 2012-02-10 2012-07-25 北京大学 一种统一现有经纬度剖分网格的方法
CN104714001A (zh) * 2015-04-09 2015-06-17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土壤侵蚀调查单元空间布局的方法
CN107978013A (zh) * 2017-12-20 2018-05-01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地表数据组织渲染与碰撞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263017A (zh) * 2018-06-15 2019-09-20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球面网格遥感数据文件集的键值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3689561A (zh) * 2021-08-30 2021-11-2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z曲线编码的正二十面体不同格网互操作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524A (zh) * 2005-01-18 2006-07-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划分导航星表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524A (zh) * 2005-01-18 2006-07-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划分导航星表的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439A (zh) * 2011-10-09 2012-07-1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Srg剖分编码与地理坐标的转换算法
CN102567439B (zh) * 2011-10-09 2014-04-0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Srg剖分编码与地理坐标的转换算法
CN102609525A (zh) * 2012-02-10 2012-07-25 北京大学 一种统一现有经纬度剖分网格的方法
CN102609525B (zh) * 2012-02-10 2014-04-16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经纬度的地理网格剖分及聚合方法
CN104714001A (zh) * 2015-04-09 2015-06-17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土壤侵蚀调查单元空间布局的方法
CN104714001B (zh) * 2015-04-09 2016-03-16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土壤侵蚀调查单元空间布局的方法
CN107978013A (zh) * 2017-12-20 2018-05-01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地表数据组织渲染与碰撞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7978013B (zh) * 2017-12-20 2021-04-16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地表数据组织渲染与碰撞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263017A (zh) * 2018-06-15 2019-09-20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球面网格遥感数据文件集的键值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0263017B (zh) * 2018-06-15 2021-09-14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球面网格遥感数据文件集的键值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3689561A (zh) * 2021-08-30 2021-11-2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z曲线编码的正二十面体不同格网互操作方法
CN113689561B (zh) * 2021-08-30 2023-05-2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z曲线编码的正二十面体不同格网互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4157B (zh) 201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4157B (zh) 球面菱形网格递归剖分方法
CN106898045B (zh) 一种基于sgog瓦块的大区域真三维地理场景自适应构建方法
CN102938018A (zh) 一种基于经纬线的等面积全球离散格网剖分方法
CN107665242A (zh) 一种区域空间多尺度网格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3136371A (zh) 多源空间数据的剖分标识生成方法以及数据检索方法
CN111475597B (zh) 非刚性网格编码、空间对象唯一标识、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04537606B (zh) 地理坐标投影变化方法
CN101976468B (zh) 一种多分辨率动态地形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CN104657436A (zh) 基于MapReduce的静态瓦片金字塔并行构建方法
CN101968898B (zh) 一种全球三维地形显示方法
CN102567439B (zh) Srg剖分编码与地理坐标的转换算法
CN104715507B (zh) 一种基于曲面片的三维地理实体自动构建方法
Amiri et al. One-to-two digital earth
CN103455709B (zh) 一种用于数字高程模型的超分辨率方法及其系统
CN112634448A (zh) 全球离散点云系统驱动的空间格网通用构建方法
CN110866015A (zh) 一种基于局部网格的动目标活动范围记录方法
CN107273466B (zh) 球面三角形离散格网编码向地理经纬度坐标的快速转换方法
Zhou et al. A pole-oriented discrete global grid system: Quaternary quadrangle mesh
CN107229725A (zh) 一种地理坐标向球面三角形离散格网编码的快速转换方法
Tong et al. Modeling and expression of vector data in the hexagonal discrete global grid system
Xiaolin et al. Gravity center change in the coastal area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based on GIS and RS
Lu et al. Global discrete grid system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CN103984748A (zh) 一种大尺度日地空间的太阳风数据剖分、编码及存取方法
Jie-qing et al. Spatial subdivision and coding of a global three-dimensional grid: Spheoid degenerated-octree grid
Chen et al. Virtual globe-based integration and sharing service method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